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不含推荐免试考生) (1)

351
冯开屏
361
高晗
316
张文静
318
卢梓枫
316
陈春城
337
刁永兴
332
张鹤露
337
韩经露
334
李佳思
339
何靖宇
337
高翰园
338
李建春
349
刘航辰
337
张瑞泽
330
杨崇志
350
刘福祥
342
贺俊辉
353
杨颖
335
刘黄河
330
张欢
326
徐致远
321
梁茜
315
李志豪
332
徐涛
325
王加宇
318
蔡怡雯
72.52
77 73.13 71.63 76.49 74.63 72.75 74.64 71.03
74.6
70.65 69.78 75.15
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
凝聚态物理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
材料物理与化 学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紫金山天 文台)
1.02488E+14 435
1.02488E+14 7679 1.02488E+14 5330 1.02488E+14 1627 1.02488E+14 318 1.02488E+14 4519 1.02488E+14 3227 1.02698E+14 1026 1.02848E+14 2320 1.02848E+14 30 1.02848E+14 1942 1.02848E+14 40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版

225 ||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天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课程模块课程分类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周学时修读学期准入/准出理论/实践学生毕业应修总学分构成通识通修通识教育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教育课程,要求不少于14个学分 本模块应修学分总数:63通修课程英语 通修 00020010A 大学英语(一) 4 4 一 理论 通修 00020010B 大学英语(二) 4 4 二 理论 计算机通修 00030031 C 语言程序设计 4 8 二 理论+实践数学通修00010011A 微积分Ⅰ(第一层次) 5 5 一 理论 通修 00010011B 微积分Ⅱ(第一层次) 5 5 二 理论 通修 00010011C 线性代数(第一层次) 4 4 三 理论 思想政治通修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2/1 二 理论+实践通修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1 一 理论+实践通修0000030A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部分) 3 3 六 理论 通修 0000030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部分)3 暑期三 实践 通修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三 理论 通修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一 理论 通修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二 理论 体育通修00040010A 大学体育(一) 1 2 一 理论+实践通修 00040010B 大学体育(二) 1 2 二 理论+实践通修 00040010C 大学体育(三) 1 2 三 理论+实践通修00040010D 大学体育(四) 1 2 四 理论+实践军事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2 2 二 理论 通修 00050020 军训 1 一 实践 学科专业学科平台平台 24020010A 大学物理 4 4 二 准入 理论 本模块应修学分总数:53 平台 24020010B 大学物理 4 4 三 准入 理论 平台12000070 数学物理方法 4 4 四 准入 理论 平台 12000080 理论力学 4 4 三 准入 理论 平台 12000140 统计物理 4 4 四 准入 理论 平台 12000120 电动力学 3 3 五 准出 理论 平台 12000110 量子力学 4 4 五 准出 理论 专业核心核心21000010A 普通天文学(上) 4 4 三 准出 理论 核心 21000010B 普通天文学(下) 3 3 四 准出 理论 核心 21000020 普通天文学实习 1 2 三 准出 实践 核心21000080原子物理22四准出理论| 226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227 || 228229 |拔尖计划天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课程模块课程分类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周学时修读学期准入/准出理论/实践学生毕业应修总学分构成通识通修通识教育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教育课程,要求不少于14个学分本模块应修学分总数:64通修课程英语通修41000030A 英语口语 2 2 一 理论 通修 41000030B 英语口语 2 2 二 理论 通修 41000021A 英语视听 2 2 一 理论 通修 41000021B 英语视听 2 2 二 理论 通修41000080高级英语词汇与写作22三理论计算机 通修22000010程序设计基础47一理论+实践数学通修 11100120A 高等数学 5 5 一 理论 通修 11100120B 高等数学 5 5 二 理论 通修 11100120C 高等数学3 3 三 理论 思想政治通修 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2/1二 理论+实践通修 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2/1一 理论+实践通修0000030A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部分) 3 3 六 理论 通修 0000030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部分) 3 暑期三 实践 通修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三 理论 通修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一 理论 通修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二 理论 体育通修00040010A 大学体育(一) 1 2 一 理论+实践通修 00040010B 大学体育(二) 1 2 二 理论+实践通修 00040010C 大学体育(三) 1 2 三 理论+实践通修00040010D 大学体育(四) 1 2 四 理论+实践军事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2 2 二 理论 通修 00050020 军训 1 一 实践 学科专业学科平台平台 24020010A 大学物理 4 4 二 准入 理论 本模块应修学分总数:53 平台 24020010B 大学物理 4 4 三 准入 理论 平台12000070 数学物理方法 4 4 四 准入 理论 平台 12000080 理论力学 4 4 三 准入 理论 平台 12000140 统计物理 4 4 四 准入 理论 平台 12000120 电动力学 3 3 五 准出 理论 平台 12000110 量子力学 4 4 五 准出 理论 专业核心核心21000010A 普通天文学(上) 4 4 三 准出 理论 核心 21000010B 普通天文学(下) 3 3 四 准出 理论 核心 21000020 普通天文学实习 1 2 三 准出 实践 核心 21000080原子物理22四准出理论| 230231 |拔尖计划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课程模块课程分类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周学时修读学期准入/准出理论/实践学生毕业应修总学分构成通识通修通识教育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教育课程,要求不少于14个学分本模块应修学分总数:64通修课程 英语通修 41000030A 英语口语 2 2 一 理论 通修41000030B 英语口语 2 2 二 理论 通修 41000021A 英语视听 2 2 一 理论 通修 41000021B 英语视听 2 2 二 理论 通修41000080 高级英语词汇与写作 2 2 三 理论 计算机通修 22000010 程序设计基础 4 7 一 理论+实践数学通修11100120A 高等数学 5 5 一 理论 通修 11100120B 高等数学 5 5 二 理论 通修11100120C 高等数学3 3 三 理论 思想政治通修 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2/1二 理论+实践通修 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1一 理论+实践通修0000030A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部分) 33六理论通修 0000030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部分)3 暑期三 实践 通修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三 理论 通修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一 理论 通修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二 理论 体育通修00040010A 大学体育(一) 1 2 一 理论+实践通修 00040010B 大学体育(二) 1 2 二 理论+实践通修 00040010C 大学体育(三) 1 2 三 理论+实践通修00040010D 大学体育(四) 1 2 四 理论+实践军事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2 2 二 理论 通修 00050020 军训 1 一 实践 学科专业学科平台平台 24020010A 大学物理 4 4 二 准入 理论 本模块应修学分总数:55平台 24020010B 大学物理 4 4 三 准入 理论 平台12000080 理论力学 4 4 三 准入 理论 平台 12000070 数学物理方法4 4 四 准入 理论 平台 12000050 光学 3 3 四 准入 理论 平台 18000031 电路分析 4 3/1四 准入 理论+实践平台 18000061 模拟电路 4 3/1五 准入 理论+实践平台 21000010A 普通天文学(上) 4 4 三 准出 理论 平台 21000010B 普通天文学(下) 3 3 四 准出 理论 平台 21000020普通天文学实习12三准出实践| 232。
