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

合集下载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 鲍文红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 鲍文红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鲍文红摘要:基于护理工作是医务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和外科临床护理工作,经过分析探讨得出了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专业水平还有和患者沟通等方面都是产生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

从而本文全面阐述了外科护理工作中会存在诸多的风险,加大对风险原因的分析力度,实施好解决的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相应权益,减少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外科护理;护理风险;应对策略;引言:外科护理工作是护理的一部分。

其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他需要对将要做外科手术和术后要恢复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具有外科治疗的辅助作用。

外科护理工作量大,内容多且繁琐,复杂,会存在很多的风险,这就需要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具有专业的护理知识,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与此同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样能够随时随地的处理突发事件,减少护理风险的产生和纠纷问题。

1.外科护理存在的潜在护理风险1.1护理工作人员意识和法律观念比较薄弱通常情况下外科护理会有很大的难度,还会有大量的工作。

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产生潜在的风险因素,最根本的因素是护理人员意识度薄弱。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差别较大,会出现一些行为懒散,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对待护理风险不了解,尤其会出现在一些年纪轻轻的护士中,她们资历尚浅,经验不足,有时候会为了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敷衍了事。

加之外科会涉及到很多的药物类别,患者的状况又复杂多变,因此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就会变得很高。

护理人员在输血,输液,换药等工作中,不可以淡定对待,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影响到患者的护理和恢复,就会导致风险的发生,严重情况下会引发纠纷。

1.2护理人员和患者缺乏沟通护理人员是整个护理行业和患者有很多接触的工作,他们是医患沟通桥梁最重要的纽带,他们的行为是职业道德的展现,同时也是他们应尽的义务。

在护理人员和患者沟通时,要进行健康宣讲,告知必要的通知,细心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量,在得到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方可使用。

有的时候患者的病情变化突然,很容易产生并发症,一些临床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不能够及时有效的判断患者病情的发展状况,因此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医治时间,病情恶化。

外科护理的护理风险及护理措施

外科护理的护理风险及护理措施

外科护理的护理风险及护理措施护理风险是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尤其是对外科来说,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每天接待的患者很多,护理工作十分繁忙,而且遇到的病情一般复杂多变,容易受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护理风险。

护理风险的出现,不仅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还会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严重的甚至引发护患纠纷。

所以,在外科护理中,我们要加强对潜在的护理风险的分析,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疾病恢复。

1.外科护理的护理风险1.1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大多数外科患者都需要留置导管医治,如果没有做好护理工作则有可能会发生导管脱落或堵塞情况,造成护理风险事件。

其次大多数外科患者需要长时间的静脉输液医治,如果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地巡视输液情况或是出现护理失误,则很有可能造成输液渗漏等护理风险。

如果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没有执行无菌操作,则有可能会造成患者发生感染等不良症状。

1.2护理工作疏忽导致患者窒息或猝死由于患者的身体原因暂时不支持手术治疗,可以先进行保守治疗,比如胃肠道疾病以及经腹部手术的保守治疗,需要给患者插入胃管以给胃肠道减轻压力,护理人员若是在此过程中出现工作失误,可能会造成胃管扎入呼吸道,造成患者呼吸困难,或者手术后患者移动过程中出现胃管脱落未被护理人员观测到,将会对患者造成致命的危险。

另外,一些年纪较大的患者,通常合并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护理人员应当对这些患者多加留心,防止由于工作疏忽造成患者生命受到威胁。

1.3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人都难免出现病痛,因此医院的患者络绎不绝,护理人员就十分忙乱。

又由于用于外科恢复的药物品种多且复杂,患者又需要数小时更换一次药物,患者人数一多,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陡然增加。

容易在工作中出现错乱。

如在临床护理时发放的药物、更换输液药品等方面出现错误,都有可能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危险。

部分新来的护理人员,可能由于紧张等因素,忘记在输液之前给患者做皮试,都有可能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险,给护患之间的关系埋下了隐患。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

浅析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胸外科护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但是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我们需要有相应的预防对策,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的质量。

本文将针对胸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一、手术风险在胸外科护理中,手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

而手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有可能会引发出血、气胸等严重的后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在手术前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全面检查,尤其要关注呼吸系统的功能。

同时,在手术期间需要保持患者的呼吸畅通,避免气管插管不当,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处理氧合不良等问题。

在手术后的护理工作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手术恢复情况,及时处理手术并发症。

二、输液过敏胸外科护理的患者往往需要进行输液治疗,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某些患者敏感,可能会出现输液反应,导致过敏等问题。

为了防范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在给予患者输液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检查,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并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相应的输液方案。

