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检验概述

合集下载

痕迹检验学-自考-笔记

痕迹检验学-自考-笔记

痕迹检验学-自考-笔记痕迹检验学第一章痕迹检验学概论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固定、记录、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

痕迹检验,是依据同一认定的原理,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作案人实施犯罪遗留的痕迹检材同嫌疑样本进行比对鉴定,做出现场痕迹物品是否为某人或某人的某物留的一项技术。

第一节痕迹的概念痕迹,是指曾经存在于某一时空中的事物或现象,是一切事物运动所遗留的映像或迹象。

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遗留下来的各种迹象和信息。

它包括广义犯罪痕迹和狭义犯罪痕迹。

广义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引发的一切变化而遗留的各种迹象或信息。

狭义犯罪痕迹:作案人在实施犯罪活动中,一客体在力的作用下接触另一客体时形成并保留的迹象。

痕迹的特点?痕迹具有客观反应性、相对稳定性、特定性和关联性的特点。

第二节痕迹形成与分类(一)痕迹形成1.痕迹形成的机理造痕体与承痕体在力的作用下相互接触,使承痕体的组织结构或表面形态发生相应变化,反映并保留造痕体接触部位的形象,即形成痕迹。

2.痕迹形成的因素痕迹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即造痕体、承痕体和作用力,三者缺一不可。

平面痕迹的形成还需要介质参与。

(1)造痕体:指留下痕迹的人、物和动物,是痕迹的创造者。

造痕体具有一定的形状、体积、硬度,能把自身的结构形态特征和功能形态特征遗留在承痕体上。

(2)承痕体:指保留痕迹的客体,是痕迹的保存者。

能把造痕体与之接触部位的形象特征,包括外表结构形态和动作习惯痕迹保留并反映出来。

承痕体具有吸附性、渗透性、硬度、可塑性。

(3)作用力,使造痕体与承痕体接触时相互作用的动力。

由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不同,痕迹的反映形象也不同。

(4)介质:造痕体表面附着的介质转移到承痕体上形成加层平面痕迹;承痕体表面粘附的介质转移到造痕体上形成减层平面痕迹。

(二)痕迹的分类1.按造痕体的类型分类:人体痕迹,物体痕迹,动物痕迹。

法医鉴定中的痕迹检验技术

法医鉴定中的痕迹检验技术

法医鉴定中的痕迹检验技术痕迹检验技术是法医鉴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证上的痕迹进行检验和分析,为刑事司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痕迹检验技术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一、痕迹检验技术的定义与分类痕迹检验技术是指通过特定的检验方法和工具,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证中的微小痕迹进行采集、检验和分析,以确定其与犯罪行为及嫌疑人之间的联系。

根据检验对象的不同,痕迹检验技术可分为物证痕迹检验和生物痕迹检验两大类。

物证痕迹检验主要涉及对现场留下的痕迹进行检验与分析,包括指纹、足迹、工具痕迹等。

这些痕迹可以提供被害人、目击者以及嫌疑人等犯罪活动信息,为案件重要线索的获取与嫌疑人的锁定提供了有效手段。

生物痕迹检验主要涉及对现场遗留的血液、唾液、体液等进行检验与分析,以获取与犯罪行为相关的DNA信息。

由于每个人的DNA序列都是独特的,通过DNA检验可以确定嫌疑人与案件之间的关联程度,为司法决策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二、物证痕迹检验的方法与应用1. 指纹检验指纹是人体皮肤上的纹路,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

指纹检验旨在通过对现场留下的指纹进行比对,确定嫌疑人的身份。

目前常用的指纹检验方法包括粉末法、光学法和化学法等。

指纹检验在犯罪现场的痕迹检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足迹检验足迹是人类行走或站立时所留下的痕迹。

足迹检验可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证上的足迹进行采集、对比,确定不同鞋物或鞋底的痕迹特征,进而锁定嫌疑人或提供重要线索。

