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科护理风险评估

合集下载

外科护理培训提高护士的手术风险评估与协助能力

外科护理培训提高护士的手术风险评估与协助能力

案例分析与实践
01
案例分析
通过典型手术案例的分析,让护士了解手术风险 评估的实际应用和注意事项。
02
实践操作
组织护士进行手术风险评估的模拟演练,提高其 在实际工作中的风险评估能力和应对措施。
护士在手术风险评估中的角
02

术前访视与沟通
01 了解患者病史
通过查阅病历和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疾病史 、手术史、过敏史等重要信息。
提供基础。
提升实践操作技能
01
02
03
手术风险评估技能
通过模拟手术场景,练习 运用评估工具和方法,提 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效 率。
急救技能
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如 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 ,以应对手术过程中的突 发情况。
沟通技巧
学习如何与医生、患者及 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确 保手术风险评估结果的准 确传达。
更快速、准确地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02
远程医疗的普及
远程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护士提供更便捷的学习和培训机会,进
一步提高手术风险评估和协助能力。
03
多学科协作的强化
未来医疗领域将更加注重多学科协作,护士在手术风险评估合作,共同确保手术安全。
护士在手术风险评估中的角色展望
完善风险评估流程
不断优化手术风险评估的 流程和方法,提高评估的 准确性和效率。
强化团队协作
加强医生、护士、麻醉师 等手术团队成员之间的沟 通与协作,共同降低手术 风险。
关注患者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 ,制定个性化的风险评估 和护理方案。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培训成果回顾
知识技能提升
通过外科护理培训,护士们掌握了手术风险评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工具使用和风险应对策略。

护理风险管理在显微手外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显微手外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显微手外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韩建梅;张青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
【年(卷),期】2018(015)010
【摘要】目的将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在显微手外科中,分析及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9月—2016年9月该院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前显微手外科所收治的50例断指患者纳入参照组调查研究目标,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后显微手外科所收治的50例断指患者纳入实验组调查研究目标,对照和参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护理风险事件率、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护理风险事件率、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显微手外科中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展示应用价值及意义.
【总页数】2页(P83-84)
【作者】韩建梅;张青
【作者单位】枣庄矿业集团滕南医院外五科,山东济宁 277606;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胸外科,山东枣庄 277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十指连心的牵引——访著名手外科显微外科专家全军手外科中心主任程国良教授
2.护理风险管理在显微手外科中的应用
3.护理风险管理在显微手外科中的应用
4.护
理风险管理在显微手外科中的应用5.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足外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手足外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95270投稿邮箱:zuixinyixue@·护理管理·手足外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王晓曼1,赵颖1,于文君2(通讯作者)(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手外科,吉林 吉林 130000;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二部,吉林 长春 130000)0 引言本文从2018年开始对573名患者进行了护理,通过对患者的及时监督和护理,提高了医患沟通。

它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负面情绪,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缓解。

1 资料与疼痛的管理方法1.1 临床的相关资料。

全部患者共573例均首次入住神经外科,其中有男348例,女225例,年龄为10到77岁,其中本科有52例,大专42例,高中156例,初中243例,小学55例,文盲21例。

1.1.1 护理管理制度的执行:医生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应当进行首次进行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检查,,并用记录单记录下来。

护理工作者应当主动关心患者的病情情况是否发生了改变,只要患者有任何诉求,护理工作者就应该及时的满足于患者,这就是对患者的最大安慰了。

1.1.2 评估工具:当护理人员进行日常筛查和疾病评估时,他们应主要使用“数字分级方法”来评估疼痛。

使用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无法准确使用语言评估的患者,例如老年人,儿童和低等教育,FLACC 量表方法用于意识障碍(例如昏迷)的患者。

1.1.3 基本病情的简单处理:对于第一个抱怨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简单评估并进行体检以找到解决方案。

对于有特殊情况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护士追加评估疼痛并记录结果。

1.2 观察项目。

记录患者的具体状况变化,调查患者对于护理管理的需求,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

1.3 推行科学独立的外科整体护理。

为了在外科进行整体护理工作,必须遵循护理程序,严格按照程序要求进行。

手足显微外科临床护理风险的识别和预防警示措施探讨

手足显微外科临床护理风险的识别和预防警示措施探讨

手足显微外科临床护理风险的识别和预防警示措施探讨摘要目的研究手足显微外科临床护理风险的识别和预防警示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手足显微外科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结论对手足显微外科的临床护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护理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防和警示,对护理效果具有积极作用,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手足显微外科;风险识别;预防警示措施在临床中,手足外科疾病较常见,患者受伤因素较多,皮肤损伤、骨骼暴露等,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使患者生活质量急速降低。