如果患者出现了输液反应,需要立即停止输液,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三、管路脱落或堵塞胸外科护理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持续的呼吸机治疗,需要通过管路来输送氧气或药物。

在这个过程中,管路可能会脱落或者堵塞,导致患者的呼吸困难或者药物失效。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检查患者的呼吸机和管路,确保它们的连接牢固,不会松动或脱落。

如果出现管路堵塞的情况,需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在通知医生的同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呼吸。

四、感染风险胸外科护理涉及到大量的手术和治疗行为,容易导致患者感染。

为了避免感染的风险,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入院后进行有效的隔离措施,确保病房的清洁和消毒。

在接触患者的时候,要进行手部消毒和穿戴好手套、口罩等护理用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需要加强患者的宣教,告知患者应该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分析

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分析

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分析医学发展到了今天,各种手术已成为解决病症的较为常见的方式之一。

而手术过程中,护士是无可替代的一部分,起着协助医生完成手术、维护患者生命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

但是在手术室中也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影响着外科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师们的安全。

本文就探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

一、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1、器械的误用和污染手术器械是外科医生必须的工具,而器械的误用容易引发手术中的事故,造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手术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换器械,而清洗不完全或未清洗的器械可能污染手术伤口,引发感染。

2、手术操作的误切和误用外科手术是一种复杂的操作,如果外科医生和护士在操作中疏忽大意,就很容易损伤身体器官或神经,引发心肺骤停,危及患者生命。

3、药物的错误使用外科手术操作中需要使用各种药物,包括麻醉药物和止痛药物等,但是由于患者的体质和药物的种类不同,容易产生药物过敏、中毒等不良反应,从而出现意外情况。

4、器材的缺乏和过度使用在外科手术中,除了常规的手术器械和药品外,还需要一些辅助器材和设备,如血输液包、导管等。

当这些器材不足时,会影响手术的进行,甚至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而过度使用这些器材也会造成患者的负担增重,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

5、传染病的传播手术过程中会出现患者的体液、血液等物质,如果护理人员处理不当或使用不当,会使传染病得到传播,不仅影响患者的恢复,更可能传染给卫生工作者。

二、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手术室环境的无菌是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

外科护理人员应该配戴无菌手套、口罩、帽子、隔离衣等防护装备,保证手术室内的环境洁净,减少手术中的感染和污染风险。

2、正确选择器材和药品对于手术中需要用到的器械和药品,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手术的需要进行选择,确保选用的器材符合标准、经过清洗消毒并处于有效期内。

护理人员还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殊需要选择相应的药品,并正确地计算用量。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其对策分析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其对策分析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其对策分析【摘要】外科护理是医院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潜在的护理风险需要引起重视。

本文从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感染风险、出血风险、压力溃疡风险、跌倒风险和药物错误风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包括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警惕性、规范操作流程以及利用技术手段降低风险。

结论部分指出了外科护理风险的对策和护理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来提升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拓展外科护理风险的思考角度,提高医护人员对外科护理风险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关键词】外科护理、护理风险、潜在风险、护理对策、感染风险、出血风险、压力溃疡风险、跌倒风险、药物错误风险、护理人员培训、技术手段、风险降低。

1. 引言1.1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其对策分析外科护理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涉及到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

在日常工作中,外科护士需要面对各种潜在的护理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对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显得至关重要。

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感染风险是其中之一,患者在手术后容易感染,护士需要通过严格的消毒防护措施来降低感染的风险。

出血风险也是外科护理中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护士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状态,做好出血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压力溃疡风险、跌倒风险以及药物错误风险也都需要外科护士重点关注和防范。

针对这些护理风险,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自身的护理水平。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也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例如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和智能监测设备等。

通过对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帮助外科护士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手段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外科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 正文2.1 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感染风险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感染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感染对患者的康复及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分析

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分析

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分析摘要:外科护理过程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水平,对外科患者进行有效地处理,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外科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导致外科护理面临的潜在风险因素增加,针对于这一情况,如何对外科护理潜在风险因素进行把握,关系到了外科护理的质量以及患者的康复。

本文在对相关问题研究过程中,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对外科护理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针对于外科护理潜在的风险因素,做好针对性的解决。

关键词:外科护理;危险因素;应对措施一、外科护理潜在风险因素分析1、术前准备不充分。

由于护理人员粗心大意,未按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术前未对病人资料进行认真核实,没有与相关部门核对,导致接错病人或开错手术部位;手术所需物品准备不充分,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心理护理不到位,导致患者过度紧张,影响手术等。

