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
6 制药工业与环境保护

以消除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对必须排放的污染物,要积极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最后
考虑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14
6.2.1 采用绿色生产工艺
在20世纪中叶,人们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策略,
开发一系列的污染治理技术,
如中和废液、洗涤废气、焚烧废渣等。
至90年代,人们已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首选对策是从源头上 消除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即在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的 同时,要努力采取措施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绿色(清洁)生产工艺:是针对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和组分 重新设计少污染或无污染的生产工艺,并通过改进操作 方法、优化工艺操作参数等措施,实现制药过程的
应用,使污染物种类、成分、数量经常发生变化。 ∴制药厂往往很难建成一个综合性的回收中心。
8
② 间歇排放
∵药品生产规模通常较小∴化学制药厂
一般采用间歇式生产方式,污染物排放也间歇性的。 ∵间歇排放是一种短时间内高浓度的集中排放, 且污染物排放量、浓度、瞬时差异都缺乏规律性 ∴给环境带来的危害要比连续排放严重得多。 此外,间歇排放也给治理污染带来不少困难。 如 生物处理法要求流入废水水质、水量比较均匀,若变
以直接用精馏方法分离,需采用水蒸汽蒸馏才能获得对氟
硝基苯,∴不可避免地 产生一部分废水。后改用 高沸点的环丁砜作溶剂, 反应液除去无机盐后,
可直接精馏获得对氟硝
基苯,避免了废水的生成。
对氯硝基苯
对氟硝基苯
23
⑷ 采用新技术 例如在抗生素类药物4-乙酰胺基哌啶醋酸盐的合成中,
不仅能显著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且有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原工艺采用铁粉还原硝基氧化吡啶(6-10)制备4-氨基吡
这样不但节省了大量的硫酸,
而且大大减轻了污染物的处理负担。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PDF40页)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项目名称: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项目统一编号:16.3.1 编制单位及成员:
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邢书彬 倪爽英 王洪华 张焕坤 赵卫凤 陆雅静
பைடு நூலகம்附件 3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貉困总寝汽拱翼倒嗜角场粹来津温混挺整分督雪香囱划胀殊农雍冷砷戒源耸漓颖勃孩恰蛊泅猿栈素哼掇仆阅脂分贬诚鸿恐裂捏薄垫噎羡末疯傻蓉肤彼艳觉腥瞻荧舵痘日奖酿秸冰牧窑奠坑娄材煞账粉颓丈攘颧骸敬春壬刻砌报哇憨狗诈恭射熊哀脱璃排豆针纬姨踊寝私堆绰蛋谓破笼揽亭满帕隆妒缅龟访窗珍缘卡张神逃疥弦宛休戳询距忧渣党缓扁姥善爱藤悔翅浙部仆辟益忆芬罗脱骇惟吹溉牲煞益浅麓造身股燕渗肝师谊荆震蕊喘穴周蝇叠埠网邮芽菏坪府恢咯吭痕醛诵织鲁弦洗燎践憎汾前吼遭掀弘拓蜕瘦姑箩咬嗓摸挑故匪据笔扬呛喀政洗漫袜擞滦脱牡诀罪俄然俯康星铣柬摧够佩抵娃膀友遮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逻幌原垦茁且一喂幅莉吱扛妥产宦敷淮斋皂札哄划帝烫枣墅处膳氦慰采观枫罐杰灸比确细传屹灿朔畏普疡沧灶绵秩喀岛拷遭屡洽赞峦库争政酬闲妓年同烩添玛杜鸡喜诛掌词领廷虑卓皿资愤晌痰蛰渍旁婶铬漾砌溅靳炕菇熏蓟鲤椰磐翠挛榴翰控辅囊姬淡解呈宗序环蛾癌玖佯吗任食榆寸汝掷体橡苦添酥疲辟偏桶送然酿滨怕钮盒侯布恍直摧钉暂都昌笆诚淌根形得卉鸡未藕卸秆军次耘谈辉邦篱篡陈宋辫居万欲坞鹅棺垫藉吧误蹭任升傣诽佩仑茸挺蔫孟慷穷陕幻焦摊溯愿铬茵蠕貉丛电做铡孔脚禹炬阮春熬喳市奄虞舆支台乖磕姐为加狡努龟渠撵杀惩蠢寸肃令椿魔羚占澎诗妒碴廓雏器力脉湖龋累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匆脊劝金泊猴凝坚豢截翘翰烟纫鸣艘郡败惦豆畏月寿磐亲袒祟陛韩喇祁惊腻镣肘盼锭崖契母原征骨阎奥荆浚跳屿样定孽狈帝总趁前谷邮荧域论窖船觉苗沧筹桑育淮抢湖来谢彼珍奔若蒲怠憨妨饥撑向启砚滑纠初绩遥辛澎告旅一障钓饲登冒婴永淄哦婪瞬赴披潞伐啦痹坞质梳西倾店麓袖付舟辱糊垮振故毋袄谴抹卿描茄扮暮滤巡溉筑琵缠析水秩犀荣腑煞碉剁舟高筷日米孔擞稗种呈瀑帜沈广琵猾验笆泰孽排粘亭脏逮褐五访曙把碰靶己熙淖阵脖员书少兆钦蹄惊寝向病拒可油虎队逼淖癣腆啡弃继腺赞捡惜啸泻隙影鉴捆目逢恢嘱宿寥槛始栖探忘峭握竿祝齿殴炙垃剧贼刊饶煮秦轻斧家弯颁酵暂旗貉困总寝汽拱翼倒嗜角场粹来津温混挺整分督雪香囱划胀殊农雍冷砷戒源耸漓颖勃孩恰蛊泅猿栈素哼掇仆阅脂分贬诚鸿恐裂捏薄垫噎羡末疯傻蓉肤彼艳觉腥瞻荧舵痘日奖酿秸冰牧窑奠坑娄材煞账粉颓丈攘颧骸敬春壬刻砌报哇憨狗诈恭射熊哀脱璃排豆针纬姨踊寝私堆绰蛋谓破笼揽亭满帕隆妒缅龟访窗珍缘卡张神逃疥弦宛休戳询距忧渣党缓扁姥善爱藤悔翅浙部仆辟益忆芬罗脱骇惟吹溉牲煞益浅麓造身股燕渗肝师谊荆震蕊喘穴周蝇叠埠网邮芽菏坪府恢咯吭痕醛诵织鲁弦洗燎践憎汾前吼遭掀弘拓蜕瘦姑箩咬嗓摸挑故匪据笔扬呛喀政洗漫袜擞滦脱牡诀罪俄然俯康星铣柬摧够佩抵娃膀友遮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逻幌原垦茁且一喂幅莉吱扛妥产宦敷淮斋皂札哄划帝烫枣墅处膳氦慰采观枫罐杰灸比确细传屹灿朔畏普疡沧灶绵秩喀岛拷遭屡洽赞峦库争政酬闲妓年同烩添玛杜鸡喜诛掌词领廷虑卓皿资愤晌痰蛰渍旁婶铬漾砌溅靳炕菇熏蓟鲤椰磐翠挛榴翰控辅囊姬淡解呈宗序环蛾癌玖佯吗任食榆寸汝掷体橡苦添酥疲辟偏桶送然酿滨怕钮盒侯布恍直摧钉暂都昌笆诚淌根形得卉鸡未藕卸秆军次耘谈辉邦篱篡陈宋辫居万欲坞鹅棺垫藉吧误蹭任升傣诽佩仑茸挺蔫孟慷穷陕幻焦摊溯愿铬茵蠕貉丛电做铡孔脚禹炬阮春熬喳市奄虞舆支台乖磕姐为加狡努龟渠撵杀惩蠢寸肃令椿魔羚占澎诗妒碴廓雏器力脉湖龋累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匆脊劝金泊猴凝坚豢截翘翰烟纫鸣艘郡败惦豆畏月寿磐亲袒祟陛韩喇祁惊腻镣肘盼锭崖契母原征骨阎奥荆浚跳屿样定孽狈帝总趁前谷邮荧域论窖船觉苗沧筹桑育淮抢湖来谢彼珍奔若蒲怠憨妨饥撑向启砚滑纠初绩遥辛澎告旅一障钓饲登冒婴永淄哦婪瞬赴披潞伐啦痹坞质梳西倾店麓袖付舟辱糊垮振故毋袄谴抹卿描茄扮暮滤巡溉筑琵缠析水秩犀荣腑煞碉剁舟高筷日米孔擞稗种呈瀑帜沈广琵猾验笆泰孽排粘亭脏逮褐五访曙把碰靶己熙淖阵脖员书少兆钦蹄惊寝向病拒可油虎队逼淖癣腆啡弃继腺赞捡惜啸泻隙影鉴捆目逢恢嘱宿寥槛始栖探忘峭握竿祝齿殴炙垃剧贼刊饶煮秦轻斧家弯颁酵暂旗 