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德国的善良教育及其对我国幼教的启示

德国的善良教育及其对我国幼教的启示-德国是一个崇尚教育的国家,其悠久的教育史中不乏康德、黑格尔、尼采、歌德、爱因斯坦、赫尔巴特、叔本华、韦伯等世界级大师。
“善良教育”是德国教育的特色之一,经过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德国格外重视对儿童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善良教育的思想源起“勃兰特思想”是善良教育的重要思想起源之一。
维力·勃兰特是20世纪德国独特政治背景下的杰出政治家。
1969年他当选为联邦总理,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和平的政策。
1970年12月,他访问波兰时曾跪在犹太纪念碑前,以实际行动向被无辜屠杀的犹太人致歉,1971年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他的“德国发展的基石是追求和平”的观点,被称为“勃兰特思想”。
“勃兰特思想”给德国带来了昌明的政治文化,引发社会各界深刻地反思历史,善待生命,从而德国战后经济得以腾飞,国家得以统一。
与此同时,德国的教育界从中汲取了大量营养,以善良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成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善良教育的主要内容(一)爱护动物德国人认为善良教育应当善待自然界的多种生灵,因此爱护动物成为德国儿童接受“善良教育”的第一课。
在家庭中,当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家长就特意喂养了小猫、小狗等动物,帮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体验养育弱小生命的情感;幼儿园也饲养了各种动物,由儿童负责轮流喂养,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和游戏,并做好“饲养记录”。
关爱动物的善良教育一直延续到儿童的学龄阶段,如儿童正式入学后,学校会经常组织“善待生命”的讨论或作文比赛;学生还利用自己积蓄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的动物。
而虐待动物的儿童轻则会接受批评或训导,重则受到成人的惩罚;如果效果不明显,甚至还被送去进行心理治疗。
因为在德国人看来,这是涉及到个人的道德和信仰的严肃话题,比学习成绩更加值得关注。
(二)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是善良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位德国政府官员认为,“七八十年代,政府主要通过法律等强硬手段推动环保工作的启动;而现在更多是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自觉地进行环境保护工作。
近代德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对我们的启示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德国教育改革是近年来欧洲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教育改革的核心 思想是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本次演示将介绍德国教育 改革的思想,以及它对我们的启示。
一、德国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
1、自治原则
德国没有统一的教育体制,各州享有课程设置的自治权,受宪法保护。每个 州的文化事务部根据州内政治、经济和人文情况制定教学大纲,这种自主权也反 映在课程设置上。由于各州的文化自治权受到重视,不同的州可以有不同的教育 项目。
二、德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重视自治权
德国教育改革的自治原则启示我们,自治权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也 应该给予各地区和学校更多的自治权,允许不同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个性化的 教育。这样有助于激发学校和教师的创造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注重灵活性
德国教育改革的灵活性原则启示我们,教育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 应该及时修订教材和教学大纲,使其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同时,教师也应该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谢谢观看
近代德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对我们 的启示
基本内容
德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丰富的历史,其中充满了各种不同的元素和特点。 特别是在近代,德国教育经历了显著的变革和发展,这些变革和发展不仅展现了 德国教育的实力和活力,而且对于我们的教育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名。其核心特点就是“双元制” 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在于,学生既在学校学习,也在企业实践。在企业实 践的时间大约占70%,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大概占30%。这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 习,
生将来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学术基础知识。同时,德国文化教育部于2004年12 月16日颁发的《教师教育新标准的决议》,强调了在职前培养阶段进行职业能力 的教育的重要性。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学术知识的同时,也能具备一 定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教育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德国的公民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doc

德国的公民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doc
德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其公民教育在诸多国家中备受关注。
德国收到世界各地关注者的目光,也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关于德国公民教育的实现,了解德国可以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首先,在德国的公民教育中,重视个人基本信仰的价值观以及国家的宪法法规尤为重要。
信仰和法规的价值观被德国赋予了极高的地位,公民教育在德国真正实施的背后,就有这样的基础。
其次,德国通过培养孩子责任感来实现公民教育。
教育者要求孩子们能够接受道德教育,在孩子的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学会尊重他人、服从社会共同的原则和规则,能够掌握相应的文化知识。
