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找规律、新概念(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中考真题卷--规律题

2019中考真题卷--规律题

2019中考真题卷—规律题1(2019菏泽).(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的指令是: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其移动路线如图所示,第一次移动到点A1,第二次移动到点A2……第n次移动到点A n,则点A2019的坐标是()A.(1010,0)B.(1010,1)C.(1009,0)D.(1009,1)2(2019内江).(3分)如图,将△ABC沿着过BC的中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AC 边上的B1处,称为第一次操作,折痕DE到AC的距离为h1;还原纸片后,再将△BDE 沿着过BD的中点D1的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DE边上的B2处,称为第二次操作,折痕D1E1到AC的距离记为h2;按上述方法不断操作下去……经过第n次操作后得到折痕D n﹣1E n﹣1,到AC的距离记为h n.若h1=1,则h n的值为()A.1+B.1+C.2﹣D.2﹣3(2019滨州).(5分)观察下列一组数:a1=,a2=,a3=,a4=,a5=,…,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利用其中规律,写出第n个数a n=(用含n的式子表示)4(2019甘肃).(3分)如图,每一图中有若干个大小不同的菱形,第1幅图中有1个菱形,第2幅图中有3个菱形,第3幅图中有5个菱形,如果第n幅图中有2019个菱形,则n =.y 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A点坐标为(1,5.(2019衡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x1),过点A作AA1∥x轴交抛物线于点A1,过点A1作A1A2∥OA交抛物线于点A2,过A2作A2A3∥x轴交抛物线于点A3,过A3作A3A4∥OA交抛物线于点A4,……,依次进行下去,则点A2019的坐标为.6(2019扬州).如图,在△ABC中,AB=5,AC=4,若进行一下操作,在边BC 上从左到右一次取点D1、D2、D3、D4…;过点D1作AB、AC的平行线分别交于AC、AB与点E1、F1;过点D2作AB、AC的平行线分别交于AC、AB于点E2、F2;过点D3作AB、AC的平行线分别交于AC、AB于点E3、F3…,则4(D1E1+D2E2+…+D2019E2019)+5(D1F1+D2F2+…+D2019F2019)= .7(2019德州).(4分)如图,点A1、A3、A5…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点A2、A4、A6……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OA1A2=∠A1A2A3=∠A2A3A4=…=∠α=60°,且OA1=2,则A n(n为正整数)的纵坐标为.(用含n的式子表示)8(2019广安).(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的坐标为(1,0),以OA1为直角边作Rt△OA1A2,并使∠A1OA2=60°,再以OA2为直角边作Rt△OA2A3,并使∠A2OA3=60°,再以OA3为直角边作Rt△OA3A4,并使∠A3OA4=60°…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点A2019的坐标为.9(2019衢州).(4分)如图,由两个长为2,宽为1的长方形组成“7”字图形(1)将一个“7”字图形按如图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记为“7”字图形ABCDEF,其中顶点A位于x轴上,顶点B,D位于y轴上,O为坐标原点,则的值为.(2)在(1)的基础上,继续摆放第二个“7”字图形得顶点F1,摆放第三个“7”字图形得顶点F2,依此类推,…,摆放第n个“7”字图形得顶点F n﹣1,…,则顶点F2019的坐标为.10(2019本溪).(3分)如图,点B1在直线l:y=x上,点B1的横坐标为2,过B1作B1A1⊥l,交x轴于点A1,以A1B1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1B1B2C1,延长B2C1交x轴于点A 2;以A 2B 2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 2B 2B 3C 2,延长B 3C 2交x 轴于点A 3;以A 3B 3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 3B 3B 4C 3延长B 4C 3交x 轴于点A 4;…;按照这个规律进行下去,点∁n 的横坐标为 (结果用含正整数n 的代数式表示)11(2019泰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l y x =+与y 轴交于点1A ,如图所示,依次作正方形111OA B C ,正方形1222C A B C ,正方形2333C A B C ,正方形3444C A B C ,…,点1A ,2A ,3A ,4A ,…在直线l 上,点1C ,2C ,3C ,4C ,…在x 轴正半轴上,则前n 个正方形对角线的和是_____.12(2019东营).(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 和y =﹣x 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 1,l 2,过l 1上的点A 1(1,)作x 轴的垂线交l 2于点A 2,过点A 2作y 轴的垂线交l 1于点A 3,过点A 3作x 轴的垂线交l 2于点A 4,…依次进行下去,则点A 2019的横坐标为 .13(2019赤峰).(3分)如图,小聪用一张面积为1的正方形纸片,按如下方式操作:①将正方形纸片四角向内折叠,使四个顶点重合,展开后沿折痕剪开,把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扔掉;②在余下纸片上依次重复以上操作,当完成第2019次操作时,余下纸片的面积为()A.22019B.C.D.参考答案1(2019菏泽).(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的指令是: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其移动路线如图所示,第一次移动到点A1,第二次移动到点A2……第n次移动到点A n,则点A2019的坐标是()A.(1010,0)B.(1010,1)C.(1009,0)D.(1009,1)【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象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A2019的坐标.【解答】解:A1(0,1),A2(1,1),A3(1,0),A4(2,0),A5(2,1),A6(3,1),…,2019÷4=504…3,所以A2019的坐标为(504×2+1,0),则A2019的坐标是(1009,0).故选:C.2(2019内江).(3分)如图,将△ABC沿着过BC的中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AC 边上的B1处,称为第一次操作,折痕DE到AC的距离为h1;还原纸片后,再将△BDE 沿着过BD的中点D1的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DE边上的B2处,称为第二次操作,折痕D1E1到AC的距离记为h2;按上述方法不断操作下去……经过第n次操作后得到折痕D n﹣1E n﹣1,到AC的距离记为h n.若h1=1,则h n的值为()A.1+B.1+C.2﹣D.2﹣【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高的比对于相似比,得出h2=,依次得出h3、h4、h5、……h n,再对h n进行计算变形即可.【解答】解:∵D是BC的中点,折痕DE到AC的距离为h1∴点B到DE的距离=h1=1,∵D1是BD的中点,折痕D1E1到AC的距离记为h2,∴D1E1到AC的距离h2=h1+点B到D1E1的距离=1+h1=1+,同理:h3=h2+h1=1++,h4=h3+h1=1+++……h n=1++++…+=2﹣故选:C.3(2019滨州).(5分)观察下列一组数:a1=,a2=,a3=,a4=,a5=,…,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利用其中规律,写出第n个数a n=(用含n的式子表示)【分析】观察分母,3,5,9,17,33,…,可知规律为2n+1;观察分子的,1,3,6,10,15,…,可知规律为,即可求解;【解答】解:观察分母,3,5,9,17,33,…,可知规律为2n+1,观察分子的,1,3,6,10,15,…,可知规律为,∴a n==;故答案为;4(2019甘肃).(3分)如图,每一图中有若干个大小不同的菱形,第1幅图中有1个菱形,第2幅图中有3个菱形,第3幅图中有5个菱形,如果第n幅图中有2019个菱形,则n =.4【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得:第1幅图中有1个,第2幅图中有2×2﹣1=3个,第3幅图中有2×3﹣1=5个,…,可以发现,每个图形都比前一个图形多2个,继而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得:第1幅图中有1个. 第2幅图中有2×2﹣1=3个. 第3幅图中有2×3﹣1=5个. 第4幅图中有2×4﹣1=7个. ….可以发现,每个图形都比前一个图形多2个. 故第n 幅图中共有(2n ﹣1)个. 当图中有2019个菱形时, 2n ﹣1=2019, n =1010, 故答案为:1010.5.(2019衡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x y =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A 点坐标为(1,1),过点A 作AA 1∥x 轴交抛物线于点A 1,过点A 1作A 1A 2∥OA 交抛物线于点A 2,过A 2作A 2A 3∥x 轴交抛物线于点A 3,过A 3作A 3A 4∥OA 交抛物线于点A 4,……,依次进行下去,则点A 2019的坐标为 .答案. 2(1010,1010)-6(2019扬州).