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知识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静脉血栓形成疾病,它可能导致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兴、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将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基本知识。
介入治疗的概述介入治疗是利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超声等医疗影像设备作为导向,穿刺血管,植入鞘管,建立通道,通关鞘管的一系列操作,干预静脉血管病变部位,最终改善或恢复静脉血流的功能、结构的治疗方法。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中,介入治疗采用微创技术,通过鞘管在血管内进行操作,直接抽吸血栓、置管溶栓或者通过放置支架等器械,恢复血管的通畅。
介入治疗的适应症1.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可快速清除血栓,改善症状,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展和脱落。
2.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于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介入治疗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疼痛和肿胀,提高生活质量。
3.反复发作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于反复发作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介入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再次发生。
介入治疗的常用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常用方法主要包括滤器置入、导管取栓术、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和导管溶栓治疗等。
这些方法是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不同情况设计的,旨在迅速清除血栓、恢复血流通畅、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等。
介入治疗方法的具体操作如下:1.导管取栓术导管取栓术是一种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适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该方法通过经皮穿刺或小切口将导管引入深静脉,然后使用取栓器或抽吸器将血栓抽出或分解。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清除血栓,使血流通畅,减轻症状。
2.支架植入术支架植入术适用于深静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手术中,通过经皮穿刺将支架导管送入狭窄的静脉段,然后展开支架,扩张狭窄或闭塞部位,恢复血流通畅。
这种方法可以重建血流,预防血栓再次形成。
3.药物导管治疗药物导管治疗常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手术中,通过导管将溶栓药物直接送达血栓部位,溶解血栓,改善血流情况。
溶栓药物可以溶解血栓,使血栓变得松软后缓慢溶解,有助于恢复血管通畅。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一、【评估(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患者下肢有无肿胀、皮温、颜色等。
2、观察生命体征情况。
3、了解各项检查化验的结果。
4、患者的心理状态。
5、用药效果及用药后不良反应。
6、并发症:出血、血肿、肺栓塞、滤器移位等。
二、【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舒适的改变:静脉回流障碍与本身疾病有关。
2、自理能力缺陷:与本身疾病有关。
3、潜在并发症出血、血肿、肺栓塞、滤器移位等。
三、【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多与患者交流,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注意事项,用同种成功病例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休息与体位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10~14天,使血栓紧黏附于静脉内膜,避免用力咳嗽、翻身幅度过大过快、打喷嚏、用力排便等,这些行为可使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增加肺动脉栓塞的机会;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面20~30cm,促进静脉回流,防止静脉淤血,并可降低下肢静脉压,从而减轻水肿与疼痛禁止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脱落患肢采取保温措施,但不能用热敷的方法,防止血管扩张,加重肢体肿胀。
(3)术前准备①检查测量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及肢体周径情况在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处用圆圈标记,搏动正常在圆圈内用“+”,减弱用“-”消失用“.”,测量双侧肢体周径(髌骨中点向上15cm,髌骨中点向下10cm)以备术中术后对比观察。
②术前监测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瞳孔的改变以及肢体、语言功能的变化。
③饮食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素、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在饮食中用植物油、禁止食用肥肉、蛋黄、动物脑等食物,毎日脂肪含量不超过40g,以避免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液淤滞,加重血栓形成、忌食辛辣食物,选择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新鲜水果、豆类及粗粮等术前2-3天进少渣饮食。
④一般护理术前1天做好皮肤准备,做好抗生素过敏试验;术前禁食禁饮8小时;术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方法对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后,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患肢护理,术后护理等。
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放置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所有病例经介入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及宣教细致,术后病情观察严密,各项措施实施完好,护理上无并发症,确保了最佳治疗效果。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护理体会下肢深静脉血栓(dtv)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多由于年老体弱、久病卧床不起、手术外伤等引起。
主要表现为患肢软组织张力增高、肿胀痛、行走时疼痛加重。
严重时可引起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甚至坏死及栓子脱落致肺栓塞。
下肢静脉滤器置入可有效预防致命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我院于2011年1月到2012年10月,共收治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在成功置入深静脉滤器后,进行溶栓治疗,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8例下肢dvt患者均经多普勒超声及下肢深静脉造影证实,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9-72岁,平均51岁。
病变位于右下肢8例,左下肢10例。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使患者能倾诉自已的焦虑。
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帮助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饮食护理控制体重减少动特脂肪的摄入、低盐高营养易消化食物、戒烟戒酒。
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患肢皮肢避免受损、外伤。
鞋袜、衣服宽松并注意保暖[1]。
2.1.3患肢护理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侧肢体30度利于静脉回流减轻疼痛,保证患者舒适体位,同时注意皮肤清洁、避免热敷或擦伤,切忌用手按摩患肢,避免频繁的翻身和深呼吸、咳嗽,防止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
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抗凝、溶栓治疗,观察用药的副反应。
每日测量、记录患肢周径的变化,协助判断疗效。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

,
211 术前 常规 护理 . .
