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硫化物矿物

合集下载

常见金属硫化物矿野外鉴定的特征及方法

常见金属硫化物矿野外鉴定的特征及方法
常见硫化物矿 野外鉴定的特征及方法
报告人 沙里飞 2012年2月13日
★ 出发点 ★ 野外矿物鉴定的指标 ★ 常见硫化物矿的基本特征及相 似矿的比较鉴定
岩矿的鉴定是野外工作的难题,但 如果掌握了矿物的基本特征,抓准矿物 自身独有的特性,将易混淆矿物分类, 进行比较鉴定,求同存异的方法,将很 大程度上增强野外工作获得第一手资料 的准确性。 本报告以常见的硫化物矿为例,根 据矿物的颜色的相似性,将其分为两组, 进行比较鉴定。
野外矿物鉴定的指标
一,颜色:对不同光波选择吸收和反射的结果
二,晶形(矿物形态):包括晶体形状、结晶习
性、晶体的大小及晶面花纹等
三,光泽:矿物表面可见光反射的能力(矿物的
抛光面上)(金属、非金属(玻璃、金刚光泽、珍
珠、油脂、丝绢、蜡状))
四,条痕:矿物在无釉白色瓷板上摩擦时所留下 的粉末痕迹(金属矿物)
辉铜矿(Cu2S)
颜色:铅灰色(新鲜面),黑色常带锖色(风化面); 条痕:暗灰色; 光泽:金属光泽; 断口:贝壳状; 集合体:致密块状、粉末状(烟灰状); 晶形:柱状或厚板状,晶体少见; 解理:一组不完全; 硬度:2.5-3; 相对密度:5.5-5.8; 成因及产状:内生-富铜贫硫的晚期热液矿床,与斑铜矿共生; 表生-见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下部。 鉴定特征:铅灰色,硬度小,弱延展性,小刀刻划可留下光 亮沟痕。常与其它铜矿物共生或伴生。焰色反应:蓝绿色; 溶于HNO3,呈绿色,小刀置其中可镀铜。
第二组: 黄铜矿、黄铁矿、白铁矿
黄铜矿(CuFeS2)
颜色: 黄铜黄色(新鲜面),蓝、紫褐色的斑状锖色(风化面); 条痕:绿黑色; 光泽:金属光泽; 集合体:致密块状或分散颗粒状(多见),脉状(少见); 晶形:晶体较少见,常见:四方四面体、四方双锥,少见:四方偏三角面 体; 解理:两组不完全; 硬度:3-4; 相对密度:4.1-4.3; 成因及产状:岩浆型,产于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中, 与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密切共生。接触交代型,与磁铁矿、黄铁矿、磁黄 铁矿等共生;亦可与毒砂或方铅矿、闪锌矿等共生。热液型,常呈中温热 液充填或交代脉状,与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斑铜矿、辉钼矿及方解 石、石英等共生。在地表风化条件下遭受氧化后形成CuSO4和FeSO4,遇石 灰岩形成孔雀石、蓝铜矿或褐铁矿铁帽;在次生富集带则转变为斑铜矿和 辉铜矿,可作找矿标志。 鉴定特征:其致密块体有时与黄铁矿相似,可以其较深的黄铜黄色及较低 的硬度相区别。以其脆性与自然金(强延展性)区别。

地质专业需要牢记的矿物

地质专业需要牢记的矿物

地质专业需要牢记的矿物引言: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演化过程的学科,而矿物是地球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作为地质专业的学生,了解和熟记一些重要的矿物对于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地质专业需要牢记的矿物,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构成和演化。

一、石英(Quartz)石英是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之一,也是最硬的自然矿物之一。

它的化学式为SiO2,具有六方晶系结构。

石英在地壳中广泛分布,常见于花岗岩、砂岩等岩石中。

它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玻璃制造、电子工业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二、长石(Feldspar)长石是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之一,占地壳总量的60%以上。

它的化学式为KAlSi3O8,具有三斜晶系结构。

长石在火成岩和变质岩中广泛存在,是岩石中的主要矿物之一。

它具有较低的硬度和化学稳定性,常用于制陶、玻璃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三、方解石(Calcite)方解石是一种常见的碳酸盐矿物,化学式为CaCO3,具有三方晶系结构。

