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荆州

合集下载

湖北荆州简介

湖北荆州简介

西汉古尸是迄今为止保存年代 最久远、最为完好的西汉男尸
荆州博物馆
关帝庙
章华寺
北同 三汉 大阳 丛归 林元
寺 、 当 阳 玉 泉 寺 并 列 为 湖
纪 南 城
特色小吃
特色小吃
千张扣肉
鱼糕
春卷 龙凤配
鱼糕 八宝饭
旅游景点










洈 水 风 景 区
州 石 首 天 鹅 湖
湿

荆州夜景
永恒的荆州
• 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
部,江汉平原腹地,荆州 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 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 襄阳。总面积1.41万平方 公里,自古就有文化之邦 、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国 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它包括荆州区 、沙市区、江陵县、公安 县、监利县、松滋市、石 首市、洪湖市、荆州经济 开发区。
文化荆州
浅谈荆州
• 一提起荆州,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小说《
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鲁肃讨荆州、 吕蒙袭荆州、关羽失荆州那些脍炙人口的 三国故事,一百二十回《三国演义》,就 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荆州。 • 历代众多知名文人志士如王维、孟浩然、 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杜牧,苏 轼、陆游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佳作,当中最 负盛名的属李白的《下江陵》一诗中“朝 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绝句 了。
荆州是我永恒的故乡,我热爱
我的故乡。它是一座古老的历
史文化名城,三国演义的故事
里的刘备借荆州,指的就是这
里呢,所以在这座城市里有很
多的名胜古迹。欢迎你们做客
于荆州。
小邹
感谢大家观赏

三国公园
不千 到里 荆江 州陵 非一 好日 汉还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古都型:湖北荆州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古都型:湖北荆州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古都型:湖北荆州得荆州者得天下,游荆州者悟历史。

这里有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国的故都,三国纷争的遗迹,作为楚文化的发源中心之一,荆州古城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

荆州市古称“江陵”,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的腹地,历史上曾为楚国故都。

是湖北省五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长江中游重要港口、鄂中南地区中心城市、华中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有“长江经济带钢腰”之称。

从荆州发转的物资在24小时内可运达中国东中部地区任何城市,物流产业和水陆交通发达。

荆州简介荆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

建城历史长达2600多年,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

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于郢(现荆州区纪南城),历20个楚王,定都长达411年,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

三国时期,荆州为群雄逐鹿之地,境内三国文化遗存遍布。

在近代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四大内河港口城市之一。

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楚先民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无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辉。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鸣惊人”的政治家楚庄王、楚国名相孙叔敖、吴国名将伍子胥、楚国名士申包胥、元末起义首领陈友谅、唐代著名诗人岑参、著名文学家“三袁”等等,都是从荆州这块土地上走上历史舞台。

120回的《三国演义》,有72回写到荆州。

“市内三国胜景遍布,保存完好且长达10.5公里的荆州古城墙,被誉为“中国江南不可多得的完璧”。

1992年发掘的鸡公山文公遗址,经考古界鉴定为“中国第一,世界罕见”。

荆州还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脾、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全市人民的盛大节日。

荆州历史大事楚文王都郢:周平王三十一年(前740),楚君熊通自立为楚武王,东征西讨,最后死于伐随途中。

《荆州的荆州古城》高中作文800字

《荆州的荆州古城》高中作文800字

《荆州的荆州古城》高中作文800字标题:荆州古城的魅力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两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就是荆州古城。

荆州古城,又称江陵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2700多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城市布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走进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雄伟壮观的城墙。

这座城墙始建于公元前689年,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至今仍然屹立不倒。

城墙高大坚实,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历史的气息。

站在城墙上,可以远眺四周的景色,感受那份古老而庄重的气氛。

穿过城门,便来到了古城内部。

这里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如昭明台、钟鼓楼、观音寺等,都是古代工匠们智慧的结晶。

这些古建筑风格各异,各具特色,有的庄重大气,有的精致细腻,无一不在诉说着古代的故事。

在荆州古城,不仅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建筑,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荆州美食。

荆州鱼糕、荆州锅盔、荆州豆皮等,都是当地特色的美食,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荆州古城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比如荆州花鼓戏、荆州龙舟赛等,这些都是荆州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荆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荆州古城的魅力在于它的历史、文化和人文。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可以体验到文化的韵味,可以领略到人文的魅力。

这是一个让人留连忘返的地方,一个让人深深爱上并记住的地方。

总的来说,荆州古城是荆州的一张名片,是荆州的文化瑰宝。

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载体,是人文的象征。

它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荆州的魅力,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荆州。

