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练习册习题答案汇总
工程力学(顾晓勤 刘申全)练习册习题答案(完整资料).doc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5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d)(f)(g)4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a)(b)(c)(a)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5 (a)(b)(c)(d)4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e)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5第二章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放在水平梁AC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B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28 第五章 杆件的内力∑∑=︒+︒==︒-︒=PF F FF F F B A yA B x 30sin 30sin ,0030cos 30cos ,0解得: N P F FB A 5000===2-2 物体重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030cos 30sin ,0030sin 30cos ,0P P F FP F F F BC yBC AB x解得:PF PF BC AB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 =f =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 =40m 。
电线ACB 段重P=400N ,可近视认为沿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题2-3图以AC 段电线为研究对象,三力汇交第五章杆件的内力29 NFNFFFFFFFCAGAyCAx200020110/1tansin,0,cos,0=======∑∑解得:ααα2-4 图示为一拔桩装置。
工程力学练习册第2版答案

工程力学练习册第2版答案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内部应力分布的科学。
本练习册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以下是《工程力学练习册第2版》的部分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静力学基础1. 某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分别为F1=200N,F2=300N,F3=100N。
若F1和F2的夹角为120°,求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
答案:首先,根据矢量合成法则,我们可以使用余弦定理计算合力的大小: \[ F_{合} = \sqrt{F1^2 + F2^2 + 2 \cdot F1 \cdot F2 \cdot\cos(120°)} \]\[ F_{合} = \sqrt{200^2 + 300^2 + 2 \cdot 200 \cdot 300\cdot (-0.5)} \]\[ F_{合} = \sqrt{40000 + 90000 - 60000} \]\[ F_{合} = \sqrt{70000} \approx 264.58N \]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F=150N,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
求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答案:将拉力分解为水平和垂直分量:\[ F_{水平} = F \cdot \cos(30°) = 150 \cdot 0.866 \approx 129.9N \]\[ F_{垂直} = F \cdot \sin(30°) = 150 \cdot 0.5 = 75N \] 物体在水平面上,支持力等于垂直向上的力,即:\[ N = F_{垂直} = 75N \]摩擦力的大小由水平力决定:\[ f = \mu \cdot N \]其中μ为摩擦系数,由于题目未给出,我们无法计算具体数值。
习题二:材料力学1. 一根直径为d=20mm,长度为L=2m的圆杆,在一端受到一个拉力P=10kN。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全集

工程力学习题答案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知识思考题:1. ×;2. √;3. √;4. √;5. ×;6. ×;7. √;8. √习题一1.根据三力汇交定理,画出下面各图中A 点的约束反力方向。
解:(a )杆AB 在A 、B 、C 三处受力作用。
由于力p 和B R的作用线交于点O 。
如图(a )所示,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可以判断支座A 点的约束反力必沿通过A 、O 两点的连线。
(b )同上。
由于力p 和B R的作用线交于O 点,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可判断A 点的约束反力方向如下图(b )所示。
2.不计杆重,画出下列各图中AB 解:(a )取杆AB 为研究对象,杆除受力p外,在B 处受绳索作用的拉力B T ,在A 和E 两处还受光滑接触面约束。
约束力A N 和E的方向分别沿其接触表面的公法线,并指向杆。
其中力E N与杆垂直,力A N通过半圆槽的圆心O 。
AB 杆受力图见下图(a )。
(b)由于不计杆重,曲杆BC 只在两端受铰销B 和C 对它作用的约束力B N 和C N ,故曲杆BC 是二力构件或二力体,此两力的作用线必须通过B 、C 两点的连线,且B N =C N 。
