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炼焦煤进口煤炭国资源概况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及分布特点

中国在地质历史上的成煤期共有14个,其中有4个最主要的成煤期,即广泛分布在华北一带的晚炭纪——早二叠纪,广泛分布在南方各省的晚二叠纪,分布在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和西北地区的早中侏罗纪以及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东部的晚侏罗纪—早白 垩纪等四个时期。
它们所赋存的煤炭资源量分别占中国煤炭资源总量的26%、5%、60%和7%,合计占总资源量的98%。
上述四个最主要的成煤期中,晚二叠纪主要在中国南方形成了有工业价值的煤炭资源,其他三个成煤期分别在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形成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面广,除上海市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数量的煤炭资源。
在全国2100多个县中,1200多个有预测储量,已有煤矿进行开采的县就有1100多个,占60%左右。
从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看,华北地区最多,占全国保有储量 的49.25%,其次为西北地区,占全国的30.39%,依次为西南 地区,占8.64%,华东地区,占5.7%,中南地区,占3.06%, 东北地区,占2.97%。
按省、市、自治区计算,山西、内蒙、陕西、新疆、贵州和宁夏6省区最多,这6省的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81.6%。
储量丰富,分布面广,品种齐全。
据中国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埋深在1000m以浅的煤炭总资源量为2.6万亿t。
其中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2.45万亿t,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以南的广大地区仅占6%左右。
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四省区占全国资源总量的81.3%,东北三省占1.6%,华东七省占2.8%,江南九省占1.6%。
中国煤炭资源的种类较多,在现有探明储量中,烟煤占75%、无烟煤占12%、褐煤占13%。
其中,原料煤占27%,动力煤占73%。
动力煤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分别占全国的46%和38%,炼焦煤主要集中在华北,无烟煤主要集中在山西和贵州两省。
中国煤炭质量,总的来看较好。
已探明的储量中,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占20%以上;硫分小于1%的低硫煤约占65%-70%;硫分1%-2%的约占15%-20%。
我国煤炭进口形势与进口煤质量分析与研究

内容摘要
针对我国进口铁矿石的现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首先,应加强政策引导, 鼓励国内钢铁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其次,应加强 市场监管,规范铁矿石市场秩序,防止过度开采和无序竞争。此外,还应加强技 术研发,提高国产铁矿石的品位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减少对进口铁矿石 的需求。最后,应积极探索多元化进口渠道,降低对特定国家的依赖,提高我国 在铁矿石贸易中的议价能力。
3、进口煤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进口煤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进口煤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煤炭生产、加工和出口标准不同。例如,澳大利亚、 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煤炭出口标准相对宽松,而部分内陆国家的煤炭质量则相对 较差。
3、进口煤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也会对煤炭质量产生影响。例如,在运输 过程中,长时间的海运和露天存放可能导致煤炭质量下降;在储存过程中,不同 国家和地区的储存条件和管理水平也会影响煤炭的质量。
内容摘要
进口铁矿石对我国国内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进口铁 矿石的价格波动会对国内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其次,进口铁矿石的数量和品种会 影响国内钢铁企业的生产。当进口铁矿石不足时,国内钢铁企业可能会出现减产 或停产的情况。最后,进口铁矿石还会影响国内消费市场。当进口铁矿石价格较 低时,消费者购买钢铁产品的意愿会增加,从而促进国内消费市场的繁荣。
2、进口煤质量问题案例分析
2、进口煤质量问题案例分析
以某年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的煤炭为例,部分批次煤炭的含硫量超过了中国 国内的标准,导致中国国内电厂等用户无法使用。经过协商,澳大利亚方面同意 按照中国国家标准进行洗选和加工,并赔偿了中国国内用户的损失。
2、进口煤质量问题案例分析
煤炭进口与出口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煤炭进口与出口的现状和趋势分析煤炭是全球能源领域最重要的燃料之一,它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
本文将对煤炭进口与出口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