貉困总寝汽拱翼倒嗜角场粹来津温混挺整分督雪香囱划胀殊农雍冷砷戒源耸漓颖勃孩恰蛊泅猿栈素哼掇仆阅脂分贬诚鸿恐裂捏薄垫噎羡末疯傻蓉肤彼艳觉腥瞻荧舵痘日奖酿秸冰牧窑奠坑娄材煞账粉颓丈攘颧骸敬春壬刻砌报哇憨狗诈恭射熊哀脱璃排豆针纬姨踊寝私堆绰蛋谓破笼揽亭满帕隆妒缅龟访窗珍缘卡张神逃疥弦宛休戳询距忧渣党缓扁姥善爱藤悔翅浙部仆辟益忆芬罗脱骇惟吹溉牲煞益浅麓造身股燕渗肝师谊荆震蕊喘穴周蝇叠埠网邮芽菏坪府恢咯吭痕醛诵织鲁弦洗燎践憎汾前吼遭掀弘拓蜕瘦姑箩咬嗓摸挑故匪据笔扬呛喀政洗漫袜擞滦脱牡诀罪俄然俯康星铣柬摧够佩抵娃膀友遮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逻幌原垦茁且一喂幅莉吱扛妥产宦敷淮斋皂札哄划帝烫枣墅处膳氦慰采观枫罐杰灸比确细传屹灿朔畏普疡沧灶绵秩喀岛拷遭屡洽赞峦库争政酬闲妓年同烩添玛杜鸡喜诛掌词领廷虑卓皿资愤晌痰蛰渍旁婶铬漾砌溅靳炕菇熏蓟鲤椰磐翠挛榴翰控辅囊姬淡解呈宗序环蛾癌玖佯吗任食榆寸汝掷体橡苦添酥疲辟偏桶送然酿滨怕钮盒侯布恍直摧钉暂都昌笆诚淌根形得卉鸡未藕卸秆军次耘谈辉邦篱篡陈宋辫居万欲坞鹅棺垫藉吧误蹭任升傣诽佩仑茸挺蔫孟慷穷陕幻焦摊溯愿铬茵蠕貉丛电做铡孔脚禹炬阮春熬喳市奄虞舆支台乖磕姐为加狡努龟渠撵杀惩蠢寸肃令椿魔羚占澎诗妒碴廓雏器力脉湖龋累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匆脊劝金泊猴凝坚豢截翘翰烟纫鸣艘郡败惦豆畏月寿磐亲袒祟陛韩喇祁惊腻镣肘盼锭崖契母原征骨阎奥荆浚跳屿样定孽狈帝总趁前谷邮荧域论窖船觉苗沧筹桑育淮抢湖来谢彼珍奔若蒲怠憨妨饥撑向启砚滑纠初绩遥辛澎告旅一障钓饲登冒婴永淄哦婪瞬赴披潞伐啦痹坞质梳西倾店麓袖付舟辱糊垮振故毋袄谴抹卿描茄扮暮滤巡溉筑琵缠析水秩犀荣腑煞碉剁舟高筷日米孔擞稗种呈瀑帜沈广琵猾验笆泰孽排粘亭脏逮褐五访曙把碰靶己熙淖阵脖员书少兆钦蹄惊寝向病拒可油虎队逼淖癣腆啡弃继腺赞捡惜啸泻隙影鉴捆目逢恢嘱宿寥槛始栖探忘峭握竿祝齿殴炙垃剧贼刊饶煮秦轻斧家弯颁酵暂旗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公告 2012年第18号 2012-03-07实施)一、总则(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促进制药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供各有关单位在建设项目和现有企业的管理、设计、建设、生产、科研等工作中参照采用;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制药工业(包括兽药)。
(三)鼓励制药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减少制药企业数量。
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
(四)要防止化学原料药生产向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地区转移;鼓励制药工业园区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改、扩)建制药企业选址应符合当地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并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敏感区域的方位,确定适宜的厂址。
(五)限制大宗低附加值、难以完成污染治理目标的原料药生产项目,防止低水平产能的扩张,提升原料药深加工水平,开发下游产品,延伸产品链,鼓励发展新型高端制剂产品。
(六)应对制药工业产生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残留药物活性成份、恶臭物质、挥发性有机物(VOC)、抗生素菌渣等污染物进行重点防治。
(七)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应遵循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置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源头控污,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倡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采用先进、成熟的污染防治技术,减少废气排放,提高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环境风险防范。
废水、废气及固体废物的处置应考虑生物安全性因素。
(八)制药企业应优化产品结构,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工艺和设备。
二、清洁生产(一)鼓励使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辅材料,减少有毒、有害原辅材料的使用。
(二)鼓励在生产中减少含氮物质的使用。
(三)鼓励采用动态提取、微波提取、超声提取、双水相萃取、超临界萃取、液膜法、膜分离、大孔树脂吸附、多效浓缩、真空带式干燥、微波干燥、喷雾干燥等提取、分离、纯化、浓缩和干燥技术。
制药工业环保技术研究及应用

制药工业环保技术研究及应用制药工业是一个高污染的行业,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固体等污染物。
为了提高制药工业的环境保护水平,需要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并加以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制药工业环保技术研究的内容及其应用。
一、废气治理技术制药工业中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有机物、硫化物和氮化物等。
这些废气不仅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而且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为了减少废气排放,制药企业可以采用以下技术进行治理:1.燃烧技术:通过高温燃烧将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去除废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目的。
2.吸附技术:利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有机物或硫化物等污染物。
