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会计平衡公式

合集下载

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会计平衡公式

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会计平衡公式

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会计平衡公式会计是一个用于记录、报告和分析财务信息的系统。

为了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会计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和规范来记录和处理交易和事件。

这些原则和规范构成了会计的基本框架,其中核心的概念是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和会计平衡公式。

会计要素是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元素,例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而会计平衡公式则是用来表达这些关系的数学等式。

会计平衡公式是一个基本的等式,表达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根据会计平衡公式,一个企业的资产必须等于负债加上所有者权益。

具体来说,会计平衡公式可以写作: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是指企业拥有并能够产生经济利益的资源,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等,而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等。

负债是指企业对外的经济义务和债务,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包括应付账款、短期贷款和应付利息等,而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的所有者对于企业净资产的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和留存的利润。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留存盈余和股东权益的总和。

举例来说,当企业从供应商购买存货时,存货的账面价值将增加,即资产增加。

然而,由于企业需要支付供应商相应的货款,负债也会增加。

此外,如果企业通过从所有者那里借款来购买存货,负债将增加,而资产则保持不变。

同样地,当企业向客户销售存货时,存货的价值将减少,资产将减少。

然而,企业将收到客户支付的货款,也就是收入,同时负债也会减少。

此外,如果企业支付给供应商相关的费用,负债将增加,而资产则减少。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会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通过会计平衡公式得到表达。

对于会计师和财务专业人员来说,理解和掌握会计平衡公式和会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帮助他们准确地记录和处理企业的交易和事件,从而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会计第2章第2节会计等式

会计第2章第2节会计等式

)内容的理
1、一项负债的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 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没有影响。() 答案:正确
课堂练习:
1、 ______会计平衡公式是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表 现, ______会计平衡公式是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 表现。 2、资产与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______说 明企业经济资源的运用情况, ______说明企业的 经济资源的来源情况。 3、最基本的会计基本等式是( )。
课堂练习:
1、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账款,表现为( A、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B、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负债加 C、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D、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负债增加
)。
2、某企业6月初的资产总额为6万,负债总额为2.5 万,6月份取得收入共计2.8万,发生费用共计1.8 万,则6月末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 A、85000 B、35000 C、10000 D、45000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 1、向银行申请三个月的借款10000,存入银行 2、出纳员向银行提取现金800,备用 3、采购员张强预借差旅费500,付给现金 4、购入材料4000,已入库,货款未付 5、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领用材料一批,金额30000 6、甲公司用人民币200000向本企业投资,存入银行 7、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宏达公司材料款70000 8、购入办公用品150,以现金付,交管理部门用 9、用资本公积50000转增资本 10、以银行存款交纳上月所得税20000
会计恒等式
一、经营成果等式:(动态会计等式)
1、利润 = 收入 – 费用 例:?= 2000万 — 1850万 反之: 1850万-2000万=?
2、收入大于费用,利润 收入小于费用,亏损

会计平衡公式

会计平衡公式
固定资产
合计
75000 21000 53400
125000 275000
应付账款
实收资本 合计
15000
250000 275000
结论: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等式不变。
4)8日,企业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0元直接用于偿还 应付账款.
资产负债表
2009年7月8日


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权益
2、资产=负债 + 所有者权益
500万= 100万+ 400万
如果企业生产衣服、西装等服装花费了30万元 支付广告费1万元
费用共 31万元
企业把上述衣服、西装等以50万元的价格销售
收入50
用公式表达:50万元(收入)—31万元(费用)万元
=19万元(利润)
3、收入—费用=利润
企业的经营成果
(二)会计等式
项目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原材料
固定资产
金额
600 75000 21000 53400 125000
项目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实收资本
金额 20000
5000
250000
合计
275000
合计
275000
结论:权益之间有增有减,总额不变,等式不变。
举一反三:
一、企业资产总额800万元,本期发生下列经 济业务: 1、收到外单位投入价值为10万元的设备一 台; 2、用银行存现支付应付账款12万元; 则企业的权益总额为( )
总结: 以资产=权益为基础,任何企业的
任何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产与权益的变 化关系无非是这样四种类型: 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 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 3、资产之间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4、权益之间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口诀:

