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一单元易错题教学文稿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易错题汇总

【易错题1】判断:以学校大门为起点,如果向西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向南走记作-40米.【错因分析】有同学错选了√,审题不细粗心导致.【思路点拨】我们知道正负数是用来表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但是有孩子审题不细,题目没读完就匆匆下笔,跟着感觉走.其实仔细读题会发现题目中“西”和“南”不是一对相反方向,因而不能用正负数表示,所以这道判断题是错误的.【易错题2】判断:甲比乙大-3岁,表示乙比甲小3岁.( )【错因分析】这道题不少同学打√,认为本题正确,没看清楚题目所说的内容.【思路点拨】以往学生都很熟悉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几”的表达,这里“几”通常是个正数.学习了负数以后,学生猛然看到这道题“甲比乙大-3岁”,没留意大-3岁这个条件,只眼睛盯着甲比乙大,想当然认为反过来就是表示乙比甲小3岁.其实甲比乙大-3岁就是甲比乙小3岁的意思,那么换句话说表示乙比甲大3岁.因此这道题是错误的.【易错题3】小华家在学校南边600米处,记作+600米,现在他从家向北走4分钟,每分钟走100米,4分钟后他所在的位置可以用()来表示.【错因分析】这一题不少学生填-400米,没看清关键词没画图导致错误发生.【思路点拨】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要边读题边用笔圈画关键词从“家”向北,粗心大意的孩子由于受前面条件“小华家在学校南边600米处”的影响,以为现在小华还是以学校为基准点,从学校出发,所以括号内填入(-400米)了.其实我们只要画个图,关系就清晰地浮现出来.此题正确答案应该填(+200米),注意不要忘带单位哦!【易错题4】在一次数学测试中,五(1)班的平均分是95分.如果把高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为正数,低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为负数,那么乐乐得了98分,应记作( )分;聪聪得了90分,应记作( )分.【错因分析】学生没有仔细理解前面条件陈述的内容,看到“得了”两字就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立即填上+98和+90了.【思路点拨】仔细读题看清条件,“五(1)班的平均分是95分.如果把高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为正数,低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为负数”,所以本题正确结果是98-95=3(分),乐乐得了98分,应记作(+3 )分;95-90=5(分),聪聪得了90分,应记作(-5 )分.【易错题5】选择:海拔-100米与海拔+100米的高度相差()米.A.100米B.200米C.0米D.无法确定【错因分析】很多学生受两个正数相差多少的求法的思维定式,选择C.0米.【思路点拨】我们借助温度计或数轴上的数来想这道题就一目了然了.如果两个数都在0的同一侧,即同正同负,那么求这两个数差的方法是去掉两个数前面符号后相减;如果两个数位于0的两侧,即一正一负,求这两个数差的方法是去掉两个数前面符号后相加.上面这道题海拔-100米与海拔+100米的高度相差100+100=200(米),因而正确答案选择B.【易错题6】在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的时间有差别,下表列出了几个城市和北京的时差(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的时间早的小时数),如果现在是10月12日的北京时间10时,那么小明这时打电话给远在巴黎的爸爸,合适吗?为什么?【错因分析】有的同学不理解题意,按照自己的意思来理解时间差,以为时间早就要提前,晚就要推后.故列式解答10+7=17(时),17时是下午5时.认为这时打电话给远在巴黎的爸爸合适.【思路点拨】其实上面那个同学理解的时间差恰恰搞反了.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的时间早的小时数,比如东京时差是+1,如果现在是10月12日的北京时间10时,那么现在日本时间就是10+1=11(时).巴黎时差是-7,如果现在是10月12日的北京时间10时,此时巴黎时间是10-7=3(时),那么小明这时打电话给远在巴黎的爸爸是不合适的,因为此刻巴黎时间是夜里3时,爸爸在休息.【易错题7】小英按照一定的规律写数:1、+2、-3、4、+5、-6、7、+8、-9……当写完100个数时,其中正数一共有()个.【错因分析】思路不正确,错误答案多种多样.【思路点拨】这题是正负数的找规律.我们可以先用笔圈出一个周期,从中不难发现一个周期有3个数,其中两个正数和一个负数.100÷3=33(个)周期……1(个)数,余数里的这一个数是正数.那么写完100个数时,其中正数一共有2×33+1=67(个).【易错题8】一个点从数轴上某点出发,先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8个长度单位,这时这个点表示的数为5,则起点表示的数是多少?请你用图表示出来.【错因分析】不少学生思路很乱,无从下笔,错误百出.【思路点拨】这道题用倒退法还原比较好.数轴上的这个点经过两次移动后是5,要知道原来这个点表示的数,就倒回去想.抓住结果依次倒退还原,即从5开始,先将点向左移动8个长度单位到-3,再向右移动6个长度单位到3.起点表示的数就是3(如图).【易错题9】小明现在大厦12层,他要到地下2层的停车场去,要下多少层楼?【错因分析】大厦12层记作+12层,地下2层记作-2层,学生想当然小明要下12+2=14(层),忽略了我们中国没有0层楼这一重要生活现象.【思路点拨】根据生活经验可以分两段想,一段是小明先从大厦12层下到地面1层,下了12-1=11(层),另一段是小明由地面1层下到地下2层,下了2层.那么正确答案是小明要下11+2=13(层).【易错题10】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学校出发,如果小明向南走48米记作+48米,那么小红向北走52米应记作-52米.这时小红转身追小明,已知小红每分钟比小明多走5米,几分钟可以追上小明?【错因分析】部分学生没有思路乱凑瞎做,一点儿没有道理.【思路点拨】其实这道题是一个综合题,要用到正负数知识和行程问题中追及问题的思路.我们可以这样入手审题,已知小红每分钟比小明多走5米,这时小红转身追小明,几分钟可以追上小明?分析题意要想知道追及时间得知道两人速度差和追及路程.根据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学校出发,小明向南走48米,小红向北走52米,可以求出两人此时相距48+52=100(米),而这相距的100米也就是小红要追小明的路程,因为题目中说这时小红转身追小明.那么此时本题又转化为已知追及路程和速度差,求追及时间的问题了.根据追及问题的思路不难再列出算式100÷5=20(分).答:这时小红转身追小明,20分钟可以追上.。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易错点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易错点解析-无答案1.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点位置右移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3.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
