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电镀的一般方法

合集下载

局部电镀工艺技术

局部电镀工艺技术

局部电镀工艺技术
局部电镀工艺技术是一种将金属镀层只在特定区域进行电镀的技术。

它具有精度高、效率高、节约材料和环保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局部电镀工艺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阻挡层或者模具的限制作用,将只需要电镀的区域暴露在电镀液中,而将其他区域进行遮挡。

通常,这种工艺技术可通过多种方法实现。

首先,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遮蔽工艺。

遮蔽工艺是利用特殊材料如胶水或者电镀胶带,将不需要被电镀的区域进行遮挡。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小批量或者个别的加工需求。

但是,由于遮蔽材料的选择和稳定性的要求较高,所以在大规模生产中有一定的限制。

其次,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阻挡层技术。

阻挡层是将阻挡材料涂覆在需要保护的区域上,以达到阻止电镀液进入的效果。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工艺复杂度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并且能够精确控制电镀液的进入量。

然而,由于阻挡材料的选择和涂覆工艺的要求较高,因此对人员技能和设备要求较高。

最后,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模具技术。

模具技术是将需要电镀的区域设计成一种模具形式,然后将电镀液注入到模具中进行电镀。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高度精密的局部电镀,同时还可以减少涂覆阻挡材料或者遮蔽材料的需要。

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制造模具成本较高,且适用性较窄,适合大规模、重复性生产的情况。

综上所述,局部电镀工艺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金属加工技术。

它通过各种方法实现金属的局部电镀,使得加工过程更加精准、高效,同时节约了材料和能源的使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局部电镀工艺技术将会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

局部电镀的研究

局部电镀的研究

2019年第10期广东化工第46卷总第396期·89·局部电镀的研究危灿,肖颖(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广东广州510700)Study on Partial PlatingWei Can,Xiao Ying(Patent Examination Cooperation Guangdong Center Of The Patent Office,CNIPA,Guangzhou 51070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artial plating technology,including wraping,clamping,liquid level controlling,coating,brush plating and spot plating,and compar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partial plating methods.The partial plating does not need to be fully plated on the workpiece,the waste of the plating solution is reduced,the cost is reduced,the partial repair of the workpiece can be realized,and the coating of many colors and patterns can be made,and the application covers various field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Keywords:partial plating ;wraping ;clamping ;liquid levelcontrolling ;coating ;brush plating ;spot plating电子元器件生产中,印制板、连接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脑、电话等电子产品中。

局部电镀工艺.

局部电镀工艺.

配方1和配方2适于工作温度在40℃以下的镀液,用于镀锌、镉、铜、镍、银、铅锡合金等,以及室温或低温阳极氧化的零件绝缘。

配方3适用于工作温度在40~60℃的镀铬以及用草酸、硫酸进行普通和硬质阳极氧化零件的绝缘。

用这种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操作。

零件在涂覆蜡制剂时,先用有机溶剂除油,然后在60~70℃的烘箱中预热(时间视零件大小而定),预热后涂第一层蜡,蜡槽温度为200~220℃,第一层蜡要薄而均匀,刚涂上时应为透明不发白,然后再涂2~3次至需要厚度。

稍加冷却后,用小刀修整至合乎要求,涂后用棉球蘸汽油仔细反复地擦拭欲镀表面,以除去残留的蜡。

镀后用开水烫熔蜡层回收,再用汽油等溶剂或水溶性清洗剂对零件洗净即可。

②涂漆或其它涂料这种绝缘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复杂零件的绝缘。

常用的绝缘涂料及使用方法见表2-1-54。

当使用条件恶劣或工作条件限制,用上述方法困难时,可先全部镀覆,然后将已镀欲镀部位保护,再退镀。

这样可将高温恶劣环境转化为室温或较温和的条件。

但精度要求高,不镀部分不允许接触酸、碱及三、仿形夹具法某些批量的电镀零件或一种零件要求两种以上镀层的,用上述两种方法绝缘均有困难,且效率低,质量难保证,这种情况则可采用仿形夹具法,根据零件的形状和技术条件要求,设计制作专用的绝缘夹具进行保护。

