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媒介利用分析表

合集下载

《传播学》第六章媒介分析

《传播学》第六章媒介分析

第一节 媒介及其比较研究
电视
报纸
广播

施拉姆:视听媒介在传播一定数量的有关某种主题的信息上, 要比单纯的听觉或视觉媒介更为优越。
第一节 媒介及其比较研究
第一项研究
戴维·塞纳和威廉·麦克尤恩研究
结论:视听媒介如电视在传播信息方面,并不比单纯的视
觉媒介如报纸和听觉媒介如广播更有效力、对受众的影响 更大。
“我们的身外世界越来越变得广阔和纷杂,如今人们已很难直接去感 知它、把握它、理解它,众多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都远远超出人们 直接接触、亲身感受的范围,因此,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身外世界实 际上已是“够不到、看不见、想不起”。”
二、身外世界与脑海图景
涵义
构建一个可供感受、适合体验的间接环境,即脑海图景。 脑海图景是个经过简化的“拟态环境”,其作用在于把臆



正面功能:指媒介有益于社会的积极作用而言; 负面功能:指媒介有损于历史的消极意义而言。
媒介 系统
社会 系统
第三节 媒介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的正面论述:
1.监视环境 2.联系社会 3.传递遗产
第三节 媒介的社会功能
监视环境:准确地、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再现周 联系社会:把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环节、各类因素整合为一
结论:视听媒介始终使人的精神处于紧张而消极的状态中,
注意力总是被原作的内容所吸引,就不可能发挥更多的主 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相反,视觉媒介则能为感受信息 提供从容的机会、联想的空间与自由的向往。
研究各种媒介在具体传播活动中 “的不同效力,是当今媒介分析的一大 趋势。

第二节 斯蒂芬森的游戏论
传递遗产和提供娱乐

媒介分析报告

媒介分析报告

媒介分析报告
引言
媒介分析是一种研究媒体对社会和个体影响的方法。

本报告将通过分析媒介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形成中的作用,探讨媒介对社会的影响。

第一步:媒介的定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媒介的定义。

媒介是指传播信息和观点的途径,包括但不限于报纸、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

媒介通过传递信息和创造舆论,对社会产生影响。

第二步:媒体的信息传播作用
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能够将信息迅速传递给大众。

通过新闻报道、文章和专题节目等形式,媒体可以向公众提供丰富的信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的信息传播作用愈发重要。

第三步:媒介对舆论形成的影响
媒体在舆论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报道、评论和专家观点的表达,媒体能够引导公众对某个事件或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和倾向性评论也会对舆论产生影响。

第四步:媒介对社会的影响
媒介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信息传播和舆论形成,还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媒体对公众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文化认同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媒体的刻板印象和误导性报道也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和冲突。

第五步:媒介分析的意义和应用
媒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媒介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指导媒体的改进和管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媒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媒体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媒体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媒体的潜在问题,推动媒体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传媒行业传播媒介利用分析

传媒行业传播媒介利用分析

传媒行业传播媒介利用分析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传媒行业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其发展日新月异。

而传播媒介作为传媒行业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信息的传递和受众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播媒介的种类繁多,包括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新兴的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等。

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传播媒介,成为了传媒行业从业者和相关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传统传播媒介在传媒行业中曾经占据着主导地位。

报纸作为最早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以其权威性和深度报道的特点,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新闻和信息。

尽管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报纸的发行量有所下降,但其在特定领域和受众群体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例如,一些专业性强、针对特定行业的报纸,仍然是相关从业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杂志则以其精美的排版、丰富的图片和深入的专题报道,吸引着特定兴趣爱好的读者。

与报纸相比,杂志的出版周期较长,能够对某一主题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探讨,为读者提供更具价值的内容。

广播作为一种声音传播媒介,具有便捷性和伴随性的优势。

人们可以在驾车、做家务等活动中收听广播,获取新闻、音乐和娱乐节目。

广播节目还能够通过与听众的互动,增强受众的参与感。

电视则以其直观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成为家庭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各类节目形式,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好的观众需求。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传播媒介逐渐崛起,给传媒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轻松获取各种信息,新闻网站、博客、论坛等平台为个人和机构提供了发布信息的渠道。

社交媒体的出现更是改变了人们获取和分享信息的方式。

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让用户能够实时发布和传播自己的观点、经历和创作内容,同时也能够快速获取朋友和关注者的动态。

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进一步推动了传媒行业的变革。

移动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推送相关内容。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效应分析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效应分析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效应分析媒介是新闻传播的核心载体之一,可以帮助消息传递者和受众之间建立联系。

然而,媒介对消息传播的影响并不限于简单的传递作用。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介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影响受众的态度、信念和行为。

本文将探讨新闻传播中的媒介效应,并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首先,认知维度是新闻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维度。

