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芒种教学设计-二十四节气之芒种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芒种的农忙

二十四节气教案芒种的农忙二十四节气教案芒种的农忙一、引言芒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它标志着夏季农作物的收获季节的开始。
在芒种这个时段,农作物的生长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农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农事措施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本文将针对芒种这个节气的农忙情况进行论述。
二、芒种的农事活动1. 播种和插秧芒种时节,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会忙于播种夏季作物或插秧。
主要包括水稻、玉米、豆类等。
他们会根据天气、土壤状况和作物生长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品种和适宜的时间进行种植。
同时,在播种和插秧过程中,农民还需要控制好水源和施肥等环节,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田间管理随着农作物的生长,农民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田间管理工作。
这包括除草、浇水、追肥、病虫害防治等活动。
例如,农民会定期进行除草,以保证作物的光照和养分供应;同时,他们会根据作物的需要,及时进行浇水,以防止作物因缺水而受到损害。
此外,农民还会根据季节和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适时的追肥和防治病虫害工作,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3. 预防自然灾害芒种时节正值夏季,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季节。
农民需要注意防范和预防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例如,他们会注意天气预报,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的暴雨、台风等天气灾害;同时,农民还会加强农田的灌排设施建设,以减少干旱和水涝对作物的影响;此外,他们还会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以防止病虫害对作物的损害。
三、芒种的农忙意义芒种的农忙对农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芒种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农事活动,农民们能够继承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次,芒种的农忙是农民们收获季节的开始,对于他们来说,丰收是一年中最值得期待的时刻,也是他们辛勤努力的回报。
此外,芒种的农忙还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的繁荣。
四、结语芒种是中国农事活动中的重要节气,它标志着夏季农作物的收获季节的开始。
芒种节气教育教案(精选5篇)

芒种节气教育教案芒种节气教育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芒种节气教育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芒种节气教育教案1活动由来: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
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
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高潮。
饮食上需多饮水,饮食清淡,需要午休,勤换衣勤洗澡。
古有“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等谚语,民间这一天会举办:打泥巴仗、送花神、煮梅等习俗活动。
活动名称:《芒种》活动时间:芒种节气当日活动地点:XXX幼儿园单元课时主题芒种——科学课《麦子和稻子》总课时20分钟背景分析气温一天高似一天,送走了小满,今日便迎来了芒种,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啊,大家就会特意选用芹菜、百合、梨等食材和绿豆等谷物一起熬制烹煮,做一道"绿豆汤"予以清补、降暑。
这样,就能"清凉"的度过芒种啦。
我们的宝贝们也用各种方式来和芒种节气共度今日。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稻子和麦子的不同。
2、体验芒种丰收的喜悦。
教学准备物质:实物麦子和稻子、PPT 稻子和麦子制品、前期经验:周末家长带幼儿认识稻子与麦子教学重点知道芒种是收获的日子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稻子和麦子的不同教学设计一、认识稻子和麦子1、引出:这几天呀,农民伯伯很开心,他们种的庄稼都丰收了。
请你们来说说现在有哪些丰收了?——稻子,各种豆子,棉花2、欣赏图片:丰收的食物小结:很多庄稼丰收,有稻子。
芒种夏收二十四节气教案