一、全球煤炭进口与出口概况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煤炭进口与出口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在过去10年中,全球煤炭进口量增长了约30%,而出口量则增长了约40%。
这表明全球煤炭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
二、煤炭进口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一)煤炭进口现状1.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进口国。
中国的煤炭进口量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目前已经占据全球进口量的大部分份额。
2. 印度也是煤炭进口的重要国家,由于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印度的煤炭进口量也在不断增加。
3. 其他煤炭进口国主要包括日本、韩国、德国等。
(二)煤炭进口趋势分析1. 中国煤炭进口量仍将保持增长。
尽管中国政府提出了减少对煤炭依赖的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但中国经济的增长仍将驱动其煤炭需求,煤炭进口量预计将继续增加。
2. 亚洲其他国家的煤炭进口量也将增加。
随着亚洲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印度、韩国等国家的能源需求增长,煤炭进口量在该地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3. 其他地区,如非洲、中东等也存在增加煤炭进口的趋势。
这主要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以及国内煤炭资源不足的影响。
三、煤炭出口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一)煤炭出口现状1.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其煤炭出口量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很大份额。
澳大利亚的煤炭主要出口到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等。
2. 其他主要的煤炭出口国包括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美国等。
(二)煤炭出口趋势分析1. 澳大利亚的煤炭出口将继续增加。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出口量将继续增加,特别是向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出口。
2. 俄罗斯的煤炭出口量也将增加。
俄罗斯拥有庞大的煤炭储量,随着亚洲市场需求的增加,俄罗斯将加大对亚洲市场的煤炭出口。
3. 美国的煤炭出口量可能会有所下降。
国内煤炭资源分布详细

国内煤炭资源分布详细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消耗煤炭最大的国家之一。
由于煤炭资源的广泛分布和资源量的丰富,我国煤炭开采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西南和华南等地区。
其中,华北地区主要煤种为焦煤和烟煤,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
山西、内蒙古是华北地区煤炭开采的重要省份,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量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等地,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区之一。
华东地区的主要煤种为长焰煤和无烟煤,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5%。
山东、安徽、江苏是华东地区煤炭开采的主要省份。
其中山东省的煤炭储量最大,占全国总量的17%,是全国第一大煤炭生产省份。
西南地区煤炭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7%,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份。
华南地区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6%,广西、广东等省份是该地区的主要煤炭生产区。
煤炭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首先是地质构造。
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的国家,不同地区的地质构造类型不同,对煤炭储量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是地层时代。
不同时代地层的成因、构成、孔隙度、热史等因素的不同,对煤炭形成和分布产生了影响。
第三是沉积环境。
影响煤炭形成的沉积环境包括水动力条件、泥质含量、植被和气候等,不同的沉积环境对煤炭分布的影响也不同。
此外,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地区和行业政策的制定也会对煤炭资源分布产生影响。
总体而言,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内陆地区。
煤炭资源的丰富及其开采产生的环境影响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应当通过加强监管和技术创新来保障煤炭开采的可持续性。
中国炼焦煤分布情况

中国炼焦煤分布情况炼焦煤是钢铁、铝等重要金属工业的原材料之一,是煤炭资源的重要部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国家,其中炼焦煤储量也非常丰富。
本文将以中国炼焦煤分布情况为主题,进行分析和介绍。
什么是炼焦煤先来简单介绍一下炼焦煤。
炼焦煤是一种质量较好的煤种,采用燃烧还原法进行高温加热,可以生产焦炭,进而用于炼钢、炼铁、铝电解等工业领域。
炼焦煤通常包括固定碳含量高、灰分含量低、水分含量低的煤种。
中国炼焦煤储量分布中国炼焦煤资源非常丰富,分布在各个省市。
