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镀液成分分析讲解
电镀添加剂之电镀液分析

电镀添加剂之电镀液分析电镀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分析镀液,一般的电镀厂没有自己的化验室,我们公司可以为客户分析化验电镀添加剂镀液,电镀厂就能随时掌控电镀槽镀液的情况。
常见电镀液的分析方法一、酸性镀锌(硫酸盐镀锌)1、锌测定:取镀液10ml于100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取此稀释液5ml,加水30ml,逐滴滴加1:1NH3·H2O调至微浑浊,加入1:4三乙醇胺10ml,pH=10缓冲溶液5ml,EBT指示剂少许,用0.05mol/lEDTA标准液滴定至兰色。
CZnSO4·7H2O=M×V×288/n (g/l)M——EDTA标准液浓度,mol/lV——消耗EDTA标准液体积,mln——吸取镀液毫升数。
2、铝的测定取镀液1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50mL,加入0.05mol/lEDTA标准液40ml,pH=5的缓冲溶液15ml,煮沸2min,冷却,加XO2滴,用0.05mol/l标准锌溶液滴定至紫红色,体积不记。
加NH4F1.5g,加热近沸腾,冷却,补加XO1~2滴,用0.05mol/l标准锌溶液滴定至紫红色为终点。
CAl2(SO4)3·18H2O=MV×666.4/2 (g/l)M——锌标准溶液浓度,mol/lV——EDTA标准溶液体积,ml666.4——Al2(SO4)3·18H2O分子量3、氯化物测定取镀液10ml于100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取此稀释液5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100mL,1ml5%K2CrO4指示剂,以0.1mol/lAgNO3标液滴定至白色沉淀中有红色沉淀为终点。
CnaCl=MV×58.5/0.5 (g/l)M——AgNO3标液浓度mol/lV——AgNO3消耗标准液体积,ml试剂:5%K2CrO4指示剂:5gK2CrO4溶于95ml水中;0.1mol/lAgNO3标准溶液二、钾盐镀锌(氯化钾镀锌添加剂)1、锌测定:同“一中1”2、NaCl测定:同“一中2”3、H3BO3测定取500ml镀液,预先调pH=5左右。
电镀配方大全-单金属镀液

单金属镀液电镀液是电镀化学品的核心嶷的配比是否科学、工艺条件是否合理是直接影响电镀层的质量。
电镀液是由主盐、导电盐、导电盐、缓冲剂、阳极去极化剂、络合剂和添加剂等组成,工艺条件包括pH值、温度、电流密度、阳极材料、电镀方法、搅拌形式和电镀时间等。
(1)主盐即能在阴极上沉积所要求的镀层金属盐。
通常主要是氰化物、氯化物、硫酸盐和焦磷酸盐等。
主盐浓度与其他组分的浓度应维持一个适当的比值,主盐浓度高,电镀液电导率和阴极电流效率都高,能使镀层光亮度和整平性较好,但电镀液带出损失量大,也增加了废液处理的难度。
主盐浓度低,电镀液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较好,对于外形复杂的镀件或预镀通常使用主盐浓度低的镀液。
(2)导电盐即能够提高镀电导率,对放电金属不起络合作用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盐类,如镀镍使用的NaSO4、MgSO4、焦磷酸盐等,镀铜及铜合金使用的KNO3和NH4NO3等。
导是盐除了提高镀液的是导率之外,还能降低镀液的阴极化作用,对镀层结晶组织没有不利影响。
(3)缓冲剂它是由弱酸与弱酸盐、弱碱与弱碱盐组成的,在化学上称之共轭酸碱对组成的溶液均是酸碱缓冲剂。
