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损伤的修复

合集下载

损伤的修复 第三章 病理学

损伤的修复  第三章 病理学
若断离两端相差远---再生的轴突与增生结缔组织 混杂---形成创伤性神经瘤。
第一节 再生性修复
LOGO
第一节 再生性修复
LOGO
(五)骨组织的再生:再生能力强,骨膜上C(原始
间叶C和纤维母C)增生-骨母C-类骨组织-钙盐沉着-骨 小梁
(六)其他组织的再生
1、软骨组织的再生(弱,常瘢痕):软骨膜中幼稚C分化-软
1 .被覆上皮的再生
皮肤复层鳞状上皮损伤,但未破坏基底膜和毛球,受损 处干细胞再生,向缺损部伸展,形成单层上皮覆盖缺 损表面,再增生分化为复层鳞状上皮。
粘膜覆盖上皮损伤,复层鳞状和移行上皮同上,单层柱 状是由邻近基底层细胞增生修补,由立方 柱状。
第一节 再生性修复
LOGO
上皮组织的再生
❖ 被覆上皮再生:如果基底膜(结缔组织)完整,可 完全再生
LOGO

第二节 瘢痕性修复
LOGO
二、瘢痕组织(scar):指肉芽组织成熟转变 而来的老化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
形态 特点
大体:局部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 白半透明,质硬韧,缺乏弹性
第二节 瘢痕性修复
LOGO
形态 特点
镜下:大量平行或的交错分布胶原纤维 束组成。呈均质红染状,纤维细 胞少,核细长深染,小血管稀少
第五节 再生修复的分子机制
LOGO
一、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s):
细胞受损伤因素刺激,释放生长因子刺激同类细胞或同一胚 层发育来的细胞增生与分化,促进修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F)、 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 生长因子(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生理情况下增殖不明显,受刺激时可表现出 较强再生能力有较强潜在再生能力。受损 伤即由G0进入G1,

人教版小学五至六年级体育 第三章 第三节 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

人教版小学五至六年级体育 第三章 第三节 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
轻度损伤后,适度的按摩和拉伸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受 伤区域的灵活性。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疼痛和僵硬,促进废物的 排出。拉伸可以增加肌肉的弹性和柔韧性,减少肌肉紧张和疼 痛。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和拉伸应该在轻度疼痛的范围内进行 ,不要过度用力或造成更多的伤害。 以上是自我处理轻度损伤的三个方法,包括使用冷敷法、休息 和保护伤口以及进行适度的按摩和拉伸。通过正确的自我处理 ,我们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和肿胀,促进伤口的恢复和康复。 当然,如果疼痛和不适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 助。
要点标题: 轻度损伤的定义
轻度损伤指的是身体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但并不严重影响正 常生活和运动能力的伤害。通常表现为轻微的疼痛、肿胀、刺 痛等症状。
一、 了解轻度损伤
要点标题: 常见的轻度损伤类型
轻度损伤包括扭伤、拉伤、挫伤等,常见于运动过程中的不慎 操作或不适当姿势,如踝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皮肤挫伤等。
4
四、 预防轻度损伤
PA R T
四、 预防轻度损伤
佩戴适合的运动装 备
加强身体的热身运 动
注意运动姿势和动 作的正确性
四、 预防轻度损伤
佩戴适合的运动装备
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应该佩戴适合的运动装备,如运动鞋、护 膝、护腕等。运动鞋应该选择合适的尺码和款式,确保脚部得 到良好的支撑和保护。护膝和护腕可以有效地减少关节和肌肉 的受伤风险。
三、 自我处理方法
休息和保护伤口
在受伤后,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感到不适或疼痛,应立即 停止活动,并避免加重伤口。保护伤口是防止进一步损伤的关 键。可以通过使用绷带、创可贴或适当的保护装置来保护伤口 。同时,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重复使用受伤部位,以免加重伤 情。
三、 自我处理方法
进行适度的按摩和拉伸