4.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在积中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乘得的积的末尾有0时,要先点上小数点,再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5.小数乘法的验算(1)根据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检验;(2)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检验;(3)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重新计算;(4)用计算器验算。
6.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求积的近似值一般用“四舍五入”法。
先算出积,然后看哪些是要省略的部分,再看省略部分的首位数字是几,决定是“舍”还是“入”,最后把取舍后的得数用“≈”连接。
7.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这个数乘小数倍数。
8.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易错题练习例1 每支钢笔6.8元,王老师用50元买了7支这样的钢笔,剩下的钱够买一个8元的文具盒吗?思路解析实际问题中估算价钱时,注意6.8元大于6元,也就是说7支钢笔的价钱大于42元,那么50-42=8元,剩余的钱肯定小于8元,所以剩下的钱不能买一个文具盒。
正确解答因为6.8元大于6元,那么7支钢笔的钱大于42元,50元花去大于42元的钱,剩下的钱不足8元,所以不能买一个文具盒。
例2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如果长扩大到原来的2.5倍,宽扩大到原来的2.1倍,那么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思路解析长方形面积=长×宽,长扩大到原来的2.5倍,宽扩大到原来的2.1倍,也就是面积=长×2.5×宽×2.1,即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5×2.1)倍,增加的面积=扩大后的面积-原来的面积。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9篇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易错题 1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认识负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负数,感受负数的实际意义;会正确读写正、负数;初步感知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的关系;知道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零。
2、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会用正负数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多媒体出示沈阳大雪时的一幅照片)师:这是沈阳大雪时的一幅照片。
猜猜看,这时的气温可能是多少度?(指名口答)(评:以温度引入负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猜温度”既能服务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借助经验,自主探究1、认识温度计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借助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多媒体出示温度计图)你了解温度计吗?把你了解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小结:温度计上有两种计量单位:一种是摄氏度,一种是华氏度。
我国统一使用摄氏度。
师:[多媒体出示标有沈阳温度读数(零下20℃)的温度计]谁能读出图中沈阳的温度?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口答)师:(多媒体依次出示读数为零下22℃、零下18℃的温度计图)这时的温度又是多少呢?你能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吗?[评:认识温度计是本环节的教学要点,而正确地读出温度计所示的零下温度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零下20℃、零下22℃、零下18℃的对比练习,既突出教学要点,又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2、教学例1。
(1)教学正、负数读写法谈话:同学们,咱们中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在气温上有很大差异。
当沈阳还是千里冰封的世界时,南京和海口的气温又是多少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
(多媒体出示三幅温度计图:沈阳零下20℃;南京0℃;海口零上20℃)师:从这几幅图中,你能看出南京和海口的气温吗?你能说说怎样看出来的吗?你还能得到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小组讨论、指名汇报交流。
)师:沈阳和海口的气温一样吗?为什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吗?(学生记录后,展示、交流评价。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易错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易错题5、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一、填空1、一艘潜水艇所处的位置是海拔—100米;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40米;鲨鱼所处的位置是海拔()米.2、三角形的底乘3;高乘4;那么面积就().3、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相加的和是51平方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4、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相差16平方米;它们的面积的和是()平方分米.6、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边是12厘米;它的面积最大是()平方厘米;最小是()平方厘米.7.一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平均长度是20厘米;高是6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8.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8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厘米;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8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厘米.9. 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00平方厘米;高是20厘米;上底是60厘米;下底是().10.