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优秀阅读指导教案
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

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爷爷一定有办法”的含义;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合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爷爷一定有办法”故事的背景介绍;2.故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3.案例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爷爷一定有办法”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故事讲述(15分钟)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故事中的问题及爷爷的解决方法。
3.问题分析(10分钟)与学生一起分析故事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法。
4.案例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课堂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课堂报告,展示他们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提出改进的意见。
6.思考总结(10分钟)与学生共同总结“爷爷一定有办法”故事的启示,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巩固与拓展:1.在家庭、社区或学校中,学生可以收集更多的问题案例,尝试解决并总结经验;2.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开展实际解决问题的活动,并记录下解决过程和结果。
五、板书设计:爷爷一定有办法六、教学反思:通过“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的设计,学生在讨论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引导者和组织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合作能力。
大班绘本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爷爷一定有办法》一、活动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体会爷爷在缝制毯子、外套、背心时密密地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体会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2、知识技能目标: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的推测故事发生的情节,并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学习品质目标:引导幼儿明白绘本阅读中要细心观察、展开想象,能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二、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绘本PPT三、活动过程:(一)兴趣导入:师:你们遇到困难时会找谁来帮忙?这个人的办法多么?师:有个小朋友——约瑟遇到困难时会找自己的爷爷。
约瑟的爷爷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感知体验:幼儿完整欣赏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师:故事里约瑟遇到什么问题?约瑟的爷爷是怎样做的?(三)探索发现:分段欣赏故事。
1、毯子变外套教师讲述故事(1)师:小朋友们看看,这奇妙的毯子是怎么样子的?(2)师:爷爷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2、外套变背心教师讲述故事: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
“嗯……”(1)师:小朋友猜猜爷爷会把外套变成什么。
(2)师:背心和外套有什么区别?把外套做成最大的背心。
教师小结,剪掉的越少,背心越大。
3、背心变领带教师讲述故事: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
他好喜欢这件背心。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显得小了、旧了。
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又小又旧,还沾了胶水和颜料,真该把它丢了。
(1)师:约瑟会说什么?(2)师:你猜猜爷爷这次把背心变成了什么?(幼儿猜想)(3)教师继续讲故事:哈,爷爷用这块材料做成了一根奇妙的领带。
蓝颜色领带!4、领带变纽扣教师讲述故事:不过,约瑟还是在渐渐地长大,奇妙的蓝领带肯定又小了、旧了,而且上面还沾了一大块汤,不用说,妈妈又想把它丢了。
可是约瑟肯定还是不同意,因为约瑟会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的。
那么,现在,爷爷用这块材料,为约瑟做出了一颗纽扣。
一颗小小的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
《爷爷一定有办法》优秀教案(通用8篇)

《爷爷一定有办法》优秀教案《爷爷一定有办法》优秀教案(通用8篇)《爷爷一定有办法》优秀教案篇1一、活动背景:《爷爷一定有办法》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他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
通过爷爷为孙子不断改衣服的寻常小事,折射出看似平淡的家庭生活中的脉脉温情,能使孩子在一遍遍的阅读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在一次次惊奇的发现中体会爱的温暖。
二、活动描述:(一)引入故事1、师: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叫约瑟。
播放PPT:约瑟问好——大家好,我叫约瑟。
小朋友问好。
约瑟:你们认识我的爷爷吗?他是有办法的爷爷,是个聪明的爷爷,我带你们去认识他吧!2、教师播放故事幻灯片并讲述:在约瑟刚出生的时候,爷爷给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毯子又舒服、又保暖,还可以把噩梦统统赶走。
提问:为什么说这是条奇妙的毯子?(适当地引导幼儿感受爷爷对约瑟的爱)3、小结:这条毯子包含着爷爷对约瑟的爱,是条奇妙的毯子。
(二)分段欣赏1、教师播放幻灯片提问:爷爷把奇妙的毯子改做成什么了?(原来爷爷为约瑟做了一件奇妙的大衣。
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大衣,走在街上既暖和又神气。