根据《中国煤炭资源条件》的统计数据,全国炼焦煤资源总量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比例为66.95%,其中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地区:1.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区之一,炼焦煤资源也非常丰富。
主要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等省份。
山西省被誉为“炼焦煤之乡”,是中国炼焦煤的重要产区之一,占全国炼焦煤资源总量的35%左右。
2. 华东地区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炼焦煤资源也比较丰富。
主要地区包括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份。
其中,山东省炼焦煤储量为全国第二,占全国储量的20%左右。
3.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也是中国炼焦煤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主要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等省份。
其中,四川省的炼焦煤储量占全国总量的7%左右。
炼焦煤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中国炼焦煤资源储量丰富,但开发利用还有一些困难和问题。
其中,煤矿数量过多、规模小、技术落后、安全和环保问题突出等是主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炼焦煤资源,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例如,调整煤炭开采许可证的管理方式,控制煤矿数量和规模,对重点矿区实行集中整治等,以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炼焦煤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西南等地区。
当前,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以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煤炭行业概况了解煤炭产业链全景

煤炭行业概况了解煤炭产业链全景煤炭行业概况:了解煤炭产业链全景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煤炭行业的概况,以及煤炭产业链的全景。
一、煤炭行业概况煤炭是一种天然的矿产资源,具有丰富的储量和广泛的分布。
截至目前,全球煤炭储量约为1.05万亿吨,其中中国储量最大。
煤炭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资源,其开采和利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世界煤炭产量和消费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据数据统计,中国煤炭产量在全球占比超过50%,煤炭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其他重要的煤炭产国包括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等。
2. 煤炭种类根据煤炭的不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可以将其分为无烟煤、炼焦煤、褐煤等几大类。
不同的煤种适用于不同的用途。
无烟煤多用于发电和化工行业,炼焦煤用于钢铁冶炼,褐煤多用于燃料和发电。
3. 煤炭利用方式煤炭的利用方式多样,主要有燃煤发电、冶金用煤、化工用煤等。
其中,燃煤发电是煤炭最大的消费领域,占据了煤炭全行业消耗的大部分。
二、煤炭产业链全景煤炭产业链是指从煤炭的采掘、洗选、运输到最终利用的整个过程。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煤炭产业链的全景。
1. 采掘环节煤炭的采掘是煤炭产业链的首要环节。
采煤可以分为地下采煤和露天采煤两种方式。
地下采煤主要适用于深埋煤层,而露天采煤一般适用于浅埋煤层。
采煤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洗选,以提高煤炭的质量。
2. 运输环节运输环节是将采掘出来的煤炭运送到用户或销售市场的过程。
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
其中,铁路运输是最常用的运输方式,其优势在于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可靠。
3. 煤炭市场煤炭市场是煤炭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涉及到交易、配送和销售等业务。
煤炭市场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个层面。
国内市场主要是供应国内的需求,而国际市场则是出口和进口煤炭的贸易。
4. 煤炭利用煤炭的最终利用主要包括燃煤发电、冶金和化工等行业。
中国的煤炭资源概述

中国的煤炭资源概述(根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资料)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能源消耗总量大。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一直在70%以上,而且这种格局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仍占50%以上。
为节约和保护资源,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正确认识我国煤炭资源基本特征是非常必要的。
一、我国的煤炭资源量及其分布1、我国的煤炭资源量根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资料,除台湾省外,我国垂深2000米以浅的煤炭资源总量为55697.49亿吨,其中探明保有资源量10176.45亿吨,预测资源量45521.04亿吨。