北斗导航系统与GPS导航系统的比较

中国北斗定位系统与美国GPS比较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空间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杜苏学号1513122924老师张华副教授一、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介绍GPS系统概念全球定位系统(NA VSTARGPS,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以下简称GPS)是一个中距离圆型轨道卫星定位系统。
该系统是由美国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原是美国国防部为了军事定时、定位与导航的目的所发展,希望以卫星导航为基础的技术可构成主要的无线电导航系统,未来并能满足下一个世纪的应用。
第一颗GPS卫星在1978年发射,首十颗卫星称为BLOCKI试验型卫星,从1989年到1993年所发射的卫星称为BLOCKII/IIA量产型卫星,第二十四颗BLOCKII/IIA卫星在1994年发射后,GPS已达到初步操作能力(Initial Operational Capability,IOC),24颗GPS卫星提供全世界24小时全天候的定位与导航信息。
美国空军太空司令部于1995年4月27号宣布GPS已达到完整操作能力(Full Operational Capability),将BLOCKI卫星加以汰换而24颗卫星全部为BLOCKII/IIA卫星,之后又发射四颗BLOCKIIA及一颗BLOCKIIR卫星,成功地满足军事实务的操作。
由于此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民间应用的需求与日遽增,对于传统导航方式更有革命性的影响。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际上是由24颗卫星所组成,其中有3颗为备用卫星,这些卫星分布于距地表20,200公里的上空,而且分属于6个轨道面;卫星轨道面倾斜角为55度﹐提供全球全天候﹐每秒一次﹐持续不断的定位讯号。
这些卫星每11小时58分环绕地球一次,即每天绕过您的头顶二次,就像是月球一样不停地绕着地球旋转,其速度约每秒1.8里。
南京大学天文系课程介绍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一、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概况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成立于2011年3月,其前身天文学系始建于1952年,是目前全国高校中历史最悠久、培养人才最多的天文学专业院系。
学院素以专业设置齐全、学历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而享有盛誉,在历届全国高校天文学科评比中均排名第一。
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中心实验室、太阳塔实验室、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南京大学深空探测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
目前拥有天文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包括天体物理学、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今年新增空间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具备扎实基础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创新精神的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从事空间科学和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工作。
???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约30名,包括4名中科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7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5名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近年来,学院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科研成果显着,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学院与国内外多个科研和教学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与人员交流联系和合作。
在南京大学“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支持下,学院正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天文学教学和科研中心。
2010年,南京大学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共同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建设“南京天文与空间科学技术园区”,即将开工建设的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办公大楼将坐落在该园区。
大楼总建筑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将是一幢集科研、实验、教学、学术活动于一体的智能化建筑,将能够满足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未来20年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发展需要,并容纳多个研究中心,同时也是本学院教师与研究生科研、本科生实习的场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二○一五年七月目录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4)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6)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8)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0)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4)数学与统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7)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19)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21)微电子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24)软件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27)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29)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31)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 (33)通信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按期申请学位研究成果基本要求(一)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满足下述条件之一者可按期申请硕士学位。
1.在《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和军队指挥学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至少1篇;2.申报发明专利至少1项;3.向国际或国内标准化组织提交并被认领标准化提案至少1项;4.科研获奖(须持证)至少1项;5.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至少1项(仅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获得软件著作权至少1项(仅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以上研究成果须在研究生入学后取得,研究生本人排名前二(第一学生作者)。
