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赏析语言特色题解题思路
语言篇:炼字炼句炼篇章-2020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满分必杀技

语言篇:炼字炼句炼篇章鉴赏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诗眼、赏析关键句(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
第一节品味关键词(炼字)古人诗歌创作中十分讲究炼字。
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品味关键词,就是体会作者的用字之妙。
【赏析例举】1.准确,能够精当地描摩客观事物〖例题〗白居易的《暮江吟》有“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诗句。
请赏析句中“铺”字的妙处。
〖答案〗这一句意思是说,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铺”字准确而形象地描绘了残阳照射江面的情景,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2.达意,能够贴切地表达主观感受〖例题〗陶潜“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历来为人称道。
为什么不用“望”而用“见”?〖答案〗“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的,自然地映入眼帘的。
用“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
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这就是陶渊明追求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正是通过“见”传达出来的。
3.新奇,能够增强审美情趣。
〖例题〗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
○诗中“知”“斗”“解”有和妙处?请加以赏析。
〖答案〗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刹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可笑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
实用类文本阅读综合分析题答题指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色。 请在文 中加点词语 中任选两个 , 结合文 章简要分析
这些不同的语 言特色。( 5分 )
本题是考点 “ 分析语 言特色 , 把握文章 结构 , 概括
中心意思 ”的内容 之一 。重点是 “ 从词语分析语言特 色” 。答题思路 : 解词——分析词语运用 的手法 、 特色 、
手法 中最突出的一种或几种 。这属 于对文本形式 的方
面的阅读要求 , 这在 阅读能力层级里 , 是 c级 。
二、 高考预测
2 0 1 3年考查趋势及备考建议 :
每年所选 文体 都有 变化 , 但设题点往往在分析综
合、 鉴赏评价和探究 的九个考点中出现。而“ 分析语言
阳光与欢快的 小鸟 , 构成 生命 的色彩 与活力。 这些景物
格特点 。
记它的基本特征是真实性 、 概括性和文学性。另外 , 作 为具体 的实用类文本 .它 自身可能会有有别于其他 同 类文体 的个性特征 在 . 这个特 征是“ 这 一个” 文本所具 有的 , 这就是所谓的“ 具体” , 我们在对文本 的一般性特 征进行分 析的同时 , 也应该 注意到这种富有个性的“ 具
还是诙谐 幽默的 。 是深奥艰 涩的还是平易 晓畅的, 运用 了什 么样 的修辞手段等 。 文章 的结构 , 则 是指对文章材料 的组织形态 , 一 般 说来传记类文本多用顺叙 ,而新闻类中的通讯则如 同
一
风格——作用 、 效果 。
答案 : ①惨淡经 营: 运用拟人 手法, 把 第一个 D N A
特色 。 把握文章结构 , 概括 中心意思 ” 是阅读答题 的基
现代文阅读中特色题的实用解题思路

现代文阅读中特色题的实用解题思路作者:戎文健来源:《新高考·高三语文》2012年第12期现代文阅读题中经常有一类对文中部分语句的特色进行探讨的考题。
从学生答题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学生面临着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答题没有明确的思考方向,做题比较随意;二是思考角度不全面,往往要点不全,得分不高,应该拿到的分拿不到。
对此,笔者总结出比较全面的答题角度,力求帮助考生拿到高分甚至满分。
对这类特色题,我们一般应从六个角度去思考,这六个角度分别是结构安排、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句子内涵和语言特色。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答题过程中不见得这六个角度中的每一角度在某题中都有答题要点,这里仅指思考的全面性,力求从以上六个角度去获取得分要点。
根据这六个思考角度,这里分别来阐释一下与之相对应的常见答题要点。
结构安排角度是指学生应思考题目中让考生探讨的相关语句在情节、线索、过渡、照应、伏笔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文章结构安排是作者思路的外在表现,学生在阅读时要弄清文章的层次,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
表达方式角度主要应从描写、抒情、记叙、议论等方面去思考。
在做题时还要具体到以上表达方式的不同类型,由于分类较多,在此不一一叙述。
试题涉及频率较高的是描写,特别是描写的角度及效果。
表现手法角度是解决特色题最常见的思考角度,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铺垫、托物言志、抑扬、白描、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以小见大、伏笔、衬托或渲染、悬念、联想想象、对比、动静结合等。
做题时需要仔细推敲,从最有把握的方面去分析。
修辞角度也是这个道理,常考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等。
对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考生要做到了然于胸,在分析时还要注意结合文中语句。
句子内涵角度主要是根据所给文本本身去理解,一般会涉及上下文语境,常考的方向是多重内涵的探讨,要求考生不仅懂得字面义,更要进一步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2022年高考总复习专题09 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设考点:分析语言特点(解析版)

