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汇总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三政治学习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有哪些?(中华文化的构成)①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②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③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④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⑤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⑥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2.中华文化的影响(作用)是什么?(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方面。
)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特点是什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5.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魂)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什么?(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6.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重要作用是什么?(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7.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其具体体现,如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有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改革开放以来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第5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复习提纲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源远流长?答: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中华文化由哪些构成?答: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等3.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和世界有什么影响?答: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发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答: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6.一个民族为什么要有民族精神?答: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魂.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7.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怎样的民族精神?答: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为断丰富和发展。
8.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9.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魂.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九年级政治复习课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奘西行、鉴真东渡
愚公移山、精卫 填海、大禹治水
卧薪尝胆、屈原
放逐而赋《离骚》;
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现实+结论
“面对世界范围……”+这样(三个才能) (68页最后一句)
4、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呢?
国家: 1)立足实践 2)…民族优良传统... 3)…外来文化..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人物:
1.请说出他们分别为中华文化的发展 做出的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 2.再从几个方面举出几位中国文化的代 表人物并写出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 3.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答: 1.孔子编订《春秋》;蔡伦改进造纸 术;鲁迅撰写《狂人日记》。 2.略。 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 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不但对 今天中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 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 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民族精神 名言警句
历史典故
团结统一 “定于一”、“尚统 一”、“一天下” 爱好和平 “和为贵”、“与人 为善”“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 勤劳勇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 花香自苦寒来”。 “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 能瓦全”、“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 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 强不息”
郑成功收复台湾、 戚继光抗倭
4)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 的是……
5、青少年在实践中应如何弘扬 民族精神?
① 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实际 行动为祖国增光添彩。
②遇到困难要乐观开朗、自强自信,并关心、 帮助、团结身边的同学 。
③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发扬艰苦奋斗精
九年级政治第五课

பைடு நூலகம்
12.青少年怎样发扬中华优秀文化?(1)做优秀文化的继承者、 弘扬者、传播者和建设者(2)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增强民族文 化的认同感(3)保持先进文化的旺盛活力(4)在学校开展过 “中国年”活动,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民间剪纸等传统工 艺 13.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 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4.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1)新民主主义时期: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2)新中国成立后:大庆精 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15.改革开放赋予民族精神哪些新的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 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 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增强
19.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请列举弘扬 传统美德的当代英模、时代先锋、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等 20.感受中华民族精神:(1)团结统一方面:名言警句:“定于 一”、“尚同一”、“一天下”;历史典故:郑成功收复台湾, 戚继光抗击倭寇(2)爱好和平方面:名言警句:“和为贵”、 “与人为善”、“和气生财”、“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敬 业乐群”、“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和”;历史典故:张骞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郑 和下西洋(3)勤劳勇敢方面:名言警句:“克勤于邦,克俭于 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君子以俭德辟难”、“率义 之为勇”、“见义不为,无勇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勇者不惧”、“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史典故: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4)自强不息方面:名言警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于忧患而死以安乐”、“胜 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不怨天,不尤人”、“老骥伏枥,志 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自古男儿当自强”;历史典 故: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左丘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司马迁忍辱著《史记》等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堂笔记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一节灿烂的中华文化第一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中华民族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P64-1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P65-13、中华文化内容及表现(6类)P65-24、中华文化的地位 P66-1-15、中华文化的影响 P66-1-3(1)国内影响(2)国际影响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的内容及构成?(6类)6、中华文化的影响?(1)国内影响:影响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中国发展道路(2)国际影响: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中国:针灸、春节、昆曲、京剧、古琴艺术、农历二十四节气、清明节、格萨尔(民间文学)(2)广西:桂剧、壮锦、采茶戏、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8、列举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必须抄写并背诵)(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安阳殷墟、故宫、周口店遗址、孔庙、拉萨布达拉宫(2)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江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3)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1)有利于我们更加珍重民族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2)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加强中外文化的交融(3)使世界文化百花园多姿多彩,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要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2)继承、发展和弘扬其积极方面;(3)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经过消化、吸收和创新,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1)增强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珍惜学习优秀民族文化的机会,说好普通话,写好中国字,做中华文化的践行者。
(2)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积极向来我国观光旅游的外国游客大力宣传我们中华文化,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文化交流的小使者。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复习知识点1、中华文化得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是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3、中华文化的地位: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中华文化的构成: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道德伦理等等。
4、中华文化的作用、影响: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这个的发展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生生不息,历久弥新6、中华美德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7、列举蕴含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孔融让梨、程门立雪、徙木为信8、列举几例富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京剧、武术、故宫、旗袍、饺子9、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10、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11、民族精神的含义、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2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13、民族精神的作用: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14、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1、怎样培育民族精神?培育民族精神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青少年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16民族精神在当代的新发展。
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17中学生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经典:九年级政治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

断得到发展,其具体体现有哪些?P72 ■ 7、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73
3
二、重点知识回顾
1、中化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地位?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 葩。
3、除材料中提到的几种民族精神外,中华民族精 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还有哪些具体体现?
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 航天精神、雷锋精神、劳模精神、奥运精神
14
4、结合实际谈一谈我们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 精神?
(1)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 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 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2)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3)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要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待外来文化, 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复习课
1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知识结构
第
第了
第中
三
四解
五华
课
课基
课文
认 清 基 本 国 情
本
化
国 策 和 发 展 战
与 民 族 精 神
略
2
一、本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1、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的原因P68 中华文化的内容:P67
2、中华文化的地位、影响和特点P68 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和特点: P69 ■ 4、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P70/ P73
15
2014 年 2 月 10 日 晚 八
九年级上册政治复习知识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
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
下面是为您推荐九年级上册政治复习知识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中华文化1. 各族人民是中华文化的缔造者。
2. 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3. 中华文化的组成(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
4. 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中华文化的力量如何?)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5. 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6. 中华文化的地位: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7. 中华文化的作用(影响)?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华传统美德8.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表现):① 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④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⑤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⑦ 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⑧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⑨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
9. 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精华。
10. 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弘扬民族精神11. 为什么要具有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政治第五《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知识点汇总
21
灿烂的中华文化
p66-69
1、如何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p66-68
(1)、产生: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民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永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来的中华文化。
(2)、构成:①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②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③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④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⑤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⑥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
(3)、发展: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4)、影响:①、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③、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
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2、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传统美德有何作用?应该如何发展?P69
(1)、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方面。
(2)、作用:中华传统美德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地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3)、发展与继承: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传承下去,青少年任重道远。
2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70—73
1、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70—71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
要组成部分。
(3)、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动力。
(4)、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p71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各有什么?p72
(1)、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2)、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3)、改革开放以来: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自由民族意识、法治意识、公平公正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4、如何对民族精神进行传承?p73
(1)、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青少年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