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下) 试题
2023届湖南省长郡中学四大名校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①距我家一里远,有条小街,叫五桂寺,是县城西面几个乡入城路的汇聚口,异常热闹。此地是否原有一座长着5棵桂花树的寺庙,已不可考,乡人更喜欢叫它“乌龟市”。
②乌龟市曾有一个供销社门市部,油盐酱醋、五金百货,甚至还有些玩具和小人书,那里是我童年时最向往的地方。但因为没有钱,只能隔着玻璃,眼巴巴地在脑子里想象自己已攒够了钱,从营业员手中接过小人书或飞行棋……
作为儒学创始人的孔子对“义利之辨”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孔子承认了“嫌贫爱富”的人性前提。一般来说,人人皆向往富贵的生活而厌弃贫贱的生活,这种欲望具有人性的合理性。甚至孔子自己也向往富贵的生活,“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第二,孔子认为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获得利益一定要符合“道”,即儒家所主张的社会伦理规范。当义利冲突时,要舍利取义。因此,《论语》中说“子罕言利”。孔子还将义利的不同取舍作为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要成为君子,在行为准则上要以“义”为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孔子以“人民之利”为义,他强调“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要求统治者“因民之利而利之”,这不仅符合安邦兴国的原则,也符合人道主义原则。
在宋明理学大力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同时,以陈亮、叶适等代表工商者利益的事功学派发出了反对的声音。陈亮提出“道在物中”“因事做则”,“道”不是独立于事物之外而存在的精神本体,而是事物内在的固有的规律,与民生日用等实事是分不开的。因此,陈亮注重做事取得的实际效果,而反对空谈“义理”。他认为“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口之于味也,四肢之于安逸也,性也”,肯定了人欲就是人性。由之,追求利益是符合人性的,也符合事功原则,关键在于人们的利欲满足要有处有辨。人欲是追求利益的人性前提,天理是追求利益的社会制约,“利”要以“义”为指导,“义”要在“利”中显现,“义利双惠”,天理人欲可并行。
略论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且格 。 (为政第 二》就是说 , ”《 ) 只用行政和刑罚的手段来统 一人们 的行为之心 ; 若用道德来引导 , 以礼来约束人们的行 为 , 百姓才懂得什么是羞耻 , 知道是非善恶的界限 , 而 自觉 从
格言或俗语 , 有许 多便从《 论语》 中来 : 口教学上 的“ 三人行 , 必有我师 ” “ 而不厌 , ,学 诲人不倦 ” “ 循善诱 ” 道德上 ,循 , 的“ 利思义 ” “ 见 ,以德报怨 ” “ ,当仁不让 ”方法上 的“ , 三思而行 ” “ ,不耻下 问” “ ,举一反三” 等等 。 , 可见《 论语》 的思想 内容 , 对我们 民族 的文化与生活 , 已打下广泛而深刻 的烙印 。 早
批 创 新 型 人 才 , 所 固有 的 那 种教 学模 式 及 方 法 已不 能 适 应 现 代 化 发 展 的 需要 。 回顾 历 史 , 新研 读 孔 子 的教 育思 而 重 想及 方 法 , 于我 们今 后 的教 育发 展 应 该是 有 积极 意 义 的 。 对
关键词 : 孔子 ;论 语》 教 育 思 想 《 ;
攀 登 ( 月刊 ) 双 A c n ( i nhy)’ s e tBmo tl
V l o2 7 Ge ea. .6 n r1 12 No N .020 Oco e . 0 o1 . 8 0 tb r 0 8 2
中 图 分 类 号 :4 — 9 .5 文 献 标 识 码 : C 00 2 2 A
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的开题报告

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了一种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教育理念,为中国教育史注入了强烈的文化感。
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不仅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教育发展,也具有现代价值。
面对当今中国教育改革中的一些问题,研究孔子教育哲学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包括其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以期为现代中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3.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比较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历史资料,比较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与现代教育哲学思想的异同,进行理论分析,总结其现代价值。
4. 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孔子的教育理念:包括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方式、教育的目的等方面,阐述孔子对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理解;(2)孔子的教育目的:包括道德教育、智育教育、体育教育等方面,阐述孔子的教育目的及其意义;(3)孔子的教育方法:包括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等方面,阐述孔子的教育方法及其意义;(4)孔子的教育内容:包括《论语》中的经典课程、礼仪、音乐等方面,阐述孔子教育内容及其意义;(5)孔子教育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包括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启示、孔子教育哲学思想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影响等方面,总结孔子教育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5. 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本文研究孔子教育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更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代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
预期结果是总结孔子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现代价值,为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孔子德育思想现代价值新论

春秋时代政局动荡,战乱纷争,民不聊生,道德沦丧,周礼统治秩序已经彻底崩溃。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孔子从自己长期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总结出道德教育的一套理论体系,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造,包括以“君子”为目标的理想信念教育、以“仁”为核心内容的和谐精神、以“德性优先”为原则的道德自律、以“下学而上达”为方法的德育活动和以“学、思、行”为特征的具体运用。
他的这些道德教育理论系统内容丰富,层多面广,在现代道德教育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理论导向。
一、以“君子”为目标的理想信念教育“人的内在精神风度与外在言行举止都升华到一个高于常人的境界,成为世人效法的楷模,这种人生境界就是所谓的理想人格。
”[1]儒家重视高尚人格的塑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人”和“君子”。
