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30配合比计算案例(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三、材料(1)水泥:P.042.5,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6;(3)碎石:最大粒径25mm,连续级配;(4)外加剂:聚竣酸高性能减水剂,固含量12%,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H级粉煤灰,细度18.3%,需水量比99%;(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101%;(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一)计算配制强度(fbu,O)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O为5.0MPa o表4.0.2C25-C45C5O-C55Σ 4.0 5.0 6.0根据公式fcu,02fcu,k+1.645B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 ----- 设计强度(MPa)6 ----- 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fcu,k+l∙645σ230+1.645X5238.2(MPa)(二)混凝土水胶比(W/B)(1)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
表最大掺量(%)采用硅酸盐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0.404535粉煤灰>0.404030粒化高炉矿渣≤0.406555粉>0.405545钢渣粉—3020磷渣粉—3020硅灰—1010≤0.406555复合掺合料>0.405545注:1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P042.5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 设计条件设计条件 1 水泥品种水泥品种南方P .042.5,水泥活性42.5MPa 2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3 坍落度坍落度 30~50(mm)4 砂 石 中砂,密度ρs =2570(㎏/m 3);1-3卵石,ρg =2630(㎏/m 3) 5 减水剂减水剂 永利,推荐掺量1.1% 6粉煤灰粉煤灰Ⅱ级灰,密度ρf =2300(㎏/m 3)二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9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4、GBJ107-87(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5、GB14902-2003(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6、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三 混凝土C30初步配合比设计初步配合比设计1 试配强度fcu,o按JGJ55-2000第3.0.1条规定: f cu,o =f cu,k +1.645σf cu,o =30+1.645×4=36.58(MPa) 2水灰比W/C按JGJ55-2000第5.0.3条 W/C= αa ×f ce f ce ---水泥实际强度水泥实际强度f cu,o +αa ×αb ×f ce αa 、αb ---回归系数回归系数W/C= 0.46×42.5=0.52取W/C=0.52 36.58+0.46×0.07×42.53 初步用水量m w0按JGJ55-2000表4.0.1-2规定坍落度50mm 时用水量根据骨料的粒径选择。
径选择。
m w0取165(㎏/m 3)4掺外加剂时用水量m wam wa = m w0×(1-β) 减水剂减水率采用13% m wa ---掺外加剂时用水量掺外加剂时用水量β---外加剂减水率外加剂减水率m wa =165×(1-13%)=144(㎏/m 3)5水泥用量m ca按JGJ55-2000第5.0.6条m ca =m wa /(w/c) m ca =144/0.55=287(㎏/m 3)取287(㎏/m 3)6掺粉煤灰后水泥用量m cf 按GBJ146-90附3-19、3-22式m cf =m ca ×(1-βc )βc ---掺粉煤灰取代水泥系数掺粉煤灰取代水泥系数 取15.0%m cf =287×(1-15.0%)=244(㎏/m 3) 7粉煤灰用量m f按GBJ146-90附3-20式m f =m ca ×βc ×θcm f ---粉煤灰用量粉煤灰用量 θc ---超掺量系数超掺量系数超量系数1.4 m f =244×15.0%×1.4=51(㎏/m 3) 8 确定砂率确定砂率 砂率取Sp=36%9 砼外加剂用量m am a =(m cf +m f ) ×A% m a ---外加剂掺量系数外加剂掺量系数m a =(244+51) ×1.1%=3.3固含量3%用水量:m wa0=144-3.3×(1-3%)=136.2 取141(㎏/m 3)10砂、石用量m sm g 按JGJ55-2000第5.0.8条 m cf +m f +m s +m g +m wa =m cpSp=m s /(m s +m g ) 244+51+m s +m g +3.3+141=2450m s /(m s +m g )=36%得:m s =724 m g =1287(㎏/m 3)11 砼配合比初步确定砼配合比初步确定 m wa0: m cf : m s : m g : m f : m a141:244:724:1287:51:3.312 砼方量估算砼方量估算 m cf /ρc +m f /ρf +m s /ρs +m g /ρg +m a /ρw +0.01a=1244/3100+51/2300+724/2570+1287/2630+141/1000+0.01×1=1=1.023 1.023审核: 设计:。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依据JGJ55-2O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依据JTG/T3650-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依据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4、依据JTG3420-202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二、原材料1.水泥:***水泥,型号:P.O52.5R o2、粗集料:碎石产地:***;级配:5-20mm连续级配。
