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中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方案物质分析方法验证是确保实验室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的重要步骤。
验证方案是根据相应的法规、准则和指南来制定的,旨在提供明确的实验室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标准。
以下是一个关于物质分析方法验证方案的详细描述,包括验证目标、实施步骤和结果解释。
一、验证目标1.确定分析方法是否足够准确和可靠,以满足监管机构的要求和行业标准。
2.确定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即该方法是否适用于特定样品类型和矩阵。
3.确保实验室分析设备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性能稳定性。
二、实施步骤1.选择合适的验证样品:根据实验室所涉及的应用领域和样品类型,选择一定数量和范围的样品进行验证。
2.样品准备:对于涉及样品预处理的方法,如提取、浓缩等,按照方法要求进行样品的准备。
3.参考方法的建立:验证样品和参考方法之间的结果比较是验证方法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如果没有可用的参考方法,可以选择其他方法进行比较。
4.准确性评估:确定方法的准确性,包括从反应的选择性、灵敏性和偏倚等方面进行评估。
例如,可以进行内标法、标准样品法或平行样品法。
5.精密度评估:确定方法的精密度,包括重复性和中间性的评估。
例如,可以进行重复性试验和不同实验员的中间性试验。
6.确定方法的线性范围:在方法的线性范围内进行一系列稀释或浓度变化试验,确定方法的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
7.确定方法的限值:根据参考方法或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方法的检出限、定量限和限量限。
8.确定方法的稳定性:评估方法所需的稳定性,包括短期稳定性、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
例如,可以进行样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
9.确认方法的适用性: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方法的适用性验证,包括对样品矩阵的适应性、干扰物质的影响等。
三、结果解释1.根据验证结果,确定分析方法是否满足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的要求。
如果符合要求,可进行分析实验的正式应用。
2.如果有部分验证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进一步优化方法,重新进行验证或根据结果进行确认范围的限制。
HPLC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

HPLC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HPLC(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环境等领域。
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HPLC方法进行验证是非常必要的。
HPLC方法验证包括了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灵敏度、特异性和系统适应性等方面的评估。
首先,准确性是衡量方法是否精确地测量目标物质含量的能力。
方法准确性的验证包括添加回收试验、标准品浓度重现性试验以及样品稀释后的测试。
通过添加已知浓度的目标物质到待测样品中,在不同浓度下测定回收率,可以评估方法的准确性。
其次,精密度是衡量方法在短期内进行重复实验的一致性。
精密度的验证包括了重复测定试验以及系统精密度试验。
通过重复测定同一样品多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可以评估方法的精密度。
线性范围是指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目标物质含量与测定结果之间的关系。
验证线性范围时,需要测试少量目标物质的浓度,以及相对较高的浓度,测定结果在一定限度内应与浓度成比例关系。
灵敏度是指方法在检测限下测定目标物质的能力。
灵敏度的验证包括了检测限试验和定量限试验。
检测限试验是通过在基质中添加多个不同浓度的目标物质溶液,确定出检测限。
定量限试验是通过在基质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目标物质溶液,确定出定量限。
特异性是指方法所测定的目标物质与其他干扰物之间的选择性。
特异性的验证包括了干扰物试验和选择性试验。
通过加入干扰物到目标物质溶液中,然后进行测定,确定干扰物是否对结果产生影响。
选择性试验是通过测定其他可能存在的相关物质浓度,确定是否与目标物质有影响。
最后,系统适应性主要是验证HPLC仪器和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系统适应性的验证包括了仪器精度试验和仪器稳定性试验。
精度试验是通过测定标准品溶液的浓度,评估仪器的精度。
稳定性试验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定,评估仪器的稳定性。
在进行HPLC方法验证时,需要根据相关规范文件,制定详细的验证计划和方案,确保验证方法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

#1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药审中心黄晓龙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有关物质检查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药品中的有关物质泛指在药品的生产与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杂质或降解产物。
由于这些有关物质的存在会影响到药品的纯度,进而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有关物质的控制是药品研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在药品审评中一直重点关注的要点之一。