专题09 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设考点:分析语言特点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021·陕西·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卫兵与团长林万华新兵薛明抬起手臂,低头看了一眼手表,离大年初一还有一刻钟。
薛明站在警卫室外,眺望夜空,烟花绚烂,爆竹声不时传入耳中,触景生情,他心里不由得就想起老家、父母,眼里便泪花涌动,十八岁的他,这是第一次在外过年。
部队守卫的航油库,周边为田地,积雪覆盖着,白茫茫一片,单调、沉寂。
库区内路灯朦胧,围墙顶上的钢丝网在积雪的映衬下寒光闪烁。
薛明双眼凝视窗外,他忽然发现,通往库区的路上,影影绰绰有两个身影正朝这边走来,他警觉地握紧手中的枪,目光紧紧地盯住那两个移动的身影。
除夕夜,谁会来库区那两个身影,渐行渐近,一个稍胖,个头中等。
另一个,身材健硕。
再走近些,薛明看到,俩人都穿着军装,稍胖的那个人,年龄四十开外,他身旁那位,手提保温桶,看体形和走路的姿态,薛明觉得眼熟。
很快,二人已走到库区大门外,薛明看清楚了,是连长和一位不认识的首长。
他惊喜、激动,随后跨前一步,立正,敬礼,动作干净利索,报告词也清晰响亮。
连长满意地转身对同行人说,报告团长,这是新兵薛明。
随后,又对薛明说:“团长来库区看望值勤卫兵,和大家一起过年。
”薛明一听,感动得又是一个立正,挺直腰板说道:“谢谢团长关心!”团长笑着说,快进屋吧,让小薛趁热尝尝咱们包的饺子香不香。
警卫室内,薛明吃着首长送来的热气腾腾的猪肉馅饺子,一股暖流涌入心田,泪水也随之涌满双眼。
团长见状,哈哈一笑,这兵,多情善感啊。
说着,他从薛明手里拿过枪:“你慢慢吃,我去执勤。
”薛明急忙放下碗筷,刚要跟出去,却被连长拦住了:“我去!”薛明吃完饺子,团长和连长说要进库区检查安全,薛明先是一愣,随后,双手送上登记簿和签字笔:“请首长登记!”连长看了一眼团长,又盯了一眼薛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
他接过登记簿,逐项填写,十分娴熟。
待他填写完毕,薛明接过本子,转身又交给了团长。
现代诗歌赏析答题技巧

现代诗歌赏析答题技巧诗歌鉴赏题是考试中经常考到的一类题型,这类题目该怎么去做呢,如何去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怎么分析每道题目该从哪个角度作答?下面介绍几种解题思路,仅供参考。
1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做诗歌鉴赏题目都是有套路的,一般情况下诗歌常见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都有熟知,这样在做题是才有话可说,直接套用即可。
比如常见的有赋、比、兴,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等。
同时还要了解现在诗歌开头结尾的作用,篇章结构是怎样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
现代诗歌赏析题目要多背一些术语,然后运用这些术语去答题,去组织语言,这样才是最佳的方法。
常见答题模板就是本诗用何种手法,有什么意象或特点,表达了哪种情感,有何作用,基本上一道题目就回答完整了。
2怎么做诗歌鉴赏题诗歌鉴赏题目分为很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有分析意境、技巧、语言特色、炼字等题型,每种题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答题窍门,大家要灵活结合诗歌本身去做题,效果会更好。
对于意境类题目,可以诗歌的意思来回答,描述了一种怎样的情景,渲染了一种怎样的画面景象,景物描写有哪些突出特点,要通过它来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等,这样一道题目就做出来了。
对于分析技巧类题目,主要还是围绕作者要表达的主旨去写,写任何东西都是要抒发情感,或是借景抒情,或者是托物言志,作者会通过各种描写和表现手法去抒发情感所以要结合诗句去回答。
语言特点及炼字都是说语言的,常见的概括诗歌语言风格的词语有委婉含蓄、朴实无华、简练生动等等,大家可以多积累一些相关的词汇,在考试中能更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炼字也一样,都是说这个字好在哪,能传神的说明什么,若换了就达不到效果。
还有一类一词统领全篇有异曲同工之妙。
高考语文现代文语言特色赏析题