为加快伤口的愈合,治疗此类疾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

在住院期间,从手术到恢复出院,患者可能经历不确定的护理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出现在护理操作、处理、救治以及配合的过程中[1]。

这些风险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受伤、致残,甚至丧生。

因此,对手足显微外科的护理人员来说,提高判断和降低护理风险的能力非常必要,且需要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以减少此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因此,本研究对手足外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管理策略,以便降低护理风险。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显微外科手术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这些病患中,男性58位,女性32位,年龄跨度从24岁至63岁,平均年龄为(38.7±7.3)岁。

受伤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切割伤、交通事故所致的伤害、碾压伤等。

每一位患者均是自愿参与本研究,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被分配到观察组或是对照组,每组均有4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的。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其中包括基本照护、营养咨询及健康教育等等。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对护理危险进行调查分析,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患者围术期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患者围术期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换器械进入手术场景后,术者操作手即刻开始手术㊂尹双双[8]研究医护配合不良对患者手术效果或预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㊂尤其在处理手术关键步骤或遇出血时迅速传递㊁精准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6]㊂手术场景的有效维持保障了手术的安全和质量㊂手术进程中常用腔镜手术器械需要自行更换,而器械护士普遍感觉腔镜手术参与性不强㊂腹腔镜手术顺畅实施主要依赖于建立配合默契的手术团队㊁定型的手术步骤和暴露技巧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8]㊂入孔精准式腔镜手术器械传递方法,器械护士全程参与手术过程,对专业要求更高,配合更精准,职业成就感更强㊂手术中更好的配合手术操作,也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9]㊂龙梅等[10]研究表明,医护一体化良好的配合,对于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㊂术者在器械护士的精准配合下,手术会更加流畅,器械使用更加顺手,充分体现团队优势,手术质量有保障,患者更安全;术者操作体验更完美,器械护士职业成就感更强,值得临床推广㊂参考文献[1]㊀郭莉.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20-24.[2]李国新.左侧站位更彰显团队配合及手术之美[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8(19):866-867.[3]张慧,赵琼,李瑾媚.多层面积极护理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52-54.[4]李爱华,李丽,翟永华,等.3D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护理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2020,25(22):1-3.[5]李国新,余江,胡彦锋,等.南方医院腹腔镜胃肠外科教学培训十年[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11(20):1217-1220.[6]盛亚荣,盛芳.腹腔镜胃肠手术中两种不同的腔镜器械传递方法的对比研究[J].中国保健杂志,2019,12(34):40-41.[7]杨昆,胡建昆.右侧站位之优势[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8(19):867-869.[8]尹双双.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保胆取石手术患者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0):13-14.[9]黄桂连.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输卵管切除手术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0):82-84.[10]龙梅,凌晟荣,付英,等.医护一体化护理在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患者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4):102-105.本文编辑:赵㊀雯㊀㊀2020-12-20收稿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患者围术期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徐芳燕,叶㊀敏,谭红英(浙江省荣军医院㊀浙江嘉兴314000)ʌ摘㊀要ɔ目的:分析显微镜手外科断指再植围术期护理风险,探讨降低风险的护理对策,以改善断指再植患者预后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 10月31日80例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围术期是否发生护理风险分为观察组31例(发生护理风险)和对照组49例(未发生护理风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个体资料㊁围术期护理人员技术安排等情况,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探讨避免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患者围术期护理风险事件的对策㊂结果:31例发生护理风险的患者主要风险以血液循环危险为主,其次为脂肪栓塞㊁脂肪栓塞㊁关节屈曲㊁断指感觉㊁休克㊁感染等;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受教育程度㊁断指后至就诊时间㊁术后疼痛评分㊁接诊人员㊁术前护理人员㊁术后护理人员从业年资㊁专业技能水平㊁断指再植护理经历㊁护理人员操作失误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护理人员操作失误㊁患者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㊁术中术后护理人员无断指再植护理经历㊁患