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问耕耘 不求收获

合集下载

经典故事:《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经典故事:《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经典故事:《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在清朝年间,浙江嘉兴一个人出身富贵考中状元,官拜尚书,他说了自己祖父的故事。

祖父的四个儿子全部都是痴呆弱能,虽然非常遗憾,但是祖父对孩子不离不弃,有一年城中大旱,饿尸遍野,祖父相信观世音菩萨,心生恻隐,大开粮仓,赠米施钱,救度了很多人,他的功德在当地流传佳话,全民敬仰。

在行此大善之后,他的四个孩子相继死亡,乡亲们说:“如此善良之人,为何天理不容,受此业报?”祖父忍住丧子伤痛之后,继续行善,没有放弃,他上了一道求子的奏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升文,求菩萨再赐麟儿。

观世音菩萨当晚托梦:“你无需太悲伤,因你的祖先积恶,那夭折之子是讨债而来,目的是要败坏你的全部家产,今因你慈悲慷慨布施、变卖祖业救济穷人,而活人无数,累积功德修善业。

自然你的孙贤子孝,永享福德绵长。

”他的夫人不久就怀孕了,后来生了五个孩子个个才貌双全,祖父自己官拜尚书,显贵一生。

人不要为眼前的得失所迷惑,眼前得到的不是真实的。

有时候菩萨给我们的暗示,菩萨救度我们看的是将来,现在的修行造就了未来的业,现在所受的是过去所累积的业债,所以现在念经如果效果还没有出来,是因为业障太重、心还不诚、执著太多,永远要懂得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天地人一定会给你很好的回报。

只要坚定学佛修心,坚定弘扬佛法、救度众生,终有一天会得到人天福报,这还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到达最终目的地——观世音菩萨身边四圣道和西方极乐世界!。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什么意思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什么意思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什么意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什么意思?这句话就像告诉我们要努力去做事情,不管结果如何。

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说时间很重要,因为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

只有付出了才能拥有回报,即使没有得到回报也没关系至少自己努力过。

现在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吧!曾看过一则笑话:有人把“学习”和“考试”联系在了一起,从此,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复习,可考试成绩还是一塌糊涂,于是,他就怨天尤人:老天爷啊,你睁眼看看啊,凭什么别人就比我强那么多呢?难道老师教错了吗?然后又埋头苦读,到了考试前夕仍旧死记硬背,等待着成功的喜悦。

殊不知,你早已失去信心了,你还觉得你能考好吗?最终,期末考试以失败而告终……通过这个故事我感悟颇深,想必大家都懂吧!那种因为某次小测验、考试没考好或者某次没被老师表扬而丧失斗志放弃努力甚至还反驳父母和老师的人肯定是不少见的吧!当你受挫折时,总会寻找借口,安慰自己,想打退堂鼓;遇到困难时,你就自暴自弃。

正确地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并且永不言弃才算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所以说啊!当你走进中学校园,应该学会与人相处,敢爱敢恨,善于接纳和包容。

有些同学因为刚升入初中,遇到陌生环境就变得敏感脆弱,经常会产生孤独感,那么,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我们更应该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班级是由每位同学共同组建的,需要每个同学付出自己的汗水与努力,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俗话说:一根筷子易断,十双筷子牢固。

希望我们初二七班的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共同营造温馨快乐的班级氛围。

我们是青少年,风华正茂,朝气蓬勃。

面对人生路上的坎坷,应该勇往直前,绝不退缩。

即使跌倒了也不怕,爬起来继续向前冲。

要想赢得成功,就必须经历磨练。

人生就像赛场,不到最后一刻谁都无法预料输赢。

也许暂时落后于他人,但要坚信“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也许曾遭遇失败,但一定要鼓足勇气振作精神。

奋发图强,迎头赶上。

争取更上层楼,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生命之花,开在尘埃里,而不是长在泥土中;花儿枯萎了,再来年依旧可以绽放美丽;树苗栽下了,若干年后它会成参天大树;雄鹰折翅了,也能搏击蓝天;鱼儿离开了,依然活泼可爱;小草离开了,还会萌芽破土。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作文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作文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作文篇1耕耘,谓之耕地和除草,耕耘的目的是为了收获。

春种秋收,自然之理。

而我却要说:但闻耕耘,莫问收获。

但闻耕耘,莫问收获是一种精神。

老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们永远奋战在教育的第一线,他们在讲堂前挥洒汗水;在灯光下,伏笔桌案。

