第四章第五节 腹部评估
合集下载
第五节 腹部评估

(6)下腹部:回肠、乙状结肠、输尿管、增大的子宫、充盈的膀胱。
(7)右上腹部(右季肋部):肝右叶、胆囊、结肠肝区、右肾上腺、右肾上部。
(8)右侧腹部(右腰部):升结肠、空肠、右肾。
(9)右下腹部(右髂部):盲肠、阑尾、回肠下端、淋巴结,男性右侧精索、女性右侧卵巢及输卵管。
3.七区法在九区法基础上,将两侧腹部的三区改为通过脐水平线分成上下两区,即为左右上腹部、左右下腹部、上腹部、中腹部、下腹部(图4-25)。各区的主要脏器有:
一、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
要正确对腹部进行评估,准确记录腹部症状和体征出现的部位,首先须熟悉腹部脏器的部位及其在体表的投影。为了准确描写和记录脏器病变的位置,常需要借助一些腹部脏器的体表标志及对腹部进行适当的分区。
(一)体表标志
常用的体表标志有(图4-22):
图4-22腹部前面体表标志
1.腹上角(胸骨下角)为两侧肋弓的夹角,剑突根部,用于判断体形及肝脾的测量。
(1)左上腹部:脾、胃、结肠脾曲、胰尾、左肾、左肾上腺、降结肠。
(2)左下腹部:乙状结肠、降结肠、左输尿管、女性左侧卵巢及输卵管、男性左侧精索。
(3)上腹部:肝左叶、胃、十二指肠、横结肠、胰头与胰体、腹主动脉、。
(4)中腹部:十二指肠下部、空肠、回肠、下垂的胃或横结肠、大网膜肠系膜及腹主动脉。
(5)下腹部:回肠、乙状结肠、输尿管、增大的子宫、充盈的膀胱。
(3)右上腹部:幽门、十二指肠、肝右叶、胆囊、胰头、右肾、右肾上腺、结肠肝曲、部分升结肠及横结肠,部分小肠、腹主动脉。
(4)右下腹部:部分小肠、盲肠、阑尾、部分升结肠、充盈的膀胱、增大的子宫、右侧输尿管、女性右侧卵巢及输卵管、男性右侧精索。
2.九区法由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划分为九个区。上下两条水平线为:①连接两侧肋弓下缘的肋弓线;②连接两侧髂前上棘的髂棘线。左右两条垂线分别是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中点的垂直线。上述四线相交将腹部分为九个区。即左右上腹部(左右季肋部)、左右侧腹部(左右腰部)、左右下腹部(左右髂部)、上腹部、中腹部(脐部)、下腹部(图4-24)。各区的主要脏器有:
(7)右上腹部(右季肋部):肝右叶、胆囊、结肠肝区、右肾上腺、右肾上部。
(8)右侧腹部(右腰部):升结肠、空肠、右肾。
(9)右下腹部(右髂部):盲肠、阑尾、回肠下端、淋巴结,男性右侧精索、女性右侧卵巢及输卵管。
3.七区法在九区法基础上,将两侧腹部的三区改为通过脐水平线分成上下两区,即为左右上腹部、左右下腹部、上腹部、中腹部、下腹部(图4-25)。各区的主要脏器有:
一、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
要正确对腹部进行评估,准确记录腹部症状和体征出现的部位,首先须熟悉腹部脏器的部位及其在体表的投影。为了准确描写和记录脏器病变的位置,常需要借助一些腹部脏器的体表标志及对腹部进行适当的分区。
(一)体表标志
常用的体表标志有(图4-22):
图4-22腹部前面体表标志
1.腹上角(胸骨下角)为两侧肋弓的夹角,剑突根部,用于判断体形及肝脾的测量。
(1)左上腹部:脾、胃、结肠脾曲、胰尾、左肾、左肾上腺、降结肠。
(2)左下腹部:乙状结肠、降结肠、左输尿管、女性左侧卵巢及输卵管、男性左侧精索。
(3)上腹部:肝左叶、胃、十二指肠、横结肠、胰头与胰体、腹主动脉、。
(4)中腹部:十二指肠下部、空肠、回肠、下垂的胃或横结肠、大网膜肠系膜及腹主动脉。
(5)下腹部:回肠、乙状结肠、输尿管、增大的子宫、充盈的膀胱。
(3)右上腹部:幽门、十二指肠、肝右叶、胆囊、胰头、右肾、右肾上腺、结肠肝曲、部分升结肠及横结肠,部分小肠、腹主动脉。
(4)右下腹部:部分小肠、盲肠、阑尾、部分升结肠、充盈的膀胱、增大的子宫、右侧输尿管、女性右侧卵巢及输卵管、男性右侧精索。
2.九区法由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划分为九个区。上下两条水平线为:①连接两侧肋弓下缘的肋弓线;②连接两侧髂前上棘的髂棘线。左右两条垂线分别是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中点的垂直线。上述四线相交将腹部分为九个区。即左右上腹部(左右季肋部)、左右侧腹部(左右腰部)、左右下腹部(左右髂部)、上腹部、中腹部(脐部)、下腹部(图4-24)。各区的主要脏器有:
第四章第五节腹部评估

意力,使腹肌放松。触诊顺序一般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
方向进行,由下而上,由浅入深;触诊原则是先从健康
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病变区域。
全腹触诊视频
(二)腹部触诊
主要内容: 1.腹壁紧张度 2.压痛及反跳痛 3.肝脏触诊 4.脾脏触诊 5.胆囊触诊 6.肾脏触诊 7.膀胱触诊
COMPANY LOGO
(三)腹部叩诊
判断静脉曲张的来源:
门静脉高压:曲张静脉以脐 为中心向四周放射,呈水母 头状,其血流方向与正常人 相同,即脐水平以上的向上, 脐水平以下的向下。
腹壁静脉曲张
COMPANY LOGO
判断静脉曲张的来源:
上腔静脉阻塞:上腹壁及 胸壁浅静脉曲张,其血流 方向均为自上而下。
腹壁静脉曲张
COMPANY LOGO
1.腹壁紧张度
COMPANY LOGO
正常:腹壁柔软。 异常: 腹壁紧张度增加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板状腹。 •结核性腹膜炎:揉面感。 •急性阑尾炎:右下腹肌紧张。 •急性胆囊炎:右上腹肌紧张。 腹壁紧张度减弱 •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老年体弱者、经产妇等
2.压痛及反跳痛
COMPANY LOGO
