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垫片设计DOC

合集下载

垫片冲孔落料冲压模具设计及制造DOC

垫片冲孔落料冲压模具设计及制造DOC

垫片冲孔落料冲压模具设计及制造DOC一、引言垫片冲孔落料冲压模具是用于生产垫片产品的专用冲压模具。

垫片是一种常用的密封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子等领域。

垫片的制作一般都需要冲孔和落料的工艺,因此设计和制造一套合理且高效的垫片冲孔落料冲压模具对于提高垫片生产的质量和效率非常重要。

二、设计要求1.冲孔要求:根据垫片的尺寸和形状要求,设计冲孔模具,确保冲孔尺寸准确、孔位精确,并且保证冲孔边缘光滑,无毛刺。

2.落料要求:设计合适的落料模具,确保落料尺寸准确,保证落料的平整度和边缘质量,避免产生划伤或毛刺。

3.模具结构要求:设计模具的结构要合理,便于安装和更换模具部件,同时要保证模具的刚性和稳定性,以保证模具的准确性和长期使用寿命。

4.提高生产效率:冲孔和落料过程要快速、稳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操作时间和劳动强度。

三、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1.垫片冲孔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步骤:1)根据垫片尺寸和形状要求,设计冲孔模具的底板尺寸和孔位布置。

2)选择合适的冲头和模具材料,制作冲头和冲孔模具。

3)加工底板,并将冲头固定在底板上,确保冲孔孔位准确。

4)进行冲孔试模,根据试模结果进行调整和修正,直至满足要求。

5)测试冲孔模具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如果需要,进行冲孔模具的更换或修理。

2.垫片落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步骤:1)根据垫片尺寸和形状要求,设计落料模具的底板尺寸和落料槽的形状。

2)选择合适的落料刀具和模具材料,制作落料刀具和落料模具。

3)加工底板,并将落料刀具固定在底板上,确保落料槽形状准确。

4)进行落料试模,根据试模结果进行调整和修正,直至满足要求。

5)测试落料模具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如果需要,进行落料模具的更换或修理。

四、模具加工工艺流程1.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如优质的工具钢。

2.模具制造首先进行大型机械加工,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进行车削、钻孔、铣削等。

3.将模具加工至精密尺寸,进行磨削、刨床等精密加工工艺。

4.进行模具的热处理,提高模具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冲压工艺与模具》---垫片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垫片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垫片冲压模具课程设计目录一、审核制件图纸、工艺性分析 (1)二、制定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过程 (2)1、工艺方案的确定 (2)1、效率高 (2)2、寿命长 (2)3、质量高 (2)4、安全性 (3)2、排样设计 (3)3、工艺设计计算 (6)三、主要零部件设计 (6)(1)凸模结构设计 (6)(2)凹模 (7)(3)定位装置 (7)(4)卸料装置 (7)(5)冲模模架 (8)(6)其他冲模零件 (9)四.刃口计算 (8)五、设备的选定 (9)一、审核制件图纸、工艺性分析零件公差无特殊要求,按IT14级选取,利用普通冲裁可达到要求。

外形简单,形状规则,适于冲裁加工。

二、制定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过程1、工艺方案的确定比较:复合模的优缺点:优点:(1)单工序(2)工件同轴度好,表面平直,尺寸精度高。

(3)生产效率高,不受板形尺寸精度的限制。

有时废角也可用于复制。

(4)模具零件加工制造难度大,成本高,冲模和凹模容易受到最小壁厚的限制,不适合某些内孔间距小、内孔和边缘间距小的下部零件。

缺点:模具零部件加工制造比较困难,成本较高,并且凸凹模容易受到最小壁厚的限制,而使得一些内孔间距、内孔与边缘间距较小的下件不宜采用。

级进模的优缺点:优点:1、效率高级进模可以完成复杂零件的冲裁、翻边、弯曲、拉深、立体成形以及装配等工艺,减少了中间转运和重复定位等工作,而且工位数量的增加不影响生产效率,可以冲制很小的精密零件。

2、寿命长复杂的内形和外形可分解为简单的凸模和凹模外形,分段逐次冲切,工序可以分散在若干个工位,在工序集中的区域还可以设置空位,从而避免了凸、凹模壁厚过小的问题,改变了凸、凹的受力状态,提高了模具强度。

