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知识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茶叶培训课件

茶叶培训课件
茶叶培训课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茶文化简介 • 茶叶基础知识 • 茶叶的冲泡技巧 • 茶叶的鉴别与收藏 • 茶道与茶文化 • 茶叶的保健功能
01
茶文化简介
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茶的发现和早期利用
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最初被作为药品和饮料使用。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逐渐融入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滋味鉴别
品尝茶叶的味道,包括苦、涩、甘 、鲜等口感,判断茶叶的品种和质 量。
汤色鉴别
观察茶汤的颜色、亮度、澄清度等 ,判断茶叶的品种和质量。
茶叶的收藏技巧
选品收藏
存放环境
选择品种优良、品质上乘的茶叶进行收藏, 如普洱茶、黑茶等。
保持存放环境的干燥、通风、阴凉和清洁, 避免茶叶受潮、霉变和污染。
包装方式
矿物质
茶叶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如钾、钙、镁等 ,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03
茶叶的冲泡技巧
茶具的选择与使用
茶壶
茶壶是冲泡茶叶的主要器具, 宜选用紫砂壶或瓷器壶。在选 择茶壶时,要确保壶口宽敞、
出水顺畅。
茶杯
茶杯是用来盛放茶汤的器皿。在 选择茶杯时,要选用质地轻薄、 颜色洁净、花纹优美的瓷器杯或 玻璃杯。
茶盘
茶盘是用来放置茶具、茶叶、茶汤 等物品的器具。在选择茶盘时,要 选用质地坚固、表面光滑的竹制或 木质茶盘。
茶叶的用量与泡茶水温
茶叶的用量
在冲泡茶叶时,茶叶用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茶汤的味道和品 质。一般情况下,一人份的茶叶用量为3-5克。
泡茶水温
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来冲泡。一般来说,绿茶和 黄茶需要用80-85℃的水温进行冲泡,红茶需要用90-95℃的 水温进行冲泡,乌龙茶需要用95-100℃的水温进行冲泡。

《茶叶知识培训》课件

《茶叶知识培训》课件
2 茶叶的营销策略和销售技巧
茶叶企业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如电商渠道和体验营销等,以吸引和留住消费者。
3 茶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茶叶行业将继续向多元化、品质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开拓市场,提升品牌形象。
总结和展望
茶叶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通过学习茶叶知识,可以更好 地鉴赏和品味茶叶,享受生活 中的一份静谧与美好。
茶叶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污染。
茶叶的品饮技巧和礼仪
品饮茶叶时,注意水温、冲泡时间和泡茶的仪式,以尽享茶叶的美味。
茶叶与健康的关系
茶叶富含抗氧化剂和多种营养物质,与心血管健康、免疫力增强有关。
茶叶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1 茶叶的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
茶叶市场正不断发展壮大,消费者对高品质、有机和特色茶叶的需求不断增加。
茶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茶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 成部分,传承和发展茶叶文化 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和 精神。
茶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性
茶叶行业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茶叶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 发展。
茶叶的制作过程
1
茶叶的采摘和选料
茶叶的制作始于采摘新鲜的茶叶叶片,来自进行筛选和分类以确保质量。2
茶叶的加工和制作
茶叶经过捣、揉、烘等工序,以促使茶叶的发酵或不发酵,塑造各种独特的口味。
3
茶叶的质量评定标准
茶叶的质量评定标准包括外观、香气、口感等方面,确保茶叶的品质。
茶叶的保存和品饮
茶叶的保存方法
《茶叶知识培训》PPT课 件
欢迎来到《茶叶知识培训》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一同探索茶叶的起 源和历史,分类和特点,制作过程,保存和品饮技巧,以及茶叶市场和发展 前景。让我们开始茶叶之旅吧!

茶文化知识培训资料PPT(共38页)

茶文化知识培训资料PPT(共38页)