者术后疼痛评分>4.25分是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高危因素㊂结论: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患者围术期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应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和专项专业素养,以避免发生围术期护理风险事件㊂ʌ关键词ɔ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围术期护理;护理风险事件;血循环危象中图分类号:R473.6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1.08.027㊀㊀文章编号:1006-7256(2021)08-0072-04㊀㊀断指再植是指通过显微手外科技术对离断指体进行血液循环重建,恢复指体血供使其获得再生,达到恢复断指功能目的的一种手术方式㊂手指作为重要的功能器官之一,其是否具备正常的功能对患者生活能力㊁工作能力影响巨大㊂高质量完成断指再植是避免断指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的关键,否则将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损失㊂断指属临床较常见的伤科疾病,患者大多伴随大量失血,部分患者断指后不能及时就诊甚至因失血量大导致休克,导致恢复手指功能有较大难度㊂在恢复血供的过程中最易发生的护理风险为血循环危象,其次为脂肪栓塞㊁关节屈曲㊁断指感觉㊁休克㊁感染等㊂而临床导致血循环危象的原因主要是患者体位不当㊁凝血系统障碍出现血栓㊁失血性休克㊁患者情绪紧张㊁剧烈疼痛引起应激反应27齐鲁护理杂志2021年4月第27卷第8期而出现周围小血管痉挛等[1]㊂随着显微手外科器械及技术的发展,断指再植成功率高达97%以上㊂但是如何降低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围术期护理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手指功能恢复,仍是断指再植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㊂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1月1日 10月31日收治的80例行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术期护理风险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护理风险管理提供参考㊂现报告如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临床资料㊀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 10月31日在我院行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围术期是否发生护理风险分为观察组31例(发生护理风险)和对照组49例(未发生护理风险)㊂纳入标准[2]:①符合断指再植指征并行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手术治疗者;②各项临床资料收集完整者㊂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系统相关疾病者,如凝血系统疾病㊁心血管栓塞类疾病等;②术前合并全身或局部感染者;③资料收集不全者㊂1.2㊀方法㊀按照常规护理风险定义结合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的临床特点,定义本研究护理风险为患者因素㊁护理人员因素㊁护理管理因素㊁硬件设施设备因素等影响患者围术期生命安全及预后的事件㊂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常见的临床护理风险有血循环危象㊁脂肪栓塞㊁脂肪栓塞㊁关节屈曲㊁断指感觉㊁休克㊁感染等㊂查找相关临床文献,结合临床实际工作经验,明确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围术期护理风险的界定标准,制定可能影响围术期护理风险的因素,包括患者姓名㊁年龄㊁性别㊁断指后至就诊时间㊁受教育程度㊁失血情况㊁术后疼痛评分㊁就诊时断指保存方法及接诊人员年资㊁手术医生年资㊁术前护理人员年资㊁术后护理人员年资㊁术后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等级㊁术后护理人员断指再植护理经历等内容㊂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探讨降低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患者围术期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对策㊂1.3㊀统计学方法㊀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㊂计量资料用xʃ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行秩和检验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㊀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围术期风险事件类型㊀观察组31例发生护理风险的患者主要风险事件以血液循环危险为主,其次为脂肪栓塞㊁脂肪栓塞㊁关节屈曲㊁断指感觉㊁休克㊁感染㊂见表1㊂表1㊀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围术期风险事件类型构成护理风险事件类型例数(n)构成比(%)㊀㊀血循环危象1961.29㊀㊀脂肪栓塞26.45㊀㊀关节屈曲412.90㊀㊀断指感觉412.90㊀㊀休克13.23㊀㊀感染13.23㊀㊀合计31100.002.2㊀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围术期护理风险单因素分析㊀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受教育程度㊁断指后至就诊时间㊁术后疼痛评分㊁接诊人员㊁术前护理人员㊁术后护理人员从业年资㊁专业技能水平㊁断指再植护理经历㊁护理人员操作失误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表2㊀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围术期护理风险单因素分析相关因素㊀㊀㊀㊀㊀观察组(n=31)对照组(n=49)统计值P值年龄(岁,xʃs)51.34ʃ7.0921.57ʃ7.14t=0.9710.104断指后至就诊时间(h,xʃs)3.01ʃ1.742.73ʃ1.68t=4.3180.012失血量(ml,xʃs)141.52ʃ20.15143.49ʃ21.23t=0.5180.426术后疼痛评分(分,xʃs)4.36ʃ1.054.02ʃ0.82t=3.1240.034性别[例(%)]χ2=0.7110.316㊀男27(87.10)㊀44(89.80)㊀女4(12.90)5(10.20)受教育程度[例(%)]χ2=3.5710.014㊀小学及以下11(35.48)10(20.41)㊀中学15(48.39)27(55.10)㊀大专及以上5(16.13)12(24.49)就诊时断指保存方法[例(%)]χ2=1.2470.078㊀不影响再植25(80.65)44(89.8)㊀影响再植6(19.35)5(10.2)接诊人员年资[名(%)]χ2=4.2170.015㊀ȡ3年24(77.42)41(83.67)㊀<3年7(22.58)8(16.33)手术医生年资[名(%)]χ2=0.7230.314㊀ȡ3年30(96.77)47(95