第三章 损伤的修复

第三章 损伤的修复
受损组织修复的完好程度不仅取决于 受损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同时也受 许多细胞因子及其他因素的调控。
(一)与再生有关的几种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s,PDGF)源于血小板α 颗粒, 能引起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单核细 胞的增生和游走。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 在毛细血管的新生过程中, 能使内皮细胞分裂并诱导其产生蛋白溶 解酶,溶解基底膜便于内皮细胞穿越生 芽。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对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 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有促增殖作用。
◆ 纤维组织再生 纤维细胞、间叶细胞→ 纤维母细胞分裂增 生→ 合成分泌前胶原蛋白、胶原纤维→ 纤 维细胞。可有两种情况:根据不同的部位。
◆ 血管的再生 小血管再生: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分裂 增生→ 幼芽、细胞索→ 出现管腔→ 新生 的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网 →小动(静) 脉。 大血管的修复:需手术缝合,两侧内皮 细胞分裂增生,恢复原来内膜结构,离 断的肌层由结缔组织增生连接。
神经组织的再生
1.神经细胞: 2. 神经纤维的再生:神经细胞存活,可再生性修复。
神经轴突长的很慢,1天1-2毫米,很细,需慢慢增粗。 需3个基本条件:相应神经元活着;断端不能太远 (<2.5cm); 断裂处不能有增生的纤维阻隔。否则,可 形成“创伤性神经瘤”。
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再生
创缘不整、缺损较大、无法整齐对合或有感染。与一期 愈合不同。由于坏死及炎症反应,需控制感染、清 除坏死,再生才能开始。需多量肉芽组织将伤口填 平。愈合时间较长,形成的瘢痕也大。

【学习课件】第三章__损伤的修复

【学习课件】第三章__损伤的修复
first seen in hospital.
2
This is the appearance of his injuries after six weeks.
3
大纲要求
•比较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 •详述肉芽组织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比较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的特点 •简述影响创设愈合的因素
4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 填补组织缺损,增强局部张力
.
11/16/2020
26
瘢痕组织 概念:瘢痕(scar)组
织是肉芽组织成熟转 变为老化阶段的纤维 结缔组织。
27
第三节 创伤愈合
.
11/16/2020
28
概念
外力作用引起的组织缺损或断离,通过细胞再生进行修复 的过程称为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
.
2020/11/16
10
第一节 再生性修复
2020/11/16
11
概念
细胞和组织损伤后,周围存活的细胞进行增殖以实现修复 的过程称为再生(regeneration)
.
2020/11/16
12
(1)生理性再生:
表皮 粘膜上皮 1-2天 红细胞 120天
13
(2)病理性再生 组织坏死或缺损后发 生的再生。
14
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
愈合后少量 疤痕形成
2020/11/16
36
创伤二期愈合模式图
创口大,创缘不 伤口收缩, 肉芽组织从伤口底部 愈合后形
•年龄因素 •营养状况
•蛋白质和维生素 •激素或药物的作用
局部因素
•局部血液循环 •感染与异物 •神经支配
.
2020/11/16

3汽车维修工程-第三章汽车零件修复方法

3汽车维修工程-第三章汽车零件修复方法

(2)焊条电弧焊工艺 1)对于较大的零件应进行预热和焊后保温,以减小 焊接应力和防止裂纹的产生。
2)当母材的材质较差时, 为了防止焊接时裂纹延伸和 提高焊补强度,在裂纹两侧 钻止裂孔。止裂孔的直径根 据板厚来确定,一般为 3~5mm。对于裂纹较深的 工件,为了保证焊条金属与 基体金属很好的结合,增加 焊补强度,在工件裂纹处开 坡口,可以全部和部分地除 去裂纹,其坡口的形状如图 3-6所示。
令r= 2(ρδ+ C) ,n为修理尺寸的序级号(n=1,2,3,
4,…,n),则各级修理尺寸为
drl=dm-r dr2=dm-2r ……
Dr1=Dm+r Dr2 =Dm+2r
……
drn=dm-nr
Drn=Dm +nr.
式中r——修理间隔的级差值,各级级差不尽相同,但以
0.25mm为最多,为便于配件供应通常使修理尺寸标准
形状复杂的易损部位,有些在结构上已预先镶 有附加零件(如气缸套、气门座圈、气门导管和座圈 等),这样在修理时只需更换附加零件,因而可简化 修理作业,保证修理质量。
3.零件的局部更换修理法 具有多个工作面的汽车零件,由于各工作表面在
使用中磨损不一致,当某些部位损坏时,其他部位尚 可使用,为防止浪费,可采用局部更换法。
4.喷咀 5.火焰 6.涂层
图6-8 埋弧自动堆焊工作原理 1.工件 2.焊丝导管 3.焊剂斗 4.焊丝 5.送丝轮 6.送丝盘 7.电源 8.电感器 9.焊剂盘 10.除渣刀
五、其他修复法 (一)喷涂
金属喷涂是用高速气流将被热源熔化的金属(丝 材、棒材或粉未)雾化成细小的金属颗粒,以很高的 速度喷敷到已准备好的零件表面上。
4.转向和翻转修理法 转向和翻转修理法是将零件的磨损或损坏部分