此外,在德国的公民教育中,也强调追求自我价值和自由的重要性,赋予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教育者鼓励学生自我完善,发挥个人的积极能量和创造力,满足自身的追求。
德国企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德国企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德国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强国,它拥有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机床设备、顶尖的汽车制造技术和洁净能源技术。
那么,德国企业管理的经验是什么?又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一、稳定的企业文化德国企业文化强调长期稳定和可持续性,尊重员工和客户,注重整体利益和责任感。
德国企业一般招聘员工时会细致地挑选符合公司文化的人才,以确保员工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度。
我们给予企业标准化,还要关注企业的尊重度。
企业文化的尊重度是指在公司内部,对员工的权利、地位,以及其个性的尊重与保障。
德国企业尊重员工,视其为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因此,在员工身上的投资也特别大。
他们会提供充足的培训和晋升机会,以及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二、注重学习和创新德国企业在注重学习和创新方面也有着独特的经验和方法。
他们会频繁与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利用学校提供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来促进他们的企业发展。
同时,德国企业也非常鼓励员工的创新思维,鼓励员工尝试出新的方法,提高其创造力。
三、合理的分权管理德国企业也注重分权管理,架构清晰明确,并且强调对企业责任的明确分配。
具体来说,这意味着公司内部的每个部门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任务,同时,每个职位也都有其特殊的职责和任务。
企业内部实行各司其职,但却形成了高度精密的协作和合作关系,使得企业整体能够更加高效地运作。
四、文化融合德国企业管理的经验也体现在文化融合方面。
与德国企业有关的传统是质量优先和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市场上,德国公司注重人际关系、开放、对外沟通、团队精神以及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会积极尝试吸收和借鉴不同文化的优秀经验和思想,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和全球化。
五、严谨的质量管理在德国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德国的企业管理者十分注重细节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必须严密的控制,并从根本上防止问题的出现。
德国企业注重对生产和制造流程的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期望。
总的来说,德国企业管理的经验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
走进世界各地的文化启示

走进世界各地的文化启示文化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精神瑰宝,它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建筑、服饰、风俗等方方面面。
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不同地域的文化也有着独特的风貌和特色。
今天,我想带大家一起走进世界各地,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文风情和启示。
第一站:印度印度,这个拥有多种宗教和文化的古老国度,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印度文化重视宗教和哲学,讲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诸如瑜伽等生活方式是印度文化的闪亮名片。
印度人民信奉佛教、印度教、锡克教、耆那教、耆老教等多种宗教,他们以“宽容、智慧、慈悲”为行事准则。
印度文化启示我们应当尊重宗教和世界观的多样性,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去理解世界。
第二站:德国德国,是欧洲大陆的中心国家,属于日耳曼文化圈。
德国人对文化有着很高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德国的文化遗产包括民间艺术、艺术收藏、音乐、戏剧、文学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音乐和文学。
德国人很注重环保和健康,对食品、体育和娱乐有着独特的见解。
德国文化启示我们应该珍视民族文化,坚守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觉,创造出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
第三站:日本日本,这个东亚国度,是一个充满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国家。
日本文化的代表有茶道、花道、武道、日本传统餐饮等,这些文化丰富的体验为日本营造了独特的韵味。
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管理方式、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他们又以其精致的工艺和创新的科技文化为世人所称道。
日本文化启示我们要坚持追求品质和精神内涵,做到自我严格、追求高品质、认真落实细节、创新优秀、崇拜自然。
第四站:巴西巴西,这个拥有非常丰富文化多样性的南美洲国家,其文化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本土。
巴西人民善于表达情感,主要体现在音乐、舞蹈、美食和文学等方面。
比如撒尼角舞、桑巴舞、巴西烤肉、巴西咖啡等,都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
巴西是著名的“足球王国”,足球文化也是巴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西文化启示我们要发扬民族精神,拓宽文化视野,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
20世纪的德国文化思潮及其影响

20世纪的德国文化思潮及其影响20世纪的德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不同的政治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化也因此随之改变,形成了若干个重要的文化思潮。
这些思潮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影响了德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现代主义20世纪初,德国开始兴起现代主义运动。