他们时时刻刻,都在默默地耕耘着。

他们不为什么,为的是一种作为教育者有的精神,他们更不会索取什么,即使身后正绿树成荫。

你是否仔细地观察过路边的马路清洁工,岁月的风刀霜剑在他们脸上留下一道道的皱纹,连同他们那因巨大负重而佝偻的腰。

让人们的心都为之颤动。

而他们又为什么?是为了那少得可怜的工资吗?为的是马路的干净,为的是人们的健康。

正是这种“但闻耕耘,莫问收获”的精神,城市的环境才会如此的美好。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是一种勇气。

在nba这个高度商业化的联盟,商业运作的残酷使得“忠诚”变得不值一文,一个球员今天也许还在发表申明说自己是多么热爱自己的球队,而明天,他就有可能在轻吻另一个球的球衣了。

对于教练,情况同样如此。

但有一个人除外,他便是爵士的主帅——杰里·斯隆。

这位素以严厉著称的“魔鬼教练”,从二十年前一脸稚气的年轻主帅变成了百发苍苍的老帅。

二十年前,他曾率领斯括克顿和马龙的犹他双星,两度逼进总冠军,但均被静座神坛的乔丹所击败。

曾一度在倒数几名徘徊——一切的一切,都没改变他对爵士的热爱。

他一直都在为球队默默地耕耘着,那一批一批的优秀球员纷纷退役,只有斯隆还在,还在球队培养着后备人才。

也正因此,他获得了所有球队的称赞与敬仰。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是做人的大境界。

没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没有对事业的热爱,没有对目标的执着,一个人是不可能拥有如此之大境界。

成功的人生需要这种精神,幸福的人生需要这种精神,和谐的社会同样需要这种精神。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作文篇2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行好事莫问前程我是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对于未来,我难免会感到些许彷徨和迷茫。

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意思

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意思

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意思“但问耕耘不问收获”,意思是不去管收获多少,只是相信自己的耕耘,积极地去耕耘,这样的勤劳才能拉开成果的序幕。

这里,“收获”可以指财富,可以指健康,也可以指心灵的财富。

耕耘不仅只有农业方面,也包括我们每个人心中播种着,努力耕耘着的梦想和目标。

当我们面对挫折,坎坷,挫折时,我们会灰心,失去信心,无力继续前进。

而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言论,则是在我们向前迈进时,推动我们前行的有力信号:继续努力,不要太看重结果,只要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结果自然会有。

古今中外都有许多成功者证明了此道。

秦始皇南征北战,把给他们带来长久政治稳定和繁荣昌盛的大一统;孔子受父亲传授,谦卑而朴实,不踌躇,担当积极向上,使他能够通过认真学习而建立起他的一生。

曹操把坚毅的意志和对胜利的渴望,融入到他的耕耘中,这最终让他在三国鼎立的时代,实现了他自己的梦想。

不要只看结果,不要只看收获,是我们耕耘的支撑,也是我们获得成功的信心。

当我们心存奋斗,坚持不懈,只看耕耘的时候,即使收获不如预期,我们也会认为自己不负责任,用一种努力后付出努力的满足感,完成自己的使命。

每一次耕耘,我们都从各个方面收获到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我们可以学到碎片化的知识,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

历史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比如说财富和健康,我们不能太强求,而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步步向前迈进,积极耕耘。

在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着无穷的勤劳和耕耘,这些勤劳与耕耘,无论是农耕,学习,工作,还是拼搏成功,都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使命。

其实,耕耘本身就是我们唯一确定的,收获只是时间的问题。

最终,我们都能够获得更大的收获,无论是金钱,荣誉,还是心灵的财富,都是我们的回报,作为我们的勤劳的收获。

只要我们坚持耕耘,不去管收获多少,绝妙的收获就会来到我们的面前。

天道酬勤,为而不有,善而不居。心尽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意思

天道酬勤,为而不有,善而不居。心尽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意思

"天道酬勤,为而不有,善而不居。

心尽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这句话是传统哲学和道德观念的体现,其含义如下:
1. 天道酬勤:这句话源于传统文化,意指自然法则或天理会酬报那些勤奋努力的人,也就是说,只要人们付出辛勤的努力,就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回报,这是对公正与因果报应原则的表达。

2. 为而不有:指的是做事应当尽职尽责,不以占有为目的,强调的是行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名利得失。