如图,在△ABC 中,AB=5,AC=4,若进行一下操作,在边BC 上从左到右一次取点D 1、D 2、D 3、D 4…;过点D1作AB 、AC 的平行线分别交于AC 、AB 与点E 1、F 1;过点D 2作AB 、AC 的平行线分别交于AC 、AB 于点E 2、F 2;过点D 3作AB 、AC 的平行线分别交于AC 、AB 于点E 3、F 3…,则4(D 1E 1+D 2E 2+…+D 2019E 2019)+5(D 1F 1+D 2F 2+…+D 2019F 2019)= 40380 . 【考点】:相似三角形,比例性质【解析】:∵D 1E 1∥AB D 1F 1∥AC∴CB CD AB E D 111= BCBD AC F D 11= ∵AB=5 AC=4 ∴CB CD E D 1115= BC BD F D 114= ∴14511111==+=+BCBCBC BD CB CD F D E D ∴4D 1E+5D 1F=20 有2019组,即2019×20=40380 【答案】:403807(2019德州).(4分)如图,点A 1、A 3、A 5…在反比例函数y =(x >0)的图象上,点A 2、A 4、A 6……在反比例函数y =(x >0)的图象上,∠OA 1A 2=∠A 1A 2A 3=∠A 2A 3A 4=…=∠α=60°,且OA 1=2,则A n (n 为正整数)的纵坐标为 .(用含n 的式子表示)【分析】先证明△OA 1E 是等边三角形,求出A 1的坐标,作高线A 1D 1,再证明△A 2EF 是等边三角形,作高线A 2D 2,设A 2(x ,﹣),根据OD 2=2+=x ,解方程可得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和A 2的纵坐标,同理依次得出结论,并总结规律:发现点A 1、A 3、A 5…在x 轴的上方,纵坐标为正数,点A 2、A 4、A 6……在x 轴的下方,纵坐标为负数,可以利用(﹣1)n +1来解决这个问题. 【解答】解:过A 1作A 1D 1⊥x 轴于D 1, ∵OA 1=2,∠OA 1A 2=∠α=60°, ∴△OA 1E 是等边三角形,∴A1(1,),∴k=,∴y=和y=﹣,过A2作A2D2⊥x轴于D2,∵∠A2EF=∠A1A2A3=60°,∴△A2EF是等边三角形,设A2(x,﹣),则A2D2=,Rt△EA2D2中,∠EA2D2=30°,∴ED2=,∵OD2=2+=x,解得:x1=1﹣(舍),x2=1+,∴EF====2(﹣1)=2﹣2,A2D2===,即A2的纵坐标为﹣;过A3作A3D3⊥x轴于D3,同理得:△A3FG是等边三角形,设A3(x,),则A3D3=,Rt△F A3D3中,∠F A3D3=30°,∴FD3=,∵OD3=2+2﹣2+=x,解得:x1=(舍),x2=+;∴GF===2(﹣)=2﹣2,A3D3===(﹣),即A3的纵坐标为(﹣);…∴A n(n为正整数)的纵坐标为:(﹣1)n+1();故答案为:(﹣1)n+1();8(2019广安).(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的坐标为(1,0),以OA1为直角边作Rt△OA1A2,并使∠A1OA2=60°,再以OA2为直角边作Rt△OA2A3,并使∠A2OA3=60°,再以OA3为直角边作Rt△OA3A4,并使∠A3OA4=60°…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点A2019的坐标为.【分析】通过解直角三角形,依次求A1,A2,A3,A4,…各点的坐标,再从其中找出规律,便可得结论.【解答】解:由题意得,A1的坐标为(1,0),A2的坐标为(1,),A3的坐标为(﹣2,2),A4的坐标为(﹣8,0),A5的坐标为(﹣8,﹣8),A6的坐标为(16,﹣16),A7的坐标为(64,0),…由上可知,A点的方位是每6个循环,与第一点方位相同的点在x正半轴上,其横坐标为2n﹣1,其纵坐标为0,与第二点方位相同的点在第一象限内,其横坐标为2n﹣2,纵坐标为2n﹣2,与第三点方位相同的点在第二象限内,其横坐标为﹣2n﹣2,纵坐标为2n﹣2,与第四点方位相同的点在x负半轴上,其横坐标为﹣2n﹣1,纵坐标为0,与第五点方位相同的点在第三象限内,其横坐标为﹣2n﹣2,纵坐标为﹣2n﹣2,与第六点方位相同的点在第四象限内,其横坐标为2n﹣2,纵坐标为﹣2n﹣2,∵2019÷6=336…3,∴点A2019的方位与点A23的方位相同,在第二象限内,其横坐标为﹣2n﹣2=﹣22017,纵坐标为22017,故答案为:(﹣22017,22017).9(2019衢州).(4分)如图,由两个长为2,宽为1的长方形组成“7”字图形(1)将一个“7”字图形按如图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记为“7”字图形ABCDEF,其中顶点A位于x轴上,顶点B,D位于y轴上,O为坐标原点,则的值为.(2)在(1)的基础上,继续摆放第二个“7”字图形得顶点F1,摆放第三个“7”字图形得顶点F2,依此类推,…,摆放第n个“7”字图形得顶点F n﹣1,…,则顶点F2019的坐标为.【分析】(1)先证明△AOB∽△BCD,所以=,因为DC=1,BC=2,所有=;(2)利用三角形相似与三角形全等依次求出F1,F2,F3,F4的坐标,观察求出F2019的坐标.【解答】解:(1)∵∠ABO+∠DBC=90°,∠ABO+∠OAB=90°,∴∠DBC=∠OAB,∵∠AOB=∠BCD=90°,∴△AOB∽△BCD,∴=,∵DC=1,BC=2,∴=,故答案为;(2解:过C作CM⊥y轴于M,过M1作M1N⊥x轴,过F作FN1⊥x轴.根据勾股定理易证得BD==,CM=OA=,DM=OB=AN=,∴C(,),∵AF=3,M1F=BC=2,∴AM1=AF﹣M1F=3﹣2=1,∴△BOA≌ANM1(AAS),∴NM1=OA=,∵NM1∥FN1,∴,,∴FN1=,∴AN1=,∴ON1=OA+AN1=+=∴F(,),同理,F1(,),即()F2(,),即(,)F3(,),即(,)F4(,),即(,)…F2019(,),即(,405),故答案为即(,405).10(2019本溪).(3分)如图,点B1在直线l:y=x上,点B1的横坐标为2,过B1作B1A1⊥l,交x轴于点A1,以A1B1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1B1B2C1,延长B2C1交x轴于点A2;以A2B2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2B2B3C2,延长B3C2交x轴于点A3;以A3B3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3B3B4C3延长B4C3交x轴于点A4;…;按照这个规律进行下去,点∁n的横坐标为(结果用含正整数n的代数式表示)【分析】根据点B1的横坐标为2,在直线l:y=x上,可求出点B1的坐标,由作图可知图中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两条直角边的比都是1:2,然后依次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出C1、C2、C3、C4……的横坐标,根据规律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B1、C1、C2、C3、C4分别作B1D⊥x轴,C1D1⊥x轴,C2D2⊥x轴,C3D3⊥x轴,C4D4⊥x轴,……垂足分别为D、D1、D2、D3、D4……∵点B1在直线l:y=x上,点B1的横坐标为2,∴点B1的纵坐标为1,即:OD =2,B 1D =1,图中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两条直角边的比都是1:2,∴点C 1的横坐标为:2++()0, 点C 2的横坐标为:2++()0+()0×+()1=+()0×+()1点C 3的横坐标为:2++()0+()0×+()1+()1×+()2=+()0×+()1×++()2点C 4的横坐标为:=+()0×+()1×+()2×+()3……点∁n 的横坐标为:=+()0×+()1×+()2×+()3×+()4×……+()n ﹣1=+[()0+()1×+()2+()3+()4……]+()n ﹣1=故答案为:11(2019泰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l y x =+与y 轴交于点1A ,如图所示,依次作正方形111OA B C ,正方形1222C A B C ,正方形2333C A B C ,正方形3444C A B C ,…,点1A ,2A ,3A ,4A ,…在直线l 上,点1C ,2C ,3C ,4C ,…在x 轴正半轴上,则前n 个正方形对角线的和是_____.【答案】(21n-【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11OA =,212A C =,324A C =,L 112n n n A C --=,进而计算每个正方形的对角线,再求和即可.【详解】解:根据根据题意可得11OA =,212A C =,324A C =,L 112n n n A C --=所以可得正方形111OA B C正方形1222C A B C 的对角线为正方形2333C A B C 的对角线为正方形3444C A B C 的对角线为正方形1n n n n C A B C -的对角线为2n -所以前n 个正方形对角线的和为12(1248+2n n --+=++++L L (21n-故答案为(21n-.【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关键在于根据前面的简单的规律,总结出后面的规律.12(2019东营).(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 和y =﹣x 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 1,l 2,过l 1上的点A 1(1,)作x 轴的垂线交l 2于点A 2,过点A 2作y 轴的垂线交l 1于点A 3,过点A 3作x 轴的垂线交l 2于点A 4,…依次进行下去,则点A 2019的横坐标为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1(1,),A2(1,﹣),A3(﹣3,﹣),A4(﹣3,3),A5(9,3),A6(9,﹣9),…,可得A2n+1的横坐标为(﹣3)n∵2019=2×1009+1,∴点A2019的横坐标为:(﹣3)1009=﹣31009,故答案为:﹣31009.13(2019赤峰).(3分)如图,小聪用一张面积为1的正方形纸片,按如下方式操作:①将正方形纸片四角向内折叠,使四个顶点重合,展开后沿折痕剪开,把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扔掉;②在余下纸片上依次重复以上操作,当完成第2019次操作时,余下纸片的面积为()A.22019B.C.D.【分析】根据将正方形纸片四角向内折叠,使四个顶点重合,展开后沿折痕剪开,余下面积为原来面积的一半即可解答.【解答】解:正方形纸片四角向内折叠,使四个顶点重合,展开后沿折痕剪开,第一次:余下面积,第二次:余下面积,第三次:余下面积,当完成第2019次操作时,余下纸片的面积为,故选:C.。