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和保护这样的文化遗产,让它们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和借鉴荆州古城的发展经验,为我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启示。

荆州古城,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荆州古城,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 出生和生活的城市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喜欢历史就从小翻看历史方面的书 籍 特别是对于古城墙特殊喜好 立志要把中国所有的古城墙都走一遍 到现在成果让 我汗颜 荆州的城墙是我第三站 这是全国为数不多完整的城墙 虽然比起家乡的不够 宏伟高大 可是荆州市政府重视并保护这个祖宗留下伟大财产 。说正题 今天从西门 (安澜门)的城门逛起 西门没有城楼 看了下翁城 顺着城墙上向南走 一路上开始 的路面还是土质 城外的护城河水质景观一般 ;接着到新南门(解放后开的城门) 在关羽祠景点内 没什么特色 ;下面顺着砖石的路面到了南门(南纪门) 城楼已 毁 ;在下面到了小东门(公安门) 这是荆州唯一的水门 当年刘备从荆州治所公安 来荆州都从此门过 同样没有城楼;顺着走几分钟就到了东门(寅宾门)城楼是 (宾阳楼)建国后重建 气势宏大;继续向东转北就到了小北门(远安门) 没有城 楼 同样翁城尚存;继续走就到了新北门 这是建国后新开的 没什么看头;最后一站 是大北门(拱极门)城楼是朝宗楼 清朝道光年建的古物 全程共耗时5个小时 哈哈 我累的像条狗 不过很快乐
• 荆州城,又名江陵城,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 名城之一,1996年荆州古城墙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干原腹地,是产生与黄河流域中原文化 辉映并重,可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的发祥地。
•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城北五公里处的纪南城建都长达411年,留下 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荆州又是三国文化诞生和繁衍的历史胜地。 魏、蜀、吴三国时代,这里曾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一百二十回 《三国演义》,就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荆州。“刘备借荆州”、 “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荆州的古老底蕴,更可上溯到绵延久远的史前时期。距今5、6万年前 的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就在古城东北约4公里处;古城附近已发现 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多达20余处。无可置疑的史迹辩地告诉人们,荆州 这块古老的热土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荆州.1ppt

历史文化名城-荆州.1ppt

关羽——威镇乾坤第一功
于精 关 荆神 公 楚, 大已 关 地深 公 。深 的 根忠 植义

六、荆州名肴
• 通常有荆州八大名肴之说,但是,实际上, 真正称得上有生命力的当数鱼糕,其次是 八宝饭。 • 鱼糕是荆州一带特有的风味,以吃鱼不见 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 口即溶被人称道。相传清朝乾隆帝称其: “吃鱼不见鱼。”的美誉。
• 纸面锅块:它源于明、清 时期,味道酥香,且有嚼 劲。如今,这种小吃渐渐 匿迹。 • 千张扣肉:此菜以肥瘦兼 有的五花猪肉为原料,经 煮炸,上红糖色,切成薄 片,以碗扣住蒸熟,由于 肉片薄如纸,形如梭片。
THANKS

计科四班 ——李娜
三、历史文化
• 春秋战国时期,20代楚王定都荆州, 长达411年。 • 楚先民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 相媲美的楚文化,荆州出土的战国 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 无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辉。
从这片土地出发:
•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 • “一鸣惊人”的政治 家楚庄王、 • 楚国名相孙叔敖、 • 吴国名将伍子胥、 • 元末起义首领陈友谅、 • 唐代著名诗人岑参、 • 著名文学家“三袁”
四、风景名胜
• 八岭山古墓群 春秋战国时为楚国贵族墓 葬地,山中古墓葬封土堆达500多座,楚庄 王墓即在此。 • 章华寺 元泰定年间始建,清代重修,为 湖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寺内现藏清慈禧 赏赐的《藏经》一套和半副銮架。 • 荆州古城墙 三国时始建土城,现有砖城墙 为清顺治年间依明城墙基础重建,周长10.5 公里,高9.8米,厚约10米。有城门6座, 带有瓮城,藏兵洞3座,战楼、炮台遗迹24 处。
荆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佛寺
• 铁女寺 始建于唐代,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 重修。寺内供奉有两尊铁 女像,相传为孙姓女替父 伸冤,投炉而死所化,寺 因此得名。 • 开元观 相传因供奉唐明 皇李隆基诏书而建。现存 主要建筑为明代重修,清 代曾多次修缮。。观内有 元、明时期碑刻。

荆州著名景点介绍

荆州著名景点介绍

荆州著名景点介绍
荆州,位于湖北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荆州的一些著名景点介绍:
1. 荆州古城:坐落于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湖北省荆州市,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景区内的荆州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荆州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三国文化之乡。