多元酸的酸式溶液也是缓冲剂和NaHCO3、NaH2PO4、Na3HPO4等。
弱酸和H3BO3、NH4CL对碱有缓冲作用,弱碱如氨水对酸有缓冲作用。
缓冲剂的作用是在镀液遇到酸可碱时,均能维持镀液的pH值变化不大。
(4)阳极去极化剂是指在电镀过程中能使阳极电位变负、促进阳极活化的物质,常用的阳极去极化剂有氧化物、酒石酸盐和硫氰酸盐等。
(5)络合剂即能与主盐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物质称为络合剂,如氰化物镀液中的NaCN或KCN,焦磷酸盐镀液中的K4P2O7或Na4P07等。
电镀液中的络合剂含量常高于络合金属离子所需要的量,多余部分称为游离的络合剂,如氰化物镀铜溶液中有NaCN总量的和NaCN游离量,其中游离量即为多余的没有与Cu2+离子络合的量。
游离量高阳极溶解性好,阴极极化作用大,镀层结晶细致,镀液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强,但阴极电流效率低,沉积速度减慢。
通用五金电镀槽液各成份含量分析方法

通用五金电镀槽液各成份含量分析方法目录免责声明 (5)检测镀液所需的试剂及仪器 (6)一、钯活化剂分析方法 (10)二、粗化镀液分析方法 (11)三、硫酸铜镀液分析方法 (12)四、焦磷酸铜镀液分析方法 (13)五、碱铜镀液分析方法 (14)六、氰化铜锌合金镀液分析方法 (16)七、镍镀液分析方法 (17)八、装饰铬镀液分析方法 (18)附件1常用指示剂及试剂的配制方法 (19)附件2 (19)附件3实验室平面效果图 (20)免责声明本作业指导书是基于本人个人的能力和知识而编制,因此本作业指导书仅代表我个人在这方面的建议;由于样品检测方法的多样性且方法的选择要根据现场客观条件所确定。
因此本作业指导书只提供信息,不作样品检测的唯一操作指引。
检测镀液所需的试剂及仪器1、分析钯活化剂需要的试剂及仪器名称规格数量备注试剂及标准液浓硝酸浓盐酸淀粉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甲基橙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碘标液(I2)0.05ml/L氢氧化钠标液(NaOH)0.1mol/L仪器及设备移液管1ml1支移液管2ml1支移液管5ml1支碱式滴定管0-50ml白色1支酸式滴定管0-50ml棕色1支碘标液使用滴定台2个三角瓶250ml2个AAS1台2、分析粗化液所需要的试剂及仪器名称规格数量备注试剂及标准液氟化氢铵15g/L1:1盐酸溶液(HCl)1:1碘化钾溶液(KI)10%配制方法见附件1氯化钡溶液(BaCl2)20%配制方法见附件1过氧化钠(Na2O2)分析纯淀粉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硫代硫酸钠标液(Na2S2O3)0.1mol/L仪器及设备移液管5ml1支移液管10ml1支容量瓶250ml1个碱式滴定管0-50ml白色1支滴定台1个三角瓶250ml2个硫酸快速测定仪1台3、分析酸铜镀液所需的试剂及仪器名称规格数量备注试剂及标准液氨缓冲溶液PH=10配制方法见附件1 1:1硝酸溶液(HNO3)1:1硝酸银溶液(AgNO3)PAN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甲基橙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 EDTA标液0.1mol/L氢氧化钠标液(NaOH)0.1mol/L硝酸汞标液(HgNO3)0.005mol/L仪器及设备移液管1ml1支移液管25ml1支碱式滴定管0-50ml棕色1支硝酸汞标液用碱式滴定管0-50ml白色2支滴定台3个三角瓶250ml3个4、分析焦磷酸铜镀液所需的试剂及仪器名称规格数量备注试剂及标准液氨缓冲溶液PH=10配制方法见附件1硫酸(H2SO4)1mol/L氢氧化钠(NaOH)0.1mol/LZnSO4.7H2OPAN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 