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1)-规律探索问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1)-规律探索问题(含答案)

数学精品复习资料第二篇专题能力突破专题一规律探索问题A组全国中考题组一、选择题1.(2015·湖北黄冈中学自主招生,9,3分)两列数如下:7,10,13,16,19,22,25,28,31…7,11,15,19,23,27,31,35,39…第1个相同的数是7,第10个相同的数是() A.115 B.127 C.139 D.151解析第一组数7,10,13,16,19,22,25,28,31,…第m个数为:3m+4;第二组数7,11,15,19,23,27,31,35,39,…第n个数为:4n+3.∵3与4的最小公倍数为12,∴这两组数中相同的数组成的数列中两个相邻的数的差值为12.∵第一个相同的数为7,∴相同的数组成的数列的通式为12n-5.第10个相同的数是:12×10-5=120-5=115.答案 A2.(2015·重庆(B),8,3分)下列图形都是由几个黑色和白色的正方形按一定规律组成,图1中有2个黑色正方形,图2中有5个黑色正方形,图3中有8个黑色正方形,图4中有11个黑色正方形,…,依此规律,图11中黑色正方形的个数是()A.32 B.29C.28 D.26解析观察图形发现:图1中有2个黑色正方形,图2中有2+3×(2-1)=5个黑色正方形,图3中有2+3×(3-1)=8个黑色正方形,图4中有2+3×(4-1)=11个黑色正方形,…,图n中有2+3×(n-1)=3n-1个黑色的正方形,当n=11时,2+3×(11-1)=32.答案 A3.(2015·重庆(A),8,3分)下列图形中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小圆圈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其中第1个图形中一共有6个小圆圈,第2个图形中一共有9个小圆圈,第3个图形中一共有12个小圆圈,…,按此规律排列,则第7个图形中小圆圈的个数为()A.21 B.24C.27 D.30解析观察图形得:第1个图形有3+3×1=6个圆圈,第2个图形有3+3×2=9个圆圈,第3个图形有3+3×3=12个圆圈,…,第n个图形有3+3n=3(n+1)个圆圈.当n=7时,3×(7+1)=24,故选B.答案 B4.(2015·浙江宁波,10,3分)一列数b0,b1,b2,…,具有下面的规律,b2n+1=b n,b2n+2=b n+b n+1,若b0=1,则b2 015的值是()A.1 B.6 C.9 D.19解析∵b2n+1=b n,b2n+2=b n+b n+1,∴b2 015=b1 007=b503=b251=b125=b62=b30+b31=b14+b15+b15=b6+b7+2b7=3b3+b2+b3=4b3+b0+b1=5b1+b0=6b0.∵b0=1,∴b2 015的值是6.答案 B5.(2015·山东德州,5,4分)一组数1,1,2,x,5,y,…满足“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都等于它前面的两个数之和”,那么这组数中y表示的数为() A.8 B.9 C.13 D.15解析∵每个数都等于它前面的两个数之和,∴x=1+2=3,∴y=x+5=3+5=8,即这组数中y表示的数为8.故选A.答案 A二、填空题6.(2015·广东深圳,9,4分)观察下列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5个图形有________个太阳.解析第一行小太阳的个数为1,2,3,4,…,第5个图形有5个太阳,第二行小太阳的个数是1,2,4,8,…,2n-1,第5个图形有24=16个太阳,所以第5个图形共有5+16=21个太阳.答案217.(2015·浙江湖州,16,4分)已知正方形ABC1D1的边长为1,延长C1D1到A1,以A1C1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1C1C2D2,延长C2D2到A2,以A2C2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 2C 2C 3D 3,(如图所示),以此类推…,若A 1C 1=2,过点A ,D 2,D 3,…D 10都在同一直线上,则正方形A 9C 9C 10D 10的边长是________.解析 设A 1C 1交AD 10于点E ,根据正方形的排放规律,可知,△AD 1E ∽△D 2A 1E ,∴12=1-A 1E A 1E ,解得A 1E =23;△D 2A 1E ∽△D 3A 2D 2,∴A 2D 3-223=A 2D 32,解得A 2D 3=3,△A 2D 2D 3∽△A 3D 3D 4,∴A 3D 4-31=A 3D 43,解得A 3D 4=92; △A 3D 3D 4∽△A 4D 4D 5,∴A 4D 5-9292-3=A 4D 592,解得A 4D 5=3322;∴A n D n +1=3n -12n -2,A 9D 10=3827(或6 561128).答案 3827(或6 561128) 三、解答题8.(2015·四川自贡,22,12分)观察下表:我们把某格中各字母的和所得多项式称为“特征多项式”.例如,第1格的“特征多项式”为4a +b .回答下列问题:(1)第3格的“特征多项式”为________,第4格的“特征多项式”为________,第n 格的“特征多项式”为________;(2)若第1格的“特征多项式”的值为-10,第2格的“特征多项式”的值为-16,求a ,b 的值. 解 (1)观察图形发现:第1格的“特征多项式”为 4a +b , 第2格的“特征多项式”为 8a +4b , 第3格的“特征多项式”为 12a +9b , 第4格的“特征多项式”为16a +16b , …第n 格的“特征多项式”为4na +n 2b ; 故填12a +9b 16a +16b 4na +n 2b .(2)∵第1格的“特征多项式”的值为-10,第2格的“特征多项式”的值为-16,∴⎩⎨⎧4a +b =-10,8a +4b =-16,解得:a =-3;b =2,∴a ,b 的值分别为-3和2.B 组 全国中考题组一、选择题1.(2012·浙江丽水,10,3分)小明用棋子摆放图形来研究数的规律,图1中棋子围成三角形,其颗数3,6,9,12,…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图2中的4,8,12,16,…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图1图2A.2 010 B.2 012 C.2 014 D.2 016解析∵图1中各三角形的棋子数分别是3,6,9,12,…,显然都是3的倍数,图2中各正方形棋子数分别是4,8,12,16,…,显然都是4的倍数,∴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棋子数必能被12整除,而2 010,2 012,2 014,2 016四个数中,只有2 016能被12整除,故答案选D.答案 D2.(2013·山东日照,11,4分)如图,下列各图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图形中M与m,n的关系是()A.M=mn B.M=n(m+1)C.M=mn+1 D.M=m(n+1)解析方法一:验证法:A中等式不满足第一个图形,故排除A;B中等式不满足第一个图形,故排除B;C中等式不满足第二个图形,故排除C;故选D.方法二:观察三个图形中数字的变化,可知1×(2+1)=3,3×(4+1)=15,5×(6+1)=35,故M与m,n的关系是M=m(n+1),故选D.答案 D3.(2014·重庆,10,4分)下列图形都是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第一个图形中共有2个三角形,第二个图形中共有8个三角形,第三个图形中共有14个三角形,…,依此规律,第五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A.22 B.24 C.26 D.28解析 已知三个图形中三角形的数目为:2,8,14,求差为:8-2=6,14-8=6,差相等,所以各个数据可以看作:2=6-4,8=6×2-4,14=6×3-4,则第五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6×5-4=26,故选C. 答案 C4.(2012·浙江绍兴,10,4分)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中,AB =3,AC =4,D 为斜边BC 中点.第1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1;设P 1D 的中点为D 1,第2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1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2;设P 2D 1的中点为D 2,第3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2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3;……;设P n -1D n -2的中点为D n -1,第n 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n -1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n (n >2).则AP 6的长为( )A.5×35212B.365×29C.5×36214D.375×211解析 在Rt △ABC 中,AC =4,AB =3,所以BC =5.又D 是BC 的中点,所以AD =52.因为点A ,D 是一组对称点,所以AP 1=52×12.因为D 1是DP 1的中点,所以AD 1=52×12×32,∴AP 2=52×12×32×12,同理AP 3=52×12×(32×12)2,…,AP n =52×12×(32×12)n -1,所以AP 6=52×12×(32×12)6-1=52×12×(32×12)5=5×35212,故应选A. 答案 A5.(2014·山东威海,12,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Rt △OA 1C 1,Rt △OA 2C 2,Rt △OA 3C 3,…的斜边都在坐标轴上,∠A 1OC 1=∠A 2OC 2=∠A 3OC 3=∠A 4OC 4=…=30°.若点A 1的坐标为(3,0),OA 1=OC 2,OA 2=OC 3,OA 3=OC 4,…则依此规律,点A 2 014的纵坐标为( ) A .0 B .-3×(233)2 014C .(23)2 014D .3×(233)2 013解析 OA 2=OC 2sin 60°=OA 1sin 60°=332=3×233.同理可求:OA 3=3×(233)2;OA 4=3×(233)3......以此类推OA n =3×(233)n -1.又因为2 014÷4=503…2,所以点A 2 014与点A 2在同一半轴上,故点A 2 014的纵坐标为3×(233)2 013,故选D. 答案 D 二、填空题6.★(2013·江西,11,3分)观察下列图形中点的个数,若按其规律再画下去,可以得到第n个图形中所有点的个数为__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解析 第一个图形共有4个点,第二个图形共有9个点,第三个图形共有16个点,4,9,16都是完全平方数,故可看作4=(1+1)2,9=(2+1)2,16=(3+1)2,则第n 个图形中所有点的个数为(n +1)2. 答案 (n +1)27.(2013·浙江湖州,15,4分)将连续的正整数按以下规律排列,则位于第七行、第七列的数x 是________.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第四列 第五列 第六列 第七列 … 第一行1 3 6 10 15 21 28第二行2 5 9 14 20 27第三行4 8 13 19 26 …第四行7 12 18 25 …第五行11 17 24 …第六行16 23 …第七行22 (x)……解析第一行的第一列与第二列相差2,第二列与第三列相差3,第三列与第四列相差4,…第六列与第七列相差7,第二行的第一列与第二列相差3,第二列与第三列相差4,第三列与第四列相差5,…第五列与第六列相差7,第三行的第一列与第二列相差4,第二列与第三列相差5,第三列与第四列相差6,第四列与第五列相差7,…第七行的第一列与第二列相差8,是30,第二列与第三列相差9,是39,第三列与第四列相差10,是49,第四列与第五列相差11,是60,第五列与第六列相差12,是72,第六列与第七列相差13,是85;故答案为85.答案858.(2014·贵州毕节,18,5分)观察下列一组数:14,39,516,725,936…,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这一组数据的第n个数是________.解析分子依次为1,3,5,7,9,…,可表示为2n-1;分母依次为22,32,42,52,62,…,可表示为(n+1)2,所以第n个数是2n-1(n+1)2.答案2n-1(n+1)29.(2012·浙江湖州,16,4分)如图,将正△ABC 分割成m 个边长为1的小正三角形和一个黑色菱形,这个黑色菱形可分割成n 个边长为1的小正三角形,若m n =4725,则正△ABC 的边长是________.解析 设正△ABC 的边长为x ,则高为32x ,S △ABC =12x ·32x =34x 2.∵所分成的都是正三角形,∴结合图形可得黑色菱形的较长的对角线为32x -3,较短的对角线为(32x -3)33=12x -1,∴黑色菱形的面积=12⎝ ⎛⎭⎪⎫32x -3⎝ ⎛⎭⎪⎫12x -1=38(x -2)2,∴m n =34x 2-38(x -2)238(x -2)2=4725,整理得,11x 2-144x +144=0,解得x 1=1211(不符合题意,舍去),x 2=12.∴△ABC 的边长是12. 答案 1210.(2014·江苏扬州,18,3分)设a 1,a 2,…,a 2 014是从1,0,-1这三个数中取值的一列数,若a 1+a 2+…+a 2 014=69,(a 1+1)2+(a 2+1)2+…+(a 2 014+1)2=4 001,则a 1,a 2,…,a 2 014中为0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 设这些数中0的个数为a ,则由a 1+a 2+a 3+…+a 2 014=69可知:1的个数比-1的个数要多69,即1的个数为2 014-a +692,而-1的个数为2 014-a -692;再考虑到另一个等式(a 1+1)2+(a 2+1)2+…+(a 2 014+1)2=4 001,得到每个数+1后,其中平方后为4的数有2 014-a +692个,1有a 个,其余都是0,可知4·2 014-a +692+a =4 001,解得a =165.答案 165三、解答题11.(2013·浙江绍兴,19,8分)如图,矩形ABCD中,AB=6.第1次平移矩形ABCD沿AB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矩形A1B1C1D1;第2次平移矩形A1B1C1D1沿A1B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矩形A2B2C2D2;…;第n次平移矩形A n-1B n-1C n-1D n-1沿A n-1B n-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矩形A n B n C n D n(n≥2).(1)求AB1和AB2的长;(2)若AB n的长为56,求n.解(1)由题意可得,B点向右平移5个单位到达B1点,故AB1=6+5=11;B1点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到达B2点,所以AB2=11+5=16;(2)由(1)知AB1=6+5,AB2=6+2×5,依此类推,AB3=6+3×5,…,AB n=6+5n,∴AB n=6+5n=56,n=10.。

【专项练习】2019年 九年级数学中考 规律题 专项练习(含答案)