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会计平衡公式

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会计平衡公式

【课题】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会计平衡公式【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理解会计平衡式的平衡原理;2.掌握不同经济业务类型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基本要素的影响;能力目标:建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平衡式的动态思维架构;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走入社会,走入企业,初步建立会计职业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2.经济业务发生引起资产与权益变化的四种类型;教学难点: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以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形成。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制作幻灯片、会计平衡式棋盘情境教学法、归纳法、小组合作式会计平衡式棋盘制作方法:棋盘:按所学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把纸分成三大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各要素下列出其构成内容;硬币棋子:每张棋盘配备币值为1万元的蓝色硬币30个,以及币值为10万元的黄色硬币20个。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复习旧课(5分钟)【幻灯片演示】第二环节新授课(60分钟)第三节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会计平衡公式一、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20分钟)【提问】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引入新课【幻灯片演示】各问题及答案问题三中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棋盘上的放置【分析】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逐一讲解下列问题【幻灯片演示】二、会计平衡公式(40分钟) 【分组演练棋盘游戏】 【幻灯片演示】例1:固定资产增加 实收资本增加 例2:银行存款减少 短期借款减少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一项资产减少 一项负债减少资产..和权益..同时增加.. 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 例3:银行存款减少 原材料增加 例4:短期借款减少 长期借款增加一项资产减少 另一项资产增加 一项负债减少 一项负债增加资产..之间有增有减.... 权益..之间有增有减.... 结果: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仍然保持相等【小结】不同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资产与权益的变化的四种类型: ①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 ②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 ③资产之间有增有减; ④权益之间有增有减。

第二章第三节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会计平衡公式

第二章第三节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会计平衡公式
活动,这种资源在会计上总称资产。企业获得资源的渠道
有两种:一是投资者投入;二是债权人提供。投资者提供
的称为“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提供的称为 “负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
等式左边反映资产的存在形态,右边反映资产的来源。 会计基本等式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一 种静态的平衡关系
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资产被消耗,形成费用,并不 断取得收入。收入与费用抵减后的结果即为利润:
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会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但无论如 何变化,都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 企业在经济业务四种类型: 第一种: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第二种:资产项目内部此增彼减,且增减的金额相等; 第三种: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第四种: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且增减金额相等。
• 小王和小李果然很有商业眼光,在很短时间里就 把成本为9万元的服装以15万元的价格全部卖出, 在销售中还发生了1万元的费用。
提问:1.公司赚了多少钱呢? 2.此时的资产又是多少呢? 15 - 9 - 1=5(万元) 收入-费用=利润(动态)
45(资产)=30(所有者权益)+10(负债)+5(收入-费用)
资产与权益在数额上相等。就是说,企业有多少资产, 就有多少权益,反之亦然,双方在数量上不可能有差 异。
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不受经济业务的影响,是恒等 的。
3、作用:
会计基本等式是复式记账、账户余额失算平衡和编制 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也是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 础。
4、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
起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过程:收入-费用=利润 结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 =

会计学原理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重点梳理

会计学原理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重点梳理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一、会计对象1、概念: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是会计所反应和监督内容(客体)2、对各类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考察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①资金运动的基本状况:✧三个阶段:投入、使用与退出✧三个过程:供应、生产与销售✧若干种资金形态的变化②工业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商品流通企业资金运动及会计要素具体内容①资金运动状况:三个阶段,两个过程②运动特点及会计要素内容:同工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及会计要素具体内容①运动状况:两个阶段:无循环,周转②要素内容: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预算资金及其收支)③运动特点:直线式的一次运动二、会计要素—资产1、含义2、内容①资产定义:由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基本特征✧企业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包括购买、生产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结果注: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可能产生的结果不属于现在的资产。

✧企业拥有或控制:拥有至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如企业购置的设备);控制是指虽然不享用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够被企业控制(借入款项,融资注入设备)✧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资本要素最本质的特征注:不具备该特征的资源不能再确认为企业资产(如已报废的房屋,设备)4、资产要素的组成内容①流动资产:企业可以在1年内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企业根据其经营活动的特点而划分的营业期间)内变现和耗用的资产。

