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岳麓)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课件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翻身农民丈量土地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
1927年4月
12日,蒋介石 在上海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 政变。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 宁 可 枉 杀 千 人 , 不 可 使 一 人 漏 网 ”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第 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 裂,轰轰烈烈的国民 革命失败。
“分共”会议: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
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一. 国共合作破裂 (1)开始破裂:1927年4月12日,蒋介 石在上海发 动四一二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 命志士。 (2)全面破裂: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 “分共”会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 国民革命宣告失败。
国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一. 成立: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在
南京组建国民政府。
二. 宁汉合流:汪精卫发动政变后,武汉 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 并,史称“宁汉合流”。
1927年7月以后,国民党内形成了 宁、汉、沪3个集团。此外,还有粤、 桂、晋等地方势力。宁、汉双方集中了 国民党中最重要的一批领袖人物,又各 自掌握着一个政府,拥有一支军队,割 据着一大块地盘,因而成为最有分量的 势力。他们为争夺最高权力明争暗斗, 但很快地在反共的基础上开始合流。
1948年9月,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 经成熟,决定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8月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军队人数 1946、6—1948、8
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南京政府的建立教案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公开破坏国共合作。
“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叛变革命
1927.4.12蒋介石借口“工人内讧”,在上海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制造了“四一二”政变。
(9)、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927.4.18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7、胡锦涛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面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B)
①武昌起义②黄埔军校的创办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③B、②③C、④D、①④
8、阅读材料: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请回答:
①蒋介石、汪精卫等叛变革命,成立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②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取代了旧军阀。③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
教学活动4
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1、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 D )
A、完成了全国的统一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消灭了孙传芳、吴佩孚的主力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被广泛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B )
拓展:黄埔军校门上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体现了办学宗旨: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5)、北伐战争
①目的:为了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全国。
②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③开始:1926.7
④过程:兵分三路:一路指向江西;一路指向福建;一路指向湖南湖北(主战场)。
〖2021年整理〗《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历史图表完整教学课件PPT

概况 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
议”
南京
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 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一
知识点图表 黑
张
吉
作
辽
北
霖
北京直隶
伐
山东
战
河南 安 江苏 上海
争
湖北
徽
前
浙江
湖江
形
南
西 福建
孙
势
广西 广东
进展
北伐军击溃吴佩孚的主力后,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接着,一路 沿长 江东下,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人浙江、上海。北伐军从珠江 流域打到 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背景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农 民 概况 协会
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107万人;到 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
成立 上 海 工 人 运上海工人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人上海,
动
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作用
给了北伐军极大的支持
知识点图表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背景 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第12课 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知识点图表
国共合作的实现
时间 中共三大 的召开 内容
背景
时间
国民 大
党
一
地点 代表
内容
意义
1923年6月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 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 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14-15课国民大革命

新课导入
国民革命歌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 除军阀,除军阀! • 努力国民革命, • 努力国民革命! • 齐奋斗,齐奋斗!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 除军阀,除军阀! • 国民革命成功, • 国民革命成功! • 齐欢唱,齐欢唱!
第23课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 第14—15课 国民大革命岳麓版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国 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合作探究
探究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原因
一
1914年9月25日,袁世凯颁发祭孔告令说:“孔 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28日,他身穿古装, 率领文武百官到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12月23日冬 至这天,他又穿起特制古祭服,率百官到天坛举行祭 天大典,演出了尊孔复古的丑剧。
2.“宁汉合流”:汪精卫叛变革命后, 迁往南京,与南京国
民政府合并。
3.第二次北伐: ,国民政府发起第二次北伐,讨伐
。
张作霖从北京撤退到东北。
4.“东北易帜”背景、概况、影响?
贪生 怕死 勿入 斯门
革命者来
升官 发财 请往 他处
黄埔军校
1、建立时间: 2、地点: 3、领导人:
4、创办者: 5、办学方针: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蒋介石为校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 廖仲凯为党代表,恽代英为教官
国民党(孙中பைடு நூலகம்)
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
6、作用:
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蒋介石(校长)
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
黄埔一期:左权、陈赓、徐向前(中共) 杜聿明、胡宗南(国民党)
黄埔四期:林彪 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
岳麓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历史上册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_课件1