在一个长10厘米;周长是30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1.一个梯形;如果上底增加2厘米;下底减少2厘米;就成为一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cm;两条高分别是12cm和8cm;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13、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30平方米;底缩小10倍;高扩大5倍;现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14、一个梯形的上底为18厘米;如果把上底延长2厘米;就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160平方厘米;原来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5、一个梯形下底是上底的4倍;如果把上底延长12厘米;就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且面积增加12平方厘米;这个梯形面积是()平方厘米.二、选择1、右图中有()对面积相等的三角形.A、1B、2C、3D、42、下面的图形中;有()个图形面积相等.A、1B、2C、3D、48 23、右图中;甲、乙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______.A 甲大B 乙大C 一样大三、解决实际问题1、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的果园;底是108米;高是18米.如果每9平方米栽一棵果树;这个果园可以栽多少棵果树?2、三角形广告牌;底30分米;高20分米.如果每平方米刷漆2千克;那么将这个广告牌正反两面刷漆;购买18千克油漆够不够?3、一个平行四边形花坛;底是45米;高是24米.每平方米种菊花20棵;这个花坛一共可种菊花多少棵?4、有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如图);面积是180m2;规划出一块三角形(如图中阴影部分)种花圃.⑴种花圃的面积是多少?⑵如果这块地花圃共产鲜花4500枚;这块花圃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花多少枚?5、一个花圃的形状是直角梯形;上底是10米;如果把上底增加10米;就成了一个正方形花圃;这个梯形花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图中大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大钝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7、一个梯形;如果上底延长10分米;面积就增加80平方分米;而且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如果原梯形的上底是6分米;那么原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8、一张长方形形纸;它的长是16分米;宽是9分米;一面小旗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直角边是4厘米.用这张红纸做三角形小旗;能做多少面?9、一张梯形的纸片;下底是30厘米;上底是18厘米;高14厘米;把它剪成一张尽可能大的三角形纸片;求余下的碎纸屑的总面积.10.一个梯形;如果上底减少6厘米;就变成一个三角形;面积比原来的梯形减少12平方厘米;如果上底增加5厘米;就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原来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1、下图中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三角形甲的面积比三角形乙的面积少20平方厘米;求线段AB的长.12、图中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540平方米;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13、一个梯形下底是上底的5倍;如果把上底延长16厘米;就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且面积增加32平方厘米;这个梯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4、用红纸做三角形小旗.一张长31dm;宽8dm的红纸;能做直角边分别是3dm和2dm的小旗多少面?15、一个直角梯形;上底是12分米;下底是28分米;如果从这个梯形中剪去一个正方形;剩下的正好是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16、求阴影部分的面积.17、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48cm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18、已知图中的正方形周长是48cm;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9.一幢大楼;地面以上有25层;地面以下有3层.如果地面以上的楼层记为正数;大楼层高是3米.(1)-2层表示什么意思?(2)从+1层坐电梯到+18层;上升了多少米?(3)从6层到-1层;电梯下降了多少米?(4)从-2层坐电梯上升27米;到了哪一层;这一层记作什么?20、大正方形边长是8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3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答案PPT学习教案

10.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 (4分) (1)球场上正进行着激烈的足球赛。 (5)这是为什么呢?全场观众呆住了。 (3)这时,球滚到了容志行的脚下。 (8)这掌声比进任何一个球都要更响亮,更热烈。 (4)可是他没有射门,却轻轻一踩,停住了脚。 (7)顿时,“呼啦”一片掌声响起来。 (6)接着,观众看到容志行弯下身去扶那个倒在地上的后
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 欢呼 )。 无论……都 …… 只要……就……尽管……还是…… (3)小时候,我( 无论 )对什么花,( 都 )不懂得欣赏。 (4)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 只要 )我爸爸活着( 就 )一定会 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5)( 尽管 )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 还是 )想出了许多制 服它的办法。
(3)这儿的景色真美,使我流连忘返。
改为反问句:这儿的景色真美,怎么不使我流连忘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__儿__的__景__色__真__美__,_ 不能不使我
改流为连双重否定句:
_忘__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第18页/共56页
小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 头来看爸爸:“这么说,你是让我指望贝利、托尼、萨 里在明天的短跑比赛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睡觉啦?”