3. 工具痕迹检验工具痕迹是指犯罪现场上通过使用工具所留下的痕迹。

工具痕迹检验可通过对现场物证上的痕迹进行采集、检验,分析痕迹的特征和工具的使用情况,推断出犯罪的手段和嫌疑人的行为特征。

三、生物痕迹检验的方法与应用1. DNA检验DNA检验是一种通过提取样本中的DNA,进行PCR扩增、基因分型等步骤,以获取DNA序列信息的技术。

DNA在犯罪现场及相关物证中的留存,可以提供嫌疑人、受害人等与案件相关的重要信息。

第一章痕迹检验概论

第一章痕迹检验概论

Kennedy强奸案
1991
年 , 时 年 31 岁 的 威 廉 姆 斯 • 史 密 斯 (William Kennedy Smith,肯尼迪总统的侄儿) 被控在自家大宅中性侵了一名女性。在法庭上, 该女子绘声绘色的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被小肯尼 迪从背后拉扯、摔倒在草坪上,他不顾她的竭 力反抗,在草坪上将她强暴。对此,小肯尼迪 辩驳说,自己确实同那名女子发生了关系,但 却是双方自愿的行为,并无强迫,是在屋里而 不是在草地上进行的。由于缺乏证据,控辩双 方各执一词,庭审陷入了尴尬状态。
就在基比被调查期间,又一位受害者的遗体被发现,她 在不久之前被人勒死,衣服上也被人奇怪的割开了,很 可能也是基比的受害者之一。 这一次,警方可谓是抓了个现行,人证、物证都很过硬; 但是,对于之前的这些“I-5公路绞杀案”,能不能证 明也是基比所为呢?这还真是个难题。


虽然在这5起案件中,都体现出了作案手法上的高度近 似,但警方并未在现场发现任何过硬的证据,能够证明 与基比有关。没有指纹,没有DNA,没有脚印,在缴获 的疑似凶器上也没有找到属于受害人的 DNA,从法律的 角度上说,不能判定他是不是真凶
Locard’s Exchange Principle
Basic principle
Every
contact leaves a trace. ---Edmond
Locard
凡有接触,必留痕迹
His words

"Wherever he steps, wherever he touches, whatever he leaves, even without consciousness, will serve as a silent witness against him his fingerprints or his footprints, but his hair, the fibers from his clothes, the glass he breaks, the tool mark he leaves, the paint he scratches, the blood or semen he deposits or collects. All of these and more, bear mute witness against him. This is evidence that does not forget. It is not confused by the excitement of the moment. It is not absent because human witnesses are. It is factual evidence. Physical evidence cannot be wrong, it cannot perjure itself, it cannot be wholly absent. Only human failure to find it, study and understand it, can diminish its value."

法医学中的痕迹检验技术

法医学中的痕迹检验技术

法医学中的痕迹检验技术痕迹检验技术是法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其通过对犯罪现场和相关物品的痕迹进行检验和分析,为刑事案件的破案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法医学中的痕迹检验技术及其应用。

一、痕迹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痕迹检验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物体表面和内部的微小痕迹进行检验、分析、鉴定和描述的一种技术手段。

痕迹可以是指纹、足迹、工具痕迹、血迹、毛发、纤维等。

该技术基于物质的特性,通过对痕迹的形态、组织结构以及物质成分进行分析,从而辅助司法机关进行案件破案工作。

二、常见的痕迹检验技术1. 指纹检验技术指纹是人体皮肤表面的一种痕迹,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

指纹检验技术通过对指纹进行采集、比对和鉴定,能够确定出现场的指纹与嫌疑人之间的关联性,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证据。

2. 足迹检验技术足迹是通过足底与地面接触产生的一种痕迹,具有个体差异性。

足迹检验技术通过对足迹的形状、大小、纹理等进行比对和分析,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步态特征以及犯罪现场的相关信息。

3.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工具痕迹是指在犯罪现场留下的与犯罪工具相关的痕迹,如撬门痕迹、划痕等。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通过对工具痕迹的形态、组织特征、物质成分等进行比对和分析,可以确定犯罪工具的类型、使用情况以及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关联性。

4. 血迹检验技术血迹是在犯罪现场留下的涉及血液的痕迹,常常用于判断是否有人体伤害和死亡案件发生。

血迹检验技术通过对血迹的血型、DNA分析等进行检验和鉴定,可以确定血迹的来源、受害者和嫌疑人之间的关系,为案件的侦破和定罪提供重要证据。

5. 毛发和纤维检验技术毛发和纤维是犯罪现场常见的痕迹,可以用于判断物品之间的接触关系,提供犯罪事实的线索。

毛发和纤维检验技术通过对毛发和纤维的形态、结构、化学成分等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它们的来源以及犯罪嫌疑人与现场之间的关联性。