)2、教师继续播放故事幻灯片提问:你们猜猜这次爷爷会把约瑟的奇妙大衣变成约瑟的什么东西呢?(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小结:爷爷把奇妙的大衣变成了一件背心,爷爷可真有办法。
3、集体排图提问:接下来的故事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故事图片不小心打乱了,请你们一起来排一排,图片应该怎么放,故事应该怎么说?(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学习根据画面正确排序并讲述故事内容。
)小结:爷爷把背心翻过来,翻过去,小小的背心变成了一条漂亮的领带,爷爷可真聪明呀!4、幼儿排图提问:当约瑟慢慢长大,领带也变得久了,破了,这时候爷爷又会有什么好办法呢?请大家一起来找出爷爷的好办法。
要求:幼儿根据画面的内容将图片正确排序,并讲述故事内容。
教师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信息,学说故事中的语言讲述故事内容。
《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精选16篇)

《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精选16篇)《爷爷肯定有方法》教案篇1活动目标:1、关注故事进展线索,感受爷爷的聪慧才智。
2、能大胆尝试、想象,剪出各种物品。
活动预备:多媒体课件、剪刀、托盘、蓝色手工纸等。
活动过程:一、爱好导入1、出示电子图书,激发幼儿观赏关注故事书的爱好。
师:有方法的爷爷肯定是怎么样的爷爷?聪慧的爷爷在故事里做了什么?这本书就讲了一个外国小男孩约瑟和爷爷之间发生的好玩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分段观赏故事,逐步尝试剪纸。
(一)毯子变外套。
1、老师叙述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并演示剪外套。
2、(在幼儿座位的后面预备剪纸工具)引导幼儿初步尝试用对称的剪纸方法。
3、将幼儿剪的外套成列在黑板上,沟通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二)外套变背心。
1、老师叙述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爷爷用这块材料做了一件奇异的背心!师:背心和外套有什么区分?你能像爷爷一样有方法把自己的外套做成一件最大的背心吗?2、幼儿将黑板上自己刚才剪的外套取回尝试剪成背心。
3、成列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争论最大一件背心是怎么剪的?老师边示范边小结,剪掉的越少,背心越大。
(三)背心变领带。
1、老师叙述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你们猜猜爷爷这次把背心变成了什么?(幼儿猜想)2、让幼儿取回自己剪的背心,鼓舞幼儿依据自己的猜想进行操作。
师:怎样剪才能是大大的?强调:剪得越少越好。
3、展现幼儿的作品。
评评谁剪得最少,最美丽。
4、老师连续讲故事:哈,爷爷用这块材料做成了一根奇异的领带。
蓝颜色领带!(四)领带变纽扣。
1、老师叙述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爷爷用这块材料,为约瑟做出了一颗纽扣。
一颗小小的奇异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
2、师:你们有方法把你的东西用对称的方法,做成将两颗最大的纽扣吗?。
幼儿操作(剪掉最少,就是最好)。
3、幼儿相互之间互动比较,介绍自己是怎么剪的。
(五)纽扣丢了。
师:可是有一天,妈妈说:“约瑟,你的纽扣呢?”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着急的约瑟找啊,寻遍了可能去过的全部的地方,可是没有。
大班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与反思

绘本PPT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根据画面大胆的推测故事发生的情节,并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难点:能根据情节体会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谈话法、观察法、讲述法、讨论法、操作法。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开始部分
兴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很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爷爷一定有办法》。
大班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语言教案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语言大班绘本《爷爷一定办法》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的推测故事发生的情节,并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明白绘本阅读中要细心观察、展开想象,能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3、体会爷爷在缝制毯子、外套、背心时密密地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体会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幼儿观察故事内容图片,并学着讲述故事内容。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七、教学反思:
在本次的活动中,我利用“猜”故事,“说”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在观察封面认识故事主人公猜故事时,孩子兴趣浓厚。接着,我点击电子书籍,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情节。孩子们学得很投入,小手都学着我的样子做成剪刀状“喀吱喀吱”地剪着,学说着描写爷爷有办法的句子。特别是第一次问他们,你们猜爷爷会给约瑟做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范围比较窄,后来慢慢进入情景,展开想象,象“裤子、帽子”的答案都很不错。再次预设问题,激起幼儿独立阅读的欲望。通过独立阅读,后面的故事发展情节,幼儿能迅速地理解掌握并讲一讲。最后在问题“为什么爷爷每次都有办法”?体会爷爷对约瑟的爱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阅读时只关注到故事情节的发展,由于PPT的限制,幼儿不能细致地去观察妈妈、约瑟表情、动作的变化,需老师及时地启发引导,如有幼儿用书为最佳。最后再增强爷爷与约瑟间的角色互动,就更加能生动地体会爷爷对约瑟深切地爱。
大班《爷爷一定有办法》优质教案