研究杆A N 和B N,以及力偶m 的作用而平衡。
根据力偶的性质,A N 和B N必组成一力偶。
(d)由于不计杆重,杆AB 在A 、C 两处受绳索作用的拉力A T 和C T,在B 点受到支座反力B N 。
A T 和C T相交于O 点,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可以判断B N必沿通过B 、O 两点的连线。
见图(d).第二章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思考题:1. √;2. ×;3. ×;4. ×;5. √;6. ×;7. ×;8. ×;9. √.1.平面力系由三个力和两个力偶组成,它们的大小和作用位置如图示,长度单位为cm ,求此力系向O 点简化的结果,并确定其合力位置。
工程力学练习册习题答案汇总

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 A ,构件 AB , BC 或 ABC 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d(e(f(g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 AC 杆(带销钉和 BC 杆的受力图(a (b (c(a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 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b(c(d(e(f(g第二章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 P=5000N ,放在水平梁 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 A 端以铰链固定, 另一端以撑杆 BC 支持, 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 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 求绞支座 A 、 B 处的约束反力。
题 2-1图∑∑=︒+︒==︒-︒=P F F F F F FB A y A B x 30sin 30sin , 0030cos 30cos , 0解得 : N P F F B A 5000=== 2-2 物体重 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 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 A 、 B 、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 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 2-2图∑∑=-︒-︒-==︒-︒--=030cos 30sin , 0030sin 30cos , 0P P F F P F F FBC y BC AB x解得 :P F P F BC AB 732. 2732. 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 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 CD =f =1m , 两电线杆间距离 AB =40m。
电线 ACB 段重 P=400N ,可近视认为沿 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题 2-3图以 AC 段电线为研究对象,三力汇交NF NF F F F F F FC A GA y C A x 200020110/1tan sin , 0, cos , 0=======∑∑解得:ααα2-4 图示为一拔桩装置。
工程力学(第二版)习题册答案

一、填空题
1. 相 对 滑 动 相 对 滑 动 趋 势 接触面的切线 相反 2. 10N 20N 30N 30N 30N 3. 100N 竖直向上 平衡 4. 平稳无冲击 自锁
阻碍物体相对滑动
相对滑动趋势
二、选择题
1. A
三、简答题
1. ①问题中含有可能发生相对滑动的摩擦面,因此,存在摩擦力; ②受力图中要画出摩擦力,摩擦力总是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与物体相对滑
7.
8.
9.
第二章 平面力系
第一节 共线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一、填空题
1. 在同一条直线上
2. FR Fi FR 0
二、计算题
设向右为正方向。 则 FR=120+40-80-200=-120N 方向:水平向左
第二节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
一、填空题
1. 作用于同一平面内且各力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力系 共线力系 力的作用点 2. -F 或 F 0 0 -F 或 F 3. 合力在任一坐标轴上的投影 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4. F4 F3 5. 自行封闭 6. 所有各力在 x 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所有各力在 y 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Fx 0 Fy 0
3. 后轮:摩擦力向前 前轮:摩擦力向后
4. 不下滑,处于自锁状态
四、计算题
FT 60 18 3N
五、应用题
1. (提示)从摩擦力与 F 对 B 点的力矩大小的比较进行考虑
第三章 空间力系 第一节 力在空间坐标轴上的投影与合成
一、填空题
1. 力的作用线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呈空间分布的力系 2. 一次投影法 二次投影法
二、选择题
1. A 2.B
它所限制物体
三、简答题
