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表解

合集下载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梳理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梳理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梳理八年级下册二、古今异义四、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口技》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狼》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石壕吏》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醉翁亭记》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满井游记》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陈涉世家》23、臵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捕。

《陈涉世家》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陈涉世家》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陈涉世家》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完整word版)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完整word版)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劝学【通假字】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敕使之然也:敕通煤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词类活用】子博学而口参省乎己:口,名词作状语,每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水.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地上、在地下. 用心一也:一,数词做动词,专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作动词,走得快.【古今异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验、检杳.今义为“加入”.;博学: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渊博的人声非加疾也:疾,强、洪亮.今义为“快;疾病”.假舆马者:假,凭借、借助.今义为“与'真'相对".蟹八跪而二螯:跪,脚或腿.今义为“跪下、下跪”.用心一也:用心,思想意识活动.今义为“用功、肯动脑筋”.金就砺则利:金,金属制品.今义为黄金.【特殊句式】判断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虽有槁暴,不好挺者,糅使之然也.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状语后置句: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师说【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通“逗”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古今异义词】(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问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初等教育学校(4)吾从而师之古义:从,跟从:而,连词.今义:连词.(5)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很多人【词类活用】1、意动用法(1)名词的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郑子.师,以……为师(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位卑则足羞意动用法,以……为羞2、形容词作名词(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2)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3、名词作形容词(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带中括号的那个)-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4、名词作动词吾师道也师,名词作动词,学习【一词多义】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吾师道也动词,学习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2、之(1)助词,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说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4)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人非生而知之者(5)代词,他.作师说以贻之(6)代词,这,这一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郑子之徒/(7)动词,往,到…去,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3、传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占代解释经书的书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4、而(1)连词,表并列.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2)连词,表转折.惑而不从师(3)连词,表承接.吾从而师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而教之(4)连词,表修饰.则群聚而笑之(5)表陈述语气.如是而己归去来兮辞【通假字】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句意是,为什么不放心任其自然地死或生呢?)【古今异义词】于时风波未静(风波,指战乱。

中考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中考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三、古今异义
与朱元思书
一、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词类活用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三、古今异义 1、天山共色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3、鸢飞戾天者 4、经纶世务者
转 通 “啭”,鸟鸣声
反 通“返” 返回
轩:往高处伸展 邈:往远处伸展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西:向西
乐:以……为乐
凄:使……凄凉 寒:使……寒冷
空:在空中
岳阳楼记
通“谪”,远调
被 通“披” 穿
罾:用网捕
目:用眼睛示意
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刑:惩罚
下:攻下
王:称王、为王
坚:坚硬的铁甲 锐:锐利的武器
唱 通“倡” 倡导、首发
以 通“已” 已经
丹:用朱砂 书:写
狐:像狐狸一样
怪:对……感到奇怪
苦:苦于
忿恚:使பைடு நூலகம்…恼怒
法:按照法律
陈涉世家
一、古今异义 1、等死,死国可乎 2、卒中往往语 3、楚人怜之,或以为死 4、三老、豪杰皆曰 5、今亡亦死 6、会天大雨 7、比至陈 8、将军身被坚执锐
二、词类活用
池非不深也 委而去之 亲戚畔之 畔 通“叛”,背叛 域:限制 池:护城河
三、古今异义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入则无法家拂士 二、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古今异义 1、舜发于畎亩之中: 4、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举: 5、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名:出名

文言实词(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语类活用)

文言实词(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语类活用)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⑴张良出,要项伯。:通“邀”,邀请。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 通“捧”,用手托。 ⑶拜书送于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⑷如有司案图: 通“按”,察看。 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通“穆” 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⑺赢粮而景从: 通 ⑻师者,所以传道“受影业”解。惑也:
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 褒贬色彩的转换、名称说法变化以及单双音的变化。
高高考考真真题题[2[2001100湖安南徽卷卷] ] ((13))委时身既偏与方梁,通特好霸,者行之李臣往尔来。,(公陈私亮赠《遗诸, 葛一孔无明所》受)。(《周书.贺兰祥传》) 寄身当私在时人偏已赠远经送的和的地梁礼方国品,互(只通贺不友兰过好祥是,)称一使霸概者的都往人不来的接,臣受官子。方罢和了。
高考①真奚题以[2之0九10万山里东而卷南]为(?汪(琬名《词申用甫作传动》词)) 入嵩②山斜,削复东遇下故,与童东子山时夹所溪见南道流人。,(乞名其词术用,作状师语事)之。
名作状,用对待老师的礼节
四、词类活用 (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有时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 语,或是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 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①汝安敢轻吾射? 射箭的技术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产出、收入的东西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这里的人 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的珍宝 ⑥其人居远未来 远地
古义:表原因的虚词。今义:表示因果的关联词
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靠它来。今义:表示因果的关联词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八年级上册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八年级上册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八年级上册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一)通假字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

《桃花源记》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核舟记》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核舟记》4、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核舟记》5、虞山王毅叔远甫。

甫,通“父”,男子美称,多赋予字之后。

《核舟记》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通“拣”,挑选。

《核舟记》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通“举”。

《大道之行也》8、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大道之行也》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通“层”。