大班《爷爷一定有办法》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教材《爷爷一定有办法》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情节的理解、情感体验、以及通过故事引发的对家庭传统和长辈智慧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情节,能够复述故事主要内容和人物特点。
2. 培养幼儿对家庭传统和长辈智慧的尊重,激发对亲情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爷爷解决问题的智慧,以及家庭传统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尊重长辈和传统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头饰、小道具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佩戴头饰,扮演故事中的爷爷,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邀请幼儿参与扮演故事角色,体验故事情感。
2.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故事中的关键情节,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请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讨论爷爷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分享讨论成果。
创意绘画:请幼儿用画笔和彩泥表现自己心目中的爷爷形象,展示家庭传统。
4. 情感体验(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与爷爷相处的趣事,增进幼儿对家庭亲情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主题:《爷爷一定有办法》2. 关键词:智慧、家庭传统、亲情、创造力3. 爷爷形象创意画展示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爷爷请幼儿用画笔和文字描述自己心中的爷爷形象,体现家庭传统和亲情。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爷爷的形象,周围描绘了与爷爷相处的温馨场景,文字描述了对爷爷的尊敬和爱意。
2. 拓展延伸: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份家庭传统调查表,了解自己家庭的传统习俗,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针对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爷爷一定有办法》阅读指导教案

《爷爷一定有办法》阅读指导教案教材分析《爷爷一定有办法》是明天出版社引进的图书,作者是加拿大的吉尔曼,译者宋佩。
故事雏形源自一首犹太语民谣,作者改编成了一个充满智慧的绘本。
小毯子是爷爷送给孙子的礼物,随着孙子的长大,毛毯变小了,可是孙子却挚爱不舍。
因此,爷爷用剪刀不断变出衣服、背心、领带、手帕、扣子,直至最后丢失。
事情微小,但真爱纯美暖心,不见说教,但爱的教育已渗入人心。
学情分析通过半年多的学习,学生对课堂有更深的了解,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交流,教给学生阅读绘本故事的方法;1.观察画面,感受绘本中精彩图画的丰富内涵;2.在阅读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心灵手巧和博大的爱。
教学重点1.学习读绘本的方法,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2.激发学生的想象,乐于表达。
教学难点:学习读绘本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看封面谈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绘本,你们想看吗?(出示封面)仔细看图,你们看到了什么?2.再仔细看爷爷和孙子的表情动作,你有什么感受?3.那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呢?根据这个题目,你能猜猜书中会讲些什么呢?二、讲述故事,看图悟爱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讲述故事梗概,整体感知故事。
(一)布料变毯子师:猜一猜,约瑟会不会把毛毯扔掉?他是怎么做的?(二)毯子变外套师:猜一猜,约瑟会不会把外套扔掉?他是怎么做的?(三)外套变背心师:猜一猜,约瑟会不会把背心扔掉?他是怎么做的?(四)背心变领带师:猜一猜,约瑟会不会把领带扔掉?他是怎么做的?(五)领带变手帕师:猜一猜,约瑟会不会把手帕扔掉?他是怎么做的?(六)手帕变纽扣师:猜一猜,纽扣去哪了?(七)纽扣变故事三、复述故事,领悟爷爷的爱四、再读绘本,发现惊奇课后认真阅读绘本,试讲老鼠一家的故事板书爷爷一定有办法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
大班《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通用

大班《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大班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
绘本讲述了小男孩约瑟和他的爷爷之间的故事。
爷爷是一位聪明、有创意的老人,他总是能够用旧物品创造出新的用途。
绘本中,约瑟送给爷爷一条破旧的毯子,爷爷将毯子改造成了一件外套。
当外套再次破损时,爷爷又将其改造成背心。
随着约瑟的成长,爷爷不断地将旧物品转化为新的用途,陪伴着约瑟。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绘本阅读,让学生感受家庭亲情,学会珍惜物品。
难点: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将旧物品转化为新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旧物品(如旧衣服、旧玩具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展示旧物品,如旧衣服、旧玩具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旧物品是否还有其他用途。
2. 绘本阅读: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爷爷一定有办法》,引导学生关注绘本中的细节,感受家庭亲情。
3. 讨论:教师提问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家庭中的亲情故事,以及自己如何珍惜家人给予的物品。
4. 创意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将旧物品转化为新用途。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合作,利用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创作。