超过肋下2cm,但在 脐水平线以上 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 中线
临床意义
急性和慢性肝炎、伤 寒等
肝硬化、慢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等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疟疾、淋巴瘤等
5.胆囊触诊
COMPANY LOGO
正常:不能触及。 胆囊肿大:在右肋缘与腹直肌外缘交界处可触 到。肿大的胆囊呈梨形或卵圆形,一般张力较 高,可随呼吸上下移动。常见于急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胆囊癌等。 胆囊触痛与Murphy征阳性:如胆囊虽有炎症, 但还不能触及时,可探测胆囊触痛。
[健康评估]第四章第五节 腹部评估[护理学]
![[健康评估]第四章第五节 腹部评估[护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8258e79ef18583d0496459fb.png)
左上腹 左下腹
(二)腹部分区
九区分法
用两条水平线和两
条垂直线将腹部分
为“井”字形。即
右上腹部 (右季肋部)
左右季肋部、左右 右侧腹部
腰部、左右髂部、 (右腰部) 右下腹部
上腹部、中腹部及 (右髂部)
下腹部。
上上腹腹部部
中中腹腹部部 ((脐脐部部)) 下下腹腹部部
左上腹部 (左季肋部) 左侧腹部 (左腰部)
3.脾脏叩诊
❖脾脏触诊不满意或在左肋缘下触到很小脾脏边缘时, 可用脾脏叩诊进一步检查脾脏大小。
❖宜采用轻叩法,在左腋中线上进行。 ❖正常情况在左腋中线第9~11肋之间叩到脾脏浊音, 其
长度约为4cm~7cm,前方不超过腋前线。 ❖脾浊音区扩大,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脾肿大;脾浊音
区缩小,见于左侧气胸、胃扩张、鼓肠等。
1.腹部叩诊音
正常:为鼓音,肝脏、脾脏、充盈的膀胱、增 大的子宫等部位叩诊呈浊音或实音。 鼓音范围明显扩大:胃肠高度胀气、人工气腹 和胃肠穿孔。 鼓音范围缩小,病变部位出现浊音或实音:肝、 脾等实质脏器极度肿大、腹腔内肿物、腹腔大 量积液。
2.肝脏叩诊
(1)肝界叩诊 1)正常肝界 匀称体型者: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 肝下界位于右季肋下缘。 肝上下径约为9~11cm。 矮胖体型者:可高一个肋间。 瘦长体型者:可低一个肋间。
3.肝脏触诊
④压痛: 正常:肝脏无压痛 异常:如肝包膜有炎症反应或因肝大使肝包膜 受到牵拉,则有压痛。常见于急性肝炎、肝瘀 血、肝脓肿等。
4.脾脏触诊
(1)触诊方法:单手触诊法、双手触诊法。
4.脾脏触诊
(2)脾大测量及记录方法:
前正中线 左锁骨中线
甲
II 1
健康评估腹部评估课件

听诊是通过听取腹部声音来判断其正常与否的方法。
听诊时医生将听诊器放在患者的腹部,注意听取肠鸣音、血管杂音以及呼吸音等,以判断是否存在肠梗阻、血管病变或呼吸系统问题。
观察时应注意腹部是否对称、有无异常隆起或凹陷,皮肤颜色是否正常以及有无静脉曲张等。
观察时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呼吸运动、腹式呼吸或胸式呼吸的情况,以判断是否存在呼吸系统或腹部疾病。
详细描述
急性阑尾炎的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即疼痛开始于脐周或上腹部,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并固定在麦氏点。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腹膜炎和休克。
总结词
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引起的急症,通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和停止自肛门排便排气。
详细描述
肠梗阻的典型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和停止自肛门排便排气。腹痛通常为阵发性绞痛,腹胀明显,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或胆汁。严重时可能出现肠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
02
01
04
03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部评估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腹部评估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需要更多的医学专业人士掌握相关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腹部评估中的应用也将逐渐普及,通过智能化分析影像学资料和实验室数据,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观察是通过观察腹部外观、形态、颜色、温度等来判断其正常与否的方法。
叩诊是通过敲击腹部来评估其正常与否的方法。
叩诊时医生用叩诊锤或手指在不同部位轻敲腹部,听取不同部位的声音,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叩诊时需要注意不同部位的叩诊音,如肝浊音界、脾浊音界等,以判断是否存在脏器病变或气腹等。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室检查是通过抽取患者血液、尿液等标本进行化验,以评估腹部正常与否的方法。
健康评估腹部评估ppt课件

曲张
.
