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网院大学语文(本)第二次作业
南大网院大学语文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古代文学家被誉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白居易2.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八个字?A. “通灵宝玉,妙不可言”B. “宝玉通灵,黛玉心伤”C. “通灵宝玉,大观园主”D. “宝玉通灵,人生如梦”3. 下列哪部作品属于现代小说?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红楼梦》D. 《围城》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清照《如梦令》B. 李煜《虞美人》C.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D. 杜甫《春望》5.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A. 莫泊桑B. 福楼拜C. 雨果D. 马克·吐温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篇经典?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7. 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人物?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李商隐8. “千里共婵娟”出自哪首诗?A.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B. 李白《静夜思》C. 杜甫《月夜忆舍弟》D.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9.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阿Q正传》B. 《呐喊》C. 《彷徨》D. 《故事新编》10. 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A. 王维B. 孟浩然C. 李白D. 杜甫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A. 《西游记》B. 《三国演义》C. 《红楼梦》D. 《水浒传》E. 《红楼梦》2. 下列属于中国古典诗词体裁的有:A. 词B. 诗C. 散文D. 传奇E. 唱和3.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E. 韩非子4. 下列哪些是现代著名作家?A. 鲁迅B. 老舍C. 巴金D. 曹禺E. 张爱玲5. 下列哪些是文学流派?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自然主义D. 象征主义E. 抽象主义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唐诗三百首”的编纂背景和意义。
南京网院大学语文Word版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一、阅读《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章,然后回答问题:(20分)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於孔子,曰:“季氏将有事於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於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脩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於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牆之内也。
”1.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有哪三条?答: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有:第一,“求!无乃尔是过与”认为是祭祀东山的主人,不可伐;第二,“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认为是在国境之内,不必伐;第三,“是社稷之臣也”认为是社稷国家的臣子,不应伐。
2.本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政治主张?答:文中体现的孔子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3.本文采用什么方式来展开议论的?答:本文中采用了“对话“的方式来展开讨论。
4.本文采取了哪种驳论方式?答:本文采用的驳论方式为“驳对方的论据”。
5.文中带下划线的一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答: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作用:引名人名言增强说服力。
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作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反诘:“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作用:强调对方身在其位,不能陈力尽职。
二、试以《滕王阁序》为例,简述骈文的几个特点。
南大网院补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炽热摇曳沆瀣一气B. 漫步狼藉遮天蔽日C. 瘦削振聋发聩毛骨悚然D. 漫无边际惊涛骇浪蜿蜒曲折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B. 他的书法作品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被许多收藏家争相购买。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D. 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3. 下列词语中,与“豁然开朗”意思相近的是()A. 一帆风顺B. 一马平川C. 一蹴而就D. 一挥而就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努力学习,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B. 这座大楼就像一座巍峨的城堡。
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D. 她的歌声像黄鹂一样婉转动听。
5. 下列成语中,与“刻舟求剑”意思相反的是()A. 指日可待B. 随波逐流C. 亡羊补牢D. 画蛇添足二、阅读理解(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在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名叫孔子。
他提倡“仁爱”、“礼治”,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简述孔子的主要思想。
(2分)2.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念的理解。
(3分)3. 你认为孔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还有哪些现实意义?(3分)三、作文(60分)题目:以“传承与创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立意鲜明,观点正确,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书写规范。
注意: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问答题(共10题,总分值100)1.请谈谈契诃夫短篇小说《苦恼》主人公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及小说要表现的主题。
(10 分)答:一、主人公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姚纳的苦恼是妻子、儿子都相继去世,生活贫困、孤苦无助,他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然而偌大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好对着自己的小母马诉说,因此车夫姚纳的苦恼更是一个冷漠、自私的社会给予他的孤独。
二、《苦恼》小说要表现的主题:小说描写一个老马夫姚纳儿子刚刚死去,他想向人们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若,无奈偌大的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够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能对着他的小母马诉说。
作品通过无处诉说苦恼的姚纳的悲剧,揭示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自私、冷酷无情,这正是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剪影。
《苦恼》的副标题是“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这句话出自《旧约全书》。
(一)、小说用以小见大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特色。
契诃夫小说总体艺术特征是以小见大。
《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都是通过小事件小人物反映整个社会或重大主题。
本篇小说车夫姚纳的故事本身极其简单,在常人看来,或者无可写之处,但是契诃夫却深刻挖掘其内涵,通过这件小事写出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特色。
这正是他小说总体风格的体现。
(二)、小说用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
小说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
姚纳与军人、三个年轻人的对话,不仅简洁生动,而且符合特定环境和场合下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能恰当地映射出人物此时此地的内在心理活动,具有鲜明的修改特点和很强的表现力。