EDTA标液0.1mol/L氢氧化钠标液(NaOH)0.1mol/L仪器及设备移液管1ml1支移液管2ml1支碱式滴定管0-50ml白色2支滴定台3个三角瓶250ml3个PH计5、分析碱铜镀液所需的试剂及仪器名称规格数量备注试剂及标准液酚酞配制方法见附件1 0.1N标准盐酸溶液0.1N硝酸银标液(AgNO3)0.1mol/L0.1M EDTA0.1M1:1氨水1:1碘化钾溶液(KI)10%PAN配制方法见附件1甲基橙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氢氧化钠(NaOH)0.1mol/L仪器设备碱式滴定管0-50ml白色1支碱式滴定管0-50ml棕色1支硝酸银标液用酸式滴定管0-50ml1支移液管5、分析氰化铜锌合金镀液所需的试剂及仪器名称规格数量备注试剂及标准液过硫酸铵固体氟化钠固体硫代硫酸钠固体碘化钾溶液(KI)10%配制方法见附件1氯化钡溶液(BaCl2)30%配制方法见附件1甲基橙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酚酞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 PAN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麝香草酚酞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硝酸银标液(AgNO3)0.1mol/L盐酸标液(HCl)0.1mol/LEDTA标液0.1mol/L仪器及设备移液管20ml1支移液管10ml1支移液管5ml1支移液管2ml1支移液管1ml1支碱式滴定管0-50ml白色1支碱式滴定管0-50ml棕色1支硝酸银标液用酸式滴定管0-50ml1支6、分析镍镀液所需的试剂及仪器名称规格数量备注试剂及标准液氨水1:1甘露醇10%配制方法见附件1紫脲酸胺指示剂固体铬酸钾指示剂4%配制方法见附件1溴甲酚紫指示剂EDTA标液0.1mol/L氢氧化钠标液(NaOH)0.1mol/L硝酸银标液(AgNO3)0.1mol/L仪器及设备移液管1ml1支碱式滴定管0-50ml棕色1支硝酸银标液用碱式滴定管0-50ml白色2支滴定台3个三角瓶250ml3个7、分析铬镀液所需的试剂及仪器名称规格数量备注试剂及标准液氟化氢铵15g/L1:1盐酸溶液(HCl)1:1碘化钾溶液(KI)10%配制方法见附件1氯化钡溶液(BaCl2)20%配制方法见附件1淀粉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硫代硫酸钠标液(Na2S2O3)0.1mol/L氟化氢铵15g/L仪器及设备移液管5ml1支移液管10ml1支移液管20ml1支容量瓶250ml1个碱式滴定管0-50ml白色1支滴定台1个硫酸快速测定仪1台三价铬比色管一、钯活化剂分析方法分析成分:钯、二价锡、盐酸(一)钯含量之分析1、方法摘要:略2、分析方法:1)取试液2毫升于100毫升烧杯中;2)加10毫升浓硝酸;3)微加温至溶液变清,冷却后再加纯水至50毫升;4)用AAS分析。
电镀液配方

电镀配方学镀在金属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可控制的氧化还原反使金属沉积在基体(镀件)上,称为化学镀或无电解镀。
化学镀的特点是:不需要电源设备,费用低,占地面积小;前处理比较简单;几乎所有材料,只要经过适当处理,均可在表面上沉积金属镀层;表面形状不论多么复杂只要能与镀液充分接触均能镀得厚度均匀的镀层;可重复镀双层,结合力很好,镀层致密,孔隙少,表面光滑,而且有较高的硬度。