18
.
19
视 诊
评估血流方向,怎么评估?
腹 判断静脉曲张的来源: 壁 1.门静脉高压:脐为中心向四周放射 静 (水母头) 脉 2.下腔静脉阻塞:由下而上
3.上腔静脉阻塞:由上而下
.
20
视 诊
✓胃肠型与蠕动波
正常人除极度消瘦及腹壁菲薄的老年人外,一般看不到 胃肠的轮廓和蠕动波形 当胃肠道梗阻时,可在腹部见到明显的胃型或肠型,并 伴有蠕动波
• 全腹凹陷:常见于显著消瘦、严重脱水等。严 重者可呈舟状腹
• 局部凹陷:多为手术后腹壁瘢痕收缩所致
.
16
呼吸运动
✓ 正常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成年女性以胸 式呼吸为主
✓ 腹式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见于腹膜炎症、膈肌 麻痹或腹腔大量积液等
✓ 腹式呼吸增强较少见
.
17
视 诊
✓腹壁静脉
腹 正常人腹壁一般见不到静脉,只有肤色白皙 壁 和较瘦者可隐约见到腹壁静脉 静 当门静脉、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回流受阻, 脉 致腹壁静脉显著扩张或迂曲,称为腹壁静脉
形
③腹部低平:前腹壁稍低于肋缘至耻骨联
合水平面,见于老年人和消瘦者
.
12
视 诊
(1)腹部膨隆:全腹膨隆(弥漫性膨隆)
异
常
局限性膨隆
腹
部 外 (2)腹部凹陷:全腹凹陷
形
局部凹陷
.
13
腹部外形
(其中腹腔大量积液的病人
腹部外形可随体位不同而发
• (1)腹部膨隆(名解):生 弛变 ,指化 液仰, 体卧仰 下位卧 沉时位 于时 腹前, 腔腹腹两壁壁侧明松,显高于肋
缘至耻骨联合水平面
腹部扁平而宽,称为蛙腹, 立位时腹腔积液移位,使下
.
18
.
19
视 诊
评估血流方向,怎么评估?
腹 判断静脉曲张的来源: 壁 1.门静脉高压:脐为中心向四周放射 静 (水母头) 脉 2.下腔静脉阻塞:由下而上
3.上腔静脉阻塞:由上而下
.
20
视 诊
✓胃肠型与蠕动波
正常人除极度消瘦及腹壁菲薄的老年人外,一般看不到 胃肠的轮廓和蠕动波形 当胃肠道梗阻时,可在腹部见到明显的胃型或肠型,并 伴有蠕动波
• 全腹凹陷:常见于显著消瘦、严重脱水等。严 重者可呈舟状腹
• 局部凹陷:多为手术后腹壁瘢痕收缩所致
.
16
呼吸运动
✓ 正常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成年女性以胸 式呼吸为主
✓ 腹式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见于腹膜炎症、膈肌 麻痹或腹腔大量积液等
✓ 腹式呼吸增强较少见
.
17
视 诊
✓腹壁静脉
腹 正常人腹壁一般见不到静脉,只有肤色白皙 壁 和较瘦者可隐约见到腹壁静脉 静 当门静脉、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回流受阻, 脉 致腹壁静脉显著扩张或迂曲,称为腹壁静脉
形
③腹部低平:前腹壁稍低于肋缘至耻骨联
合水平面,见于老年人和消瘦者
.
12
视 诊
(1)腹部膨隆:全腹膨隆(弥漫性膨隆)
异
常
局限性膨隆
腹
部 外 (2)腹部凹陷:全腹凹陷
形
局部凹陷
.