1.柔性体约束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2.被约束物体可以沿约束的水平方向自由滑动,也可以向离开约束的方向运动, 但不能向垂直指向约束的方向运动。 3.剪刀的两半部分可以绕销钉轴线相对转动,但不能在垂直销钉轴线的平面内沿 任意方向做相对移动。 4.木条不能沿圆柱销半径方向移动,但可以绕销轴做相对转动。 5.固定端约束既限制物体在约束处沿任何方向的移动,也限制物体在约束处的转 动。
工程力学练习册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d)(e)(f)(g)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a)(b)(c)(a)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b)(c)(d)(e)(f)(g)第二章 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 ,放在水平梁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 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 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 、B 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PF F FF F F B A yA B x 30sin 30sin ,0030cos 30cos ,0解得: N P F F B A 5000===2-2 物体重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030cos 30sin ,0030sin 30cos ,0P P F FP F F F BC yBC AB x解得: PF P F BC AB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 =f =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 =40m 。
电线ACB 段重P=400N ,可近视认为沿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题2-3图以AC 段电线为研究对象,三力汇交 NF N F F F FF F F C A GA yC A x 200020110/1tan sin ,0,cos ,0=======∑∑解得:ααα2-4 图示为一拔桩装置。
工程力学练习册习题答案3共3份

第六章 杆件的应力1q题6-13图由梁的两部分紧密接触知:两者变形后中性层的曲率半径相同,设圆管和圆杆各自承担的弯矩为M1和M2,抗弯刚度为2211I E I E 和即:MI I I M M I I I M E E ql M M I E MI E M 21222111212212221112;222811+=+===+==又ρ6-1 梁截面如图所示,剪力50Q kN =,试计算该截面上最大弯曲切应力。
题6-14图MPa A Q 8.264070210503233max=⨯⨯⨯⨯==τ2 附录Ⅰ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第七章 应力状态分析7-1 单元体各面应力(单位MPa )如图所示,试用解析法求解指定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
(a)题7-1图(a )MPaMPa x yx x yx yx x y x 32.272cos 2sin 232.272sin 2cos 2260,20,0,40-=+-=-=--++=︒===-=ατασστατασσσσσατσσαα(b)MPaMPa x yx x yx yx x y x 66.182cos 2sin 23.522sin 2cos 2230,20,50,30=+-==--++=︒=-===ατασστατασσσσσατσσαα附录Ⅰ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3题7-1图(c)MPaMPaxyxxyxyxxyx302cos2sin2102sin2cos2245,40,60,0-=+-=-=--++=︒====ατασστατασσσσσατσσαα(d)MPaMPaxyxxyxyxxyx6.602cos2sin2352sin2cos2230,0,70,70=+-==--++=︒==-==ατασστατασσσσσατσσαα7-2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应力单位为MPa。
试用解析法和应力圆分别求:(1)主应力大小,主平面位置;(2)在单元体上绘出主平面位置和主应力方向;(3)最大切应力。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与答案全集

工程力学习题答案第一章静力学基础知识思考题:1. X ;2. V ;3. V ;4. V ;5. K 6. K 7. V ;8. V习题一1•根据三力汇交定理,画出下面各图中A 点的约束反力方向。
解:(a )杆AB 在 A B 、C 三处受力作用。
u由于力p和uuv R B 的作用线交于点Q 如图(a )所示,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可以判断支座A 点的约束反力必沿 通过A 0两点的连线。
uP 3uvB 处受绳索作用的拉力uuv R B (b )同上。
由于力交于0点,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可判断A 点的约束反力方向如 下图(b )所示。
的作用线 2.不计杆重,画出下列各图中 AB 杆的受力图。
uP 解:(a )取杆AB 和E 两处还受光滑接触面约束。
约束力UJVN E uuvuuN A 和 N E,在A的方向分别沿其接触表面的公法线, 外,在 并指向杆。
其中力uuvN A 与杆垂直,通过半圆槽的圆心 Q力 AB 杆受力图见下图(a )。
和C 对它作用的约束力 NBo------- r -------- —y —uuv N C铰销此两力的作用线必须通过(b )由于不计杆重,曲杆 BC 只在两端受 故曲杆BC 是二力构件或二力体,和 B 、C 两点的连线,且B O两点的连线。
