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规范轴载换算
交通累计轴载自动换算表

2.8E+07 2.2E+07
新规范对于表3:当 Pi=:50-130kN时指 数取8,当Pi=130200kN时指数取9, 故标准轴载作用次 数栏需做相应改动
前轴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中轴重 40
中轴数 1
后轴重 23.5 55 95 60 60 95 140 155 175 100 125 135 150 140 100 130
后轴数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水泥混凝土路面换算 轮组数
2
2
4轴特大货车(半拖
65
2
150
2
2
4轴特大货车(半拖
85
2
140
2
2
5轴特大货车(拖挂) 60
2
100
3
2
6轴特大货车(拖挂) 70
2
40
1
130
3
2
当轴距>3m,m=1,当 <3m,C1=1+1.2(m1)
当轴距>3m,m=1,当 <3m,C`1=1+2(m-1)
注:
C2单轮组 =6.4,双 轮组=1, 四轮组 =0.38
1
1
1
329
18.5
1
18.5
1
1
1
569
18.5
1
18.5
1
1
1
419
18.5
1
18.5
1
1
1
559
18.5
1
18.5
1
1
1
239
18.5
轴载当量换算

轴载当量换算
轴载当量是指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对路面产生的损伤程度的度
量单位,通常用kN来表示。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维护道路,需要将道路所能承受的轴载当量与车辆的轴载当量进行匹配,以保证道路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在进行道路设计和构建时也需要考虑到车辆轴载当量的因素,以确保道路的承载能力。
不同类型的车辆轴载当量不同,因此需要将其进行换算。
一般来说,车辆轴载当量可以通过车轮载重和轴数来计算。
例如,一个带有两个轴的车辆,每个轴的轮载重为10 kN,则该车的轴载当量为20 kN。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不同类型的车辆轴载当量进行换算,以便进行准确的道路管理和设计。
通过轴载当量换算,可以将车辆的轴载当量转化为标准的 kN 值,以便进行比较和评估。
同时,也可以将不同类型的道路的承载能力进行换算,以便选择合适的车辆通行。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道路和车辆标准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轴载当量的换算。
- 1 -。
轴载换算

0.9
×
0.7
×
1.6
×
1.9
×
1.8
×
2.8
×
3.7
×
1.6
2.9
=
5.6
=
8.8
=
12.4
=
17.1
=
11.7
=
12.5
=
12.5
=
13.3
=
20.8
=
车辆类型 分布系数 0.934 22.00% 1.279 23.30% 3.365 2.70% 3.789 0.00% 8.343 8.30% 5.497 7.50% 7.332 17.10% 6.796 8.50% 7.770 10.60% 8.800 0.00%
7.189572 0.577694 8.50%
21.49002 0.823662 10.60%
0
0
0.00%
178.5609 4.353964 1
1
沥青混合 料层层底 拉应变 非满载车 满载车
0.684 0.406 0.332 0.693 0.482 1.310 0.442 1.663 0.735 3.437 0.886 2.202 0.676 3.464 0.882 2.101 1.382 2.968 0.938 4.538
0.904
7.4385
1.2027 4.2939
0.8694 6.4625
1.6464
5.15
2.1312 5.6392
1
7.8
13.00756 13.00756 918.92697 22.40677
1 0.2398 0.238895 0.048384
0 0.346193 0.231615 0.707957 0.253572 0.461142
新老规范轴载换算

新旧规范轴载换算对比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1.交通量的组成表1 交通量的组成和汽车数据参数2. 荷载等级的确定指标:根据规范1规定,以设计的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的拉应力作为指标:路面开通时第1年的双向的日平均当量轴次是,设计的年限内的1个车道上的累计的当量轴次,由规范3.1.7得,属中等交通等级。
(3610⨯)⨯~1.2710根据规范规定,又以半刚性材料的结构层的层底拉应力作为设计的指标:路面开通时第1年的双向的日平均当量轴次,由公式计算得,设计的年限内的1个车道上的累计的当量轴次,由公式计算得,属中等交通等级。
(36⨯)10⨯~1.2710综合上面的2种情况,取最重的交通等级,即为路面设计的交通等级为中等交通等级。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1.2,该题按车型可分为1类车、2类车、3类车和5类车,1类车不需要考虑轴载换算;改建设计应采用水平一,新建路面设计可采用水平二或水平三,水平二是当地经验值,故采用水平三;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2.4,无实测数据时方向系数在0.5~0.6范围内选取,本题选用0.5;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2.5,车道系数取0.4;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2.6,该题TTC分类取TTC5,2类车类型分布系数取9.9%,3类车取42.4%,5类车取0.0%;根据规范,各类车辆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EALF——m类车辆中非满载车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式中:mlmh EALF ——m 类车辆中满载车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ml PER ——m 类车辆中非满载车所占的百分比;mh PER ——m 类车辆中满载车所占的百分比。
初始年设计车道日平均当量轴次1N式中:AADTT ——2轴6轮及以上车辆的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辆/d );DDF ——方向系数; LDF ——车道系数;m ——车辆类型编号;m VCDF ——m 类车辆类型分布系数;m EALF ——m 类车辆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新旧规范轴载换算