人民反抗。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时间: 1927年对外投靠帝国主
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3.统治全国:
第二次北伐与统一全国
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三个政权并存
北京北洋 军阀政府
蒋介石
武汉 国民政府 南京 国民政府
目标4: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
训。
1
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
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蒋介石 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1927年4月12日,__________ 汪精卫 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1927年7月15日,__________ 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____________ 国民革命 宣告失 败。 帝国主义 在中国的势力,提 3.国民革命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 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教育和锻炼了共产党,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发展创造 了条件。
1927.7.15
武汉
汪精卫
学习与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探究
(1)客观方面:由于得到极力破坏中国革命、寻找新代理人 的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并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
革命群众,导致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2)主观方面:由于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 经验,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当敌人发动进攻时,不能有效地组织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 年4月18日 1.时间:_________ 大资产阶级 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 大地主 、_____________ 2.性质:代表_________ 压人民革命。
第9课__国民革命运动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 副本(1) - 副本

袁世凯
北洋军阀
2.为了对付共同的内外敌人国共实现了第几 次合作?这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合作的政治基础又是什么?
第一次 国民党“一大”的召 开
新三民主义
主题一 国共合作的成果
合作成果一
(阅读课本57—58页,结合材料解决问题)
材料展示:
材料一:“如果没有好的革命军,中国的革命永
远还是失败”
(2)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意义: 标志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进 入了国民革命运动时期(1924年—1927年,也称第一 次国共合作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 时期)
第9课 国民革命运动 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举行蒋 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兼北伐军 总司令誓师典礼。蒋发表北伐誓词, 主动向吴佩孚宣战: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
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 若晨星。吊民伐罪,迁厥凶酋;复我 平等,还我自由。嗟我将士,为民前 锋;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 牺牲个人;丹心碧血,革命精神 ”。
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
(3)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力求改善人民生活。
中共二大 :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 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 和国;最高纲领仍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决定加入共产国际。
问:两党为什么是合作而不是合并呢? (两党的根本利益不同)
国共合作的背景、实现、成果、结果、启示
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1924年——1927年)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PPT课件1 岳麓版