化学镀的缺点是溶液稳定性差,调整和再生比较麻烦,镀层常显出较大的脆性。
化学镀组成如下。
(1)金属盐即主盐,其作用是供给金属离子沉积,常用的金属盐有Ag、Co、Cu、Fe、Ni、Sn、Au、Pd、Cr、W等金属的盐类。
(2)还原剂它的作用是将金属离子还原,并沉积在镀件的表面。
常用的还原剂有:次亚磷酸钠、甲醛、葡萄糖、硫酸肼、水合肼等。
(3)酸度调节剂它的作用是调整镀液的PH值,控制金属离子的还原速度,即沉积速度。
常用的有25%氨水,氢氧化钠和硫酸等。
(4)缓冲剂它的作用是控制镀液的酸度变化过快,常用的有醋酸钠、硼酸、柠檬酸钾钠和碳酸钠等。
(5)络合剂它的作用是在酸性介质中防止金属离子被氧化分解,在碱性介质中防止金属离子沉淀成氢氧化物。
常用的络合剂有柠檬酸铵、氯化铵、酒石酸钾钠、EDTA-2Na和氨水等。
(6)稳定剂它的作用是吸附或掩蔽镀液中的催化剂微粒,防止镀液自行分解。
常用的稳定剂有Pb(Ac)2、胱氨酸、硫代乙内酰脲、NaCN和硫脲等。
(7)改良剂它的作用是改善镀层外观,防止产生针孔,常用的改良剂有2-乙基已基硫酸钠、正辛基硫酸钠等。
目前用化学镀获得沉积层的金属有Ag、Au、Co、Cu、Fe、Ni、Sn、锌等。
化学镀银浸镀法配方1配方1组分g/L 组分g/LCoSO4.7H2O 22 酒石酸钾钠25HaH2PO2.H2O 20 H3BO3 15(NH4)2SO4 30PH值为10;温度为70℃。
配方2组分g/L 组分g/LCoSO4.7H2O 23 (NH4)2SO4 80HaH2PO2.H2O 20 KNaC4H4O6.4H2O 140PH值为9-10;温度为90℃;沉积速度为15μm/h。
电镀液分析方法

化学沉镍溶液分析1、次磷酸钠的测定准确吸取2.00mL 镀液于250mL 碘量瓶中,加入20-30mL 水,准确加入0.1mol/L 碘标准溶液25.00mL,迅速加入1:1盐酸25mL 盖好瓶塞(此时最好用水封防止吸出的碘挥发)在暗处放置30min 后打开塞子,用水冲洗瓶盖周围及瓶内壁.以0.1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滴定时不应剧烈振动),加入1%淀粉3mL .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计算:(C 1V 1-C 2V 2)*106/1000次磷酸钠(g/L)= 2 *2/1000式中 C 2 碘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V 2 碘标准溶液的体积C 1 标准硫代硫酸钠的摩尔浓度 V 1 耗用标准硫代硫酸钠的体积 2、氯化铵的测定用移液管吸取镀液1mL 置250mL 锥形瓶中,加水60-70mL,加饱和铬酸钾指示4滴,用0.1mol/L 标准硝酸银溶液滴定至由黄色变为砖红色为终点 计算:C*V*10-3*1/2*53.5氯化铵NH 4CL (g/L)=1*10-3式中C 标准硝酸银溶液摩尔浓度V 耗用标准硝酸银溶液的毫升数 53.5 氯化铵的分子量 3、硫酸镍的测定用移液管吸取镀液5mL 。
置于250mL 容量瓶中加水60-70mL 加PH=10的缓冲液10mL 加紫脲酸胺指示剂至淡黄色。
用0.1mol/L 标准EDTA 溶液滴定由黄色变为紫红色为终点。
(指示剂过量时,终点不明显) 计算:C*V*10-3*58.69镍Ni(g/L)=5*10-3C*V*10-3*280.8硫酸镍NiSO 4.7H 2O(g/L)=5*10-3式中:C 标准EDTA 溶液的摩尔浓度 V 耗用标准EDTA 溶液的毫升数 58.69 镍的分子量280.8 硫酸镍的分子量酸铜溶液的分析1、硫酸铜的测定用移液管吸取镀液1mL .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水60-70mL,加PH=10缓冲液10mL 至淡蓝色,PAN 4-5滴,用0.1mol/LEDTA 滴定至绿色为终点 计算:C*V*10-3*249.7硫酸铜CuSO 4.5H 2O(g/L)=1*10-3式中:C 标准EDTA 溶液的摩尔浓度 V 耗用标准EDTA 溶液的毫升数249.7 硫酸铜的分子量 2、、硫酸的测定用移液管吸取镀液1mL 。