13
腹部外形
(其中腹腔大量积液的病人
腹部外形可随体位不同而发
• (1)腹部膨隆(名解):生 弛变 ,指化 液仰, 体卧仰 下位卧 沉时位 于时 腹前, 腔腹腹两壁壁侧明松,显高于肋
缘至耻骨联合水平面
腹部扁平而宽,称为蛙腹, 立位时腹腔积液移位,使下
腹部评估(高护-健康评估)

生殖系统疾病评估
生殖系统疾病评估
检查腹部疼痛、下腹坠胀等症状,以 及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生殖系统疾 病的体征。
妇科炎症评估
性传播疾病评估
检查性传播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如淋病、梅毒等。
评估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的临 床症状和体征。
其他腹部疾病评估
腹部肿瘤评估
检查腹部肿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如腹部肿块、腹水等。
详细描述
检查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肌肉紧张等,以及肝脏、胆囊、脾脏等器官的大小 、质地和位置是否正常。
听诊
总结词
通过听取腹部声音进行评估
详细描述
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等,以判断肠道蠕动和血流情况。
叩诊
总结词
通过叩击腹部进行评估
详细描述
根据叩诊音判断腹腔内有无液体、脏器肿胀或炎症等。
实验室检查
总结词
通过实验室化验结果进行评估
详细描述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等检查,了解肝肾功能、电解质 平衡等指标,有助于判断腹部疾病的原因和程度。
03
常见腹部疾病评估
消化系统疾病评估
01
02
03
消化系统疾病评估
评估腹部疼痛、恶心、呕 吐、腹泻和便秘等症状, 以及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等表现。
肝胆疾病评估
检查肝脏大小、质地,胆 囊炎、胆结石等肝胆疾病 的症状和体征。
注意事项
评估时应保持安静、温暖的环境,避 免干扰因素;评估者应保持手温暖, 以免影响触诊结果;遵循无菌原则, 避免交叉感染。
02
腹部评估方法
视诊
总结词
通过观察腹部外观和形态进行评估
详细描述
观察腹部是否对称、有无异常隆起或凹陷、皮肤颜色和质地是否正常,以及是 否有疤痕、静脉曲张等。
第四章 腹部评估

腹部分区
腹 部 分 区 四 区 法
腹 部 分 区 九 区 法
九 区 法 及 体 表 投 影
腹部检查顺序
检查顺序:视、听、触、叩 记录顺序:视、触、叩、听
腹部视诊
腹部视诊方法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 检查时间不宜过长,避免腹部受凉。 光线充足柔和。 检查者站于被检查者右侧,自上而下视诊。 观察细小病变时,需切线方向视诊。
三、脾脏叩诊
脾脏叩诊
途经 左腋中线
正常脾界 左腋中线9-11肋间。长度4-7cm。
脾界变化 扩大 脾肿大 缩小 左侧气胸、胃扩张、肠胀气等
脾脏体表投影
四、移动性浊音(shifting dullness)
移动性浊音阳性:腹腔内游离腹水大于1000ml
移动性浊音
卵巢囊肿与腹水的鉴别
五、肋脊角叩痛
消化性溃疡的体征分析
• 主要体征:上腹部压痛(可呈指点状) —如何描述压痛?
具体部位 深/浅 轻/明显 —发现压痛还应注意哪些体征?
腹壁紧张度 反跳痛 阳性体征/阴性体 征
—应注意鉴别哪些疾病? 心脏/肝/胆囊/胰腺/肠道疾病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并发症
• 出血
• 出血的体征分析 低血容量的表现 贫血的表现 生命征 神志改变
异常包块 部位、大小、形态、质地、压痛、搏动、移动度等。
正 常 腹 部 可 触 诊 到 的 包 块
腹部叩诊
一、腹部叩诊音
正常腹部叩诊大部分为鼓音区,肝、脾、增大 的膀胱及子宫、腰肌等部位为浊音区。
浊音区增大:脏器肿大、肿瘤、大量腹水等 鼓音区增大:胃肠胀气、胃肠道穿孔
二、肝及胆囊叩诊
途经 右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 肝上界 相对浊音界从上自下叩诊,清音变浊音为止 绝对浊音界继续往下叩诊,浊音变实音为止 肝下界 沿右锁骨中线及正中线,从下自上叩诊,鼓 音变浊音为止
4 身体评估

胸围大、腹上角大于90°
五、营养状态
1. 营养状态的分级
2. 营养状态的判断
3. 营养状态异常
1.营养状态的分级
临床上分为良好、中等、不良三个等级 良好:黏膜红润、皮肤光泽、弹性良好,皮下脂肪丰满而 有弹性,肌肉结实,指甲、毛发润泽,肋间隙及锁骨上窝
深浅适中,肩胛部和股部肌肉丰满
不良:皮肤黏膜干燥、弹性降低,皮下脂肪菲薄,肌肉松 驰无力,指甲粗糙无光泽、毛发稀疏,肋间隙及锁骨上窝
2. 步态及异常步态
步态是指走动时的姿态
当患某些疾病时可导致步态发生显著改变,并具有一定的 特征性,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异常步态 蹒跚步态、醉酒步态、共济失调步态、慌张步 态、跨阈步态、剪刀步态、偏瘫步态、间歇性跛行
第二节
一、皮肤评估
1.颜色 2.湿度 3.弹性 4.皮疹
皮肤、浅表淋巴结评估
5.皮下出血
6.蜘蛛痣与肝掌 7.水肿 8.皮下结节