5. 展示与分享:每组学生将自己的创意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家庭亲情2. 珍惜物品3. 创意实践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的故事,并谈论自己如何珍惜家人给予的物品。
2. 请学生发挥创意,利用家中旧物品进行创作,将作品拍照记录,下节课分享给同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的阅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家庭亲情,学会了珍惜物品。
在创意实践环节,学生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将旧物品转化为新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优秀阅读指导教案
阅读目标:
1.师生共读,让学生喜爱绘本阅读,享受阅读乐趣,激发学生对绘本的阅读兴趣。
2.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欣赏画面,细心观察、展开想象,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知道图也会说话。
3.通过欣赏故事,体会爷爷在缝制毯子、外套、背心、手帕、纽扣时密密地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感受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4.凭借绘本,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故事创编。
阅读准备:课件、音乐
阅读过程:
一、读书名,产生疑问
1、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
(课件出示封页)这本书的题目叫——生:爷爷一定有办法。
谁一定有办法?再来读读。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看封面,了解人物
过渡:小朋友脑袋里的问题还真不少。
不着急,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首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本书的封面。
(出示封面)
1、观察封面:看,封面上一位慈祥的白胡子老爷爷手里搀着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就是他的小孙子,叫约瑟,他们手拉着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2、(出示环衬页)打开封面,仔细观察这本书的环衬页,上面有些什么?(带星星的蓝色图案)
这其实是一块蓝色的布料。
故事啊,就从这里开始了——
三、看图画,了解内容
1、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
毯子有多奇妙?出示“毯子又保暖又舒适,还能把恶梦通通赶跑。
”指导学生朗读。
2、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们看,小约瑟盖上这条毯子,睡得多甜哪。
小约瑟每晚都伴着甜美的梦入睡。
这真是一条奇妙的毯子。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非
常喜欢约瑟。
瞧瞧,他们看约瑟的神情。
过渡: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
有一天,妈妈对约瑟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
”
3、想一想:如果你是约瑟,你愿意丢掉毯子吗?你怎么看出来的?约瑟会说些什么?——生:爷爷一定有办法。
4、过渡:约瑟拿着毯子跑到爷爷家,爷爷一看,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
然后——出示“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
”指导朗读。
加上动作,再读。
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5、猜一猜:这块料子还够做什么呢?
看图观察:那爷爷究竟做了什么呢?让我们睁大眼睛来看——“……一件奇妙的外套。
看,秋天来了,这外套改得正是时候呢!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
”
想一想:看,约瑟在和他的好朋友打招呼呢!好朋友看见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会说什么呢?小约瑟听到赞美,心里会想到谁?
总结阅读绘本的方法:阅读绘本时不光要读文字,更不能错过书中美丽的画面,通过画面,动脑筋猜一猜、想一想故事的情节。
过渡: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
一天,妈妈对他说:——指名读“约瑟,看看你的外套,缩水了,变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
6、看,他的小伙伴也觉得外套太小了,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可是约瑟愿意丢掉旧外套吗?约瑟会说——?(齐读:“爷爷一定有办法!”)约瑟跟我们一样对爷爷充满信心。
于是拿着这件老旧的外套跑到了爷爷家。
爷爷正忙着给客人量身做衣服呢!看到约瑟来了,爷爷会怎么做呢?
7、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随着爷爷的剪子有节奏地来读读——
(齐读: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
“嗯……”爷爷拿起剪刀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
)
8、猜一猜: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猜猜看还够做什么呢?——一起来看,一件奇妙的背心!
想一想、做一做: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看,当他推开教室门的时候,小伙伴和老师多么惊讶!你能不能想象出约瑟脸上的样子呢?他可能会怎么说?谁来表演一下?
过渡:老师、同学们都很羡慕他,因为有爷爷为他做这么奇妙的背心。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背心也变得——(老旧了)。
9、时间一天天流逝,约瑟也在一天天长大,爷爷还会给他创造什么神奇呢?让我们看着精美的画面来静静地感受吧!
师配乐读故事,生看画面。
刚才哪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重点画面:烛光晚餐)
从这些画面我们可以感受到约瑟的童年过得怎么样?(幸福快乐)
师小结:因为图画也是会说话的,所以我们在读图画书的时候不光要看文字,千万别错过这些精美的图画。
11、约瑟的这些幸福和快乐都离不开谁呀?(爷爷)如果你是约瑟,你想对爷爷说什么?