【专项练习】2019年 九年级数学中考 规律题 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9年九年级数学中考规律题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P(x,y),我们把点P/(-y+1,x+1)叫做点P伴随点.已知点A的伴随点为A2,1点A2的伴随点为A3,点A3的伴随点为A4,…,这样依次得到点A1,A2,A3,…,A n,….若点A1的坐标为(2,4),点A2017的坐标为( )A.(-3,3) B.(-2,-2) C.(3,-1) D.(2,4)2.大于1的正整数m的三次幂可“分裂”成若干个连续奇数的和,如23=3+5,33=7+9+11,43=13+15+17+19,…若m3分裂后,其中有一个奇数是103,则m的值是()A.9 B.12 C.11 D.103.如图,矩形ABCD中,AB=6,AD=8,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B1C1D1,再顺次连结四边形A1B1C1D1各1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2B2C2D2…,依此类推,则四边形A7B7C7D7的周长为( )A.14 B.10 C.5 D.2.54.如图,在坐标系中放置一菱形OABC,已知∠ABC=60°,点B在y轴上,OA=1.将菱形OABC沿x轴的正方向无滑动翻转,每次翻转60°,连续翻转2015次,点B的落点依次为B1,B2,B3,…,则B2015的坐标为( )A.(1343,0) B.(1342,0) C.D.5.如图,在第1个△ABC中,∠B=30°,A1B=CB,在边A1B上任取一点D,延长CA1到A2,使A1A2=A1D,得到第21个△A1A2D;在边A2D上任取一点E,延长A1A2到A3,使A2A3=A2E,得到第3个△A2A3E,…按此做法继续下去,则第n个三角形中以A n为顶点的内角度数是( )6.如图,已知Rt△ABC的面积为1,D是斜边AB的中点,过D1作D1E1⊥AC于E1,连接BE1交CD1于D2;过D21作D2E2⊥AC于E2,连接BE2交CD1于D3;过D3作D3E3⊥AC于E3,…,如此继续,可以依次得到点D4,D5,…,D n,分别记△BD1E1,△BD2E2,△BD3E3,…,△BD n E n的面积为S1,S2,S3,…S n.则S n等于( )A.B.C.D.7.一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顶点B1在y轴上,顶点C1,E1,E2,C2,E3,E4,C3……在x轴上,已知正方形A1B1C1D1的边长为1,∠B1C1O=60°,B1C1∥B2C2∥B3C3……则正方形A2016B2016C2016D2016的边长是( )A.()2015B.()2016C.()2016D.()20158.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轴或y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A2,A3,A4,…表示,则顶点A55的坐标是()A.(13,13)B.(-13,-13)C.(14,14)D.(-14,-14)9.如图,点O(0,0),A(0,1)是正方形OAAB的两个顶点,以OA1对角线为边作正方形OA1A2B1,再以正1方形的对角线OA2作正方形OA1A2B1,…,依此规律,则点A2017的坐标是()A.(0,21008)B.(21008,21008) C.(21009,0) D.(21009,-21009)10.如图,将n个边长都为2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摆放,点A,A2,…A n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则这n个正1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之和是()A.n B.n﹣1 C.()n﹣1D.n11.如图,已知小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把它的各边延长一倍得到新正方形AB1C1D1;把正方形A1B1C1D1边1长按原法延长一倍得到正方形A2B2C2D2;以此进行下去…,则正方形A n B n C n D n的面积为()A.()n B.5n C.5n﹣1D.5n+1二、填空题12.如图,边长为4的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与坐标原点O重合,AF∥x轴,将正六边形ABCDEF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n次,每次旋转60°,当n=2018时,顶点A的坐标为 .13.如图,已知△ABC 的周长为1,分别连接AB ,BC ,CA 各边的中点得△A 1B 1C 1,再连接A 1B 1,B 1C 1,C 1A 1的中点得△A 2B 2C 2,……,这样延续下去,最后得△A n B n C n .那么△A n B n C n 的周长等于 .14.如图,依次连结第一个矩形各边的中点得到一个菱形,再依次连结菱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矩形,按照此方法继续下去.已知第一个矩形的面积为s ,则第n 个矩形的面积为 .15.如图,把n 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接成一排,求得tan ∠BA 1C=1,tan ∠BA 2C=31,tan ∠BA 3C=71,计算tan ∠BA 4C=________,…按此规律,写出tan ∠BA n C=__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16.正方形A 1B 1C 1O ,A 2B 2C 2C 1,A 3B 3C 3C 2,…,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A 1,A 2,A 3,…,和点C 1,C 2,C 3,…,分别在直线y=kx+b (k >0)和x 轴上,已知点B 1、B 2的坐标分别为B 1(1,1),B 2(3,2),则B 8的坐标是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1,A 2,A 3,…和B 1,B 2,B 3,…分别在直线y=kx+b 和x 轴上.△OA 1B 1,△B 1A 2B 2,△B 2A 3B 3,…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A 1(1,1),A 2(3.5,1.5),那么点A n 的纵坐标是 .18.如图,等腰Rt △ABC 中,∠ACB=90°,AC=BC=1,且AC 边在直线a 上,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①可得到点P 1,此时AP 1=;将位置①的三角形绕点P 1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②可得到点P 2,此时AP2=+1;将位置②的三角形绕点P2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③可得到点P3时,AP3=+2…按此规律继续旋转,直至得到点P2026为止,则AP2016= .19.正整数按如图的规律排列.请写出第20行,第21列的数字.20.观察下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2=;12+22=;12+22+32=;12+22+32+42=;…①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算式的值;12+22+32+42+52= ;②请用一个含n的算式表示这个规律:12+22+32…+n2= ;③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算式的值:512+522+…+992+1002= .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x﹣1与x轴交于点A,如图所示依次作正方形A1B1C1O、正方形A2B2C2C1、…、1正方形A n B n C n C n﹣1,使得点A1、A2、A3、…在直线l上,点C1、C2、C3、…在y轴正半轴上,则点B n的坐标是.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2x和y=﹣x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l2,过点(1,0)作x轴的垂线1交l2于点A1,过点A1作y轴的垂线交l2于点A2,过点A2作x轴的垂线交l2于点A3,过点A3作y轴的垂线交l2于点A4,…依次进行下去,则点A2017的坐标为.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OCB的两边OA.OC分别在x轴和y轴上,且OA=2,OC=1.在第二象限内,将矩形AOCB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放大为原来的倍,得到矩形A1OC1B1,再将矩形A1OC1B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放大倍,得到矩形A2OC2B2…,以此类推,得到的矩形A n OC n B n的对角线交点的坐标为.24.如图,(n+1)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BAC1,△B2C1C2、△B2C2C3,…,△B n+1C n C n+1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1上,设△B2D1C1的面积为S1,△B3D2C2的面积为S2,△B4D3C3的面积为S3,…,△B n+1D n C n的面积为S n,则S2016=______.参考答案1.答案为:D ;2.答案为:D ;3.答案为:D.4.答案为:D.5.答案为:C.6.答案为:A .7.答案为:D 8.答案为:C ;9.答案为:B ;10.答案为:B ;11.答案为:B ;12.答案为:(4,0). 13.答案为:;14.答案为:()2n ﹣2s. 15.答案为:131,112+-n n .16.答案为:(28﹣1,28﹣1)或(255,128).17.答案为: 18.答案为:1344+672. 19.答案为:420;20.答案为:(1);(2);(3)295425;21.答案为(2n ﹣1,2n ﹣1).22.答案为:(21008,21009).23.答案为:(﹣,).24.答案为:.。

2019中考数学规律探索题(中考找规律题目-有答案)

2019中考数学规律探索题(中考找规律题目-有答案)

中考规律探索1一.选择题1.观察下列等式: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187… 解答下列问题:3+32+33+34…+32013的末位数字是( ) A .0 B .1 C .3 D .72. 把所有正奇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如下规律分组:(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现用等式A M =(i ,j )表示正奇数M 是第i 组第j 个数(从左往右数),如A 7=(2,3),则A 2013=( ) A .(45,77) B .(45,39) C .(32,46) D .(32,23)3.下表中的数字是按一定规律填写的,表中a 的值应是 .1 2 3 5 8 13 a (2)358132134…4.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矩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的面积为2cm 2,第(2)个图形的面积为8 cm 2,第(3)个图形的面积为18 cm 2,……,第(10)个图形的面积为( )A .196 cm 2B .200 cm 2C .216 cm 2D . 256 cm 25.如图,动点P 从(0,3)出发,沿所示的方向运动,每当碰到矩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 第2013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 的坐标为( )A 、(1,4)B 、(5,0)C 、(6,4)D 、(8,3)6.如图,下列各图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图形中M 与m 、n 的关系是A . M=mnB . M=n(m+1)C .M=mn+1D .M=m(n+1)7.我们知道,一元二次方程12-=x 没有实数根,即不存在一个实数的平方等于-1,若我们规定一个新数“”,使其满足12-=i (即方程12-=x 有一个根为),并且进一步规定: 一切实数可以与新数进行四则运算,且原有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仍然成立,于是有,1i i =12-=i ,,).1(23i i i i i -=-=⋅=.1)1()(2224=-==i i 从而对任意正整数n ,我们可得到,.)(.4414i i i i i i n n n ===+同理可得,1,,143424=-=-=++n n n i i i i 那么,20132012432i i i i i i +⋅⋅⋅++++的值为A .0B .1C .-1D .8.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棋子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有1颗棋子,第②个图形一共有6颗棋子,第③个图形一共有16颗棋子,…,则第⑥个图形中棋子的颗数为( )A .51B .70C .76D .81二.填空题1.观察下列图形中点的个数,若按其规律再画下去,可以得到第n 个图形中所有的个数为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3,0)、B (0,4),对△OAB 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1、△2、△3、△4…,则△2013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3.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顺次连接正方形ABCD 四边的中点得到第一个正方形A 1B 1C 1D 1,由顺次连接正方形A 1B 1C 1D 1四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正方形A 2B 2C 2D 2…,以此类推,则第六个正方形A 6B 6C 6D 6周长是 .图① 图② 图③···(第8题图)4.直线上有2013个点,我们进行如下操作:在每相邻两点间插入1个点,经过3次这样的操作后,直线上共有个点.5.如图,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例如:称图中的数1,5,12,22…为五边形数,则第6个五边形数是.6 .如图,是用火柴棒拼成的图形,则第n个图形需根火柴棒.7.观察规律:1=12;1+3=22;1+3+5=32;1+3+5+7=42;…,则1+3+5+…+2013的值是.8.如图12,一段抛物线:y=-x(x-3)(0≤x≤3),记为C1,它与x轴交于点O,A1;将C1绕点A1旋转180°得C2,交x 轴于点A2;将C2绕点A2旋转180°得C3,交x 轴于点A3;……如此进行下去,直至得C13.若P(37,m)在第13段抛物线C13上,则m =_________.9.直线上有2013个点,我们进行如下操作:在每相邻两点间插入1个点,经过3次这样的操作后,直线上共有个点. 10.观察下列各式的计算过程:5×5=0×1×100+25,15×15=1×2×100+25,25×25=2×3×100+25,35×35=3×4×100+25,…………请猜测,第n个算式(n为正整数)应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将连续的正整数按以下规律排列,则位于第7行、第7列的数x是__ __.12、如下图,每一幅图中均含有若干个正方形,第①幅图中含有1个正方形;第②幅图中含有5个正方形;……按这样的规律下去,则第(6)幅图中含有 个正方形;13.将一些半径相同的小圆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第1个图形有6个小圆, 第2个图形有10个小圆, 第3个图形有16个小圆, 第4个图形有24个小圆, ……,依次规律,第6个图形有 个小圆.14.已知一组数2,4,8,16,32,…,按此规律,则第n 个数是 . 15、我们知道,经过原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可以是y =ax 2+bx (a ≠0) (1)对于这样的抛物线:当顶点坐标为(1,1)时,a =__________;当顶点坐标为(m ,m ),m ≠0时,a 与m 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2)继续探究,如果b ≠0,且过原点的抛物线顶点在直线y =kx (k ≠0)上,请用含k 的代数式表示b ;(3)现有一组过原点的抛物线,顶点A 1,A 2,…,A n 在直线y =x 上,横坐标依次为1,2,…,n (为正整数,且n ≤12),分别过每个顶点作x 轴的垂线,垂足记为B 1,B 2,…,B n ,以线段A n B n 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 n B n C n D n ,若这组抛物线中有一条经过D n ,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正方形边长.16.如图,所有正三角形的一边平行于x 轴,一顶点在y 轴上,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1A 、2A 、3A 、4A 、…表示,其中12A A 与x 轴、底边12A A 与45A A 、45A A 与78A A 、…均相距一个单位,则顶点3A 的坐标是 ,22A 的坐标是 .xy A 9A 6A 3A 8A 7A 5A 4A 2A 1O第16题图••••••①② ③17.如图,已知直线l :y=33x ,过点A (0,1)作y 轴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B ,过点B 作直线l 的垂线交y 轴于点A 1;过点A 1作y 轴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B 1,过点B 1作直线l 的垂线交y 轴于点A 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则点A 2013的坐标为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 1(0,1),A 2(1,1),A 3(1,0),A 4(2,0),…那么点A 4n +1(n 为自然数)的坐标为 (用n 表示)19.当白色小正方形个数n 等于1,2,3…时,由白色小正方形和和黑色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分别如图所示.则第n 个图形中白色小正方形和黑色小正方形的个数总和等于_____________.(用n 表示,n 是正整数)20. (2013•衢州4分)如图,在菱形ABCD 中,边长为10,∠A=60°.顺次连结菱形ABCD 各边中点,可得四边形A 1B 1C 1D 1;顺次连结四边形A 1B 1C 1D 1各边中点,可得四边形A 2B 2C 2D 2;顺次连结四边形A 2B 2C 2D 2各边中点,可得四边形A 3B 3C 3D 3;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则四边形A 2B 2C 2D 2的周长是 ;四边形A 2013B 2013C 2013D 2013的周长是 .21.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式子:a2,43a ,65a ,87a ,….则第n 个式子是________ 22.观察下面的单项式:a ,﹣2a 2,4a 3,﹣8a 4,…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8个式子是 .23.如图,已知直线l:y=x,过点M(2,0)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N,过点N作直线l的垂线交x轴于点M1;过点M1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N1,过点N1作直线l的垂线交x轴于点M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则点M10的坐标为.24.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某幼儿园举行用火柴棒摆“金鱼”比赛.如图所示:按照上面的规律,摆第(n)图,需用火柴棒的根数为.答案:选择题:1、C 2、C 3、21 4、B 5、D 6、D 7、D 8、 C填空题:1、(n+1)2 2、(8052,0) 3、0.5 4、16097 5、51 6、2n+1 7、1014049 8、 2 9、16097 10、[10(n-1)+5]2=100n(n-1)+25 11、85 12、91 13、46 14、2n 15、(1)-1;a =-1m(或am +1=0); (2)解:∵a ≠0 ∴y =ax 2+bx =a (x +2b a)2-24b a∴顶点坐标为(-2ba ,-24b a )∵顶点在直线y =kx 上∴k (-2ba )=-24b a∵b ≠0∴b =2k(3)解:∵顶点A n 在直线y =x 上 ∴可设A n 的坐标为(n ,n ),点D n 所在的抛物线顶点坐标为(t ,t )由(1)(2)可得,点D n 所在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 =-1tx 2+2x∵四边形A n B n C n D n 是正方形∴点D n 的坐标为(2n ,n ) ∴-1t(2n )2+2×2n =n∴4n =3t∵t 、n 是正整数,且t ≤12,n ≤12∴n =3,6或9∴满足条件的正方形边长为3,6或916、(0,31-),(-8,-8). 17、()()201340260,40,2或(注:以上两答案任选一个都对)18、(2n ,1) 19、n 2+4n 20、20;21、221na n (n 为正整数)22、-128a 8 23、(884736,0) 24、6n+2规律探索21、 我们平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如2639=2×103+6×102+3×101+9×100,表示十进制的数要用10个数码(又叫数字):0,1,2,3,4,5,6,7,8,9。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找规律(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找规律(含答案)

