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3050310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1)

合集下载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三)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三)

系统负担的楼层数送风部位平均 风速 (m/s)规范(或设 计)规定送 风量 l 每樘门面 积 F(㎡)同时开门 面积之和 ∑F=F×n (㎡)测点③测点④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 合用前室不具自然排烟条件时25000~30000消防 电梯 间前 室15000~ 2000022000~ 2700035000~4000022000~ 2700028000~ 32000计算送风量 备注(规范或设计规定值,以及其它相关的参数测试、选取、计算等说明):送风 量 计 算 公 式 、 参 数的 测试 、 选取及 计算<20层20~32层 对测试(计算)送风量评定结果:防 烟 疏 散 门 洞 断 面 相 关 参 数测点①测点②测点⑤同时 开门 数n (樘)合用前室18000~22000注:(1)上表中的送风量按开启2.00×1.60(m)的双扇门确定。

当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乘以0.75计算;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0~1.75)计算。

通过门洞断面的风速V宜为: 0.7~1.2m/s(不宜小于0.7m/s)。

(2)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前室的加压送风量应由设计计算或按上表 的规定确定。

当设计计算的送风量与上表所列的值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

(3)送风量的上、下限值选取应根据楼层数、风道材料、防火门漏风量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

(4)超过32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其防烟加压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3.相关参数测试选取/计算结果(见下表所列)防烟楼梯 间(前室不送风)防烟楼梯间16000~20000合用前室13000~16000防烟楼梯间20000~25000送风量l (m3/h)送风部位(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分别送风)送风量l((m3/h)送风部位送风量l((m3/h)送风量l ((m3/h) ( m/s,至少取5个测点风速的算术平均值 );∑F —同时开启的门断面面积之和(㎡),∑F=F×n , F—每樘开启门的断面面积(㎡),n—同时开启的门数量( 樘,本系统负担楼层数<20层时,取n=2; ≥20层时,取n=3);3600—时间换算系数(lh=3600s)。

【工程常用表格】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1)

【工程常用表格】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1)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一)
GD3050310-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所属子分部(系统)工程名 称/分项(子系统)工程名称 相关的施工部位 (层、区、段、房、室) 总承包施工单位 专业承包安装单位 施工执行的技术标准(含企 业的工艺规程、工法等)名 称及编号 与检测(调试)、验收相关的 设计文件(图) /产品技术文 件(图)的名称及编号 测试时间: 测试环境:大气压力 本系统名称: 幢 年 ~ 月 日 时 分至 ~ 年 月 日 时 ~ 0 0 分(共 % h) 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检查测试负责人(签名)






注:1.本《记录》每张只能填写一个防烟加压送风系统的测试记录。 2.本《记录》(一)~(二)配套使用。
规格尺寸(宽×高, mm) 有效送风面积(㎡)
, 坐标位置: 型号 , 0 0
层,
0
0
0
风压(Pa) 层/ 0
检测(调试)方法(含仪器、设备、装置等)、程序、过程工况和参数(指标)变化及结果(结论)等的说明(可附示 图
专业工长(施工员)(签名) 专业承包安装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监理(建设)单位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验收结论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kPa /气温:
℃/相对湿 度: 0 层防烟加压送风)
层, (本系统共负 加压送风系统 担 0 型号
本系统设计总 名称
规范(或设计)要 求的正压值(Pa)
/
0
/
0加 Biblioteka 型式/启闭控制方式 压 送 风 安装 幢号: 口 部位 加 名称 压 幢号: 送 安装 风 部位 座标位置: 机

消防加压送风系统测试记录(最新版)

消防加压送风系统测试记录(最新版)

监理(建设)单位
字栏Leabharlann 专业技术负责人施工单位 专业质量员
专业工长
广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编制
窗,关闭空调系统。所用仪器采用AVM-01型测速仪和DP1000-EB型数字压力计。
门规格 (m)
门洞风速测试(m/s)
1
2
3
4
5
风量
前室间 楼梯间
余压
余压
平均
6
7
8
9 10
(Pa) (Pa)
2.0*1.5*0.1 0.8 0.9 0.8 1 1.1 0.93 26000
25
50
5
0.8 1
1
/
/