3、细集料:砂,产地:***砂厂;中砂。
4、水:饮用水。
5、外加剂:***高效减水剂,***公司。
掺量1%,减水率取21%β三、坍落度:施工部位为桥梁上部构造,坍落度为70~90mm o四、施工工艺:采用机械强制搅拌,采用机械振捣成型。
五、养护条件:温度20±2°C,湿度>95%.六、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根据混凝土强度fcu,k=50Mpa,按。
=6.0MPa,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 z0=fcu z k+1.645σ=50+1.645×6=59.9(Mpa)(2)计算水灰比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1.计算水泥实际强度根据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fce z k=52.5MPa,水泥富裕系数取Yc=1.00,水泥实际强度为:fce=γcχfce,k=:1.OOX52.5=52.5(MPa)2.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根据混凝土配制强度fcu z0=59.9MPa,水泥实际强度fce=52.5MPa,查表碎石A=O.46,B=0.07z计算水灰比:W=0.46×52.5=0.39C=59.9+0.46×0.07×52.5根据施工能力取0.362)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查表得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60。
按强度计算水灰比0.36,符合耐久性要求。
采用计算水灰比为0.36。
(3)选定单位用水量根据要20mm,查表选用混凝土用水量为215kg∕m3Mw0=215*(1.-21%)=170(kg∕m3)(4)计算单位用灰量1)按强度计算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70-90mm,碎石最大粒径为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o=170kg∕m3,水灰比W∕C=0.36,混凝土单位用灰量为:mcθ=170/0.36=472kg∕m32)按耐久性校核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查表得最小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按强度计算单位用灰量472kg∕m3,符合耐久性要求。
4.5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抗折4.5MPa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1、材料说明原材料: 霸道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C32.5级,机制砂,细度模数为2.73;碎石4.75-31.5mm,表观密度为2.499g/cm3;水,自来水;详见试验报告;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设计抗折强度4.5Mpa为中等交通2、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 c)1)f c=fr/1-1.04cv+ts=5.18Mpafc:配制28天弯拉强度的均值(Mpa)f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cv:按表取值0.12s: 无资料的情况下取值8%t: 按表取值0.462)水灰比(W/C)的计算W/C=1.5684/fc+1.0097-0.3595fs=0.4fs:水泥实测28天抗折强度(Mpa)查表确定砂率(βs )=33%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施工条件出机坍落度宜控制在10—40mm Wo=104.97+0.309sl+11.27c/w+0.61sp=140g/m3Sl: 坍落度(mm)取值20Sp: 砂率(%)C/w: 灰水比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 co)C0=(c/w)wo=3505)计算粗集料用量(m go)、细集料用量(m so)将上面的计算结果带入式中m co+m wo+m so+ m go=2450βs=m so÷(m so+ m go)×100砂(m so)用量为647 kg/m3,碎石(m go)用量1313 kg/m3;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 1 :1.848 :3.751水灰比=0.43、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拌材料用量: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30 L ,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10.5 kg水=4.2 kg砂=19.41kg碎石=39.39 kg2)调整工作性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引言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根据混凝土所需的强度、耐久性和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水泥、砂、骨料和水的配合比例。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计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二、配合比设计步骤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根据工程需求和标准规范,确定混凝土所需的强度等级。