电镀镀液各成分的作用

电镀镀液各成分的作用(1)氧化锌:是提供锌离子的主盐。
锌在电镀镀液中形成两种络合盐:一是锌氰化钠络合盐Naz(Zn(CN)4);另一种是锌酸钠络合盐Na2[Zn(011)4),它们会随游离氰化钠或游离氢氧化钠含量不同而改变它们的含量比率:当锌含量提高会提高电流效率,但镀层粗糙,光亮度降低,若锌含量偏低,镀层均镀能力与深镀能力提高,但镀层不易镀厚,电流效率下降。
因此要控制锌的含量在工艺规定范围,而且还要使氰化钠与氢氧化钠的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才能使镀层质量稳定。
(2)氰化钠:是镀液主络合剂。
氰化钠除与锌离子全部络合外,还要存在一定的游离氰化钠才能使镀层结晶细致。
因此,控制全部氰化钠与锌的比值(M比)在一定范围很重要,一般在2一3.2左右,氰化钠偏高,镀层结晶细致深镀能力降低,电流效率也降低,造成大量析氢,氰化钠偏低则镀层粗糙发灰。
(3)氢氧化钠:是辅助络合剂。
除与锌全部络合外,镀液还要保持一定量的游离氢氧化钠,才能使镀层结晶细致,氢氧化钠与锌的比值一般在2 -2.50氢氧化钠能提高导电性,促使锌板溶解,提高电流效率。
当镀液中氢氧化钠含童偏高时,使锌板的化学与电化学溶解加快,锌含量升高,沉积速度也加快,镀层结晶粗糙;若氢氧化钠偏低,则导电性差,电流效率降低,镀层也会粗糙。
氢氧化钠在很多东莞电镀厂里有用到!(4)硫化钠与甘油:硫化钠是镀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它除了有一定发亮作用外,主要是能除去重金属杂质(如铅、锡等)。
甘油能使镀层平滑细致。
硫化钠若多加的话,它与锌生成絮状硫化锌,使镀液阴极极化作用提高,但镀液混浊,锌的损失大。
一般添加硫化钠不超过3g/L。
(5)洋茉莉醛与钥酸钠:组合使用具有很好的光亮效果。
由于洋茉莉醛不溶于水,因此要用酒精在60℃左右把洋茉莉醛溶解好,在另一容器把重量为洋茉莉醛两倍的重亚硫酸钠溶解成饱和溶液,在不断搅拌下把洋茉莉醛倒人饱和的重亚硫酸钠溶液中即完成磺化反应。
反应产物可溶于水,与钥酸钠一起溶解加入。
镍电镀液的分析

制订:吕春梅2007年01月10日承认:镍电镀液的分析1.目的镍电镀液的成分浓度分析2.仪器和药品(1)仪器300ml的锥形瓶3个5ml、10 ml、1 ml、2 ml的移液管各1支5ml、10 ml的吸液管分别1支、2支100ml和200ml的量筒各1个(2)药品0.05M EDTA25%的氨水MX0.1N的硝酸银碳酸钠10%的铬酸钾0.1N的氢氧化钠0.1%的酚酞亚铁氰化钾3.分析项目和分析方法(1)硫酸镍①分析方法在锥形瓶中加入200ml蒸馏水,加入1ml的电镀液。
再加10ml 氨水和0.2g紫尿酸胺,摇匀。
然后用0.05M的EDTA滴定直到溶液从棕黄色变到红紫色为止。
②计算方法硫酸镍的浓度(g/l)=滴定数×13.14×EDTA 的校正因子–氯化镍的浓度×1.106(2)氯化镍①分析方法在锥形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加入2ml的电镀液。
再加2ml10%的重铬酸钾溶液和1g的碳酸氢钠,摇匀。
用0.1N的硝酸银滴定直到溶液从黄色变到黑棕色为止。
②计算方法氯化镍的浓度(g/l)=滴定量×2.38×硝酸银的校正因子(3)硼酸①分析方法在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加入2ml的电镀液。