这种方法可大大提高绝缘质量和生产效率。

如对不锈钢游标卡尺的刻线部分进行局部电镀时,可用耐酸、耐碱的聚丙烯塑料制作出一个只露出刻线部分的仿形夹具,端面装上适当的辅助阴极,便可很方便地进行局部镀铬。

还有些特殊零件,也可制作一个仿型盒,只露出要镀部位,加上辅助阳极,局部镀铬,效果很好。

又如有些要求进行镀两种以上金属的零件,则可采用涂料法和仿形夹具法联合绝缘,欲镀面积小的部位采用涂料法、欲镀面积大的部位用仿形夹具法保护。

再如齿轮内孔的绝缘,可用蜡型进行,蜡型是用按表2-1-53配方配制的蜡制剂灌入已涂有薄层机油的齿轮内孔制成。

贵金属局部电镀工艺

贵金属局部电镀工艺

贵金属局部电镀工艺2016-05-05 13:10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局部镀金件通常按其施镀面积可将电镀分为全部镀和局部镀两种。

许多需局部电镀的零件就要对其非镀面进行绝缘保护,这就要用不同的局部绝缘方法来满足施工的技术要求,以保证零件非镀面不会镀上镀层,尤其是有特殊要求的零件。

降低成本始终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对于贵金属电镀,减少产品中贵金属的用量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因为贵金属无论是对于我国还是对于世界各国,都是一种紧缺的资源,同时,由于其价值较高,减少贵金属的用量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因此,采用减少贵金属消耗的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节约贵金属材料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在进行贵金属电镀时采用局部电镀的技术。

典型的贵金属局部电镀的应用例子是印制线路板的金手指电镀,还有接插件冲制连接线的局部选择性电镀等。

由于这些产品的局部电镀有设备保证等因素,已经成为成熟应用的工艺,在电子电镀中已经开始普遍采用,但是对于大面积的波导腔体的局部电镀工艺,则仍在开发之中。

在强电连接器行业,对于开关连接部和高压电缆接头的局部电镀银也已经是成熟的工艺,并且可以作为弱电产品局部镀的参考。

目前可行的局部电镀工艺仍然是参照装饰性电镀的局部镀或双色电镀中的绝缘胶屏蔽法。

即用绝缘胶将不镀的部位进行绝缘处理,只让受镀部位裸露,以达到局部电镀的目的。

所用的绝缘胶有两类,一类是贴膜胶,另一类是液态胶。

贴膜胶是装饰性电镀中进行双色或多色电镀时采用的工艺,这是将已经镀了第一种金属的镀层经清洗和干燥处理后,对不需要再镀的区域贴上阻镀胶膜,阻镀胶膜类似于印制板电镀中采用的阻镀抗蚀膜,但不需要具备感光成膜性能,因此成本会低一些。

也可以采用印制板的可通过光学处理获得图形的感光抗蚀膜,对于价值较高和需要图形标识的产品是可行的。

人工贴膜的速度较低,所以局电镀采用贴膜法时,存在生产效率方面的问题。

作为一种改进,可以采用液态防镀胶来成膜,液态胶的好处是可以用喷涂或浸涂的方法对不需要电镀的部位进行屏蔽。

产品:局部电镀方法和阻镀可剥胶介绍

产品:局部电镀方法和阻镀可剥胶介绍

产品:局部电镀方法和阻镀可剥胶介绍关键词:电镀、局部电镀、精密零件、阻镀可剥胶、溶液、腐蚀、非镀绝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中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电镀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于工业制造生产过程中,需要一件零件的不同部位拥有不一样性能与效果,因此需要对其采取独特的电镀工艺技术。

局部电镀的绝缘方法有很多,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最终的目的是要把非镀部位绝缘保护好,而受镀面要得到结合力良好的镀层。