9.毛发 10.溃疡与糜烂 11.瘢痕 12.压疮
1. 颜色及常见的异常变化
皮肤的颜色与毛细血管的分布、血液充盈度、色素量的多 少及皮下脂肪的厚薄有关 苍白 见于如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发红 见于阿托品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
情痛苦,多见于感染性疾病
慢性面容
慢性消耗性疾病
贫血面容 肝病面容
见于慢性肝脏疾病
肾病面容
痕,见于慢性肾脏疾病
甲状腺机能亢进面容
光炯炯,兴奋不安、烦燥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黏液性水肿面容
面色苍黄,颜面浮肿,目光呆滞,反应
迟钝,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肝区叩击痛
COMPANY LOGO
评估者左手掌平放于肝区所在部位,右手半握拳, 以轻至中等力量叩击左手背。 正常人肝区无叩击痛,阳性者见于肝炎、肝脓肿、
肝淤血等。
3.脾脏叩诊
COMPANY LOGO
脾脏触诊不满意或在左肋缘下触到很小脾脏边缘时,
可用脾脏叩诊进一步检查脾脏大小。
宜采用轻叩法,在左腋中线上进行。 正常情况在左腋中线第9~11肋之间叩到脾脏浊音,其 长度约为4cm~7cm,前方不超过腋前线。 脾浊音区扩大,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脾肿大;脾浊音
COMPANY LOGO
(二)腹部触诊
COMPANY LOGO
注意事项: 1.患者取低枕仰卧位屈膝位,以使腹壁肌肉松弛,两上 肢平放于身体两侧,并嘱患者作缓慢的腹式呼吸运动。 2.评估者立于患者右侧,面向患者,以便观察其表情与 反应。 3.触诊时,手要温暖,动作轻柔,以避免因腹肌紧张, 而影响评估效果。 4.如患者精神紧张,可边触诊边与其交谈,以转移其注 意力,使腹肌放松。触诊顺序一般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 方向进行,由下而上,由浅入深;触诊原则是先从健康 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病变区域。 全腹触诊视频
(1)触诊方法:单手触诊法、双手触诊法。
(2)触诊内容及临床意义:触及肝脏时,应注
意其大小、质地、表面状态及边缘、压痛等。
肝脏触诊视频
3.肝脏触诊
(3)肝脏触诊临床意义: ①大小:
COMPANY LOGO
正常:右锁骨中线的肋缘下触及范围在1cm以内; 剑突下可触及范围在3cm以内。 异常: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肺气肿等所致的肝 下移;肝炎、肝瘀血、脂肪肝、肝脓肿、肝肿
6.肾脏触诊
肾脏病变某些部位压痛点
COMPANY LOGO
(1)季肋点:第10肋骨前端,右侧位臵稍低,相当于 肾盂位臵。 (2)上输尿管点:在脐水平线腹直肌外缘。 (3)中输尿管点:在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
(4)肋脊点:背部第12肋骨与脊柱的夹角(肋脊角)
的顶点。 (5)肋腰点:第12肋骨与腰肌外缘的夹角(肋腰角) 的顶点。
(三)腹部主要脏器分布情况
COMPANY LOGO
(一)腹部视诊
注意事项: 1.视诊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2.视诊时,环境应温暖,光线充足而柔和。
COMPANY LOGO
3.患者取低枕仰卧位,充分暴露全腹。
4.评估者通常站在患者右侧,自上而下按一定
的顺序进行观察。
(一)腹部视诊 主要内容: 1.腹部外形 2.呼吸运动 3.腹壁静脉 4.胃肠型和蠕动波 5.腹壁皮肤
腹壁随呼吸而上下起伏,称为腹式呼吸。正常 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成年女性以胸式 呼吸为主。 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见于腹膜炎症、膈肌麻 痹或腹腔大量积液等。
腹式呼吸增强较少见。
腹式呼吸视频
3.腹壁静脉
COMPANY LOGO
正常人腹壁静脉一般不显露,只有皮肤白皙和 较瘦者可隐约见到腹壁静脉。
当门静脉、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而致
急性和慢性肝炎、伤 寒等 肝硬化、慢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等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疟疾、淋巴瘤等
5.胆囊触诊
正常:不能触及。
COMPANY缘交界处可触
到。肿大的胆囊呈梨形或卵圆形,一般张力较
高,可随呼吸上下移动。常见于急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胆囊癌等。
胆囊触痛与Murphy征阳性:如胆囊虽有炎症,
第四章
身体评估
第五节 腹部评估
主要内容
一、腹部范围 二、腹部体表标志与分区 三、腹部评估要点
COMPANY LOGO
四、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案例评析 思考与训练
一、腹部范围