.92)㊀<3年1(3.23)2(4.08)术前护理人员年资[名(%)]χ2=4.2020.017㊀ȡ3年20(64.52)39(79.59)㊀<3年11(35.48)10(20.41)术后护理人员年资[名(%)]χ2=3.2020.038㊀ȡ3年24(77.42)44(89.8)㊀<3年7(22.58)5(10.2)37齐鲁护理杂志2021年4月第27卷第8期续表相关因素㊀㊀㊀㊀㊀观察组(n=31)对照组(n=49)统计值P值术后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名(%)]χ2=8.217<0.001㊀护师16(51.61)14(28.57)㊀主管护师11(35.48)28(57.14)㊀副主任护师4(12.90)7(14.29)术后护理人员断指再植护理经历[名(%)]χ2=5.901<0.001㊀有13(41.94)34(69.39)㊀无18(58.06)15(30.61)护理人员操作失误[名(%)]χ2=4.2170.015㊀有24(77.42)44(89.80)㊀无7(22.58)5(10.20)2.3㊀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围术期护理风险多因素Logistic分析㊀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分层赋值,按照可能影响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护理风险的因素按照危险程度赋值,见表3㊂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护理人员操作失误㊁患者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㊁术中术后护理人员无断指再植护理经历㊁患者术后疼痛评分>4.25分是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高危因素,见表4㊂表3㊀影响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围术期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危险程度赋值表相关因素赋值受教育程度1=小学及以下,2=中学及以上断指后至就诊时间(h)1=<3h,2=ȡ3h术后疼痛评分(分)1=>4.25,2=ɤ4.25接诊人员从业年资(年)1=<3年,2=ȡ3年术前护理人员从业年资(年)1=<3年,2=ȡ3年术后护理人员从业年资(年)1=<3年,2=ȡ3年专业技能水平1=护师,2=主管护师和副主住护师断指再植护理经历1=有,2=>无护理人员操作失误1=否,2=是表4㊀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围术期护理风险多因素Logistic分析指标β值Sb值Waldχ2值P值OR值95%CI护理人员操作失误0.2860.2761.0710.0081.222(1.124,3.282)患者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0.3270.3021.1740.0171.258(1.023,3.376)术中术后护理人员无断指再植护理经历0.2720.2890.8210.0121.210(1.148,3.633)术后疼痛评分>4.25分0.4110.10314.3270.0231.354(1.032,3.474)3㊀讨论手指功能正常与否对人类的生活㊁工作㊁学习影响巨大㊂大多数断指患者是从事防护水平差㊁机械装备简陋型工作的劳动人群,如机械加工㊁农业粗加工等㊂断指患者需行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以达到恢复手指正常功能的治疗目的㊂由于断指发生后,患者手指部分或者完全脱离手掌,血液循环中断,手术难度大,因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㊂提升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保障患者护理安全,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3]㊂目前,临床护理风险管理手段主要是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总结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明确护理风险的类型㊁易发环节,从而完善相应护理风险识别体系,制定预防护理风险的对策,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㊂本研究选取我院实施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术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因素及高危因素,为完善优化护理风险管理方案提供了参考㊂本研究结果显示,31例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以血循环危象为主,其次为脂肪栓塞㊁脂肪栓塞㊁关节屈曲㊁断指感觉㊁休克㊁感染等㊂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受教育程度㊁断指后至就诊时间㊁术后疼痛评分㊁接诊人员㊁术前护理人员㊁术后护理人员从业年资㊁专业技能水平㊁断指再植护理经历㊁护理人员操作失误与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相关㊂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㊁术中术后护理人员无断指再植护理经历㊁患者术后疼痛评分>4.25分㊁护理人员操作失误是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高危因素㊂针对上述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以下预防注意事项㊂①应重视安抚患者情绪及基础护理:断指患者失血量较大,容易出现心慌甚至休克,加上生活负担重㊁担心预后效果不佳等因素导致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可能引发创伤应激反应,增加周围小血管痉挛风险,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出现血循环危象[4]㊂因此,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情绪安抚,讲解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术具有98%以上的成功率,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配合[5]㊂②术后重点关注患者血容量及血液循环监护:患者断指后血容量下降,对术后吻合血管充盈程度影响较大㊂因此,围术期应重点关注患者血容量,同时加强血液循环相关指标监护,每4h评估1次指体肤色㊁温度㊂苍白或灰紫色预示静脉回流受阻,应及时向主治医师反馈,采取措施改善回流受阻;若指体温度较健侧指体温度下降,可能出现血液循环危象,及时汇报医生,并协助处理㊂③术后加强疼痛评估及镇痛措施:术后加强疼痛评估,对无法忍受疼痛者应及时采取镇痛措施,避免疼痛加重患者应激反应,影响血液循环[6-7]㊂④加强围术期体位管理:若患者体位护理不当可能导致指体受压,静脉回流不畅或者血管牵拉,增加发生血管痉挛的风险,可采取制动措施并保持患肢位置高于心脏位置,以促进静脉回流㊂⑤规范指导患者指体功能康复锻炼:患者术后需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加强指导能促进再植体恢复正常功能[8]㊂⑥加强护理人员断指再植专项护理内容培训: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的护理风险较多,且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在护理过程中保证不疏漏任何护理要点的同时提高对护理风险的敏感性,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前处理[9]㊂还应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在人员安排方面也应尽可能安排既往有断指再植护理经历的护理人员,通过 传帮带 的方式加强培训,避免因业务不熟练引发护理风险事件㊂综上所述,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患者围术期护理风险事47齐鲁护理杂志2021年4月第27卷第8期件发生风险较高,应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和专项专业素养,以避免发生围术期护理风险事件㊂参考文献[1]㊀赖天,林金贵,吴昊.