而要对有关物质进行严格的控制,就离不开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这就涉及到分析方法的筛选与验证。
从现有的申报资料看,药品研发单位已基本上意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重要性,但是对验证时各具体指标是否可行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从而难以对验证结果进行评判。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0.2%,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0.1%、0.2%和0.3%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
该项目的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定量限至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该杂质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0,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有关物质方法验证方案

分析方法预验证方案方案名称:XXXX有关物质测定方法预验证方案方案编号:版本号:01版起草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目录1.概述 (1)2.分析方法 (1)2.1试剂 (1)2.2对照品 (1)2.3样品 (1)2.4仪器 (1)2.5色谱条件 (2)2.6溶液的配制 (2)2.7测定方法 (3)2.8计算 (3)3.方法验证 (3)3.1验证项目、验证方法及接受标准 (3)3.2系统适用性 (5)3.3专属性 (7)3.4精密度 (11)3.5线性 (12)3.6 定量限及检测限 (15)3.7准确度 (16)3.8溶液稳定性 (18)4.版本历史 (20)1.概述本品为xxxx注射液,规格为xxxx。
本品各国药典均未收载,本方法是参照欧洲药典(EP10.4)、美国药典(USP43)、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xxxx原料质量标准及英国药典(BP2020)收载的xxxx注射液质量标准及xxxx注射液进口注射标准(I物质A)项下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512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本品的有关物质方法。
本预验证实验是为了确保该分析方法能够适用于当前本品有关物质的测定。
验证参数包括:系统适用性、专属性、重复性、精密度、线性、定量限(LOQ)、检测限(LOD)、准确度和溶液稳定性。
2.分析方法2.1试剂2.2对照品2.3样品2.4仪器2.5色谱条件色谱柱:C18,250×4.6mm,5μm或效能相当的色谱柱;检测波长:XXXnm;柱温:40℃;流速:1.0ml/min;进样体积:20μl;流动相A:0.2%磷酸氢二胺(pH7.5),流动相B:甲醇-异丙醇(87:13)。
梯度洗脱条件:时间(min)流动相A(%)流动相B(%)X X XX X XX X XX X XX X X2.6溶液的配制2.6.1 流动相流动相A:取磷酸氢二胺2g,加水1000ml溶解,用磷酸调pH值至7.5,过滤,取滤液,即得;流动相B:量取甲醇1000ml,超声,即得。
浅议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接受标准

浅议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接受标准李正邦(杭州民生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311121)摘要目的:阐述HPLC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各验证项目的接受标准。
方法与结果:介绍HPLC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各验证项目的目的和操作,参阅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其接受标准。
结论:正确理解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制定合理接受标准的基础;规范的方法验证需要一个较为公认的接受标准。
关键词:HPLC;有关物质;方法验证;接受标准Discussion on Acceptance Criteria of 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 of Related SubstancesLi Zhengbang (Hangzhou Minsheng Institute for Pharma Research Co., Ltd., Hangzhou 31112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laborate the acceptance criteria for each validation subject of HPLC analytical method for related substances. Methods and Results: Introduce the purpose and operation of method validation for HPLC related substances, combining literature research with actual work experience, and propose the acceptance criteria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Conclusion: Formulating reasonable acceptance criteria is based on understanding correctly the purpose of method validation of related substance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more recognized acceptance criteria for standardizing method validation.Key words: HPLC; related substances; method validation; acceptance criteria有关物质主要是指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带入的起始原料、中间体、反应副产物,以及贮藏过程中的生成降解产物等。