患者 人 院后 及时 进行 全 面评 估 ,除生 命体
征外 , 点监 测 患肢 的皮 温 、 色及 双下 肢髌 骨上 下 1e 重 颜 0m周 长 , 用
11 一般 资 料 .
本组 患 者 1 , 3例 年龄 2 ~7岁 , 均年 龄 5 97 平 2岁 ,
-
2 ・ 0
T ODAY NURS Oco e , 0 0 No 1 E t b r 1 , .0 2
,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 的护理
温 利 平
摘要 总 结 1例 下肢 深静 脉 血 栓 患 者介 入 治疗 的护 理体 会 。 3 主要 包括 术 前做 好 常规 护理 和心 理 护 理 , ; 测 量 患肢 周 长并 做 好 标 记 ; 住确
3d 入 院时 、 院 前 l 肢 大 、 腿 周 长 比 较 , 值 分 别 为 f± ), 出 d患 小 差 8
2 )(- . e , . 、 + 3 r 所有 患 者 患肢 肿胀 消 退 、 痛消 失 , 动 自由 , 1 5 72 ) a 疼 活 无
例 出现 肺栓 塞 等严 重 并发 症 。
油 性 笔做 好 标记 , 每天 测 量 、 录 ; 记 患肢 均 用软 枕 抬 高约 3。避免 O, 按 摩 和患肢 活动 , 察 、 防肺 栓 塞的发 生 ; 医嘱做好 术前 准备 。 观 预 按 21 术前 心 理 护理 .2 . 大 多 数 介 入 治疗 患 者及 家属 都 有焦 虑 、 紧
用 尿激 酶 5~ 0 I 。 0 20
深 静脉 腔 内不 正 常 的 凝 固 , 阻 塞 静 脉 腔 , 致 下 肢静 脉 回流 障 并 导 碍 。 目前 ,V D T已 成 为一 种严 重 影 响患 者 生 活质 量 和具 有 潜在 危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 (2007BAl05804) 通信作者:顾建平,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放 射影像科;徐克,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滕皋军,210009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
万方数据
・294・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
2.支架置人术汹圳]:(1)髂股静脉支架置入术推荐在 PTA后进行。(2)髂总静脉及髂外静脉上段支架置入术推 荐使用直径12—14 mm的自膨式支架。(3)髂外静脉下段 及股总静脉支架置入术推荐使用10—12 rata的自膨式 支架。
注意事项
一、经导管溶栓治疗注意事项 1.如股静脉下段及胭静脉内存在血栓,一般不宜选择经 胭静脉穿刺插管溶栓,以避免股胭静脉冈穿刺插管损伤而导 致血栓加重。此时宜选择经健侧股静脉或颈内静脉逆行插 管至患肢股胴静脉或经动脉插管顺行静脉溶栓。 2.在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动脉插管顺行静脉溶 栓时,导管头位置宜根据血栓累及的平面而定。在髂股静脉 及下肢深静脉内均有血栓时,导管头置于患侧髂总动脉即 可。药物通过髂内动脉和股深动脉时,可作用于髂内静脉、
术前准备
1.体检:观察、测量并记录双下肢和会阴部及腹股沟部
DOI:10.3760/cma.j.issn.1005一1201.201 1.03.014
皮肤颜色、浅静脉显露情况和血液回流方向、皮肤温度及下 肢周径;检查并记录Homans征及Neuhof征、下肢软组织张 力、髋关节及膝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幅度。 2.实验室检查:血浆D.二聚体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浆D.二聚体>500斗g/L对诊断急性DVT 有蓖要参考价值;凝血功能测定: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和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ppt课件

②白血栓 由纤维素、白细胞和成层 的血小板组成,只有极少量红细胞
③混合血栓 白血栓组成头部,红血 栓和白血栓构成体部、红血栓或板层状的 血栓构成尾部
完整版ppt课件
8
5、相关因素
(1)症状取决于: 受累血管的大小和部位, 血栓的范围和性质。
完整版ppt课件
12
六 分型
下肢DVT按照部位可分为三种类型:
周围型:指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 中央型:指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内均有血栓形成
完整版ppt课件
13
分型示意图
周围型
完整中版央ppt课型件
混合型
14
七诊 断
1、临床症状、体征 2、化验检查 3、超声检查 4、MRV 5、CTV 5、介入诊断
种因素的组合,尤其是血流缓慢和高凝状 态,才可能引起血栓形成
完整版ppt课件
4
2、 外伤或手术 怀孕/剖宫产 系统性红瘢狼疮(SLE) 肾病综合征 无明显诱因
完整版ppt课件
5
三 特征
1、DVT常见于下肢,特别是左下肢
2、静脉壁损伤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促进血栓 形成
3、长期卧床、妊娠后期以及左髂总静脉被夹 在右髂总动脉和骶骨峡之间的解剖因素等可造成 血流淤滞
(2)远端静脉压高: 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远端肿胀。 交通支静脉扩张开放,浅静脉扩张。
(3)血栓: 向近心端蔓近,并发肺栓塞 向远端伸延 血栓机化/再管化/再内膜化,使管腔通畅。
(4)纤维组织收缩+瓣膜破坏 可致静脉瓣功能不全
完整版ppt课件
9
