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分析

合集下载

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

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

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摘要】母婴同室是指孕妇产后和婴儿24小时同室休养,随着母婴同室的建立,新生儿的护理由过去的封闲式集中护理转变为在产妇及家属直视下的开放式个体护理。

因此指导产妇如何观察与护理新生儿成为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251-02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科住院分娩产妇288例,其中初产妇246例,经产妇42例。

剖宫产110例,阴道分娩178例,住院3—8天。

2 护理体会2.1体温的护理新生儿正常体温36-37°C,体温高的原因有室温过高、保暖过度、脱水等;体温过低的原因有早产儿、低体重儿、室温低。

新生儿体温易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降而变化,因此,母婴同室温度应维持在20-24°C为宜,湿度为50%-60%左右,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约30分钟,使空气清新。

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应给予保暖。

如用热水袋保暖,热水袋应放置在婴儿脚部位置,不可直接接触皮肤,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同时注意观察有无硬肿症发生。

对体温高者除松包被散热外,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皮肤弹性、尿量,如有脱水热,应增加哺乳次数或补液。

2.2喂养的护理新生儿要求纯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是婴儿最佳的食品。

要达到纯母乳喂养,除必须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母婴同室外,还要让产妇掌握哺乳技巧。

哺乳时,根据产妇的情况选择一个较舒适的体位,以坐位最佳,卧位最差[2],使婴儿头与身体呈一条直线,产妇一手托乳房,大拇指在乳房上方,其余四指在对侧,衔接时让婴儿将大部分乳晕含在嘴里。

并且在哺乳过程中要使婴儿、产妇体位姿势舒适,对不正确的要给予指导,使其尽快掌握。

喂哺后将新生儿抱起竖立,头伏于母亲肩上,轻拍背部让吸进胃内的空气溢出,防溢奶。

30分钟内侧卧或平卧头偏向一侧,也可将头抬高倾斜,避免溢乳造成呼吸道堵塞或窒息。

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分析

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分析

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分析发布时间:2022-09-18T07:01:32.761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6期作者:兰飞燕刘香[导读] 目的:新生儿身体抵抗力不足,皮肤过于娇嫩,身体器官发育不成熟,因此新生儿护理意义重大,此次就针对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方面进行探究。

方法:本次主要从科室选入部分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目标,共有102例,根据电脑软件随机分组,一部分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兰飞燕刘香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摘要:目的:新生儿身体抵抗力不足,皮肤过于娇嫩,身体器官发育不成熟,因此新生儿护理意义重大,此次就针对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方面进行探究。

方法:本次主要从科室选入部分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目标,共有102例,根据电脑软件随机分组,一部分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其他新生儿为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干预,第一类对照组新生儿实行,第二类为观察组新生儿运用,针对新生儿护理后满意程度、护理新生儿能力、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结果:护理行为、新生儿自身等各方面因素都可导致其出现不适症状,此次针对新生儿有无发生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居多;良好的护理能够促进新生儿各方面的成长,此次就护理新生儿能力方面调查,观察组各项表现更优;医院科室运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满意程度调查,对照组有部分产妇对此次护理方案表示不满意,有对比性(P<0.05)。

结论:此次研究表现,新生儿护理期间,给予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干预能够为新生儿提供更好的照护,促进其健康成长,该护理模式得到很多产妇的认可。

关键词: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前言新生儿较为特殊,因为刚从母体中出生,身体机能、器官还尚不成熟,如果不能在该阶段给予细致的护理干预,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各类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死亡。

人们文化水平逐渐提升,对生活质量要求颇高,特别是非常关注医院的医疗服务,护理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诊疗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生儿护理显的十分关键,当前临床上新生儿护理中主要运用母婴同室护理,旨在将产妇及新生儿安排在一个病房当中,对母婴进行同步护理干预。

