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中国药典》2020版—生物制品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生物制品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生物制品实验动物分为生物制品生产用实验动物和检定用实验动物。
生产用实验动物是指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实验动物,检定用动物则是用于生物制品检定的实验动物。
本通则是对生物制品生产用和检定用实验动物微生物与寄生虫学的质量控制要求。
实验动物的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一、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分类按照实验动物携带微生物与寄生虫情况进行等级分类,分为普通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级和无菌级实验动物。
普通级实验动物[conventional (CV) animal]系指不携带所规定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和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实验动物。
清洁级实验动物[clean (CL) animal]系指不携带普通级实验动物的病原,并且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级实验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 animal]系指不携带普通级和清洁级实验动物的病原,并且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无菌级实验动物[Germ Free (GF) animal]指无可检出的一切生命体的实验动物。
SPF 鸡胚是指由SPF 鸡所产的受精卵,在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条件下,经孵化后所生成的鸡胚。
疫苗生产与检定应采用适宜级别的实验动物,具体应符合相关各论的要求。
二、检测要求1、外观要求实验动物应外观健康、无异常。
2、微生物与寄生虫学检测项目常用实验动物检测要求见表1-8。
必须检测项目,在日常检查时必须定期检测;必要时检测项目,在供应商评估或者怀疑有感染时进行检查,根据需要而定。
3、实验动物质量检测频率一般不少于 3 个月。
表 1 生物制品生产用、检定用小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检测项目Hantavirus (HV)Ectromelia Virus (Ect.)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仙台病毒 Sendai Virus (SV)小鼠肺炎病毒 Pneumonia Virus of Mice呼肠孤病毒Ⅲ型Reovirus type Ⅲ (Reo小鼠细小病毒 Minute Virus of Mice脑脊髓病毒Theiler ’。
实验动物管理规定

实验动物管理规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常用到实验动物,因此,切实从购入、饲育、使用、环境、处理等全过程加强对实验动物的管理,确保实验教学安全、有效进行,特制定本管理规定:第一条利用实验动物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检定、检验和其他活动的实验室和个人,应当按照使用许可证许可范围,使用合格的实验动物。
实验前应对实验动物作常规检查(体重、体温、常见病等)和观察,所用动物应符合实验条件要求。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第三条实验动物的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分工,有利于促进实验动物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原则。
第四条实验动物的质量监督和质量合格认证制度的具体办法参照国家有关制定。
第五条实验动物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等方面的标准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有关规定。
第六条实验动物购入1.根据教学计划,各实验室每学期末提交实验动物使用品种、数量等计划单,由实验中心主任审批,交材料采购供应室采购。
2.购入或领取实验动物时,实验人员应向供应部门索取所用动物相应等级的由国家主管部门所颁发的质量合格证书、动物的遗传背景资料、动物微生物检查资料及动物年龄和健康等方面的资料。
3.动物健康检查,以外观为主。
主要内容包括:皮毛:有无光泽、出血、干燥;眼:有无眼屎、流泪、白内障、角膜损伤等;耳:有无外伤、耳壳曲折、中耳炎等;四肢:有无弯曲、脱臼、外伤、关节炎;肛门:有无下痢、血便、脱肛等。
4.实验动物购入后,实验教师要负责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七条实验动物饲养室及饲养器具准备1.饲养室面积应根据所购入动物的数量来确定。
面积太小,室内氨浓度很易超过20m g·L-1,对实验的动物疾病控制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2.饲养动物的器具等,应在动物购入前准备好。
准备的数量、规格应根据动物的品种和数量。
每笼收养动物数和分组情况而定。