(二)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如不满足申请学位基本要求,则对其学位论文增加双外盲评审,评审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以第一学生作者、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参考目录》规定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授予学校或单位
硕士/博士
配偶
情况
姓名
民族
政治面貌
户口所在地
子女数
毕业院校及专业
现工作单位及职务
与中心在岗工作人员是否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
如有,请说明关系情况
个人
履历
教育经历(从大学起在国内外何单位学习,起止年月、专业及所获学历/学位)
工作经历(在国内外何单位工作、任职及专业技术职务聘用起止年月)
聘用委员会由人组成,荐人选。
聘用委员会主任(签字):年月日
单位聘用意见
同意同志聘用至岗位,聘期自
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聘用委员会未通过者不用填写此栏)
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公章)
年月日
备注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制
能力业绩
主要研究领域及取得的业绩
所获重要奖励、学术任职等情况
应聘理由及工作设想
个人声明:
本人承诺,本人所提供的一切应聘材料均为属实,如有伪造,本人愿意承担包括解除聘用合同在内的一切处罚,并愿意承担因此而给空间应用中心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
个人签字:
年 月 日
人事部门审查意见
人事部门(盖章)年月日
聘用委员会意见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应聘申请表(中层干部)
应聘部门:
应聘岗位:
聘用类型:(事业编制/非事业编制)
个人
基本
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政治面貌
照片
籍贯
户口所在地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参加工作时间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1. 引言空间科学与技术是现代科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学科,它涉及到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和利用。
随着人类对宇宙的兴趣的日益增长,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着重探讨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2.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意义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意义在于推动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提高对宇宙的探索和利用能力。
通过研究宇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同时,空间科学与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带来诸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3.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历程3.1 早期阶段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人们对宇宙的认知还非常有限。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文学与航空技术等领域,其中包括探索宇宙的基本结构和发展历史,以及开展航天飞行等实践应用。
3.2 现代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空间科学研究的深入,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进入了现代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类开始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探索更远的星系和更深的宇宙。
同时,航天器的研制和发射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4.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领域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涵盖了多个领域,主要包括:天文学、航天工程、宇航员训练、卫星通信等。
其中,天文学是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学科,通过观测和研究天体现象,揭示宇宙的奥秘。
另外,航天工程则是将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开展航天器研制与发射工作。
5.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趋势5.1 多学科融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空间科学研究的深化,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将与更多的学科进行融合。
例如,生物学、化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将被应用到宇宙中,探索宇宙生命和开发宇宙资源。
5.2 国际合作空间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国际性的领域,国际合作对于推动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各国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空间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进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考生编号姓名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录取专业名称录取研究方向录取导师录取学习方式录取类别定向委培单位备注107019611303452郭云冲401183584仪器科学与技术智能检测与新型传感器谢楷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53宋江文381173554仪器科学与技术智能检测与新型传感器谢楷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41305675杨瑞捷369179548仪器科学与技术飞行器测控与导航制导李小平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48赵继豪381165546仪器科学与技术智能检测与新型传感器吕晓洲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45何祥勇369173542仪器科学与技术智能检测与新型传感器王松林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54惠笃鹏374162536仪器科学与技术智能检测与新型传感器刘晓涛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42506000王浩北363170533仪器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仪器与电磁实验技术刘彦明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51张浩377155532仪器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仪器与电磁实验技术郑晓静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34姚云峰371157528仪器科学与技术飞行器测控与导航制导方海燕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28刘振宇350170520仪器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仪器与电磁实验技术刘彦明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33高敬敬354163517仪器科学与技术飞行器测控与导航制导方海燕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46梅楠352164516仪器科学与技术智能检测与新型传感器高建宁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37朱梦琳355157512仪器科学与技术飞行器测控与导航制导石磊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38薛成铭362135497仪器科学与技术智能检测与新型传感器王松林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26王家琪344151495仪器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仪器与电磁实验技术闵昌万