茶叶的分类——六大茶类
青茶、是半发酵茶、也叫乌龙茶 有以 下有名种类:产自台湾冻顶乌龙茶、产 自福建安溪的铁观音、产自福建武夷山 的武夷岩茶、产于广东潮州的凤凰单枞、 产自福建厦门东方美仁、产于广东潮安 凤凰水仙。
红茶、是前全发酵茶 主要有功夫红茶 (滇红、祁门红、小种红茶(安溪正山 烟小种)和红碎茶(广东英红)。
贵州茶叶概况
贵州是国内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条件兼具的 原生态茶区,也是中国最适宜种茶的区域之一和高品 质绿茶的重要产地。“幽深不见人,苍翠万千里”, 使得贵州环境污染小,农药化肥施用量远低于全国平 均水平,是无公害、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天然的理想 种植区域。据农业部茶叶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按无公害 茶叶标准对贵州茶叶进行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湄 潭、晴隆两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20个创建无公害 农产品(种植业茶叶)基地县,凤冈县被授予“中国 有机富锌富硒茶之乡”。目前,全省通过无公害茶、 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认证的茶园面积分别为17万亩、6 万亩和23.5万亩,有机茶茶园面积居全国前列。
贵州茶叶生产区域分布
黔北锌硒优质绿茶产业带:遵义所辖区 域和铜仁西部北部区域培育和扶持区域 内重点优质绿茶和苦丁茶加工企业,生 产多种外形的名茶和有机绿茶。
茶叶的分类——六大茶类
黄茶 属微发酵茶类,和绿茶或不同的 是有闷黄工序。排得上名的有湖南的君 山银针,四川的蒙顶黄芽,浙江的平阳 黄汤,安徽的霍山黄芽和黄大茶等。
白茶 属轻微发酵茶类,有名的品种有 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茶叶的分类——六大茶类
黑茶 后发酵茶,主要采割未木质化的粗 老或故意护粗老的是茶树新稍在炒青茶 工艺中增加渥堆工序加工而成的发酵茶。 黑茶经压制成为砖茶、饼茶后,主要用 于边销。因成本低,价格也低,利于以 肉食为主而且一日多餐的边疆牧民们饱 食后的消化。代表茶有六堡茶、普洱茶 (熟茶)、康砖、伏砖等。

培训材料_茶叶基础知识 发

培训材料_茶叶基础知识 发
黄大 安徽“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 茶
精品课件
基本工艺 (初制)
杀青 揉捻 闷黄 干燥
精品课件
白茶
轻微发酵茶 品质特征
成茶满披茸毛 色白如银 汤色清淡
精品课件
分类
按品种:大白、水仙白、小
白。
按芽叶嫩度:白毫银针、白
牡丹、贡眉。
白牡丹
精品课件
白毫银针
基本工艺 (初制)
鲜叶 萎凋
干燥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茶叶冲泡几次为宜?
可溶物浸出为准,以冲泡3次为佳。 据分析用沸水冲泡红茶、绿茶、花茶3分 钟后,第一次溶出可溶物总量50%以上, 第二次30%以上,第三次为10%左右。
从营养角度分析,以冲泡两次为宜。 茶叶中的有效成分维生素、氨基酸、多 种无机物等,第一次冲泡时有80%被浸 出,第二次冲泡浸出量已达95%以上。
黑茶
黑茶
后发酵茶
品质特征
原料叶老梗长 香味醇和不涩 汤色橙黄(红)
精品课件
分类
云南普洱 四川边茶 湖南安化黑茶 湖北老青茶 广西六堡茶
精品课件
基本工艺 (初制)
鲜叶 杀青 揉捻 渥堆 干燥
精品课件
再加工茶类
精品课件
花茶
紧压茶 萃取茶 果味茶 含茶饮料 药用保健茶
……
精品课件
花茶
熏花茶 工艺花茶 花草茶