常见的强度等级有C15、C20、C25等。
2. 确定混凝土的使用环境:根据工程的具体使用环境,例如室外、室内、水下等,确定混凝土的耐久性等级。
3. 选择合适的骨料:根据工程要求和骨料的物理性质,选择合适的骨料类型和粒径分布。
4. 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根据工程要求和水泥的强度等级,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
5. 确定配合比初步比例: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使用环境、骨料和水泥的类型,初步确定配合比的比例。
6. 进行配合比试验:根据初步比例,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测试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性能。
7. 优化调整配合比:根据试验结果,逐步优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以达到设计要求。
8. 编写配合比设计报告:最终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后,编写配合比设计报告,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比例、材料使用量、工程要求等信息。
三、配合比计算方法1. 水灰比计算: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水泥的类型,通过经验公式计算水灰比。
2. 骨料用量计算: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比例和骨料的干容重,计算出骨料的用量。
3. 水用量计算:根据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水泥的用量,计算出所需的水量。
4. 混凝土用量计算: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比例和所需的设计体积,计算出水泥、骨料和水的用量。
5. 验证计算结果:根据配合比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计算,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四、注意事项1. 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例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
2. 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要求,以及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3. 配合比设计应合理选择骨料和水泥的类型,并考虑到其物理性质和可获得性。
4. 配合比试验应根据标准规范进行,并确保试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配合比设计书(C25 PO42.5)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接线G01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2.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JGJ55-2000《普通混凝土设计规程》二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C252.坍落度:150±20mm,用于承台、肋板等。
三原材料1.水泥:镇江联合水泥厂P.O42.5级,表观密度ρc=3100kg/m3;2.黄砂:产地江西赣江,级配良好,细度模数2.74,表观密度ρs=2610kg/m3;3.碎石:产地镇江船山矿,为5~31.5 mm连续级配,其中1#料为5~16 mm,2#料为16-31.5mm,掺配比例为30%﹕70%,合成级配表观密度ρg=2710kg/m3;4.外加剂:江苏波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高效减水剂,减水率18%,水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3 %5.原材料按JTG E42-2005、JTG E30-2005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均符合规范要求,资料附后。