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43张悦327153480仪器科学与技术智能检测与新型传感器程鹏飞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53106100张丙坤315157472仪器科学与技术飞行器测控与导航制导李小平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31504990谷恺恒317147464仪器科学与技术智能检测与新型传感器王海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40505342刘伟307148455仪器科学与技术智能检测与新型传感器贺王鹏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35陈师314139453仪器科学与技术飞行器测控与导航制导李小平全日制非定向107019514709297李想309140449仪器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仪器与电磁实验技术金科全日制非定向107019232106526刘文博397188585控制科学与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孙伟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58任霞377171548控制科学与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郭宝龙全日制非定向107019231706492张舫瑞354184538控制科学与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冯冬竹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63张倞宾354184538控制科学与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陈为胜全日制非定向107019415608504杜梦欣349172521控制科学与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孙景荣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86李叶茂358161519控制科学与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陈为胜全日制非定向107019370207444孙学荣331187518控制科学与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许录平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59杨燚355160515控制科学与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闫允一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21004689周弘扬347163510控制科学与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张华全日制非定向107019321606714薛亮357150507控制科学与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朱娟娟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85张立华325180505控制科学与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冯冬竹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57崔筱萱323181504控制科学与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孟繁杰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21004686钟秋云340163503控制科学与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郭宝龙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61田米米336167503控制科学与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陈为胜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67宋迤达345155500控制科学与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张华全日制非定向107019501109085马博洋305162467控制科学与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许录平全日制定向宁夏教育局少数民族骨干107019140505349张红艳366176542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贾静全日制非定向107019413908288苏亚浦377164541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许录平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40505343吴浩平356185541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李小平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78职玉363176539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朱娟娟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95程首豪356178534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闫允一全日制非定向107019411307841黄印356177533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谢楷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41005512柳毅360171531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孙伟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40905476丁少军358171529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戴浩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77刘宽昊377151528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陈为胜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50206045韩冬339177516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孙伟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40505351解川川340174514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李小平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41505707段蓉蓉337174511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白博文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20809661魏君康331174505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许录平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71付恒330164494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刘彦明全日制非定向107019441108914罗宗祥337156493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周绥平全日制非定向107019413408220宋留洪310180490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王辉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40505352赵檬321160481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王海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82周旭阳312169481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吴宪祥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72魏莹莹334146480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刘彦明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40505348李晨阳313165478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余航全日制非定向107019411407868朱增宽296156452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余航全日制非定向六所联培