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_通假字_一词多义_词类活用_古今异义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1、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实为古今字)2、词类活用:情在骏奔(骏: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悦,乐:以……为乐,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形容词作动词)3,重要实词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生活,资:凭借)求之靡途(靡:没有)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不久)会有四方之事(会:恰逢)彭泽去家百里(去:距离)三径就荒(就:接近,靠近)请息交以绝游(游:交往)感吾生之行休(行:将要)聊乘化以归尽(聊:姑且)4,一词多义: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感吾生之行休(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谓之间)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既:既自以心为形役(已经)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既……亦:既……又,连词)以:诸侯以惠爱为德(把,介词)家叔以余家贫(因为)舟遥遥以轻扬(等同于“而”,表修饰)请息交以绝游(等同于“而”,表并列)乐琴书以消忧(来,表目的)5、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
(2)于是怅然慷慨慷慨:感慨(3)悦亲戚之情话情话:知心话(4)恨晨光之熹微恨:遗憾。
6、文言句式:1 判断句(1)富贵非吾愿2 宾语前置(1)复驾言兮焉求(“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3)乐夫天命复奚疑(“疑奚”)(4)皆口腹自役(“役自”)3 省略句(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4 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5介词结构后置(1)农人告余以春及(“以春及告余”)(2)将有事于西畴(“将于西畴有事”)(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于武昌丧“)。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3、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二、一词多义1.行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②赵王畏秦,欲毋行(前往)③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执行)④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行为)⑤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⑥琵琶行(文体之一)⑦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行列,队伍)2.引①引而不发(开弓)②引壶觞以自酌(端起)③乃引匕首提秦王(举起)④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带领)⑤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吸引)⑥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⑦李凭箜篌引(诗歌体例)3.乘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同乘一辆车)②乘虚而入(利用)③聊乘化以归尽(顺随)④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⑤自京师乘风雪(冒着)⑥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辆)4.策①振长策而御宇内(鞭子)②策扶老以流憩(拄着)③退而论书策(竹简)④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策略)5.之①求之靡途(代词,代“为长吏”)②四方之事(助词,“的”)③悦亲戚之情话(助词,的)④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取独)⑤恨晨光之熹微(取独)⑥审容膝之易安(取独)⑦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取独)⑧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6.以①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使、让)②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③问征夫以前路(介词,拿)④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连词,来,表目的)⑤倚南窗以寄傲(连词,来,表目的)⑥园日涉以成趣(连词,表结果)⑦策扶老以流憩(连词,表修饰)⑧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⑨景翳翳以将入(连词,表修饰)⑩乐琴书以消忧(连词,来,表目的)⑾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⑿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⒀聊乘化以归尽(连词,表顺承,然后)7.而①奚惆怅而独悲(表并列)②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③风飘飘而吹衣(表修饰)④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⑤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⑥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⑦抚孤松而盘桓(表修饰)⑧泉涓涓而始流(表修饰)⑨或植杖而耘籽(表修饰)⑩临清流而赋诗(表修饰)古:指做官。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全)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动词,实行,执行。
高一下册《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下册《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通假字:乃瞻衡宇景翳翳以将入词类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乐琴书以消忧或棹孤舟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既自以心为形役夫--问征夫以前路乐夫天命复奚疑故--故便求之亲故多劝余为长吏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求之靡途四方之事奚--奚惆怅而独悲乐夫天命复奚疑而--门虽设而常关觉今是而昨非时矫首而遐观鸟倦飞而知还古今异义:于时风波未静风波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尝从人事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幼稚盈室幼稚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于是怅然慷慨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遗憾。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文言句式:1判断句皆口腹自役2倒装句复驾言兮焉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将有事于西畴农人告余以春及乐夫天命复奚疑3省略句情在骏奔寓形宇内复几时稚子候门4被动句遂见用于小邑以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中有好多包含“以”的句子,这些句子中的“以”有时作介词,有时作连词。
辨清楚这些“以”到底是介词还是连词,对以后的学习和做题也是大有裨益的。
以下是文中部分包含有“以”的句子及“以”在句中的词性和含义。