五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三联”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溶栓治疗【摘要】目的:对急性深静脉血栓(dvt)进行导管介入直接溶栓和系统性溶栓效果进行比较。
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自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间采用导管介入直接溶栓与系统溶栓进行治疗的43例dvt患者平均(42.3±8.7)岁。
所有病例患dvt 平均(5.9±4.5)天时间。
通过外周静脉或介入导管输注尿激酶进行治疗。
溶栓后残留静脉狭窄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和/或支架置入治疗。
结果:23例行导管直接溶栓20例(86.9%)成功地使栓塞静脉段复通。
3例(13.0%)行pta治疗,残留狭窄以支架成形治疗。
20例行系统溶栓,4例(20%)成功地使栓塞静脉段复通。
结论:导管直接溶栓在治疗急性dvt中疗效优于系统溶栓。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系统溶栓【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0121-02【abstract】objective:carries on the drive pipe involvement to the acute deep vein thrombus to dissolve the hitch and the systematic characteristic directly dissolves the hitch to carry on the comparison. methods:uses the drive pipe involvement to guangzhou traditional medicine hospital from august, 2009 to august, 2010 to dissolve the hitch and the system directly dissolves 43 example dvt patient who the hitch carries on the treatment (43±8.7) the year old. all cases contract the dvt average (5.9±4.5) the day. carrieson the treatment through the circumference vein or the involvement drive pipe infusion urokinase. after dissolving the hitch, the residual vein narrowly with and/or the support posts the treatment after the rubber ball pouch blood vessel forming. results:23 routine conduit pipes dissolve directly bolt 20 examples distance of (86.9%) success makes embolism vein again through. (13.0%) row of pta cure 3 examples , are left over narrow treat with holder forming. 20 routine system dissolves bolt, 4 example distance of (20%) success makes embolism vein duan again through. conclusion:the conduit pipe dissolves directly the bolt is in the bolt curing impatient dvt system better than being hit by a curative effect dissolving.【key words】deep vein thrombus;intervention thrombolysis;system thrombolysis。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护理课件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 患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严 重时可出现浅静脉曲张、肢体坏死等。
诊断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 表现和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包括彩色 多普勒超声、静脉造影和血液D-二聚 体检测等。
CHAPTER 02
介入治疗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 用
监测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 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 血压、呼吸等,确保手术 安全。
协助医生操作
根据手术需要,协助医生 进行各项操作,确保手术 顺利进行。
用药护理
根据医生指示,协助患者 用药,并观察患者用药后 的反应。
术后护理
01
02
03
04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特别是凝血功能指标,预防术
活动与休息指导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 床,定期起身活动, 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 力劳动,防止静脉内 压力骤增。