母婴同室对产妇在日常新生儿护理技能的作用分析

母婴同室对产妇在日常新生儿护理技能的作用分析
组 和实验 3组 教学效果均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就三个实 验组 而 言, 实验 1 组优 于实验 2组 , P<0 . 0 0 1 ; 实验 1 组 优 于实验 3 组, P< 0 . 0 0 1 ; 实验 2组与实验 3组之 间 , 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即情境 教学 环境 下角 色扮 演法 、 情 境教 学法 和 角
J o u ma l o f O i q i h a r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Me d i c i n e . 2 0 1 4 . V 0 1 . 3 5, N 0 . 2
研究 中发现 , 情境教学环境下角色扮演法 , 能够帮助护 生 提前接触 临床的工作 环境 和流程 , 降低对 临床环 境 的紧张感
色扮演 法教学效果均 明显 优于传 统教学 , 而 单纯 的情 境教学 或角色扮演效果不及情境教学环境 中的角色扮演法有效 。
பைடு நூலகம்

护 理 园地 .
母 婴 同室 对 产 妇 在 日常新 生 儿 护理 技 能 的作 用 分 析
吴春 花
【 摘要 】 目的 研究母婴 同室 ( D i r e c t r o o m i n g . i n , D R I ) 对产 妇在 日常新 生儿 护理 技能 的影 响分析 。
综上, 情境教学环境下 角色扮 演法 的护理实 践教 学方 法 符合 高职高专护生学习与工 作相结合 的特 点 , 让 他们 在走 出 校 门之前就 尝到作为一个 护士 的真实滋 味 。再返 回校 园 , 将 临床所见运用 于临床各科教 学 中, 便 于将 理论 和临床 实践有
护 理人才 , 恰 当的实践教 学方法 能有效 提高护 生理论 和实践

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

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

【 考 文献】 参
【】 中华 医 学 会 风 湿 病 分 会 . 发 性 痛 风 诊 治 指 南 ( 案 ) J 华 风 湿 病 1 原 草 I. J中 杂 志 .0 283:7 — 8 . 2 0 t()18 1 1 【] 徐 慧 . 风 患 者 的 日常 生 活 须 知 f . 国 民族 民间 医药 ,0 91() 2 2 痛 J中 ] 2 0 ,82: . 8 [】 金 肖愉 , 贵 蓉 . 风 患 者 健 康 教 育 的 研 究 进 展 f. 华 现 代 护 理 杂 3 何 痛 J中 J
规 护 理组 发 生感 染 的 例数 为 4 例 , 1 3 两组 感 染发 生 率 比较 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 ) 8 占 . %, 2 P 0 5 。结 论 : 婴 同室 预 0 母
防新 生儿 感染 的病 因 为细 菌性 感染 , 早期 护 理组 可 以有效 控 制新 生儿 感 染 的发生 率 , 注 意推广 。 应
对母 婴 同室 新生 儿感 染 部位研 究 显示 , 要 发病 部位 为 主
上 呼 吸 道 。为 3 2例 , 占 5 .4 ,其 次 为 皮 肤 1 61 % 4例 , 占
2 .6 , 表 2 45 % 见 。 24研 究 人 群 护 理 干 预 结 果 分 析 .
浴采 用 轮班 护士 和沐 浴 房值班 人 员合 作 完成 。 在沐 浴 后用 并
12 护 理 干 预 .
微 生物 的患 者 为 1 9例 ,其 中表 皮 葡萄 球 菌 患 者 为 7例 , 占 3 .% , 黄 色葡 萄 球菌 为 6例 , 3 .%, 雷伯 菌 为 3例 , 68 金 占 1 6 克
占 58 真菌 为 3例 , 1 . 1 .%。 占 58 %。