《损伤的修复》课件

《损伤的修复》课件
通过基因技术,干预和调控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过程。
3 仿生技术
借鉴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损伤修复和再生。
组织修复的过程
1
溶解旧组织
破损组织被清除,并为新组织的生成铺平开始增殖,填充损伤区域。
3
新组织生成
新的细胞和基质生成,恢复正常组织结构。
损伤的干扰
1 干扰因素
2 局限性
感染、缺血、疤痕形成和营养不良等因素 可能干扰损伤的修复过程。
某些类型的组织,如神经组织和心脏组织, 具有有限的修复能力。
《损伤的修复》PPT课件
本PPT课件将介绍损伤修复的过程和重要性。了解不同类型的损伤,细胞的反 应以及组织修复的关键步骤和干扰因素。探索损伤修复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什么是损伤?
1 定义
损伤是指使组织或器官受到破坏或功能障碍的过程。
2 类型
损伤可以包括创伤性损伤、炎症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为什么需要修复损伤?
损伤修复是恢复受损组织或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关键过程,有助于促进身体康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细胞的应激反应
炎症反应
损伤后,机体会通过释放炎症介质来引发炎症反应,以清除损伤区的细胞残骸和病原体。
增殖反应
损伤后的细胞会通过增殖来填补损伤区,恢复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
修复反应
受损的细胞会释放信号分子,促使周围细胞参与修复过程,以恢复损伤区域的结构和功能。
损伤修复的应用
手术创伤修复
理解创伤修复过程对提高手术 创伤愈合效果至关重要。
皮肤再生
通过了解皮肤损伤的修复,可 以促进皮肤再生和创伤疤痕的 治疗。
神经再生
研究神经损伤修复将有助于发 展创新的神经再生治疗方法。

胡超华--第三章运动损伤的处理和治疗

胡超华--第三章运动损伤的处理和治疗

(一)腧穴定位方法 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1)固定标志 (2)活动标志
2.骨度折量定位法
石俊称霸空中
3.指寸定位法 (1)中指同身寸法 (2)拇指同身寸法 (3)食指、中指同身寸法 (4)第一、第二指关节同身寸法 (5)食指、中指、无名指同身寸法 (6)四横指同身寸法
4.简便取穴法
孙继海难于阻挡
2.禁忌症 (1)凝血机制不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 的患者,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等。 (2)皮肤严重过敏者或皮肤患有疥癣等皮肤传染病的患者。 (3)患恶性皮肤肿瘤或局部皮肤破损溃烂、外伤骨折、静 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或皮肤丧失弹性者。 (4)妊娠期妇女的腹部、腰骶部及乳部不宜拔罐 。 (5)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 (6)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严重水 肿的患者。 (7)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劳者。
(一)急性损伤 早期 中期 晚期
(二)慢性损伤 陈旧伤 过劳伤
(三)治疗原则 (四)治疗方法 1.急性损伤 (1)早期 (2)中期 (3)晚期 2.慢性损伤
第三节 针灸、拔罐疗法
一、针灸法 (一)常用针具的种类


► ► ► ►
毫针 三棱针 皮肤针 电针 水针 耳针
(二)针刺体位
(二) 对休克患者的急救
• (1)一般紧急治疗 • (2) 补充血容量 • (3) 积极处理原发病 • (4)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 (5)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 (6) 治疗DIC改善微循环 • (7) 皮质类固醇和其他药物的应用
(三) 心肺复苏术(心跳呼吸停止的急救)
1. 人工呼吸(A airway) 2. 胸外心脏按摩(B Breathing) 3. 心肺复苏术(C circulation):

