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2找春天教学设计教案
《找春天》教学设计15篇

《找春天》教学设计15篇《找春天》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法学法〗自主、合作相结合。
〖教学目标〗1、会认“羞”等9个生字,巩固识记生字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试背课文。
3、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并且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难点〗认读生字、朗读课文是重点,感受春天的美好是难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谁能告诉大家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春天的美好景象。
(板书、齐读课题)二、读课文、认生字1、请同学们小声的读一读课文,用你自己熟悉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在拼音的帮助下多读几遍。
(别忘记关心一下你的小伙伴)2、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教读,也可以自己示范读给大家听。
3、学生开火车读一读,小组合作齐读,个人打擂台读。
4、组词训练,可以由学生自己组词读一读,也可以教读别的同学。
(出示课件也可以)三、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自己读课文,把课文读流畅、通顺: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⑵分段朗读课文。
(纠正字音,并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扬)2、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⑴有疑问先自己解决。
⑵借助动作、表情帮助学生理解较难理解的词语。
如:害羞、躲躲藏藏、遮遮掩掩。
⑶学生解决不了的再有老师帮助解决。
3、精读感悟、合作学习:你跟随课文中的小朋友去寻找春天,你都找到了什么?把你的答案记下来。
四、读文想象、回答问题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听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闻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触到了春天的什么?五、朗读课文、巩固识字六、小结、布置作业春天的美好景象从课本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大家更是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可春天的美好并不只是书本上的这些,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你们也去找一找,把它写下来或是画下来都可以。
〖板书设计〗1、找春天看到小草、花朵、嫩芽听到琴声(小溪里的冰融化的声音)闻到春天的气味触到春风的抚摸〖教后记〗通过学习本课时,我发现学生认识生字的能力与上学期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更迅速的用自己熟悉的方法来记忆生字。
【市一等奖】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学设计

《找春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字,会写“春天、寻找”等8个词语。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三、能说出文中的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点: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字,会写“春天、寻找”等8个词语。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板书:春天)春姑娘来到了我们身边。
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迎接她的到来吧!(请学生说说平时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语。
老师相机补充,课件出示描写春天的词语,学生齐读两遍作积累。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桃红柳绿万紫千红草长莺飞百花齐放鸟语花香泉水叮咚师:是的。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她藏在哪里呢?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所有方法和技能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描绘春天的词语,开课引导学生交流,不仅可以互相学习,还可使学生在同学和老师的赞赏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积累语言的乐趣,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想象画面。
师:春天悄悄躲进我们的课文里了。
老师很想把这篇课文读给那些富有想象力的孩子。
因为,他们会一边听朗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文中的画面,你愿意做这样的孩子吗?(播放教师范读微视频)2.既然是找春天,请同学们用一两句话说说文中的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预设:春天是绿绿的小草,春天是早开的野花,春天是解冻的小溪,春天是无处不在呀……)【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语言训练。
教师正确的范读最能把课文表现的情感直接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弄清课文的脉络。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找春天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找春天教案标题: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找春天》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找春天》,使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和春天的变化。
2. 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课文。
2. 学生能够通过细致观察、细致思考来找出春天的迹象。
3. 学生能够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他们对春天的观察和感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教材《找春天》。
2. 教师准备春天的图片和相关道具。
3. 教师准备小组活动的材料和指导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着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复习季节的名称和特点。