小 结
武装反抗国民党, 南昌起义第一枪; 秋收起义湘赣边, 进军农村向井冈。 革命根据地开创, 两军会师军旗扬; 中国革命危转安, 星火燎原势高涨。
知识检测: 1、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周恩来 贺龙 朱德 ---、----等人,其影 武装反抗国民党 响在于打响了------- 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秋收起义的领导 人是----。 毛泽东 2、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权的 三湾改编 事件是-------。
动 脑 筋
比较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斗争 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井冈山斗争的胜利说明什么道理?
本课知识点综述
1、南昌起义:1927.8.1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1927、9 放弃进攻城市, 开辟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 4、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井冈会师:两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3、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土地革命 4、八七会议通过了----- 武装反抗 -和---- 国民党反动统 治的总方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5.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在
南昌
6、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 的军队是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这 讲起“八一”历史长, 首 歌 南昌打响第一枪; 谣 涉 朱德率领队伍走, 及 进军湘南改红军; 了 哪 秋收暴动毛泽东, 些 历 闹的湘东遍地红; 史 事 井冈山上朱毛合, 件 ? 创建四军建奇功。
八七会议的作用
八七会议给处在思想组织涣 散的中国共产党人,指明了 新的出路。 (补充)会议撤销了陈独秀 总书记的职务,选举了新的 临时中央政治局。
2.秋收起义
13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失败
(1)原因(背景):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 (2)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 上海)
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 败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 专制统治的建立
讨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同意吗?
不同意 (1)两党合作是由当时的革命形势决定的 (2)合作过程中,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 壮大了共产党的力量
想一想:北伐战争失败的最深刻教训是什么?
教训: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 命力量(——军队)
想一想:北伐战争失败的最深刻教训是: ( A ) A 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 B 共产党必须要有完整的革命纲领 C 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D 无产阶级必须警惕统一战线内的野心家
1924年5 月
广州 黄埔
孙中山
蒋介 石 周恩来 为国民革命培养 了大批军事人才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
1925年3月,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在北京 逝世。
南京中山陵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
3、五卅运动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1925年5月30日
工人罢工支持五卅运动
南京路上五卅运动纪念碑
人民广场雕塑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
叶挺像(1896~1946年)
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因素有哪些
1、国共合作,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2、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 3、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 的先锋模范作用 4、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是正义战争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
3、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蒋介石密谋背叛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同步练习
1.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是因为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并先后发动( )
①“九一八”事变 ②“四一二”政变 ③“七一五”政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2.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与国民党进行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参加北伐战争。
关于国民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统一全国
B.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张作霖、孙传芳、蒋介石
C.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广东`广西
D.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3.我们能从右边大事年表获取有关国民革命运动的信息,包
括( )
①背景 ②军事行动 ③阶段性成果 ④失败原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 1927
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
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遭到屠杀
C.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5. 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
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A.国共两党分裂了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了革命
D.北伐战争失败了
6. 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导致这场革命运动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势力过于强大
B.国共两党从未进行过合作
C.八国联军进行武装干涉
D.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7. 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国民党实行“清共”
C.没有打倒军阀张作霖
D.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反动派大肆屠杀
8.北伐战争期间,赢得“铁军”美誉的是( )
A.黄埔学生军
B.叶挺独立团
C.国民革命军
D.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9.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是()
A.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B.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C.北伐军攻到长江流域
D.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10.1926年,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是()
A.南京国民政府
B.广东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中华民国政府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不少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
这些法令对资产阶级的利益表现了热忱关切的态度,对地主阶级利益没有根本的触动,对广大农民的要求缺乏任何积极的反映。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第三次修订本,中华书局
材料二: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
国民党处于劣势。
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
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
1948年,战
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
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2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们逃往台湾岛。
——【英】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京临时政府主要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短时间消亡的共同原因。
12.阅读下列材料:
“蒋介石业已变为国民革命公开的敌人,业已变为帝国主义的工具,业已变为屠杀工农和革命群众的白色恐怖的罪魁。
”
——《中国共产党为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宣言》
请完成:
(1)上述宣言是在哪一事件后发布的?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2)这一事件发生后,蒋介石成立了什么政府?
参考答案
【答案】
1.B
2.D
3.A
4.D
5.B
6.D
7.A
8.D
9.A 10.B
11. (1)资产阶级;
(2)经济困难;政治腐败;丧失民心;军队士气低落;
(3)未能获得广大农民支持。
12.(1)四一二政变。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走向失败;(2)南京国民政府。
【解析】
1. 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但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先后发动②“四一二”政变和③“七一五”政变,导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
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侵华事件与国民革命无关。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国民革命的失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侵华事件。
2. 本题考查的是国民革命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把国民革命推向全国,1926年7月两党合作出师北伐。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北伐军10万人厨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湖北湖南是主战场。
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
但在北伐军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国民大革命失败。
由此可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 分析图片可知:国民党一大召开是国民革命的背景,北伐是军事行动,国民政府迁到武汉是阶段性成果,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是失败的原因。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国民革命的有关内容。
注意准确识记国民革命的内容。
4.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伐战争的认识。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北伐战争虽取得胜利,但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旧军阀被打垮了,但随之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买办阶级的代表者。
中国人民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因此说,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故D符合题意,ABC排除。
故选D。
5. 本题考查的是国民革命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是指1924年至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革命运动,史称国民大革命。
国共合作的基础是中共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所以国民大革命的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但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使革命没有能够完全推翻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之后建立起来的南京国民政府也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反动政权,所以国民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最终失败了。
故选B。
6. 本题考查国民革命运动。
A项,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由吴佩孚的主力军10万人把守,北伐军经过激烈战斗攻克武昌,吴佩孚主力基本被消灭。
故A项错误;B项,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故B项错误;C 项,不符合史实,八国联军于1900年发动侵华战争。
故C项错误;D项,1927年,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故选D。
7. 本题考查学生对北伐战争的认识。
1926年到1927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共同组织领导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国民革命战争。
为了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分三路正式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
1927年初,北伐军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占领了半个中国,取得了伟大胜利。
但是,蒋介石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新的军阀统治,北伐战争以失败而告终,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故选A。
8. 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相关知识。
叶挺独立团的英勇善战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因此答案关键是区别独立团与第四军,故选D
9.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这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注意掌握国民革命的经过和结果。
10. 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11. 本题考查了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及其影响,从材料中可知,两个时期的南京政府都没有很好地照顾到农民关切,因此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与拥护,最终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
1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