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大石桥市Z |G 源二中2014-一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拟捡洌

七年语文试题(语文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C. 西湖沿岸,繁花似锦,绿柳如烟,令人心旷神怡..。

D. 调查数据显示,营口某学校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五,这真是触目惊心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 阳光中学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的活动。

B. 阅读经典,这是一种很好的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C. 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

品。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保尔的光辉形象。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是(

)(2分) 绘画艺术是要 _____ 人的,他应该用自己全部手段去 ___________ 观众的心。特别是油画,

应充分发挥他那色彩、 线条和构图的主动作用, 以画面的全部魅力去激动观众, 就像音乐

以他的音调、节奏和旋律去激动观众一样,使观众从中得到一种

______ 的美感享受。

A.感染争取不可思议

B.感动征服不可思议

C.感染征服不可名状

D.感动争取不可名状

6.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 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正好栢反.

② 前看是错误Kb 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③ 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④ 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友展.

⑤ 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左展的道路?

A.③⑤④①②

B.③①⑤④②

C.①⑤④②③

D.①②④⑤③

7.

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2分)

因为有蜜蜂的劳作,花朵才显得分外娇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写汉字。

(1)蜷缩( ) (3) x i 微 _________ 4) qi 2. 在下面的括号里改正错别字。 (1)头晕目炫( ) (3 )笑容可菊 ( (2)镌 刻(

cn 诚

(2分)

(2)棱脚分明(

(4)司空见贯 ( () (2 分) ) )

(2 分) 3.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俩常常一见如故..。

B. 太行山深处的一座古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我们到此真有点置身世外桃源

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 ;因为有江河的奉献,大海才显得宽阔无比;因为有音乐的伴奏,舞蹈才显

得精彩...

8.名著阅读,完成下列填空。(4分)

《童年》是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艺术家________________ (人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一部,小说

成功的塑造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善良乐观的外祖母, 自私残暴的__________ ,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快乐的

___________ ,执着的“好事情”。

9.文言诗文默写填空(12分)

(1) ,儿女共沾巾。

(2)杨花落尽子规啼,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 ,禅房花木深。

(5) ,山岛竦峙。

(6)怀旧空吟闻笛赋,。

(7)《〈论语〉六则》中论述学习和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8)《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登高,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千古名句是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贈》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二、古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

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

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

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

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

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 分)

①沿溯阻绝.。绝:②或.王命急宣。或:

③不以疾.也。疾: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 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12.【甲】【乙】两文都写到“山” ,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13.【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①(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4.诗歌的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 3 分)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5 分)

爱,是等不得的

丁立梅

(1 )他是母亲一手带大的。

(2 )他的母亲,与别人的母亲不太一样,因患侏儒症,母亲的身材异常短小。4 分)3 分)

(3)他六岁那年,他的父亲一一一个贫苦、老实的泥瓦工,去帮邻家盖房,从房梁上

摔下来。他没了父亲。

(4)矮小的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他,吃的苦,应该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吧?夜幕四垂,母亲

在田里干活还没回来。一大清早,母亲又背了一篓子的绣花鞋垫去集上卖。那些鞋垫,是母

亲夜里坐在灯下,一针一线绣好的。母亲靠这些贴补家用,换了吃的喝的养活他。一次,他

对卖鞋垫回来的母亲说,等我长大了,我一定报答你。

(5)母亲便笑着问他,怎么报答呢?

(6)他答,我给你买一屋子的好东西吃,一屋子的好衣裳穿。母亲笑,笑出泪来。母亲____________ 摸着他的头说,吃的妈不要,穿的妈不要,等你长大了,带妈坐一回飞机吧。A

(7)他八九岁时,个头已超过矮小的母亲了。母亲在野地里割草,头顶上突然响起飞机

的声音,母亲和他都抬了头看。空中的飞机,有点像他见多的花喜鹊。花喜鹊飞远了,看

不见了,母亲才收回目光,母亲说:“这都是有本事的人坐的,有本事的人,坐了飞机,至U

很远的地方去。” B他问,很远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母亲描绘,有很多很多的高楼,高楼里

的桌子椅子,漂亮得不得了。母亲没离开过乡村,母亲的想象里,很远的地方,就是高楼和

漂亮的桌子椅子。他郑重地向母亲承诺,以后我要做有本事的人,带你坐飞机到远方去。

(8)他一天天长大,一路念到大学,然后一路打拼,成了一家大公司的高管一一他真的

成了有本事的人。他住进了母亲曾描绘过的高楼里,高楼里,有着漂亮的桌子椅子。亦常常

去赶像花喜鹊一样的飞机,坐上去,南来北往着。他还记得对母亲的那个承诺,可是他总是很忙,抽不出时间去兑现他的承诺。

(9)母亲对常常去赶飞机的他崇拜不已,母亲问,你真的坐飞机了?他淡淡地说,啊。坐飞机像不像坐船一样的,会不会晕?母亲充满好奇。

(10)他觉得母亲的好笑。一低头,突然瞥见母亲的白发,密集在她的头顶,一撮一撮

的。永远儿童般矮小的母亲,原来也是会老的。他心一软,说,妈,等我有空了,我带你去

坐飞机。母亲低了头笑,母亲说,不坐不坐,我这么老了,坐飞机做什么啊?他说,一定的,

我一定带你去坐。母亲便欢喜得手.足无措。

(11)那天,终于抽出空来,订好机票,他打电话告诉母亲,要带她去坐飞机。母亲激动得逢人便说,我儿要带我去坐飞机了。还特地扯了布,做了一身新衣裳。

(12 )他回去接母亲,半路上,突然接到上司的电话。上司说公司来了一个重要客人,问

他有没有空陪着一起吃饭。他只犹豫了几秒钟,就回,没问题。车子掉转头,朝着母亲的反方向而去。他想着,飞机票可以重签,母亲晚一天出行也无妨。

(13 )这天晚上,母亲却摔倒了。摔倒之后,迷糊中还跟人说,我儿要带我去坐飞机呢。

可渐渐就不行了,在凌晨,母亲咽下最后一口气,走了。

(14 )他跪在母亲跟前,恸哭不已。只不过一日之隔,他的爱,就再也送不出去了。

16.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拉扯:

(2)手足无措:

17.文中的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分析人物形象。(3分)

18?用课文原句解释文题中的“等”与“等不得”分别是指什么?( 2分)

19.在第六段和第七段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赏析其精妙。(3分)

20.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些爱是等不得,结會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

2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小时候,对孩子所承诺的报答,母亲笑出泪来,并非觉得孩子很幼稚,而是出于对不

能给孩子好生活的辛酸,出于对孩子如此懂事的感动。。

B.文中特别把母亲写成是“矮小的”,是为了与其抚育儿子时体现出来的爱的伟大形成

对比,并为儿子立志成才报答母亲做铺垫。

C.儿子长大后,住进了母亲想象并曾描绘过的高楼里,这是照应手法,写了

母亲的爱对孩子的激励作用,以致孩子竭力完成对母亲的承诺。

D.文章结尾“一日之隔”表现了儿子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5分)

池塘里的童年

记得在哪本书上读到过一句话,人的一生是由太多的回忆来支撑组成的。我品味着这句

话,它像一朵慢慢绽放的莲,浸润着心灵的悸动,一圈圈涟漪层层展开,荡漾在我童年岁月的那洼池塘。

那洼池塘在村子的西头,不深,不大。

春天,它披着一层翠绿的浮萍,像个羞涩的少女一样,悠荡着我们这群男孩子嬉戏的梦。

放学后,脱光了脚丫,试探地把淘气的脚浸入池塘里,微微的凉气让我们不得不甩甩脚上的

水滴,贪婪地看着这满塘的清秀,重又穿上鞋子。三三两两地坐在河边,看那些悠闲的鸭子霸占了池塘。有淘气的孩子还会从路边捡了孤独的石片,弯下腰,扬起胳膊,使劲地向水面上扔出去,溅起一连串波纹,像一个曼妙的仙子翩翩起舞。扔石片的孩子看着水面上的波纹

慢慢消失,蹲下来,托了红润的腮,眼里满是憧憬。

在孩子们吵闹的期盼中,夏天终于悄悄地来了。大片的荷叶,舒展着带露的心事,一点_____________ 点长大,足以挡住水里捉迷藏的孩子。一簇簇粉嫩的荷花,怒放着少女般明媚的脸。淘气的孩子们脱得只剩下一条小裤衩,一个个像小青蛙一样跳进了池塘,又像一条条小鱼一样畅游

在荷叶之间,分不出哪是孩子的脸,哪是莲花的瓣。炎热的中午也阻挡不住孩子们的脚步,

并瞒了大人,相约在池塘边嬉戏,撩飞溅的水花,追赶慵懒的鸭子,偷吃饱满香甜的莲蓬,

和头上的太阳一起捉迷藏。哪家大人在池塘边喊:“大晌午的也不睡一会儿觉!”那一刻,

池塘的小家伙们捂着嘴巴偷偷笑着;等大人一走,又赶紧抓住池塘给予的快乐痛快撒欢。有

上学的孩子迟到了,老师问:“是不是到河里疯去了?”那孩子扭捏着不承认。老师伸出指

甲轻轻地在迟到的孩子胳膊上一划,便出现了一道蓝白色的痕迹,显然是刚从河里出来。迟

到的孩子低下头,说:“我只玩了一会儿。”顿时引来同学们哄堂大笑。

秋天来了,水中的荷叶蜷曲着枯黄的身子。荷花全部散尽,似一池的哀伤。孩子们还不

歇着,拿着用罐头瓶或家用的筛子做的钓鱼工具,里面放上一块从家中偷来的煎腊肉,投到水中,静静地等着馋嘴的鱼儿上钩。不远处,有谁的妈妈在河边的石板上悠闲地洗衣服,夕

阳下,似一副柔美的画。

不知什么时候,顽皮的雪精灵趁着夜色,悄悄地潜入那洼池塘。池塘已经结了厚厚的冰。

孩子们挽着雪精灵的手,一起滑冰。摔倒了,抹抹鼻涕揉揉屁股,又站起来。池塘的一边,

大人们穿着胶鞋,挖开池塘的一角,露出了深黑色的泥土和胖乎乎的莲藕。

池塘里的童年,变换着岁月,抚摸着落在池塘里清脆的笑声。不经意间,那群孩子就这

样长大了。

22.整体感知全文,说说作者写了童年与池塘有关的哪些事情?(4分)

23.全文看,文中划线的语句有什么作用?(四处划线)(3分)

24?“有淘气的孩子还会从路边捡了孤独的石片,弯下腰,扬起胳膊,使劲地向水面上扔出去,溅起一连串波纹,像一个曼妙的仙子翩翩起舞。”本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

表达效果?(4分)

25.结合语境,从人物角度品味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蕴涵的情味。(4分)

(1 )在孩子们吵闹的期盼中,夏天终于..悄悄地来了。

(2)老师伸出指甲轻轻地在迟到的孩子胳膊上一划,便出现了一道蓝白色的痕迹,显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