药审中心: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学验证的项目及可接受标准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学验证的项目及可接受标准药审中心黄晓龙药品中的有关物质泛指在药品的生产与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杂质或降解产物。
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0.2%,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0.1%、0.2%和0.3%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
该项目的可接受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在定量限至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该杂质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0,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3.精密度1)重复性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5%。
2)中间精密度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该杂质峰与其它峰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
5.检测限杂质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6.定量限杂质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
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杂质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5.0%。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技术指导原则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有关物质检查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药品中的有关物质泛指在药品的生产与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杂质或降解产物。
由于这些有关物质的存在会影响到药品的纯度,进而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有关物质的控制是药品研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在药品审评中一直重点关注的要点之一。
而要对有关物质进行严格的控制,就离不开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这就涉及到分析方法的筛选与验证。
从现有的申报资料看,药品研发单位已基本上意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重要性,但是对验证时各具体指标是否可行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从而难以对验证结果进行评判。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0.2%,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0.1%、0.2%和0.3%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
该项目的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定量限至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该杂质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0,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药品中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药审中心 黄晓龙

1.准确度
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 0.2%,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0.1%、0.2%和0.3%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0,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3.精密度
1)重复性
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5%。
2)中间精密度
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
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该杂质峰与其它峰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
5.检测限
杂质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该项目的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验证方法为:
在定量限至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该杂质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8、系统适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1:空白辅料溶液
溶液2:在产品处方空白辅料中加入适量杂质对照品溶液,倍比稀释至目标浓度。
可接受标准
LOD: 按照检验SOP处理后进样空白辅料溶液,记录色谱图,计算平均噪音;连续10次进样处理后的检测限浓度溶液,记录色谱图;S/N要求:≥3;RSD%要求: 20% ;
LOQ:按照检验SOP处理后进样空白辅料溶液,记录色谱图,计算平均噪音;连续10次进样处理后的定量限浓度溶液,记录色谱图;S/N要求:≥10;RSD%要求: 20% ; 平均回收率80-120%;