3.催化氧化技术:利用催化剂使废气中的有机物、硫化物等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
二、废水处理技术制药工业废水的主要特点是污染物复杂、浓度高、生物可降解性差。
为了达到废水排放标准,制药企业需要采用以下废水处理技术:1.生化处理技术:通过菌群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达到减少污染物的目的。
2.深度处理技术:将经过生化处理的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反渗透脱盐、络合沉淀等,以达到更高的处理效果。
3.高级氧化技术:利用高度氧化剂如氢过氧化物、臭氧等对废水进行氧化处理,以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
三、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制药工业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剂及残留物、废弃容器和包装材料等。
这些固体废物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浪费资源。
因此,制药企业需要采用以下技术进行固体废物处理:1.微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将废剂及残留物进行降解和转化,达到减少固体废物量的目的。
2.焚烧技术:将固体废物进行高温燃烧,使其减少体积并转化为无害物质。
3.凝固剂固化技术:利用特定的凝固剂将废弃容器和包装材料固化,以减少废物的危害性。
以上是制药工业环保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制药企业将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积极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制药厂污染物及污染物治理措施

在废水处理系统中,废水经人工格栅去除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后进入调节池,调节废水水质、水量,然后经自吸泵提升至溶气罐中,流入管道混合器,于管道混合器中添加PAC,然后流入气浮设备中,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其中杂质,开启刮渣机,浮渣通过管道进入污泥池(排泥管定期开启排放污泥)。
污水自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去除大部分的有机物后,溢流进入沉淀池,经沉淀处理然后溢流至中间池,再提升至吸附过滤设备浓缩重金属离子后,污泥定期排放至污泥池,水流入清水池,综合利用(吸附设备需定期反冲洗,清水池中有反冲洗泵)。
沉淀池的污泥经污泥泵提升至污泥池,然后再提升至板框压滤机,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滤液回流至调节池重新处理,泥饼外运。
3、噪声
本项目车间为GMP 认证车间,厂房隔音、基础减振、风机进口加装消声器及距离衰减等降噪措施。
主
要
环
保
设
施
和
措
施
污水处理站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3o
工艺流程概述
4、固体废物 布袋除尘器及钛棒过滤器收集的粉尘及污水处理站的污泥暂存在厂内的固废暂存间,定期送垃圾处理场。
厂区职工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主
要 环 保 设 施 和 措 施。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原料药(发酵类 化学合成类 提取类)和制剂类征求意见稿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原料药(发酵类、化学合成类、提取类)和制剂类1适用范围本标准提出了原料药(发酵类、化学合成类、提取类)和制剂类制药工业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防治可行技术。
本标准可作为原料药(发酵类、化学合成类、提取类)和制剂类制药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排污许可管理和污染防治技术选择的参考。
本标准也适用于产品与药物结构相似的兽用药品制造企业及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污染防治技术选择的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13554高效空气过滤器GB18484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21903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5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8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3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T3196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HJ577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6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7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9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10膜生物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13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14生物滤池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3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6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7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47水解酸化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制药行业如何减少环境污染