在探明保有资源量中,生产、在建井占用资源量1916.04亿吨,尚未利用资源量8260.41亿吨。
2、我国煤炭资源的地域分布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昆仑-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
大致以昆仑-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我国北方省区煤炭资源量之和为51842.82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3.08%;其余各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854.67亿吨,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6.98%。
在昆仑-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探明保有资源量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而这一线以南探明保有资源量不足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10%。
显然,我国煤炭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存在北多南少的特点。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西地区。
大致这一线以西的内蒙古、山西、四川、贵州等11个省区,煤炭资源量为51145.71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1.83%。
这一线以西地区,探明保有资源量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89%;而这一线以东地区,探明保有资源量仅占全国探明保有资源量的11%。
显然,我国煤炭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存在西多东少的特点。
我国煤炭资源地域分布上的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的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基本生产格局。
3、我国主要省区煤炭资分布我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
我国煤炭资源概况

我国煤炭资源概况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
1996年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采量达到近10亿吨。
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1、中国能源开发状况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
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中国的煤炭储量相对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
中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而石油仅占2.4%,天然气仅占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煤炭长期以来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70%以上。
据有关部门预测,2022年度全国一次能源产量将达到12亿3000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将达7亿85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原煤11亿吨),仍占63.8%。
专家预测,在本世纪前30年,煤炭仍将在中国一次性能源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主要能源的开发深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石油和煤炭的开发程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前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
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中国的煤炭储量相对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
中国煤炭资源总量5.6万亿吨,其中探明储量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
1、煤炭资源利用现状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匀。
全国除上海外,其他省(区)、市均有探明储量。
从地区分布看,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云南、贵州、河南和安徽,七省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1.8%,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
中国煤炭资源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已发现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详查储量小,大规模建设的资源供给能力不足。
现有生产矿山储量资源不足。
按目前开采水平,世界煤炭剩余储量可供开采192年,而我国仅可供开采110年。