睡眠时适当垫高下肢, 减轻肿胀和疼痛。
饮食指导
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降低血液粘稠度。
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 素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 治疗护理课件
• 介入治疗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 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 •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生活指导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控制
CHAPTER 01
深静脉血栓形成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 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 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 种疾病。
分类
根据血栓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下 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上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治疗科
寇志平 娄雪磊 李世兴
医学ppt
1
医学ppt
2
一 概要 :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既是一个古老 的疾病,又是一个难治的疾病。介入技术 为治疗该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
医学ppt
3
二病 因
1、19世纪中期Virchow提出: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静脉血流滞缓 --静脉壁损伤 --血液高凝状态 单一因素往往都不足以致病,必须是各
医学ppt
10
医学ppt
11
4、据下肢肿胀平面可估计血栓的上界:
小腿中部以下水肿病变在腘静脉 膝以下水肿疼痛为股浅静脉 大腿中部以下水肿为股静脉 臀部以下水肿为髂总静脉 双侧下肢水肿为下腔静脉
医学ppt
12
六 分型
下肢DVT按照部位可分为三种类型:
周围型:指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 中央型:指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内均有血栓形成
(3)血栓: 向近心端蔓近,并发肺栓塞 向远端伸延 血栓机化/再管化/再内膜化,使管腔通畅。
(4)纤维组织收缩+瓣膜破坏 可致静脉瓣功能不全
医学ppt
9
五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三联”
2、严重表现 股青肿 股白肿
3、后遗症期表现 足靴区出现慢性湿疹、色素沉着、甚至淤积性溃疡等
31
十、小结:
1、介入治疗,须配合以药物和其他辅助治疗 2、对不同部位、不同轻重和不同阶段的血栓形成宜 采用多种介入方法联合应用
医学ppt
32
医学ppt
33
②白血栓 由纤维素、白细胞和成层 的血小板组成,只有极少量红细胞
③混合血栓 白血栓组成头部,红血 栓和白血栓构成体部、红血栓或板层状的 血栓构成尾部
医学ppt
8
5、相关因素
(1)症状取决于: 受累血管的大小和部位, 血栓的范围和性质。
(2)远端静脉压高: 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远端肿胀。 交通支静脉扩张开放,浅静脉扩张。
医学ppt
13
分型示意图
周围型
中医学央ppt型
混合型
14
七诊 断
1、临床症状、体征 2、化验检查 3、超声检查 4、MRV 5、CTV 5、介入诊断
医学ppt
15
八 介入治疗方法
1、静脉逆行插管溶栓
医学ppt
16
2、动脉插管顺行溶栓
医学ppt
17
3、逆行插管取栓
医学ppt
18
4、血管球囊成形术
4、外伤和手术后以及一些遗传或获得性因素 均可致高凝状态
5、左髂总静脉压迫综合征
医学ppt
6
四 病理
1、主要是由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流滞缓而发 生血栓
2、血栓与管壁一般仅有轻度粘连,容易脱落,可引 起肺栓塞
3、激发炎症反应后,血栓与血管壁粘连也可较紧密
医学ppt
7
4、静脉血栓有三种类型:
①红血栓 最常见,组成均匀,血小 板和白细胞散布在红细胞和纤维素内
医学ppt
19
5、血管支架成形术
医学ppt
20
九、下腔静脉内滤器置入预防肺栓塞
医学ppt
21
医学ppt
22
医学ppt
23
医学ppt
24
医学ppt
25
医学ppt
26
医学ppt
27
医学ppt
28
医学ppt
29
球囊扩张,支架成形后,见狭窄消失, 髂静脉完全通畅
医学ppt
30
医学ppt
种因素的组合,尤其是血流缓慢和高凝状 态,才可能引起血栓形成
医学ppt
4
2、 外伤或手术 怀孕/剖宫产 系统性红瘢狼疮(SLE) 肾病综合征 无明显诱因
医学ppt
5
三 特征
1、DVT常见于下肢,特别是左下肢
2、静脉壁损伤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促进血栓 形成
3、长期卧床、妊娠后期以及左髂总静脉被夹 在右髂总动脉和骶骨峡之间的解剖因素等可造成 血流淤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