小结:是啊,爷爷用灵巧的双手为心爱的小孙孙编织着一件件装满爱的衣物,这些温暖的衣物陪伴着约瑟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时间在流逝,这些东西也慢慢地老旧,但爷爷的爱却始终陪伴在小约瑟左右。
12、故事发展到这里,我们来猜猜看,这颗纽扣的命运后来怎样了?
是不是像我们猜想的这样呢?一起来看看——
(出示画面)师生合作读故事:
(师)约瑟急急忙忙跑到爷爷家。
(生)约瑟嚷着:“我的纽扣!我的奇妙的纽扣不见了!”
(师)妈妈也跟着跑来说:“约瑟,听我说!”
怎么说的呢?指名读:“那颗纽扣没有了,不在了,消失了,即使爷爷也没有办法无中生有啊!”爷爷也难过地摇摇头说:“约瑟啊,你妈妈说得没错。
”
13、怎么办?纽扣不见了,约瑟的心情怎样呢?是啊,不光是约瑟难过,一家人都很难过。
看看大家的表情。
看图想象:
(1)有没有人安慰他呀?猜猜小妹妹会说什么?(哥哥你别伤心,我把我
这玩具让给你玩儿。
)
(2)有没有发现小妹妹的身后藏着什么?(一块带有白云图案的毯子。
)看起来好像把这条毯子看得比娃娃还重要,藏在身后生怕哥哥发现,猜猜看,这毯子会是谁送给他的?(看来爷爷的爱还陪伴着小妹妹呢。
多么温馨的一家啊。
)
14、约瑟是不是就这样一直沮丧下去呢?(没有)
来看看,第二天,约瑟去上学。
嗯,回想起了爷爷、布料和自己之间的事情,约瑟拿起笔来,在纸上唰唰唰地写着。
他说:“这些材料还够……”
15、钮扣已经没有啦,什么都没有了,还够做什么呢?想不想知道?
这些材料还够——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
(出示图画)看!约瑟正津津有味地把这个故事念给一家人听呢,他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从哪看出?
16、想一想:约瑟写的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呢?(板书题目)
小结:这个故事的开头连着它的结尾,结尾连着它的开头,整个故事开头和结尾连起来就像一个完美的圆。
是不是很奇妙啊!
四、交流感悟
1、瞧,就是这本书。
(出示书本及课件)这本书是加拿大画家作家菲比·吉尔曼女士写的、画的。
是台湾的宋珮老师翻译的。
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奇妙的书。
好书呀,还要与人交流,交流让我们得到的快乐更多。
2、爷爷把一块普普通通的布料都做成了些什么?
(依次板书: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真是奇妙!
3、约瑟为什么舍不得丢掉那些老旧的衣物?
是啊,爷爷亲手缝制的一件件衣物记录着约瑟成长的岁月,陪伴着他童年的美好时光。
约瑟越长越大,神奇的布料越变越少,但是始终不变的总是爷爷对约瑟的——(板书:爱!)
4、你喜欢这位爷爷吗?为什么?
是呀,爷爷慈爱、勤劳,心灵手巧,无论遇到什么难题——爷爷一定有办法!
五、故事创编
1、钮扣真的消失了吗?它掉到哪里去了?
2、(出示图画)看图画的这个角落里,这里还有一家子呢!老鼠一家在干什么?(发现纽扣)观察小老鼠的头巾、小背心、背带裤,你还发现了什么?
3、他们怎么会有这些蓝色的布料的呢?
4、出示图片,其实啊,在书的每一页的下面都有一长条,画着老鼠一家的生活。
一本书,两个世界,两个故事。
这就是这本书更奇妙的地方。
5、引导学生想象,创编故事:神奇的蓝色布料会使小老鼠一家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小朋友们回到家可以自己编一编,明天讲给同学听一听。
六、拓展延伸
1、这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经典好书,里面还藏着许多老师和同学都没有发现的秘密呢,比如,约瑟什么时候有了妹妹?约瑟一家在小镇上的生活怎样?相信,你每次看完都会有新的奇妙的发现。
2、阅读绘本,不仅要读文字、看图画,更要展开想象。
同时,还应该跟其他同学共同交流。
经典的绘本还有很多,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在阅读绘本中找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