此外,级进模还采用卸料板兼作凸模导向板,对提高模具寿命也非常有利。

3、质量高级进模在一副模具内完成产品的全部成形工序,克服了用简单模时多次定位带来的操作不变和累积误差,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设计说明6736062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设计说明6736062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设计说明6736062毕业设计论文垫片冲压模具设计摘要本次设计了一套落料、冲孔的模具。

经过查阅资料,首先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经过工艺分析和对比,采用落料、冲孔工序。

通过冲裁力、顶件力、卸料力等计算,确定压力机的型号。

再分析对冲压件加工的模具适用类型选择所需设计的模具。

得出将设计的模具类型后将模具的各工作零部件设计过程表达出来。

在文档中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冲压模具的发展状况,说明了冲压模具的重要性与本次设计的意义,接着是对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完成了工艺方案的确定。

第二部分,对零件排样图的设计,完成了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再进行冲裁工艺力的计算和冲裁模工作部分的设计计算,对选择冲压设备提供依据。

最后对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和标准件的选择,为本次设计模具的绘制和模具的成形提供依据,以及为装配图各尺寸提供依据。

通过前面的设计方案画出模具各零件图和装配图。

本次设计阐述了冲压倒装复合模的结构设计及工作过程。

本模具性能可靠,运行平稳,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关键词:冲压模,复合模,垫片,冲裁间隙GASKET STAMPING MOULD DESIGNABSTRACTThe design of a set of blanking and punching mold. Through referring to information, first of all, I should analysis the process. Through proces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I use blanking and punching process. Through the blanking force, the top piece, and the discharge power to determine the model press.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stamping dies for processing the application to select the desired type of mold design. The mold will be designed to draw upon the type of mold parts of the work expressed in the design process.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document main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stamping die, stamping die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design, and then stamping parts of the process analysis, completed a process to identify program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nesting parts of the design plans to complete the calculation of the utilization of the material further edge blanking process of calculation and Di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work of some of the stampingequipment to provide a basis to choose. Finally, the main components of standard design and the choice of design-based mapping tool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forming mold, as well as the assembly drawing to provide the basis of the size. Through the draw in front of mold design and assembly of the parts diagram Fig.The design tells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mold design and working process. Reliable performance of the mold, smooth running, improved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labor intensity and production costs.Key words: Blanking, Punching, Mold, Mold gap目录前言 (1)第1章冲裁工艺设计 (3)1.1 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3)1.1.1 工件材料 (3)1.1.2 工件结构 (3)1.1.3 尺寸精度 (4)1.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4)第2章冲裁排样设计 (6)2.1 排样的方法及排样图 (6)2.1.1 排样的方法 (6)2.1.2 排样图 (6)2.2 排样的计算 (7)2.2.1 确定搭边值 (7)2.2.2 送料步距 (7)2.2.3 条料宽度计算 (8)2.2.4 材料利用率 (9)第3章冲压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 (10)3.1 确定冲压力 (10)3.1.1 冲裁力的计算 (10)3.1.2 卸料力、推件力及顶件力的计算 (12)3.1.3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14)3.1.4冲裁功 (14)3.2 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15)3.3 冲压设备的选用 (16)第4章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17)4.1 确定凸凹模刃口尺寸的原则 (17)4.1.1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作用 (17)4.1.2 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17)4.2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17)第5章冲裁模典型结构设计 (19)5.1 工作部件设计 (19)5.1.1 冲孔凸模 (19)5.1.2落料凹模结构设计 (19)5.2 定位装置设计与计算 (20)5.2.1定距侧刃 (20)5.2.2挡料销 (21)5.2.3导正销 (21)5.3 卸料装置 (21)5.3.1 卸料装置 (21)5.3.2 卸料装置有关尺寸计算 (22)5.4 固定零件 (22)5.4.1垫板 (22)5.4.2模柄 (22)5.4.3.导料板的设计 (23)5.5卸料部件的设计 (23)5.5.1 卸料板的设计 (23)5.5.2卸料螺钉的选用 (23)结论 (24)谢辞 (25)参考文献 (26)附录 (27)前言模具,作为高效率的生产工具的一种,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与重要的工艺装备。