(三)、对比手法与对应的暗示手法作者把“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从而收到强烈的表达效果。
作者先写了姚纳心中的苦闷三次与人倾诉都未成功,或者受人斥骂,或者受人嘲讽,或者根本不引人注意,三次与人倾诉,异中有同,总之是不被人理解和同情。
南大大学语文(本)第二次作业

题号 :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内容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自序说:“作此篇,兼怀子由。
弟苏辙。
《水调歌头》中最能体现“怀子由”的词句是()。
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题分数 :2”“子由”是苏轼的弟正确答案 :D题号 :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内容 :《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句中“溯洄”、“溯游”的意思分别是()。
A 、“溯洄”是顺流,“溯游”是逆流B、“溯洄”是逆流,“溯游”是顺流C、“溯洄”、“溯游”都是顺流D、“溯洄”、“溯游”都是逆流正确答案 :B题号 :3题型 :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 :2内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句中“溯洄”、“溯游”的意思分别是()。
A 、“溯洄”是顺流,“溯游”是逆流B、“溯洄”是逆流,“溯游”是顺流C、“溯洄”、“溯游”都是顺流D、“溯洄”、“溯游”都是逆流正确答案 :B题号 :4题型 :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 :2内容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词句是()。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正确答案:A题号 :5题型 :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内容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
A 、韩愈B、柳宗元C、白居易D、元稹正确答案 :C题号 :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内容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诗句中“当”的意思是()。
南京大学大学语文第二次作业

曹操《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的是()。
∙A、求贤若渴的苦闷∙B、求贤不得的沉吟∙C、礼遇贤才的态度∙D、接纳贤才的虚心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句中“溯洄”、“溯游”的意思分别是()。
∙A、“溯洄”是顺流,“溯游”是逆流∙B、“溯洄”是逆流,“溯游”是顺流∙C、“溯洄”、“溯游”都是顺流∙D、“溯洄”、“溯游”都是逆流标准答案:b说明: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词句是()。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
∙A、韩愈∙B、柳宗元∙C、白居易∙D、元稹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诗句中“当”的意思是()。
∙A、应当∙B、当作∙C、必定∙D、面对标准答案:d说明: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词句的作者是()。
∙A、李清照∙B、李白∙C、李煜∙D、李商隐标准答案:a说明: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前赤壁赋》中“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指的是()。
∙A、项羽∙B、吕布∙C、曹操∙D、周瑜标准答案:c说明: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杜甫《蜀相》一诗颈联出句的平仄类型和音步分别是()。
最新南大网院语文考试答案

1、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的末尾评论道:“《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请把这段评论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分析这段评语体现了司马迁的什么态度?(10分)答:《论语》说,“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自身行为不正,即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我看到李将军诚恳朴实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于言谈。
到他死的那天,天下认识和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
他那忠实的品格的确得到士大夫们的信赖么?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说话,可是树下自然会被人踩成一条小路。
”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却可以用来说明大道理呀。
这段评语体现了司马迁的态度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端正行去影响别人,为给众人树立好榜样!2、周厉王压制民众的批评,最终的下场是什么?召公说:“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夫民虑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这些劝谏语有什么启发意义?(用250-350字回答问题)(10分)答:“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自身行为不正,即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我看到李将军诚恳朴实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于言谈。
到他死的那天,天下认识和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推荐文档)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问答题 (共10题,总分值100)1.请谈谈契诃夫短篇小说《苦恼》主人公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及小说要表现的主题。
(10 分)答:一、主人公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姚纳的苦恼是妻子、儿子都相继去世,生活贫困、孤苦无助,他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然而偌大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好对着自己的小母马诉说,因此车夫姚纳的苦恼更是一个冷漠、自私的社会给予他的孤独。
二、《苦恼》小说要表现的主题:小说描写一个老马夫姚纳儿子刚刚死去,他想向人们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若,无奈偌大的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够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能对着他的小母马诉说。
作品通过无处诉说苦恼的姚纳的悲剧,揭示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自私、冷酷无情,这正是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剪影。
《苦恼》的副标题是“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这句话出自《旧约全书》。
(一)、小说用以小见大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特色。
契诃夫小说总体艺术特征是以小见大。
《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都是通过小事件小人物反映整个社会或重大主题。
本篇小说车夫姚纳的故事本身极其简单,在常人看来,或者无可写之处,但是契诃夫却深刻挖掘其内涵,通过这件小事写出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特色。
这正是他小说总体风格的体现。
(二)、小说用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
小说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
姚纳与军人、三个年轻人的对话,不仅简洁生动,而且符合特定环境和场合下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能恰当地映射出人物此时此地的内在心理活动,具有鲜明的修改特点和很强的表现力。
(三)、对比手法与对应的暗示手法作者把“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从而收到强烈的表达效果。
作者先写了姚纳心中的苦闷三次与人倾诉都未成功,或者受人斥骂,或者受人嘲讽,或者根本不引人注意,三次与人倾诉,异中有同,总之是不被人理解和同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名称:大学语文(本)第二次作业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起止时间:2015-5-4 至2015-5-29 23:59:00标准题总分:100详细信息: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内容:郭沫若《炉中煤》一诗,每一节都以“啊,我年青的女郎”开始,这种修辞手法称为()。
A、排比B、顶真C、反复D、层递正确答案:C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内容: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诗句中“正气”是()之“气”。