步骤二:新课呈现(10分钟)1.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景象。
2. 教师出示课文《找春天》的封面,向学生介绍课文的标题和作者。
步骤三:课文学习(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并解释生词和句子。
2. 学生跟读课文,并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
步骤四:理解与探究(15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课文中描述春天的句子。
2. 教师提问学生有哪些发现春天的方法和迹象。
3.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春天的表示方式。
步骤五: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学生分小组,观察教师发放的春天图片和道具。
2. 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春天的迹象,其他组员猜测。
步骤六:拓展延伸(5分钟)1. 教师鼓励学生在家里观察春天,并写下自己的发现。
2. 学生下节课带来自己观察春天的心得体会。
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步骤二:复述故事(10分钟)1. 教师给学生提供关键词,要求学生按照故事情节进行复述。
步骤三:语文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解释课文中一些语文知识点,如词性、形容词、名词等。
2.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这些知识点并运用到实际的语言表达中。
步骤四:品味课文(15分钟)1. 教师和学生共同品味课文中描写春天的句子,欣赏其中的美妙之处。
小学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篇一新学期的第一周,我们便进入了紧张的教学工作中,二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是《找春天》,我觉得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来自于多彩的生活,因而在上语文课时,我们应充分利用生活这一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此,在课前,我便布置孩子们去野外观察,寻找春天。
以下便是第二天的教学情景:【案例一】师:小朋友,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到野外去找春。
你们去找过了吗?生:找过了。
师:你们从哪些地方找到了春天?生1:从早开的野花上找到了春天?(一个平时学习很认真的孩子jiaoxuela 说)生2:我从嫩绿的小草上找到了春天。
生3:我从粉红色的桃花中找到了春天。
孩子们的回答很合我意,我觉得这课堂我肯定能上得很圆满,忽然一个平时很顽皮的孩子站起来说:生4:老师,他们说得都不对,昨天我和妈妈去城市广场找春天,却发现现在好象还不到春天。
因为我们看到的小草还是黄黄的,也看不到野花,广场上的大部份树还是光秃秃的,并没有像我们课文里写得那么美。
这不是与我唱对台戏吗?听到这孩子的回答,我先是一愣,而后,又平静地问其它孩子。
师(问生1与生2):你们是怎么找到春天的?生2与生3(吞吞吐吐):我们从书上看到的。
师:你们其他同学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生:我们看到的跟生4看到的一样。
(胆大一点的孩子)这堂课我发现孩子的回答很苍白,举手的人也不是很多。
这时我感到有点矛盾,是避开这一问题的焦点,就事论事,上完课文呢?还是暂时放着这篇课文,让孩子重新体验后再上。
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采取了第二种方案。
过段时间,让孩子重新体验后再上。
大约三星期后,我先去体验了一下,去公园走了走,我又让孩子重新体验,而后又开始了《找春天》的教学。
【案例二】师:昨天,老师让大家去找春天,你们都去找了吗?生:去找了。
师:这次你们看到的与上次有什么不同?这下,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都都纷纷举起了手。
我让上次与我“唱对台戏”的那孩子说。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 找 春 天 教案

2 找春天教学目标1.认识“脱、袄”等14 个生字,会写“冲、寻”等10个生字,会写“春天、寻找”等9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激发兴趣:播放《春天在哪里》,师生共唱,感受寻找春天的快乐。
设计意图以欢快的儿童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走入春天,走进课文。
2.导入新课:春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寻找她吧!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找春天)二、朗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并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同桌互学:互读生字,互相鼓励及帮助。
3.指名认读生字。
重点强调:(1)“遮、触”都是翘舌音。
(2)“脱、鹃”都是三拼音节。
(3)“嫩”的韵母是“en”,不是“un”。
4.交流识字方法。
(1)熟字加偏旁:女+古=姑竹+付=符(2)做动作识字:脱掉冲出吐出(3)偏旁归类识字:木字旁(杜、柳、桃、杏) 、提手旁(掩、探)(4)猜谜语识字:一束鲜花在中间,女孩反文在两边。
(嫩)5.开火车朗读词语。
脱掉棉袄寻找害羞姑娘探访嫩芽音符解冻触摸杜鹃遮遮掩掩6.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及时正音。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理清文脉,整体感知:题目是“找春天”,文中的小朋友们找到春天了吗? 都找到了些什么?2.小组合作学习,大家把找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3.集体交流汇报。
(教师适时板书)小草野花嫩芽小溪柳枝风筝喜鹊杜鹃桃花杏花四、细读课文第1~3 自然段,读出语气和重音1.指名接读第1~3 自然段。
2.学习第1 自然段。
(1)当你突然发现光秃秃的柳条绿了,迎春花冒出了小小花苞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2)用快乐的语气读一读。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范文

【导语】《找春天》⽤细腻清新的笔触点染了⼀幅⽣机勃勃、绚丽多姿的春景图。
从探头的⼩草、早开的野花、解冻的⼩溪、飘摇的风筝等景物中我们随处可见春姑娘娇羞、活泼的⾝姿。
⽂章图⽂并茂,语⾔优美,充满⼉童情趣和⽂学⾊彩,字⾥⾏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学习⽬标】 1、会认9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背诵课⽂。
3、发现春天的特点,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教材说明】 《找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年下册的第⼀篇课⽂。