再加8 ml 亚铁氰化钾和4g甘露醇,摇匀。
加入10滴0.15的酚酞并摇匀。
然后用0.1N的氢氧化钠滴定直到溶液从浅绿色变到淡紫色为止。
②计算方法硼酸的浓度(g/l)=滴定数×3.09×氢氧化钠的校正因子。
电镀液分析

★氰化铜镀液分析方法A、游离氰化钠含量分析:1、取镀液10ML;2、加50ML纯水;3、加10ML 10%典化钾;4、用0.1mol硝酸银滴定至混蚀为终点。
游离氰化钠含量(g/L)=0.1mol硝酸银滴定毫升数×0.981B、氰化铜含量分析:1、取镀液2ML;2、加100ML纯水;3、加1克过硫酸铵;4、加热至清澈;5、加10ML1:1的氨水;6、加PAN指示剂数滴;7、用0.1mol EDTA溶液滴定至绿色终点。
氰化铜含量(g/L)=0.1mol EDTA滴定毫升数×4.48★焦铜镀液分析方法1、取镀液1ML,加180ML纯水;2、加热至40~50摄氏度;3、加PAN指示剂3滴;4、用0.05mol EDTA溶液滴定至绿色为终点。
焦铜含量(g/L)=0.05mol EDTA溶液滴定毫升×8.876焦钾含量(g/L)=Be×11.8-焦铜×1.1★硫酸铜镀液分析方法A、硫酸铜含量分析:1、取镀液2ML;2、加纯水100ML;3、加10ML PH值为10的氨缓冲溶液,加PAN指示剂数滴;4、用0.1mol EDTA溶液滴定至绿色为终点。
硫酸铜含量(g/L)=0.1mol EDTA溶液滴定毫升数×12.49。
B、硫酸含量分析:1、取镀液2ML;2、加纯水100ML;3、加1滴甲基橙指示剂;4、用1mol 氢氧化钠滴定至黄色为终点。
硫酸含量(ML/L)=1mol氢氧化钠滴定毫升数×13.3×1.84(g/L)C、氯离子含量分析:1、取镀液25毫升;2、加25亳升纯水,加热至50摄氏度;3、加1~2亳升(1:1)硝酸;4、加1~2滴硝酸银溶液使试液混浊;5、用0.005mol硝酸汞滴定至澄清为终点。
氯离子含量(g/L)=0.005mol硝酸汞滴定毫升数×14.2★镍镀液分析方法A、总镍含量分析方法:1、取镀液1ML,加纯水100ML;2、加10ML(1:1)氯水3、加0.2克紫尿酸铵指示剂;4、用0.1mol EDTA溶液滴定至紫色为终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電鍍基本概念(續)
3.鍍層沉積連續性(Continuity)
鍍層含孔隙(pore);不均勻(uneven)之探討: 鍍層厚度增加 孔隙度降低。 底層金屬清潔度高 孔隙度降低。 鍍液潔淨度高孔隙度降低。
4.鍍層沉積均勻性(Uniformity)
均勻度受到電極形狀、距離之影響。可經由鍍液配方、攪拌等方式改善。
若需高速鍍鎳,則以下配方條件可供參考: 高速鍍液
氨基磺酸鎳:650 g/l 以上 氯化鎳: 6-18 g/l 硼酸: 36-48 g/l pH: 4 溫度: 60-71°C
Confidential
9/26/2005 Page:10 Rev_2005_A
三、鍍液組成介紹(鎳)
組成與作用: 氨基磺酸鎳;
硼酸主要作為控制pH值的緩衝劑(Buffer)使用。對整體槽液而言,加入硼酸可抵抗外來的酸鹼液 對鍍液的衝擊,保持pH值的穩定以維護鍍層的品質;就陰極區域(擴散層)而言,由於鎳離子自陰 極取得電子而還原於陰極之上,同時氫離子(H+)也會結合電子而成為氫氣,因此陰極的氫離子將 迅速減少。此時若鍍液中存在硼酸,經由攪拌可迅速補充氫離子,這種傳輸效果可防止高電流的 燒焦現象。由於pH值是由氫離子決定,因此氫離子增加則pH下降,氫離子減少則pH增加。但須注 意硼酸的溶解度不高,液溫太低則易結晶析出。
基本上有機添加物並不影響質量傳遞,卻可影響電荷傳遞。若陰極板面各處與孔內,當質 量傳遞與電荷傳遞的差異很小時,則板面的電流密度也會接近,鍍層自然分佈005 Page:6 Rev_2005_A
二、2、3 級電流分布