根据规范,各类车辆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 EALFm =EALFml PERml +EALFmh PERmh
式中: EALFml ——m 类车辆中非满载车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 EALFmh ——m 类车辆中满载车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 PERml ——m 类车辆中非满载车所占的百分比; PERmh ——m 类车辆中满载车所占的百分比。
合计
轮轴组
1-1 1-2 1-1 1-2 1-1 1-2 1-1
1-2
1-1 3-2
C1C2ni
(
PPi )4.35C1'C2'ni
(
Pi P
)8
17.1118 0.5195
115.4229 28.5499
10.3694 0.1565
171.3486 44.6959
244.316 52.2588
910.7655 965.0917
m= 2
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由公式得:
Ne
=
1+
t
1
365
N1
6167398.606
(次)
根据新规范 3.0.4,属于中等交通等级。(8.0106 ~4.0106 )。
)
Thank you
[(10.089)15 1] 3652369.240.4 0.089
1.01107(次/车道)
属中等交通等级。( 3 1 0 6:1 .2 1 0 7)
综合上面的2种情况,取最重的交通等级,即为路面设计的交通等级为中等交通等级。
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
0.4
新老规范轴载换算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1.交通量的组成表1交通量的组成和汽车数据参数2.荷载等级的确定指标:根据规范1规定,以设计的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的拉应力作为指标:路面开通时第1年的双向的日平均当量轴次是,设计的年限内的1个车道上的累计的当量轴次,由规范 3.1.7得, 属中等交通等级。
(3 106~1.2 107)根据规范规定,又以半刚性材料的结构层的层底拉应力作为设计的指标:路面开通时第1年的双向的日平均当量轴次,由公式计算得,设计的年限内的1个车道上的累计的当量轴次,由公式计算得, 属中等交通等级。
(3 106~1.2 107)综合上面的2种情况,取最重的交通等级,即为路面设计的交通等级为中等交通等级。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A.1.2,该题按车型可分为1类车、2类车、3类车和5类车, 1类车不需要考虑轴载换算;改建设计应采用水平一,新建路面设计可采用水平二或水平三,水平二是当地经验值,故采用水平三;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A.2.4,无实测数据时方向系数在0.5~0.6范围内选取,本题选用0.5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A.2.5,车道系数取0.4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A.2.6 , 该题TTC分类取TTC5,2类车类型分布系数取9.9%, 3类车取42.4%, 5类车取0.0%;根据规范,各类车辆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式中:EALF mi m类车辆中非满载车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PER mi —— m 类车辆中非满载车所占的百分比;初始年设计车道日平均当量轴次 N i式中:AADTT —— 2轴6轮及以上车辆的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辆 /d );DDF ――方向系数; LDF ――车道系数;m ――车辆类型编号;沥青混合拉应变、沥PER mhm 类车辆中满载车所占的百分比。
VCDF m m 类车辆类型分布系数;EALF mm 类车辆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
各种轴载换算计算方法

各种轴载换算计算方法在工程和物理学中,轴载是指沿着轴线方向的力。
轴载的大小通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进行轴载的换算计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轴载换算计算方法。
1.轴载与应力的换算:轴载的大小与物体的截面积和应力密切相关。
如果我们知道轴载和截面积,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轴载转换为应力:应力=轴载/截面积同样地,如果我们知道应力和截面积,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应力转换为轴载:轴载=应力x截面积2.轴载与力矩的换算:轴载和力矩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
力矩是指力对于一个点产生的旋转效果。
如果我们知道轴载和力臂(即力对于旋转轴的垂直距离),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轴载转换为力矩:力矩=轴载x力臂同样地,如果我们知道力矩和力臂,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力矩转换为轴载:轴载=力矩/力臂3.轴载与转速的换算:在一些情况下,轴载和转速之间存在关系,如旋转机械、电机等。
如果我们知道轴载和转速,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轴载转换为功率:功率=轴载x转速同样地,如果我们知道功率和转速,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功率转换为轴载:轴载=功率/转速4.轴载与扭矩的换算:在一些情况下,轴载和扭矩之间存在关系,如旋转机械、发动机等。
如果我们知道轴载和扭矩臂(即力对于旋转轴的垂直距离),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轴载转换为扭矩:扭矩=轴载x扭矩臂同样地,如果我们知道扭矩和扭矩臂,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扭矩转换为轴载:轴载=扭矩/扭矩臂5.轴载与压力的换算:在一些情况下,轴载和压力之间存在关系,如轴承、接合面等。
如果我们知道轴载和接触面积,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轴载转换为压力:压力=轴载/接触面积同样地,如果我们知道压力和接触面积,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将压力转换为轴载:轴载=压力x接触面积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轴载换算计算方法,它们在工程和物理学领域中应用广泛。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换算方法进行计算,以满足设计或分析的要求。
新老规范轴载换算