垫料、饲料应按购入动物数量准备。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1

(三)杂交一代动物旳特征及应用 1.遗传和表型上旳一致性 2.杂交优势 3.杂合旳遗传构成 4.作为某些疾病研究旳模型
16
第二节 试验动物微生物与寄生虫学 质量控制
一、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旳危害性 1.影响试验成果 试验动物旳微生物和寄 生虫感染可不同程度干扰试验成果,从而 影响研究工作旳精确性和可靠性,甚至得 犯错误旳结论。隐性感染常造成动物生理 生化指标旳变化,使试验得不到应有旳成 果。或因试验处置,动物抵抗力下降,使 隐性感染显性化,造成疾病旳发生。
6
2、无菌动物旳特点 形态学变化
1. 消化系统: 盲肠膨大,易发生盲肠扭转,造成破裂。 2. 循环系统:心脏变小。 3. 免疫系统:胸腺上皮细胞变大,胞浆泡状构造和溶酶体变小。
生理学变化 1. 免疫功能:免疫应答慢,过敏反应、对异体移植物旳排斥反应
以及本身免疫现象消失或减弱。对微生物感染非常敏感。 2. 生长率:豚鼠、兔生长率降低,大、小鼠变化不大。 3. 代谢:水分代谢周期延长,肠管对水旳吸收率低。 4. 营养:体内不能合成VitB、VitK。 5. 抗辐射能力:增强。 6. 寿命:长于一般动物。
悉生动物
Gnotobiotics animal GN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 SPF
清洁动物
Clean animal CL
一般动物
Conventional
喂养条件
隔离系统
Isolation system
隔离系统
Isolation system
屏障系统
解剖、脏器、肠内容物、粪便取样
体外寄生虫检测
检测 检测报告
体内寄生虫检测
31
论实验动物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论实验动物的质量管理与控制2019-10-04⼀、实验动物质量管理法规与规范性⽂件1.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条例是⽬前全国性实验动物管理⼯作法律地位最⾼的法律性⽂件。
第⼀次以法规的形式全⾯的规范了实验动物及其管理⼯作。
①⾸次对我国实验动物确定了规范性的概念。
②明确了实验动物⼯作的主管机关是国家和地⽅的科学技术⾏政主管部门。
③为了实现实验动物质量的有效控制,要求依据标准,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质量检测。
并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④对实验动物种⼦质量和保种进⾏规定。
⑤规定了我国实验动物的等级划分,并对饲料的质量、饮⽔的卫⽣标准、以及垫料等的要求都提出了原则要求。
⑥规范实验动物的应⽤是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的最后⼀个关键环节,也是实验动物质量管理的⽬的。
⑦对实验动物的运输、进出⼝的控制与管理都作出了规定。
⑧实验动物从业⼈员资质管理和实验动物⼯作的奖励与惩罚。
都应由各地实验动物⼯作主管部门负责。
2.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这是我国实验动物主管部门第⼀个有关实验动物质量管理的专门的规范性⽂件。
①⽂件中明确提出了全国执⾏统⼀的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标准;②提出了全国实⾏统⼀的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制度;③提出了要建⽴"国家实验动物种⼦中⼼";④明确提出了实验动物⽣产和使⽤,实⾏许可证制度;⑤明确了建⽴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实⾏国家和省级两级管理。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的与实施,极⼤的推动了我国实验动物质量管理的规范化进程。
3.国家实验动物种⼦中⼼管理暂⾏办法是为7加强实验动物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科学的维持和管理我国实验动物资源,由科技部统⼀协调择优建⽴的中⼼。
其主要任务是引进、收集、保存实验动物品种、品系,研究保种新技术,培育新品种、品系,为国内外⽤户有偿提供标准的实验动物种⼦。
4.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中⼼引种、供种实施细则为了做好啮齿类实验动物的供种、引种⼯作,科技部授权啮齿类实验动物种⼦中⼼统⼀负责啮齿类实验动物的国外引种和国内供种⼯作。
实验动物与兽用生物制品检验和研发

约 10种兽 用疫 苗 和抗 血 清 约 1 0 0批 、 10亿 头 6 20 10
份( 羽份 ) 品 出厂检 验 中所 用 动物 种类 和 数 量 ( 产 除
小 鼠 、 鼠 、 外 ) 行 测 算 , 国 各 企业 每年 用 于 豚 兔 进 我
兽 用生 物制 品出厂检 验 的动物 数 量 约 为 : 2 0 0 鸡 4 00
实验 动物 与兽 用 生 物 制 品检 验 和 研 发
陈光 华
( 国兽 医药 品监 察 所 , 中 北京 10 8 ) 00 1
【 要 】 在兽 用 生 物 制 品 的 质量 检验 和研 发 中 , 验 动 物 的应 用 极 其 普 遍 。其 应 用 的历 史 悠 久 、 用 面 广 , 摘 实 使 涉
21 0 1年 l 0月
中国 比 较 医 学 杂 志
CHI NES OURNAL OF COMP AT VE MEDI I EJ AR I C NE
Oc o e ,2 tb r 01 1 V0 . No 1 . 1 1 21 . 0 1
第 2 l卷