中考数学试复习专题——找规律1、如图所示,观察小圆圈的摆放规律,第一个图中有5个小圆圈,第二个图中有8个小圆圈,第100个图中有__________个小圆圈.(1) (2) (3)2、 找规律.下列图中有大小不同的菱形,第1幅图中有1个菱形,第2幅图中有3个菱形,第3幅图中有5个菱形,则第4幅图中有 个菱形,第n 幅图中有 个菱形.3、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下图所示的方式摆图形,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则第n 个图形需棋子 枚(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4、观察表一,寻找规律.表二、表三、表四分别是从表一中截取的一部分,其中a 、b 、c 的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5、如图①是一块瓷砖的图案,用这种瓷砖来铺设地面.如果铺成一个22⨯的正方形图案(如图②),其中完整的圆共有5个,如果铺成一个33⨯的正方形图案(如图③),其中完整的圆共有13个,如果铺成一个44⨯的正方形图案(如图④),其中完整的圆共有25个.若这样铺成一个1010⨯的正方形图案, 则其中完整的圆共有 个.1 2 3n … … 第1个图 2个图 3个图 …6、 如下图,用同样大小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摆设如下图所示的正方形图案,则第n 个图案需要用白色棋子 枚(用含有n 的代数式表示,并写成最简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用火柴棒按下图中的方式搭图形,按照这种方式搭下去,搭第334个图形需 根火柴棒。

8、将正整数按如图5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若有序实数对(n ,m )表示第n 排,从左到右第m 个数,如(4,2)表示实数9,则表示实数17的有序实数对是 .9、如图 2 ,用n 表示等边三角形边上的小圆圈,f(n)表示这个三角形中小圆圈的总数,那么f(n)和n 的关系是10、观察图4的三角形数阵,则第50行的最后一个数是 ( )1-2 3-4 5 -67 -8 9 -10。

2019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之32:规律探索(含答案)

2019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之32:规律探索(含答案)
2019年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规律探索
一、选择题 1. (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的指令是:从原 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 其移动路线如图所示,第一次移动到点A1,第二次移动到点A2……第n次移动到点An, 则点A2019的坐标是( )
用其中规律,写出第n个数an=
(用含n的式子表示)
【考点】规律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
【解答】解:观察分母,3,5,9,17,33,…,可知规律为2n+1,
观察分子的,1,3,6,10,15,…,可知规律为

∴an=


故答案为

2. (2019年山东省枣庄市)观察下列各式:
=1+
=1+(1﹣ ),
=1+
9. (2019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如图,四边形OAA1B1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对角线OA1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OA1A2B2,连接AA2,得到△ AA1A2;再以对角线OA2为边作第
三个正方形OA2A3B3,连接A1A3,得到△ A1A2A3;再以对角线OA3为边作第四个正方
形,连接A2A4,得到△ A2A3A4……记△ AA1A2、△ A1A2A3、△ A2A3A4的面积分别为S1、
(1)将一个“7”字图形按如图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记为“7”字图形ABCDEF,其中
顶点A位于x轴上,顶点B,D位于y轴上,O为坐标原点,则 的值为________ .
(2)在(1)的基础上,继续摆放第二个“7”字图形得顶点F1 , 摆放第三个“7”字图形
得顶点F2 , 依此类推,…,摆放第a个“7”字图形得顶点Fn-1 , …,则顶点F2019的坐

【中考专题】2019年中考数学 探索规律题型 专题复习(含答案)

【中考专题】2019年中考数学 探索规律题型 专题复习(含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探索规律题型专题复习一、选择题1.观察下列关于x的单项式,探究其规律:x,3x2,5x3,7x4,9x5,11x6,…按照上述规律,第2019个单项式是()A.2019x2019B.4037x2018C.4037x2019D.4039x2019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C(-1,-2),D(1,-2).把一条长为2017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C﹣D﹣A﹣…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A.(1,-1)B.(-1,1)C.(-1,-2)D.(1,-2)3.如图,将n个边长都为2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摆放,点A,A2,…A n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则这n个正方1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之和是()A.nB.n﹣1C.()n﹣1D.n4.如图,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与n之间的关系是 ( )A.y=2n+1B.y=2n+nC.y=2n+1+nD.y=2n+n+15.如图,半径为2的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在坐标原点0,点P从点B出发,沿正六边形的边按顺时针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则第2018秒时,点P的坐标是( )A.(1,)B.(-1,-)C.(1,-)D.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P(x,y),我们把点P/(-y+1,x+1)叫做点P伴随点.已知点A的伴随点为A2,1点A2的伴随点为A3,点A3的伴随点为A4,…,这样依次得到点A1,A2,A3,…,A n,….若点A1的坐标为(2,4),点A2017的坐标为( )A.(-3,3)B.(-2,-2)C.(3,-1)D.(2,4)7.如图,动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 018次运动后,动点的坐标是()A.(2018,0)B.(2018,1)C.(2018,2)D.(2017,0)8.如图,已知小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把它的各边延长一倍得到新正方形AB1C1D1;把正方形A1B1C1D1边1长按原法延长一倍得到正方形A2B2C2D2;以此进行下去…,则正方形A n B n C n D n的面积为()A.()nB.5nC.5n﹣1D.5n+19.如图,点O(0,0),A(0,1)是正方形OAAB的两个顶点,以OA1对角线为边作正方形OA1A2B1,再以正1方形的对角线OA2作正方形OA1A2B1,…,依此规律,则点A2017的坐标是()A.(0,21008)B.(21008,21008)C.(21009,0)D.(21009,-21009)10.已知一列数:1,-2,3,-4,5,-6,7,…将这列数排成下列形式:按照上述规律排下去,那么第100行从左边数第5个数是( )A.-4955B.4955C.-4950D.495011.观察下列各式及其展开式:(a+b)2=a2+2ab+b2(a+b)3=a3+3a2b+3ab2+b3(a+b)4=a4+4a3b+6a2b2+4ab3+b4(a+b)5=a5+5a4b+10a3b2+10a2b3+5ab4+b5…请你猜想(a+b)10的展开式第三项的系数是()A.36B.45C.55D.6612.根据如图所示的(1),(2),(3)三个图所表示的规律,依次下去第n个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 )A.3n B.3n(n+1) C.6n D.6n(n+1)13.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值为48,我们发现第1次输出的结果为24,第2次输出的结果为12,…第2017次输出的结果为()A.3 B.6 C.4 D.214.观察算式,探究规律:当n=1时,S1=13=1=12;当n=2时,;当n=3时,;当n=4时,;…那么S n与n的关系为()A. B. C. D.15.如图,矩形ABCD中,AB=6,AD=8,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B1C1D1,再顺次连结四边形A1B1C1D11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2B2C2D2…,依此类推,则四边形A7B7C7D7的周长为( )A.14B.10C.5D.2.5二、填空题16.将图1的正方形作如下操作:第1次分别连接对边中点如图2,得到5个正方形;第2次将图2左上角正方形按上述方法再分割如图3,得到9个正方形…,以此类推,第n次操作后,得到正方形的个数是______.17.如图,自左至右,第1个图由1个正六边形、6个正方形和6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第2个图由2个正六边形、11个正方形和10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第3个图由3个正六边形、16个正方形和14个等边三角形组成;…按照此规律,第n个图中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个数之和为 .18.用长度相等的小棒按一定规律摆成如图所示的图案,第1个图案中有6根小棒,第2个图案中有11根小棒,…,则第n个图案中有根小棒.(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19.如图,动点P在坐标系中按图中所示箭头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8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20.如图,以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四边中点为顶点作四边形,再以所得四边形四边中点为顶点作四边形,…依次作下去,图中所作的第n个四边形的周长为.21.如图,将△ABC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BC,CA至点A,B1,C1,使A1B=AB,B1C=BC,C1A=CA,顺次连1结A1、B1、C1,得到△A1B1C1,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1B1、B1C1、C1A1至点A2、B2、C2,使A2B1=A1B1,B2C1=B1C1,C2A1=C1A1,顺次连结A2、B2、C2,得到△A2B2C2…按此规律,若△A3B3C3的面积是686,则△ABC的面积为______.22.如图,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再以第二个正方形的对角线AE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如此下去…,记正方形ABCD的边长a1=1,依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a2,a3,a4,…,则a n=______.2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变换成△OAB1,第二次将△OA1B1变换成△OA2B2,第三次将△OA2B21变换成△OA3B3,已知A(1,3),A1(2,3),A2(3,3),A3(4,3),B(2,0),B1(4,0),B2(8,0),B3(16,0).(1)仔细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按此变换规律将△OA3B3变换成△OA4B4,则A4的坐标是_________,B4的坐标是_________.(2)若按第(1)题的规律将△OAB进行了n次变换,得到△OA n B n,比较每次变换中三角形顶点坐标有何变化,找出规律,请推测:A n的坐标是_________,B n的坐标是_________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2,A3,…,A n在x轴的正半轴上,且OA1=2,OA2=2OA1,OA3=2OA2,…,1OA n=2OA n﹣1,点B1,B2,B3,…,B n在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l上,且A1B1,A2B2,…,A n B n都与射线l垂直,则B1的坐标是,B3的坐标是,B n的坐标是.25.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30°,AB=4,以AC为斜边作Rt△ACC1,使∠CAC1=30°,Rt△ACC1的面积为S1;再以AC1为斜边作△AC1C2,使∠C1AC2=30°,Rt△AC1C2的面积记为S2,…,以此类推,则S n= (用含n的式子表示)26.观察下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2=;12+22=;12+22+32=;12+22+32+42=;…①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算式的值;12+22+32+42+52= ;②请用一个含n的算式表示这个规律:12+22+32…+n2= ;③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算式的值:512+522+…+992+1002= .27.正整数按如图的规律排列.请写出第20行,第21列的数字.28.已知,如图,∠MON=45°,OA=1,作正方形A1B1C1A2,周长记作C1;再作第二个正方形A2B2C2A3,周长记1作C2;继续作第三个正方形A3B3C3A4,周长记作C3;点A1、A2、A3、A4…在射线ON上,点B1、B2、B3、B4…在射线OM上,…依此类推,则第n个正方形的周长C n= .29.设,,,…,设,则S=_________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n为正整数).30.即“结绳记数”.如图,一位妇女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六进一,用来记录采集到的野果数量,由图可知,她一共采集到的野果数量为个.答案1.C.2.B3.B;4.B;解析:∵观察可知:左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1,2,…,n,右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21,22…,2n,下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1+2,2+22,…,n+2n,∴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与n之间的关系为y=2n+n.5.D;6.D7.A8.B;9.B;10.B11.B;解:(a+b)2=a2+2ab+b2;(a+b)3=a3+3a2b+3ab2+b3;(a+b)4=a4+4a3b+6a2b2+4ab3+b4;(a+b)5=a5+5a4b+10a3b2+10a2b3+5ab4+b5;(a+b)6=a6+6a5b+15a4b2+20a3b3+15a2b4+6ab5+b6;(a+b)7=a7+7a6b+21a5b2+35a4b3+35a3b4+21a2b5+7ab6+b7;第8个式子系数分别为:1,8,28,56,70,56,28,8,1;第9个式子系数分别为:1,9,36,84,126,126,84,36,9,1;第10个式子系数分别为:1,10,45,120,210,252,210,120,45,10,1,则(a+b)10的展开式第三项的系数为45.故选B.12.B13.D14.C15.D.16.答案为:4n+1.17.答案为:9n+3.18.答案为:5n+1;19.答案为:(2018,0);20.答案为:4()n.21.答案为:2.22.答案为:()n﹣1.23.答案为:⑴(5,3);(32,0);⑵(n+1,0);24.答案为:(1,1), (4,4). (2n﹣1,2n﹣1)25.解:∵∠ACB=90°,∠BAC=30°,AB=4,∴BC=0.5AB=2,∴AC=BC=2,∴S△ABC=0.5•BC•AC=2,在△ABC1中,∵∠CAC1=30°,∴CC1═0.5AC=,∵∠BAC=∠CAC1,∠ACB=∠AC1C=90°,∴△ACB∽△AC1C,∴=()2=()2=,∴S1=•S△ABC,同理可得,S2=•S1=()2•S△ABC,S3=()3•S△ABC,…根据此规律可得,S n=()n•S△ABC=,故答案为.26.答案为:(1);(2);(3)295425;27.答案为:420;28.答案为:2n+1.29.答案为:.30.答案为:1946.解析:2+0×6+3×6×6+2×6×6×6+1×6×6×6×6=1946.第11 页共11 页。