垫片冲压模具毕业设计

垫片冲压模具毕业设计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题目名称:垫片冲压模具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指导教师:填写时间:摘要本文分析了垫片的成型工艺特点,其中包括利用对工件的尺寸计算、工件的工艺分析、冲裁力的计算、模具设计的难点,确定了级进模的排样方案和模具的总体结构。

该级进模有冲孔、落料、等工位。

详细介绍了凸模、凹模、固定板、卸料装置等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以及压力机的选择。

阐述了模具的工作过程、以及凸模和凹模的装配间隙,并制定典型的零件加工工艺。

关键词: 垫片,级进模,模具设计目录内容摘要 (1)一、绪论 (5)1 课题背景及意义 (5)2 本课题及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5)2.1 国内模具的现状 (5)2.2 国内模具的发展趋势 (6)2.3 国外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6)3 垫片级进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3.1 垫片级进冲压模具设计的设计思路 (6)二、级进冲压模具设计 (7)1 冲裁件工艺性分析 (7)1.1 产品的结构、形状、精度 (7)1.1.1 零件结构 (7)1.1.2 尺寸精度 (7)1.2 模具结构的确定 (7)1.3 工艺方案的制定和选择 (7)2 工艺与计算 (8)2.1 排样方案分析 (9)2.1.1 条料宽度 (9)2.1.2 步距 (9)2.1.3 材料利用率 (9)2.2 计算冲压力与初选压力机 (10)2.2.1 冲裁力 (10)2.2.2 卸料力 (10)2.2.3 总冲压力 (10)2.2.4 压力机选用 (11)2.3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11)32.3.1尺寸计算的原则 (11)2.3.2尺寸计算(凸、凹模) (13)3 模具的总体设计 (15)3.1模具类型的选择 (15)3.2 卸料方式的选择 (15)3.3 送料形式 (15)3.4 定位零件 (15)4 模架类型及精度 (15)4.1 模架 (15)4.2 精度 (15)5 模具零件的设计 (16)5.1 工作零件的设计 (16)5.2导向零件的设计 (16)5.3 模架的设计 (17)5.4 其他零部件设计 (18)6 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过程 (20)6.1 凹模加工工艺过程 (21)6.2 落料凸模加工工艺过程 (22)6.3 冲孔凸模加工工艺过程 (22)6.4 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 (23)7 模具图纸绘制 (24)7.1 模具装配图的设计绘制 (25)参考文献 (26)设计总结 (27)致谢一、绪论1课题背景及意义冲压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模具课程设计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模具课程设计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模具课程设计垫片冲压模具设计学校: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09机械C班姓名:许桂林学号:29100101062指导教师:刘海潮2021年1月5日冲压模设计题目如图1所示零件:垫扳生产批量:大量量材料:08F t=2mm设计该零件的冲压工艺与模具垫板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摘要:本设计为一垫板的冷冲压模具设计,依照设计零件的尺寸、材料、批量生产等要求,第一分析零件的工艺性,确信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方案,然后通过工艺设计计算,确信排样和裁板,计算冲压力和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公差,最后设计选用零、部件,对压力机进行校核,绘制模具总装草图,和对模具要紧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编制。

其中在结构设计中,要紧对凸模、凹模、凸凹模、定位零件、卸料与出件装置、模架、冲压设备、紧固件等进行了设计,关于部份零部件选用的是标准件,就没深切设计,而且在结构设计的同时,对部份零部件进行了加工工艺分析,最终才完成这篇毕业设计。

关键词:模具;冲裁件;凸模;凹模;凸凹模;1 零件的工艺分析1.1 结构与尺寸该零件结构简单,形状对称。

硬钢材料被自由凸模冲圆形孔,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3-8,可知该工件冲孔的最小尺寸为1.3t,该工件的孔径为:Φ×2=2.6。