COMPANY LOGO
腹部范围上起横膈,下至骨盆,前面及侧
面为腹壁,后面为脊柱及腰肌。其中包含 腹壁、腹膜腔和腹腔脏器。
•结核性腹膜炎:揉面感。
•急性阑尾炎:右下腹肌紧张。 •急性胆囊炎:右上腹肌紧张。 腹壁紧张度减弱 •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老年体弱者、经产妇等
2.压痛及反跳痛
压痛
COMPANY LOGO
压痛的部位常提示病变所在部位
腹部常见疾病压痛部位
压痛点
压痛局限于一点。 位臵较固定的压痛点常为特定疾病的重要诊断 依据。麦氏点→阑尾病变 胆囊点→胆囊病变
2.肝脏叩诊
2)肝浊音界变化的临床意义
COMPANY LOGO
肝浊音界扩大:肝癌、肝脓肿、肝瘀血、肝炎、多囊肝等。 肝浊音界缩小:肝硬化、急性肝坏死、胃肠胀气。
肝浊音界消失:常代之以鼓音,见于急性胃肠穿孔。
肝浊音界上移:右肺纤维化、右肺不张、严重腹水。
肝浊音界下移:慢性肺气肿,右侧张力性气胸等。
2.肝脏叩诊
腹部压痛点
2.压痛及反跳痛
反跳痛
COMPANY LOGO
腹部触诊出现压痛后,手指可压于原处稍停片 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将手突然抬起, 如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称
为反跳痛
反跳痛表示壁层腹膜己受炎症累及
急性腹膜炎常有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称
为腹膜刺激征
3.肝脏触诊
COMPANY LOGO
(一)消化性溃疡
(二)急性腹膜炎 (三)肝硬化
COMPANY LOGO
(四)急性阑尾炎
(五)肠梗阻
(一)腹部体表标志和人工画线
肋弓下缘 腹上角 脐 腹直肌外缘 腹中线 髂前上棘 耻骨联合 腹股沟韧带 肋脊角
COMPANY LOGO
(一)腹部体表标志和人工画线
COMPANY LOGO
肋弓下缘 腹直肌外缘 脐 髂前上棘 耻骨联合上缘 腹中线
面,见于老年人和消瘦者。
1.腹部外形
(2)异常表现: 腹部膨隆: 全腹膨隆(弥漫性膨隆)
COMPANY LOGO
局限性膨隆
腹部凹陷: 全腹凹陷 局部凹陷
腹部膨隆
COMPANY LOGO
腹部膨隆:指仰卧位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肋缘至 耻骨联合水平面。
①全腹膨隆:常见于腹腔大量积液、胃肠胀气、
巨大腹部肿块、妊娠晚期、过度肥胖等。
(二)腹部触诊
主要内容:
COMPANY LOGO
1.腹壁紧张度
2.压痛及反跳痛
3.肝脏触诊
4.脾脏触诊 5.胆囊触诊 6.肾脏触诊 7.膀胱触诊
(三)腹部叩诊
叩诊方法:
直接叩诊法、间接叩诊法(常用)。 主要内容: 1.腹部叩诊音 2.肝脏叩诊
COMPANY LOGO
3.脾脏叩诊
4.移动性浊音 5.肾脏叩诊 6.膀胱叩诊
(四)腹部听诊
COMPANY LOGO
主要内容:
1.肠鸣音 2.振水音
1.腹部外形
(1)正常表现:
COMPANY LOGO
腹部平坦:仰卧位时,前腹壁大致位于肋缘至 耻骨联合同一平面或稍凹陷,见于正常成年人。
腹部饱满:前腹壁稍高于肋缘至耻骨联合水平
面,见于小儿及肥胖者。
腹部低平:前腹壁稍低于肋缘至耻骨联合水平
(一)腹部体表标志和人工画线
COMPANY LOGO
肋脊角
(二)腹部分区
四区分法 通过脐分别做一 水平线和一垂直 线,将腹部分为
右上腹
COMPANY LOGO
左上腹
右上腹部、右下
腹部、左上腹部、
右下腹
左下腹
左下腹部。
(二)腹部分区
COMPANY LOGO
九区分法
用两条水平线和两 条垂直线将腹部分 右上腹部 (右季肋部) 左右季肋部、左右 右侧腹部 腰部、左右髂部、 (右腰部) 右下腹部 上腹部、中腹部及 (右髂部) 下腹部。 为“井”字形。即 上腹部 上腹部 中腹部 中腹部 (脐部) (脐部) 下腹部 下腹部 左上腹部 (左季肋部) 左侧腹部 (左腰部) 左下腹部 (左髂部)
肠型,并伴有蠕动波。
5.腹壁皮肤
COMPANY LOGO
注意有无皮疹、色素、腹纹、瘢痕、疝等。 若患者脐周或下腹壁发蓝,为腹腔内大出血 征象,称为Cullen征,见于宫外孕破裂或出血
性胰腺炎。
1.腹壁紧张度
正常:腹壁柔软。 异常:
COMPANY LOGO
腹壁紧张度增加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板状腹。
7.膀胱触诊
COMPANY LOGO
正常:膀胱空虚时位于盆腔内,不被触及。
触诊方法:单手滑行触诊法。
膀胱胀大:常见于尿潴留,如前列腺肥大、前 列腺癌、脊髓病变、昏迷病人等。
1.腹部叩诊音
COMPANY LOGO
正常:为鼓音,肝脏、脾脏、充盈的膀胱、增
大的子宫等部位叩诊呈浊音或实音。
鼓音范围明显扩大:胃肠高度胀气、人工气腹
异常
急性肝炎:表面光滑,边缘钝
脂肪肝、肝瘀血:表面光滑,边缘圆钝
肝硬化:表面不光滑,可触及小结节,边缘锐利
肝癌:表面高低不平,边缘不整,厚薄不一。
3.肝脏触诊
COMPANY LOGO
④压痛: 正常:肝脏无压痛 异常:如肝包膜有炎症反应或因肝大使肝包膜 受到牵拉,则有压痛。常见于急性肝炎、肝瘀 血、肝脓肿等。
COMPANY LOGO
浊音区
5.肾脏叩诊
二、腹部体表标志与分区
COMPANY LOGO
(一)体表标志 (二)腹部分区
三、腹部评估要点
因触诊与叩诊均须 向腹部施加一定压 力,刺激肠道蠕动, 影响肠鸣音,故腹
COMPANY LOGO
视 触 叩 听
诊 诊 诊 诊
部评估顺序改为视