在孔子心目中,“圣人”是最高的培养目标,其标准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2]。
但孔子又认为“圣人,吾不得而见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2]。
基于这一认识,孔子把培养“君子”作为现实人才的培养目标。
纵观《论语》,孔子认为,培养君子人格的具体要求包括“九思”、“五美”和“三戒”。
《季氏》载:“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尧曰》载:“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季氏》载:“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还认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2]。
整个社会如果失去指引道德发展方向的人,就会陷入道德衰败之中。
对于我们现代道德教育来说,重要的是激励个人完善自我,形成坚强的意志,通过创造人们人人所景仰的人格典范,引导人们追求崇高道德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以“仁”为核心内容的和谐精神孔子把“君子”设定为德育的目标,那么,“君子”的本质是什么?在《论语》第一篇《学而》中,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024届河南省高三三模“生命经纬——孔子与庄子的生死哲学与现代生命观”审题立意及范文

2024届河南省高三三模(天一大联考)“生命经纬——孔子与庄子的生死哲学与现代生命观”审题立意及范文【试题原卷出处: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考前模拟考试语文】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学者鲍鹏山说:“孔子看到了,一人的生死,牵动着时代和文化。
而庄子看到了,一人的生死,无损于宇宙和世界。
” 请结合以上材料,明确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材料类型及考查特点本材料属于哲理类作文题,通过引用学者鲍鹏山关于孔子与庄子对于生死看法的对比,旨在考查学生对于人生价值、个人与世界关系等深层次哲学问题的思考能力,以及如何从中提炼观点并展开论述的能力。
这类题目通常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和广阔的视野,能够从不同维度剖析问题,展现个性化的见解。
材料解读分层解读:第一句:“学者鲍鹏山说:”引言部分,指明信息来源,提示读者即将探讨的内容出自学者鲍鹏山的见解,为后续内容提供权威性背景。
第二句:“孔子看到了,一人的生死,牵动着时代和文化。
”关键词:孔子、生死、时代、文化。
这句话从孔子的视角出发,强调个人的生死不仅仅是个人事件,而是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紧密相连。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特别是其言行思想,能够影响甚至改变时代的风气和文化的走向,体现了儒家重视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影响力的思想。
连接词:“而”表示对比转折,引导读者注意接下来的信息将与前文形成对照。
第三句:“庄子看到了,一人的生死,无损于宇宙和世界。
”关键词:庄子、生死、宇宙、世界。
从庄子的视角来阐述,强调个人的生死在广阔的宇宙和世界的宏大视角下显得渺小且不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这反映了道家的宇宙观,即个体生命虽然宝贵,但在自然万物和宇宙运行的规律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倡导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超脱与自由,而非过分执着于生死与物质世界。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传统文化与治国之道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一、孔子一生的主要事业(一)政治事业1.政治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瑾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孔子眼中的“大同”社会──尧舜时期“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下为大,唯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巍巍乎!尧舜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孔子眼中的“小康”社会──夏商周三代。
“周之德,其可谓治德也矣!”“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2.政治理念(1)重视礼乐。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2)重视教育。
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认为,仅仅让人民富足起来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教之”,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孔子教育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立 ,则仁义礼智否矣。”他还认为教育是改造和再造社会 道德规范体系的有效途径 ,只有通过有 目的的教育 ,把仁 义道德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 自
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 “ 九夷”施教 , 这不仅打破了当
伟大 的教育家,他的教育伦理思想乃人类文化遗产的精 华, 对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l 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理念 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教化作用 , 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 和发展的推动力。在他看来 ,要使人民言庶 ,国家强大 。
ta hn td nsi c r a c ftera tu e te la ig to g to i ig p ir t rle u a o , e e c ig su e t n a o d n e o i p i d , e dn u h fgv n f0i o mo a d c t n t c h t h h i h
s ca au . oi v e l l e il cu e t efi rn il f r vdn d c to r l e p e tesini cme o f yman yi l d :h ar icpeo p o iige u ai nf o l, ce t t d o n p o a p l h i f h
维普资讯
第2 卷 第 2 3 期 2 0芷 6J 06 :
长 江 工程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报 Junlo hn j n E gn 'gV ct nl-l g o ra f C a gi g n i i oa o aC l e a m n i oe
d c t a o lo a ig at t o t es ns v l e eo me t h e u ain lg a fp yn t nin t e p r o ' o eald v lp n ,t e e u a o a e u s f l r ig o e o h r d c t n rq e to e nn i l a wi o t ig s n ann to t o e o . h t u su t dl r i gwi u rd m d a e h b K e r s Co f cu ; d c t n tis m o e au ywo d : nu is e u a o a ehc ; d m v le i l
孔子的教师观及其现代价值(精)