(一)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循环利用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回收利用的总体状况是:露天开采优于并工开采;原国有重点煤矿好于原国有地方煤矿,原国有地方又好于乡镇及个体;大中型高于中小型,小型高于不计能力小井;薄煤层高于中厚煤层,中厚煤层高于厚煤层;缺煤省份高于富煤省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主要炼焦煤进口煤炭国资源概况目前我国炼焦煤进口主要消费地集中在沿海地区。
众所周知,我国炼焦煤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南、山东等地,优质炼焦煤资源主要以山西为主,而炼焦煤主要消费地却集中在产焦大省----河北、山西、山东等。
受资源分布不均以及运输条件等因素限制,沿海工厂过早的涉及到进口煤市场,并在近年来的实际运用中起到良好的降成本作用。
尤其是近两年国家提倡节能减排,陆续淘汰落后产能,对炼焦煤品质要求逐渐加强,与此同时,国内出台相关政策保护优质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国内优质焦煤价格始终处于高位徘徊。
为了避免长期被国内高价煤“绑架”,除我们所熟悉的河北钢铁、首钢、鞍本钢、宝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已率先使用进口焦煤多年外,最近两年又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海外寻煤的队伍,以平衡资源供给并抑制国内煤价“过度疯长”,其中不乏产煤大省山西地区的焦化厂和钢厂。
炼焦煤进口逐渐由沿海向内陆延伸趋势明显。
下面就主要进口煤炭国的煤炭资源情况做简要概括。
一、美国煤炭资源概况美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1800m深度以浅的地质资源总量约为3.6万亿吨,1993年探明储量4300亿吨。
在探明储量中,烟煤占51.0%,次烟煤占38%,褐煤占9.47%,无烟煤占1.6%,适于露天开采的占32.7%。
煤炭资源赋存广泛,地区分布比较均衡。
全美50个州中,有38个州赋存煤炭,含煤面积达11810km2,占国土面积的13%。
1996年可采储量为2405.6亿吨,居世界第一位。
美国最重要的阿巴拉契亚煤田,生成于2.2~3.2亿年前,属二叠纪宾夕法尼亚统;中西部各煤田,成煤年代约在3300万~1.4亿年前,属白垩纪和第三纪;阿拉斯加州煤田则属侏罗纪,成煤年代距今在1.35~1.75亿年间。
美国按地理位置将煤炭资源分为三大地区,即东部阿巴拉契亚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以上3个地区在探明储量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2.6%、28.1%和49.3%。
美国适于炼焦的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约占探明储量的35%;但低挥发分烟煤储量有限,只占探明储量的1.1%。
炼焦煤的主要产地是阿巴拉契亚煤田,西部也有一些重要的烟煤产区。
无烟煤资源有限,主要集中于宾夕法尼亚,阿拉斯加、新墨西哥、犹他州、弗吉尼亚也有少部分储量。
从地理分布上看,虽然在50个州中有38个发现了煤炭,但煤炭储量集中在科罗拉多、伊利诺依、蒙大拿、宾夕法尼亚、俄亥俄、西弗吉尼亚、怀俄明和肯塔基州8个州,这8个州的煤炭储量占全美的84%;其中蒙大拿拥有全国25.4%的探明储量,怀俄明州列第二,占14.8%,伊昨诺依居第三,占14.3%。
若以密西西比河为界划分,西部较东部资源丰富,占全国储量的55%,且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为东部的3倍。
东部多优质炼焦煤、动力煤和无烟煤,热值较高(288.42MJ/KG),灰分低,不过含硫量高(2%-3%);西部煤质相对较差,多为次烟煤和褐煤,热值低(255.72MJ/KG),但含硫量较低(1%左右)。
美国的主要煤田有阿巴拉契煤田、伊利诺依煤田、中西部煤田、尤宁堡煤田、波德河煤田、尤塔固煤田、格林河煤田、圣胡安煤田和科尔维尔高煤田,开发强度和储量最大的2个煤田是东部的阿巴拉契亚煤田和醅的波德河煤田。
美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和出口国。
美国适于炼焦的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约占探明储量的35%,但低挥发分烟煤储量有限,只占探明储量的1.1%。
炼焦煤主要产地是阿巴拉锲煤田,西部也有一些重要的烟煤产区。
美国炼焦煤多具有高硫、高挥发、高粘结的特征,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其煤质较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资源明显具有劣势,市场受欢迎程度较低。
但近年来,随着美国国内页岩气的大力开发,其国内煤炭供应严重过剩,大量低品质低价格的煤炭出口至欧洲和亚太地区。
目前美国炼焦煤企业中出口焦煤至中国市场最为活跃的企业是Xcoal 集团,其生产的炼焦煤具有典型的美国煤特征,即高硫、高挥发、高粘结的特征,以近年来中国进口量最大的百丽煤为例,其典型值参考指标如下:灰分7.63%、挥发36.68%、硫分2.04%、自由流动度FSI8。
虽然美国炼焦煤价格极具优势,但其高硫分让下游用户无法忽视,相比2010、2011 年火热的进口局面,2012 年至今进口趋势减缓明显。
二、蒙古国煤炭资源概况蒙古国煤炭资源丰富,地质储量约150Gt,其中勘探储量有10Gt,约占地质储量的6.5%。
已探明储量5Gt。
煤炭资源分布在全国各地,但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其中2/3为褐煤,发热量为12.54~16.72MJ/kg。
焦煤集中在南部戈壁地区,在南部的塔本陶勒盖煤田,预计高品质原煤的蕴藏量在6亿吨左右。
蒙古国将全国21个省和首都乌兰巴托市划分为中央、山林、戈壁、西部、东部等五个经济区。
蒙古15个煤田、85处煤矿点分布于五个经济区域各省,蒙古探明煤炭总储量为1624亿吨。
煤矿点按经济区划分,中央经济区有13处,储量为265.281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6.5%;山林经济区有13处,储量为77.041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4.7%;戈壁经济区有20处,储量为497.853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0.6%;西部经济区有23处,储量为271.579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6.7%;东部经济区有16处,储量为511.651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1.5%;全国煤炭生产企业共有26家,其中动力煤生产企业4家,地方民用煤生产企业19家,出口煤生产企业13家。