诊、听诊、叩诊、
触诊,但记录时顺
序不变。
四、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瘤等所致的肝大。
正常肝脏图示
3.肝脏触诊
COMPANY LOGO
②质地: 质软:如触口唇,见于正常肝脏。 质韧:如触鼻尖,见于急性肝炎、脂肪肝、慢 性肝炎、肝瘀血等。 质硬:如触前额,见于肝硬化、肝癌等。
COMPANY LOGO
评估者左手掌平放于肝区所在部位,右手半握拳, 以轻至中等力量叩击左手背。 正常人肝区无叩击痛,阳性者见于肝炎、肝脓肿、
肝淤血等。
3.脾脏叩诊
COMPANY LOGO
脾脏触诊不满意或在左肋缘下触到很小脾脏边缘时,
可用脾脏叩诊进一步检查脾脏大小。
宜采用轻叩法,在左腋中线上进行。 正常情况在左腋中线第9~11肋之间叩到脾脏浊音,其 长度约为4cm~7cm,前方不超过腋前线。 脾浊音区扩大,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脾肿大;脾浊音
COMPANY LOGO
(二)腹部触诊
COMPANY LOGO
注意事项: 1.患者取低枕仰卧位屈膝位,以使腹壁肌肉松弛,两上 肢平放于身体两侧,并嘱患者作缓慢的腹式呼吸运动。 2.评估者立于患者右侧,面向患者,以便观察其表情与 反应。 3.触诊时,手要温暖,动作轻柔,以避免因腹肌紧张, 而影响评估效果。 4.如患者精神紧张,可边触诊边与其交谈,以转移其注 意力,使腹肌放松。触诊顺序一般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 方向进行,由下而上,由浅入深;触诊原则是先从健康 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病变区域。 全腹触诊视频
(1)触诊方法:单手触诊法、双手触诊法。
(2)触诊内容及临床意义:触及肝脏时,应注
意其大小、质地、表面状态及边缘、压痛等。
肝脏触诊视频
3.肝脏触诊
(3)肝脏触诊临床意义: ①大小:
COMPANY LOGO
正常:右锁骨中线的肋缘下触及范围在1cm以内; 剑突下可触及范围在3cm以内。 异常: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肺气肿等所致的肝 下移;肝炎、肝瘀血、脂肪肝、肝脓肿、肝肿
6.肾脏触诊
肾脏病变某些部位压痛点
COMPANY LOGO
(1)季肋点:第10肋骨前端,右侧位臵稍低,相当于 肾盂位臵。 (2)上输尿管点:在脐水平线腹直肌外缘。 (3)中输尿管点:在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
(4)肋脊点:背部第12肋骨与脊柱的夹角(肋脊角)
的顶点。 (5)肋腰点:第12肋骨与腰肌外缘的夹角(肋腰角) 的顶点。
(三)腹部主要脏器分布情况
COMPANY LOGO
(一)腹部视诊
注意事项: 1.视诊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2.视诊时,环境应温暖,光线充足而柔和。
COMPANY LOGO
3.患者取低枕仰卧位,充分暴露全腹。
4.评估者通常站在患者右侧,自上而下按一定
的顺序进行观察。
(一)腹部视诊 主要内容: 1.腹部外形 2.呼吸运动 3.腹壁静脉 4.胃肠型和蠕动波 5.腹壁皮肤
腹壁随呼吸而上下起伏,称为腹式呼吸。正常 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成年女性以胸式 呼吸为主。 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见于腹膜炎症、膈肌麻 痹或腹腔大量积液等。
腹式呼吸增强较少见。
腹式呼吸视频
3.腹壁静脉
COMPANY LOGO
正常人腹壁静脉一般不显露,只有皮肤白皙和 较瘦者可隐约见到腹壁静脉。
当门静脉、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而致
急性和慢性肝炎、伤 寒等 肝硬化、慢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等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疟疾、淋巴瘤等
5.胆囊触诊
正常:不能触及。
COMPANY缘交界处可触
到。肿大的胆囊呈梨形或卵圆形,一般张力较
高,可随呼吸上下移动。常见于急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胆囊癌等。
胆囊触痛与Murphy征阳性:如胆囊虽有炎症,
第四章
身体评估
第五节 腹部评估
主要内容
一、腹部范围 二、腹部体表标志与分区 三、腹部评估要点
COMPANY LOGO
四、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案例评析 思考与训练
一、腹部范围
COMPANY LOGO
腹部范围上起横膈,下至骨盆,前面及侧
面为腹壁,后面为脊柱及腰肌。其中包含 腹壁、腹膜腔和腹腔脏器。
•结核性腹膜炎:揉面感。
•急性阑尾炎:右下腹肌紧张。 •急性胆囊炎:右上腹肌紧张。 腹壁紧张度减弱 •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老年体弱者、经产妇等
2.压痛及反跳痛
压痛
COMPANY LOGO
压痛的部位常提示病变所在部位
腹部常见疾病压痛部位
压痛点