由于该冲裁件的冲孔边缘与工件的外形的边缘不平行,故最小孔边距不该小于材料厚度t,该工件的空边距(20)>t=2,(10)>t=2,均适宜于冲裁加工。

1.2 精度零件内、外形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信工件尺寸的公差,经查表得,各尺寸公不同离为:零件外形:58074.0-,3862.0-, 3052.0-, 1643.0-, 836.0-零件内形:630 .0+孔心距:18±0.215,利用一般冲裁方式能够达到零件图样要求。

1.3 材料08F,属于碳素结构钢,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附表1可知抗剪强度τ=260MPa,断后伸长率=32%。

垫片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垫片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垫片“级进模”冲压课程设计免费提供CAD图纸下载,且包含一份《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电子版资料冲裁件零件图图a零件要求:等级IT11,厚度为2mm,材料为Q235。

一、冲裁件工艺性分析:---------------------------------------参考书籍《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裁件工件形状对称;●冲裁件无尖角;●凹槽满足B≥1.5t(t为料厚);●孔间距按必要值a=(1.5~1)t算的a=2~3mm,满足孔距要求。

二、冲压工艺性方案确定:--------------------------------------参考书籍《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考虑到各自工艺特点以及冲裁件特性,“T型孔”采用异型凸模冲出,中间5.5直径的圆采用标准圆凸模冲出即可,然后再落料,考虑到冲裁件为圆形,所以不能用“挡料销”来定距,故采用侧刃定距,考虑到侧刃定距的精确性,故配合“导正销”使用,这样的思路很明显采用“级进模”最为恰当。

三、工艺计算:●排样设计查阅《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3-3 最小搭边值,可以确定a1=2mm,a=2.5mm,进距S=32mm。

然后采用“纵排”,计算得到材料利用率为32.8%。

然后再计算料宽,要记住,之前说过采用侧刃定距,故计算的料宽的计算公式应该是:B−∆0= (L+2a′+nb)−∆0这条公式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也可以找到的。

计算得到料宽37.8,上偏差为0,下偏0。

差为-0.5即37.8−0.5●排样图略●冲裁件工艺力与压力中心由于在拿到零件时候,就可以初步选定采用“级进模”进行冲压,模架可以采用滑动式对角导柱模架,且采用凸模的推力讲废品或零件从凹模去除,故在计算冲裁力时候需要计算的力分别为:总冲裁力、卸料力和推件力,此处不用顶件力。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垫片冲压模具设计是一门基于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的专业课程。

垫片是一种在机械设备中作为密封或填充材料使用的薄片状零件。

垫片冲压模具是用于制造垫片的特定模具,其设计与制造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材料、工艺、结构等因素。

1.材料选择:垫片常用的材料有橡胶、塑料、金属等。

根据具体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了解其特性,以确保在模具设计中考虑到材料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2.工艺分析:在制造垫片冲压模具之前,需要对工艺进行全面分析。

包括模具设计、工序安排、工艺流程等方面,以便评估整个制造过程的可行性和效率。

3.结构设计:垫片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是模具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要考虑模具的尺寸、形状、接触面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模具能够准确、稳定地制造垫片产品。

4.特殊要求:根据实际需求,垫片冲压模具的设计中可能有一些特殊要求,如凸台、切向锥度等。

这些要求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以确保模具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制造垫片冲压模具过程中,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工艺和设备。

例如,数控加工中心可以进行模具零件的精确加工;线切割机可以进行模具的外形加工;电火花机可用于模具的毛白加工等。

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要求来选择相应的模具材料,如各种不锈钢、工具钢等。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是一门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专业课程。

学生需要在模具设计、材料学、机械加工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垫片冲压模具的设计原理、制造步骤和操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垫片冲压模具设计是一门综合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和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模具设计和制造能力,为相关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支持。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目录一冷冲压工艺分析 (1)1.1 零件工艺性分析 (1)1.2 结构分析 (1)1.3精度分析 (1)二确定工艺方案 (2)三确定毛坯画出排样图 (3)3.1 排样与材料利用率 (3)3.2 固定板排样与材料利用率 (4)四确定模具类型 (7)4.1 凹模设计主要内容 (7)4.2 凹模型孔侧壁形状的确定 (7)4.3 凹模外形与装配结构 (8)4.4 凹模外形的确定 (9)五主要零件图和总装图 (10)5.1 凸凹模 (10)5.2 凹模 (11)5.3 下垫块 (12)5.4 卸料板 (13)5.5 导套 (14)5.6 总装图 (15)六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8)7.1 计算冲裁力公式 (20)7.2 计算相关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公式 (20)7.3 固定板冲压力的计算 (21)7.4 压力机的选择 (22)总结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7)一 冷冲压工艺分析1.1 零件工艺性分析1.零件:固定板2.材料:08钢3.批量:大批量4.料厚:2.0mm1.2 结构分析零件结构容易对称,方便冲裁加工。