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 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 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比赛时会睡觉的。”小保 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自不量力,竟然和兔子 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比乌龟快上100倍!”
第7页/共56页
(4)八月,桂花香。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错例分析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错例一【错例来源】教材第6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错题再现】【题意解读】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先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数位,再点上小数点,最后写上整数部分的0。
【情况说明】全班有10人做错,其中小数末尾没对齐而错有3人;小数数位不够需要0补足而没补做错有4人;其他做错的有3人。
出错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平时学习数学比较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特点是计算能力薄弱,计算不专心,注意范围较为狭窄。
也有3位学生对整数乘法计算基本都会做,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对乘法的算理不懂。
【原因分析】1.小数乘法竖式末尾没对齐:是学生受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负迁移影响,“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早已深入学生的认识,其次学生不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
计算小数乘法时,是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因数相应的扩大,使小数转化为整数,按整数乘法计算,最后再处理积中的小数点问题。
2.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是学习的难点。
学生虽然理解了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但是在具体计算时关于0的处理还是会出现偏差:因数末尾的0没有先落下来就点小数点;在积中先把0划去,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的方向错误,从左边数出位数再点小数点等。
3.个别学生学习习惯差书写习惯差,字写潦草,题目抄错(少抄了一个0),竖式书写数位没有对齐,计算不细心专心。
【教学提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循理入法,以理驭法”。
主要靠理解小数乘法原理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保证正确性。
1.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将小数乘法计算中的难点进行分解,降低学习的坡度,采用“架阶梯,小步走”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从而形成相应的技能。
2.注重显现思维过程,教学中不让学生机械的记忆计算法则,而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形成的过程,明确小数乘法的算理。
3.充分利用错题进行辨析,在计算技能教学中,错题也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通过出示学生的错题资源,让学生在找错、改错中反思问题所在,剖析错误根源,帮助学生防微杜渐,提高笔算乘法的计算水平。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典型错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典型错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是孩子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会接触到一些新的概念和知识,其中一些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惑或者犯错。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我们整理了一些典型的错题,希望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1. 问题:请计算24 ÷ 3 × 2的结果是多少?错误答案:16正确答案:16解析:根据乘除法的优先级,应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所以应该先计算24 ÷ 3 = 8,然后再乘以2,得到最终结果16。
2. 问题:如果一个数字除以3余2,那这个数字是多少?错误答案:9正确答案:8解析:一个数字除以3余2,说明这个数字一定是3的倍数加2。
所以这个数字可以表示为3n+2。
经过验证,可得出答案为8。
4. 问题:小明手里有36个橡皮擦,他用去了其中的4分之1,还剩下多少个?错误答案:24正确答案:27解析:36的四分之一是9,所以用去的数量是9,剩下的数量就是36-9=27。
通过以上的典型错题,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能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
这些错题不仅告诉我们孩子们在哪些知识点上容易犯错,也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
希望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巩固,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文字总数438】第二篇示例: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是学生接触到的较为基础的数学知识,包括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数形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掌握这些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典型的错题,下面将针对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典型错题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掌握这些知识点。