媒介通过选择、加工和呈现信息的方式影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

选择是指媒介在传播过程中选择何种信息进行报道。

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话语权,它们可以通过选择报道角度、选择报道内容以及选择报道形式等因素来影响受众对事实的认知。

加工是指媒介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得其更符合受众的认知习惯和兴趣。

由于信息的加工可以带有个体媒介特征,因此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信息失真,影响受众的正确认知。

呈现是指媒介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受众。

不同的呈现方式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和记忆效果。

其次,情感维度也是新闻传播中的重要维度。

媒介可以通过情感化的报道方式激发受众的情感反应。

媒介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角度、情感表达和情感引导等因素会影响受众的情感体验。

例如,利用情感化的报道方式可以激发受众的同情心、愤怒情绪或喜悦情绪,进而影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评价。

情感的传递也是通过媒介的选题、报道方式和表现手法来实现的。

同时,受众的个人特征和情感状态也会对情感传递产生一定的干扰和调节作用。

最后,行为维度是新闻传播中的另一个重要维度。

媒介可以通过新闻报道对受众的行为产生影响。

新闻报道可以调动受众的行动力,引发他们采取相应的行为。

例如,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和分享等方式主动参与信息传播,媒介通过这种互动方式间接影响受众的行为。

此外,媒介还可以通过广告、推广和联动等方式直接引导受众的行为,促使他们购买特定的产品或支持特定的活动。

因此,媒介的行为效应在新闻传播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新闻传播中的媒介效应是多维度的,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传播学研究方法之内容分析法(完整版)

传播学研究方法之内容分析法(完整版)

• 台湾植物学家潘富俊在新书《红楼梦植物图鉴》中,断然否定了曹雪 芹写后40回一说,而且答案竟然就在植物里!
• 《红楼梦植物图鉴》作者潘富俊围绕后40回的作者之争,潘富俊从书 中所提及的200多种植物来看,认为几乎可以推定非出自曹雪芹之手。 他的方法是,先将这部120回的小说等分为3个部分,第一个40回平均 每回出现11.2种植物,中间40回平均每回出现10.7种,最后40回平均 数只有3.8。
分析报告常常用大量表格和数据来呈现。
内容分析法的优点
1 不打扰研究对象,使得内容分析能够取消研究对象所造成的抽样和测量 误差。 2 获得样本的途径更多更容易。 3 内容分析节省人力和研究成本。 3 内容分析的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
内容分析法的缺点
内容分析只适合研究那些明确的、显在的媒介内容,在处理意识形态、观念、 价值、意义这些含义精妙的概念方面比较薄弱。
以改变,强调教育的可能

60年代对美国来说是一个骚乱的年代。方克豪瑟通过对 期刊内容分析,来研究这一时期美国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他从美国1960年至1970的期刊中,选出最著名的周刊,把这三 种期刊在十年中出版的全部刊物作为他分析的样本。刊物总数 为1716份。然后,他按照《读者指南》的编目,把每一类条目
大众媒介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
例1:歌词中的求爱模式
内容:
• 歌词A:《你不必说你爱我》

你不必说你爱我,

只要把我的双手紧握。

你不必说永远同我在一起,

你的心思我全明白。
• 歌词B:《孤独的人》

我不知道我的未来,

直到能找到一位姑娘,

她同我在一起,

活动市场-市场分析-传播媒介利用分析表2

活动市场-市场分析-传播媒介利用分析表2

广播传播媒体利用分析表
○电视情报
□1.是否一定看新闻节目、时事评论节目
□2.收看高收视率节目,是否考虑其理由
□3..是否也收看年轻人的节目
□4.是否也收到儿童节目、卡通节目
□5.是否也收看夜间节目、外国节目
○CM情报
□1.是否会注意评价高的CM
□2.是否会注意新的CM
□3.是否会注意CM中流行的事物
□4.CM中的商品是否会立即去购买
□5.是否会先证实CM中商品的实物
○收音机情报
□1.是否常听收音机
□2.是否分析过收听者的意见
□3.是否听过收听者参加的节目
□4.是否注意常听收音机的听众层面
□5.是否也注意到收音机内的CM
○CATV情报
□1.是否了解何谓CATV
□2.是否关心过CATV播放内容
□3.是否看过CATV节目
□4.是否考虑过将CATV活用于工作上
□5.
MEMO。

大众传播的“媒介分析”

大众传播的“媒介分析”