零件冲压两个圆孔,孔尺寸为10mm ,符合冲裁最小孔径min d =10mm≥mm 0.20.1=t 的要求,此外,通过冲裁的最小孔边距min l =5mm≥mm 0.35.1=t 要求,所以,该零件结构满足于冲裁要求。

1.3精度分析工件上有4个尺寸未标注公差要求,从公差表查得其公差要求均属于IT13,普通冲裁可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

二确定工艺方案落料冲孔零件,加工方案可以使用如下: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

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固然简单,但是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比较低,零件的精度差,不适用于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

方案二需1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容易保证,而且生产效率很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题目院系专业姓名年级指导教师年月目录摘要 (1)前言 (2)1.工件的工艺性分析 (3)1.1冲压时的工艺性分析 (3)1.2冲压材料选用 (4)1.3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5)2 模具设计计算 (6)2.1 排样方案的确定及计算 (6)2.2冲压力的计算 (8)2.3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12)2.4 冲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13)2.5零件结构尺寸的确定 (16)2.6模具总装图 (18)3.模具材料的选用 (19)4 冲压设备的选择 (22)5.模具的装卸 (23)5.1模具的装配 (23)5.2卸料装置的确定 (24)结论 (25)参考文献 (24)摘要当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原有的商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然而有些商品的制造必须依靠模具才能够生产加工出来。

因此,模具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紧密。

我们利用模具加工各种的工件,以便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模具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新的时代。

在这次设计中根据所给题目的要求,我首先对冲压件进行了分析,分析该零件的尺寸精度得出用一般精度的模具即可满足零件精度的要求,再从零件的形状、尺寸标注及生产批量等情况看,选择了冲孔落料的方案。

根据对零件的综合分析,在本人这次设计中我设计的模具是正装冲孔落料模,主要介绍的是模具的冲孔落料,冲压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工序之一。

由于材料和厚度的原因,我采用的加工方法为:采用复合工序冲孔落料模进行加工。

关键词:冲孔落料搭边前言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模具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产品制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工业发展的基石,被人称为“工业之母”和“磁力工业”。

随着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业内专家认为,虽然模具种类繁多,但在“十一五”期间其发展重点应该是既能满足大量需要,又有较高技术含量,特别是目前国内尚不能自给,需大量进口的模具和能代表发展方向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

又由于模具标准件的种类、数量、水平、生产集中度等对整个模具行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因此,一些重要的模具标准件也必须重点发展,而且其发展速度应快于模具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模具标准化水平,从而提高模具质量,缩短模具生产周期及降低成本。

由于我国的模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因此对于出口前景好的模具产品也应作为重点来发展。

而且所选择的这些需要重点发展的产品,必须是目前已有一定基础,有条件、有可能发展起来的产品。

我国模具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模具工业总体水平比工业发达国家要落后15~20年,这与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我们的企业技术装备还比较落后,劳动生产率也较低;模具生产专业化、商品化、标准化程度也不够高;模具产品主要还是以中低档为主,技术含量较低,高中档模具多数要依靠进口,产品结构调整的任务很重;人才紧缺,管理滞后的状况依然突出。

可见,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1.工件的工艺性分析零件简图:如图1.1所示工件名称:垫片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10号钢厚度:2mm图1.1零件图1.1冲压时的工艺性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是指冲压件对冲压工艺的适应性。