该运动强调艺术的自由和独立性,追求原创性和创新性。
它推崇“形式即内容”,热衷于试验新的艺术形式和技巧,如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这些技巧在当时颇具争议,但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主义还推动了德国文学的革新。
一些新生代的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非传统的思想和情感,刻画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社会问题。
其中最著名的是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卡夫卡等人。
这些作家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启示了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的方式。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德国文化的一股重要思潮。
它强调通过各种形式的表现,传达作者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
表现主义文学通常采用夸张的形式和词汇,攻击社会的虚伪和冷漠。
表现主义艺术则通过颜色、线条和形状表现角色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情感。
表现主义还对音乐和戏剧产生了影响,它们在形式上更加简化和抽象,突出了情感和心情的表达。
表现主义能够激发人们对于世界和人性的深入思考,反映了德国当时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状态。
此外,它还强调了人类个体在社会和历史大背景下的自我意识和自由,对后来的德国文化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中期德国哲学和社会学的一股重要思潮。
它由一些思想家和学者组成,致力于解析社会和政治现象,为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制度而努力。
法兰克福学派反对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压迫,认为他们克制了人类个体的自由发展。
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影响了西方哲学和文化领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理论和分析。
其重要思想包括综合性批评理论、批判理论和技术批判。
这些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社会、文化、技术和人类个体之间关系的理解。
德国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启示

the meaning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give the defini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and descri be
“跨文化教育’’的起源、历史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本文还捋介绍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具体
的跨文化教育课程并对其进行简要地评述。最后将对目前德国对跨文化教育研究的关注点进 行总结,并探讨其对我国新时代教育的届示。
【关键词】教育;跨文化教育;德国
Abstract:The practice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turned up since the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culture and it developed constan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as well as its theories.In 1 992,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fUNESC01 raised 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formal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m cultures.
德国企业文化特点及其启示

德国企业文化特点及其启示一:引言德国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之一,当我们谈及到德国时,会很容易的想到奔驰大众德国汽车,十月啤酒节,康德叔本华等德国哲学家。
德国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被世界所认可,有一些的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德国企业在德国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德国人的严谨认,德国企业也有很多借鉴之处,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研究德国企业成功之处当然避免不了对德国企业文化的解读,德国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国内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以及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实践活动所形成的,被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接受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组织精神,组织形象等。
企业文化在组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 企业文化有利于改善企业沟通渠道,沟通方式;其次,企业文化在组织决策制定,战略形成中也发挥着作用;最后,企业文化对员工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三:德国企业文化3.1 德国企业文化特点3.1 以人为本在德国企业中,老板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
企业管理者对职工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这在其他企业中是很少见的。
企业管理者重视员工需求的满足,而不仅仅把员工当作一个机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支持和引导;企业管理者还将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联系在一起,在企业达到其目标的同时,也能实现员工个人的发展。
3.2 注重能力的培养在德国企业中,管理者非常重视员工能力的培养。
员工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员工个人的发展,而且对于公司长远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工作中给员工一定的权力,让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解决问题。