孔子的教师观及其现代价值----今天我们怎样当老师安徽师范大学孙德玉孔丘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的思想学说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影响重大,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他的思想遂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文化教育上的统治思想,人们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
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教育,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人们学儒崇儒,以儒为荣。
孔子本人也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
(有“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称谓)其地位越来越高,一直被抬到吓人的高度。
这完全是“权势者”所为,与孔子本人毫无关系。
孔子的思想学说对世界文化、思想的发展,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早在十六世纪,基督教的传教士,曾将孔子的学说包括教育思想传入欧洲,并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如欧洲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伏尔泰,曾盛赞孔子为“真理的解释者”和“道德的化身”。
他认为孔子只讲道德,而不传授任何神奇事物,从不声称神灵和先知,仅此一点就是无可比拟的伟大。
从16世纪至今,世界上曾经几次掀起研究孔学的热潮,有些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朝鲜等)还把孔子的伦理学说列入学校的教育内容,这都说明孔子思想影响的巨大深远。
孔子作为一个私学大师,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是一位尽职尽责且深受学生欢迎与爱戴的好教师,在许多方面确实具备了优秀教师的品质。
从《论语》一书的记载来看,诸如热爱学生,忠于教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传身教,知行统一;立志乐道,持之以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后生可畏,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等思想,均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一、热爱学生,忠于教职。
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意思是说爱学生,自己能不任劳任怨吗:忠于教职,自己能不谆谆教导吗?这种精神正是他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优良品质的具体反映。
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正是这么做的。
他一生历经磨难,不屈不挠,孜孜以求,献身教育。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下)试题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 1 题. 儒学思想、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是与世界其他地区思想相区别的最
本质的东西。
()
A. 正确A
B. 错误
第 2 题. 孔子认为易创生万物后,易的本性就赋于了万物。
()
A. 正确A
B. 错误
第 3 题. 孔子早期和晚年思想的人性论基础是不一样的。
晚期思想继承了传统的人性论观
点,即用礼去节制、约束它人的欲望。
()
A. 正确B
B. 错误
第 4 题. 中国的形而上学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
在西方哲学中,宇宙论和本体论的概念是分开的,本体论研究世界的本质,宇宙论研究整个世界的演变。
中国把宇宙论和本体
论结合在一起。
()
A. 正确A
B. 错误
第 5 题. 仁、义、礼、智代表了人的本性,是最重要的部分,称为“小体”;吃、喝等人和动
物共同拥有的,称为“大体”。
()
A. 正确
B. 错误B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6.0分,共60.0分)
第 1 题. ( )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整个人类历史有一个轴心期。
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期间,世界不同地区都产生了不同的文明,产生了文化的爆炸、学术的发展。
在轴心期以前的文化都被这个时期所继承。
A. 德A
B. 美
C. 法
D. 英
第 2 题.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指()。
A. 原生道A
B. 道理
C. 次生道
D. 道德
第 3 题. 周礼人性论的基础是()。
A. 性善论A
B. 性恶论
C. 性有善有恶论
D. 性无善恶论
第 4 题. 北宋政治家()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A. 赵普A
B. 王安石
C. 欧阳修
D. 范仲淹
第 5 题. 孔子第一个发现《周易》深刻的思想内涵,形成了()。
A. 义理派A
B. 学理派
C. 象数派
D. 法学派
第 6 题. “周公制礼作乐” 是中国()传统的开始,一直到清末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前,
都是中国文化的主流。
A. 人文主义A
B. 新人文主义
C. 现代主义
D. 后现代主义
第 7 题. ()末年,《易经》被传教士翻译并传播到西方。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C
D. 清代
第 8 题. “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它是()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 《诗经》
B. 《尚书》
C. 《春秋》
D. 《易经》D
第 9 题. 孔子认为整个万物的创生者是()。
A. 道
B. 易B
C. 德
D. 人
第 10 题. ()曾说:“今天的中国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中国没有那种可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从而削弱其他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播影响的学说。
”
A. 斯大林
B. 撒切尔夫人B
C. 杜鲁门
D. 丘吉尔
多选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 1 题. 宋明理学对人性论有非常深入的研究,是人性论的一个高峰。
它提出了两种人性,
即()。
A. 天地之性
B. 气质之性
C. 天命之性
D. 气禀之性
BC
第 2 题.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等各种各样的思想中,历史选中了孔子,选中了
儒学的原因是()。
A. 孔子继承了夏商周的主流文化,代表了中国正宗的文化
B. 孔子思想是一种内圣外王之学,最为全面地讨论了人生、社会、宇宙的各
个方面
C. 孔子善于阿谀逢迎
D. 孔子会游说
AB
第 3 题. 当代的社会主体价值有两方面,即()。
A. 大体
B. 精神
C. 传统
D. 现代
CD
第 4 题. 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三种危机是()。
A. 文化创新危机
B. 民族认同危机
C. 社会风尚危机
D. 信任危机
ABC
第 5 题. 汉代后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有两方面,即()。
二者双管齐下,对整个社会的作
用和影响更重要、更大,更深入。
A. 社会主义
B. 国教
C. 官学
D. 资本主义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