母婴同室新生儿常见异常情况分析及护理措施

母婴同室新生儿常见异常情况分析及护理措施
2.3 新 生儿 体温 高又 称 新生 儿脱 水 热 表现 为 出生 后 2 d~3 d 发热, 体温一般在 37.5~38.5 ℃之间, 发病率为 8.3%。多 由 于 新 生 儿 生 后 皮 肤 水 分 蒸 发 、大 小 便 排 出 、喂 养 欠 佳 、水 分 摄 入 少 、包 被 包 裹 太 多 太 紧 等 造 成。
基层医学论坛 2008 年第 12 卷 9 月下旬刊
未开奶前就有呕吐, 开奶后呕吐加剧, 无觅食要求, 呕吐物为白 色黏液或黄色絮状物、咖啡样液, 发病率为 21.7%。多由于胎儿 期吞入胃 内的羊水刺激胃黏 膜, 使胃酸分泌 增加, 黏液堵 塞幽 门, 造成胃内容物 下行不畅, 加之新生儿 贲门松弛 , 导 致呕吐; 或由于出 生后保暖措施不利 、受 凉等因素, 反射 性引起胃 酸分 泌过多, 剖宫产儿较多见。
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 2007 年 6 月 - 12 月在我院母婴同室的 2 095 例 新生儿 , 其 中足月 顺产 955 例, 手术产 1 140 例, 胎龄 37 周 ~ 42 周, 体重 2 500~4 500 g, 出 生时阿氏评分 8~10 分, 平均住院 时间 4 d~7 d。新生儿异常情况, 见表 1。
4 讨论 高血压继发脑出 血患者病情 进展快、病死 率高, 早期急救 极为重要。医护人员在共同抢救 的同时, 要熟悉并掌握其病情
变化的特点和救护措施, 争取为患者挽回 生命。对高血压患者 平时应做 好卫生宣教, 一旦出现 剧烈头痛、肢体 活动或语 言不 正常等情况, 应立即保持镇静并及时送医 院就诊。高血压脑出 血患者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 及时对症处理。
作者简介: 牛彦,女,36 岁,本科学历,毕业于南阳医专,护师 。 ( 收稿日期: 2008- 05- 05)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自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以来,其优点及好处得到了世界各国的一致的肯定,对母婴的身心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同时也应看到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的护理安全方面又出现了新的隐患及问题,因此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及要求,近年来我们针对出现的隐患及问题,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安全隐患及问题1.1护士的服务意识淡漠:实行母婴同室以后,新生儿除治疗及常规护理(每天不超过1小时)外,其余时间均交由母亲及家人照顾,从而使护士忽视了对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

1.2产妇及家人对婴儿的护理知识欠缺:由于大多数产妇初为人母,即使是二胎产妇也由于生育时间间隔较长,对照顾新出生的新生儿,产妇及家人均显得束手无策,出现问题更不知如何处理,若护士观察处理不及时将直接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1.3护士的业务水平低,专科知识缺乏:年轻护士专科知识及业务水平低,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如呛奶、发热、体温不升、拒奶等,不知如何处理,从而延误治疗时机。

1.4新生儿院内感染1.4.1新生儿脐炎:脐部护理不当造成感染,如未定期用酒精消毒处理脐部、使用不洁的尿布、尿液及沐浴水浸湿后未及时擦干消毒、断脐时处理不当等。

1.4.2新生儿脓疱疹:表现为出生后2-3d,全身出现散在或片状小米粒大小的脓疱,以颈部及腹股沟等皱褶处多见,多由于新生儿包裹太厚、皮肤皱褶处出汗、潮湿不透气或衣物不洁等原因,造成毛血管扩张导致毛囊感染出现脓疮。

1.4.3新生儿发热: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其家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总害怕其受凉感冒,因此包裹太多的衣被,加之病房陪护探视人员较多,又不开窗通风造成空气不流通,导致新生儿体温升高,甚至发生呼吸系统感染。

1.5新生儿喂养困难:刚出生的婴儿其家人由于喂养知识的缺乏;产妇乳头凹陷、扁平,哺喂方法不当;剖宫产及正常分娩产妇产后初期乳量分泌不足,加之婴儿大部分时间又处于睡眠状态等,造成喂养困难,导致新生儿由于喂养不足引起低血糖,严重者发生低血糖性休克,特别是巨大儿表现尤为明显。

母婴同室(1个月)

母婴同室(1个月)