方解石广泛分布于地壳中,常见于沉积岩和变质岩中。

它具有较低的硬度和化学稳定性,可以用于制造石灰石、建筑材料和肥料等。

四、云母(Mica)云母是一类具有层状结构的矿物,包括伊利石、白云母和黑云母等。

它们的化学式和晶体结构各不相同。

云母在地壳中广泛存在,常见于火成岩和变质岩中。

云母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和电绝缘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建筑材料和化妆品等领域。

五、磁铁矿(Magnetite)磁铁矿是一种含铁的氧化物矿物,化学式为Fe3O4,具有立方晶系结构。

磁铁矿是地壳中重要的铁矿石之一,广泛分布于火成岩和变质岩中。

它具有较高的磁性和导电性,被广泛应用于制造磁铁、电磁设备和钢铁工业等领域。

六、黄铁矿(Pyrite)黄铁矿是一种含铁的硫化物矿物,化学式为FeS2,具有立方晶系结构。

黄铁矿在地壳中广泛存在,常见于沉积岩和变质岩中。

它具有金属光泽和较高的硬度,常被误认为是金的“愚人矿石”。

黄铁矿的标型特征以及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分析

黄铁矿的标型特征以及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分析
床。
构的缺陷。 而相应的杂质元素的种类以及晶体结构缺陷的类型就决定了黄铁矿 的导 电型是N 型或者是P 型, 以及相应的热电系数。 黄铁矿的热电性和其成 因有
着 一定 的关系 , 一 般情 况下 , 外生 沉积 型的换 铁矿 的热 电系数 通常情 况下 为高 正值 , 属 于P 型, 而 热液型 的黄铁 矿的 远热 液端为 比较 高的正值 , 同样 也是属 于 P 型, 其近 热液 端则 为 比较高 的 负值 , 属 于N型 。 3 黄铁矿 标 型特 征在 寻找卡 林 型金矿 床 的意 义 研 究表 明 , 具有 以下标型 特征 的黄铁 矿对于 寻找相 应的卡林 型金矿具有 非 常 重要 的意义 , 首 先黄铁 矿 的形态呈 现 出微浸 染状 的分布 形式 , 相应 的光 泽 比 较 的暗淡 , 呈 现 出绿黄 色的细 粒五角 十二 面体 或者是 生长环 带 。 其次 相应 的黄 铁 矿构 成的 成分 当 中含A s ( 3 1 0 0 ×1 0 _ _ 6 一l o o ×l 0 _ _ 6 ) , 并 且含 有一 定的T i ( 0 . 8 ×l 6 一l l ×l 0 . _ 6 ) , 相应 的C o / N i 比值 小于 I , 并且Au / A g 的 比值 大于 I , 相应 的S e / T e 比值小 于 l 0 。 第三 具有 的物 理性 质包 含 了以下 几个 方面 的 内容 : 其视 觉 的反射率 低于 5 4 . 6 %, 纯度 比较高 大于 1 3 . 2 %, 其 热 电系 数为 空穴导 型等 。 包 含 以上标 型特 征 的黄铁 矿 , 通常 情况 下会 是卡林 型 金矿床 。
[ 关键词] 黄铁矿 ; 标型特征; 成矿预测 ; 应用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P 5 7 8 文 献标识 码 : A

硫化物矿物常见的硫化物矿石

硫化物矿物常见的硫化物矿石

硫化物矿物常见的硫化物矿石硫化物矿物是一类含有硫化物离子的矿石,广泛存在于地壳中。

它们在地质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在经济上有一定的价值,而且对于理解地质过程和矿床形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硫化物矿石,包括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锑矿和白钨矿。

1. 黄铁矿(Pyrite)黄铁矿是最常见的硫化物矿物之一,其化学式为FeS2。

它通常呈现出金黄色的晶体,因其外观类似金而得名。

黄铁矿具有金属光泽,硬度较大,质地坚硬。

在自然界中,黄铁矿广泛分布于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中。

黄铁矿是重要的硫源矿物,也是一种常见的矿床类型。

2. 闪锌矿(Sphalerite)闪锌矿是另一种常见的硫化物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锌铁硫化物(Zn,Fe)S。