消防加压送风系统测试记录
工程名称: 工程1
编号: 00-00-C5-001
施工单位
子分部(系统) 工程名称
送风系统
安装单位
xxx
项目负责人
xxx
系统名称
送风系统SF-5
测试日期
年月日
测试说明 测试楼层
首层
测风速时,关闭楼梯间与前室内的所有开门与开窗,关闭空调系统,仅开启模拟火灾及 其上下一层通向前室与楼梯间的防火门;测余压时,关闭楼梯间与前室内的所有开门与开

防排烟系统检测记录

防排烟系统检测记录
正常( )故障( )
9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10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11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12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13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14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15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16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17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18
正常( )故障( )
防排烟系统检测记录
项目名称
外观检查
排烟机
送风机
排烟阀
送风阀
防火阀
管道
功能检查
序号
设备
名称
机械启动/停动
控制中心手动启动
自动联动
安装位置
1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2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正来自( )故障( )3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正常( )故障( )
备注:
检测人
日期
XXX消防工程安装有限公司XXX分公司技术服务部 第 页 共 页注:在设备名称栏内填写1-排烟机、2-送风机、3-新风机、4-排烟阀、5-送风阀、6-防火阀。

【工程常用表格】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2)

【工程常用表格】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2)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二)
(按“压差法”测试计算加压送风量专页)
GD3010270-2
1.按保持疏散通道需有一定正压值的方法(即压差法)计算加压送风量公式: l=0.827A× ×3600 (l≮l,即为符合要求)
式中:l—规范或设计规定的送风量(/h,详见下表);l—加压送风量(/h);0.827—漏风系数;A —总有效漏风面积(㎡),A=∑×W(或∑×W),∑—与本系统相关的防烟疏散门或电梯 门周边总长度(m),W—与本系统相关的防烟疏散门缝平均宽度(m),W—与本系统相关的电梯 门缝平均宽度(m);n—指数(一般取n=2);1.25—不严密附加系数;3600—时间换算系数(1h= 3600S);△P—被防烟疏散门或电梯门分隔的两区域的压力差(Pa) 2.国标关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中规定的加压送风量l值按下表所列 系统负担 送风部位 的楼层数 送风量 (/h) 25000~ 30000 送风部位(防烟 楼梯间及其合用 前室分别送风) 防烟楼梯间 送风量 (/h) 16000~20000 消防 电梯 间前 室 送风 部位 送风量 (/h) 15000~ 20000 送风量 (/h) 22000~ 27000
防烟楼梯 合用前室 13000~16000 送 间(前室 风 防烟楼梯间 20000~25000 不送风) 35000~ 22000~ 28000~ 量 20~32层 40000 27000 32000 合用前室 18000~22000 计 算 公 注:(1)上表中的送风量按开启2.00×1.60(m)的双扇门确定。当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乘以0.75计算;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0~1.75)计算。通过门洞断面的风速V宜为: 式 0.7~1.2m/s(不宜小于0.7m/s)。 、 参 (2)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前室的加压送风量应由设计计算或按上 数 表的规定确定。当设计计算的送风量与上表所列的值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 的 (3)送风量的上、下限值选取应根据楼层数、风道材料、防火门漏风量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 测 (4)超过32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其防烟加压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试 (5)封闭避难层(间)的防烟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间)净面积每㎡不小于30/h计算。 、 选 取 3.相关参数测试选取/计算结果(见下表所列) 及 规范 门分隔两区域的压力 防烟疏散门 电梯门 计 (或 差△P 计算送 算 设计) 指数 总有效漏 总有效漏 高压区 低压区 △P= 风量l 门周边总 门缝平均 门周边总 门缝平 规 n 风面积A 气压 风面积A 气压 P(/h) 长 ∑ 宽度W 长∑ 均宽度 定送风 =∑× P P =∑× P (m) (m) (m) W(m) 量 W(㎡) (Pa) (Pa) W(㎡) (Pa) l(