母婴同室(1个月)母婴同室是指产妇生产完后,与婴儿共处一室:并在医院护理人员和家人的指导和协助下,让宝宝和妈妈尽早接触,彼此及早适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宝宝受益有利于母乳喂养据有关资料报道,母婴同室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非母婴同室者,孩子的生长发育也较良好。

母乳供应和婴儿间需要的平衡取决于母子关系,即母亲的心愿以及婴儿的吸吮,双方互相作出反应才能维持。

在母婴同室的环境中,婴儿的哭声可以激发母亲垂体催乳素的分泌,促使母亲的充盈和泌乳。

妈妈可依宝宝饥饿及本身奶胀的需要而给予哺喂母乳,不受医院例行的喂奶时间限制,使宝宝获得更及时、更满足的哺喂。

有利于亲子交流专家研究发现,婴儿初生阶段是建立亲子关系最重要的时段。

因此,愈早接触宝宝愈有利于父母与婴儿产生亲密的结合感。

母婴同室能增加父母与宝宝间互动的机会,能让父母快速学习如何跟宝宝相处、照顾宝宝,了解宝宝的生活习惯:同时。

宝宝和妈妈在一起有一种安全感、亲切感,满足父母与婴儿两方面的实际需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促进宝宝身心发育宝宝躺在妈妈的身旁,能熟悉妈妈的气味,听到妈妈的声音并体验到一种来自于妈妈的特殊抚慰。

另外,妈妈的表情。

动作和言语能锻炼小宝宝的视力和听力,促进宝宝智力的增长和体格的发育。

父母受益有助子宫收缩从医学角度来说,母婴同室是再好不过的宫缩药物。

以往生产完都必须打含有子宫收缩剂的点滴,但是母婴同室的妈妈,因为哺喂母乳的关系。

就能减少使用子宫收缩的药物,因为宝宝的吸吮会刺激催产素的分泌。

帮助子宫收缩,恶露也会排得较快。

大出血的几率也会随之减少。

方便产妇由于有些医院的婴儿室和病房在不同楼层,如果没有母婴同室,妈妈就要走到婴儿室喂奶,这样来回奔波,对妈妈来说是件很辛苦的事。

自然产的妈妈,因为会有伤口,所以走路会增加伤口处的摩擦,造成不舒服:而剖腹产的妈妈,伤口在下腹部,来回走动不但吃力,负担也大。

选择母婴同室,既省下来回奔波的时间,也增加自己休息的机会。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错 事 故 的 发 生 ,现 介 绍如 下 。
方合 法 权 益 的意 义 。护 理 人 员 忽 视 护 理 文 书 的 书 写 ,护 理 记 录 不 准 确 、 不 及 时 ,医 护 记 录 不 一 致 ,未 体 现 护 理 过程
的连续性和完善性 , 至有涂改现象 。 甚 占新 生 儿 护 理 安 全 隐 患 7 6 %。 .9

缺乏 法 律 、法 规 的 知 识 ,不 懂 得 护
关 危 险 因 素未 引起 重视 ,没 有 及 时
理 文 件 书 写 的举 证 作 用 ,及 维 护护 患双
1 0月 ,我 们 对 本 院 母 婴 同室 病 房 1 3例
新 生 儿 护理 安 全 隐患 进 行 了分 析 ,并 及 时 采取 相 应 措 施 , 少 了 护 理 纠 纷 和 差 减
理 安 全 隐 患 1 .8 5 3 %。 查 对 制 度执行 不 严 , 护 理 人 员 工
真 执 行 “ 查 七对 ” 三 。如 新 生 儿 沐 浴后 ,
抱 回 母 亲 身 边 时 必 须再 次 核对 床 号 、母
防范对策
提 高 专业 素 质 及 护 理 安 全 意 识
亲 姓 名 、新 生 儿 性 别 ,护 生 未 认 真 核 对 险 些 抱 错 , 在 带 教 老 师 的查 对 下 避 免 后 了差 错 的 发 生 。占新 生 儿 护 理 安 全 隐患
大 、繁 杂 、琐 碎 ,加 之对 护士 的要 求越 来 越 高 ,使 护士 身心 疲 惫 ,工 作质 量 下 降 ,发 生差 错 的概 率 增 加 。 占新 生 儿护
理 安 全 隐 患 7 6 %。 .9
护理 文件 书 写不 规 范 ,法 律 意 识 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10T09:18:48.87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6年6月第6期作者:刘滔
[导读] 讨论母婴同室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