【兽医 病理学】第三章:组织损伤与修复

【兽医 病理学】第三章:组织损伤与修复

第二节:变性(Degeneration)
概念:变性是机体受到不同病因的损伤,引起实质细 胞或间质发生物质代谢障碍,在细胞或间质出现了异 常物质或者正常物质过多,称为变性。
变性是一种可逆性变化,去除病因,变性的细胞可以 恢复,但长期、严重的变性,可引起细胞的死亡,发 展为坏死。变性的种类较多。现介绍以下几种:颗粒 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淀粉样变; 而粘液样变性、纤维素样变性不在此讨论。
口蹄疫的首日临床变 化,箭头所示的水疱
病理变化
水泡变性主要由一些病毒性疾病(水疱病、口蹄 疫、痘疹)或高低温变化引起,水泡变性常发生 于皮肤和黏膜组织的上皮细胞内,但有时也可见 于腺细胞、肝细胞神经细胞和肌细胞。存在于细 胞内的大小不等的水泡之间有残留的胞浆分隔, 呈蜂窝状。
病变严重时,小水泡融合形成大水泡,最后 细胞内完全被水泡成分所充满,细胞核悬浮 于细胞中央或被挤压到细胞一侧。此时细胞 体积增大,泡浆,空白形如气球,故又称为 “气球样变”。
衰老可以说是一种全身性的生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Pathological atrophy):
概念:是指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组织器官的萎缩。 根据萎缩的性质可分为减数萎缩(指组织器官的
细胞数目减少)与单纯萎缩(指细胞数目不减少,而 细胞体积减少)。
根据萎缩的范围,又可分为全身性萎缩和局部性 萎缩。
本图显示 心肌细胞 萎缩和核 固缩
致病因素一般都会导致机体物质代谢障碍, 而这种环境和功能的变化在组织细胞的形态 学上可以表现为两类情况:一种是进行性变 化,包括细胞的肥大、增生、再生以及组织 的机化和钙化。另一种是退行性变化,包括: 萎缩、变性和坏死。
变性(含:颗粒样变性、水泡变性、脂 肪变性、玻璃样变、淀粉样变等几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损伤的修复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肉芽组织的形态特征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功能。

2. 熟悉创伤愈合的类型及特点。

二、实习内容
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观察、病例讨论。

大体标本组织切片
肉芽组织肉芽组织
皮肤伤口愈合皮肤瘢痕
骨折愈合骨折愈合
三、大体标本、组织切片观察要点
(一)肉芽组织
基本病变要点
1. 肉眼形态: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似鲜嫩的肉芽。

2. 组织学形态:显微镜下观察肉芽组织应有以下特点
(l)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其内皮细胞肿胀;
(2)新生毛细血管周围有许多成纤维细胞;
(3)常有大量渗出液及各种炎症细胞。

标本观察
组织切片:(图3-01a、b、c、d)该组织取自溃疡底部肉芽组织。

①表面一层为炎性渗出物及坏死组织,其下方为肉芽组织,最深层为瘢痕组织。

②肉芽组织中有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及多种多样的细胞。

③新生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数量多,血管腔狭窄。

血管之间有较多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呈梭形或不规则形,胞浆丰富、核椭圆形、染色浅淡,有的可见核仁,此外可见各种炎细胞。

思考:肉芽组织有哪些主要功能?其发展如何?
(二)皮肤创伤愈合
基本病变要点
1. I期愈合:皮肤切口处形成较整齐而窄的瘢痕。

组织切片可见瘢痕处的表皮较薄,表皮下有少量的胶原纤维。

2. Ⅱ期愈合:皮肤伤口处瘢痕大且不规则。

组织切片见该处皮肤中有大量玻璃样变性的胶原纤维。

.
标本观察
病史:女性,30岁。

1年前作剖宫手术。

伤口愈合良好,产后半年发现腹部手术切口处疼痛、变硬,触及硬结。

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行手术切除。

大体标本:(图3-02)皮肤组织正中有一手术瘢痕,长约5cm,呈线型,对合整齐,色泽较正常皮肤稍浅,愈合良好。

(三)骨折愈合
基本病变要点
1. 血肿形成;
2. 骨折断端间有纤维性骨痂形成,透明软骨形成;
3. 骨性骨痂形成;
4. 骨痂改建。

标本观察
大体标本:(图3-03)长骨中间区呈梭形膨大。

膨大处中央有一横行骨折线,其周围由灰白色纤维组织和淡黄色骨样组织形成骨痂,骨折部位因骨痂形成而膨大,新骨形成处致密,无骨髓腔形成。

此为骨性骨痂期。

四、病例讨论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32岁,因胃溃疡穿孔行修补术。

术后10天腹壁皮肤切口大部分呈整齐的线型瘢痕,远端约2cm手术切口未愈合,肉芽组织增生突出两侧皮
肤,表面有黄白色渗出物附着,多次切除后,切口愈合,但形成较大瘢痕。

【讨论】
1. 皮肤切口长期不愈合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 皮肤切口长期不愈合可引起哪些后果?如何预防和处理?
五、实习报告
1. 绘图:肉芽组织的组织学形态,并描述其结构特点。

2. 比较皮肤创伤愈合与骨折愈合的区别。

六、复习思考题
1. 伤口Ⅰ、Ⅱ期愈合的条件及特点是什么?
2. 肉芽组织在创伤愈合过程中有何作用?
3.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有哪些?
(昆明医学院崔进邹英鹰华海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