3. 三級電流分佈(Tertiary current distribution )
由於載體與平整劑可降低極化曲線的斜率,而光澤劑卻會增加極化曲線的斜率。電鍍進行時 光澤劑吸附於低電流密度區(如凹陷處),由於光澤劑會增加電鍍速率,由於凹陷部位的電鍍速 率增快,可達到填補凹陷的目的。同時又借助平整劑降低高電流區的電鍍速率,使突出部分 的鍍層較薄,以達平整的目的。
Confidential
Confidential
9/26/2005 Page:9 Rev_2005_A
三、鍍液組成介紹(鎳)
不含氯離子型: 氨基磺酸鎳:450 g/l 硼酸: 30 g/l 攪拌: 陰極、鍍液循環 pH: 3-5 溫度: 38-60°C
無氯型鍍液可使用非溶解性的白金鈦網陽極,而且鍍液中鎳離子濃度可 提高至150 g/l,因此若搭配高電流(如電流密度達450 ASF),即可達到所 謂的高速鍍鎳。
為提高生產速率與節省用量,現在幾乎都用輸送帶式直立進行之自動鍍鎳金設備。為迎合這種 高速度鎳的方式,則鍍鎳槽液中須有高含量的鎳離子。氨基磺酸鎳(Nickel Sulfamate Ni(NH2SO3)2 )的離子濃度高達150g/l,因此適用於此製程。氨基磺酸鎳的鍍層有較多的硫含量, 因此內應力低且柔軟。由於抗張應力(Tensile stress)極低,甚至可調整至抗壓應力(Compression stress),相當有利於鍍層之附著力。
9/26/2005 Page:7 Rev_2005_A
二、2、3 級電流分布
P
V
P
濃度漸稀
濃度均勻的
擴散層(擴散與對流) 主槽液
V
P
V
P: 陰極表面峰部(Peak) V: 陰極表面谷部(Valley)
添加劑
鍍層
陰極底材 極薄的靜止層
:表示擴散
離子在電性驅 動下產生遷移
:表示對流
圖1-1. 鍍層邊界層示意圖
鍍層沉積分佈力(Throwing power) 定義:T.P. = 陰極面沉積均勻厚度之能力
達到均勻鍍層:電流分佈均勻;電極極化;鍍液導電鍍增加。 陰極效率減小(電流密度上升)金屬離子分佈均勻T.P.增加; 適當攪拌金屬離子分佈均勻T.P.增加
Confidential
9/26/2005 Page:5 Rev_2005_A
三級電流分佈效應雖不及一級與二級電流分佈,但仍與均佈力息息相關。此效應主要於槽 液的有機添加劑(Organic Additives)構成。 通常Additives包括三種成分,即光澤劑(Brightener)、平整劑(Leveler)與載體(Carrier),三種 添加劑均會在陰極表面的邊界層產生作用,其作用分述如下:
一、電鍍基本概念 二、二次/三次電流分布 三、鍍液組成介紹(Ni/Au)
Confidential
9/26/2005 Page:2 Rev_2005_A
一、電鍍基本概念
1.電鍍基礎:
電鍍目的:裝飾性;保護性;導通性 要求性質:鍍層附著性;緻密性;均勻性;外觀性 影響因素:鍍液成分;添加劑;pH值;溫度; 攪拌(吹氣);電流密度 電鍍原理:
平整劑屬於多鏈結的聚合體 (Multichained polymer),具有許多帶正電荷的側鏈,可在局部的 高電流區減少鍍層的過鍍(Overplate)。這種聚合體將藉著靜電的吸引力,遷移至陰極的高電 流密度區,而聚集在孔壁或板面的轉角處(Knee),因此可有效防止高電流密度區所產生的過 鍍,達到鍍層平整的效果。
鍍液濃度, 成分和特性
Confidential
9/26/2005 Page:1 Rev_2005_A
內容說明
背景說明: 透過了解鍍液濃度成分及相關特性進而運用到實務改善及日常保養上,以 技委會作一個電鍍知識与經驗的橋樑
內容慨況: 鍍種包含太廣,本教材僅著重於一般概念性學理與常用技術 報告將從何謂二次,三次電流分布? 談及鍍液管控,並以電鍍生產實際例子加以說明
Confidential
9/26/2005 Page:12 Rev_2005_A
三、鍍液組成介紹(鎳)
鍍鎳槽液的維護:
