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

合集下载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是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理工作中的问题。

护理不良事件可分为可预防和不可预防的两类。

上报范围包括可疑事件、护理缺陷和护理隐患。

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一般不良事件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并采取措施降低损害。

严重不良事件需要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总值班人员,并组织全院抢救工作。

报告时限不超过6小时,当事科室需要在24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
护理部进行调查核实。

对于出现的不良事件,科室护士长需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严格认真的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进行质量控制。

护理部每月组织护理安全管理小组人员对全院护理人员及全院护理单元的护理不良事件和缺陷信息反馈,以吸取经验教训,防止或减少再犯。

全院护理不良事件上报需要包括发生日期、时间、患者基础情况、责任人、发生问题的简要经过、给患者造成的影响、
后果、引起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讨论、整改措施等内容。

护士和护士长均可主动报告不良事件,护理部鼓励护士积极报告威胁患者安全的不良事件。

对于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科室或责任人,护理部会根据给病人造成的后果进行讨论,并减轻或免于处罚。

而隐瞒不报和定性为护理差错的则会受到处罚。

对于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和个人,护理部会给予表扬。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
是医疗机构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患者安全而建立的重要制度之一。

它主要包括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程序、责任主体、报告内容、处置程序等内容。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登记表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事件基本信息: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事件类别、事件等级等基本信息。

2. 报告人信息:包括报告人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

3. 事件描述:具体描述事件的发生过程、原因、影响等。

4. 事件相关人员信息:包括涉事医生、护士、患者等人员的姓名、职务、工龄等。

5. 事件处理措施和结果:包括采取了哪些措施、处理结果如何等。

6. 反馈和改进措施:包括对事件的反馈和评估,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进行调整和完善,但必须确保完整、准确、及时地记录和报告医疗不良事件,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和改进。

同时,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第 1 页共 1 页。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登记表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登记表

XX县人民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登记表
报告人:医师 技师 护士 其他
报告人签名: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1、医疗不良事件(medical adverse event)是指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损害。

包括诊断治疗的失误及其相关的设施、设备引起的损害等。

不良事件包括可预防的和不可预防的两种。

2、潜在不良事件(potential adverse event)是指由于不经意或是及时的介入行为,而使其原本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或情况并未真正发生在病人身上。

3、无伤害:事件发生在病人身上,但是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

4、轻度伤害: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如捏伤、擦伤、皮肤小撕裂伤。

5、中度伤害:需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

6、重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外,还需住院、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特别处理。

7、极重度伤害:造成病人永久残障或永久功能障碍。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建立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内容包括:跌倒、坠床、压疮、导管滑脱、液体外渗、用错药等。

2、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及当事人第一时间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讨论分析,查找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要积极并进行跟踪督查。

4、发生严重护理不良事件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物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5、严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要对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调查、核实,并制定相关事件的质量持续改进措施或建议。

6、一般不良事件发生后要求24小时内报告,重大不良事件,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的同时立即报告护理部及医务处。

对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有意隐瞒不报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1、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内容包括:压疮,患者跌倒,坠床,导管滑落,意外伤害,发错药,打错针等护理事件。

2、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当事人应当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及当事人第一时间做好病人及家属安抚工作,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不良事件造成的不良后果。

3、护士长应及时组织人员对不良事件进行调查,组织科室有关人员开展讨论,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同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记录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发生经过,后果,处理及防范措施,上报护理部。

4、科室在组织调查护理不良事件过程中,应当专人保管相关病案和资料,任何人不得涂改,伪造,隐藏,丢失,违者按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5、一般不良事件发生后要求3日内报告,重大不良事件,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的同时立即报告护理部。

对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和个人有意隐瞒不报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6、不良事件报告采取非惩罚性,主动报告的原则。

护理部鼓励护理人员主动自愿报告不良事件,包括报告本人的或本科室的,也可以报告他人的或其他科室的,可以实名报告也可以匿名报告。

对主动报告的科室和个人的有关信息,护理部将严格保密。

7、护理部定期组织全院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定期通报不良事件及安全隐患,增加全院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