2019版中考专题(1)规律探索问题(含答案)

2019版中考专题(1)规律探索问题(含答案)

第二篇 专题能力突破 专题一 规律探索问题一、选择题1.(原创题)观察下列图形,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20个图形中的“★”有( )A .57个B .60个C .63个D .85个解析 第1个图形有3个“★”,第2个图形有6=2×3个“★”,第3个图形有9=3×3个“★”,第4个图形有12=4×3个“★”,…,第20个图形有20×3=60个.故选B. 答案 B2.(原创题)如图,在一个三角点阵中,从上向下数有无数多行,其中各行点数依次为2,4,6,…,2n ,…,请你探究出前n 行的点数和所满足的规律.若前n 行点数和为930,则n =( )A .29B .30C .31D .32解析 前n 行的点数和可以表示成2+4+6+…+2n =2(1+2+3+…+n)=2×n (n +1)2=n(n +1),从而得到一元二次方程n(n +1)=930,可以求出n =30.故选B. 答案 B3.(原创题)符号“f”表示一种运算,它对一些数的运算结果如下:(1)f(1)=2,f(2)=4,f(3)=6,…;(2)f ⎝ ⎛⎭⎪⎫12=2,f ⎝ ⎛⎭⎪⎫13=3,f ⎝ ⎛⎭⎪⎫14=4,…利用以上规律计算:f(2 014)-f ⎝ ⎛⎭⎪⎫12 014等于( )A .2 013B .2 014 C.12 013D.12 014解析 根据题意,得f(2 014)-f ⎝ ⎛⎭⎪⎫12 014=2 014×2-2 014=2 014.故选B.答案 B4.(原创题)观察下列一组图形中点的个数,其中第一个图形中共有4个点,第2个图形中共有10个点,第3个图形中共有19个点,…按此规律第6个图形中共有点的个数是 ( )A .38B .46C .61D .64解析 第1个图形中共有4个点,第2个图形中共有10个点,比第1个图形中多了6个点;第3个图形中共有19个点,比第2个图形中多了9个点;…,按此规律可知, 第4个图形比第3个图形中多12个点,所以第4个图形中共有12+19=31个点, 第5个图形比第4个图形中多15个点,所以第5个图形中共有31+15=46个点, 第6个图形比第5个图形中多18个点,所以第6个图形中共有46+18=64个点,故选D. 答案 D 二、填空题5.(原创题)图中各正三角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据此规律,第n 个正三角形中,四个数的和为__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解析 观察图形发现:1×2-3=-1,2×3-4=2,3×4-5=7,故第n 个正三角形中的外围的三个数分别是n ,n +1,n +2,中间的数为n(n +1)-(n +2)=n 2-2,所以这四个数的和为n +n +1+n +2+n 2-2=n 2+3n +1. 答案 n 2+3n +16.(原创题)如图,∠AOB =45°,过射线OA 上到点O的距离分别为1,3,5,7,9,11,…的点作OA 的垂线与OB 相交,得到并描出一组黑色梯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S 4…….观察图中的规律,则第2 015个黑色梯形的面积S 2 015=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S 1=(1+3)×22=4=1×8-4,S 2=(5+7)×22=12=2×8-4,S3=(9+11)×22=20=3×8-4,S4=(13+15)×22=28=4×8-4,…,S2 015=2 015×8-4=16 116. 答案16 116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已知△ABC ,D 是AC 上一点,尺规在AB 上确定一点E ,使△ADE ∽△ABC ,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 )A. B.C. D.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④)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①④4.若整数a 使关于x 的不等式组()222233a xx x x +⎧≥-⎪⎪⎨⎪-->⎪⎩的解为2x <,且使关于x 的分手方程15444x a x x -++=---的解为正整数,则满足条件a 的的值之和为( ) A .12 B .11 C .10 D .95.如图,在Rt ABC ∆中,90C ∠=︒,5AB =,4BC =,则下列三角函数表示正确的是( )A .3tan 4A =B .4tan 3B =C .3sin 5A =D .3cos 5A =6.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边AD ,CD 上,AF ,BE 相交于点G ,若F 是CD 的中点,65AG GF =,则AEDE的值是( )A.3 B.52C.2 D.327.α为锐角,且1cos(90)2α︒-=,则α的度数是( )A.30°B.45︒C.60︒D.90︒8.下列所给的汽车标志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9.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年由4条线路组成,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全长30千米,预计运行后的平均速度是原来乘公交车的1.5倍,行驶时间则缩短半小时.设原来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30301.50.5x x+=B.30301.50.5x x-=C.30300.51.5x x+=D.30300.51.5x x-=10.如果反比例函数2ayx-=(a是常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a<0 B.a>0 C.a<2 D.a>211.如图,A、B两地之间有一池塘,要测量A、B两地之间的距离.选择一点O,连接AO并延长到点C,使OC=12AO,连接BO并延长到点D,使OD=12BO.测得C、D间距离为30米,则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A.30米B.45米C.60米D.90米1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分别以正方形的三边为直径在正方形内部作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是()A .32B .2πC .10π+2D .8π+1二、填空题13.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14.为了测量校园水平地面上一棵不可攀爬的树的高度,小文同学做了如下的探索:根据物理学中光的反射定律,利用一面镜子和一根皮尺,设计如下图所示的测量方案:把一面很小的镜子放在合适的位置,刚好能在镜子里看到树梢顶点,此时小文与平面镜的水平距离为2.0米,树的底部与平面镜的水平距离为8.0米,若小文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为1.6米,则树的高度约为________米.(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5.已知点P 在△ABC 内,连接PA 、PB 、PC ,在△PAB 、△PBC 和△PAC 中,如果存在一个三角形与△ABC 相似,那么就称点P 为△ABC 的自相似点.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12,BC =5,如果点P 为Rt △ABC 的自相似点,那么∠ACP 的余切值等于_____.16.如图,已知某商店营业大厅自动扶梯AB 的倾斜角为31,自动扶梯的长为10米,则大厅两层之间的高度BC 为__________米.(参考数据:sin310.515=,cos310.857=,tan310.601= )17.计算)33的结果等于______________.18.分解因式(x -1)2-4的结果是______. 三、解答题19.如图,在菱形ABCD 中,点F 在边CD 上,点E 在边CB 上,且CE =CF . (1)求证:AE =AF ;(2)若∠D =120°,∠BAE =15°,求∠EAF 的度数.20.某中学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爱好,决定开设以下活动项目:A:书法;B:绘画C:象棋;D:音乐.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种活动项目,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査,并将调査结果绘制成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2)补全条形统计图;(3)九年级(1)班老师想从这四类活动项目中随机选取两类作为“五四青年节”表演项目,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恰好选中书法和绘画的概率21.如图,旗杆AB的顶端B在夕阳的余辉下落在一个斜坡上的点D处,某校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测量旗杆的高度,在旗杆的底部A处测得点D的仰角为15°,AC=10米,又测得∠BDA=45°.已知斜坡CD的坡度为i=1AB 1.7,结果精确到个位).22.我市计划将某村的居民自来水管道进行改造.该工程若由甲队单独施工恰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若由乙队单独施工,则完成工程所需天数是规定天数的1.5倍.如果由甲、乙两队先合做10天,那么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完成还需5天.(1)这项工程的规定时间是多少天?(2)已知甲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6500元,乙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3500元.为了缩短工期以减少对居民用水的影响,工程指挥部最终决定该工程由甲、乙两队合做来完成.则该工程施工费用是多少?23.甲、乙两人在笔直的道路AB上相向而行,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驾车从B地到A地,假设他们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行驶,甲先出发6分钟后,乙才出发,乙的速度为32千米/分,在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分)之间的部分函数图象如图.(1)A、B两地相距____千米,甲的速度为____千米/分;(2)求线段EF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当乙到达终点A时,甲还需多少分钟到达终点B?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22y x=-+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抛物线2322y ax x=--经过点A,且交x轴于另外一点C,交y轴于点D.(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证:AB⊥BC;(3)点P为x轴上一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Q,连结DQ,设点P的横坐标为m,当以B,D,Q,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m的值.25.如图,一架无人机在距离地面高度为13.3米的点A处,测得地面点M的俯角为53°,这架无人机沿仰角为35°的方向飞行了55米到达点B,恰好在地面点N的正上方,M、N在同一水平线上求出M、N两点之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sin53°≈0.80,cos53°≈0.60,tan53°≈1.33,sin35°≈0.57,cos35°≈0.82,ta n35°≈0.70.)【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3.914.415.16.1517.418.(x-3)( x+1)三、解答题19.(1)见解析;(2)∠EAF=30°.【解析】【分析】(1)由菱形的性质可得=BC=CD=DA,∠D=∠B,可证DF=BE,由“SAS”可证△ADF≌△ABE,可得AE =AF;(2)由菱形的性质可得∠DAB=60°,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AF=∠BAE=15°,即可求∠EAF的度数.【详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DA,∠D=∠B,∵CE=CF∴CD﹣CF=BC﹣CE∴DF=BE,且AD=AB,∠D=∠B∴△ADF≌△ABE(SAS)∴AE=AF(2)∵四边形ABCD是菱形,∴CD∥AB∴∠DAB+∠D=180°,且∠D=120°∴∠DAB=60°∵△ADF≌△ABE∴∠DAF=∠BAE=15°∴∠EAF=∠DAB﹣∠DAF﹣∠BAE=30°.【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本题的关键.20.(1)200,(2)见解析(3)1 6【解析】【分析】(1)根据D类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出答案;(2)首先求得C项目对应人数,即可补全统计图;(3)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恰好选中书法和绘画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1)∵D类有40人,占20%,∴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40÷20%=200(人);(2)C项目对应人数为:200﹣20﹣80﹣40=60(人);补充如图如下:(3)画树状图得:∵共有12种等可能的情况,恰好选中书法和绘画的有2种,∴恰好选中书法和绘画的概率是21 126=.【点睛】此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以及扇形与条形统计图.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1.旗杆AB的高度约为16米.【解析】【分析】延长BD,AC交于点E,过点D作DF⊥AE于点F.构建直角△DEF和直角△CDF.通过解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求得相关线段的长度即可.【详解】解:延长BD,AC交于点E,过点D作DF⊥AE于点F.∵i=tan∠DCF3=,∴∠DCF=30°.又∵∠DAC=15°,∴∠ADC=15°.∴CD=AC=10.在Rt △DCF 中,DF =CD•sin30°=10×12=5(米), CF=CDF =60°. ∴∠BDF =45°+15°+60°=120°,∴∠E =120°﹣90°=30°,在Rt △DFE 中,EF=tan DF E == ∴AE =10++=.在Rt △BAE 中,BA=AE•tanE=()×≈16(米). 答:旗杆AB 的高度约为16米.【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要求学生能借助仰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并解直角三角形.22.(1)这项工程规定的时间是20天;(2)该工程施工费用是120000元【解析】【分析】(1)设这项工程的规定时间是x 天,根据甲、乙队先合做10天,余下的工程由甲队单独需要5天完成,可得出方程,解出即可.(2)先计算甲、乙合作需要的时间,然后计算费用即可.【详解】解:(1)设这项工程规定的时间是x 天 根据题意,得1010511.5x x ++= 解得x =20经检验,x =20是原方程的根答:这项工程规定的时间是20天(2)合作完成所需时间111()1220 1.520÷+=⨯(天) (6500+3500)×12=120000(元)答:该工程施工费用是1200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此类工程问题,经常设工作量为“单位1”,注意仔细审题,运用方程思想解答.23.(1)24,13;(2)y =﹣116x+33;(3)当乙到达终点A 时,甲还需50分钟到达终点B . 