1、既自以心为形役2、舟遥遥以轻飏3、问征夫以前路4、引壶觞以自酌5、云无心以出岫6、农人告余以春及7、请息交以绝游8、乐琴书以消忧9、木欣欣以向荣几点规律:1、“以”作介词时,后边往往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且它常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这个介宾短语又常常作后置的状语。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学生版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练习)学生版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2、景翳翳以将入3、曷不委心任去留二.词类活用:乐琴书以消忧或棹孤舟策扶老以流憩园日涉以成趣时矫首而遐观情在骏奔当敛裳宵逝倚南窗以寄傲携幼入室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审容膝之易安眄庭柯以怡颜审容膝之易安⑥意动用法:乐琴书以消忧悦亲戚之情话善万物之得时善万物之得时三、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今义:(2)尝从人事古义:今义:(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今义:(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今义:(5)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今义:(6)于是怅然慷慨古义:今义:(7)恨晨光之熹微古义:今义:(8)将有事于西畴古义:今义:(9)幼稚盈室古义:今义:(10)知来者之可追古义:今义:(11)策扶老以流憩古义:今义:(12)问征夫以前路古义:今义:(13)既窈窕以寻壑古义:今义:(14)景翳翳以将入古义:今义:四、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既自以心为形役夫:问征夫以前路乐夫天命复奚疑故:故便求之亲故多劝余为长吏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求之靡途)四方之事悟已往之不谏奚:奚惆怅而独悲乐夫天命复奚疑而:门虽设而常关觉今是而昨非时矫首而遐观鸟倦飞而知还寻: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既窈窕以寻壑往:怀良辰以孤往悟已往之不谏会:会有四方之事相如闻,不肯与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赵王畏秦,欲毋行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琵琶行策:策扶老以流憩振长策而御宇内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时:时矫首而遐观善万物之得时寓形宇内复几时非:觉今是而昨非富贵非吾愿五、虚词的用法1以A、既自以心为形役B、舟遥遥以轻飏C、农人告余以春及D、乐琴书以消忧E、聊乘化以归尽F、园日涉以成趣G、木欣欣以向荣H、问征夫以前路2而A、觉今是而昨非B、门虽设而常关C、时矫首而遐观D、鸟倦飞而知还3之A、悟以往之不谏B、胡为乎惶惶欲何之C、悦亲戚之情话D、善万物之得时六、文言句式(1)皆口腹自役(2)富贵非吾愿(1)复驾言兮焉求(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3)乐夫天命复奚疑(1)情在骏奔(2)寓形宇内复几时(3)稚子候门(4)耕植不足以自给(5)足以为酒(6)景翳翳将入(7)云无心以出岫(1)遂见用于小邑(2)既自以心为形役(1)农人告余以春及(2)将有事于西畴(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4)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巩固练习1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未见其术(见,通“现”)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灵活掌握)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灵活掌握)二、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4)幼稚盈室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5)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6)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7)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8)舟遥遥以轻飏古义:船漂流摇动的样子今义:遥远(9) 问征夫以前路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人(10)策扶老以流憩古义:拐杖今义:扶老人(11)曷不委心任去留..?古义:生死今义:离开和留下三、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2)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城趣时.矫首而遐观2、动词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名词作动词,维持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策扶老..以流憩动词用作名词拐杖3、形容词活用携幼入室幼形容词作名词孩子公田之利利形容词作名词利益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善万物之得时善,形容词作动词羡慕4、意动用法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悦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5、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6.名词作状语当敛裳宵逝宵:名词做状语在晚上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做状语每天四.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以:耕植不足以自给(用来)诸侯以惠爱为德(把)家叔以余贫苦(因为)既自以心为形役(让)舟遥遥以轻飏(表修饰)问征夫以前路(拿,把)引壶觞以自酌(连词,来,相当于“而”)眄庭柯以怡颜(连词,来,相当于“而”)倚南窗以寄傲(连词,来,相当于“而”)园日涉以成趣(连词,来,相当于“而”)策扶老以流憩(连词,来,相当于“而”)乐琴书以消忧(连词,来,相当于“而”)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怀良辰以孤往(连词,来,相当于“而”)登东皋以舒啸(连词,来,相当于“而”)聊乘化以归尽(连词,相当于“而”,表顺承)云无心以出岫(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景翳翳以将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木欣欣以向荣(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既窈窕以寻壑(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灵活掌握)请息交以绝游(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而:抚孤松而盘桓(连词,“而”表修饰)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时矫首而遐观(连词,表修饰,也有说表顺承)鸟倦飞而知还(连词,表顺承)亦崎岖而经丘(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灵活掌握)泉涓涓而始流(连词,“而”表修饰)或植杖而耘耔(连词,“而”表修饰)五.文言句式:1 判断句(1)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富贵非吾愿(“非”表否定判断)2 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以心为形役(为,被)3 省略句(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4倒装句宾语前置(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
归去来兮辞(字词总结)

1、通假字:之宇文皓月创作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实为古今字)2、词类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3、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4、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风波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经常使用来比方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经常使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古义:不久。