压痛局限于一点。 位臵较固定的压痛点常为特定疾病的重要诊断 依据。麦氏点→阑尾病变 胆囊点→胆囊病变
2.肝脏叩诊
2)肝浊音界变化的临床意义
COMPANY LOGO
肝浊音界扩大:肝癌、肝脓肿、肝瘀血、肝炎、多囊肝等。 肝浊音界缩小:肝硬化、急性肝坏死、胃肠胀气。
肝浊音界消失:常代之以鼓音,见于急性胃肠穿孔。
肝浊音界上移:右肺纤维化、右肺不张、严重腹水。
肝浊音界下移:慢性肺气肿,右侧张力性气胸等。
2.肝脏叩诊
腹部压痛点
2.压痛及反跳痛
反跳痛
COMPANY LOGO
腹部触诊出现压痛后,手指可压于原处稍停片 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将手突然抬起, 如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称
为反跳痛
反跳痛表示壁层腹膜己受炎症累及
急性腹膜炎常有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称
为腹膜刺激征
3.肝脏触诊
COMPANY LOGO
(一)消化性溃疡
(二)急性腹膜炎 (三)肝硬化
COMPANY LOGO
(四)急性阑尾炎
(五)肠梗阻
(一)腹部体表标志和人工画线
肋弓下缘 腹上角 脐 腹直肌外缘 腹中线 髂前上棘 耻骨联合 腹股沟韧带 肋脊角
COMPANY LOGO
(一)腹部体表标志和人工画线
COMPANY LOGO
肋弓下缘 腹直肌外缘 脐 髂前上棘 耻骨联合上缘 腹中线
面,见于老年人和消瘦者。
1.腹部外形
(2)异常表现: 腹部膨隆: 全腹膨隆(弥漫性膨隆)
COMPANY LOGO
局限性膨隆
腹部凹陷: 全腹凹陷 局部凹陷
腹部膨隆
COMPANY LOGO
腹部膨隆:指仰卧位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肋缘至 耻骨联合水平面。
①全腹膨隆:常见于腹腔大量积液、胃肠胀气、
巨大腹部肿块、妊娠晚期、过度肥胖等。
(二)腹部触诊
主要内容:
COMPANY LOGO
1.腹壁紧张度
2.压痛及反跳痛
3.肝脏触诊
4.脾脏触诊 5.胆囊触诊 6.肾脏触诊 7.膀胱触诊
(三)腹部叩诊
叩诊方法:
直接叩诊法、间接叩诊法(常用)。 主要内容: 1.腹部叩诊音 2.肝脏叩诊
COMPANY LOGO
3.脾脏叩诊
4.移动性浊音 5.肾脏叩诊 6.膀胱叩诊
(四)腹部听诊
COMPANY LOGO
主要内容:
1.肠鸣音 2.振水音
1.腹部外形
(1)正常表现:
COMPANY LOGO
腹部平坦:仰卧位时,前腹壁大致位于肋缘至 耻骨联合同一平面或稍凹陷,见于正常成年人。
腹部饱满:前腹壁稍高于肋缘至耻骨联合水平
面,见于小儿及肥胖者。
腹部低平:前腹壁稍低于肋缘至耻骨联合水平
(一)腹部体表标志和人工画线
COMPANY LOGO
肋脊角
(二)腹部分区
四区分法 通过脐分别做一 水平线和一垂直 线,将腹部分为
右上腹
COMPANY LOGO
左上腹
右上腹部、右下
腹部、左上腹部、
右下腹
左下腹
左下腹部。
(二)腹部分区
COMPANY LOGO
九区分法
用两条水平线和两 条垂直线将腹部分 右上腹部 (右季肋部) 左右季肋部、左右 右侧腹部 腰部、左右髂部、 (右腰部) 右下腹部 上腹部、中腹部及 (右髂部) 下腹部。 为“井”字形。即 上腹部 上腹部 中腹部 中腹部 (脐部) (脐部) 下腹部 下腹部 左上腹部 (左季肋部) 左侧腹部 (左腰部) 左下腹部 (左髂部)
肠型,并伴有蠕动波。
5.腹壁皮肤
COMPANY LOGO
注意有无皮疹、色素、腹纹、瘢痕、疝等。 若患者脐周或下腹壁发蓝,为腹腔内大出血 征象,称为Cullen征,见于宫外孕破裂或出血
性胰腺炎。
1.腹壁紧张度
正常:腹壁柔软。 异常:
COMPANY LOGO
腹壁紧张度增加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板状腹。
7.膀胱触诊
COMPANY LOGO
正常:膀胱空虚时位于盆腔内,不被触及。
触诊方法:单手滑行触诊法。
膀胱胀大:常见于尿潴留,如前列腺肥大、前 列腺癌、脊髓病变、昏迷病人等。
1.腹部叩诊音
COMPANY LOGO
正常:为鼓音,肝脏、脾脏、充盈的膀胱、增
大的子宫等部位叩诊呈浊音或实音。
鼓音范围明显扩大:胃肠高度胀气、人工气腹
异常
急性肝炎:表面光滑,边缘钝
脂肪肝、肝瘀血:表面光滑,边缘圆钝
肝硬化:表面不光滑,可触及小结节,边缘锐利
肝癌:表面高低不平,边缘不整,厚薄不一。
3.肝脏触诊
COMPANY LOGO
④压痛: 正常:肝脏无压痛 异常:如肝包膜有炎症反应或因肝大使肝包膜 受到牵拉,则有压痛。常见于急性肝炎、肝瘀 血、肝脓肿等。
COMPANY LOGO
浊音区
5.肾脏叩诊
二、腹部体表标志与分区
COMPANY LOGO
(一)体表标志 (二)腹部分区
三、腹部评估要点
因触诊与叩诊均须 向腹部施加一定压 力,刺激肠道蠕动, 影响肠鸣音,故腹
COMPANY LOGO
视 触 叩 听
诊 诊 诊 诊
部评估顺序改为视
诊、听诊、叩诊、
触诊,但记录时顺
序不变。
四、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瘤等所致的肝大。
正常肝脏图示
3.肝脏触诊
COMPANY LOGO
②质地: 质软:如触口唇,见于正常肝脏。 质韧:如触鼻尖,见于急性肝炎、脂肪肝、慢 性肝炎、肝瘀血等。 质硬:如触前额,见于肝硬化、肝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