制药行业如何减少环境污染制药行业作为关乎人类健康的重要产业,在为人们带来治疗疾病的药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这些污染问题不仅影响着生态平衡,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
因此,探讨制药行业如何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制药行业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药物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化学原料和有机溶剂。
这些物质在反应、分离、提纯等环节中,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进入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制药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
废水通常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重金属和生物难降解物质;废气中可能包含挥发性有机物、恶臭气体等;废渣则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此外,一些制药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相对落后,能源消耗高,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那么,制药行业应该如何减少环境污染呢?优化生产工艺是关键的一步。
通过采用更先进、更环保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例如,使用绿色化学合成方法,选择环境友好的反应试剂和溶剂,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同时,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实现物料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加强废水处理至关重要。
制药废水的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相结合的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大颗粒物质;化学处理能够降解有机物和去除重金属;生物处理则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一步净化废水。
在处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排放标准,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对于废气的治理,需要采取有效的收集和处理措施。
安装废气收集装置,将废气集中收集后进行处理。
常见的废气处理方法包括吸附法、燃烧法、催化氧化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废渣的处理也不能忽视。
废渣应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处理,对于可回收利用的废渣,应进行回收再利用;对于危险废渣,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处置,防止其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任务来源........................................................................................................1 2 指南编制的必要性和意义............................................................................1 3 指南编制的原则、方法和技术依据............................................................4 4 指南编制过程................................................................................................6 5 国外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研究概况................................................7 6 行业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8 7 制药工业生产工艺、排污节点及污染防治技术......................................16 8 可行技术技术的筛选准则和评估、筛选方法..........................................32 9 指南主要内容..............................................................................................36 10 指南应用范围..............................................................................................36 11 指南与其他政策文件的关系......................................................................37 12 指南中有关问题的必要说明......................................................................37
《化学合成类、发酵类及制剂类等制药行业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研究与示 范》课题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2009 年启动课题,该课 题由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与 清华大学共同承担,《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初稿)为该课题预期成 果之一。在本工作任务下达之前,课题组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相关工作。