第 1 、1期 01
面 的建 议 。
【 键 词 】 实 验 动 物 ; 用 生 物 制 品 ;检验 ; 发 关 兽 研 【 图分 类 号 】R 3 中 32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7 . 5 (0 1 1 、1 0 00 文 6 17 6 2 1 )0 1- 2 — 8 0 4
t o to e t d de e o he c nr ltssan v lpme to t rn r i lgc l. Th x si g p o l ms rl td t hea ma su e n t o to n fveei a b oo ias y e e itn r b e eae o t ni l s d i he c nr l tss o e e r h f v trna i lgc l ae d s u s d i t ril n o s g e to o te e t b ihme to a g e t r r s a c o ee i r b oo ias r ic s e n he a tce a d s me u g sins n h sa ls y n f lr e e p rm e tla i a ba e t g r nte u pl x e i na nm l s s o uaa e s p y, i r v me t f t qu lt sa a d t g r n e qu lt mp o e n o he aiy tnd r s o uaa t e aiy, r n wa o ee l f t ug ta d mprv me f l ws n rgua in t d c e s t e u b r o x e i n a anma s s d nd eifr e ho h n i o e nto a a d e lto s o e r a e h n m e f e p rme tl i l u e a r n oc d
第十章 兽医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另一方面,质量不好或者有问题的制品,不仅在使用后得不到应 有的效果,甚至可能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2、同批冻干制品分若干柜冻干者,应以柜为单位, 每柜抽样5瓶;
3、诊断液每批抽样5瓶。
4、效力检验,同批疫苗分为若干组分装时应逐组随 机抽样检验,抽取样品数依需要而定。
二、无菌检验与纯粹检验
生物制品(除另有规定者外)都不应有外源微生物 污染,灭活疫苗不得含有活的本菌或本毒。
(一)检验用培养基
不同产品所用的培养基和检验方法不同,通常选择 最适宜于各种易污染细菌生长而对活菌制品细菌不适 合生长的培养基。
一、兽医生物制品的管理体系
1、《兽医生物制品制造及检验规程》
1952年,农业部颁布了第一部《兽医生物制品制造及检验规 程》,统一了兽医生物制品的质量标准,建立了兽医生物制品 监察制度,设立了中国兽药监察所(原名为中央农业部兽医生 物制品监察所,简称中监所)。
中监所是我国兽医生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和鉴定的国家级 专业技术机构,由农业部领导,负责全国兽医生物制品质量监 督、抽检制品和对制品质量检验和鉴定的最终技术仲裁;负责 检验用标准品、参照品和生产、检验用菌(毒、虫)种的研究、 制备、标定、鉴定、保管和供应,培训技术人员,开展学术交 流活动等。
厌氧性及需氧性细菌的检验:硫乙醇酸盐培养基 (T.G)、酪胨琼脂培养基(G.A);
霉菌及腐生菌检验: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G.P)。
(二)检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1、含甲醛、苯酚和汞类等防腐剂及抗生素的制品
实验动物的分类和质量控制

1、dw(dwarf,侏儒):隐性突变,缺乏生长激素和 甲状腺激素,纯合子dw/dw。
2、hr(hairles,无毛):生后14天脱毛(几乎裸体) ,多用于皮肤放射效应。
3、dy(dystrophia musculairs,肌失养症):纯合子 dy/dy,生后2-3周后肢瘫痪。
常见的远交(封闭)群动物
2. 大鼠
Wistar大鼠,SD大鼠。
3. 兔
新西兰兔、青紫蓝兔、日本大耳白 兔等。
命名
• 1、用2-4个大写字母表示。 • 2、保持者与品系名称之间用冒号隔开。 • 如:N:NIH-nu/nu
封闭群的特点及应用
1、遗传组成具有很高的杂合性。
1 由于杂合性,导致个体间的反应具有差异,因 此,个体间的重复性各一致性差,一般作为遗 传实验的基础群体。
原因:1、有害隐性基因的暴露。 2、多基因平衡的破坏。
常见的近交系动物
1.近交系小鼠 1) C57BL/6J:第一个基因组测序工程的动物
,常作为遗传工程的研究。 2) BALB/c:主要作为单抗的研制。 3) DBA:第一个近交品系小鼠。 4) 129/sv:作为基因敲除的ES来源。 5) FVB:雄性原核大,作为显微注射的首选
杂交群的特点及应用
1、遗传和表型上的一致性
就某些生物学特征而言,杂种一代比近交系 动物具有更高的一致性,不容易受环境因素变化的 影响,可广泛地适用于营养、药物、病原和激素的 生物评估。
2、杂交优势 克服了近交衰退现象。
杂交群的特点及应用
3、同基因型
具有杂合的遗传组成,同时又能接受两个亲本 品系的细胞、组织、器官和肿瘤的移植,适用于 免疫学和发育生物学等研究领域。
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和质量管理

What is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port
精品ppt模板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683号公告 (2006年7月12日)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兽药注册办法》、《新兽药研制管理 办法》规定制定:
《兽用生物制品通用名命名指导原则》 《兽用生物制品安全和效力试验报告编写指导原则》 《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用细胞系试验研究指导原则》 《兽用生物制品菌(毒、虫)种种子批建立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兽用生物制品菌(毒、虫)种毒力返强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兽用生物制品实验室安全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兽用生物制品实验室效力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兽用生物制品稳定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兽用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兽用诊断制品试验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精品pp《t模兽板用免疫诊断试剂盒试验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What is
质量管理的组织系统
精品ppt模板
(三)管理条列、规范、办法、规定和规程
《兽药管理条例》2004年3月24日国务院第4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 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即“兽药GMP”,2002年年3月19日经农业 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2年6月19日起施行。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2001年9月17日业经农业部常务会议审议 通过,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4) GMP强调有效性的证实,即对一个工序或一件用具或设 备在用于生产之前,要经过验证。证明符合要求和有效,以 保证产品的质量。
(5) GMP要求有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的权力分立。 在组织上,生产部门和质控部门的地位平行。实行GMP管 理的单位,生产部门和质控部门负责人不能兼职。
(6) GMP强调人员素质、卫生要求、无菌要求、核对制度以 及质量监督和检查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鼠棒状杆菌 Corynebacterium kutscheri
●
●
●
泰泽病原体 Tyzzer's organism
●
●
●
大 肠 杆 菌 O115 a,C,K(B)Escherichia coli O115 a,C,K(B)
〇
〇
〇
嗜肺巴斯德杆菌 pneumotropica
Pasteurella -
生物制品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生物制品实验动物分为生物制品生产用实验动物和检定用实验 动物。生产用实验动物是指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实验动物,检定用动 物则是用于生物制品检定的实验动物。 本通则是对生物制品生产用和检定用实验动物微生物与寄生虫 学的质量控制要求。实验动物的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一、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分类 按照实验动物携带微生物与寄生虫情况进行等级分类,分为普通 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级和无菌级实验动物。 普通级实验动物[conventional (CV) animal]系指不携带所规 定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和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实验动物。 清洁级实验动物[clean (CL) animal]系指不携带普通级实验动 物的病原,并且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 实验动物。 无 特 定 病 原 体 级实 验 动 物 [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 animal]系指不携带普通级和清洁级实验动物的病原,并且不携带主 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无菌级实验动物[Germ Free (GF) animal]指无可检出的一切生 命体的实验动物。 SPF 鸡胚是指由 SPF 鸡所产的受精卵,在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条件 下,经孵化后所生成的鸡胚。 疫苗生产与检定应采用适宜级别的实验动物,具体应符合相关各
检测项目
清洁级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LCMV)
〇
汉坦病毒 Hantavirus (HV)
〇
鼠痘病毒 Ectromelia Virus (Ect.)