《望岳》1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

《三峡》(二)词类活用:类型例句出处解释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对……感到诧异名词作状语复前行、听妇前致词《桃花源记》往前、上前形容词作动词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尽,走到头名词作动词有仙则名《陋室铭》有名气名词作动词有龙则灵《陋室铭》有灵性使动用法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使……杂乱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使……劳累名词作动词不蔓不枝《爱莲说》长枝蔓、长枝节名词作状语箬蓬覆之《核舟记》用箬蓬名词作状语石青糁之《核舟记》用石青名词作动词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戴着高帽、长满胡须名词作动词居右者椎髻仰面《核舟记》梳着椎型发髻名词作形容词其色墨《核舟记》黑的意动用法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以……为亲人、以……为子女形容词作名词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老年人、中年人、幼童形容词作名词造化钟神秀《望岳》神奇、秀丽的景色意动用法一览众山小《望岳》认为……小使动用法恨别鸟惊心《春望》使……受惊形容词作名词虽乘奔御风《三峡》飞奔的马形容词作名词空谷传响《三峡》回声形容词作动词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坠落名词作动词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散步名词作状语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观潮》用银、用玉形容词作动词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观潮》穷尽名词作动词皆披发文身《观潮》画着文彩形容词作动词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变白名词作动词客此《湖心亭看雪》客居名词作状语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在夜里词类活用的类型: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部编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部编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亲。
不独子其子。
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子
《马说》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辱:形容词作动词,辱没
一食或尽粟一石。
尽: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策之不以其道。
策:名词作动词,鞭打,驱赶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安居而天下熄。
往之女家。
“熄”通“息”,停止
“女”通“汝”,你
《孟子•生于忧患,死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于安乐》
困于心,衡于虑。
入则无法豕拂士。
“衡”通“横”,堵塞,不通
“拂”通“弼”,辅佐
《愚公移山》
寒暑易节,始反焉。
“反”通“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一厝维南。
无陇断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代词,指愚公)
甚矣,汝之不惠。(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代词,这件事,指愚公
移山这件事。)
焉:
且焉置土石?(疑问词,哪里)
寒暑易节,始反焉。(句末语气词,呢)
而:
河曲智叟笑而止曰(连词,表修饰)
而山不加增(连词,表转折)
《礼记•虽有嘉肴》
学学半
“学”通“敩”,教导。
《兑命》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
《礼记•大道之行》
选贤与能
“与”通“举”,推举,选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通“鳏”。寡,老而无
皆有所养。

初中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归类

初中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归类

初中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归类初中七年级上册的文言文研究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归类。

通假字是指在中国古书中使用相同或相似读音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考试中需要对其进行解释。

七年级的通假字包括“尊君在不”,“不亦说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止有剩骨”,“身亡所寄”,“其人舍然大喜”,“卿今当涂掌事”,“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对镜帖花黄”,“但手熟尔”,“XXX以杓酌油沥之”,“可爱者甚蕃”和“亭亭净植”。

一词多义指一个词有两个或以上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一些词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其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因此在不同的句子中会有不同的意思,需要注意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七年级上册的一词多义包括“舍”(舍弃、解除、消除、去消失、离开、时当时)、“日”(按时、天、太阳、岁月)、“为”(给、替、担任、做、被、成为、乐以。

为乐、乐趣)、“行”(行走、行出行)、“知”(了解、领悟、知道)和“意”(想、企图、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敌胁迫、攻击、敌人)。

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

有闻而传之者,闻之于XXX。

求闻之若此。

在古今异义中,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

要特别注意前四种情况,如果不了解它的变化,误以今释古,要么语意不通,要么歪曲原意。

七年级上册常考古今异义词。

与儿女讲论文义,XXX舍去。

相委而去。

实词儿女指泛指小辈,包括侄女、侄儿;去指离开;委指舍弃。

现代汉语中,儿女指儿子女儿,去指跟“来”相对,委指交付。

这些词在古今异义中的差别细微,要注意区分。

出自《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期日中,可以为师矣。

吾日三省吾身。

XXX回头看,期指约定日期,可以指表示可能、许可,三指数词,表确数。

在《陈太丘与友期行》和《论语》中经常出现。

弛担持刀,屠自后断其股。

弛指松弛,股常指机构中的组织单位。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

劝学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劝学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劝学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生非异(生,通“性”,资质、天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

暴,同“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古今异义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古义:检验。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3、假古义:凭借,借助。

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4、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5、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

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古义:因为用心。

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绳古义:墨线。

例:木受绳则直今义:绳子,绳索。

8、跪古义:腿脚。

例:蟹六跪而二螯今义:跪下9、疾古义:疾劲,强,大,这里指声音宏大。

例:声非加疾也今义:疾病10、致古义:达到(而致千里)今义:赠送,给予11、寄托古义:这里指藏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词类活用①名词做状语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②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③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④形容词作名词1、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3、积善成德(善:形作名,善行)⑤形容词用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⑥形容词作使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⑦数词作形容词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⑧动词作名词輮使之然也(輮:动词做名词,使弯曲的作法)一词多义1、于:(1)寒于水(比)(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

引进作用)(3)取之于蓝(从)2、而:(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关系,而且)(3)终日而思矣(表修饰)(4)而见者远(表转折)(5)锲而舍之(表假设或承接)(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承接)(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8)锲而不舍(表假设,如果)⑼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3、者:(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2)不复挺者(……的原因)4、焉:(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2)圣心备焉(语气词)5、利:(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6、之(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7、假(1)善假于物也(借助)(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8、疾(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2)君有疾在腠理(疾病)9、绝(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3)以为妙绝(《口技》)极了(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关系10、强(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壮(3)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勉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