长沙市中心医院湖南长沙 410011
【摘要】目的:讨论母婴同室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9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新生儿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母婴同室护理干预。

结果:在护理能力评分方面,观察组产妇的分值为(91.2±3.1)分,对照组产妇的分值为(72.6±4.8)分,同时在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同时在新生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4.44%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0.0%,其数据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母婴同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妇对新生儿的认识,提高了对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护理效果
产妇分娩后,胎儿脱离母体进入外界环境中是新生儿度过的一个重要阶段和时期,对新生儿的激素等方面都会形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影响新生儿的情绪,并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一般表现为间断性啼哭或者长期保持觉醒的状态,对新生儿的发育和生长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对新生儿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1],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的影响,因此特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90例新生儿进行研究,现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9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共45例新生儿,胎龄38周到42周,平均胎龄(39.11±0.74)周;男性25例,女性20例。

对照组共45例新生儿,胎龄38周到42周,平均胎龄(39.23±0.52)周;男性23例,女性22例。

两组新生儿、产妇的年龄、胎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所有产妇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2)新生儿均为足月出生;(3)新生儿均无其他先天性疾病;(3)产妇无精神、意识障碍,可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

(4)排除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产妇;(5)排除配合性差的产妇。

1.3方法
1.3.1对照组,本组予以新生儿常规的护理干预,包括脐部护理、洗澡、喂养以及更换尿布等[2].
1.3.2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母婴同室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1)加强对产妇的健康教育,针对产妇的情况予以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为产妇讲解新生儿的喂养情况,并告知其相应的注意事项,指导产妇如何正确护理新生儿,提高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3]。

(2)加大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定时的记录新生儿的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的进行相应的措施,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3)加强细节管理,护理人员应注重细节方面,如交接班、产妇指导工作等。

(4)新生儿安全管理,护理人员应告知新生儿的家属,杜绝任何不相关人士接触孩子,防止新生儿出现安全事故,同时对探望的人群进行登记。

(5)保障室内的环境,一定要保持病房内的温度适宜,注意空气流通,做好防寒处理,应保障新生儿的体温在36℃左右。

[4]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能力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新生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 P <0.05 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产妇护理能力评分情况,观察组产妇的护理能力分值为(91.2±
3.1)分,对照组产妇的分值为(72.6±
4.8)分,观察组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数据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产妇满意度为82.22%,其数据具体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3对比两组新生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新生儿为2例,发生率为4.44%,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新生儿为9例,发生率为20.0%,其数据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讨论
母婴同室护理干预是一种顺应医疗体系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培养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更好的协助护理人员完成低新生儿的护理,这样不仅能提高产妇对新生儿的相关知识,使其更快、更好的进入到母亲的角色,也提高了新生儿对外界的
适应度,保障的护理质量,提高产妇的满意度[5]。

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出,在护理能力评分方面,观察组产妇的分值为(91.2±3.1)分,对照组产妇的分值为(72.6±4.8)分,同时在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同时在新生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4.44%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0.0%,其数据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相对于常规护理来说,母婴同室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妇的护理能力,保障护理效果,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予以新生儿更优质的护理干预。

综上所述,采用母婴同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妇对新生儿的认识,使其可以更好的融入到母亲的角色当中,并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了对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蓉定,万虹 . 母婴同室区新生儿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J].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13,16(15):362 ~363
[2] 郭冬.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当代医学,2012(34):124 - 125.
[3] 杨东英,雷叶琴 . 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 J ] .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8):68—69.
[4] 黄素兰,何少玲,张春丽,等.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6):43 - 44.
[5] 谢颖.母婴同室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8(15):2212 - 2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