1. 将下列整数进行加法运算:3 + (-5) = ?答案:3 + (-5) = 3 - 5 = -2解析:在整数的加法运算中,当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加时,可以看作是正数减去该负数的绝对值。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重难易错点分析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易错点:(一)字音蹦跳(蹦为后鼻音bâng 不是前鼻音bân)河畔(畔的声母是p不是b)练习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蹦.跳(bâng bân)河畔.(pàn bàn)锨.镐(xiān qiū)(二)字形裸露(裸是衣字旁不是神祀旁)锨镐的读音为xiān gǎo 不是qiū gǎo或其他练习:1、按要求补充句子。
山坡上出现了(luǒ lù)的土地,像大地妈妈的伤口,像,像。
2、据拼音写出合适的字词。
luǒ lù jì mî páo xiào 昔日,这里是( )的山岩,()的荒山,()的河水;今mào mì wàng shâng gē yáo 天,这里是()的树丛,()的花儿,小动物们唱着快乐的(),huān chàng孩子们()活泼地奔跑。
多么令人欣慰的变化呀!二、重点:(一)背诵课文。
(二)植树节为每年的3月12日。
练习:1.按课文内容填空。
(1)锨镐丁丁当当,;溪水哗哗流淌,_____ _________。
(2)我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披上绿袍,,。
寂寞多年的荒山,如今已枝繁叶茂,当风儿吹起的时候,。
(3),。
待到金色的秋天,我们把丰收的果园拥抱。
2.我国的植树节是。
2、暖流一、易错点(一)字音频频(读音为前鼻音pín 不是píng)兴致勃勃(“兴“是多音字,在本词读四声)情不自禁(“禁”是多音字,在本词读一声)沉浸(“浸”读前鼻音,不能读成后鼻音)练习频频( pín píng)兴致勃勃(xìng xīng)情不自禁(jīn jìn)沉浸(jìn jìng)(二)字形孤鹜(鹜的书写)和蔼(蔼是上下结构的字)练习:gū wù hã’ǎi()()二、重点(一)按课文内容填空(古诗词填空)(二)人物形象(江主席的人物形象:热爱文学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三)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第一单元易错
题
1、
2、甲乙两个小朋友去新华书店买书,甲买的书是乙的3倍,甲如果给乙3本两个人书就一样多,乙有几本书?
3、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5厘米,面积是425平方厘米。
高是多少厘米?
4、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4千米。
一辆轿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87千米。
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在距离中点92千米处相遇。
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5、甲乙两个村养的羊数相等,家村卖出50只,乙村买进30只,现在乙村的羊数是甲村的3倍,两个村原来各有多少只羊?
6、在一道除法算式中,商是4,余数是3,如果被除数和除数的和是48,那么被除数知除数分别是多少?
7、小明和小颖每天坚持跑步,小明每秒跑6米,小颖每秒跑4米。
如果小明站在100米跑道的起点,小颖站在他前面10米处,两人同时同向起跑,几秒后小明追上小颖?
8、李小刚买一个文具盒用去所带钱的一半,买一本笔记本又用去了4元,这时还剩16元。
李小刚原来带了多少钱?
9、有三种颜色的彩带各一根,全长3.6米。
其中,红彩带的长是黄彩带的3倍,黄彩带的长是绿彩带的2倍。
这三种颜色的彩带各长多少米?
10、一个书架分上、下两层,上层存放的书的本数是下层的2.5倍。
如果从上层取15本书放到下层,这时上下两层的本数正好同样多。
原来两层各存放了多少本书?
11、学校买来30瓶蓝墨水,买来红墨水是蓝墨水的3倍多12瓶,买来红墨水多少瓶?(用方程解)
12、甲、乙两车先后以相同的速度从A站开出,10点整甲车距A站的距离是乙车站距离的3倍,10点10分甲车距A站的距离是乙车距A站距离的2倍。
问:甲车是何时从A站出发的?
13、小亮100米赛跑的成绩是12.98秒,比小强快了0.12秒。
设小强的成绩是x秒,列方程是()。
14、张宁翅文具商店买一个书包用去45.2元,用去的钱比他所带的钱的一半少4.8元。
张宁带了多少钱?
15、修路队x天修2.4千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
16、两个整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7,已知被除数比除数大58,则除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17、快、慢两辆汽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小时在距离中点40千米的地方相遇,已知快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慢车的速度是()。
18、一个小数,如果把它的小数部分扩大4倍,就得到5.4;如果把它的小数部分扩大9倍,就得到8.4,这个小数是?
19、一个长方形的宽是米,长是宽的4倍,长是()米,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20(1)、甲袋有a千克大米,乙袋有b千克大米。
如果再往乙袋中装入6千克,那么两袋大米同样重。
下面()符合题意。
A a-b=6
B a-b=6×2 D b-a =6
(2)、甲袋有a 千克大米,乙袋有b 千克大米。
如果从甲袋取出6千克大米装入乙袋,那么两袋大米同样重。
下面( )符合题意。
A a-b=6
B a-b=6×2 D b-a =6
21、小周叔叔的家离他上班的公司有5.4千米。
他早上8:00骑车从家出发,要在8:30前到达公司,骑车的速度至少应达到每分钟多少米?(列方程)
22、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分别填到相应的圆圈里。
90-X=30 80÷4=20 X+17=38 X -15
7y=63 36+X<40 20+30=50 54÷X=9
第一种形式:
等式 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