闪锌矿的颜色可以是从深棕色到黑色,具有油脂或树脂光泽。

闪锌矿是重要的锌矿石,在矿床中常与黄铁矿伴生。

闪锌矿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资源,其中的铁和镁可以用于冶金和建筑材料。

3. 黄铜矿(Chalcopyrite)黄铜矿是一种含铜的硫化物矿石,其化学式为CuFeS2。

它的颜色一般为黄铜黄色,具有金属光泽。

黄铜矿是一种常见的铜矿石,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

在自然界中,黄铜矿一般与黄铁矿、闪锌矿等矿物伴生。

4. 辉锑矿(Stibnite)辉锑矿是一种呈灰色或灰黑色的硫化物矿石,其化学式为Sb2S3。

辉锑矿具有金属光泽,呈针状晶体,质地脆硬。

辉锑矿是重要的锑矿石,在矿床中常与黄铁矿、闪锌矿等矿物伴生。

锑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广泛应用于合金、电子器件和火药等领域。

5. 白钨矿(Scheelite)白钨矿是一种常见的含钨硫化物矿石,其化学式为CaWO4。

它一般呈现出白色或浅黄色,有油脂光泽。

白钨矿是重要的钨矿石,钨在高温下保持硬度和高熔点,被广泛应用于合金、电子器件和照明等领域。

白钨矿通常存在于花岗岩和变质岩中。

总结:硫化物矿物常见的硫化物矿石包括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锑矿和白钨矿。

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在矿床中的应用

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在矿床中的应用

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在矿床中的应用摘要:黄铁矿是硫化物矿床中的常见矿物,也是地壳中最重要和分布最广的硫化矿物之一。

绝大多数原生金矿床和有色金属矿床均和黄铁矿关系密切[1-2],并且在不同的成矿环境中黄铁矿在成分含量及特征指数等方面均有差异;所以,黄铁矿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黄铁矿Fe[S2] 为等轴晶系,岛状NaCl 型结构衍生结构,其形态、结构、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等均具有成因意义。

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产生的黄铁矿,其形态、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都存在着大小不同的差异。

通过对黄铁矿标型特征的研究,不仅可以进行矿床成因分析,还可以作为一种找矿标志,指导找矿工作的进行。

矿物的标型特征是指在不同地质时期和不同地质作用条件下,形成于不同地质体中的同一种矿物在各种属性上所表现的差异,这些差异能够作为判断其形成条件的标志。

1黄铁矿的形态标型及在矿床中的应用黄铁矿是地壳中最重要和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矿物之一,绝大多数金属矿床中都有黄铁矿的产出,在不同成因形成的矿床中,其标型特征各不相同,其形态特征能够给出矿床成因和成矿远景方面的重要信息。

沉积形成的黄铁矿大多为八面体{111}、立方体{100}晶面的聚形晶体。

沉积形成的含铜砂岩铜矿石中的黄铁矿中五角十二面体{hk0}占90%,立方体{100}只占10%。

东伙房金矿中黄铁矿{100}+ {321},{210}+ {321}及{100}+{210}+{111}3种聚形只出现在主成矿阶段,且主成矿阶段的{100}晶面上条纹较发育,有多种晶型连生现象,可作为一种找矿标志[1]。

2 黄铁矿的成分标型及在矿床中的应用矿物的化学成分是矿物最本质的因素之一,它的变化和形成条件有密切关系,是信息量最大的标型特征。

矿物成分标型的理论基础是:矿物的成分及其类质同象代替,同位素、包体成分等随着介质的物化条件而改变,因而可以利用成分的变化来判断形成矿物的介质的物化条件。

黄铁矿微量元素与成因关系中讨论最多的是Co、Ni含量及Co/Ni比值。

自然界硫的存在形式

自然界硫的存在形式

自然界硫的存在形式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S,原子序数为16,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六族。

硫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常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形式。