6.5.69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

6.5.69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

/ / / / 。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
系统要素
送风机送风口
规范或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检测调试负责人
监理(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其他防烟部位(详上列):
检测调试说明:
综合评价结论/备注 的加压送风。

规范(或设计)要求防烟部位的正压值(Pa):电梯前室:
楼梯前室:
楼梯间:
防烟避难层(间):
层)的:防烟电梯前室/
防烟
楼梯前室/防烟楼梯间/防烟避难层(间)/其他防烟部位: 本系统供给
层~
层(共
安装部位[楼层(或标高)/平面坐标]: 系统名称/编号:
设计总送风量(m /h):
安装部位[楼层(或标高)/平面坐标]: 名称/型号/规格(宽×高,mm): 型式/启闭控制方式:
有效送风面积(m ):
风压(Pa):
风量(m /h)
其他:
与检测(调试)、验收相关的设计文件(图)/产品技术文件
(图)的名称及编号
测试计量器具(仪表、仪器)及其附属设备(器具)的名称/型号、规格/量程/分辨精度/出厂编号/制造 厂商/其他要素:
名称/型号、规格:质量验收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
检测日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分部/子分部/分项(系统/子系统)施工部位新验收部位1
施工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最小/实际抽样数量
GD-C4-6569
00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1
施工单位检验批编号
专业工长专业质检员施工班组长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

机械防排烟系统检测记录表

机械防排烟系统检测记录表

机械防排烟系统检测记录表
报告编制人:(签字或盖章)
施工单位(或维保单位):
仪器设备使用列表
系统概述
一、系统形式:机械排烟系统、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机械补风系统。

二、本次检测范围:
三、系统设置:排烟风机*台,正压风机*台,补风机*台。

1、正压送风系统参数表
系统评述
经检测:
1、手动启动排烟阀、排烟风机功能正常。

2、联动启动排烟阀、排烟风机功能正常。

3、风量风速等参数测试符合规范要求。

依据国家、地方相关消防技术规范、标准、规定的要求和委托单位提供的工程资料,本次系统检测合格。

系统检测记录附表
1、加压送风系统检测结果
1.1、加压送风系统参数
1.2、加压送风系统功能
2、排烟系统检测结果2.1、排烟系统参数
2.2、排烟系统功能
3、补风系统检测结果3.1、补风系统参数
32、补风系统功能。