三、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痕迹检验技术广泛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破和司法鉴定领域。

论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应用

论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应用

论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应用痕迹检验技术是刑事侦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能够鉴定、分析并提取作案者留下的痕迹,为案件破案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依据。

本文将从痕迹检验技术的定义、类型、应用和发展等方面入手,探讨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

一、痕迹检验技术的定义及类型痕迹检验技术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对一些物品和样本进行分析和检验,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从而达到获取作案者的身份、行踪等信息的目的。

痕迹检验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生物痕迹检验技术:包括血迹、精液、唾液、指纹等生物痕迹的检验。

4.声像痕迹检验技术:包括录音、录像等声像痕迹的检验。

1.确定案发现场痕迹检验技术能够通过分析、比对、鉴定现场留下的物证痕迹来确定案发现场,从而进一步确定作案时间、方式等信息,为案件破案提供关键性证据。

2.鉴定嫌疑人身份3.检验物证物证痕迹检验技术能够对现场留下的物证痕迹进行分析和检验,从而获取物证痕迹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为案件破案提供重要的指引和证据。

4.复原现场声像痕迹检验技术能够对现场录音、录像等进行分析和鉴定,从而复原作案现场的一些细节和过程,为刑事侦查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

三、痕迹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痕迹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其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痕迹检验技术主要发展趋势如下:1.智能化痕迹检验技术目前主要是由人工进行痕迹分析和鉴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痕迹检验技术也将实现智能化,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痕迹自动分析和鉴定。

2.微观技术痕迹检验技术的微观化趋势日益显现,例如纳米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纳米传感器,可对微生物、病毒、细胞和DNA等微观物质进行检测和鉴定。

3.非接触式技术非接触式技术是痕迹检验技术的一大趋势,例如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无需物理接触的识别技术,可以在更多的场景下进行应用。

4.网络刑事破案技术近年来,随着网络犯罪的不断增多,痕迹检验技术在网络刑事破案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痕迹检验的名词解释

痕迹检验的名词解释

痕迹检验的名词解释痕迹检验是一种通过对物质、能量或空间中留下的微小痕迹进行科学分析,获取与犯罪行为相关的重要信息的技术手段。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揭示犯罪现场或被害人身上所留下的各种物证,为破案提供科学依据。

一、痕迹检验的类型痕迹检验包括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有:指纹检验、足迹检验、血迹检验、DNA检验、弹道检验和酒精检验等。

每种痕迹检验技术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方法,以适应不同的痕迹来源和特点,从而为犯罪侦破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证据。

指纹检验是现代科学犯罪侦查中最常用和最基础的痕迹检验技术之一。

指纹是人类手指皮肤表层脱落的细胞形成的肌理,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包括纹线图案和细小的脊线特征。

通过收集和比对犯罪现场或涉案人物的指纹,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足迹检验也是一种常用的痕迹检验技术。

足迹作为犯罪现场的重要痕迹之一,可以通过类似指纹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比对,从而判断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行动轨迹和犯罪手法。

血迹检验则是通过对被害人或犯罪现场的血迹进行分析,获取有关犯罪发生过程或凶器的信息。

血迹中蕴含的DNA信息可以通过DNA检验进行鉴定,从而确定与犯罪行为相关的人员。

弹道检验是针对枪支、弹药以及与其相关的痕迹进行的科学鉴定。

通过检验弹壳、弹头、枪口痕迹等物证,可以追踪到特定的枪支,帮助警方锁定犯罪嫌疑人。

酒精检验是对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检验,并通过其浓度来判断酒驾等违法行为。

这种检验技术可以帮助执法机构判断涉及酒精的犯罪行为是否发生。

二、痕迹检验的关键技术痕迹检验过程中涉及到多种技术手段,其中包括了光学显微镜技术、生物化学分析技术、物理化学分析技术、光谱学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

光学显微镜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痕迹检验技术,它可以对指纹、足迹、纤维和颗粒等微小痕迹进行观察和比对。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和清晰成像,可以帮助痕迹鉴定人员快速准确地确认物证。