在一般情况下,对冲压件工艺性影响最大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

良好的冲压工艺性应能满足材料较省、工序较少、模具加工较容易、寿命较高、操作方便及产品质量稳定等要求。

冲裁件的形状应能符合材料合理排样,减少废料。

冲裁各直线或曲线的连接处,宜有适当的圆角。

冲裁件凸出或凹入部分宽度不宜太小,并应避免过长的悬臂与窄槽。

腰圆形冲裁件,如允许圆弧半径,则R应大于料宽的一半,即能采用少废料排样;如限定圆弧半径等于工件宽度之半,就不能采用少废料排样,否则会有台肩产生。

冲孔时,由于受到凸模强度的限制,孔的尺寸不宜过小。

冲裁件的孔与孔之间,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受到模具强度的限制,不能太小。

在弯曲件或拉深件上冲孔时,其孔壁与工件之间的距离不能过小。

对冲压材料的要求冲压所用的材料,不仅要满足产品设计的技术要求,•还应当满足冲压工艺的要求和冲压后继的加工要求(如切削加工、焊接、电镀等)。

1.2冲压材料选用冲压工艺对材料的基本要求主要是:1. 对冲压成形性能的要求为了有利于冲压变形和制件质量的提高,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冲压成形性能。

•而冲压成形性能与材料的机械性能密切相关,通常要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塑性,屈强比小,•弹性模量高,板厚方向性系大,板平面方向性系数小。

2. 对材料厚度公差的要求材料的厚度公差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因为一定的模具间隙适用于一定厚度的材料,•材料厚度公差太大,不仅直接影响制件的质量,还可能导致模具和冲床的损坏。

.对表面质量的要求材料的表面应光洁平整,无分层和机械性质的损伤,无锈斑、氧化皮及其它附着物。

•表面质量好的材料,冲压时不易破裂,不易擦伤模具,工件表面质量好3. 常用冲压材料冲压用材料的形状有各种规格的板料、带料和块料。

板料的尺寸较大,•一般用于大型零件的冲压,对于中小型零件,多数是将板料剪裁成条料后使用。

•带料(又称卷料)有各种规格的宽度,展开长度可达几千米,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自动送料,•材料厚度很小时也是做成带料供应。

块料只用于少数钢号和价钱昂贵的有色金属的冲压。

总上所述,冲压材料选择10号钢作为冲压件的材料。

1.3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一般对于这样的工件,通常采用冲孔,落料加工方法。

由于该工件的生产批量较大,如果把这道工序放在一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减轻工作量,节约能源,降低成本,而且可以避免原有的加工方法中须将手伸入模具的问题,对保护操作者安全也很有利。

将这道工序复合在一起,可以有以下的两种不同工艺方案:①先冲孔,后落料的工步;②落料冲孔为同一工步完成。

采用方案2加工工件,不易保证长度尺寸mm 15.0031+的精度,而且易使孔冲头磨损,降低模具寿命。

经分析,使用方案一较好。

该冲压工件的形状为简单且对称,除孔mm 25.004+Φ和mm 15.005.11+Φ有精度要求外其余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材料为Q-235A 钢其冲压性能好,孔与外缘的壁厚较大,根据表1.1知复合摸的凸凹模壁厚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

表1.1 强度系数2模具设计计算2.1 排样方案的确定及计算在冲压生产中,节约和减少废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模具设计中,排样设计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性很强的设计工作,排样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材料的利用率、制件质量、生产率与成本以及模具寿命等,所以排样工作的好坏是左右冲裁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冲裁所产生的废料分为两种,一是工件的各种内孔产生的废料,它取决于工件的形状,一般不能改变,称为设计废料;二是由于工件之间的搭边和工件与条料侧面的搭边、板料的料头、料尾而产生的废料,它取决于冲压方式和排样方式,称为工艺废料。

提高材料利用率最主要的途径是合理排样使工艺废料尽量小,另外在满足工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适当的改变工件的结构形状也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排样时,工件及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的余料叫搭边,搭边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和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冲压件质量和送料方便。

搭边太宽,浪费材料;搭边太窄会引起搭边断裂或翘曲,可能“啃刀”现象或冲裁时会被拉断,有时还会拉入模具间隙中、损坏模具刃口,从而影响模具寿命。

搭边值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材料的力学性能。

硬材料可小些,软材料的搭边可要大些。

②工件的形状与尺寸。

尺寸大或有尖突的复杂的形状时,搭边要取得大值。

③材料厚度。

薄材料的搭边值应取的大一些。

④送料方式及挡料方式。

用手工送料、有侧压板导向的搭边值可以取小些。

常用的排样方法有三种:①有废料排样:指沿工件全部外形冲裁,工件与工件、工件与条料边缘都留有搭边,此种排样的缺点是材料利用率低,但有了搭边就能保证冲裁件的质量,模具寿命也高。