低電流假鍍 (Dummy plating) 低電流(2-5 ASF)下以曲折的不鏽鋼板析出金屬雜質。一般在生產前假鍍半個小時。
活性碳處理 平時處理以粒狀活性碳濾心過濾槽液中的有機雜質;定期則以粉狀活性碳混入槽液中,
Confidential
9/26/2005 Page:11 Rev_2005_A
三、鍍液組成介紹(鎳)
添加劑; 鍍鎳時若不添加有機添加劑,鍍層中原子逐漸成長時,是以金字塔形的方式堆積。因此在
堆積層之間容易發生凹點或粗粒,鍍層成長的示意圖表示如下:
A. 無添加劑
B. 有添加劑
: 添加劑
:鎳晶格
因此除上述的主要成分外,鍍液中仍須加入適當的添加劑,如改善鍍層光澤性(及平整)的光澤 劑或是增進鍍層物理性質(延展性、內應力)的控制劑。一般非裝飾性鍍鎳並不加光澤劑,只添 加濕潤劑(Wetting Agent)或抗凹劑(Anti-pitter),以消除最易產生的凹點。但這些添加劑在長期 使用後,會裂解造成有機污染,故須定期做活性碳處理。
鍍層粒子須微細(fine grains)及純淨。 影響鍍層粒子微細之因素: 鍍液成分;電流密度;溫度等。 高溫、高電流密度 粒子粗糙、鬆散。 含少量金屬不純物 鍍層:海棉狀、斑點。 鍍液金屬濃度低(以錯離子型態存在) 粒子較細、緊密。
Confidential
9/26/2005 Page:4 Rev_2005_A
加強攪拌以吸收有機雜質,之後進行較長時間的沉澱以方便過濾。其實活性碳吸附有機質 的速度相當快,最初的幾分鐘效果最佳且溫度影響不大,混合過久反而又會將吸附物釋出。 一般作業程序為加溫至65˚C,添加方式為每公升加5克活性碳粉,攪拌約2小時,經長時間 沉澱後過濾。此外經長時間操作後,可先用強氧化劑(如雙氧水)將有機物氧化成更小的分 子片斷,再利用活性碳吸收,如此的清除效果更佳。這方面作業為每公升槽液加入5 ml雙 氧水,劇烈攪拌以求充分作用,最後維持2小時以上的高溫以清除雙氧水。
2H2NSO3¯ [ SO3 N— NSO3 ]¯ + 2H+ + 2e¯
││
HH
}--低電流時陽極電解
2H2NSO3¯ [ SO3 N— NSO3 ]2¯ + 4H+ + 4e¯
上述反應可知硫酸根將逐漸增加, 因而失去原本氨基磺酸根的優點, 最明顯的表徵就是pH值呈現下降 的趨勢(即H+增加),而陰極效率 也將逐漸下降。此時即應加入氨 水以挽回此反應趨勢,重新使pH 值回到規格範圍內。
為求鍍層與底材緊密結合,須注意鍍面的清潔(不含oil、氧化物、硫化物),且鍍 層須具有粒子(grain)或晶體(crystal)結構,其延展性與底層金屬接近。
採用的清潔法有以下幾類: 化學去油、電解去油、有機溶劑去油; 酸液浸洗、電解清洗、電洗; 電解磨光、機械磨光;噴砂等
2.鍍層沉積緻密性(Cohesion)
在此對於電荷傳遞與質量傳遞加以瞭解: 一般會影響Mass transfer的因素有: 鍍液濃度; 電鍍速率; 攪拌情形; 槽液溫度。
質量傳遞受到槽液攪動與打氣的影響,通常攪動與打氣僅能影響陰極表面的質量傳遞, 至於孔內的質量傳遞則幾乎由陰極擺動的距離與頻率所決定。 而有關Charge transfer的影響因子為:吸附陰極的有機添加物; 吸附陰極的有機添加物與金屬離子的複合物。
1. 載體:吸附於陰極表面,阻礙高電流區離子的還原反應 (–)。 2. 光澤劑:吸附於陰極表面,可取代部分的載體之用,增加該區的電鍍速率 (+)。 3. 平整劑:可被吸附並取代某些特定位置(通常為高電流密度區或高攪拌區)的光澤劑或載體, 能降低電鍍速率 (–)。 增加電鍍速率;增加極化曲線斜率:Brightener。 降低電鍍速率;降低極化曲線斜率:Carrier & Leveler。
圖1-2. 鍍層邊界層示意圖
Confidential
9/26/2005 Page:8 Rev_2005_A
三、鍍液組成介紹(鎳)
一般氨基磺酸鎳的配方有三種,即: 含氯離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