航空精密零件局部镀金常用的绝缘方法有以下几种:1)包扎法/胶带法。

包扎法是运用最普遍的绝缘方法。

用薄塑料布条或胶带将非镀部位包住。

适合于轴类等形状不复杂的零件的绝缘。

2)堵塞绝缘法。

此方法适合零件上各种孔眼部位,特别是不通孔。

塞子要用硅胶塞或乳胶塞。

3)嵌入绝缘法。

在镀硬铬时,用金属铅堵塞零件上不规则的孔。

金属铅即不溶解还可导电,在尖角处还可起到保护阳极的作用。

4)涂蜡法。

将加热到200℃的蜡液均匀地涂覆在零件的非镀表面。

这种方法适用较复杂的零件,涂层耐酸碱,在溶液中稳定,不易脱落。

但涂蜡法只适用于溶液温度低于60℃的镀种。

5)帽套/螺孔绝缘法。

有些产品上有许多带螺纹的螺钉,为保护螺纹,可选用橡胶做成的帽套,直接套在螺钉上,起到保护作用。

带螺纹的孔,用同样大小的螺钉拧紧。

注意铝氧化零件要用铝螺钉或不锈钢螺钉,其他镀种可用不锈钢螺钉或普通螺钉。

6)局部溶解法(先镀后退法)。

适用于零件无镀层的部位是突出的部分,在电镀后,放在专用挂具上,将不需要镀层的部位退掉。

7)涂料绝缘法。

这是近年兴起的常用方法,适应性更广。

局部镀金工艺流程

局部镀金工艺流程

局部镀金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局部镀金工艺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

在进行局部镀金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局部电镀前的绝缘方法

局部电镀前的绝缘方法

局部电镀前的绝缘方法局部电镀的绝缘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是将相同零件的不镀部位互相重迭压紧,而只露出需要电镀的部分。

实际上刷镀和双极电镀也属于局部电镀的范围。

本节主要是叙述采用局部绝缘进行局部电镀的绝缘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零件的需镀部分和不镀部位有整齐的界限,以便绝缘层的修饰和得到准确美观的分界。

选用的绝缘材料涂层与基体要有一定的结合力,且具备抗酸、抗碱耐高温能力,涂覆后容易修饰,镀后容易去除,并不污染溶液。

常用的绝缘方法有:一、包封法这种方法是用塑料薄膜条带、胶带、塑料管、橡皮塞、垫等绝缘材料包扎、堵封不镀部位,如内孔不镀的零件可用稍大于内孔径的塑料管穿入或用橡胶塞或垫塞紧两头;外围不镀的零件,可用稍小于外径的塑料管烫热后套上,也可用带包扎。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其缺点是形状复杂的零件不易包扎,夹缝残留溶液清洗困难,容易造成溶液间相互污染。

二、涂料绝缘法(一)涂蜡制剂用蜡制剂绝缘特点是绝缘层与零件基体的粘结性能好,端边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翘起,适用于绝缘端边尺寸公差要求高的零件。

此外,蜡制剂可回收利用。

典型的蜡制剂配方见表2-1-53。

表2-1-53 绝缘用蜡制剂配方配方1和配方2适于工作温度在40℃以下的镀液,用于镀锌、镉、铜、镍、银、铅锡合金等,以及室温或低温阳极氧化的零件绝缘。

配方3适用于工作温度在40~60℃的镀铬以及用草酸、硫酸进行普通和硬质阳极氧化零件的绝缘。

用这种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操作。

零件在涂覆蜡制剂时,先用有机溶剂除油,然后在60~70℃的烘箱中预热(时间视零件大小而定),预热后涂第一层蜡,蜡槽温度为200~220℃,第一层蜡要薄而均匀,刚涂上时应为透明不发白,然后再涂2~3次至需要厚度。

稍加冷却后,用小刀修整至合乎要求,涂后用棉球蘸汽油仔细反复地擦拭欲镀表面,以除去残留的蜡。

镀后用开水烫熔蜡层回收,再用汽油等溶剂或水溶性清洗剂对零件洗净即可。

(二)涂漆或其它涂料这种绝缘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复杂零件的绝缘。

局部电镀前的绝缘方法

局部电镀前的绝缘方法

局部电镀前的绝缘方法局部电镀的绝缘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是将相同零件的不镀部位互相重迭压紧,而只露出需要电镀的部分。