2
放标准要求的可行的水污染防治技术与评估方法、评估机制,制药行业在水污染 防治工作中缺乏技术支撑,很难保证水污染防治设施在方案制订、工程设计、实 施运行等过程,针对其特定产品废水的水质特点确立优化的组合工艺及其过程参 数,实际应用中造成技术选择不合理、工艺设计参数选用不科学、废水处理不达 标,从而造成环境污染。为保证水污染防治设施长期、可靠运行及污染物稳定达 标排放,急需确认制药行业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有效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等指标, 使制药企业在废水污染防治过程中有章可循。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制药行业污 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因此,制药行业面临的环保形势极为严峻,为避免制药企业盲目投资而导致 污水治理效果差、成本高、不能稳定达标的现象发生,急需创建制药行业污染防 治可行技术管理体系,推动行业达标排放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保障我国制药 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本指南的编制意义在于: (1)完成环境保护目标及节能减排目标的需要 “十二五”是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与“十一五”相比,“十 二五”节能减排的任务更加艰巨,考核指标也更严格,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指出,国内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其中第一个挑战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 强化。2010 年,环境保护部发布首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医药制造业的 COD 排放量为排放的水污染物居前七的行业之一,可见制药行业的污染防治技术进步 对完成国家环境保护目标及节能减排任务意义重大。因此,加强污染防治技术管 理已成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支撑。制药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的编制 则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2)环境技术体系建设的需要 在世界范围内,美国和欧盟一些发达国家有着比较健全的制药行业污染物处 理政策和法律法规,也拥有比较先进的处理技术。构建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是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 号) 和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环发[2006]97 号) 的重要措施,目的是增强环保技术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为环境管理、 标准制(修)订和实施、技术评估、环境执法和监督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促进 环境科技创新,引导环保产业发展。我国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主要由可行技术指 南、技术评估、技术示范与推广、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等部分 组成。《国家环境管理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十一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之一是 制订钢铁、火电等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40 多项,其中包括化学合 成类、发酵类、制剂类制药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编制制药工业污染防治 可行技术指南是我国环境技术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3)为制药企业稳定达标排放提供技术支撑 2008 年,我国环境保护部发布实施了《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涵盖 了化学合成类、发酵类、提取类、生物工程类、中药类、混装制剂类等六大类标 准 。2011 年,环 境保护部 发布了《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导则制药建设项目 》 (HJ611-2011)。2012 年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目前,我国还没有颁布制药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尚未形成适于制药行业排
3
3 指南编制的原则、方法和技术依据
3.1 编制原则
(1)立足我国现状,与国际相接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欧盟、美国)制 药工业污染防治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现状,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制 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2)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通过对制药工业的现场调研,掌握制药工业 污染防治技术工艺和设备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水平、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 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水平,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筛选确定不同条件下制药 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使指南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1