2、用药、输血等差错事故。

护理人员未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适用症、不良反应等,在给病人用药前没有做好“三查七对”,导致用错药或剂量错误;未及时调整输液滴速,导致短时间内快速输入大量液体,引起不必要的不良症状;输血时未进行双人核对,违反操作规程,导致输错血。

3、护理记录不完整、对所用物品核对不仔细。

未强化在手术过程中及时、完整地记录所需设备、仪器使用情况的意识,术中护理操作不严谨,如对患者深部组织中所填入的物品未及时取出,对术前带入的伤口敷料未及时进行清理。

术毕关闭体腔前,未认真核对器械、纱布、缝针的数目。

外科护理细节处理问题,可能导致护理出现医疗事故,加剧外科护理风险。

例如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文书写作时,由于缺乏规范,导致护理文书缺乏法律价值,使医患纠纷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又如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呼吸情况、感染等问题缺乏关注,导致护理效果较差,可能危及患者健康甚至患者生命。

4、缺乏有效地沟通。

外科护理人员在开展外科护理工作时,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对于护理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分析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分析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分析外科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外科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潜在护理风险,需要护士们高度重视和加以对策。

本文将就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进行分析。

一、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1.手术感染风险外科患者因手术创口暴露在外界环境下,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护士在对创口伤口进行换药、消毒、敷料等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处理不当、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导致感染风险增加。

2.出血风险外科手术患者常常需要进行术中或术后出血的护理,而且一旦出现大出血情况,极易危及患者生命。

护士在进行出血护理时,如果未能及时发现患者出血情况或处理不当,将会加大患者的出血风险。

3.术后并发症风险外科手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术后并发症,如恶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护士在术后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对这些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处理能力的要求。

4.药物治疗风险外科患者术后常需接受药物治疗,护士需根据医嘱合理给药,避免药物过敏、药物不良反应等风险。

二、外科护理对策分析1.强化感染防控护士在进行换药、消毒、敷料等护理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消毒原则和操作规范,严禁随意触碰伤口,确保感染的预防。

2.加强观察和监测对于出血、术后并发症等风险,护士要加强术后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并主动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提高护理技能护士要不断提高护理技能,增强对药物治疗的认识和掌握,确保正确给药、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

4.做好护士团队合作外科护理工作通常需要多个护士合作完成,护理团队要加强协作,相互配合,密切沟通,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

5. 加强患者教育患者出院后,护士要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知识的教育,指导患者正确的伤口护理、饮食调理、活动注意事项等,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通过以上对护理风险和对策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护理风险,需要护士们高度重视和加以对策。

只有加强对护理风险的认识,严格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护理技能,加强护理团队合作,才能有效降低潜在的护理风险,确保外科患者得到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结合临床经验来看,外科患者的病情较多变,因此在外科护理工作中,潜藏着许多风险,这些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康复,严重者还会造成医疗纠纷问题,那么外科护理中通常会存在哪些风险呢?面对这些风险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外科护理中潜在的护理风险1.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从实际的临床经验来看,外科的护理人员工作量较为繁重复杂,护理人员不仅要高度完成护理工作,更要对患者进行人性化关怀护理,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还包含着为患者配药、发放口服药物、为患者打针输液、负责患者输血等工作,这些繁杂琐碎的工作不断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工作量和难度有所上升,导致护理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风险意识逐渐麻木,缺乏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

2.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不规范、不到位护理工作在患者办理完入院手续之后便已经开始了,一直持续到病人康复出院护理工作才结束。

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便是及时告知患者的病情,对于不利于患者身体康复的潜在风险内容进行一定的预防,对患者开展一定的健康教育。

在患者用药时,更要对病人进行详细的用药注意事项告知与解释,在工作中要努力获取患者以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健康宣教工作,更是体现出了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但在具体的外科护理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细节不到位的问题,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不到位便是常见问题之一,部分护理人员存在不积极向患者及家属履行告知义务、宣教工作的态度不够端正、宣教方法不正确、宣教所用言语不恰当、服务理念十分薄弱等问题,这都会导致医患关系之间出现隔阂,导致护理风险的出现,为患者的康复治疗埋下严重隐患。

3.人力不足、护理工作分配不合理外科的护理人员长期处于工作强度大、工作量多、工作负荷高的环境之中,除了日常护理工作之外,还要时刻提防患者病情紧急变化、负责患者的手术术前准备工作等,常常会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许多工作的分配并不合理,分配情况也不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
摘要:外科护理是一种具有较高复杂性、特殊性的临床工作,加之近年来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以及维权意识也逐渐的增加,这就导致了外科护理工作的压力也逐渐增大。

如何在新形势下满足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需求,现已成为了目前临床外科护理人员工作的重点。