做事情时应该全身心投入,但不执着于结果是否属于自己所有。

3. 善而不居:行善积德,做了好事但不自居其功,不炫耀自己的美德和善举,保持谦逊低调的态度。

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

4. 心尽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一部分进一步深化了上述理念,强调全力以赴地去做每一件事,重点在于付出劳动的过程(耕耘),而非过分关注最终能得到什么(收获)。

这是一种专注于过程、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和工作哲学。

整体而言,这句话鼓励人们要有勤奋、无私和淡泊名利的品质,倡导通过不断努力和积累善行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而非单纯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人荣誉。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道光二十一年,理学大师唐鉴将自己所著《畿辅水利备览》一书赠予曾国藩,同时还送了亲笔书写的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曾国藩非常喜欢这幅对联,将其挂于居室以自勉。

后来曾国藩在写日记时略加改动,便有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这句话是告诫我们,做事应不问收获,不必眼睛紧盯结果,只需用心耕耘,辛苦的付出,必有收获。

就像是种庄稼,春天播下种子,只管浇水、施肥,到了秋天,自然会收获累累硕果。

就算是偶尔某年可能因为天灾人祸,会让收成欠佳,但长远来看,必有回报。

做事成,可喜;不成,用心做过,便也无怨无悔。

做事的态度和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不问结果享受过程的文言文

不问结果享受过程的文言文

不问结果享受过程的文言文
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意思是:做事只考虑付出,而不计较享受。

耕耘:耕地和除草。

出处:南怀瑾《论语别裁•几人忧道不忧贫》,原文就是孔子说的。

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二、次空灵岸
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

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

青春犹无私,白日亦偏照。

可使营吾居,终焉托长啸。

毒瘴未足忧,兵戈满边徼。

向者留遗恨,耻为达人诮。

回帆觊赏延,佳处领其要。

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的意思是:幸好小船走的很慢,能够看尽它的所有美丽景色。

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翻译: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只问耕耘下文是关于不问收获,只问耕耘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第一篇:《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一份特别的家长会发言稿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家长会发言稿)慕容云发表于2004-11-26 15:00:38儿子今年8岁,正好上二年级。

我的身份与在座的各位家长一样。

今天我不从老师的角度去谈一些道理,只从家长的角度与各位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也曾参加过几次家长会,印象最深的是儿子大班时,老师问我们家长一个问题:你能说出孩子的十个优点吗?我在心里努力地想了半天,真的没找到十个优点。

老师又说:如果是十个缺点呢?一刹那间,我明白了老师的意思了。

哦,我们家长对孩子缺少的是宽容和欣赏。

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依稀记得孩子小时侯的笑颜,他的可爱与乖巧。

可是自从上学以后,就发现孩子不好玩了。

当看见一张张试卷,一次次作业,我的火就窜上来,是忍不住的那种。

我一直以为,我和孩子的父亲资质一般,自己的孩子别说是优秀,最起码也是个一般吧。

将来长大后,名牌大学读不上,考个一般的大学总可以的吧。

一年级学拼音时,我每天在家辅导拼音,天天到晚上八点。

半个学期过去了,儿子怯怯地拿回了考卷。

一时间,真是呆住了,四十多分呀!我辛劳了几个月的,他就考了这么点,忍不住伤心绝望地哭了。

我在给儿子的日记中写到:安安,妈妈是彻底失望了,对你的希望在看到试卷后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全部塌下去了,真不知道你将来会长成什么样。

我狠狠地骂了他一顿,把自己的委屈、失望以及生活的艰辛统统发泄在他身上。

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母亲在旁边听不下去了,她说:“我每天走过聋哑学校,看见很多聋哑孩子的父亲爷爷奶奶也是那么爱孩子,那么疼孩子。

你就把他当成一个聋哑孩子吧,你每天教那么多的学生,别人的孩子你都尽心。

对自己的孩子你就不能多尽心些?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考上大学的。

”母亲的话让我无言。

那张考卷一直保留着,我想等孩子长大后给他看。

正好读到一篇报刊文摘的文章,上面写一个母亲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耕耘收获幸福
——记我的班主任之路
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然而在第二高中的校园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昼夜战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打饭时和学生一起走向食堂,维持秩序;跑操时紧紧跟在自己班的旁边;学生入睡后才回到自己的宿舍。