芒种夏收二十四节气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芒种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它标志着农作物进入夏季的成熟收获时期。
本节气的教学旨在通过介绍芒种节气的特点和庆祝活动,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对农耕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芒种节气的时间和特点;2. 掌握芒种节气的庆祝活动和习俗;3. 培养学生对农耕文化的兴趣和热爱;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节气介绍节气名称:芒种时间:每年的6月6日或6月7日之间特点:芒种节气是中国夏季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农作物成熟收获的时期。
此时,大豆、小麦、黄瓜等作物开始丰收,农民们忙于收割农作物。
2. 庆祝活动和习俗a. 夏收节夏收节是芒种节气中最重要的庆祝活动之一。
人们会组织集体劳动,农民们欢快地唱着歌曲,手牵手一起参与收割工作。
b. 节食鱼节食鱼是芒种节气的习俗之一。
因为芒种时节,江河湖海中的鱼类开始肥美,人们相信食用这些鱼类可以让人们的身体变得强壮,免去疾病。
c. 塑泥鸡蛋在芒种节气里,人们会用泥土雕刻小鸡蛋,用细小的竹签插在植物上,寄托着对丰收的期望和祝福。
3. 学生小组讨论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习俗进行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并展示他们的观点。
4. 阅读理解练习给学生发放相关的阅读材料,要求他们独立阅读并回答问题。
问题可涉及芒种节气的起源、习俗的意义等。
学生在完成后可以互相交流答案,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延伸活动1. 观察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农田或者农家,让他们亲身感受芒种节气中的农耕文化。
可以让学生体验收割农作物的过程,并参与一些农耕活动。
2. 制作小手工让学生按照芒种节气的特点,制作相关的手工,如塑泥鸡蛋或者刺绣作品,以展示他们对芒种节气的理解和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阅读理解练习展示了对芒种节气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可以作为评价参考,考察学生对芒种节气文化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小班芒种主题活动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小班芒种主题活动一、活动背景芒种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天的正式开始。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芒种主题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认识自然界的变化,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并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二、目标1.让幼儿了解芒种节气的含义和特点;2.培养幼儿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能力;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活动时间本活动将在芒种节气前后的一周内进行,总计5个工作日。
四、活动内容第一天:了解芒种节气1.制作节气卡片:让每个幼儿制作一个芒种节气的卡片,上面绘制有相关的图案,并在卡片背面写上芒种的含义。
2.课堂讲解:教师用简单的语言讲解芒种的含义和特点,引发幼儿的兴趣。
第二天: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1.实地观察:带领幼儿到学校附近的花坛或草地上,观察芒种时节植物的生长变化,例如花朵的开放情况、叶子的颜色变化等。
2.植物绘画:回到教室后,让幼儿用彩色纸和蜡笔绘制自己观察的植物,鼓励他们将观察到的特点细致地表达出来。
第三天:制作芒种小食品1.准备食材:提前准备好芒种时节常见的食材,如小麦、高粱、桃子等。
2.制作小食品:教师示范制作简单的食品,如小麦粥、高粱糕等,幼儿尝试参与其中。
第四天:制作芒种主题手工艺品1.制作稻穗手链: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些彩纸条和橡皮筋,教他们用彩纸条制作稻穗手链。
2.制作稻草人:教师示范制作稻草人,幼儿参与其中,可以采用简单的材料,如纸盘、稻草等。
第五天:芒种游戏和示范1.芒种小游戏:设计一些与芒种相关的小游戏,如捉迷藏、跳绳比赛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对芒种的理解。
2.芒种示范活动:教师带领幼儿表演一段与芒种相关的小节目,如朗诵、歌曲演唱等,展示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五、活动评估1.教师观察: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幼儿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动手能力和理解程度等。
2.绘画作品:幼儿的植物绘画作品可以用来评估他们对芒种和植物生长变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的教案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的教案芒种,是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
在这一天,大地万物舒展生长,农田里的小麦、玉米起了芒。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利用芒种这个节气,为学生设计一堂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课堂活动。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引入课堂。
在芒种的季节里,阳光明媚,气温逐渐升高,植物生长迅速。
带领学生到校园的花坛或者周边的田野中,让他们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
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植物,比较它们的生长速度、叶子的颜色和形状,以及花苞的出现等等。
通过观察和对比,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芒种这个节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接着,我们可以进行一次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芒种的乐趣。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种植一棵小麦或者其他快速生长的农作物。
首先,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瓶子和一些小麦种子。
然后,让学生们将小麦种子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观察种子的变化。
随后,学生们在准备好的土壤中播种小麦种子,负责每天浇水,并进行记录。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亲手参与到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增强他们对芒种的理解和感受。
在课堂的后半段,我们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芒种节的起源和相关习俗。
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述传说的方式,介绍芒种这个节气的由来。
比如,我们可以讲述一个关于黄帝种玉米的传说,以及中国农民在芒种这天举行的各种祭祀和庆祝活动。
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些与芒种相关的手工艺品,比如玉米人或者小麦的剪纸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芒种的记忆和理解,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游戏和小测验。
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图片,让他们根据图片猜测是不是属于芒种节。
或者我们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芒种相关的问题,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并写下自己的答案。
通过这些互动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记忆芒种的内涵。
总之,芒种这个节气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芒种节气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芒种节气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今天,我们迎来了芒种节气,为了让幼儿了解芒种节气的相关内容,加强幼儿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体验,幼儿园可以开展了芒种节气主题系列活动。
01.认识芒种节气
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在每年公历6月5日-7日之间,今年的芒种是6月5日。
在这一天有送花神、打泥巴仗、安苗、煮梅等活动。
02.制作花环”送花神”
芒种时节送花神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祭祀习俗,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幼儿园老师可以带孩子们做花环手工,通过孩子的用心的折叠、粘贴等技巧,制作属于自己的花朵。
03.种植活动
芒就是指一些有芒作物,如大麦、小麦开始成熟,将要收割,种就是种子的意思,或表明晚谷、黍、稷等作物播种最忙的季节。
幼儿园可以开展种植活动,让孩子们除草、松土、播种、浇水,体验种植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懂得珍惜粮食。
04.教学活动:大馒头哪里来?
我们吃的馒头,小朋友们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揭秘馒头的秘密吧!
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认识小麦,认识馒头的来历,让幼儿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培养幼儿对农民伯伯的爱戴之情。
幼儿园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开展丰富多彩的芒种主题教育活动,既培养了孩子们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也满足了孩子们的探究兴趣。
05.教学活动:节气儿歌
芒种
种完五谷种白菜,
过了芒种别强种,
谁要误了播种期,
一年收成准落空。
节气芒种教案