四按规程JGJ55-2000进行配合比计算1.确定试配强度:f cu,0=f cu,k+1.645σ=25+1.645×5=33.2 MPa2.计算水灰比:W/C=αa×f ce / ( f cu,0+αa×αb×f ce)=0.46×42.5×1.13 / (33.2+0.46×0.07×42.5×1.13)=0.64按JGJ55-2000表4.0.4校核耐久性要求,确定W/C=0.493. 根据坍落度设计要求,确定单位用水量m w0=213kg/m 3外加剂掺量为水泥的1.3%,测得外加剂减水率18%, m wa =m wo ×(1-β)=213×(1-0.18)=175kg/m 3 4. 计算水泥用m c0=m w0/( W/C) =175/0.49=357kg/m 3 减水剂用量为:m j = m c0×0.013=4.641kg/m 35. 根据水灰比和碎石最大粒径,砂率采用βs =40% 6. 体积法计算每立方混凝土粗集料、细集料用量m c0/ρc +m g0/ρg +m s0/ρs +m w0/ρw +0.01α=1 βs =m s0/( m s0+m g0) ×100%经计算求得: m g0=1120kg/m 3 m s0=747kg/m 3 配合比为:7.调整工作性,确定基准配合比① 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25L 混凝土拌和物,各种材料用量为:(单位:kg)②在室温(20±5)℃条件下,测定坍落度为150 mm ,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C30P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30P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GB/T50081-2002)4、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二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C30P102.坍落度:180±20mm三原材料1.水泥:新乡春江水泥厂P.O42.5级。
2.掺和料:巩义怡晟Ⅱ级粉煤灰。
3.中砂:产地禹州,级配良好,细度模数2.6。
4.碎石:产地荥阳贾峪,为5~20 mm连续级配,其中1#料为5~10 mm,2#料为10-25mm,掺配比例为20%﹕80%。
5.外加剂:河南新乡科之杰高效减水剂,减水率18%,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8 %-2.0%。
6. 膨胀剂:河南铝成聚能,参量为胶凝材料的10%。
四按规程JGJ55-2011进行配合比计算1.确定试配强度:f cu,0=f cu,k+1.645σ=30+1.645×4=36.6 MPa2.计算水胶比:W/B=αa×f ce / ( f cu,0+αa×αb×f ce)=0.53×48/ (36.6+0.53×0.2×48) =0.61按JGJ55-2000表4.0.4校核耐久性要求,结合经验确定W/B=0.463.根据坍落度设计要求,确定单位用水量m w0=225kg/m3测得减水剂减水率18%,m wa=m wo×(1-β)=225×(1-0.18)=184.5 kg/m3,取179kg/m3。
4.计算水泥用量m c0=m w0/( W/B) =179/0.46=389.1 kg/m3,取390 kg/m35.选取粉煤灰取代量为23%。
计算粉煤灰用量390×23%=89.7kg/m3取90 kg/m3,故水泥用量为300kg/m3。
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水工标准)

40
80
人工砂石料
110-125
100-120
90-115
根据材料检验结果,复合胶凝材料28天强度为38MPa
石子粒径最大为40mm,用水量取值为115kg/m3
掺合料掺量,根据要求粉煤灰掺量为20%。ρf=2500 kg/m3。ρc=3000 kg/m3
砂率取值:用人工砂石料,二级配砂石,砂率取值35%,砂表观密度ρS=2650 kg/m3,石表观密度为ρG=2700 kg/m3
外加剂掺量为1.2%。
含气量取值:根据经验,含气量取值为2.5%
4、配合比计算过程:
W/(C+F)=K1
F/(C+F)=K2
S/(S+G)=K3
W+C/ρc+F/ρf+S/ρS+G/ρG=1000-10Va
经过计算,得出碾压配合比如下:
水胶比
水泥
粉煤灰
砂
石
水
外加剂
含气量
0.63
146
36
748
1389
115
2.7
2.5%
碾压混凝土配合Biblioteka 设计书1、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强度保证率:
达到设计强度的115%,设计强度为C30,设计强度为34.5MPa
2、碾压混凝土的工作度(VC值),取值为15S
3、配合比设计参数:
水胶比:R90=ARcf28((C+F)/W-B)
其中:A取值0.811,B取值0.581
用水量参考值
粗骨料最大粒径(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试验所用仪器设备及环境:
试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精度、规格、准确性等均符合规范要求,且均通过怀化市技术质量检测所检定合格, 试验室、标养室,温度、湿度符合规范要求。
三、C30砼配合比材料选用:
1、水泥:选用湖南省云峰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都梁牌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有关试验检测数据见下表: 规格/等级 水泥出厂编号 标准稠度% 26.2 水泥细度 P.042.5 A-234 0.8 28天抗折强度(Mpa) 6.5 初凝时间 167 安定性 合格 3天抗压强度(Mpa) 17 终凝时间 215 3天抗折强度(Mpa) 3.5 28天抗压强度(Mpa) 42.5
18%
mwo = 205 g/m3
4、 计算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取
mco = mwo/(W/C) =
0.5 /
的水灰比 0.50 =
3.2:减水剂的掺量为 336.0 Kg/m3
0.8
168
5、选取砂率: β S =
40
% 2400 Kg/m3):
6、计算每立方米砼粗、细骨料用量(假设容重mcp取值
第1页,共4页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项目名称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强度等级 合同段 编 号 C 30
