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

合集下载

苏教 五上 负数的初步认识 易错题

苏教 五上 负数的初步认识 易错题

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认识负数重点负数难点数轴教学准备纸、笔教学过程知识点1 正、负的意义和读、写法。

(1)如图,温度计右上方的“℃”表示的是温度计的计量单位。

我国使用的是摄氏度计量温度。

在温度计上,以0刻度线为分界点,0刻度表示0℃,0刻度线上方的数表示零上温度,0刻度线下方的数表示零下温度。

(2)零下10℃可以写作“—10℃”,零摄氏度写作“0℃”,15摄氏度写作“+15℃”,10摄氏度写作“+10℃”。

(3)我们把正号记作“+”读作“正”,负号记作“—”,读作“负”。

下面是某市2020年四个季度的平均气温表,在温度计上表示出这些温度。

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平均气温(℃)-15 10 20 -5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平均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气温知识点2: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1)这是一幅表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示意图,下面的虚线表示海平面。

通常我们把海平面作为分界点,规定海平面的平均海拔高度为0米,高于海平面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负数表示。

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米,称海拔8844.4米,写作“+8844.4”。

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称海拔负155米,记作“—”。

(2)像+10、+15、+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像-1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负数前面的“-”不可以省略。

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①小明向东走3米表示为+3米,小明向西走4米表示为( )米。

②如果小明的位置是-10米,说明他向( )走了( )米。

③如果小明的位置是+24米,说明他向( )走了( )米。

④如果小明先向西走5米,又向东走8米,这时小明的位置表示为( )米。

⑤如果小明先向东走2米,又向西走12米,这时小明的位置表示为( )米。

2、小红家上半年的用水情况如下:一月份16吨;二月份21吨;三月份19吨;四月份15吨;五月份17吨;六月份20吨。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9篇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 1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认识负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负数,感受负数的实际意义;会正确读写正、负数;初步感知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的关系;知道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零。

2、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会用正负数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多媒体出示沈阳大雪时的一幅照片)师:这是沈阳大雪时的一幅照片。

猜猜看,这时的气温可能是多少度?(指名口答)(评:以温度引入负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猜温度”既能服务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借助经验,自主探究1、认识温度计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借助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多媒体出示温度计图)你了解温度计吗?把你了解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小结:温度计上有两种计量单位:一种是摄氏度,一种是华氏度。

我国统一使用摄氏度。

师:[多媒体出示标有沈阳温度读数(零下20℃)的温度计]谁能读出图中沈阳的温度?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口答)师:(多媒体依次出示读数为零下22℃、零下18℃的温度计图)这时的温度又是多少呢?你能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吗?[评:认识温度计是本环节的教学要点,而正确地读出温度计所示的零下温度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零下20℃、零下22℃、零下18℃的对比练习,既突出教学要点,又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2、教学例1。

(1)教学正、负数读写法谈话:同学们,咱们中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在气温上有很大差异。

当沈阳还是千里冰封的世界时,南京和海口的气温又是多少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

(多媒体出示三幅温度计图:沈阳零下20℃;南京0℃;海口零上20℃)师:从这几幅图中,你能看出南京和海口的气温吗?你能说说怎样看出来的吗?你还能得到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小组讨论、指名汇报交流。

)师:沈阳和海口的气温一样吗?为什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吗?(学生记录后,展示、交流评价。

2022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易错题梳理

2022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易错题梳理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易错题梳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负数的初步认识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在数轴上,以“0”为分界点,越往左边的负数越小,左边的数都比右边的数小。

3.在生活中,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点,常常用来表示具有相反关系的量。

如零上温度(+)、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海平面以下(—);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南(+)、北(—);上升(+)、下降(—)……4.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10℃比-5℃低5℃,6℃比-6℃高12℃。

第二章多边形的面积1.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不同的梯形也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如图: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如下图:△ADE、△BDE、△BCE面积相等,都是平行四边形BDEC的一半;△AOD与△BOE的面积相等。

想想为什么?4.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同理,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

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宽变小了,周长也变小。

6.要从梯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应把梯形的上底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这样剪去才能最大。

7.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转化法:等积变形):沿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移动拼成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8.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认识负数》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体验负数的大小比较,从而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在负数的学习上,他们可能存在以下难点:1. 负数的直观理解;2. 负数的大小比较;3. 负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负数的意义,突破难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负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负数,了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负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负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