节气芒种教案
教学内容:节气芒种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节气芒种的特点和与其相关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气文化,培养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关注意识。
教学重点:芒种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芒种的文化内涵,培养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图片、PPT、视频、文具等。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一段与芒种有关的视频素材。
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了解到芒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Step 1:介绍芒种的特点和意义
1.通过PPT和图片展示芒种的气候特点,如高温多雨,四季如夏等。
2.让学生就“四季如夏”对芒种的意义进行思考和交流。
Step 2:了解芒种的习俗活动
1.让学生阅读有关芒种的习俗活动文段,了解芒种的习俗和活
动,如吃时新、赴温泉、钓鱼等。
2.鼓励学生加入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习俗活动的理解和体验。
Step 3:开展相关活动和任务
1.分组让学生设计并制作芒种节日宣传海报,展示芒种的特点
和与之相关的习俗活动。
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芒种的文化内涵。
2.组织学生参与芒种习俗活动,如品尝时新、赴温泉、或者在
校内进行仿真的钓鱼活动。
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芒种的了解。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芒种为主题,撰写相关的说唱诗或作文,展示对芒种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芒种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培养了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关注意识。
同时,通过习俗活动的体验,使学生更加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芒种主题班会教案

芒种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芒种节气的特点、习俗和文化内涵。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芒种节气的特点和相关习俗。
(2)体会芒种时节农民劳作的辛苦,懂得珍惜粮食。
2、难点(1)理解芒种节气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将芒种节气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多媒体展示法四、教学准备1、收集芒种节气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视频、文字等。
2、准备与芒种节气相关的道具,如麦穗、镰刀等。
3、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3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芒种节气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视频中展示的是什么节气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芒种节气的主题。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1、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芒种节气的时间、特点和意义。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 6 月 5 日或 6 日,此时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是谷类作物耕种的节令。
2、讲解芒种节气的习俗,如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等。
可以结合图片和故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些习俗的由来和寓意。
(三)小组讨论(1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芒种时节,农民们都在忙些什么?2、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3、芒种节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四)实践活动(15 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插秧”的活动,准备一些道具,如绿色的纸条代表秧苗,让学生在规定的区域内模拟插秧的动作,体验农民劳作的辛苦。
2、指导学生制作芒种节气的手抄报,要求内容包括芒种的特点、习俗和自己的感受,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总结(5 分钟)1、请学生分享在本次班会中的收获和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芒种
一、教材分析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交芒种节气。
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
“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
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
“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民间有“送花神”“安苗”“煮梅”等习俗。
教材通过听“芒种与荞麦姑娘”的感人故事使学生了解芒种由来的传说;通过赏析美文《夏感》,引领学生感受夏之繁忙、夏之珍贵;通过品味农谚和相关古诗词带领学生感受百姓和文人眼中的芒种节气,并增加了学生的文学积累;“挂菖蒲、悬艾草”“安苗”等芒种习俗让孩子们对芒种节气有了更深的认识;教材最后“推销物品练条理”小练笔以“推销物品”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条理性地将事物、事理说明白写清楚,让读者印象深刻!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与芒种有关的习俗,感受芒种节气的各种特征。
2.通过学习悬菖蒲挂艾草活动,认识菖蒲艾草,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
3. 感受农忙时节农人的辛苦,增强对农民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了解各地有关芒种的习俗等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向身边的人提前了解关于芒种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芒种”我知道
初步了解一些夏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常识,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芒种简介:(课件、芒种的图片)
同学们,你知道芒种节气是什么时候吗?又代表什么意思呢?(请生相互交流。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交芒种节气。
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
有芒的稻子可种”。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
“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
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
“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二)芒种的由来
每年 6月 5日、6日或 7日,太阳到达黄经 7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第九节气芒种。
此时节,麦类等有芒作物快收,谷黍类作物忙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
“春争日,夏争时”,这“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故而,“芒种”也称为“忙种”,是农民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节。
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在此时节,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关于“芒种”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课件出示教材中芒种与荞麦姑娘的故事,学生自由朗读,并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三)芒种的习俗
同学们,芒种时节民间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教师准备微课介绍,学生观看学习。
)
1.送花神
芒种农历二月初二日花朝节上迎花神。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此俗今已不存,但从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
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
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
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