107019611303491陶涛295151446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闫允一全日制非定向六所联培107019611303473左乾隆291151442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孙海峰全日制非定向六所联培107019411107829张玉玥357173530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石磊全日制非定向107019513909281蔡强342164506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孙景荣全日制非定向六所联培107019232106525莫文强325175500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郭宝龙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21004690王超324173497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张华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55张治国318178496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郭宝龙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44董鹏318164482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杨敏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64董银娜314167481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杨敏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21004685张镇晖309171480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王海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90张泽葳318160478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方海燕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40205156陈香乐329149478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许录平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87孙旭341130471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杨敏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42305891田育铭293170463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周绥平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66王楠299160459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金科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432刘洪良290152442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石磊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21109705王天亮293144437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金科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1015赵庆松359174533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包为民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41105531刘京339176515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王海全日制非定向107019220406299张元巍336179515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周绥平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0855鲁彦萱346157503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冯冬竹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30604861王亚飞329162491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张玲霞全日制非定向107019370107269王起帆308180488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孙海峰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30304764王哲312171483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王松林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3025张耀琼331148479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程鹏飞全日制非定向107019501909114王成315161476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包为民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2461代智丰309163472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金科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1529段韵章309158467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王辉全日制非定向107019141105548周美玲296171467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金科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1477马青292170462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孟繁杰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2766解少文314135449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吕晓洲全日制非定向107019611301414柴国栋297149446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周绥平全日制非定向六所联培107019611302838甘志轩299137436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房新鹏全日制非定向六所联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招生17人
科目一: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 英语一
科目三:301 数学一
初试科目
科目四:(二选一)931 信号与线性系统; 932 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
复试科目 三选一:9131 数字电路基础; 9132 数字信号处理; 9133 模拟电子技术
方向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
导师
职称
01
空间传感技术及应用、接触式数据与能量一体化传输
朱娟娟
副教授
05
航拍视频增强与感兴趣目标检测
孙伟
副教授
06
图像、视频信息处理与检索
孟繁杰
副教授
07
综合测试与故障诊断
张玲霞
副教授
08
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及测试技术
王辉
副教授
09
光学及光谱检测技术
付小宁
副教授
10
智能检测技术及自动化
于建国
教授
11
光电检测、机器视觉
任获荣
副教授
专业名称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李小平
教授
03
空间飞行器测控通信、空间一体化网络、空间飞行模拟与评估
刘彦明
教授
04
测控技术与智能仪器
高建宁
副教授
05
科学仪器设计、近地空间通信、功率电子系统
谢楷
副教授
06
新型飞行器多物理场耦合问题、智能结构力学
金科
副教授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名称
085233 航天工程
李小平
教授
02
智能探测与控制、空间电路防护、新能源技术
郭宝龙
教授
03
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导航新技术及应用
许录平
教授
04
空间飞行器测控通信、空间一体化网络、空间飞行模拟与评估
刘彦明
教授
05
综合测试与故障诊断
张玲霞
副教授
06
时频测量、便携式测试仪器、光伏发电系统及并网技术
高建宁
副教授
07