生物化学分析技术主要用于血迹和生物体液的检验。

通过对血液成分和DNA 等生物分子的分析,可以确定血迹的来源、探测其他蛛丝马迹,甚至解读犯罪的一些细节。

痕迹检验技术实训指导

痕迹检验技术实训指导

痕迹检验技术实训指导摘要:一、痕迹检验技术概述1.痕迹检验技术的定义2.痕迹检验技术的重要性二、痕迹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1.痕迹的分类2.痕迹的提取与固定3.痕迹的检验方法三、痕迹检验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1.案例一:指纹鉴定2.案例二:足迹鉴定3.案例三:纤维鉴定四、痕迹检验技术实训指导1.实训目标2.实训内容3.实训步骤与方法4.实训成果评价正文:痕迹检验技术实训指导痕迹检验技术是一种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犯罪现场、犯罪工具及涉案物品中遗留的痕迹进行检验、鉴定的方法。

它在刑事侦查、司法鉴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篇文章将对痕迹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并提供一份实训指导,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

一、痕迹检验技术概述痕迹检验技术,又称物证技术,是指运用一系列科学方法,对犯罪现场、犯罪工具及涉案物品中遗留的痕迹进行检验、鉴定的技术手段。

它包括痕迹的分类、提取与固定以及痕迹的检验方法等多个方面。

痕迹检验技术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揭露犯罪事实、证实犯罪分子犯罪行为具有关键作用。

二、痕迹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1.痕迹的分类:痕迹主要包括物理痕迹、化学痕迹和生物痕迹等。

物理痕迹主要是指物体在运动、接触过程中产生的痕迹;化学痕迹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痕迹;生物痕迹是指生物体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痕迹。

2.痕迹的提取与固定:痕迹的提取是指从案发现场或涉案物品中分离、收集痕迹的过程;痕迹的固定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使痕迹在后续的检验过程中保持稳定不变。

3.痕迹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对比法、综合法、统计法等。

对比法是将提取到的痕迹与已知样本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一致;综合法是将多种检验方法综合运用,对痕迹进行综合分析;统计法是通过概率统计方法,评估痕迹的认定结论的可靠性。

三、痕迹检验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1.案例一:指纹鉴定。

通过比对犯罪现场提取到的指纹与嫌疑人指纹样本的一致性,为案件侦破提供关键证据。

痕迹检验概述

痕迹检验概述

“01.13”西虢村抢劫杀人案现场遗留痕迹
一楼窗台上的鞋印和墙上的蹬擦痕
“01.13”西虢村抢劫杀人案分析意见

1、作案人数:进入院内或室内作案的1人,不排除外 围现场有人望风的可能性; 2、作案手段特点:选择院外较低的矮墙或易攀蹬的地 方攀爬院墙,戴手套作案,沿院墙相互攀爬,一盗数 家,不带撬压工具,进院内,不撬房门、窗户,从未 锁的屋门或窗入室。 3、西虢村四起盗窃案的先后顺序:首先将目标选定在 王勇家,由于王勇家院墙较高,犯罪分子在四周徘徊 后未能选择合适的地点进入其家中;之后,到东南方 向的两家(焦会立及邻居家)盗窃,而后到刘跃家 (由于屋门内锁,未能盗窃,此时,南邻居反映听到 狗叫声,时间在1月12日夜12点半左右),看到院内 木梯后,将此梯搬至王勇家西院墙处,翻墙入院,由 于房门内锁,未能盗窃,随将木梯搬至北侧农贸市场 抛掉,向西到小蜜蜂网吧处。
按照研究对象的性质与特点进行划分1痕迹检验2文件检验3微量物证检验4法医检验5图像技术6声像检验7电子证据检验8物证信息管理技术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机构内部设置dna检测心理测试枪弹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技术电子物证声纹检验物证鉴定中心各省公安厅直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或物证鉴定中心各地市公安局或直辖市各公安分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或技术队刑事侦查局鉴定机构承担部分鉴定内容鉴定机构规模大鉴定内容全面鉴定机构已被撤消发展迅速一痕迹犯罪痕迹狭义的犯罪痕刑事技术中的痕迹痕迹检验中的痕迹痕旧时侯指创伤痊愈后留下的疤如伤疤创痕也泛指泪迹指脚印痕迹以及前人留下来的事物功绩和言论等
痕迹检验中 的痕迹
作 用 (一)痕迹的概念 力
承 痕 体
造 痕 体
即狭义的犯罪痕迹,简称为痕迹,是指作 案人在案件现场上直接用人体某部位或使用工 具在力的作用下,在另一物体上上留下来的形 象及动作习惯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痕迹检验
第一节 痕迹检验概述
一、痕迹检验的概念和特点
(一)痕迹的概念
1.痕迹 事物运动遗留的印象或形象。
(一)痕迹的概念
2.犯罪痕迹
由于犯罪行为而遗留下来的印象或形象。
(1)广义犯罪痕迹 由于犯罪行为而遗留在现场上的所有印
象和形象。
(2)狭义犯罪痕迹 由于犯罪行为使造痕体与承痕体产生接
触作用或分离作用,在作用部位上出现的形象 反映。
(四)痕迹检验的概念
痕迹检验简称痕检,它是应用痕迹检验的理论, 观点,方法,去发现案件现场中的痕迹,研究确定痕 迹与案件的关系及痕迹与一定的人或物的关系的 一项专门技术工作。