实际上刷镀和双极电镀也属于局部电镀的范围。

本节主要是叙述采用局部绝缘进行局部电镀的绝缘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零件的需镀部分和不镀部位有整齐的界限,以便绝缘层的修饰和得到准确美观的分界。

选用的绝缘材料涂层与基体要有一定的结合力,且具备抗酸、抗碱耐高温能力,涂覆后容易修饰,镀后容易去除,并不污染溶液。

常用的绝缘方法有:一、包封法这种方法是用塑料薄膜条带、胶带、塑料管、橡皮塞、垫等绝缘材料包扎、堵圭寸不镀部位,如内孔不镀的零件可用稍大于内孔径的塑料管穿入或用橡胶塞或垫塞紧两头;外围不镀的零件,可用稍小于外径的塑料管烫热后套上,也可用带包扎。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其缺点是形状复杂的零件不易包扎,夹缝残留溶液清洗困难,容易造成溶液间相互污染。

二、涂料绝缘法(一)涂蜡制剂用蜡制剂绝缘特点是绝缘层与零件基体的粘结性能好,端边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翘起,适用于绝缘端边尺寸公差要求高的零件。

此外,蜡制剂可回收利用。

典型的蜡制剂配方见表2-1-53。

表2-1-53绝缘用蜡制剂配方配方1和配方2适于工作温度在40 C以下的镀液,用于镀锌、镉、铜、镍、银、铅锡合金等,以及室温或低温阳极氧化的零件绝缘。

配方3适用于工作温度在40〜60 C的镀铬以及用草酸、硫酸进行普通和硬质阳极氧化零件的绝缘。

用这种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操作。

零件在涂覆蜡制剂时,先用有机溶剂除油,然后在60〜70 C的烘箱中预热(时间视零件大小而定),预热后涂第一层蜡,蜡槽温度为200〜220 C,第一层蜡要薄而均匀,刚涂上时应为透明不发白,然后再涂2〜3次至需要厚度。

稍加冷却后,用小刀修整至合乎要求,涂后用棉球蘸汽油仔细反复地擦拭欲镀表面,以除去残留的蜡。

镀后用开水烫熔蜡层回收,再用汽油等溶剂或水溶性清洗剂对零件洗净即可。

(二)涂漆或其它涂料这种绝缘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复杂零件的绝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目的电镀挂具的要求:局部电镀的一般方法在生产中,往往有些零件是局部电镀的,如有的只要镀内径面的;有的只镀一头,而其余部分又镀别的镀层;有的只镀一个侧面,而别的部分就不允许有镀层的等。

为了达到局部电镀的目的,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双极性电镀也就是使零件造成两个极—阴极和阳极,使阴极区镀上,而阳极区镀不上。