新老规范轴载换算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新旧规范轴载换算对比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1.交通量的组成表1 交通量的组成和汽车数据参数2. 荷载等级的确定指标:根据规范规定,以设计的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的拉应力作为指标:路面开通时第1年的双向的日平均当量轴次是,)/(26.2792)(135.4211d P Pn C C N Ki i i 次==∑= 设计的年限内的1个车道上的累计的当量轴次,由规范得,)/(0118.14.026.2792365089.0]1)089.01[(365]1)1[(7151车道次⨯=⨯⨯⨯-+=⨯-+=ηγγN N t e属中等交通等级。
(3610⨯~710⨯)根据规范规定,又以半刚性材料的结构层的层底拉应力作为设计的指标:路面开通时第1年的双向的日平均当量轴次,由公式计算得,)/( 24.3692)(182'1'1d P Pn C C N Ki i i 次==∑= 设计的年限内的1个车道上的累计的当量轴次,由公式计算得,)/(101.014.0 24.3692365089.0]1)089.01[(365]1)1[(7151车道次⨯=⨯⨯⨯-+=⨯-+=ηγγN N t e属中等交通等级。
(3610⨯~710⨯)综合上面的2种情况,取最重的交通等级,即为路面设计的交通等级为中等交通等级。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该题按车型可分为1类车、2类车、3类车和5类车,1类车不需要考虑轴载换算;改建设计应采用水平一,新建路面设计可采用水平二或水平三,水平二是当地经验值,故采用水平三;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无实测数据时方向系数在~范围内选取,本题选用;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车道系数取;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该题TTC 分类取TTC5,2类车类型分布系数取%,3类车取%,5类车取%;根据规范,各类车辆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m ml ml mh mh =+EALF EALF PER EALF PER ⨯⨯式中: ml EALF ——m 类车辆中非满载车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mh EALF ——m 类车辆中满载车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ml PER ——m 类车辆中非满载车所占的百分比;mh PER ——m 类车辆中满载车所占的百分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旧规范轴载换算对比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1、交通量得组成
表1 交通量得组成与汽车数据参数
2、荷载等级得确定指标:
根据规范3、1、2-1规定,以设计得弯沉值与沥青层层底得拉应力作为指标: 路面开通时第1年得双向得日平均当量轴次就是,
设计得年限内得1个车道上得累计得当量轴次,由规范3、1、7得,
属中等交通等级。
(3~1、2)
根据规范规定,又以半刚性材料得结构层得层底拉应力作为设计得指标:
路面开通时第1年得双向得日平均当量轴次,由公式计算得,
设计得年限内得1个车道上得累计得当量轴次,由公式计算得,
属中等交通等级。
(3~1、2)
综合上面得2种情况,取最重得交通等级,即为路面设计得交通等级为中等交通等级。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1、2,该题按车型可分为1类车、2类车、3类车与5类车,1类车不需要考虑轴载换算;
改建设计应采用水平一,新建路面设计可采用水平二或水平三,水平二就是当地经验值,故采用水平三;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2、4,无实测数据时方向系数在0、5~0、6范围内选取,本题选用0、5;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2、5,车道系数取0、4;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2、6,该题TTC分类取TTC5,2类车类型分布系数取9、9%,3类车取42、4%,5类车取0、0%;
根据规范,各类车辆得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
式中: ——m类车辆中非满载车得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
——m类车辆中满载车得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
——m类车辆中非满载车所占得百分比;
——m类车辆中满载车所占得百分比。
初始年设计车道日平均当量轴次
式中:——2轴6轮及以上车辆得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辆/d);
——方向系数;
——车道系数;
m——车辆类型编号;
——m类车辆类型分布系数;
——m类车辆得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
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得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由公式计算得,
式中: ——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得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次);
t ——设计使用年限(年);
——设计使用年限内交通量得年平均增长率; ——初始年设计车道日平均当量轴次(次/d)。
根据规范,以沥青混合料层层底拉应变、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作为设计指标:
11
1m m m=2=522.23N AADTT DDF LDF VCDF EALF ⨯⨯⨯⨯=∑()(次/d)
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得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由公式得:
(次)
根据新规范3、0、4,属于中等交通等级。
(8、0~4、0)。
根据规范,以无机结合料稳定层层底拉应力作为设计指标:
11
1m m m=2=17248.75N AADTT DDF LDF VCDF EALF ⨯⨯⨯⨯=∑()(次/d)
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得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由公式得:
(次)
根据新规范3、0、4,属于极重交通等级。
(>50)。
根据规范,以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作为设计指标:
11
1m m m=2=580.03N AADTT DDF LDF VCDF EALF ⨯⨯⨯⨯=∑()(次/d)
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得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由公式得:
(次)
根据新规范3、0、4,属于中等交通等级。
(8、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