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痕迹检验的特性
▪ 主体的确定性 ▪ 对象的特定性 ▪ 程序的法定性 ▪ 方法的借鉴性 ▪ 目的的特殊性
二、痕迹检验研究的对象
▪ 手印 ▪ 足迹 ▪ 工具痕迹 ▪ 枪弹痕迹 ▪ 其他痕迹
三、痕迹检验的原理和程序
(一)痕迹检验的基本原理
▪ 事物的客观反映性是痕迹检验的基础 ▪ 事物的自身特殊性是痕迹检验的依据 ▪ 事物的相对稳定性是痕迹检验的条件 ▪ 同一认定理论是痕迹检验的基本理论
三、痕迹检验的原理和程序
(二)痕迹的形成
3.作用力
又称载荷,使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痕迹 的一种机械力量。
作用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影响痕 迹形成的种类与质量。
(二)痕迹的形成
4.第四要素(中介质)
是形成平面痕迹时的必要因素。
(三)痕迹的分类
1.按造痕体的不同分类 ▪ 人体痕迹 ▪ 器械痕迹 ▪ 动物痕迹 2.按痕迹的色调不同分类 ▪ 有色痕迹 ▪ 无色痕迹
(三)痕迹的分类
3.按承痕体上的痕迹状态不同分类 ▪ 平面痕迹 ▪ 立体痕迹 4.按痕迹反映的特征不同分类 ▪ 结构形象痕迹 ▪ 动作习惯痕迹 ▪ 整体分离痕迹
(三)痕迹的分类
5.按接触方式不同分类
▪ 擦划痕迹(线条类痕迹) ▪ 印压痕迹(凹陷类痕迹)
6.从痕迹遗留的完整性可分为
▪ 形态、特征反映完整的痕迹 ▪ 残缺不全的痕迹
(二)痕迹的形成
1.造痕体
形成自己反映形象的客体,是痕迹所反映 的主体。
A、硬度大,靠引起对方的塑性形变而留痕。 B、分泌物、附着物,遗留在承体上形成痕迹。 C、粘走承痕体表面微量物质而留下自己接触面的形态。
(二)痕迹的形成
2.承痕体
相互作用后出现痕迹的客体,是痕迹的载体。 对应造痕体形成痕迹的3种情况,承痕体通 过自身塑性形变或体表微量物质的转移而形成痕迹。
(二)痕迹检验的程序 1.预备检验 2.分别检验 3.比较检验 4.综合判断 5.制作检验鉴定书
四、痕迹检验的任务和作用
(一)痕迹检验的基本任务 ▪ 勘查犯罪现场 ▪ 检验鉴定犯罪痕迹 ▪ 建立和管理各类痕迹档案 ▪ 研究开发新的检验手段及预防犯罪手段
四、痕迹检验的任务和作用
(二)痕迹检验的主要作用 ▪ 分析案情、确定案件性质 ▪ 缩小侦查范围,确定侦查方向 ▪ 通报查缉案犯 ▪ 提供并案侦查依据 ▪ 提供结案、起诉、审判证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