若只镀内表面,如图1所示。

只镀内表面像这样一个圆环(实际生产镀的是轴承内环等)只镀内表面,而端面和外径都不能镀上。

用胶布包扎或者用涂料保护,不但手续麻烦,而且镀得还不均匀,但用双极性镀就很方便。

镀时把零件放在挂具上(图2),图2双极性镀内径面;压紧后放在阳极上;阴极上放其他导电物,例如阳极板。

通电后就可以镀在内径面上,而外径面不会镀上,并且镀层均匀。

利用双极镀方法还可单镀一个侧面。

如图3零件; 这样一种零件(实际生产中下半部有螺牙),只镀一个台阶面和一个外圆面。

用涂胶的方法很慢,用双极性电镀(图4)就好得多,质量也稳定。

图4双极性单镀一个侧面双极性电镀由于使零件变为两个极,阳极部分会腐蚀,所以不能用酸性溶液。

一般使用的是氰化镀液。

由于铜件阳极部分会腐蚀,所以只适用于钢铁件。

(2)铁皮壳保护如图5所示。

大头不镀而杆部镀的零件这样一种零件(实际生产中大头有齿,杆部有花键)只要镀杆部,大头不要镀,所采用铁皮盒如图6所示。

图6铁皮壳保护镀时只要把零件放到盒里去,镀液不要漫过铁皮壳,大头就不会镀上了。

如图7所示。

大头镀而杆部不镀的零件这样一种零件(实际生产中杆部还有弹簧)要求只镀大头而杆部不允许镀。

镀时,把杆部装到铁盒子里,如图8所示,图8放置零件的铁盒子就不会镀上了。

像这样的零件还可以把要保护的部分放到铁皮筒里,同样大头也不会镀上。

如图9两头镀而中间不镀的零件所示的零件,只镀六角和螺纹部分而中间部分是做为轴颈用的,不能镀上。

采用铁皮壳保护如图10所示。

铁皮壳保护镀时把零件装上就可以了。

(3)橡皮圈保护用橡皮圈保护外径不被镀上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方法,而用橡皮圈保护内径面不被镀上是较多的。

如图11所示,橡皮圈保护;这样一种零件内径面已镀了铬,其他部分镀镉,在镀镉时要保证铬层不被腐蚀,也同时不允许镀上镉,用橡皮条衬到里面,成为一个橡皮圈就保证了镀层不被腐蚀,并且镉也不致镀E。

用橡皮保护内径的方法和用挂具镀相比,显得又轻又快。

用橡皮圈方法保护内径面,要根据零件直径的大小来选用橡皮的厚薄。

一般来说,零件直径20~200mm,橡皮的厚度应为2~15mm;橡皮的长度为零件直径的3.2倍,也就是橡皮弯成圈时要大予所要保护的表面,以保持橡皮对零件有一定的撑力。

(4)挂具的保护局部电镀中,挂具的保护过去用过氯乙烯漆(这种漆很耐酸、碱,但用的时间不长,就像蛇皮一样往下掉),后来用聚氯乙烯,以丙酮溶解后涂上烤干,其效果和过氯乙烯差不多。

改用火焰喷涂聚乙烯,比前两种要好些,但喷涂起来很费事,仍不理想。

现在用氯丁胶涂覆,既有聚氯乙烯的耐酸、碱性,又不起皮脱落。

涂时只要清洗干净,涂后晾干就可使用。

若能加温干燥后使用就更好些。

实践证明,如用塑料作挂具,达不到保护的目的。

以上介绍的大体上可把常遇到的局部电镀问题解决。

此外,这几种方法还可联合用。

对个别零件,仍要用包扎的方法或涂的方法。

涂的方法早先用蜡,为了防止脆裂,可用60%的蜜蜡、25%的石蜡和15%的松香,但有用前需加温、用后难除掉、镀前不易电解除油的缺点。

后改用经丙酮溶解的聚氯乙烯,涂后晾干1h或者稍加温烘干,就可使用,工件镀完后涂层能够整块地剥下来,比较理想。

局部电镀及其工艺方法通常按其施镀面积可将电镀分为全部镀和局部镀两种。

许多需局部电镀的零件就要对其非镀面进行绝缘保护,这就要用不同的局部绝缘方法来满足施工的技术要求,以保证零件非镀面不会镀上镀层,尤其是有特殊要求的零件。

根据日常的工作经验,现介绍电镀中常用的几种局部电镀工艺方法。

1.包扎法这种方法是用胶布或塑料的布条、胶带等材料对非镀面进行绝缘保护,其包扎的方法根据零件的形状而定。

包扎法适用于简单零件,特别是形状规则的圆形零件。

包扎法是最简单的绝缘保护方法。

2.专用夹具法专用夹具法,又叫仿形夹具法。

也就是说,对于某些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可以仿照零件的形状设计出专用的绝缘夹具,从而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如轴承内径或外径进行局部镀铬时,就可以设计一种专用的轴承镀铬夹具,且这种夹具还可以重复多次使用。