溶液配制
在产品处方空白基质中加入适量对照品分别制备4X3样品(定量限,50%,100%,150%限度浓度),每个浓度制备3份溶液,按照SOP处理后进样,记录色谱图。
定量限≤忽略限(或报告限)
其它要求:拖尾因子(T) 理论塔板数(N) 分离度( R) 容量因子.
4.线性及范围
定义
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定响应值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呈比例关系的程度。范围系指分析方法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要求时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溶液配制
在产品处方空白基质中加入分别加入适量杂质对照品溶液制备不少于5个浓度, 包括,空白基质,定量限,25%, 50%, 100%和150% 限度浓度;按照SOP处理样品,每个浓度进样2次。
各破坏溶液中新增降解杂质与主峰及已知单杂R≥1.5;
(可调整,至少保留主峰与相邻杂质R的标准)
各破坏溶液中主峰的纯度因子≥990;
2.系统适用性(在其他项目的验证过程中应考虑是否先符合系统适用性)
定义
系统适用性是为了评价色谱系统处在一种正常的工作状态的一种评价方式。一般来说由少量的几个参数进行评估,例如理论塔板数、拖尾因子、分离度等参数。
溶液配制
杂质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10次,记录色谱图。
可接受标准
要求:拖尾因子(T)理论塔板数(N)分离度( R) 容量因子符合要求;
重复进样保留时间的RSD符合要求;
重复进样峰面积RSD不大于10%。
(或符合专论中的系统适用性要求)
3.检测限及定量限
定义
检测限定义为样品中被分析物能够检出但无需准确定量的最低量。定量限(LOQ)定义为能够以适当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对样品中的被分析物进行定量测定的最低量。
可接受标准
要求:测定结果间RSD不大于10%;
报告RSD置信区间(0.95)
2组数据:RSD不大于10%;
报告RSD置信区间(0.95)
重现性下进样序列
溶液名称
进样针数
空白溶液
1针或2针
系统适应性溶液
根据专论确定
对照液
3/5/6针(根据RSD定)
供试液6份
各1针
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含量与精密度可接受范围(2020药典)
可接受标准
报告线形图,线性公式;R2应不低于 0.990;
│截距│%应低于 10%;报告残差平方和;
5.精密度(对方法n次重复,不是对某个溶液n次重复)
定义
精密度为在相同分析条件下的一组测量值相互接近的程度。ICH定义精密度含有3个部分,即重复性(repeatability)组间精密度(intermediate precision)和重现性(reproducibility)
验证结果/报告
—
方案实施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专属性 (专属性的研究一般优先于其它验证项目,为方法首要的属性)
定义
专属性定义为当预料到一些组分可能存在时,准确无误地检测被分析物的能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空白干扰实验
溶液配制
空白溶剂溶液
空白辅料溶液
样品溶液
API溶液
对照品溶液
样品+对照品溶液
可接受标准
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空白加样中目标杂质的保留时间(Rt)应一致;
待测成分含量
待测成分质量分数
重复性(RSD:%)
重现性(RSD:%)
(%)
(ppm或ppb)
(㎎/g或ug/g)
(g/g)
100
1000㎎/g
1.0
1
2
10
100000ppm
100㎎/g
0.1
1.5
3
1
10000ppm
10㎎/g
0.01
2
4
0.1
1000ppm
1㎎/g
0.001
3
6
0.01
100ppm
确认验证方案已经过相关人员批准
相关文件
与方法验证的工作相关的文件均为最新版本,且已获批准。
设备确认
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经过校准或检定
试剂、试液、标准品确认
试剂、试液是否在有效期内
验证实施
包括验证参数,可接受标准,验证的具体实施办法等
测试记录
验证过程中的记录,图谱等均应包含在验证方案中
偏差报告
验证中若发生偏差,偏差应被记录
未破坏供试液;
各破坏试验空白溶液;
酸破坏试验;
碱破坏试验;
氧化破坏试验;
关照破坏试验;
高温破坏试验。
注释:1.ICH 01B要求光强度总量要达到1.2×106Lux hours
2.破坏后主峰含量的计算:用未破坏供试液为对照液进行外标计算破坏后主峰含量,降解率在5-10%,降解率与总杂偏差≤5%
可接受标准
100ug/g
0.0001
4
8
0.001
10ppm
10ug/g
0.00001
6
11
0.0001
1ppm
1ug/g
0.000001
8
16
10ppb
0.01ug/g
0.00000001
15
32
6.准确度
定义
确度定义为测定值与真实值或认可的参考值之间接近的程度。准确度也可以定义为方法的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药品中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
一份完整的验证方案应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内容
备注
封皮
方案号,版本号
签批
也可以设计在封皮上
验证目的和概述
主要描述此次验证的目的和一些基本情况,是首次验证还是周期性验证
职责
规定不同人员在此次验证中的职责
人员/培训确认
确认方案实施人经过有效的培训,且培训合格,有相应的培训记录
方案批准
重复性
溶液配制
对照液,1份;
供试液或100%加标液或杂质限度的主成分考察溶液,6份
可接受标准
RSD(n=6)见下表
重现性
溶液配制
同重复性
可接受标准
RSD(n=6)≤见下表
RSD(n=12)≤见下表
重复性与重现性已知单杂含量均值(或主成分则以主峰计)的绝对差值≤0.05%(可调整)
中间精密度
溶液配制
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的分析员、色谱柱和仪器,使用同批产品,重复<Repeatability>的测试,比较两组数据
空白溶剂、辅料及API对杂质测定无干扰(不大于积分阈值);
滤膜滤过后的空白辅料溶液,样品溶液,加标溶液,对照品溶液与过滤前峰面积的RSD符合SST要求,杂质峰个数不得增加,杂质个数及保留时间应一致。
不同弃去体积后所得色谱图符合上述要求;
各个色谱图中Rs≥1.5, 峰的纯度检测符合要求。
强制降解试验
溶液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