见图(d).第二章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思考题:1. V ;2.>;3. X ;4. K 5. V ;6.$7.>;8. x ;9. V .1.平面力系由三个力和两个力偶组成, 它们的大小和作用位置如图示,长度单位为cm 求此力系向O 点简化的结果,并确定其合力位置。
uvR R 解:设该力系主矢为 R ,其在两坐标轴上的投影分别为Rx、y。
由合力投影定理有:。
4.梁AB 的支承和荷载如图, 小为多少?解:梁受力如图所示:2. 位置:d M o /R 25000.232 火箭沿与水平面成F ,100 0.6100 80 2000 0.5 580m 23.2cm,位于O 点的右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 A ,构件 AB , BC 或 ABC 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d(e(f(g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 AC 杆(带销钉和 BC 杆的受力图(a (b (c(a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 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b(c(d(e(f(g第二章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 P=5000N ,放在水平梁 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 A 端以铰链固定, 另一端以撑杆 BC 支持, 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 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 求绞支座 A 、 B 处的约束反力。
题 2-1图∑∑=︒+︒==︒-︒=P F F F F F FB A y A B x 30sin 30sin , 0030cos 30cos , 0解得 : N P F F B A 5000=== 2-2 物体重 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 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 A 、 B 、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 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 2-2图∑∑=-︒-︒-==︒-︒--=030cos 30sin , 0030sin 30cos , 0P P F F P F F FBC y BC AB x解得 :P F P F BC AB 732. 2732. 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 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 CD =f =1m , 两电线杆间距离 AB =40m。
电线 ACB 段重 P=400N ,可近视认为沿 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题 2-3图以 AC 段电线为研究对象,三力汇交NF NF F F F F F FC A GA y C A x 200020110/1tan sin , 0, cos , 0=======∑∑解得:ααα2-4 图示为一拔桩装置。
在木桩的点 A 上系一绳,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点 C ,在绳的点 B 系另一绳 BE ,将它的另一端固定在点 E 。
然后在绳的点 D 用力向下拉,并使绳 BD 段水平, AB 段铅直; DE 段与水平线、 CB 段与铅直线成等角α=0.1rad (弧度 (当α很小时, tan α≈α 。
如向下的拉力 F=800N ,求绳 AB 作用于桩上的拉力。
题 2-4图作 BD 两节点的受力图AC y BD C xE y BD E xF F F F F F B FF F F F F D ========∑∑∑∑ααααcos , 0, sin , 0sin , 0, cos , 0节点:节点:联合解得:kN F F F A 80100tan 2=≈=α2-5 在四连杆机构 ABCD 的铰链 B 和 C 上分别作用有力 F 1和 F 2, ,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
求平衡时力 F 1和 F 2的大小间的关系。
题 2-5图以 B 、 C 节点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030cos , 0045cos , 02211BC x BC x F F F C F F F B 节点:节点: 解得:462=F F2-6 匀质杆重 W=100N,两端分别放在与水平面成 300和 600倾角的光滑斜面上,求平衡时这两斜面对杆的约束反力以及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题 2-6图2-7 已知梁 AB 上作用一力偶,力偶矩为 M ,梁长为 l ,梁重不计。
求在图 a,b, 两三种情况下,支座 A 和 B 的约束反力。
(a (b题 2-7图(a l MF F B A -==(. 注意,这里, ...... A . 与 . B . 处约束力为负,表示实际方向与假定方向 .................. 相反,结果应与你的受力图一致,不同的受力图其结果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 .(bαcos l M F F B A ==2-8 在题图所示结构中二曲杆自重不计, 曲杆 AB 上作用有主动力偶, 其力偶矩为 M , 试求 A 和 C 点处的约束反力。
题 2-8图作两曲杆的受力图, BC 是二力杆, AB 只受力偶作用,因此 A 、 B 构成一对力偶。