2. 关羽祠:为中国历史的三国时期英雄关羽而建,纪念这位英勇的武将。

3. 荆州博物馆: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荆中路166号,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
4.8万平方米。

馆内珍藏了丰富的文物,展现了荆州的历史和文化。

4. 张居正故居:位于荆州古城旅游区附近,原故居毁于战乱,现在的故居是按照当年的布局重建的,包括大学士府、九鸟苑、陈列馆、文化艺术碑廊、首辅论证群雕等。

5. 关帝庙:位于荆州古城老南门内,是为纪念关羽而建的庙宇。

6. 万寿宝塔:坐落在荆州沙市区西南荆江大堤象鼻矶上,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 章华寺: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

荆州文化演讲稿

荆州文化演讲稿

荆州文化演讲稿荆州,位于湖北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江南四大名城”之一的美誉。

荆州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名城。

荆州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荆州文化的魅力和特点。

首先,荆州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荆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是楚国的都城,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

在荆州,可以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底蕴,领略到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

其次,荆州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荆州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古城,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和景点,如荆州古城、荆州城墙、荆楚文化园等,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荆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同时,荆州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孕育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名人和文化精品,如屈原、曹操等,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璀璨的光彩。

再者,荆州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荆州文化融合了楚文化、汉文化、江南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风格,包括语言、饮食、民俗等,展现了荆州独特的地域魅力。

最后,荆州文化具有时代精神和时代价值。

荆州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更蕴含着时代精神和时代价值,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荆州文化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风貌,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总而言之,荆州文化是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和时代价值。

荆州文化的魅力和特点,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弘扬荆州文化,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湖北荆州市的文化观赏点

湖北荆州市的文化观赏点

湖北荆州市的文化观赏点荆州市位于湖北省南部,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在这里,有着许多不同的文化观赏点,可以让游客领略到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一、荆州古城墙荆州古城墙是荆州市保留至今的最完整的唐代城墙,全长14.8公里。

古城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最初是为了城防而建,后来在北魏、唐、明等朝代又经过多次修建和加强。

其建筑风格以唐代的风格为主,是古代军事建筑的代表之一。

在荆州古城墙上散步,不仅可以欣赏到古时的建筑风貌,还可以俯瞰到整个城市的美景。

古城墙上还有许多文化景点,比如神龙塔、望江楼等。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荆州古城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淀。

二、荆州博物馆荆州博物馆是荆州市的一处文化观赏点,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博物馆内展示了荆州地区自古以来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特色,包括陶器、织绣、玉器、青铜器等众多文物和古代文化遗迹。

在荆州博物馆,观众可以欣赏到许多珍贵的文物,比如唐代珐琅彩陶、战国青铜器、汉代漆器等,这些文物不仅代表了荆州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还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成就。

三、黄鹤楼黄鹤楼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也是荆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黄鹤楼建于唐代,共有五层,高达51米,是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楼上可以俯瞰到整个荆州市的美景,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在黄鹤楼上,游客可以欣赏到许多精美的文物和艺术品,比如楚国大医书《黄帝内经》的木板印本,还可以观赏到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艺术的精品。

四、汉阳陵汉阳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也是中国古代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陵墓之一。

陵墓建筑风格独特,规模宏大,被誉为“古代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

在汉阳陵中,可以欣赏到许多精美的雕刻、绘画和器物,比如木制马车、石雕牛等,这些文物展示了古代中国的技术和艺术水平,也为世人留下了一个宝贵的历史文物。

五、荆州琴台剧场荆州琴台剧场是荆州市的著名文化观赏点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代表。

这里的表演以荆州地方戏为主,也有京剧、越剧等其他地方戏曲的表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州一、城市概况荆州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是连东西、跨南北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荆州市辖荆州、沙市两区及江陵县、监利县、公安县,代管松滋、石首、洪湖3个县级市,市域面积14067km2,市区面积1576.0km2,城市建成区面积65.8km2。

二、历史沿革荆州之名源于《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为古九州之一,人类就在此创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从周庄王8年(B.C.689),楚文王熊“始都郢”,把都城从丹阳(秭归亦云丹江口)迁至纪南城,到秦昭襄王29年(B.C.278)秦将“白起拔郢”,楚顷襄王迁都陈,楚国共有20个王在此建都,历时411年。