●
小鼠肝炎病毒 (MHV)
Mouse Hepatitis Virus
●
仙台病毒 Sendai Virus (SV)
●●ຫໍສະໝຸດ 肺炎克雷伯杆菌 Klebsiella pneumoniae -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
●
●
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nemoniae
-
〇
〇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hemolyticstreptococcus
β- -
〇
〇
绿脓杆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〇
〇
〇
卡氏肺孢子虫 Pneumocystis carinii
〇
〇
〇
全部蠕虫 All Helminths
●
●
●
鞭毛虫 Flagellates
-
●
●
纤毛虫 Ciliates
-
●
●
注:●必须检测项目,要求阴性,〇必要时检测项目,要求阴性,-不要求检测。
表 2 生物制品生产用地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 小鼠肝炎病毒 Mouse hepatitis virus (MHV) 小鼠细小病毒 Minute virus of mice(MVM) 小鼠脊髓灰质炎病毒 Mouse poliovirus(MPV) 仙台病毒 Sendai virus(S V) 汉坦病毒 Hantaan virus(HV) 淋巴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LCMV) 猴病毒 5 Simian virus 5(SV5) 大鼠 K 病毒 Kilham rat virus(KRV) 吐兰病毒 Toolans H-a virus(H-a V)
清洁级 ● ●
-
SPF 级 ● ● ● ● ● ●
● ● ●
地鼠多瘤病毒 Hamster polyoma virus(HPV)
-
●
逆转录病毒 Retroviruses
-
〇
呼肠孤 3 型病毒 respiratory enteric orphan virus 3(Reo-3) -
●
小鼠肺炎病毒 Pneumonia virus of mice(PVM)
检定用 SPF 级 〇 〇 ● ● ● ●
● ● 〇 〇 〇 ● 〇 〇
生产用
〇 〇 ● ● ● ●
● ● 〇 〇 〇 〇 ● 〇 〇
皮肤病原真菌 Pathogenic dermal fungi
〇
〇
〇
念珠状链杆菌 Streptobacillus moniliformis 〇
〇
〇
支原体 Mycoplasma spp.
论的要求。
二、检测要求 1、外观要求 实验动物应外观健康、无异常。 2、微生物与寄生虫学检测项目 常用实验动物检测要求见表 1-8。必须检测项目,在日常检查时必须定期检测;必要时检测项目, 在供应商评估或者怀疑有感染时进行检查,根据需要而定。 3、实验动物质量检测频率一般不少于 3 个月。
表 1 生物制品生产用、检定用小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检测项目
●
小鼠肺炎病毒 Pneumonia Virus of Mice (PVM)
-
呼肠孤病毒Ⅲ型 Reovirus type Ⅲ (Reo3)
-
小鼠细小病毒 Minute Virus of Mice (MVM) -
小 鼠 脑 脊 髓 炎 病 毒 Theiler ’ s Mouse Encephalomyelitis Virus(TMEV)
-
●
●
螺杆菌(Helicobacter spp.)
-
●
●
牛 棒 状 杆 菌 ( Corynebacterium bovis, C.bovis)
-
-
〇
体外寄生虫(节肢动物)Ectoparasites
●
●
●
弓形虫 Toxoplasma gondii
●
●
●
兔脑原虫 Encephalitozoon cuniculi
-
小鼠腺病毒 Mouse Adenovirus (Mad)
-
多瘤病毒 Polyoma Virus (POLY)
-
小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 -
沙门菌 Salmonella spp.
●
假结核耶尔森菌 pseudotuberculosis
Yersinia 〇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Yesinia enterocolitica 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