【解析】【分析】(1)观察图象知A 、B 两地相距为24km ,由纵坐标看出甲先行驶了2千米,由横坐标看出甲行驶2千米用了6分钟,则甲的速度是26千米/分钟; (2)列方程求出相遇时的时间,求出点F 的坐标,再运用待定系数法解答即可;(3)根据相遇前甲行驶的路程除以乙行驶的速度,可得乙到达A 站需要的时间,根据相遇前乙行驶的路程除以甲行驶的速度,可得甲到达B 站需要的时间,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可得答案【详解】解:(1)观察图象知A 、B 两地相距为24km ,∵甲先行驶了2千米,由横坐标看出甲行驶2千米用了6分钟, ∴甲的速度是2163=千米/分钟; 故答案为:24,13; (2)设甲乙经过a 分钟相遇,根据题意得,31(6)2423a a -+=,解答a =18, ∴F(18,0),设线段EF 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b ,根据题意得,018226x b k b =+⎧⎨=+⎩,解得11k 6b 33⎧=-⎪⎨⎪=⎩, ∴线段EF 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 =﹣116x+33; (3)相遇后乙到达A 地还需:(18×13)÷32=4(分钟), 相遇后甲到达B 站还需:(12×32)÷13=54(分钟) 当乙到达终点A 时,甲还需54﹣4=50分钟到达终点B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利用同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得出甲乙的速度是解题关键.注意求出相遇后甲、乙各自的路程和时间.24.(1)y =12x 2﹣32x ﹣2;(2)见解析;(3)m 的值是2或或1【解析】【分析】(1)令y =﹣12x+2=0,解得:x =4,即可求解,然后把点A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借助于方程求得a 的值即可;(2)把由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得点B 、C 的坐标,然后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得结论;(3)以B 、D 、Q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利用|MQ|=BD 即可求解.【详解】(1)令y =﹣12x+2=0,解得:x =4,y =0,则x =2, 即:点A 坐标为:(4,0). 代入2322y ax x =--中,得16a ﹣8=0,得a =12. ∴该抛物线解析式为:y =12x 2﹣32x ﹣2. (2)由(1)知,抛物线解析式为:y =12x 2﹣32x ﹣2. ∴当y =0时,x 1=﹣1,x 2=4,的C (﹣1,0).故OC =1.于是AB 2=20,BC 2=5,AC 2=25.从而AB 2+BC 2=AC 2.∴AB ⊥BC ;(3)由(1)知,抛物线解析式为: 213222y x x =--. 当x =0时,y =2,得D (0,﹣2),∴BD =4.当MQ =(﹣12m+2)﹣213222m m ⎛⎫-- ⎪⎝⎭=212m -﹣m ﹣4=4时,得m =2或m =0(舍去).当MQ =(12m 2﹣32m ﹣2)﹣(﹣12m+2)=212m ﹣m ﹣4=4时,得m =m =1.综上所述,m 的值是2或1.【点睛】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需要注重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和与几何图形结合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代数和几何图形结合起来,利用点的坐标的意义表示线段的长度,从而求出线段之间的关系.25.35米【解析】【分析】过点A 作AC ⊥BN 于C .过点M 作MD ⊥AC 于D ,在Rt △AMD 中,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出AD 的长,在Rt △ABC 中,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出AC 的长,由AC ⊥BN ,MD ⊥AC ,MN ⊥BN 可得出四边形MDCN 是矩形,再利用矩形的性质即可求出MN 的长,此题得解.【详解】过点A作AC⊥BN于C.过点M作MD⊥AC于D,如图所示.在Rt△AMD中,DM=13.3,∠DAM=53°,∴ADDMtan53==︒10;在Rt△ABC中,AB=55,∠BAC=35°,∴AC=AB•cos53°=55×0.82=45.1.∵AC⊥BN,MD⊥AC,MN⊥BN,∴四边形MDCN是矩形,∴MN=DC=AC﹣AD≈35.答:MN两点的距离约是35米.【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以及矩形的判定与性质,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D,AC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C 在x 轴上,点C 的坐标为(﹣1,0),AC=2.将Rt △ABC 先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变换后点A 的对应点坐标是( )A.(2,2)B.(1,2)C.(﹣1,2)D.(2,﹣1)2.如图,以两条直线l 1,l 2的交点坐标为解的方程组是( )A .121x y x y -=⎧⎨-=⎩B .121x y x y -=-⎧⎨-=-⎩C .121x y x y -=-⎧⎨-=⎩D .121x y x y -=⎧⎨-=-⎩3.如图,⊙M 的半径为2,圆心M 的坐标为(3,4),点P 是⊙M 上的任意一点,PA ⊥PB ,且PA 、PB 与x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点A 、点B 关于原点O 对称,则AB 的最小值为( )A.3B.4C.6D.8 4.估6的值应在( ) A.3和4之间 B.4和5之间 C.5和6之间 D.6和7之间5.如图,点,D E 分别在ABC ∆的,AB AC 边上,下列条件:①AED B ∠=∠;②AE DE AB BC=;③,AD AE AC AB =其中能使ADE ∆与ACB ∆相似的是( )A.①②B.②C.①③D.②③6.小红同学5月份各项消费情况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其中小红在学习用品上共支出100元,则她在午餐上共支出()A.50元B.100元C.150元D.200元7.如图,一个游戏转盘分成红、黄、蓝三个扇形,其中红、黄两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分别为90°,120°.让转盘自由转动,停止后,指针落在蓝色区域的概率是()A.14B.13C.512D.无法确定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原点O为圆心的圆过点A(13,0)直线y=kx-3k+4与交于B、C 两点,则弦BC的长的最小值为( )A.22 B.24 C.D.9.下列语句所描述的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A.任意画一个五边形,其内角和为360B.经过任意两点画一条直线C.任意画一个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D.过平面内任意三点画一个圆10.如图,在△ABC中,AB⊥AC,AB=5cm,BC=13cm,BD是AC边上的中线,则△BAD的面积是()A.215cm B.230cm C.260cm D.265cm1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3a﹣a=3 B.(a2)3=a6C.3a+2a=2a2D.a2﹣a2=a412.如图,要测量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P,A的距离,可以在小河边取PA的垂线PB上的一点C,测得PC=8米,cos∠PCA=45,则PA等于()A.5米B.6米C.7.5米D.8米二、填空题13.箱子里有7个白球、3个红球,它们仅颜色不同,从中随机摸出一球是白球的概率是_____.14.某鱼塘养了200条鲤鱼、若干条草鱼和150条鲢鱼,该鱼塘主通过多次捕捞试验后发现,捕捞到草鱼的频率稳定在0.5左右.若该鱼塘主随机在鱼塘捕捞一条鱼,则捞到鲤鱼的概率为__.15.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3x-2和5x-6,则这个数是_____.16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7.计算=.18.如图,小华买了一盒福娃和一枚奥运徽章,已知一盒福娃的价格比一枚奥运徽章的价格贵120元,则一盒福娃价格是____元.三、解答题19.3x=12,0.2y=12,0.1z=0,∴对虾400亩,大黄鱼600亩,蛏子0亩;养植对虾的劳动力是12人,养殖大黄鱼的劳动力是12人,养殖蛏子的劳动力是0人.【点睛】(1)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来解决实际问题.20.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523(-1),138222x xx x a+>⎧⎪⎨≤-+⎪⎩有四个整数解,画出数轴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1.已知:如图,九年一班在进行方向角模拟测量时,A同学发现B同学在他的北偏东75°方向,C同学在他的正南方向,这时,D同学与BC在一条直线上,老师觉得他们的站位很有典型性,就组织同学又测出A、B距离为80米,B、D两同学恰好在C同学的东北方向且AD=BD.求C、D两名同学与A同学的距离分别是多少米(结果保留根号).22.解方程:1=1++1xx x.23.如图,五边形ABCDE内部有若干个点,用这些点以及五边形ABCDE的顶点,,,,A B C D E的顶点把原五边形分割成一些三角形(互相不重叠):内部有1个点内部有2个点内部有3个点(1)填写下表:(2)原五边形能否被分割成2019个三角形?若能,求此时五边形ABCDE内部有多少个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4.如图,已知E、F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两点,并且AE=CF.请说明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中,有一点A(1,2),AB∥x轴且AB=6,点C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且AC=5,将抛物线y=ax2(a>0)的对称轴右侧的图象记作G.(1)若G经过C点,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G 与△ABC 有交点.①求a 的取值范围;②当0<y≤8时,双曲线k y x =经过G 上一点,求k 的最大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3.71014.2715.116.x ≥217.18.三、解答题19.无20.-3≤a<-2【解析】【分析】先分别解两个不等式,分别求出它们的解集,再根据不等式组有四个整数解列出关于a 的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 解:523(-1),1382,22x x x x a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52, 解不等式②得:x≤a+4,∵不等式组有四个整数解,∴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1≤a+4<2,解得:-3≤a<-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先分别解两个不等式,求出它们的解集,再求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方法是: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时,空心圈表示不包含该点,实心点表示包含该点.21.C、D两名同学与A同学的距离分别是米.【解析】【分析】作AE⊥BC,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解得即可.【详解】解:作AE⊥BC交BC于点E,则∠AEB=∠AEC=90°,由已知,得∠NAB=75°,∠C=45°,∴∠B=30°,∵BD=AD,∴∠BAD=∠B=30°,∴∠ADE=60°,∵AB=80,∴AE=12AB=40,∴40ADsin sin603====∠︒AEADE,40AC452AEsin C sin====∠︒答:C、D两名同学与A同学的距离分别是3米.【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将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有机结合,体现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思想.22.12 x=-【解析】【分析】先两边同乘()1x x+,再整理,最后检验答案是否合理.【详解】解:两边同乘()1x x +,得2(1)1x x x x =+++.整理得21x =- 解得12x =-. 经检验,12x =-是原方程的解. 【点睛】本题考查解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去分母.23.(1)详见解析;(2)1008【解析】【分析】(1)查出题干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并观察发现,每多一个点,三角形的个数增加2,然后据此规律填表即可;(2)根据(1)中规律,列式求解,如果n 是整数,则能分割,如果不是整数,则不能分割.【详解】(1)有1个点时,内部分割成5个三角形;有2个点时,内部分割成5+2=7个三角形;有3个点时,内部分割成5+2×2=9个三角形;有4个点时,内部分割成6+2×3=11个三角形;…以此类推,有n 个点时,内部分割成5+2×(n-1)=(2n+3)个三角形;故可填表为:(2)可以,令232019n +=,解得1008n =.∴此时正方形ABCD 内部有1008个点.【点睛】本题是对图形变化问题的考查,根据数据的变化规律,结合图形,总结出每增加一个点,三角形的个数增加2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4.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连接BD ,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来证明即可.【详解】证明:连接BD ,交AC 于点O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A =OC OB =O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又∵AE =CF∴OA ﹣AE =OC ﹣CF ,即OE =OF∴四边形BFDE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5.(1)238y x =;(2)①2249a 剟,②k 的最大值为112. 【解析】【分析】(1)如图1中,作CH ⊥AB 于H .求出点C 坐标即可解决问题;(2)①当抛物线经过点A 时,a =2,当抛物线经过点B 时,2=49a ,可得a =249,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②由题意当a =249时,y =249x 2,当y =8时,8=249x 2,因为x >0,推出x =14,由题意当反比例函数y =k x经过点(14,8)时k 的值最大; 【详解】解:(1)如图1中,作CH ⊥AB 于H .∵CA =CB =5,CH ⊥AB ,∴AH =HB =3,在Rt △ACH 中,CH 4,∴C (4,6),∵抛物线y =ax 2(a >0)经过C 点,∴6=16a ,∴a=38,∴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38x2.(2)①∵A(1,2),B(7,2),当抛物线经过点A时,a=2,当抛物线经过点B时,2=49a,∴a=2 49,∵若G与△ABC有交点,∴249≤a≤2.②由题意当a=249时,y=249x2,当y=8时,8=249x2,∴x>0,∴x=14,∴当反比例函数y=kx经过点(14,8)时k的值最大,此时k=112,∴k的最大值为112.【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特殊点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精品复习资料中考数学专题训练:找规律、新概念1. (2012山东潍坊3分)下图是某月的日历表,在此日历表上可以用一个矩形圈出3×3个位置相邻的9个数(如6,7,8,l3,14,l5,20,21,22).若圈出的9个数中,最大数与最小数的积为192,则这9个数的和为【】.A.32 B.126 C.135 D.144【答案】D。