课⽂结合时节,把孩⼦们引领到⼤⾃然中去惊奇地发现春天“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特点,孩⼦们在童话般的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从⽽培养留⼼观察⽣活、热爱⼤⾃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背诵课⽂。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并想象春天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课时 ⼀、“春”字引⼊,春意盎然 1、出⽰“春”字:认识吗?轻声读。
2、能⽤“春”字组词吗?(春天、春风、春⾬、春花……) 3、能说说有关“春”的成语吗?(春暖花开、春光明媚……) 4、⼩结:春天多美呀!今天我们⼀同去寻找春天好吗? 引出课题:找春天 ⼆、初读“春”⽂,读得“正确” 1、教师范读,学⽣听读想象: (过渡语:这篇课⽂⽼师很想把它读给那些富有想象⼒的孩⼦。
因为,他们会⼀边听读,⼀边在头脑中想象⽂中的画⾯,你愿意做这样的孩⼦吗?) 2、学⽣⽤⼀两句话谈谈⾃⼰的感受: 如:课⽂写得真美……春天真可爱…… ⽼师读得真好…… 我也想读…… 3、学⽣⾃⼰轻声读课⽂,⼀边读⼀边圈出⽂中需要认读的9个⽣字。
4、把圈出来的⽣字借助拼⾳多读⼏次。
5、指⽣汇报在⽂中哪句话中找到了哪个字: 如:我在“春天象个害羞的⼩姑娘”这句话中找到了“羞”字…… 6、这些⽣字在课⽂中组成了哪9个词呢?请⽤直线画出并和同桌⼀齐读⼀读。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范文【8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范文【优秀8篇】找春天教学设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能够自觉主动地读准字音,学会生字,读通句子。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并能很好地采用记忆和学习的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
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
)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二、整体感知,初读文本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
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3、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三、识字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预设方法如下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四、指导朗读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案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书写其他汉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亲近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4. 了解文章通过哪些内容来表达主题的,体会作者按“寻找、发现”顺序和总起句的特点。
重点: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难点:体会作者按“寻找、发现”顺序和总起句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生字卡片等。
学生:观察大自然,初步了解春天的景物。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理由。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找春天》这篇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出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春天可是个魔法师,她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找找春天吧!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等一下我们要进行找春天的活动,看看谁是最有心的那一个。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是最棒的!二、读读认认,学习生字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 指名读课文,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3. 春姐姐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词语,你们能读准吗?出示词语,引导学生逐个认读:柳枝荡秋千,桃枝笑红了脸,嫩芽探头,跟寻追赶拥抱,告辞远足疲倦,振奋鼓舞振奋人心的消息。
a. 指名读,及时正音。
b. 这些词语中藏着本课的生字,快快找找吧!(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比如:嫩芽的“嫩”可以编成“一个新面孔”来记;掉队的“队”可以用形旁辨意法;远足的“足”变成“走”;“脱掉”的“脱”是提手旁,“服”是衣字旁;还有摘星星的扩词等等。
c. 开火车读生字。
(进行组词巩固)如:队伍、脱下、消息、荡秋千、号服、嫩芽、寻、鼓舞、疲倦。
4. 春姐姐还准备了摘星星的练习。
教师出示范例:“我从嫩芽中找到了春天。
” 学生仿说:“我从____中找到了春天。
”说的时候要注意说话的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找春天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第一课时
(一)古诗引入
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
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
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四)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
教师与学生一起的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课文。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4、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
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二、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
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三、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四、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