A、《论语》“血气方刚”B、《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C、《左传》“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D、《尔雅》“四气和谓之玉烛”正确答案:B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内容: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中,表达知音难觅情怀的语句是()A、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正确答案:D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内容:劝贾岛把“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改成“敲”字的人是A、韩愈C、苏轼D、欧阳修正确答案:A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写景物中,作者借以喻愁的是( )A、雕栏玉砌B、小楼东风C、春花秋月D、一江春水正确答案:D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秋夜》所写的事物中,在象征寓意上与枣树相近的是( )A、天空B、小粉红花C、小青虫D、月亮正确答案:C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前赤壁赋》中“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指的是()。
A、项羽B、吕布C、曹操D、周瑜正确答案:C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下列小说家中,具有“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的是()。
A、莫泊桑B、契诃夫C、托尔斯泰D、欧·亨利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风格特点是( )A、寓婉约于豪放B、寓豪放于婉约C、刚健豪放D、优美婉约正确答案:B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下列小说中,两种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的是()。
A、《苦恼》B、《米龙老爹》C、《麦琪的礼物》D、《断魂枪》正确答案:B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下列诗句中,“将”字意思为“将要”的是()。
A、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B、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C、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D、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正确答案:C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怀”的是()。
A、古今的兴衰B、文物的损毁C、山川的险要D、百姓的苦难正确答案:D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下列汉赋中属于抒情小赋的是:()。
A、《子虚赋》B、《上林赋》C、《西京赋》D、《登楼赋》正确答案:D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内容:《麦琪的礼物》的语言特点是( )A、诙谐幽默B、平易素朴C、清新优美D、雍容典雅正确答案:A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内容:《秋夜》一文所营造的意境是(A、冷寂深邃B、淡定宁静C、残败凋敝D、苍劲悲壮正确答案:A题号:1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内容:《湘夫人》中,通过描写事理颠倒的假想景象来表现人物内心焦虑和不安的诗句有( )A、鸟何萃兮藐中B、罾何为兮木上C、蛟何为兮水裔D、筑室兮水中E、遗余襟兮醴浦正确答案:ABC题号:1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内容:《长恨歌》诗中对李、杨早先的耽乐误国,有所讽刺的句子有()A、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B、汉皇重色思倾国C、从此君王不早朝D、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E、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正确答案:BCDE题号:1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内容:下列《前赤壁赋》的语句中,表现作者乐观情绪的有(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B、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C、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E、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正确答案:ADE题号:19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内容:下列诗句中哪些是描写杨玉环美丽动人的?()A、天生丽质难自弃B、回眸一笑百媚生C、云鬓花颜金步摇D、花钿委地无人收E、梨花一支春带雨正确答案:ABCE题号:20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内容:下列诗词句子中“君”是作者自指的有()。
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B、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C、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确答案:AD题号:2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内容:下列作品的作者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 )A、《五代史伶官传序》B、《张中丞传后叙》C、《种树郭橐驼传》D、《前赤壁赋》E、《马伶传》正确答案:ABCD题号:2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内容:《八声甘州》中反映借事抒情模式的诗句有A、不忍登高临远B、想佳人、妆楼颐望C、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nèn)凝愁D、关河冷落,残照当楼E、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正确答案:B C题号:2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内容: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诗属于()。
A、古体诗B、近体诗C、七律D、七绝正确答案:BD题号:24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内容:下列诗人中,以浪漫风格著称的有A、屈原B、陶渊明C、李白D、杜甫E、白居易正确答案:AC题号:2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内容:《香市>的艺术特点有A、透过香市今昔变化看农村经济凋敝,以小见大B、通过香市今昔变化来表现主题,对比十分鲜明C、往昔香市热闹情景的场面描写,层次特别清晰D、结尾处以香市主角的转移暗示主旨,画龙点睛E、武术班高级但看客反少,铺垫反托手法有力度正确答案:ABCDE题号:26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内容:朱自清《论气节》中所论的“气”与孟子的“浩然之气”以及文天祥《正气歌》所歌咏的“正气”都是一脉相承的。
1、错2、对正确答案:1题号:27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内容:《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句中“既望”指的是农历每月的十六日。
1、错2、对正确答案:2题号:28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内容:《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诗句中“火”是指大火星。
1、错2、对正确答案:2题号:29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内容:《论毅力》中,作者所强调的核心观点是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最终成功1、错2、对正确答案:2题号:30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内容:《香市》作者反映今昔香市“主角”转移的主要目的是反映农村经济的凋敝1、错2、对正确答案:2题号:31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内容:目眇眇兮愁予。
(《湘夫人》)愁予:使我(指湘君)愁若不已。
1、错2、对正确答案:2题号:32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内容: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声声慢》)怎生:怎样。
1、错2、对正确答案:2题号:33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内容:李白诗歌内容宏深博大,现实性强,风格沉郁顿挫。
1、错2、对正确答案:1题号:34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内容:屠格涅夫的《门槛》是散文。
1、错2、对正确答案:1题号:35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内容:《秋夜》属于散文诗1、错2、对正确答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