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课稿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3)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钞反映2014年各大洲人口的具体情况,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
3.教材第103页第7即,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
4.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表示出数盘陋着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对来说,这里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一些。
2.学习教材第98页例2第(2)(3)组数据.(课件出示)
我们还对绿荫小学的树木进行了其他方面的统计.请仔细阅读统计表信息,它们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试着在练习纸上画一画.
比・比:你认为哪种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表达统计表中的信息?
3.巩固应用,柘展提高
1.教材第99页“做•做Z
<D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交流反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统计图(Ur以用条形统计图完成,也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完成)。
引导比较:用向形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考考你:选择最合适的统W图。
(1)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第清晰地反映世界人口从1957—2014年的变化情况,你认为选择吸;种统计图最合适?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1.情境创设,褐示课题
1.复习崩形统计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凰膨统计图,你对它了解了多少?
预设:它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师:你还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点击出现相关内容.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课件

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
第3课时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探究新知
中国队在第23届至第30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 得金牌数统计如下:
我国获得金牌数可以用哪种统计图表示?各表 示哪些情况?
统计表中的金牌数可以用条 形统计图表示……
练一练
(教材P89 T1)
1.下表是某商店一个星期每天的营业额。
自己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数据。
某商店一个星期每天的营业额统计图
(教材P89 T2)
2.下面是某食品厂2012年上半年生产50克包装的火腿 肠的记录。
1880
用合适的统计图反应食品厂上半年的生产情况。
1880
某食品厂2012年上半年生产50克包装的火腿肠的记录统计图 产量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谢谢!
各届获得的金牌数还可以用 折线统计图表示……
讨论:这一组数据能不能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的百分比, 各届金牌数用百分数表示意义不大。
(1)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中国队获得 金牌数各有什么优点?
试着给这两幅统计图标上名称。 (2)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时,各有什么 特点?
条形统计图 表示数据多少时,直观、具体、清楚。
折线统计图 表示数据变化时直观、形象。
表示下面事物中的数据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 说明理由。 (1)某城市2010年至2014年的小学在校生人数。
条形统计图
(2)某商场一年中各月份空调机销售量的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 (3)某汽车制造厂一年中每个季度的
(新)冀教版数学六上《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推荐)

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8、89页。
◆教学提示条形统计图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它可以直观反映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也可以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它可以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选择统计图,讨论统计图特征,并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过程。
2.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3.进一步了解不同的统计图在表示数据中的作用,认识到学习各种统计图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难点经历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过程,利用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生准备:直尺,铅笔,统计图绘画纸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投影出示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
师:这五位朋友大家很熟悉吧,见到他们你想到了什么?生:2008年北京奥运会。
2.师生谈话交流2008年奥运会即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时间和我国获得的奖牌情况。
3.课件出示历届我国金牌成绩情况。
师:观察表格,你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生:第29届我国的金牌数最多,是51枚。
生:第24届我国的金牌数最少,是5枚。
生:从第23届至第30届我国的金牌数量整体上是上升的趋势。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表扬)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事件引入,使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师:如果用一种统计图来表示这张统计表中的数据,你认为用什么统计图比较好?为什么?生1:选择条形统计图,因为用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表示出每届奥运会中国队获得的金牌数。
生2:选择折线统计图,因为用折线统计图可以反映出从第23—30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数的变化情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
标题: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
引言概述:
统计图是数据可视化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数据的含义。
在选择统计图时,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本文将从数据类型、数据分布、比较和关联、时间序列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统计图的选择原则。
一、数据类型
1.1 数据类型的分类
1.2 适用于不同数据类型的统计图
1.3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达数据类型的特点
二、数据分布
2.1 数据分布的类型
2.2 适用于不同数据分布的统计图
2.3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三、比较和关联
3.1 比较和关联的目的
3.2 适用于比较和关联的统计图
3.3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比较和关联分析
四、时间序列
4.1 时间序列数据的特点
4.2 适用于时间序列数据的统计图
4.3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展示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化趋势
五、地理位置
5.1 地理位置信息的重要性
5.2 适用于地理位置信息的统计图
5.3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展示地理位置数据的分布情况
结论: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能够更好地展示数据的特点和含义,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数据。
在选择统计图时,需要考虑数据类型、数据分布、比较和关联、时间序列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以确保图表能够清晰地传达所需信息。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达数据。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第五章统计与概率课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掌握条形图、折线图、环形图等图表的制作方法和应用范围。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统计图有哪些,分析怎样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学习制作折线图和环形图。
2.难点: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数据类型适用于不同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1、教师问:在我们生活中,什么是“数据”?2、学生回答:就是反映某种事物的数字、文字或符号等。
3、教师继续问:那么我们看到一堆数字,应该怎么处理呢?4、学生回答:通过统计图形更直观的了解数据。
5、教师解释:是的,你们说的太好了。
我们如何选择不同的统计图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课堂讲解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几类常见的统计图。
2、教师解释:条形图适用于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和变化趋势。
3、教师解释:折线图适用于展示变化趋势。
4、教师解释:饼图或环形图适用于展示比例或占比。
三、练习与讨论1、教师出示几道题目,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进行制作。
例如:小明家里的每个成员一周所用餐费(元)如下,根据下面数据,该用哪种图表来表示合适?2、学生分组参与讨论,讲解自己选择的统计图,并进行展示。
四、课堂总结1、教师再次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进行了实际操作练习。
2、教师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又有什么收获?3、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与认识。
五、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自行选择一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并制作,要求图表美观。
2、课外探究:请同学们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数据,并根据数据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不同的统计图有哪些,更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例2和第4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1.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 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目前我们学习了哪此统计图?这三种统计图有哪些特征?2. 导入新课。
小宇收集了六年级一班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情况,他分别制成了下面三幅统计(出示)你知道小宇为什么用了3个不同的统计图来进行统计?(引发学生思考)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 初步理解思考:(1)这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2)从这三幅统计图中,能分别一眼看出什么?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的统计;统计图2不仅要反应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体现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
进一步提问: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2. 分析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例2下面的3个问题。
(1)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六年级一班同学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下半年各月阅读本数的变化情况?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时间的多少?(2)你还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3.小结:回顾刚才的学习,思考:怎么根据需要选择统计图呢?4. 巩固应用。
(出示第4页的练一练。
)三、全课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一第4题四、课堂小结:你认为本节课你自己表现得怎么样?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可以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根据统计的的需要和统计图的特点两方面结合进行选择。
数学《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