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32-35.[2]王乐,白雪,勾双艳.风险管理在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微创医学,2019,14(6):824-826.[3]秦淑英.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思考 评‘显微外科疑难手术病例精编“[J].电子显微学报,2019,38(6):702-703.[4]王海华.精准护理在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11):45-46.[5]余珍华,邱幼敏,余珊.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手术前后的护理分析[J].蛇志,2019,31(3):404-405.[6]屈红梅,刘刚义,范春海.断指再植术中术后顽固性血管痉挛处理及护理体会[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8,41(4):404-406.[7]郝海燕,华德军.预见性护理在60例断指再植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0):1601-1603.[8]杨威,赵维彦,耿文秀.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手术的围术期护理[J].当代医学,2017,23(5):131-132.[9]李莉,李文婕.护理风险管理在显微手外科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3):238-240.本文编辑:刘珊珊㊀㊀2021-01-18收稿基于预期成效的健康照顾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陈言倩,陈亚楠,刘㊀梅(浙江省嘉兴市武警海警医院㊀浙江嘉兴314000)ʌ摘㊀要ɔ目的:探讨基于预期成效的健康照顾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㊂方法:将2018年9月1日 2019年12月31日接诊收治的76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以数字表作为工具随机化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基于预期成效的健康照顾;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7天,比较两组自护能力㊁生活质量㊂结果:研究组自护能力评分㊁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㊂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基于预期成效的健康照顾方案,能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㊂ʌ关键词ɔ髋关节置换术;预期成效;健康照顾;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1.08.028㊀㊀文章编号:1006-7256(2021)08-0075-03㊀㊀髋关节是主要的负重关节,也是下肢活动的重要组织,股骨头坏死会导致髋关节结构与功能破坏[1]㊂目前,针对股骨头坏死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髋关节置换术[2]㊂但是手术治疗属于有创性操作,而大多数患者欠缺对手术流程及预后转归的认知,常出现焦虑㊁惶恐等负性情绪[3]㊂考虑患者认知储备不足导致术后自我护理践行度不高,应重视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相关知识的认知深度与广度,帮助其重塑自信心及调动主观能动性[4]㊂在纠正认知体系方面,常规健康指导内容侧重医学知识的填鸭式灌输,忽视了患者不同受教育程度和性格特点的影响,导致健康教育成效较差[5]㊂在该背景下,有学者提出了基于预期成效的健康照顾方案,该方案旨在从患者对病情管理的目标为依托,围绕目标开展一系列规范化的目标激励措施,调动个体参与疾病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能力㊂本次研究分析了基于预期成效的健康照顾方案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效果满意㊂现报告如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临床资料㊀将2018年9月1日 2019年12月31日接诊收治的76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以数字表作为工具随机化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㊂纳入标准:①患者心脏㊁肝脏㊁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②患者听力㊁视力水平正常,能独立完成问卷或量表的测评工作;③患者精神状况良好;④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同意书㊂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②患者存在髋关节先天性发育不良;③患者下肢存在残缺;④患者对髋关节置换术存有禁忌证㊂研究组男25例㊁女13例,年龄41 69(57.2ʃ4.1)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0例㊁中学14例㊁大学14例;对照组男25例㊁女13例,年龄40 67(58.0ʃ4.2)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0例㊁中学14例㊁大学14例㊂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㊂1.2㊀方法1.2.1㊀对照组㊀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㊂护士以纸质版宣传材料形式结合口述,告知患者有关髋关节置换术的原理㊁手术流程㊁术中配合要点㊁术后功能康复等相关知识㊂对患者精神情感状况展开疏导,使其以相对平和的心理状态应对疾病并接受治疗㊂术前做好准备工作,术后开展相应功能指导㊂给予对症处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㊂1.2.2㊀研究组㊀开展基于预期成效的健康照顾干预㊂①构建健康照顾小组:小组包括4名成员,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护士担任组长,对组员开展10个学时的理论与实操培训㊂完成培训后,由专人对组员展开理论与实操考核,培训成绩达标者可57齐鲁护理杂志2021年4月第27卷第8期。