寻找外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护理风险,探析临床有效的方法措施,可以显著的提高临床外科护理服务的质量。

关键词:外科护理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34-02
临床上外科护理主要是针对手术患者所进行的,因此外科护理工作便具有了一定的特殊性以及复杂性。

加之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对健康的意识逐渐的加强,加之患者的维权意识的加强,使得外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也不断的增多,这就给予目前临床外科的护理工作面临了巨大的考验。

因此,为满足目前外科护理的需求,就必须要分析目前临床外科护理工作过程中的潜在的护理风险以及探讨相应的防范策略[1]。

本文就我院目前外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及相应的防范对策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 护理风险
1.1 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在对外科住院患者实施护理时,护理人员应做到及时的对患者更换药物以及配药输液,同时还
需要及时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的给予患者实施治疗。

但目前仍有部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也就导致了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在未清晰的认识到潜在护理风险时,盲目的进行护理工作,从而导致工作的失误。

1.2 未严格履行告知义务:通常情况下,外科患者一经办理住院手续,便代表了外科护理工作的开始,此时护理人员就应该对患者履行相应的告知义务,如给予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的病情[2]、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等。

但在实际的临床操作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往往会因疏忽,而导致告知义务不能良好的履行,进而导致导致了患者未能及时就医而引发医疗纠纷的发生。

1.3 护理人员缺乏对疾病准确的能力:外科住院患者具有疾病发展快、病情凶以及并发症多等特点,加之外科护理工作因急诊手术多、危重患者多、治疗措施多等特点,也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因此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往往会对疾病缺乏准确的判断,从而导致患者丧失了及时的治疗,这也就增加了医患间的矛盾。

1.4 书写不规范的护理文书:护理文书是一种重要的病案资料,它可以清晰的反应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临床护理的内容,是重要的法律依据。

因此护理人员应完整、准确、真实的记录护理文书。

但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往往会因繁重的护理工作以及不重视护理文书的记录而导致出现记录不全面的护理文书、书写错误
的护理文书。

如果日后发生医疗纠纷,这些失实的护理文书便会丧失应有的法律效果,从而导致院方败诉。

1.5 临床实施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护理意外:在临床外科实际的护理操作中,引流管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而引流管又会因各种原因而发生堵塞、扭曲等情况,从而导致引流不畅的现象发生。

若护理人员不能及时的发现并进行更正,则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从而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

其次对于实施了腹部手术或实施实施保守治疗的胃肠道疾病患者,手术后会给予其实施胃管进行胃肠减压的治疗。

在给予患者实施胃肠减压治疗时,若胃管发生误插、脱出、移位等情况,则极有可能造成患者窒息。

再者,存在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外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会有一定的机率发生猝死。

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其实施护理时,应高度注意。

2 防范对策
2.1 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强化患者的法律意识。

首先,护理人员应充分的了解外科患者的疾病特点,以及患者的心理需求。

外科住院患者对于健康有着强烈的渴望,同时也非常迫切的想要了解其自身疾病的详细情况及治疗情况[3]。

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的履行告知义务,同时也要做到对患者的疾病、私隐进行保密。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强化,可以使其充分的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与职责性,从而重视患者的生命。

此外,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也可使其充分
的了解医疗服务中所存在的潜在护理风险以及护理人员在医疗纠纷中所承担的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进而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外科护理人员由于其工作岗位的复杂、特殊性,使得其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的操作技能。

因此,应对外科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并针对典型的外科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的讨论,以显著的提高外科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这样可使护理人员在对住院患者进行处理时,可以及时的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护理服务,同时也可对患者的突发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以便及时的给予患者实施进行急救护理。

2.3 规范外科护理管理制度:临床护理工作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而外科护理这种复杂、特殊的临床护理,更是加重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在这种繁重的工作量下,护理人员很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因此,应建立相应的护理管理制度,并强化外科护理服务理念,使其可以更加自觉、主动的进行护理服务。

同时良好的管理制度,也可规范临床的护理操作,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医疗纠纷等风险事件的发生。

此外,应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如告知患者真实的病情、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等治疗过程中所存在的潜在风险、在日常护理过程中要体贴、耐心的照顾患者等,以便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3 小结
总而言之,外科护理是一种技术要求高、操作环节多的连续性临床医疗服务,其实施的好坏与患者预后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临床在对外科住院患者实施护理时,应充分的认识到整个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潜在护理风险,并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这样可以显著的提高临床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淳德.医疗风险管理浅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9(7):405
[2] 潘玉霞.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j].全科护理,2009,7(27):57-58
[3] 石永丽,肖岷,管翠霞,等.外科护理风险的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1):248-2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