滑县新区医院二O一六年六月。

不良事件登记表

不良事件登记表

浠水县人民医院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
遇到各种意外事件造成患者严重伤害、死亡的紧急情况(如意外坠楼、术中死亡等),先电话报告医务科或总值。

1、诊治方面:错误诊断、漏诊、错误治疗等。

2、用药方面: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等。

3、意外事件: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

4、辅助诊查:报告错误、标本丢失、检查过程中患者突然发生意外或病情加重等。

5、手术方面:手术患者、部位和术式选择错误,患者术中死亡,术中术后出现患者及家属不理解的并发症,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当次住院手术二进宫等。

6、医患沟通:医患沟通不良、医患语言冲突、医患行为冲突、患者在其他医院已经存在医疗纠纷,患者因非疾病因素致伤病住院发现对诊治有异常言行等。

7、其他导致医疗不良后果的事件。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时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为达到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及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院本部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主动报告;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输血不良反应、院内感染个案报告需按特定的报告表格和程序上报,不属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内容之列。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一)定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等级划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

i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ii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iii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及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iv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一)i级和ii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国务院《医疗事故条例》、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以及我院《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执行。

(二)iii、iv级事件报告具有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点。

不良事件登记表

不良事件登记表

不良事件登记表1. 背景和目的不良事件登记表(Adverse Event Log)用于记录和追踪在特定活动、项目或组织中发生的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是指在工作或生活中发生的不利或有害的事件,可能导致伤害、损失或不良后果。

通过记录不良事件,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活动或流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影响。

2. 使用指南2.1 使用场景不良事件登记表适用于各种活动、项目和组织。

它可以用于记录以下类型的不良事件:•事故和伤害•安全问题•违规行为•项目延误或失败•质量问题•客户投诉•其他形式的不良事件2.2 使用流程以下是使用不良事件登记表的基本流程:1.标题:在登记表的顶部,填写不良事件的标题。

2.日期和时间: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的具体日期和时间。

3.事件描述:详细描述不良事件,包括发生的环境、人员和相关细节。

4.影响评估:对不良事件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潜在的危害程度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5.原因分析:分析不良事件的可能原因,包括人为因素、系统问题或其他潜在因素。

6.对策措施:提出针对不良事件的对策和改进措施,以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7.负责人:指定负责跟进和实施对策措施的责任人。

8.追踪进展:定期跟踪对策措施的实施进展,并记录在不良事件登记表中。

9.结果评估:对采取的对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记录结果。

2.3 不良事件登记表模板以下是一个基本的不良事件登记表模板,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自定义和修改。

# 不良事件登记表---## 事件详情- **标题:** [不良事件标题]- **日期和时间:** [事件发生日期和时间]- **事件描述:** [对不良事件的详细描述]## 影响评估- **潜在危害程度:** [评估潜在危害的级别(高、中、低)]- **可能造成的损失:** [评估可能造成的损失(高、中、低)]## 原因分析- **可能原因:** [对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 对策措施- **对策措施:** [提出应对不良事件的对策和改进措施]- **负责人:** [指定对策措施的负责人]## 追踪进展- **进展记录:** [记录对策措施的实施进展]## 结果评估- **有效性评估:** [评估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结果记录:** [记录对策措施的结果]3. 备注事项•使用不良事件登记表时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
事件类型编号20 17 年 4 月 10日
注:1、护理事件的定义:是指特殊、意外发生的事件,与常规不相一致的护理和治疗。

2、凡是不符合常规护理和治疗,预期结果以外所发生的非正常事件均应上报,如:给药差错、压疮、跌倒、输血及输液反应、意外拔管、约束具使用问题、转运过程问题及其他的意外事件。

3、此表一式两份,由当事人填写,护士长审核签名后,与事件发生24小时内交护理部一份,如遇特殊情况,可在72小时内交护理部,但要注明原因,另一份科室保存。

护理不良事件登记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