庄重
文章的话题较为严肃、语气凝重,句式整齐、完整而绵长;关 联词运用完整准确。
诙谐
语气轻松幽默,多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
简洁
语势流畅,多用短句。
繁复(细 多用长句,多对比性和辩证性语言。 腻)
不同的体裁也有着不同的风格:
记叙文、散文主要有平实、华丽、清新、自然、明 快、典雅等风格;
议论文(杂文、随笔)主要有幽默诙谐、辛辣、冷 峻等风格。
2010年湖北卷《烟花三月下扬州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
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 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 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杜牧 说“秋尽江南草木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 草木欣欣的气象。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 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 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 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 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湖 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 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2010年湖北卷《烟花三月下扬州
》
18.本文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 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多用古诗和四字词语,整句和散句的交 错使用,言辞清丽,格调典雅。
【试题分析】语言运用:音、词、句、语言风格。 【高考考点】分析文章的结构,鉴赏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易错提醒】段落限制,具体分析,一定要举出例子。 【备考提示】语言特色要从语言的形式考虑,即在音、词、 短语、句子、篇章特色中体现出的特点。
2、答案层次:①明确特色 ②举例,分析内容。 ③分析表达效果
鉴赏语言角度: 1.词语 2.句式 3.表达技巧 4.语言特色 5.音韵、构图、结构之美
二、散文阅读答题模板

③分析材料关系法 常见关系如下表:
相承 关系
相并 关系
相属关系
材料关系 承接关系 递进关系 并列关系 对照关系 总分关系
具体特点 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哲理散文的层层相递
文章材料之间是平行的,它们之间或并列或对照 先总说再分说,或者相反
结合文本内容,解说出了文章前后的材料是以怎样的一种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就解说出了文章的行文思路。 (3)答题模板 本文围绕……(以……为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2)解题思路 ①审题型 即审所出的题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所谓明考型,即在题干中直接要求分析 其表达特色,如“请分析其表达特色”;所谓暗考型,题干中带有“赏析”或 “如何描写(表达)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审范围 即审所给的材料是片段、局部的(如一段或几段、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还是全 文、整体的。行话有“整体看手法,局部看修辞”,说的就是如果赏析的是全 文,则首先要考虑表现手法;如果是局部,则首先考虑修辞手法。“首先”就是 优先,但并不是说其他角度不考虑。
③审角度 即审题干要求赏析的角度是定向的还是多向(多角度)的。所谓“定向”,就是 题干明确规定了赏析的角度,如从“修辞手法”角度等。“定向”一般为单 一角度,当然,单一角度还可细化为更小的角度。散文赏析题多是多向(多角度) 的。 (3)答题模板
2.赏析语言艺术 (1)常见题型 ①简要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②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③有人称作者的散文“亦庄亦谐”。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二)结构思路类 1.分析句段作用 (1)常见题型 ①分析画线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②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句)? ③某段(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④简析段(句)在文中的作用。 ⑤有人认为某段在文中意义不大,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这一段有重要的作用, 不能删。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简要分析。
诗词鉴赏“炼句”类试题解题步骤与方法