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技术能力的提高,在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上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德国企业文化还有一个重点体现在,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无论是在什么培训中,员工都能体会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3.3 全面质量管理德国企业重视不断改善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曾经是一个传统落后的农业国家。
曾经经历二次世界大战,今今天它又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为什么德国在二战后历经沧桑却从新崛起,迅速发展,这些都源于德意志民族在各个时代文化的发展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
其中的经验教训都值得我们借鉴。
文化就是指人类的确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这些集中体现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信念、思维方式、思想认识、价值取向、生活习惯、交往方式、研究方式、处世态度。
通过这砦来影响每个人的信仰、理想、价值、人格、认识等。
由此我们看出,社会的真正核心是文化,更确切地说是人们内在心灵世界的人文精神。
一个民族文化的确立,先有民族精神的孕育,然后有一种宗教信仰或哲学运动的产生,在这过程中使用社会上的每个人的思想或得更新,从而在生活工作中改变社会的面貌。
从大的方面讲,一个民族的创造力与自觉能动性取决于文化这一核心,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核心在于文化。
德国之所以在起伏的历史中沉浮不定,其中的文化的影响使其深刻的。
首先,路德的宗教改革体现了现代精神。
他强调个人的人格至上,以每个人的良心来指导个人的行动。
这一点使个人从当时的宗教盲从,宗教压迫是解脱出来,使教徒可以去怀疑,去思考,让他们更具理性化。
这一点从路德教的教义中有所体现。
信仰不靠盲从,而与内心求知冲动怀疑联系在一起,爱因斯坦之所以提出相对论,就与他的怀疑精神密不可分。
正是他敢干向牛顿力学体系提出怀疑,经过自己的潜心研究才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相对论。
路德教对德意志民族的影响从爱因期坦身上很好地体现出来。
如今,社会上总是说我们国家缺乏创造力,深究其中原因,有些人提出提高国民素质,多培养高级人才,可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对需要改变的东西并没有多大改观,其实要增强一个国家的创造力,是要从最核心的文化上着手。
并不是说我们也来办一个路德教就够了。
这些关键在于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才能是这些有根本性的改变。
在教育方面,当时的普鲁士国王虽然在战争中败给了拿破仑,自己的半壁江山也被他人占有,并且有巨额的战争赔款,但他在这种服及其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力主办大学。
他曾经说过:“这企图家必须用它的精神上的力量来弥补它物质上的损失。
正上贫穷,所以要办教育。
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穷的最好手段。
”这一点恰好与抗战时期延安的情况相似。
当时共产党刚完成万里长征,在延安这样艰苦环境中办起了延安抗大,并且一次次的掀起学习浪潮,使延安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
不仅融和了各个层次的人,而且为抗战和解放战争乃至建国后的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在文化环境方面,国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用其宽松的政治环境,无论这位学者的观点是这样还是那样,只要其理论言之成理,就有一席之地。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气氛。
有交流有碰撞的思想才是有活力的思想。
因此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层出不穷,理性化的领导阶层,富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
这也正是德国在二战后能够从废墟中迅速崛起的原因所在。
出生在德国的马克思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不能不说是德国文化的又一贡献。
马克思
主义及其强调理性,在他写《资本论》之前,曾经在许多欧洲国家调查,深入资本主义工厂,翻阅大量书籍以获取资料,并在经过多年研究写出了《资本论》。
他的批判精神在是对现存的一切作毫不留情的批判,在他生前《共产党宣言》曾多次再版,在每次再版序言中他及恩格斯都不断地对其进行修改,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已认识到自己理论的缺陷,于是就毫不留情地对其进行批判,公开地说明自己地理论在巴黎公社的试验中失败了。
这种彻底的理性精神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发展的积极动力。
他的辨证思维和分析方法与实践相结合。
他的思维方式继承了德国传统的社会分析方法,强调事物内在的矛盾在自我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他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产中能够总结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不可调和的规律,没有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可能的。
这种思维在当代系统科学中得到发展,对于自然科学的进一步超越,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认识的深入和探索有重要的意义。
所有这些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智慧,它包含了德国为代表的西方长久的文化积淀,将这些于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找到与中国相融和的结合点,使它在中国发挥作用将是大有好处的。
法西斯运动是德国文化的污点。
最具理性思维的民族,竟然陷入了如此大的灾难之中,不得不值得深省。
深厚的精神积淀给德意志民族带来太大的压力。
他们辉煌过,在他们的眼中吝啬刻薄的犹太人是无耻。
英美等国经济繁荣,但人们却享乐,生活虚糜,猪狗不如。
俄国的共产化让他们感到野蛮人的威胁。
高贵的日耳曼民族再也承受不起了,他们狂热的追捧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以所谓的崇高的名义挑起战争,但最终的到了失败。
但是战后,德国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并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重建,也表现出德意志民族的先进性。
所发,现代中国社会如何解决表象上暴露出的如此多的弊病的关键,就是大力发展文化。
德国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