一、设计依据及试验规程、规范: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J55-2000 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4、《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5、《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01 6、《建筑用砂》GB/T 14684-2001 7、《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8、《公路桥涵施工目名称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强度等级 合同段 编 号 C 30
六、C25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调整与确定:
将混凝土拌和物搅拌均匀后,进行坍落度试验,测得坍落度为45mm,满足30~50mm的设计要求,工作性良好 测得混凝土的密度为2400kg/m3,根据规范: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计算的配 合比既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计算值的2%时,应将配合比中每项材料 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δ ,即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见表1 (校正系数: 2566 / 2400 = 1.06917 kg/m3) 由于两者混凝土表观密度没有超过2%故不做系数调整
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以基准配合比水灰比为基础,分别递增和减少0.05,用水量与基 准配合比相同,砂率按照基准配合比设计的砂率递增和减少1%,计算方法与基准配合比计算方法相同.见表2 三种不同水灰比配合比材料用量计算(g/m3)表2 水灰比调整 水泥(Kg/m3) 碎石(Kg/m3) 砂、砂率(Kg/m3) 水(Kg/m3) 外掺剂(Kg/m3) 实测坍落度(mm) 724.9 168.0 2.986 190 0.45 373.3 0 39 758.0 168.0 2.688 200 0.50 336.0 1138.0 40 790.1 168.0 2.440 200 0.55 305 0 41
四、C30混凝土使用部位及设计要求:
1、设计坍落度:为满足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及施工要求,取坍落度为 2、使用部位:桥梁桩基工程 30 - 50 mm
五、C25水下混凝土设计步骤如下:
1、 计算试配强度: fcu.o = fcu.K 2、 计算水灰比: + 1.645 δ = 38.2 Mpa 取值 δ = 5 0.46 ) ( α b= 0.07 )
0.07
╳
查表:5.0.4
╳
( aa=
42.5
不考虑富余系数
42.5
W/C=aa×fce/fcu.o+aa×ab×fce=( 0.46 2.1、经验取值水灰比为 0.50
)/( 38.2
+
0.46
╳
) =
0.49
3、 选用每立方米砼用水量:按照查表及要求4.0.1-2
3.1:每立方米混凝土外掺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 掺后确定用水量为: mwo = 168 % g/m3
mco+mgo+mso+mwo = mcp β S = mso/(mgo+mso)×100% mso = 758 Kg/m3 336 : 758 : mgo = 1138 1138 : Kg/m3 168 : 2.688 2400
mco:mgo:mso:mwo:wa =
试验:
计算:
审核:
日期:
第3页,共4页
基准配合比每立方材料用量计算(g/m3)表1 设计强度等级 水泥(Kg/m3) 碎石(Kg/m3) 碎石(Kg/m3) 砂(Kg/m3) 水(Kg/m3) 外掺剂(Kg/m3) 65 35 C 30 336.0 739.7 3.387 398.3 758.0 168.0 2.688 2.256 0.50 0.80 坍落度 (mm) 200 200 200 40.0 平均值 (mm) 比例(%) 1 水灰比(%) 0.50 砂率(%)
试验:
计算:
审核:
日期:
第2页,共4页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项目名称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强度等级 合同段 编 号 C 30
4、水:饮用水,符合<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其各项性能指标详见外委试验报告。 5、减水剂采用湖南路强皇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强皇牌LQH-H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16~20%,掺量为0.8%,其各项 性能指标详见厂家产品说明书.
2、细集料:选用怀化市通道县陈坪砂场生产的河砂,有关试验检测数据见下表: 材料名称 细度模数 空隙率(%) 河砂 2.67 38.7 含泥量(%) 泥块含量(%) 表观密度(Kg/m3) 0.8 0.2 1445
3、粗集料:选用城步石场4.75-16mm(占65%)\16-31.5mm(占35%)合成级配碎石,有关试验检测数据见下表: 材料名称 颗粒级配(mm) 针片状含量(%) 空隙率(%) 碎石 4.75-31.5 5.5 45.4 表观密度(Kg/m3) 含泥量(%) 泥块含量(%) 压碎值(%) 2677 0.5 0.1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