2.难点:负数的大小比较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负数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数?”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正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接着,教师引入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一个数,比0还要小,我们该怎么表示它呢?”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负数的意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例,发现负数的特点,并总结出负数的读写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一、下列温度中,适合表示冰箱温度的是()。

①10℃②100℃③-10℃④-100℃2、五一班数学平均分为92分,高于平均分2分记作+2分,那么,低于平均分6分应记作(),这个分数实际是()分。

①-6分②86 ③+6分④98分3、小红和小军走在东西方向的大街上,小红向东走328米记作-328米,那么小军向西走220米应记作()。

①+220 ②+220米③-220 ④-220米4、以军军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

军军从家走了+60米,又走了-110米,这时军军离家的距离是()米。

①50 ②-50 ③100 ④05、低于正常水位0.2米记为-0.2米,高于正常水位0.1米记作()米。

①+0.1 ②-0.1 ③+0.2 ④-0.136、某商店本月净收入3000元,记作+3000元,而上月净收入为-1000元,则-2000元表示()。

①上个月盈利1000元②上个月亏损1000元③上个月卖出1000元④上个月花费1000元7、电梯现在停在8楼,如果升到10楼记作+2,那么-5表示()。

①电梯下降到了5楼②电梯下降了5楼③电梯下降了3楼④电梯上升到5楼8、影院在游乐场的东面50米处,记作+50米,那么公交车站记作-20米,表示()。

①公交车站在游乐场东面30米处②公交车站在游乐场东面70米处③公交车站在游乐场西面30米处④公交车站在游乐场西面20米处二、、判断题。

1、如果气球上升20米记作+20米,那么-15米表示下降-15米。

()2、如果气温下降8℃记作-8℃,那么+9℃意义就表示零上9℃。

()3、若将高90厘米定为0cm,则高110厘米就可记作+20厘米,-6cm就表示高84厘米。

()4、如果大树高10米记作+10米,那么它的树根深达2.6米,记作2.6米。

()5、春游时,同学们由山腰处向上攀登12米记作+12米,那么由山腰处向下行走18米则可记作-18米。

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

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

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1. 0的相反数是多少?A. 0B. -1C. 1D. 无法确定答案:A. 0解析:相反数是指与某个数值相加后结果为0的数。

0的相反数就是0本身,因为0 + 0 = 0。

2. 负数与正数相加的结果是?A. 负数B. 正数C. 0D. 无法确定答案:D. 无法确定解析:负数与正数相加,结果的正负取决于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如果正数的绝对值大于负数的绝对值,结果为正数。

如果正数的绝对值小于负数的绝对值,结果为负数。

所以无法确定具体结果。

3. 哪个数是负数?A. -5B. 5C. 0D. 10答案:A. -5解析:负数是指小于0的数。

-5是一个小于0的数,所以是负数。

4. 负数与负数相乘的结果是?A. 负数B. 正数C. 0D. 无法确定答案:B. 正数解析:负数与负数相乘,结果一定是正数。

因为负数乘以负数,相当于把两个数的负号去掉后相乘,所以结果为正数。

5. 负数与正数相除的结果是?A. 负数B. 正数C. 0D. 无法确定答案:A. 负数解析:负数与正数相除,结果一定是负数。

因为负数除以正数,相当于负数乘以这个正数的倒数,而一个正数的倒数是小于1的正数,所以结果依然是负数。

6. 在数轴上,-8和5哪个数更大?A. -8B. 5C. 两个数相等D. 无法确定答案:B. 5解析:在数轴上,数值越大,位置越靠右。

-8表示在数轴上往左走8个单位,而5表示在数轴上往右走5个单位。

因此,5在数轴上的位置更大。

7. 两个负数相加,结果一定是负数吗?A. 是B. 不是C. 取决于两个负数的绝对值大小关系D. 无法确定答案:C. 取决于两个负数的绝对值大小关系解析:两个负数相加,结果的正负取决于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如果第一个负数的绝对值大于第二个负数的绝对值,结果为负数。