0206.3.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三)GD3010270-3

0206.3.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三)GD3010270-3

( m/s,至少取5个测点风速的算术平均值 );∑F —同时开启的门断面面积之和(㎡),∑F=F×n , F—每樘开启门的断面面积(㎡),n—同时开启的门数量( 樘,本系统负担楼层数<20层时,取n=2; ≥20层时,取n=3) 2.国标关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中规定的加压送风量l值按下表所列 系统负 担 的楼层 <20层 送风部 位 防烟楼 梯 间(前 室 不送 风) 送风量 (m3/h) 25000~ 30000 送风部位(防烟 送风量 楼梯间及其合用 (m3/h) 前室分别送风) 防烟楼梯间 16000~20000 送风 部位 消防 电梯 间前 室 送风量 (m3/h) 送风量 (m3/h) 22000~ 27000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三)
(按“流速法”测试计算加压送风量专页)
GD3010270-3 1.按开启起火楼层疏散通道时相对保持门洞处风速的方法(即流速法)计算加压送风量公式:
I 2=V×∑F×3600=V×F×n×3600 (l2≥l,即为符合要求)
式中:l —规范或设计规定的送风量(m3/h,详见下表);l 2—加压送风量(m3/h); V- 门洞断面平均风速
防烟楼梯间 采用自然排 15000~ 烟,前室或 20000 合用前室不 具自然排烟 22000~ 条件时 27000
对测试(计算)送风量评定结果:
□I 2≥I, 符合要求/
□I 2>I, 不符合要求
备注(规范或设计规定值,以及其它相关的参数测试、选取、计算等说明):
合用前室 13000~16000 送 防烟楼梯间 20000~25000 35000~ 28000~ 风 20~32 层 40000 32000 量 合用前室 18000~22000 计 注:(1)上表中的送风量按开启2.00×1.60(m)的双扇门确定。当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乘以0.75计算; 算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0~1.75)计算。通过门洞断面的风速V宜为: 公 0.7~1.2m/s(不宜小于0.7m/s)。 式 (2)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前室的加压送风量应由设计计算或按上表 、 的规定确定。当设计计算的送风量与上表所列的值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 参 (3)送风量的上、下限值选取应根据楼层数、风道材料、防火门漏风量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 数 (4)超过32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其防烟加压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的 测 (5)封闭避难层(间)的防烟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间)净面积每㎡不小于30m3/h计算。 试 、 3.相关参数测试选取/计算结果(见下表所列) 选 防 烟 疏 散 门 洞 断 面 相 关 参 数 取 规范(送风量 计)规定送 计 风速 每樘门面 开门 面积之和 3 风量 l 2 ∑F =F × l 2(m /h) 算 V 积 F (㎡) 数n n (m3/h) 测点① 测点② 测点③ 测点④ 测点⑤ (樘) (m/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环境:大气压力 1015 ~ 本系统名称: J-4-2A / 幢
kPa /气温:
℃/相对湿度:
~ 61
层, □电梯(或楼梯)前室: 1
□楼梯间/ □其他部位:
加压送风系统 (本系统共负担

层防烟加压送风) / □楼梯间: 25~30 / □其他部位 1250×600 /
本系统设计总 规范(或设计)要 □电梯(或楼梯)前室: 17120 3 求的正压值(Pa) 送风量(m h) 单层百叶带调节阀风口 名称 加 型式/启闭控制方式 压 送 / , 风 安装 幢号: 口 部位 坐标位置: 型号 手动可调 -1 /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一)
GD3050310-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所属子分部(系统)工程名 防、排烟系统/系统调试 称/分项(子系统)工程名称 相关的施工部位 地下室一层 (层、区、段、房、室) 总承包施工单位 专业承包安装单位 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施工执行的技术标准(含企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 业的工艺规程、工法等)名 称及编号 与检测(调试)、验收相关的 地下室通风平面图(一)(图号:N-05改1),地下室通风平面图(二)(图号:N-06改 设计文件(图) /产品技术文 1) 件(图)的名称及编号 测试时间: 2014 年 12 月 10 日 8 1026 -1 时0 分至 15 2014 年 12 ~ 22 月 10 日 10 时 0 50 分(共 2 % h)
规格尺寸(宽×高,mm)
有效送风面积(㎡)
层, □电梯(或楼梯)前室/ 4-11/4-13轴×4-J/4-H轴 XPF-6.5 层/ 风压(Pa) □其他部位:
□楼梯间/ □其他部位:
轴流加压风机 型号 加 名称 压 幢号: / , □屋面/ □第 送 安装 风 部位 座标位置: 机
668
风量(m3/h)
17120
地下室一层
4-11/4-13轴×4-J/4-H轴
检测(调试)方法(含仪器、设备、装置等)、程序、过程工况和参数(指标)变化及结果(结论)等的说明(可附示图 或照片,可附页说明):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按设计图纸及《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高层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相关规定执行。 专业工长(施工员)(签名) 专业承包安装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监理(建设)单位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验收结论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注:1.本《记录》每张只能填写一个防烟加压送风系统的测试记录。 2.本《记录》(一)~(二)配套使用。 检查测试负责人(签名) 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年 月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