②少废料排样:指模具只沿着工件部分外形轮廓冲裁,只有局部搭边的存在。

③无废料排样:指工件与工件之间及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均无搭边的存在,模具刃口沿条料顺序切下,直接获得工件。

少废料、无废料排样的缺点是工件质量差,模具寿命不高,但这两种排样可以节省材料,还具有简化模具结构、降低冲裁力和提高生产率等优点。

并且工件须具有一定的形状才能采用少、无废料排样。

上述三类排样方法,按工件的外形特征主要分为直排、斜排、直对排、斜对排、混合排、多行排等形式。

总上所述排样如图2.1所示。

表2-2 搭边值表由表2-2 确定搭边值表根据零件形状两式件间按矩形取搭边值mm b 0.2=,侧边取搭边值mm a 2.2=。

则进距: mm h 25265.22=+=条料宽度: ∆-∆-∆++=)2(a D b7.0)7.02.228.19(-∆-+⨯+=b`图2.1 排样图2.2冲压力的计算1) 落料力mpa 300=ττKLt =落F=1.3*2*300*(2*(3.14*3.6+2*12.8+3.14*9.5))=74540N2)冲孔力中心孔: τKLt 1=孔FN =⨯⨯⨯⨯=269413002113.1π2个小孔: τKLt 2=孔F()N =⨯⨯⨯⨯⨯=20083300221.43.1π3)冲裁时的推件力表2.3卸料力、推件力及顶件力系数查表2.3 055.0=K 推序号1的凹模刃口形式,mm h 4=,则224===l h n 个 故: F K F n 落推推落⨯==2*0,055*74540=8199NN F 296426941055.021=⨯⨯=孔 NF220920083055.022=⨯⨯=孔为避免各凸模冲裁力的最大值同时出现,且考虑到凸模相距很近时避免小直径凸模由于承受材料流动挤压力作用而产生倾斜或折断故把三冲孔凸模设计成阶梯凸模如图2.2。

图2.2阶梯凸模则最大冲压力:推孔推落孔落总F F F F F +++=1=74540+26941+8199+2964=112644 N2.3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如图2.3根据图形分析,因为工件图形对称,故落料时F 落的压力中心在上O1;冲1孔F 、2孔F 的压力中心在O2上。

图2.3压力中心设冲模压力中心离O1点的距离为x ,根据力矩平衡原理得:()()21-25孔孔落F F F +⋅=⋅χχ由此算得74540*X=(25-X)*(26941+20083)得X=9.672.4 冲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1)冲孔部分对冲孔,采用凸、凹模分开的加工方法表2.4 初始双面间隙max Z 、min Z由表2.4 确定初始双面间隙max Z 、min Z 的值:mm 360.0max =Z mm 246.0min =Zmm 114.0246.0360.0min max =-=Z -Z表2.5规则形状冲裁时凸模、凹模的制造公差对冲11Φ孔时:,020.0mm p =δ,mm d 020.0=δ对冲1.4Φ孔时:,020.0mm p =δ,mm d 020.0=δmm d p 04.0=+δδ故满足min max Z -Z <+d p δδ条件 冲11Φ孔部分: ()00δχ-∆+=d d p()mm 0020.00020.0025.1105.05.011--=⨯+=()d p d d d δ+Z +=0min()mm 020.00020.00271.11246.0025.11++=+=冲1.4Φ孔部分:尺寸极限偏差转化为2.002.4+Φ()00δχ-∆+=d d p()002.0002.03.42.05.02.4--=⨯+=()d p d d d δ+Z +=0min()02.0002.00546.4246.03.4++=+= 2)落料部分对外轮廓的落料,由于形状较复杂,故采用配合加工方法当以凹模为基准件时,凹模磨损后刃口部分尺寸都增大,因此均属于A 类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