诗词鉴赏“炼句”类试题解题步骤与方法作者:吕永海来源:《新高考·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19年第09期“炼句”既是修辞问题,也是语法问题。
唐朝大诗人杜甫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由此可以看出,诗人们是最讲究炼句的。
因为把一个句子炼好了,全诗都为之生色。
赏析语句题是历年高考中与赏析诗眼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常考题型。
由于这种题型综合性强,又因赏析角度不固定,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但同时难度也较大。
所以,这类题型应该成为我们复习备考的重点。
一、设题的角度与方式1.请赏析XX句。
例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15题“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漾漾)。
2.请赏析XX联的妙处。
例如:2018年天津卷第14(2)题“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请从XX角度赏析XX两句。
例如:2018年全国卷Ⅲ第15题“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二、答题的方法与技巧1.弄懂句子的基本含意,进而把握其内容、情感的深层内涵。
2.从句子的语言特点出发。
如语序倒置句式的错位美、对偶对仗句式的整饬美、互文见义句式的开合美、排比反复句式的气势美、省略跳跃句式的情感意念美、意象组合句式的巧妙含蓄美、长于炼字句的凝练美,等等。
3.从句子的表達技巧出发。
一般来说,高考选取的句子,大多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就要找出其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4.从句子的位置出发。
①首句(起)。
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渲染、铺垫之意。
例如:《春残》(唐彦谦)首句“景为春时短,愁随别夜长”,“愁”字就是全诗的诗眼,奠定了全诗惋惜感伤的情感基调。
②中间句(承、转)。
有转折、过渡、承上启下、转换话题等作用。
例如:《退栖》(司空图)颔联“燕昭不是空怜马,支遁何妨亦爱鹰”,表明作者由“从宦”到“隐居”的人生转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标题:赏析语言特色题解题思路
副标题:掌握分析文本表达特色的常见题型及方法,提高做题效率,同学们要认真研读呀。
关键词:赏析,语言特色,常见题型
难度:4
重要程度:5
内容: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常见题型,“鉴赏文章的表达特色”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必考点,也是重点之一。
该题考查时常见提问方式有:
①文章某段文字写得很有感染力,请赏析它的表达特色。
②某段文字描写精彩历来受人称颂,请说说好在哪里?
③某段文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④请指出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⑤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⑥本文耐人寻味。
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文章某段文字进行简要赏析。
一、方法指导:
此类题目一般要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艺术技巧、语言特色等几个角度思考。
二、知识讲解:
(一)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引用、对比。
(前七种是考纲规定考查修辞)
效果:
①比喻、比拟、借代:生动形象。
②夸张,对比、反复:强调突出。
③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音乐美。
④排比:节奏鲜明,增强语势,富有表现力。
⑤引用:散文中(增强文化底蕴,丰富文章内涵)
议论文(证明观点,使更有说服力)
(二)描写手法:人物描写(肖像、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细节、衬托或侧面烘托、白描)
景物描写①视角a定点观察,注意远近俯仰高低结合;b移步换景
②动静,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
③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相结合
④点面结合
⑤虚实结合,联想或想象
⑥正侧结合
⑦细节描写
⑧白描:指紧紧抓住景物环境及人物形象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或景物环境的特征。
作用是突出景物或人物特点,简洁传神。
(三)艺术技巧:主要从象征、衬托、抑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相称、联想想象、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借古讽今、对比、讽刺、伏笔照应角度等考虑
(四)语言特色:(1)用词的角度:叠词:①音节和谐,富有音乐美;②强调作用
书面语:典雅,有文学韵味
俗语歇后语:通俗形象,质朴生动。
拟声词:生动形象
(2)造句的角度:整散结合,长短句结合:语言错落有致,富有音乐美;引用诗文:增强文学韵味。
(3)风格的角度:从平实、生动、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幽默诙谐等方面考虑。
注:如问题明确要求回答表达方式,一般直接回答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一般不会回答到“说明”)
三、答题建模:(语言组织顺序)
①该段选取……等特征性景物
②分析修辞手法
③分析描写手法
④概括语段主要内容
⑤品味语段所包含的情感
⑥分析语言上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