闽南乌龙:安溪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


广东
潮安凤凰单枞 、凤凰水仙 饶平岭头单枞

台湾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茶 包种
精品课件
基本工艺(初制)
鲜叶-萎凋-做青精-品课炒件 青-揉捻-干燥
黄茶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饮茶礼仪
饮茶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 社交礼仪。在饮茶过程中,需要注意 礼仪和规矩,如敬茶、回礼、谢茶等 。
中国茶诗与茶画
茶诗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诗人写下了赞美茶叶的诗歌,如陆游的《游洞庭湖》、苏轼 的《汲江煎茶》等,这些诗歌表达了对茶叶的热爱和赞美。
茶画
茶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以描绘茶叶、茶具、茶水等为主要内容。著名 的茶画作品有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斗茶图》、宋代画家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 等。
了解各种茶叶的特点是品茗和选择适合 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点,可
自己的茶叶的基础。
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偏好进行选择。
茶叶的冲泡技巧
泡茶的水温
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一般来说,泡绿茶需要用70-80度的温水,而泡红茶则 需要用90-100度的热水。如果水温过高,会破坏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如果水温过低,则 无法充分提取茶叶的香气和味道。
化作用
总结词
茶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等成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 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保持身体健康。
详细描述
茶叶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 反应对细胞的损害,从而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和促进健康长 寿。
茶叶的提神醒脑作用
总结词
茶叶中的咖啡碱等成分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注意力和警觉性,缓解疲劳 和压力。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与特点
中国茶文化
英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深厚。中国茶艺 注重泡茶技巧、品茗环境及茶道的精神内 涵。
英国人热衷于下午茶,偏好红茶加奶和糖 。英式茶室是英国茶文化的象征。
印度茶文化
日本茶道
印度茶以浓烈的红茶和加入大量糖和奶的 “马萨拉茶”最为著名。印度茶文化注重 社交和家庭聚会。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25张)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25张)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二、茶的发展历程
3、盛于宋
宋朝茶达到鼎盛时期,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宋代流行斗茶,皇帝宋薇宗 赵桔亲自写了一本茶书,《大观茶论》。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二、茶的发展历程
4、变革于明
明代是茶文化的变革时期,饮散茶之风盛行。
茶叶知识
卢敏华
茶叶知识
茶叶知识
目录
一、茶叶的起源 二、中国茶发展历程 三、中国六大茶类 四、服务八部曲
茶叶知识
一、茶叶的起源
茶叶的起源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茶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伟大贡献
一、茶叶的起源
有关茶最早的记载——《神农本草经》
神农氏 炎黄子孙·炎黄
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二、茶的发展历程
中国茶叶发展历程总结: 始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变革于明,
衰于近代,现在慢慢复苏。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三、中国六大茶类
绿茶
青茶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黄茶
白茶
红茶
黑茶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三、中国六大茶类
炒青绿茶
龙井 碧螺春 信阳毛尖
绿茶
烘青绿茶
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 庐山云雾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三、中国六大茶类
黄芽茶
君山银针 蒙顶黄芽
黄茶 黄小茶
平阳黄汤 温州黄汤
黄大茶
广东大叶青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基础知识 PPT课件

茶叶基础知识 PPT课件

茶树果实
茶树花
• 秋冬可见,5-7瓣
什么是茶叶
• 茶为茶树(山茶科)的嫩叶和芽制成的饮料,可冷饮也可热饮。
制茶史
• 咀嚼鲜叶(神农时代) • 生煮羹饮 • 晒干收藏 • 蒸青做饼(唐代) • 龙团凤饼(宋代) • 明清散茶(蒸青法制成)
茶类的演变
• 绿茶 • 黄茶 • 黑茶 • 白茶 • 红茶 • 青茶 • 花茶
红茶冲泡
• 红茶品饮,主要是清饮和调饮 • 红茶保质期:12——18个月 • 器具选择:盖碗、白瓷杯、玻璃杯、瓷壶等 • 水温要求:一般是85——90℃左右的水温 • 茶叶用量:60mL左右水容量需要干茶1g而红
碎茶是70—80mL水 • 泡茶法:高冲水
乌龙茶(青茶)
闽北: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等 闽南:铁观音、奇兰、黄金桂等 广东:凤凰单从、凤凰水仙、岭头单从等 台湾:冻顶乌龙,阿里山高山茶等
茶叶基础知识
• •
• • • •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 氏。”
代饮 风 晋发 饮 饮用茶 现中 以茶 俗 南展 茶 用和最 和国 后普 成 北于 始 则药早 利人
及 于 朝三 于 稍用是 用最 于 中 国 西 晚,作 茶先 宋 唐 两 汉 。作食 发
茶树基本知识
• 1、“茶树”是什么样的植物
黑茶
• 黑茶是指茶叶初制中有一特定的微生物发酵过程 的毛茶,以及以这种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茶, 统称黑茶。
• 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 久。
• 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道 工序。
黑茶
湖南黑茶 (安化黑茶等) 湖北老青茶 (蒲圻老青茶) 四川边茶 (南路边茶、西路边茶等) 滇桂黑茶 (普洱茶、六堡茶等)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1PPT课件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1PPT课件
神农像
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茶圣陆羽《茶经》 陆羽: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 这时茶叶已经作为饮料。
陆羽像
茶叶使用方式的演变
1.药用→2.食用→3.饮用→4.送礼、收藏、提 取内含物
唐煮→宋点 → 明泡