3.蜡剂保护法用蜡制剂绝缘的特点是,与零件的粘接性能好,使用温度范围宽,绝缘层的端边不会翘起,因此,适用于对绝缘端边尺寸公差要求高、形状较复杂的零件。

此外,蜡制剂也可重复使用,损耗小,但其使用方法比较复杂,周期较长。

涂覆蜡制剂时,零件应预热到50~70℃,再涂覆熔化了的蜡制剂,先涂一薄层,覆盖整个需绝缘的表面,这时蜡不应中途凝固,然后再反复涂至所需厚度。

涂覆后在尚未冷却到室温之前的温热状态下,用小刀对绝缘端边进行修整,再用棉球沾汽油反复擦拭欲镀表面,该操作要十分仔细。

镀后可在热水或专用蜡桶内将蜡制剂熔化回收,然后用汽油等溶剂或水溶性清洗剂对零件进行清洗。

4.涂料绝缘法电镀时经常使用漆类绝缘涂料进行绝缘保护。

这种绝缘保护方法操作简便,可适用于复杂零件。

常用的绝缘涂料有过氯乙烯防腐清漆(如G52—1.G52—2)、聚氯乙烯绝缘涂料、硝基胶等。

常见的局部电镀的绝缘方法局部电镀的绝缘方法有很多,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最终的目的是要把非镀部位绝缘保护好,而受镀面要得到结合力良好的镀层。

常用的绝缘方法有以下几种:1)包扎法。

包扎法是运用最普遍的绝缘方法。

用薄塑料布条或胶带将非镀部位包住。

适合于轴类等形状不复杂的零件的绝缘。

2)堵塞绝缘法。

此方法适合零件上各种孔眼部位,特别是不通孔。

塞子要用硅胶塞或乳胶塞。

3)嵌入绝缘法。

在镀硬铬时,用金属铅堵塞零件上不规则的孔。

金属铅即不溶解还可导电,在尖角处还可起到保护阳极的作用。

4)胶带绝缘弦。

使用耐高温、耐酸碱的胶带,将非镀部位粘位。

适用于不规则形状零件的绝缘。

5)、涂蜡法。

将加热到200℃的蜡液均匀地涂覆在零件的非镀表面。

这种方法适用较复杂的零件,涂层耐酸碱,在溶液中稳定,不易脱落。

但涂蜡法只适用于溶液温度低于60℃的各种镀种。

6)帽套绝缘法。

有些产品上有许多带螺纹的螺钉,为保护螺纹,可选用橡胶做成的帽套,直接套在螺钉上,起到保护作用。

7)涂毒化漆。

将质量分数为10%的硫化物加入普通的绝缘漆中,涂覆在需要绝缘的部位,当零件进行活化、化学镀时,由于这种毒化漆具有催化毒性作用,使得涂覆部位不能发生化学镀过程,起到局部绝缘作用。

8)套塑料管。

主要用于绝缘塑料的内孔或圆柱的外表面,此方法简单、方便,但由于塑料管与零件之间。

有缝隙,残留的溶液要反复冲洗干净,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9)局部溶解法(先镀后退法)。