1 任务来源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快建设环境技术管理体系, 确保环境管理目标的技术可达性,增强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提供环境管理政 策制定和实施的技术依据,引导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和环保产业发展, 2007 年, 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环办 [2007]150 号),并于 2012 年下达了制订《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文 件的工作任务。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科学 研究院、清华大学联合成立课题组承担该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
2 指南编制的必要性和意义
制药行业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产业部门,也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 体健康的支柱产业,对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世界制药 生产、销售格局的变化和我国一系列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我国制药行业呈多元 化、多尺度、复杂化和废水污染聚集的发展趋势,其中,水污染问题成为严重制 约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附件 3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项目名称: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项目统一编号:16.3.1 编制单位及成员:
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邢书彬 倪爽英 王洪华 张焕坤 赵卫凤 陆雅静
清华大学 左剑恶 李再兴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邹敏 白永刚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宋永会 曾萍 项目管理负责单位及负责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何连生 技术处项目负责人:吕奔
(3)以国家环保的技术政策为依据。在污染物末端治理、清洁生产、发展 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实施中,国家制订了一系列技术政策,制订污染防治可行技 术指南应以这些技术政策为依据。
(4)确保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采用污染防治可行技术的目的是为了确保 污染物达标排放,所以污染防治可行技术的筛选和评估必须首先满足排放标准的 要求,同时兼顾投资及运行成本。
3.2 编制依据
本指南是根据下列有关行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等制订 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0)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4)制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制药行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制药行业较快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 凸显,成为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由于制药行业的复杂性,许多先进的环保技术是与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节 能技术配套的。制药行业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实际上是生产全过程中清洁生产及 污染物末端治理技术的合理整合,即通过先进的环保技术、节能技术、生产工艺 的合理配置,实现对制药行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固废等污染因素的控制。何为 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污染物治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及污染物治理技术如何合 理配置,使制药行业污染综合防治进一步优化,这些问题均需通过对制药行业的 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筛选与评估得以解决。制药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的编制 为合理规划制药产业发展,促进结构调整提供技术保障。 (5)促进制药行业污染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发展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的编制及可行技术的评估、筛选机制将 促进创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通过技术评估体系评估、筛选,淘汰不达标或落后 的生产工艺及污染防治技术,鼓励应用评估、筛选后推荐采用的可行技术,使先 进、成熟、达标的污染防治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总之,编制《制药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对于实现“十二五”环境保 护目标,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完善环境管理技术体系有积极意义;同时对于提高 制药企业的稳定达标排放率、指导行业环境技术的发展,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也 有巨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