电子系统集成及检测技术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现有教授 2 人、副 教授 9 人。主要研究信息检测技术与复杂自动化装置设计相结合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有 机整合现代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具备自动化处理能力的工程系统。本学科主要培养信息处 理、软件设计、光电检测以及复杂电路设计等领域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 星载电子系统软硬件设计、工业网络与信息处理、光电检测与图像处理以及数模混合电路设计 技术等。研究中突出以信息检测为媒介,以工业和空间应用为背景的复杂系统相关理论、方法 和设计技术。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先进信息技术企业以及国家骨干科研院所从事信息检测和 自动化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运营和系统维护等相关工作,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王辉
副教授
08
卫星载荷设计与可靠性评估技术
闫允一
副教授
09
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导航新技术及应用
冯冬竹
副教授
10
进化计算及智能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
吴宪祥
副教授
11
智能控制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朱娟娟
副教授
12
科学仪器设计、近地空间通信、功率电子系统
谢楷
副教授
13
图像处理与智能系统
孟繁杰
副教授
14
图像工程先进技术与嵌入式系统实现
三选二,不能和复
085233 航天工程
试科目相同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二版)杨颂华等 西电科 大出版社 《数字信号处理》 奥本海姆 科学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孙肖子 西电科 大出版社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 予权。本学科现有院士 1 人、教授和研究员 10 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 6 人。该学科在导航前 沿技术、全源与组合导航技术、新型自主导航定位技术、制导与控制技术等方向已取得显著成 果,尤其是 X 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导航新技术及应用、目标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和智能 GPS 技术、制导与控制中的信息处理技术、 雷达精确制导技术等。主干课程:工程优化方法、矩阵论、数字信号处理、导航原理、数字图 象处理、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图像处理与成像制导。该专业的研究生主要在高等院校、中国 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航工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产业集团以其他 国防重点单位、大中型国际通信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单位就业,就业率达 100%。
书名
作者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四版)
吴大正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 (第4版) 教学指导书》 王松林
932 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理论
9131 数字电路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二版)
9132 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
9133 模拟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胡寿松 邹伯敏 杨颂华 奥本海姆 孙肖子
学院拥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导航制导与控制、空间科学与技术 3 个学术型硕士招生 学科,航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招生领域,导航制导与控制、空间科学与技术 2 个博士招生学科。 学院导师全部具有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经历。近年来主持国家 973 项目 1 项,国家 重大科技专项 7 项,国家 863 项目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 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7 项, 承担了学校首个民口 973 项目,在“临近空间飞行器”方面的研究位居国内前列。
复试科目 三选一:9131 数字电路基础; 9132 数字信号处理; 9133 模拟电子技术
方向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
导师
职称
01
智能检测与智能系统、电路可靠性技术
郭宝龙
教授
02
网络信息处理、图像图形工程、复杂软件设计
闫允一
副教授
03
进化计算、智能控制、图像工程
吴宪祥
副教授
04
图像工程、视频处理、智能控制
0804J6 空间科学与技术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学校自设的、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交叉学科,现有院 士 1 名、973 首席 1 名、教授 3 名、副教授 3 名。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空间高速运动目标,将 综合运用物理学、数学、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等理论与方法,探究复杂空间环境下高速运动目 标的信息获取、处理、控制与传输理论与技术,研究范围涵盖空间物理环境认知、空间目标探 测、临近空间飞行器测控与通信、空间信息网等,其目的是促进空间探索、临近空间开发利用。 该学科依托“空间物理环境测试实验室”、“临近空间飞行器测控与特种测量实验室”、“钱 学森空间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我校第一项国家 973 计划等项目,致力于培养空间技术领域的 优秀人才。
出版单位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或 科学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西电科大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西电科大出版社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及参考书
专业
加试科目
参考书目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数字电路基础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2.数字信号处理 3.模拟电子技术
0804J6 空间科学与技术
孙伟
副教授
15
自主导航理论及应用、弱信号检测及处理
方海燕
副教授
16
导航信号处理及应用、导航新技术及应用
孙景荣
副教授
17
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导航信号处理
贾静
副教授
18
新型飞行器动力学、智能结构控制、无损检测
金科
副教授
19
时变天文导航、实时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张华
副教授
自命题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录
考试科目
931 信号与线性系统
视工作量而定
35% 100%
助管
500 元/月
社会奖学金
由企业设立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名称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2015年招生10人
科目一: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 英语一
科目三:301 数学一
初试科目
科目四:(二选一)931 信号与线性系统; 932 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
201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目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5 年 7 月
学院简介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顺应国家航天发展需求集中学校在空间电子信息 优势力量而建立,于 2013 年 7 月 14 日成立,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 任包为民担任院长。学院的定位是以空间科学前沿研究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国家航 天技术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树立学术为上、科研为重办院理念,以基础性、 创新性与工程结合紧密的一流人才和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