适用于零件无镀层的部位是突出的部分,在化学镀后,放在专用挂具上,将不需要镀层的部位退掉,达到绝缘的目的。

10)螺孔绝缘法。

带螺纹的孔,用同样大小的螺钉拧紧。

注意铝氧化零件要用铝螺钉或不锈钢螺钉,其他镀种可用不锈钢螺钉或普通螺钉。

11)工艺倒置法。

某厂加工一批铝合金化学氧化的零件,每个零件上都有30多个不锈钢拉铆钉,由于不锈钢钉纯度不够,在进行化学氧化后不锈钢钉发黑,影响外观。

如果对不锈钢拉铆钉进行绝缘,困难较大,因此在加工工序上采用先氧化后拉铆,这样保证了外观质量,同时也省去了对众多不锈钢拉铆钉的绝缘工作。

12)涂料绝缘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适应性更广。

后面将会介绍常用的绝缘涂料。

在非金属上一般采用以下绝缘方法:1)涂导电胶。

在一些需要电镀的,但又难以活化的塑料表面上,涂上一层即易活化、又可电镀的导电涂料,然后进行活化、电镀。

使镀层只在有涂料的部位沉积,从而达到局部电镀的目的,未涂导电胶的部位自然绝缘。

2)涂止镀漆绝缘。

有些非金属表面容易活化、电镀,但又需要绝缘,因此,在这些部位涂上如丙烯酸漆,使这些部位难以括化、电镀,然后按照基体材料进行活化、电镀。

而有止镀漆的部位则不会沉积镀层,达到局部绝缘的目的。

市场上有专用的止镀漆出售局部电镀的绝缘方法有很多,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最终的目的是要把徘镀部位绝缘保护好,而受镀面要得到结合力良好的镀层。

常用的绝缘方法有以下几种:1)包扎法。

包扎法是运用最普遍的绝缘方法。

用薄塑料布条或胶带将非镀部位包住。

适合于轴类等形状不复杂的零件的绝缘。

2)堵塞绝缘法。

此方法适合零件上各种孔眼部位,特别是不通孔。

塞子要用硅胶塞或乳胶塞。

3)嵌入绝缘法。

在镀硬铬时,用金属铅堵塞零件上不规则的孔。

金属铅即不溶解还可导电,在尖角处还可起到保护阳极的作用。

4)胶带绝缘法。

使用耐高温、耐酸碱的胶带,将非镀部位粘住。

适用于不规则形状零件的绝缘。

5)涂蜡法。

将加热到200℃的蜡液均匀地涂覆在零件的非镀表面。

这种方法适用较复杂的零件,涂层耐酸碱,在溶液中稳定,不易脱落。

但涂蜡法只适用于溶液温度低于60℃的各种镀种。

6)帽套绝缘法。

有些产品上有许多带螺纹的螺钉,为保护螺纹,可选用橡胶做成的帽套,直接套在螺钉上,起到保护作用。

7)螺孔绝缘法。

带螺纹的孔,用同样大小的螺钉拧紧。

注意铝氧化零件要用铝螺钉或不锈钢螺钉,其他镀种可用不锈钢螺钉或普通螺钉。

8)工艺倒置法。

某厂加工一批铝合金化学氧化的零件,每个零件上都有30多个不锈钢拉铆钉,由于不锈钢钉纯度不够,在进行化学氧化后不锈钢钉发黑.影响外观。

如果对不锈钢拉铆钉进行绝缘,困难较大,因此在加工工序上采用先氧化后拉铆,这样保证了外观质量,同时也省去了对众多不锈钢拉铆钉的绝缘工作。

9)涂料绝缘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适应性更广。

后面将会介绍常用的绝缘涂料。

在非金属上一般采用以下绝缘方法:1)涂导电胶。

在一些需要电镀的,但又难以活化的塑料表面上,涂上一层即易活化、又可电镀的导电涂料,然后进行活化、电镀。

使镀层只在有涂料的部位沉积,从而达到局部电镀的目的,未涂导电胶的部位自然绝缘。

2)涂止镀漆绝缘。

有些非金属表面容易活化、电镀,但又需要绝缘,因此,在这些部位涂上如丙烯酸漆,使这些部位难以活化、电镀,然后按照基体材料进行活化、电镀。

而有止镀漆的部位则不会沉积镀层,达到局部绝缘的目的。

市场上有专用的止镀漆出售。

3)涂毒化漆。

将质量分数为10%的硫化物加入普通的绝缘漆中,涂覆在需要绝缘的部位,当零件进行活化、化学镀时,由于这种毒化漆具有催化毒性作用,使得涂覆部位不能发生化学镀过程,起到局部绝缘作用。

4)套塑料管。

主要用于绝缘塑料的内孔或圆柱的外表面,此方法简单、方便,但由于塑料管与零件之间。

有缝隙,残留的溶液要反复冲洗干净,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5)局部溶解法(先镀后退法)。

适用于零件无镀层的部位是突出的部分,在化学镀后,放在专用挂具上,将不需要镀层的部位退掉,达到绝缘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