拖着疲惫身躯的他们,睡觉成了最大的奢侈和享受。

他们时刻在耕耘,一路走来,挥汗如雨。

然而他们又收获了什么?很少有人读懂。

我就是其中一员。

我作为任课老师、班主任、德育处副主任,教学工作、班务工作、德育处的日常工作,让我没有时间去想自己。

远离县城的原因,我又成了学生的采购员、服务员。

买课外书、买鞋、买药、买营养品、取钱、取家长捎来的东西,帮孩子们报意外保险……我还是学生生活费的保管员,每次返校,学生总把钱存在我那儿,有时自己实在是没有时间,就让妻子到银行兑换零钱,以方便孩子们支取。

学生生病,远离父母,我亲自带到医院去看,有时住院不方便,我还把孩子带到家里。

还记得刚接高一时,一百多人的大班忙得我不亦乐乎。

我这样和妻子解释:高一是养成教育,现在多费些力气,以后就轻松了!家务你就多辛苦些!班级管理的日常琐事没完没了,但我依然很乐观,总是微笑着出现在校园中。

我说:“累是累点儿,但和这群孩子在一起,很充实!”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班务工作只靠汗水就可以解决,还记得2009年学生的一次体检中,我们班有多人结核菌素检查结果呈阳性,也就是意味着这些孩子感染了肺结核病毒。

孩子们吓坏了,家长知道了,一个个电话频频打来,满是抱怨与不满,我很委曲,但仍然耐心地给家长做解释工作;我从网上查找有关
肺结核病的资料,给学生解释,消除孩子们对肺结核病的恐慌,解除家长的忧虑。

后来又亲自带着孩子们去体检,直到孩子们完全康复了,我那悬着的心才落下来。

转眼到了高二,我丝毫没有放松,班级各项活动都有声有色,一直在努力丰富学生的生活。

利用难得的休息天给学生刻录演讲家邹越老师的《让生命充满爱》的演讲、影片《建国大业》、纪录片《人民至上》……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

高中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了,总有让父母、老师操不完的心。

还记得在前年冬天,一个孩子因病请假回家了,过了几天我不放心,晚上下班回家打电话问家长孩子好了没有,可家长说早已经返校了,这可把家长与我急坏了。

凌晨1点多家长赶到了县城,我接了电话,就冒着刺骨的寒风走出家门,与家长一起找孩子去了。

幸运的是孩子找到了。

这种“半夜出诊”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忙碌一天的我多么需要睡一个安稳觉啊!
我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工作兢兢业业的态度赢得了学生对我的肯定与热爱。

在2010年教师节的时候,我兴奋地和妻子炫耀,“你看我们孩子给我的礼物,你有吗?”厚厚的本子上写满了全班同学的心里话,封面上赫然的写着:老师,我想对您说……(27班全体同学)
学生们写道:
“老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您关心我们固然很感动,但当看到您疲惫的样子时我们更多的是心疼啊!老师您要是倒下了,谁还带我们一起往前闯啊?我们需要您,27班需要您,我们全班同学都真心的希望您健康。


“因为文班分班,分到了27班,陌生的班集体让我无所适从,是您多次开班会,开小会教育我们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集体,也是您用沙哑而真诚的话语
感染了我!”
“您在讲台上魅力四射,虽然您身体不适,但您依旧会给我们最棒的讲课质量,也许因为您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总有一种吸引人的力量!”
“高一时您让我懂得了团结与友爱,高二时您让我懂得了责任与感动,高三时您又让我懂得了拼搏与希望,您给予我的太多太多!”
“在上次学校出事时,那天中午心里特别害怕,只听到远外传来一串钥匙的声音,我猛然回头,您就站在后门那儿,当时我眼泪就掉下来了,我悬着的心就马上放了下来。


走在大街上,我至微至凡,穿不起名牌服装,更买不起车,很少有人知道我是谁,然而在一群孩子的眼里,我很重要,是他们心灵的依靠,前进的风帆,卓越的领航人。

高三的生活更是让我争分夺秒,时刻陪伴着那群孩子,不仅和他们一起拼优异的成绩,还时时沟通交流,为高考减压。

我,是全校所有班主任中很普通的一个,站在教师的队伍中,貌不惊人,才不出众。

我们把自己的爱播洒在耕耘的土地上,有人说我们没有收获,因为我们很清贫。

我却说,我们收获了幸福、快乐!我们很满足!
正是我们全身心的投入,才有了我们易县第二高中的稳步前进,才有了我们骄人的成绩。

看啊!我们用浸满爱的丹青妙笔书写着多彩人生,描绘着我校的满园春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