电视传播在中国2
• 70年代末、80年代初 , 中国步入改革开放的新的 历史阶段 。中国电视业的运作方式也发生深刻变 化 。1979年1月28日 ,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一则1.5
分钟《参桂补酒》 的广告 。这是中国电视发展史上 的第一条广告 , 意味着市场经济力量开始进入一直 被看作“党和政府喉舌 ”的电视运作之中 。 电视节 目制作在政府资金以外获得了新的资金渠道 , 电视 也开始受到政府以外的市场力量的制约和影响。
《一 口菜饼子》 播出 。当时的电视剧主要是用戏剧化的叙 述来阐释国家政策 ,如《 一 口菜饼子》通过剧中人物的 倒叙 , 回忆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 旧中国 ”人民缺
衣少食的生活故事 。这个故事是剧中的姐姐用来教育弟弟 珍惜粮食的政治教材 。显然 ,这部电视剧是为了配合当时
中共中央提出的“忆苦思甜 ”、“节约粮食 ”的宣传精神而制作
大众传播的“媒介分析 ”
• 媒介就是传递大规模信息的载体 , 包括报纸、 杂志 、书籍 、广播 、 电影 、 电视等。
• 谁(who)
• 说什么(says what) • 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
• 对谁说(to whom) • 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第十二页 ,编辑于星期五: 五点 二十分。
电影的优势与局限
• 优点:
• 1)影像清晰 ,形象逼真 • 2)银幕宽大 ,表现力强
• 3)投资巨大,制作精细
• 4)影院效应 ,参与性强 • 缺点: • 1) 信息量较低 • 2)观众较少
第十三页 ,编辑于星期五: 五点 二十分。
大众媒介的性质
• 在大众传播媒介中 ,消遣娱悦的信息所占 的比例正呈日益上升趋势 。它适应了世界 各国工作时间日益缩短 、闲暇时间日益增 长后对娱乐性信息的需求 。斯蒂芬森在 《传播游戏论》 (1967)一书中早就看到 , 大众传播中“几乎全部内容 , 都有一种 普遍化的游戏或娱乐的功能 。 ”新闻媒 介也正日益成为新闻与娱乐的媒介。

传播媒介优缺点分析

传播媒介优缺点分析

传播媒介优缺点分析传播媒介是指用于传递信息和传播内容的工具和渠道。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播媒介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本文将对传统媒介和新媒体进行优缺点分析。

首先,传统媒介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等。

这些媒介有以下优点:2.深入详尽:传统媒介通常能够提供更加深入和详尽的信息和报道。

报纸和杂志可以有更多的篇幅和空间来展开细致入微的报道,电视和广播也可以通过专题节目和访谈篇目来深化报道。

3.媒体传播市场广:传统媒介的覆盖面广,能够同时接触到大量的受众。

广告商通常会选择在传统媒介上投放广告,以扩大曝光率。

然而,传统媒介也存在一些缺点:1.时效性有限:由于传统媒介生产周期较长,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有限。

例如,报纸需要一整夜的时间才能完成制作、印刷和送达,这就导致了信息的时效性受限。

2.成本较高:传统媒介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制作和发行成本较高。

这也导致了传统媒介对广告和赞助商的依赖。

3.受限于空间和时间:传统媒介由于受限于空间和时间,无法提供大量内容的展示和播放。

例如,电视和广播节目通常有固定的时间长度,无法根据受众的需求进行延长或缩短。

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拥有以下优点:1.时效性高:新媒体的制作和传播速度很快,可以实时更新和发布信息。

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消息。

2.互动性强:新媒体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人们可以与他人分享观点和评论,形成互动和讨论,增加信息的多样性和广度。

3.覆盖面广: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克服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覆盖到全球范围的受众。

这使得新媒体成为了传播信息和推广产品的有效工具。

然而,新媒体也存在一些缺点:1.真实性难以保证:互联网上的信息百花齐放,真实与虚假、疑信参半。

由于新媒体的低门槛和匿名性,许多人可以随意发布和传播信息,导致了信息真实性的难以保证。

2.信息过载:互联网上的信息海量且多样化,人们往往面临信息过载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M22 November 2020
传播媒介利用分析表
★阅读对象的检查 □1.是否阅读全国的报纸或有名杂志各 5 种以上 □2.是否也阅读地方或小规模杂志 □3.是否也阅读漫画或妇人杂志 □4.是否也阅读小型传播杂志、PR 杂志 □5.是否也流览专业书籍或外国杂志 ★内容的检查 □1.是否会边读边思考社会上所发生的事件的内情与原因 □2.是否阅读对谈、手记、告白等记事 □3.是否也不漏掉短评或方块记事 □4.是否也阅读专业以外、有兴趣的记事之外的情报 □5.是否也阅读青少年、妇人、家庭等情报 ★整理的检查 □1.是否会剪下或影印有用的记事 □2.是否会剪下有趣的记事、挂心的记事 □3.是否将剪下或影印的内容整理、分配 □4.是否偶尔会再阅读剪下或影印的内容 □5.是否会丢弃不要的、老旧的资料,吸取新情报 ★用法的检查 □1.是否仔细检讨可利用于工作现场或企划的记事内容 □2.可利用的记事内容是否会调查其根据 □3.是否积极地提供其他单位可利用的内容 □4.是否确实记录记事的出处、日期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