护理风险管理在显微手外科中的应用

护理风险管理在显微手外科中的应用
[5] 刘晓迪. 护理关怀理念在提高ICU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与满意度 中的价值分析[J]. 当代医学, 2016, 22(20): 119-120.
护理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显微手外科中的应用
安娜
唐山市第二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目的 探究显微手外科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分析。方法 按患者入院时间均分我院外科收治的断指患者,将 2019年前收治的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不予以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将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予以患者护理风 险管理。结果 研究组护理管理期间2例患者继发风险事件(6.67%),对照组护理管理期间9例患者继发风险事件(25.71%), 组 间差 表 意 义(P < 0. 0 5);研 究 组在 手术质 量、人 文 关 怀、护理 态度 及管 理 质 量 等 维 度 总分 评 分 高于对照 组各 维 度 总分 (P<0.05)。结论 在显微手外科中护理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可大幅度降低风险事件,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
3 讨论 在ICU患者当中,危重患者十分多见,这类患者的病
情相对更为严重,且病情带有复杂性与危急性。与普通病 房的患者相比,ICU危重患者更容易出现严重的负性情绪, 且很多患者无法完全配合护理工作的进行,这就导致患者 的康复受到不利影响[4,5]。在此背景下,针对ICU危重患者选 择更为有效的护理方式较为关键。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显微手外科;断指
断 指 损伤 若 没有及 时 予以 应 对,会 导 致 不 可 逆 性 损 伤,影 响手功 能。较比常 规 治疗,显微 外科 手术特 异性较 高,辅助护理干预需区别常规护理管理,加强风险护理管 理具有重要临床价值[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患者入院时间均分我院外科收治的断指 患者,将2019年前收治的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男女比例为 0.42:0.58,平均年龄(26.05±0.25)岁,将2019年1月收治的30 例患者设为研究组,男女比例为0.5:0.5,2组患者入组资料 中性别分布、年龄、损伤部分及损伤原因等基线资料,经统 计学客观比对,具有可比对价值(P>0.05)。纳入标准:(1)

手术风险评估与术后护理

手术风险评估与术后护理
遵循无菌原则,防止手术 过程中的感染。
术后观察与处理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止 痛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预防并发症
针对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如感染 、血栓形成等,制定预防措施,降低 并发症的发生率。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适 当的康复训练,促进术后恢复。
定期随访
风险评估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对手术风 险进行评估,确定手术的适应 症和禁忌症。
收集病史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 、用药情况等,为风险评估提 供基础数据。
实验室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 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 以获取更加精准的数据。
制定手术方案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更加 合理的手术方案,确保手术安 全顺利进行。
平稳。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
染。
饮食与营养
根据手术类型和恢复情 况,指导患者合理安排 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活动与休息
适当活动有助于血液循 环和恢复,但需避免剧
烈运动或过度疲劳。
疼痛管理
01
02
03
04
疼痛评估
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估,了 解疼痛性质和程度。
药物治疗
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止 痛药物,缓解患者痛苦。
定期复查
提醒患者按时回诊复查,以便及时调整康复 计划和评估恢复情况。
04
手术风险应对策略
术前准备
评估患者状况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 解其健康状况、病史和药物过敏 情况,以便预测和准备可能的风
险。
告知风险
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手术的风 险、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确保他们充分了解并同意手术。