今义:经常使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内外亲戚,包含父母和兄弟。
今义:经常使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幼稚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欣然慷慨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遗憾。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5、文言句式:1 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 倒装句(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
“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
“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3 省略句(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 主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二、字词语言1、古今异义词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指包含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情话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指农事今:泛指既窈窕以寻壑窈窕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觉今是而昨非是古:正确今:判断词非古:过错、错误今:不恨晨光之熹微恨古:埋怨、遗憾今:仇恨、怨恨2、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日:每天时矫首以遐观时:有时(2)形容词作名词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儿童、小孩子(3)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4)使动眄庭柯以怡颜怡:使。
《归去来兮辞序》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

4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一、原文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小孩)盈室,瓶无储粟,生(维持)生(动作名,生活)所资(凭借),未见其术。
亲故(故交)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无,没有)途。
会(适逢)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战乱)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距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道理)?质性自然,非矫厉(造作勉强)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身心都感到痛苦)。
尝从人事(做官),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感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成熟),当敛裳宵逝(离去)。
寻(不久)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离开)职。
仲秋(农历八月)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心意),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为什么)不归?既自以心(内心)为形役,奚(为什么)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劝止,挽回),知来者之可追(补救)。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正确)而昨非(错误)。
舟遥遥以轻飏(飞扬),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遗憾)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同“横”)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形作名,幼儿)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随便看看)庭柯以怡(使……快乐)颜。
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神情),审(明白,知道)容膝(动作名,容纳膝盖的小屋)之(取独)易安。
园日(名作状,每天)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拄着)扶老(拐杖)以流憩,时(有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同“影”,日光)翳翳(阴暗的样子)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以……为乐)亲戚之情话(知心话),乐(以……为乐)琴书(名动,弹琴、读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农事)于西畴(田地)。
或命巾车,或棹(名作动,用桨划)孤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通假字
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句意是,为什么不放心任其自然地死或生呢?)
(2)古今异义词
于时风波未静(风波,指战乱。
今常用来比喻乱子。
句意是,这时候社会不安定。
)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交,交互,都。
今常用义“交通”、“交友”等。
句意是,饥寒虽然很急迫,违背本心就会身心都痛苦。
)
尝从人事(人事,治人之事。
今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不久,今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句意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死在武昌。
)
景翳翳以将入。
(景,日光。
今常用义“景色”,“光景”等。
句意是:阳光暗了太阳就要落山。
)
悦亲戚之情话(亲戚,亲属戚属。
今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句意是:喜欢和亲戚们谈知心话。
)
(3)一词多义
心
①因事顺心(心意)②既自以心为形役(意志,精神之类。
)
夫
①问征夫以前路(夫,名词)②乐夫天命傻奚疑?(助词)
事
①将有事于西畴(指耕种的事)②从人事(指治人之事)
故
①故伎求之(所以)②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往,动词)②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③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
①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②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奔①载欣载奔(跑去)②情在骏奔(奔丧)
(4)词类活用
生生所资(生,动词活用成名词——生活)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使颜怡。
)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自足自待的心情。
)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作名词——空膝的小屋。
)
策扶老以流憩(流,动词作状语——没有定规地随时随地。
)
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划。
)
感吾生之行休(行,动词作状语——将要。
)
(5)古汉语句式
①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句意——都是为了吃饭而违反心愿。
)
②倒装句
复驾言兮焉求(感叹句宾语前置。
“焉求”即“求焉”,求什么。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
)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词结构后置句。
)
③省略句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句意是:我心里急于去奔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