如果第一个负数的绝对值小于第二个负数的绝对值,结果为正数。

所以取决于两个负数的绝对值大小关系。

8. -3和3相加的结果是?A. -6B. 6C. -9D. 0答案:D. 0解析:-3和3相加,结果为0。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2020-2021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易错题专练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2020-2021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易错题专练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一基础易错盘点易错点1 正负数定义【错例】把下面各数填在相应的圈里.3.5 +5 -4.2 0 2017 -50 -a3.5,+5,0,2017 -4.2,-50, -a【错因】认为有负号的就为负数,0为正数【改正】3.5,+5,2017 -4.2,-50【反思】0既不属于正数,也不属于负数。

-a可能为负数,也可能为正数。

易错点2 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错例1】如果向电脑里上传10张照片,记作+10张,那么从这台电脑里删除13张照片,记作下载13张;【错因】相反意义的量没理解,错认为上传的相反的意思是下载。

【改正】删除13张【反思】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要明确。

【错例2】如果向右走200米,记为-200米,那么向左走20米,记为 -20米。

【错因】思维定势,错以为向左都是负数。

【改正】 +20米。

【反思】一般将向右规定为正数,向左规定为负数。

但若题目规定向右为负数,则向左就用正数表示。

易错点3 正负数的应用【错例1】一种袋装食品标准净重为180克,质监员为了了解该食品每袋的净重与标准的误差,把食品净重183克记为+3克,那么食品净重176克就记为 4 克。

【错因】未明确正负数如何表示实际意义。

【改正】 -4克【反思】+3克表示的实际意义是超过标准净重3克,176克比标准净重180克少3克,所以表示为-4克,负号表示低于标准净重。

【错例3】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经停靠站载客量记录如表所示。

该公共汽车行驶到终点站,会有 22 人下车。

【错因】错以为中途总下车人数。

【改正】 21+8+2+1+9-(4+7+5+6)=19(人)【反思】终点下车人数是最后一站后车上总人数,是总上车人数减去中途总下车人数。

易错点4 数在直线上表示【错例】在“()”中填数,A、D之间的距离为 7 ;-7-334【错因】错以为直线上每格都代表1。

【改正】【反思】数在直线上表示时,每格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取值,不一定都为1。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1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负数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概念,知道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例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负数,认识负数,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的概念,对于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负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负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的意义。

2.难点:让学生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负数的概念。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正数和负数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欠钱的情况?”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欠钱是一种负数的概念。

然后,教师出示一些负数的例子,如-2元、-3千克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负数实例,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负数的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负数的大小,如“-2比-3大”。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正数和负数的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

如3+(-2)、-5+4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数轴表示这些算式的结果,帮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相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五年级数学教案
【例1】
地面以上1层记作+1层,地面以下1层记作-1层,从+2层下降了9层,所到的这一层应该记作()层。

【错误原因分析】
大部分学生认为是“-7”。

这部分学生的思考过程是:一共要下降9层,地面以上有2层,9-2=7,那地面以下就要下降7层,所以是“-7”。

【解题思路点拨】
因为地面上从“+2”层下降到“+1”层,只下降了一层,从“+1”层下降一层,就到了“-1”层,中间没有“0层”。

这样就可以通过列举的方法求出答案。

【解题过程】
+2→+1→-1→-2→-3→-4→-5→-6→
-7→-8。

【变式矫正】
地面以上1层记作+1层,地面以下1层记作-1层,从-5层上升了8层,所到的这一层应该记作()层。

【例2】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2千克, 记作:+2千克;小华比小明轻5千克,记作:( -5 )千克。

【错误原因分析】没有与标准体重相比, 错误地将小明体重看作标准体重.
【解题思路点拨】小明比标准体重重2千克.小华和标准体重比,相差多少呢?画图试一试找出标准体重的位置就容易了。

【解题过程】小明比标准体重重2千克, 标准体重就比小明体重轻2千克, 小华比小明轻5千克,小华体重就比标准体重轻3千克. 记作:( -3 )千克。

【变式矫正】
1.一幢大楼18层,地面以下有2层。

地面以上第3层记作:+3层,地面以
下第1层记作:( )层。

老师现在-2层处,上升了4层,到了地面以上第( )层。

2.比90分多5分,记作:+5分。

那么( )分可以记作:-4分。

3.“净含量:10±1kg”,表示合格重量最多是( )kg,最少是()kg。

4.如果小军跳绳125下,成绩记作+5下;那么小明跳绳116下,成绩应记作( ) 下;小乐跳绳成绩记作0下,表示小乐跳绳( ) 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