荆州城与纪南城相距4.5km。

春秋时,楚成王在此修建渚宫,战国时期成为楚都的官船码头,进出长江的门户。

秦统一中国后,“分郡县置江陵县”(《水经注·江水》),设南郡。

西汉元年(B.C.206)项羽封楚将共敖建临江国,都江陵,后废。

唐朝武德4年(A.D.621)平肖铣,复置荆州,治江陵。

唐玄宗时期被定为“陪都”。

元朝时期,江陵路改名为中兴路,成为地方二级行政区。

明、清之际,荆州沿元朝体制,作为二级行政区,隶属于湖广布政行司。

沙市亦有四千年以上的可考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沙市名江津,当时已为水陆交通交汇之地。

唐代,沙市始称沙头、沙市市,属荆州江陵郡江陵县。

明末清初,向商贸、手工业双重中心功能转变。

1895年5月,被辟为通商口岸;1949年7月,沙市解放,沙市市正式建置,为省辖市。

三、市域历史文化资源(一)历史文化名镇荆州市域现有3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分别是监利县周老嘴镇、洪湖市瞿家湾镇和监利县程集镇。

1.周老嘴镇周老嘴镇位于监利县北部,距今约有1200年的历史,曾先后为容城国、成都王国、华容县、监利县的治所,2005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老嘴曾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记载了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现保存40余处革命旧址及8处革命遗址。

2.瞿家湾镇瞿家湾镇位于湖北省洪湖市与监利县交界处,至少有500多年历史。

明弘治九年,瞿文暹在此插标造田,是瞿氏家族第一代开拓者。

乾隆年间,得名瞿家湾。

清及民国时期,瞿家湾日益昌盛,商贾云集,成为闻名遐迩的湖乡古镇。

2007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1931年3月至1932年9月,由贺龙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在瞿家湾建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现今还保存有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中共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等革命旧址群,其中革命遗址18处,国家级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1处。

3.程集镇程集镇位于湖北省监利县西部,程集镇距今800余年。

南宋嘉定年间,有程姓富户在此地临水处辟建石级码头开店设铺,形成集市,始称程家集。

2007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二)文物古迹荆州市域文物古迹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截止2017年12月,市域范围内未列级不可移动文物4077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总计61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1处。

被公布为县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共计3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11处,县(市)级18处。

主要分布在荆州区和沙市区,少量分布于其他各县市。

其中位于监利县程集镇的明清古建筑程家集民居,被喻为“最具湖北特色的商埠建筑”,体现出以木构架、灌斗墙、天井、天斗、蚂蟥攀、亮瓦和木排门为代表的建筑特色。

现被公布为县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寺及石刻共计21处,其中省级1处,即承天寺碑;县(市)级20处,主要分布在松滋市、荆州区和公安县,少量分布于沙市区、监利县和江陵县,主要为石碑、石马、石象等。

其他文物古迹有17处,主要为铁牛和古树名木。

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即镇安寺铁牛和李埠铁牛;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分布在荆州区和江陵县,大部分为明清时期的古银杏、古松等古树名木,此外还有象牙化石和鱼化石产地等。

四、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主要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手工技艺等。

目前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省级3项,市级13项。

共计21项。

其中,荆河戏、鼓盆歌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说鼓子、啰啰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对于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作用。

五、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一)城市格局1.荆州古城荆州古城东西长3.75km,南北宽1.2km,城墙高9m,周长11.28km,城内总面积4.5km2,护城河环绕古城。

古城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向呈带状。

城墙因地起伏,顺湖迂回,十分壮观。

清朝时期的荆州古城总体格局分东西两城,满城与汉城。

据记载,康熙二十二年(A.D.1683),八旗兵驻荆州,置荆州将军府,城中筑一横墙(即今天的屈原路),将城隔为东西两城。

东城住旗人,称“满城”;西城住百姓,称“汉城”,实行等级划分。

满清时期统治阶级实现等级隔离的城市格局形态依稀可见。

古城西、南各有一处城门,北、东各有两处城门;满城以将军府、鼓楼为中心,南部有宫学府。

汉城的署府是主要建筑,同时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庙宇、祠堂及官府建筑。

荆州城墙是由水城、砖城、土城构成,城墙采用条石及砖砌成;城墙内坡取黄土夯筑;城外是护城河。

一水、一砖、一土构成了荆州难以逾越的三道屏障,因而有“铁打荆州”之说。

荆州古城南面城墙依岸线延伸,东、西、北三面通陆地,南门与小东门俱通水路,出门不远便是长江的驳岸码头,古代由水师扼守,倘若战斗失利,从长江乘舟撤退,兵马可迅速通过。