手足外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手足外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手足外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发布时间:2022-09-19T06:50:32.538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2期作者:丁才春张帅文[导读] 对手足外科患者护理干预中的风险因素和管理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丁才春张帅文玉溪市人民医院云南省玉溪市 653100【摘要】目的:对手足外科患者护理干预中的风险因素和管理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手足外科患者共100例参与本次研究,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50例。

对于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于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干预中加强风险管理。

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因素、发生率以及对于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在手足外科护理干预中,常见风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护理人员、病房环境以及护理管理质量,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0)2.0%,低于参照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8/50)16.0%。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4±1.2)分,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0.1±0.1)分。

结论:在手足外科护理干预中存在较多风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护理人员、病房环境以及护理管理,对此,应当采用针对性防控措施,保证手足外科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手足外科;护理;风险;管理手足外科患者手部或者足部皮肤损伤、骨质外露等,对日常生活造成较大不良影响。

在手足外科患者治疗中,手术治疗方案的应用比较常见,通过手术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部位创面愈合,为提升治疗效果,需在患者手术治疗全过程中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但是,在手足外科患者护理中存在很多风险因素,如果防控不当,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造成患者伤残、死亡等。

对此,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手足外科患者共100例参与本次研究,对手足外科患者护理干预中的风险因素和管理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外科护理风险评估
精品课件
CONTENTS
精品课件
护理风险
护理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 风险性因素 , 可 直接或间接 导致患者死亡或病情加重。
精品课件
来自患者的风险
精品课件
身体因素
ℓ患者自身免疫能力下降 , 对疾病的防御能 力明显降低 ℓ手术过程中使用的药物产生不利影响 ℓ部分患者对个别药物过分敏感,以致常规 用药剂量及对患者产生致死性损伤 ( 如常见 的青霉素过敏)
精品课件
来自护理人员的风险
未严格执行 护理规章制度
one
业务素质较差 five
LOREM
two 风险意识欠缺
未充分评估 four 护理风险
three 护理记录风险
精品课件
未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
没有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操作,导致 护理缺陷的发生,所致风险发生率高、 损害大、后果严重。
精品课件
风险意识欠缺
精品课件
业务素质较差
ℓ护理人员操作不熟练,不熟悉专科操 作流程,缺乏病情动态观察的能力。 ℓ带教实习生不认真,导致护理缺陷及 护患纠纷。
精品课件
常见护理人员因素
1 LOREM 接送病人时护送不当
2 LOREM
肢体位置摆放不当
3 LOREM
查对不严格引发风险
4 LOREM
巡视不时
5 LOREM
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精品课件
其他风险
电脑系统潜在风险
其他
意外事件:如摔倒、 坠床、烫伤等
精品课件
护理对策
04
按医嘱治疗用药,做好三查七对 03 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汇
报医生
02
准确、客观、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01 及时评估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
采取有效措施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疾病因素 ℓ术中出血过多、手术时间过长导致血容量 不足、切口感染 ℓ疼痛使血管收缩、痉挛,诱发血管危象 ℓ手术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精品课件
心理因素 ℓ患者因疼痛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 ℓ术前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血压升 高、心率和呼吸加快,出血加重,严重可导 致休克
精品课件
其他因素 ℓ患者多来源于工厂的劳务工人,受教育程 度偏低,对疾病的预后不了解 ℓ部分患者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医疗费用超 预期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引发护患冲突
手外科病人看似病情较轻,病种单一, 病人相对年轻,护理工作量相对少,护 理人员容易风险意识麻痹。
精品课件
护理记录风险
ℓ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不重视,护理文 书不真实(如随意记录患者体温、血压 等)。 ℓ护理观察不细致,护理记录不及时、 准确。
精品课件
未充分评估护理风险
未能充分评估存在或潜在的风险性因素 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风险降至最 低限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