1. 硫矿硫矿是自然界存在最广泛的硫化物矿物,包括黄铁矿、辉硫矿、方铅矿、黄铜矿等。

硫矿是以硫为主要成分的矿物,是硫的主要来源。

在地壳中,硫矿分布非常广泛,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岩石中找到,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变质岩等。

其中黄铁矿是最常见的硫矿之一,也是最重要的非金属矿物之一。

2. 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是硫的一个氢化物。

在自然界中,硫化氢主要通过微生物分解生物物质而产生,也会在地下油气田中自然生成。

硫化氢密度大于空气,能够与氧气、酸、碱等反应,容易引起爆炸,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气体。

3. 硫酸盐硫酸盐是指含有硫酸根离子(SO4 2-)的化合物,包括硫酸钙、硫酸铁、硫酸铜等。

硫酸盐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是矿物中的常见成分之一,也是土壤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在水中,硫酸盐通常以钙、镁等元素的形式存在。

4. 硒化物硒是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与硫有着相似的性质。

在自然界中,硒通常以硒化物的形式存在,如硒电镀、硒黄和硒化铜等。

硒的化合物对人体有着一定的毒性,可能会引起硒中毒的症状。

5. 硫酸硫酸是一种无色、有毒、腐蚀性非常强的液体,是硫化氢的氧化产物。

在自然界中,硫酸主要以天然硫酸铁和硫酸铜的形式存在于矿物中。

硫酸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炼油等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

6. 元素硫元素硫是一种黄色的脆性固体,是硫化氢的氧化产物。

在自然界中,元素硫以2种形式存在:一种是生物合成的有机硫,另一种是地质过程中形成的无机硫。

元素硫在化学和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结硫是自然界中非常常见的元素,在各种硫化物、硫酸盐、硫酸、元素硫等形式存在。

硫化氢、硒化物等化合物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需要注意防范。

硫在化工、制药、医药、矿物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最新]如何区分铁矿石(磁铁矿,赤铁矿,镜铁矿)

[最新]如何区分铁矿石(磁铁矿,赤铁矿,镜铁矿)