数学《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第一章:统计图的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使学生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统计图。
1.2 教学内容:统计图的定义和分类。
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特点和用途。
1.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展示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1.4 教学活动:引入统计图的概念,解释其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
展示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给定的数据集。
第二章:条形图的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条形图的绘制方法和解读技巧。
使学生能够利用条形图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2.2 教学内容:条形图的绘制步骤。
条形图的解读方法和注意事项。
2.3 教学方法:讲解条形图的绘制步骤,结合实例进行演示。
练习解读条形图,提供实际数据进行分析。
2.4 教学活动:讲解条形图的绘制步骤,包括确定坐标轴、绘制条形等。
提供实际数据集,让学生绘制条形图并进行解读。
讨论条形图的注意事项,如标签清晰、坐标轴范围合适等。
第三章:折线图的绘制和解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折线图的概念和特点。
使学生能够绘制和解读折线图。
3.2 教学内容:折线图的定义和特点。
折线图的绘制方法。
折线图的解读技巧。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展示折线图的特点和用途。
讲解折线图的绘制方法,结合练习进行巩固。
3.4 教学活动:引入折线图的概念,解释其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讲解折线图的绘制方法,包括确定坐标轴、连接数据点等。
提供实际数据集,让学生绘制折线图并进行解读。
第四章:饼图的绘制和解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饼图的概念和作用。
使学生能够绘制和解读饼图。
4.2 教学内容:饼图的定义和作用。
饼图的绘制方法。
饼图的解读技巧。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展示饼图的特点和用途。
讲解饼图的绘制方法,结合练习进行巩固。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数学教案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的特点和用途。
2. 学生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的统计图,培养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沟通和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和统计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理解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数据和统计信息的敏感性。
二、教学内容:1. 统计图的分类和特点: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2.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2. 学生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不同统计图的正确方法。
2. 学生能够根据复杂的数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四、教学准备:教具:1. 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示例。
2. 数据集或学生自己收集的数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引起学生对统计图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新课:教师介绍不同统计图的分类和特点,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3. 实践练习:教师提供一些数据集或让学生自己收集数据,学生分组合作,尝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分享自己选择的统计图和原因,互相交流和学习。
5. 总结与评价: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选择合适统计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活动: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数据集,尝试使用不同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并解释选择该统计图的原因。
2. 小组展示: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统计图和使用方法,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第二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对这节课内容进行一个简短的汇报。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第二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内容,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体会适当选择统计图表对描述实际问题的作用,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在前面学习过有关统计图表的知识,对三种统计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知,会画三种统计图,但是对于究竟如何选取适当的统计图去说明一些具体实际问题还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有一定的认识。
3、教材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研读和学生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的要求,特将本节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来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难点:经历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过程,利用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教材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过程。
2、进一步体验统计图的作用,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图来表示和交流。
(二)数学与思考:
理解区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三)问题解决:
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来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四)情感态度:
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
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出统计。
投影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吸引学生兴趣,并引出课本上“中国队第23届至29届奥运会获得金牌统计表”鼓励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表格,并说出能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事件引入,使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让用一种统计图来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应该选择什么统计图?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说出选择的结果及理由。
在学生回答问题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入手。
通过讨论导入课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二)合作学习。
通过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观察
两个统计图,从图中可以发现什么。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比两个统计图特点。
然后出示教材89页说一说,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两种统计图各有什么优点,从而得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时的特点。
最后课件出示议一议中的问题,让学生做出选择,并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加深队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特征的认识。
(三)学以致用。
完成教材89页练一练,让学生自己选择统计图,亲自动手制作,在学生展示时说出自己选择的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优势。
(四)课堂小结
总结这一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看看这节课自己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达到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还望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