即 ' B A F F =aM F F F aM F Ma F a F M C B A B B B A 4242' 3' 22' 22, 0===∴==⨯+⨯=∑2-9 在图示结构中, 各构件的自重略去不计, 在构件 BC 上作用一力偶矩为 M 的力偶, 各尺寸如图。
求支座 A 的约束反力。
题 2-9图1作受力图2、 BC 只受力偶作用,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l MF F C B ==3、构件 ADC 三力汇交lM F F F F A C A X 20' 22, 0-==--=∑2-10 四连杆机构 ABCD 中的 AB =0.1m , CD =0.22m , 杆 AB 及 CD 上各作用一力偶。
在图示位置平衡。
已知 m 1=0.4kN.m,杆重不计,求 A 、 D 两绞处的约束反力及力偶矩 m 2。
题 2-10图kNmM M l F M CD M l F M AB CD B AB B 7. 175sin , 030sin , 0221==︒==︒=∑∑解得:杆杆:2-11 滑道摇杆机构受两力偶作用, 在图示位置平衡。
已知 OO 1=OA=0.4m, m 1=0.4kN.m,求另一力偶矩 m 2。
及 O 、 O 1处的约束反力。
题 2-11图kNF F F kNm M kN F M F M CD M F M OB A O O A A A 15. 18. 0, 15. 14. 0,060sin 4. 0' , 01221======⨯⨯==︒⨯⨯=∑∑解得:杆杆和滑块:2-12 试求图示各梁支座的约束反力。
设力的单位为 kN ,力偶矩的单位为 kN.m ,长度的单位为 m ,分布载荷集度为 kN/m。
(a (b题 2-12图受力分析如图:kNF kN F F F FF M B A B A YB A21, 15208. 020, 04. 2206. 184. 08. 020, 0==+⨯=+=⨯=⨯++⨯⨯=∑∑解得:受力分析如图:kNF kN F kN F F F F F F F F M B Ay Ax B Ax x B Ay Y B A 95. 31, 33. 12, 98. 1521, 02202, 032322203, 0===⨯==⨯=⨯+=⨯⨯=⨯⨯+=∑∑∑解得: 2-13 在图示 a , b 两连续梁中,已知 q , M , a ,及θ,不计梁的自重。
求各连续梁在 A , B , C 三处的约束反力。
(a (b题 2-13图1作受力图, BC 杆受力偶作用θcos a MF F C B ==2. 对 AB 杆列平衡方程M a F M F M aMF F F a MF F F B A A B Ay Y B Ax X =⨯==-=-=====∑∑∑θθθθcos ' , 0 (cos ' , 0tan sin ' , 0所以:MM aMF a M F A Ay Ax =-==θtan1. 以 BC 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221cos , 0 (0cos , 0sin , 0qaa F F M F qa F FF F F C B C By YC Bx X=⨯==+-===∑∑∑θθθθθcos 22tan 2qaF qa F qa F C By Bx ===1. 以 AB 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221, 0 (2, 02tan , 0qa a F M F M qa F F F qa F F F ByA B ByAy YBx Ax X =⨯========∑∑∑ θθθcos 22122tan 2qa F qa M qa F F qa F F C A By Ay BxAx ======2-14 水平梁 AB 由铰链 A 和杆 BC 所支持, 如图所示。
在梁上 D 处用销子安装半径为 r =0.1m 的滑轮。
有一跨过滑轮的绳子,其一端水平地系于墙上,另一端悬挂有重 P=1800N的重物。
如 AD =0.2m , BD=0.2m , 045=ϕ,且不计梁、杆、滑轮和绳的重量。
求铰链 A 和杆 BC 对梁的约束反力。
题 2-14图1. 以滑轮和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 列平衡方程:2. 0(6. 022, 0 (022, 0022, 0=+⨯-⨯⨯+⨯==-⨯+==⨯--=∑∑∑r P F r P F M P F F F F P F F B A B Ay Y B Ax X解得:NF NF NF B Ay Ax 5. 84812002400===2-15 如图所示, 三绞拱由两半拱和三个铰链 A , B , C 构成, 已知每个半拱重 P =300kN, l =32m , h =10m 。
求支座 A 、 B 的约束反力。
题 2-15图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对称性知:kN P F F F F By Ay BxAx 300====以 BC 半拱为研究对象kNF F l F h F l P M Ax Bx By Bx C 120283, 0==∴⨯=⨯+⨯=∑2-16 构架由杆 AB , AC 和 DG 组成,如图所示。
杆 DG 上的销子 E 可在杆 AC 的光滑槽内滑动,不计各杆的重量,在水平杆 DGF 的一端作用铅垂力 F 。
求铅直杆AB 上铰链 A , D 和 B 所受的力题 2-16图解:1.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FF F F F F M F F F FCy By Cy B Cy By Y ==∴===-+=∑∑, 0, 0 (0, 0 2. 以 DG 杆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02, 00, 00, 0a F a F MF F F FF F F FAx Dx B Ay Dy By Y Ax Dx Bx X 解得:F F FF F F Ay Bx Ax =-==3. 以 AB 杆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222, 0 (022' , 0022' , 0=⨯-⨯==-⨯+==⨯+=∑∑∑a F a F F M F F F F F F F E D E Dy Y E Dx X2-17 图示构架中, 物体重 1200N , 由细绳跨过滑轮 E 而水平系于墙上, 尺寸如图所示, 不计杆和滑轮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