【考点】分类归纳(数字的变化类),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由日历表可知,圈出的9个数中,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总为16,又已知最大数与最小数的积为192,所以设最大数为x,则最小数为x-16。

∴x(x-16)=192,解得x=24或x=-8(负数舍去)。

∴最大数为24,最小数为8。

∴圈出的9个数为8,9,10,15,16,17,22,23,24。

和为144。

故选D。

2. (2012广西南宁3分)某单位要组织一次篮球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计划安排10场比赛,则参加比赛的球队应有【】A.7队B.6队C.5队D.4队【答案】C。

【考点】分类归纳(数字的变化类),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邀请x个球队参加比赛,那么第一个球队和其他球队打(x-1)场球,第二个球队和其他球队打(x-2)场,以此类推可以知道共打(1+2+3+…+x-1)= x(x1)2-场球,根据计划安排10场比赛即可列出方程:x(x1)102-=,∴x2-x-20=0,解得x=5或x=-4(不合题意,舍去)。

故选C。

3. (2012广东肇庆3分)观察下列一组数:32,54,76,98,1110,…… ,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这一组数的第k个数是▲.【答案】2k2k+1。

【考点】分类归纳(数字的变化类)。

【分析】根据已知得出数字分母与分子的变化规律:分子是连续的偶数,分母是连续的奇数,∴第k个数分子是2k,分母是2k+1。

∴这一组数的第k个数是2k2k+1。

4. (2012福建三明4分)填在下列各图形中的三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a的值是▲ .【答案】900。

【考点】分类归纳(数字变化类)。

【分析】寻找规律:上面是1,2 ,3,4,…,;左下是1,4=22,9=32,16=42,…,;右下是:从第二个图形开始,左下数字减上面数字差的平方:(4-2)2,(9-3)2,(16-4)2,…∴a=(36-6)2=900。

5. (2012湖北孝感3分)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一届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今年的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奥运会的年份与届数如下表所示:表中n的值等于▲ .【答案】30。

【考点】分类归纳(数字的变化类)。

【分析】寻找规律:第1届相应的举办年份=1896+4×(1-1)=1892+4×1=1896年;第2届相应的举办年份=1896+4×(2-1)=1892+4×2=1900年;第3届相应的举办年份=1896+4×(3-1)=1892+4×3=1904年;…第n届相应的举办年份=1896+4×(n-1)=1892+4n年。

∴由1892+4n=2012解得n=30。

6. (2012贵州安顺4分)已知2+23=22×23,3+38=32×38,4+415=42×415…,若8+ab=82×ab(a,b为正整数),则a+b= ▲ .【答案】71。

【考点】分类归纳(数字的变化类)。

【分析】根据规律:可知a=8,b=82﹣1=63,∴a+b=71。

7. (2012贵州遵义4分)猜数字游戏中,小明写出如下一组数:2481632,57111935,,,,,小亮猜想出第六个数字是6467,根据此规律,第n个数是▲ .【答案】nn22+3。

【考点】分类归纳(数字的变化类)。

【分析】∵分数的分子分别是:2 2=4,23=8,24=16,…2n。

分数的分母分别是:2 2+3=7,23+3=11,24+3=19,…2n+3。

∴第n个数是nn22+3。

8. (2012辽宁丹东3分)将一些形状相同的小五角星如下图所示的规律摆放,据此规律,第10个图形有▲ 个五角星.【答案】120。

【考点】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寻找规律:不难发现,第1个图形有3=22-1个小五角星;第2个图形有8=32-1个小五角星;第3个图形有15=42-1个小五角星;…第n个图形有(n+1)2-1个小五角星。

∴第10个图形有112-1=120个小五角星。

9. (2012内蒙古赤峰3分)将分数67化为小数是0.857142,则小数点后第2012位上的数是▲ .【答案】5。

【考点】分类归纳(数字的变化类)。

【分析】观察0.857142,得出规律:6个数为一循环,若余数为1,则末位数字为8;若余数为2,则末位数字为5;若余数为3,则末位数安为7;若余数为4,则末位数字为1;若余数为5,则末位数字为4;若余数为0,则末位数字为2。

∵67化为小数是0.857142,∴2012÷6=335…2。

∴小数点后面第2012位上的数字是:5。

10. (2012重庆市4分)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五角星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一共有2个五角星,第②个图形一共有8个五角星,第③个图形一共有18个五角星,…,则第⑥个图形中五角星的个数为【】A.50 B.64 C.68 D.72【答案】D。

【考点】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寻找规律:每一个图形左右是对称的,第①个图形一共有2=2×1个五角星,第②个图形一共有8=2×(1+3)=2×22个五角星,第③个图形一共有18=2×(1+3+5)=2×32个五角星,…,则第⑥个图形中五角星的个数为2×62=72。

故选D。

11. (2012福建莆田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C(-1,-2),D(1,-2).把一条长为2012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C-D—A一…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A.(1,-1) B.(-1,1) C.(-1,-2) D.(1,-2)12. (2012贵州铜仁4分)如图,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1个平行四边形,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5个平行四边形,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1个平行四边形,…则第⑩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A.54 B.110 C.19 D.109【答案】D。

【考点】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寻找规律:第①个图形中有1个平行四边形;第②个图形中有1+4=5个平行四边形;第③个图形中有1+4+6=11个平行四边形;第④个图形中有1+4+6+8=19个平行四边形;13. (2012山东烟台3分)一个由小菱形组成的装饰链,断去了一部分,剩下部分如图所示,则断去部分的小菱形的个数可能是【】A.3 B.4 C.5 D.6【答案】C。

【考点】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如图所示,断去部分的小菱形的个数为5:14. (2012山东济南3分)如图,矩形BCDE的各边分别平行于x轴或y轴,物体甲和物体乙分别由点A(2,0)同时出发,沿矩形BCDE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1个单位/秒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秒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12次相遇地点的坐标是【】A.(2,0)B.(-1,1)C.(-2,1)D.(-1,-1)【答案】D。

【考点】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点的坐标,相遇问题及按比例分配的运用。

【分析】利用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由于矩形的边长为4和2,物体乙是物体甲的速度的2倍,求得每一次相遇的地点,找出规律作答:∵ 矩形的边长为4和2,物体乙是物体甲的速度的2倍,时间相同,∴物体甲与物体乙的路程比为1:2。

由题意知:①第一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1,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13=4,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23=8,在BC 边相遇;②第二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2,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2×13=8,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2×23=16,在DE 边相遇; ③第三次相遇物体甲与物体乙行的路程和为12×3,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3×13=12,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3×23=24,在A 点相遇;…此时甲乙回到原出发点,则每相遇三次,两点回到出发点, ∵2012÷3=670…2,故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12次相遇地点的是:第二次相遇地点,即物体甲行的路程为12×2×13=8,物体乙行的路程为12×2×23=16,在DE 边相遇。

此时相遇点的坐标为:(-1,-1)。

故选D 。

15. (2012湖南岳阳3分)图中各圆的三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据此规律,第n 个圆中,m = ▲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答案】29n 1-。

【考点】分类归纳(图形和数字的变化类)。

【分析】寻找圆中下方数的规律:第一个圆中,8=2×4=(3×1-1)(3×1+1); 第二个圆中,35=5×7=(3×2-1)(3×2+1);第三个圆中,80=8×10=(3×3-1)(3×3+1); ······第n 个圆中,()()22m 3n 13n 13n 19n 1=⨯-⨯+=-=-()。

16. (2012湖南娄底4分)如图,如图所示的图案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照此规律,在第1至第2012个图案中“”,共 ▲ 个.【答案】503。

【考点】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由图知4个图形一循环,因为2012被4整除,从而确定是共有第503♣。

17. (2012贵州毕节5分)在下图中,每个图案均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堆叠而成,照此规律,第10个图案中共有 ▲ 个小正方形。

【答案】100。

【考点】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寻找规律:第1个图案中共有1=12个小正方形;第2个图案中共有4=22个小正方形;第3个图案中共有9=32个小正方形;第4个图案中共有16=42个小正方形; ……∴第10个图案中共有102=100个小正方形。

18. (2012山东德州4分)如图,在一单位为1的方格纸上,△A 1A 2A 3,△A 3A 4A 5,△A 5A 6A 7,…,都是斜边在x 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 1A 2A 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1(2,0),A 2(1,﹣1),A 3(0,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 2012的坐标为 ▲ .【答案】(2,1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