以上企业计划产煤1256.17万吨,实际完成产煤1408.78万吨。
计划销售1388.63万吨,实际销售1356.04万吨。
其中:4家动力煤生产企业计划产煤332.6万吨原煤,实际产煤355.43万吨,计划销售334.8万吨,实际销售355.78万吨;13家出口煤生产企业计划产煤915.94万吨,实际产煤1047.73万吨,计划出口1047.7万吨,实际完成出口994.7万吨;19家地方民用煤生产企业计划产煤6.13万吨,实际产煤6.61,计划销售6.13万吨,实际销售61.1万吨。
蒙古是全球煤炭资源最为集中,且品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根据蒙古国能源局的估计,蒙古国的煤炭总储量约为1623 亿吨(包括推断储量)。
其中,靠近中国的南戈壁地区储量约为530 亿吨,世界最大的、未开发的焦煤矿塔旺陶勒盖煤矿就位于南戈壁省。
塔旺陶勒盖煤矿作为全球最大的未开发焦煤矿,距中蒙边境线甘其毛都口岸255 公里。
该煤矿于2012 年开始投产,初期年产规模设计1500 万吨左右,远期将达到3000 万吨。
由于蒙古煤炭赋存条件较好,现阶段在产的矿井99%为露天开采煤矿,每吨煤开采成本仅在10 美元/吨,洗精煤成本大概在15 美元/吨,较我们国内和其他国家焦煤价格极具优势。
尤其是在2010 年底、2011 年初在澳洲洪水影响下,国际焦煤价格大幅飙涨之际,蒙古炼焦煤价格优势得到凸显,加上地理位置上的绝对优势,2011 年蒙古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炼焦煤来源国。
但不容忽视的是,蒙古炼焦煤普遍具有高灰分、高挥发和低粘结的特征,在实际炼焦过程中结焦性并不如它的价格那么好。
而且在最近两年国际焦煤市场持续走低的大环境下,蒙古焦煤受其运输成本的支撑,始终维持着较高的对华出口价格,远远脱离市场正常水平,令国内许多贸易商和生产企业望而却步,中蒙焦煤贸易量逐渐呈下滑趋势,许多前期签的合同煤被迫堆在甘其毛都、策克等口岸,进口前景令人堪忧。
三、澳大利亚煤炭资源概况1、资源概况澳大利亚煤炭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其黑煤地质储量约575亿吨(工业经济储量397亿吨),占世界的5%,列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和南非之后居世界第六,且煤质较好,发热量高,硫、氮含量和灰份较低。
煤炭在澳各州均有分布,但95%以上集中于新南威尔士州(以下简称新州)和昆士兰州(以下简称昆州)。
新州煤炭占已探明工业经济储量的34.2%。
昆州的黑煤以露天矿藏为主,已探明工业经济储量占全澳的62%。
澳大利亚的褐煤资源更为丰富,已探明地质储量为418亿吨(工业经济储量为376万吨),占全球褐煤储量的20%,列德国(23%)之后居世界第二位。
按目前的开采强度,澳褐煤矿藏可供开采近500年。
维多利亚州(以下简称维洲)占有全澳已探明褐煤储量的95%以上和经济可采储量的全部,其中89%的经济可采储量分布于La Trobe山谷。
2、煤炭生产和出口情况煤炭生产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工业之一。
澳年产黑煤约3.5亿吨、商品煤3亿吨、澳黑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列中国、印度和南非之后。
新州和昆州的黑煤产量占了全澳的96%以上和出口量的全部。
新州60%左右的煤矿为井下开采,其余40%为露天开采。
昆州煤矿露天开采的比例则高达75%。
从全澳范围来看,露天开采的煤矿约占60%。
澳大利亚生产的褐煤主要用于发电。
褐煤年均产量约670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8%,列德国(20%)和美国(10%)之后,产值达5.33亿澳元。
维州La Trobe山谷的褐煤产量约占全澳褐煤产量的98.5%。
自1984年以来,澳大利亚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年出口煤炭逾2亿吨,价值近200亿澳元,占澳大利亚出口总额的10%以上。
澳煤炭出口到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到日本和其它亚洲经济体的出口量占其总出口的75%以上,往欧洲、印度、北非、中东和南美的出口量也很大。
焦炭、动力煤等黑煤的出口约占澳矿产和能源出口的四分之一,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是出口煤炭生产基地。
3、主要煤炭企业简况澳大利亚煤炭工业呈多头垄断格局。
特别是近年来,各公司的煤炭所有权不断合并,少数生产商控制了行业的多数产量。
Xstrata、Anglo、必和必拓公司、力拓矿业有限公司和MIM这5家公司生产原煤总量占澳原煤总产量的70%以上。
在新州,上述5家公司控制了74.1%的煤炭工业,在昆州则为75.7%。
在行业整合的基础上,澳煤矿之间形成了大规模的联合协同运作,灵活运营,并通过集中管理降低了成本,提高资本使用率。
据统计,昆州矿山运营成本每年平均减少约11%。
4、部分公司的煤炭生产情况澳大利亚煤炭种类丰富,质量较好。
炼焦煤煤种包括硬焦煤、软焦煤、半软焦煤和喷吹煤等,其含硫量普遍在0.3%~0.8%之间。
澳大利亚主要炼焦煤产区的炼焦煤质量详见下表。
澳大利亚主要煤炭炼焦煤质量指标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澳大利亚煤炭以其低硫、低灰的特点在国际煤炭市场特别具有竞争优势。
据相关数据显示,澳大利亚每年的煤炭出口量占其年煤炭产量的60%左右,占世界煤炭出口总量的60%左右,其中炼焦煤贸易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60%。
澳大利亚60%以上的煤炭出口到了日本市场,但基于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的迅猛发展,中国逐渐成为了澳大利亚炼焦煤的主要出口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