怎样区分铁矿石(磁铁矿,赤铁矿,镜铁矿)磁铁矿主要含铁矿物为磁铁矿,其化学式为Fe3O4,其中FeO=31%,Fe2O3=69%,理论含铁量为72.4%。

这种矿石有时含有TiO2及V2O5组合复合矿石,分别称为钛磁铁矿或矾钛磁铁矿。

在自然纯磁铁矿矿石很少遇到,常常由于地表氧化作用使部分磁铁矿氧化转变为半假象赤铁矿和假象赤铁矿。

所谓假象赤铁矿就是磁铁矿(Fe3O4)氧化成赤铁矿(Fe2O3),但它仍保留原来磁铁矿的外形,所以叫做假象赤铁矿。

磁铁矿具有强磁性,晶体常成八面体,少数为菱形十二面体。

集合体常成致密的块状,颜色条痕为铁黑色,半金属光泽,相对密度4.9~5.2,硬度5.5~6,无解理,脉石主要是石英及硅酸盐。

还原性差,一般含有害杂质硫和磷较高。

赤铁矿赤铁矿为无水氧化铁矿石,其化学式为Fe2O3,理论含铁量为70%。

这种矿石在自然界中经常形成巨大的矿床,从埋藏和开采量来说,它都是工业生产的主要矿石。

赤铁矿含铁量一般为50%~60%,含有害杂质硫和磷比较少,还原较磁铁矿好,因此,赤铁矿是一种比较优良的炼铁原料。

赤铁矿有原生的,也有次生的,次生的赤铁矿的磁铁矿经过氧化以后失去磁性,但仍保存着磁铁矿的结晶形状的假象赤铁矿,在假象赤铁矿中经常含有一些残余的磁铁矿。

有时赤铁矿中也含有一些赤铁矿的风化产物,如褐铁矿(2Fe2O3。

3H2O)。

赤铁矿具有半金属光泽,结晶者硬度为5.5~6,土状赤铁矿硬度很低,无解理,相对密度4.9~5.3,仅有弱磁性,脉石为硅酸盐。

镜铁矿:暗灰色粉末,大部分为鳞片状结构。

比重大,化学性质稳定,耐研磨,不溶于酸和水。

在石油、天然气钻探中,可作为钻井泥浆加重剂,起封闭井壁,平衡地压,防止油井自喷的作用。

赤铁矿Hematite赤铁矿的化学成分为Fe2O3,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

西文名称来源于希腊文“血”的意思,意指这种矿物常常是红色的。

它是一种铁的氧化物,是铁的主要矿石矿物。

黄铁矿

黄铁矿

黄铁矿因其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

黄铁矿是铁的二硫化物。

纯黄铁矿中含有46.67%的铁和53.33%的硫。

一般将黄铁矿作为生产硫磺和硫酸的原料,而不是用作提炼铁的原料,因为提炼铁有更好的铁矿石。

黄铁矿分布广泛,在很多矿石和岩石中包括煤中都可以见到它们的影子。

一般为黄铜色立方体样子。

黄铁矿风化后会变成褐铁矿或黄钾铁矾。

黄铁矿化学成分是FeS2,晶体属等轴晶系的硫化物矿物。

成分中通常含钴、镍和硒,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

常有完好的晶形,呈立方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形。

立方体晶面上有与晶棱平行的条纹,各晶面上的条纹相互垂直。

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或结核状。

浅黄(铜黄)色,条痕绿黑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参差状断口。

摩氏硬度较大,达6-6.5,小刀刻不动。

比重4.9―5.2。

在地表条件下易风化为褐铁矿。

如何识别“愚人金”和真正的黄金呢?只要拿它在不带釉的白瓷板上一划,一看划出的条痕(即留在白瓷板上的粉末),就会真假分明了。

金矿的条痕是金黄色的,黄铁矿的条痕是绿黑色的。

另外,用手掂一下,手感特别重的是黄金,因为自然金的比重是15.6―18.3,而黄铁矿只有4.9―5.2。

黄铁矿是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物矿物,在各类岩石中都可出现。

黄铁矿是提取硫和制造硫酸的主要原料,它还是一种非常廉价的古宝石。

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公元1837—1901年),人们都喜欢饰用这种具有特殊形态和观赏价值的宝石。

它除了用于磨制宝石外,还可以做珠宝玉器和其它工艺品的底座。

世界著名产地有西班牙里奥廷托、捷克、斯洛伐克和美国。

中国黄铁矿的储量居世界前列,著名产地有广东英德和云浮、安徽马鞍山、甘肃白银厂等。

晶体化学理论组成(wB%):Fe 46.55,S 53.45。

常有Co、Ni类质同像代替Fe,形成FeS2—CoS2和FeS2—NiS2系列。

随Co、Ni代替Fe的含量增加,晶胞增大,硬度降低,颜色变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硫化物矿物,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FeS2),纯黄铁矿中含有46.67%的铁和
53.33%的硫,工业上称其为硫铁矿。

经常呈立方体、五角
十二面体等晶形或块状集合体,见于多种成因的矿石和岩
石中。

而煤层中的黄铁矿往往成结核状产出。

因其浅黄铜
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
“愚人金”。

在煤田勘探过程中,通过对黄铁矿结核层和煤层中的黄铁矿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黄铁矿结核层中的黄铁矿密度(4 9)远大于煤层中的黄铁矿的密度(3 2 ) ,并且在强度、磁性方面前者都明显强于后者。

二者同属沉积作用下的结晶矿物,其生成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是造成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因素.
煤层中黄铁矿的形态主要有莓球状、团块状、结核状及解理裂隙充填状.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硫化物矿物,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FeS2),纯黄铁矿中含有46.67%的铁和53.33%的硫,工业上称其为硫铁矿.经常呈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等晶形或块状集合体,见于多种成因的矿石和岩石中;而煤层中的黄铁矿往往成结核状产出.因其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黄铁矿是提取硫、制造硫酸的主要矿物原料;其特殊的形态色泽,有观赏价值,是一种古宝石;
另外,还具有药用价值.黄铁矿是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物矿物,在各类岩石中都可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