③非流动资产:企业不能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和耗用的资产。

组成内容: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其他资产三、会计要素—负债➢定义: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基本特征:✧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现时义务: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如过去以签订借款合同或收到应付款的账单)已承担的义务。

会计等式的含义

会计等式的含义

会计等式的含义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称为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方程式、会计平衡公式。

会计等式包括:(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一个企业的资产和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实际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方面,是从资金的占用形式和来源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的结果。

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就有一定数额的资产。

资产和权益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在数量上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必定相等。

即:资产=权益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上述会计等式,说明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会计要素的内在关系,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因此,又称之为资产负债表等式。

有时资产负债表等式也表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资产和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实际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同一时点上所表现的不同形式。

资产表明的是资源在企业存在、分布的形态,而权益则表明了资源取得和形成的渠道。

资源来源于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每天都会发生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经济业务,从而引起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但并不影响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

(二)收入-费用=利润收入、费用与利润的关系表示如下:收入-费用=利润(2)上述会计等式说明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大会计要素的内在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

因此,又称之利润表等式。

(三)资产负债等式与利润表等式之间的关系等式(1)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时点的全部资产及其相应的来源情况,是反映资金运动的静态公式。

等式(2)反映的是某企业某一时期的盈利或亏损情况,是反映资金运动的动态公式但仅从这两个等式还不能完整反映会计六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等式(1)与等式(2)可合并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3)企业定期结算并计算出取得的利润,取得的利润在按规定分配给投资者(股东)之后,余下的部分归投资者共同享有,也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会计综合等式

会计综合等式

会计综合等式东奥注册会计师2022-10-10 10:24:38综合会计等式是由会计六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组合而成的,等式将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综合等式反应了在收入、费用发生后,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是静态和动态会计等式的结合。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会计等式是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即数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又称会计方程式、会计平衡公式、会计恒等式。

它是各会计主体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报表的理论依据。

会计等式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该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该等式被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基本会计等式或静态会计等式。

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该等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称为经营成果等式或动态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交易或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按其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影响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以下9种基本类型:(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5)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6)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7)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8)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然会引起会计等式的一边或两边有关项目相互联系地发生等量变化,即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一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反方向的等额变动;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两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同方向的等额变动,但始终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平衡公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二、会计平衡公式 (二)变化关系
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企业在 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引起资产、负债和 所有者权益这三个会计基本要素在数量上发生怎样的增减变 化,都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

●●

某公司200X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如下,该公司一月份发 生以下经济业务:

●●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三)资产和权益的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 影响
例1:1月5日,公司接受投资单位投入大型设备一台,价 值200 000元。

●●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三)资产和权益的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 影响
例2:1月10日,公司以银行存款100 000元偿还短期借款。

●●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三)资产和权益的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 影响
例3:1月14日,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原材料100 000元。

●●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三)资产和权益的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 影响
例4:1月20日,公司开出商业承兑汇票一 张,金额为50 000元,以抵付前欠应付账款。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二、会计平衡公式 (二)变化关系
任何企业发生的任何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产与权益的变 化关系如图所示。
资产类项目增加




额 等



权益类项目增加
双方总额不变

双方总额不变

资产类项目减少




额 等



权益类项目减少

●●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三)资产和权益的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 影响
一、基本会计等式
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 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也必然有一定数额的资产,资产 总额与权益总额之间存在着必然相等的关系,即:
资产=权益 =负债+所有者权益

●●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二、会计平衡公式 (一)概念
概念 会计平衡公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基本等
式或会计方程式。它是会计要素间在总额上必然 相等的一种关系式,是企业财务状况的表达式。

●●


第二节 会计等式
(四)会计平衡公式的作用
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是复式记账、账户 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也是会计核算方法 体系的理论基

●●


第二节 会计等式
教学目标: 基本会计等式 资产和权益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指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 也称会计平衡公式
一、基本会计等式 (一)权益
会计上将因投资和借款给企业从而享有的这种权利统称为权 益。
债权人权益
权益
投资人权益

●●


第二节 会计等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