这样的布局,在国内古城墙中实属少见。

荆州古城防御体系周密,有五座藏兵窟,可容兵士百余人,窟上下两层或三层,窟内壁又有藏兵洞及瞭望孔,射孔有不同方向,可齐发暗箭,设计精密。

古城墙古城门六座,均保留完好,城门楼现存两座,分别位于寅宾门和拱极门,气势恢宏,颇为壮观,是荆州古城的历史性地标。

荆州古城内的传统街巷保留了明清时期的空间尺度和线型,是反映明清荆州古城街巷格局的重要载体。

在古城西门、北门和南门外也保留有一些老街,见证了城市跨越城墙、在外围发展的空间发展序列。

2.沙市古城沙市历史上为商业港口城市,城址对长江的依附性极强,傍水筑堤建城,街巷路网沿江展开。

沙市古城墙始建于南宋,迄今已有800年的历史,曾几度兴废。

现存两处遗址:一处位于烈士陵园东北,一处位于中山公园北部春秋阁至动物园一带。

两处共长约800m,城高4~5m,顶宽2~3m。

沿北城墙原开有四处城门,现今已不存,但仍可以从现今以原城门命名的道路路名上得到验证。

城内文物古迹众多,有万寿塔、章华寺、春秋阁、文星楼等。

明末清初时期,沙市经济极为繁华,城内街巷纵横、车流马龙、行人如织。

据清人刘献廷所著《广阳杂记》云:“沙市明末极盛,列巷九十九条,每行占一巷,舟车辐辏,繁盛甲宇内,即今之京师、姑苏皆不及也。

”明清时期商业比较繁华的街巷基本集中于江堤和原来的便河河道两侧。

至今沙市滨江一带仍保存了数条历史街巷,有胜利街、民主街、中山路(西段)、崇文街、迎春坊、解放路、忠诚街和迎喜街等,反映了沙市近代商业文化。

(二)历史文化街区1.三义街、得胜街历史文化街区三义街、得胜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荆州古城大北门内外,北抵北环路, 南接荆州北路。

三义街取意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得胜街取义关羽班师凯旋,沿街百姓欢迎得胜将士。

作为城北的交通要道,三义街和得胜街曾经有过相当长的繁荣期。

三义街、得胜街历史文化街区保存有一定数量能体现荆州传统民居特色的院落民居,街道两侧的小巷格局完整,尺度宜人。

三义街至今仍保留有青石板铺地,得胜街则保持了南高北低的起伏形态。

2.荆州古城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古城南门历史地段位于荆州古城南门内外,主要包括南门内的冠带巷、南门大街、爱民街,南门外的东堤街和西堤街。

南门城头上原先有一座城楼名曲江楼,为纪念唐代韶州曲江籍宰相张九龄被贬任荆州长史期间登楼赋诗吟咏而命名。

古城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内保存有一定数量的历史建筑。

南门外东堤街37号为修道院,建于20世纪初期,木制砖混结构,主体建筑以西方建筑风格为主,同时掺杂中国古建筑特色,是研究当时建筑特色的重要实物资料。

3.胜利街西段历史地段胜利街西段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沙市老城区中心地段,东起沙隆达广场西至江汉南路。

胜利街的形成大约在唐代,以水运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古沙市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

清代时因建筑在靠近长江的古堤上,岸边多埠头,得名“九十埠”,后因商铺密集,名称遂演变为“九十铺”。

胜利街从沙隆达广场到江汉南路仍保留了原青石板路,街道宽度4~6m,沿街界面进退有致,两侧小巷尺度宜人,历史风貌依旧。

街区现存传统建筑约200余栋,多为清代建筑,也有少数明代和民国时期的遗存,以位于大赛巷到梅台巷的近30栋邓家祖屋最具代表性。

传统建筑大多数都是前店后宅的2层多进式砖木结构,一个建筑群少者4进,多者8进,每进之间有门廊相通,各栋房屋都凿有水井。

每栋房屋之间都有封火高墙隔绝。

安排有序的房间、宽敞通畅的厅堂、布局巧妙的天井,精美的板壁装饰、雅致的木雕楼栏、简约的镂空花窗、精湛的石雕柱础,反映了荆楚地方特色。

4.中山路-崇文街历史地段中山路-崇文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沙市老城区南部,荆江大堤以北,沙隆达广场以西。

历史上,崇文街和中山路都是沙市经济繁荣之所在,因荆江大堤堤街和堤外滩街发展而日渐繁华。

中山路集中了大量民国时期的商业建筑,有老同震银楼、老天宝银楼、徐万源布庄等。

崇文街往昔多设丝线作坊和包头店铺,现存一定数量的历史建筑,其中黄州会馆旧址是沙市帮会文化的重要见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