↓↓
煮茶→点茶 → 泡茶

↓↓
吃茶→吃茶 → 喝茶
唐煮:
唐代及唐以前是“饼团茶”,用茶鲜 叶压制成茶饼,焙干、收藏备用。食用 时,先碾成粉末。
21 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刚 果、毛里求斯、罗得西亚、卢旺达、喀麦隆、布隆迪、 扎伊尔、南非、埃塞俄比亚、马里、几内亚、摩洛哥、 阿尔及利亚、津巴布韦
12 阿根廷、巴西、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哥伦比亚、 危地马拉、巴拉圭、圭亚那、牙买加、玻里维亚
3 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澳大利亚
1、促进多种茶类出现:发明白茶、乌龙、
红 茶、黑茶和花茶。 2、促进宜兴紫砂茶壶时兴起来:造型多变化, 并可画可雕,品茶玩壶派生出来。
3、品质因素区别增多:明清时在绿茶基
础上相继增加色香味形的评比。
茶叶的故乡在中国。
茶叶原产地:我国的云贵高原,在 云南、贵州、广西一带。
茶树的介绍
茶树植物学分类:属山茶科、山茶属、茶种。
煮茶时,先烧开一锅水,放盐调成咸味,
茶粉撒人锅内稍煮,即舀入茶碗,趁热连 汤带茶粉末一道喝下去————谓之“吃 茶” 。
宋点
点茶——即将茶碾碎成粉,放入茶碗,用 沸水冲泡茶粉、饮用。
用汤瓶烧水,瓶有柄有流,先冲少量开水调 匀,谓之“击沸”,再冲至满,饮用。 茶粉→入茶碗→加沸水→茶筅(xiǎn)用力击 打→茶水交融→茶泡沫(茶糊糊)→饮用。
气候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以上,最冷月平 均气温大部分在12℃以上,极端低温不低于-3 ℃。年降 雨量1500毫米以上,是我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种红茶
正山小种 金骏眉 烟小种
红茶
工夫红茶
滇红 安徽祁红 川红 闽红
红碎茶
叶茶 碎茶 片茶 末茶
21
三、中国六大茶类
黑茶
湖南黑茶 湖北老青茶 四川边茶 滇桂黑茶
安化黑茶
湖北佬扁茶
南路边茶 西路边茶
六堡茶(广西) 普洱熟茶(云南) 普洱生茶(云南)
22
三、中国六大茶类 中国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 洞庭碧螺春 太平猴魁 黄山毛峰 六安瓜片 信阳毛尖 君山银针 安溪铁观音 武夷大红袍 祁门红茶
二、茶的发展历程
6、现代复苏
14
二、茶的发展历程
中国茶叶发展历程总结: 始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变革于明,
衰于近代,现在慢慢复苏。
15
三、中国六大茶类
绿茶
青茶
黄茶
白茶
红茶
黑茶
16
三、中国六大茶类
炒青绿茶
龙井 碧螺春 信阳毛尖
绿茶
烘青绿茶
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 庐山云雾
17
三、中国六大茶类
黄芽茶
6
一、茶叶的起源
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茶书———陆羽《茶经》
关于茶的第一部专著7Leabharlann 二、中国茶发展历程药用
食用
饮用
8
二、茶的发展历程
1、始于神农氏
9
二、茶的发展历程
2、兴于唐
唐代饮茶风俗盛行,茶成为国饮
陆羽被尊称为茶圣,所著《茶经》是世 界上最早的茶学专著,对中国茶文化都 产生深远的影响。
10
二、茶的发展历程
茶叶知识
1
茶叶知识
2
茶叶知识
目录
一、茶叶的起源 二、中国茶发展历程 三、中国六大茶类 四、服务八部曲
3
茶叶知识
一、茶叶的起源
4
茶叶的起源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茶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伟大贡献
5
一、茶叶的起源
有关茶最早的记载——《神农本草经》
神农氏 炎黄子孙·炎黄
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君山银针 蒙顶黄芽
黄茶 黄小茶
平阳黄汤 温州黄汤
黄大茶
广东大叶青
18
三、中国六大茶类
白茶
白芽茶
白毫银针
白叶茶
白牡丹 贡眉
19
三、中国六大茶类
青茶
闽北乌龙 闽南乌龙 广东乌龙 台湾乌龙
大红袍 铁罗汉 白鸡冠 水金龟 水仙 肉桂
铁观音 奇兰 水仙 黄金桂
凤凰单枞 凤凰水仙 岭头单枞
冻顶乌龙
20
三、中国六大茶类
23
四、服务八步曲
服务八步曲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24
•谢谢!
25
3、盛于宋
宋朝茶达到鼎盛时期,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宋代流行斗茶,皇帝宋薇宗 赵桔亲自写了一本茶书,《大观茶论》。
11
二、茶的发展历程
4、变革于明
明代是茶文化的变革时期,饮散茶之风盛行。
明 太 祖 朱 元 璋
由团茶
演变
到散茶
12
二、茶的发展历程
5、衰于近代
近代战乱和贫苦,民不聊生,茶文化发展艰难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