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绝句 一行白鹭上青天》精编公开课教学设计(两课时 )

合集下载

《古诗两首》:绝句、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绝句、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绝句、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绝句》这首诗。

教学步骤:(一)导入引导同学们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由此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诗:9 古诗两首(二)自学《绝句》1.读题、解题,。

《绝句》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这首诗是唐朝另一个著名诗人杜甫写的,当时唐朝开始衰败,又发生叛乱,诗人历尽艰辛才辗转到四川,在四川成都郊外建造了一间草堂,诗中描写的就是草堂前明媚秀丽的景色。

2.教师范读。

强调多音字:行(háng)泊(bó)3.自学字词,理解词语,教师检查,学生质疑。

黄鹂:一种小鸟,也叫黄莺,叫声很好听。

白鹭(lù):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细长,吃小鱼,小虾。

东吴(wú):古时候的东吴,就是今天江浙一带。

鸣:这里指鸟叫。

翠柳:绿色的柳树。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含(hán):包含。

西岭:成都西面的岷山。

千秋雪:“千秋”就是千年,这时是虚指。

“千秋雪”指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万里:指非常遥远,不是实指。

4.检查自学诗意情况,想像画面。

(1)指名读诗句。

(2)练说每句诗意。

(新绿的柳枝上一对黄鹏在欢唱,蔚蓝的天空上,有一行白鹭从溪上飞起,向远处天空飞去。

远处,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

这样的景色就像嵌在窗户里一样。

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

)(观看彩图,诵读全诗,想像画面。

)(整首诗描绘了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景色。

)5.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1)指导朗读。

语文教案-古诗两首(绝句 早发白帝城)

语文教案-古诗两首(绝句 早发白帝城)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早发白帝城》。

(2)理解并掌握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唐代诗人杜甫的创作背景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诗句的韵律和意象,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早发白帝城》。

2. 理解诗句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句的翻译和解释。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杜甫和《早发白帝城》的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

2. 朗读与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句,注意停顿和韵律。

(2)学生跟读,并尝试背诵。

3. 翻译与解释:(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解释生僻字词。

(2)学生进行翻译和解释的练习。

4. 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句的意象和意境。

(2)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写作与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进行写作,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和感悟。

(2)学生进行反思,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7.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早发白帝城》。

(2)写一篇关于诗句意境和情感的短文。

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早发白帝城》的全文。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其他唐代诗人的绝句作品。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比较学习,分析《早发白帝城》与其他绝句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学生通过创作绝句,锻炼自己的诗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古诗中的意境,培养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早发白帝城》教案

《早发白帝城》教案

《早发白帝城》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背诵《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

让学生了解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背景及其创作风格。

让学生通过诗句分析,掌握古诗的意象表达和韵律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祖国的山河之美,培养他们对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学习李白崇高的品格和豪放的创作风格,激发学生追求梦想、奋发向前的动力。

二、教学重点2.1 《早发白帝城》的诗意和韵律特点。

2.2 李白的生平背景及其创作风格。

2.3 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3.1 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的理解。

3.2 学生对古诗的深入分析和解读。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早发白帝城》的全文和注释,以及李白的生平介绍资料。

4.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以便记录和做笔记。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白帝城的图片,引导学生对白帝城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对李白的敬仰和兴趣。

5.2 朗读和背诵(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早发白帝城》,指导学生注意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自主背诵,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3 诗句分析和解读(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句的意象和意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4 欣赏和表达(10分钟)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古诗的感受和想象。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5.5 总结和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激发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延伸6.1 比较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早发白帝城》与其他古诗的异同,如杜甫的《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早发白帝城》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早发白帝城》教案、教学设计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早发白帝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使学生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激发他们勇往直前的精神。
3.价值观目标:通过古诗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努力拼搏、奋发向前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早发白帝城》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掌握诗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如“白帝城”、“朝辞”、“江陵”等,并了解其文化背景。同时,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技能目标:通过课堂讲解、讨论、朗读、背诵等形式,使学生掌握古诗的韵律、节奏和意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李白这位伟大的诗人,引导学生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和诗歌创作特点,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2.通过展示与白帝城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白帝城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为学生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做好铺垫。
3.教师带领学生齐声朗读《早发白帝城》,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引发学生对新课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利用挂图、卡片等教学工具,辅助学生记忆诗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3)组织学生进行绘画、表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意,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早发白帝城课程设计

早发白帝城课程设计

早发白帝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背诵《早发白帝城》全诗,掌握诗中的生词、词组和句式结构。

2. 学生能分析并解释《早发白帝城》的意境、修辞手法及作者李白的思想感情。

3. 学生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以及李白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注释,正确理解并翻译诗句,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

2.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学会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3. 学生学会运用现代汉语对古诗文进行创造性表达,提高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早发白帝城》,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学生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体会到大自然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3. 学生通过学习李白的诗歌,激发敢于追求梦想、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为主,结合写作技巧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已具备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和写作基础,对古典文学有浓厚兴趣,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拓展。

教学要求: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早发白帝城》诗歌背景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李白及其创作特点。

2. 诗歌朗读:全班同学共同朗读诗歌,感受诗歌韵律美,教师示范并指导朗读技巧。

3. 词语解释:讲解诗中的生词、词组,如“白帝城”、“朝辞”、“江陵”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句。

4. 句子翻译:对诗句进行逐句翻译,让学生掌握古诗文翻译技巧。

5. 内容解析:分析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深入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情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7. 写作练习: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古诗文仿写或现代汉语创作,锻炼写作技巧。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2篇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2篇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画面,以此激发其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说话结合感情朗读【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绝句》一、背诵古诗,引如新课1、师即兴背诵一首古诗,引发学生兴趣。

问:在你学过的古诗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首,背给大家听听。

2、回忆杜甫的诗,学生背。

3、揭题并板书。

(《绝句》)二、自读诗歌,感知大意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并按预习提示的学习方法和要求,自读诗歌。

2、自学检查:⑴读准字音,重点读准:行(háng)岭(lǐng)泊(bó)⑵说说,通过自学,学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三、小组合作,描画诗歌1、朗读诗歌,说说:通过朗读、自学,从诗中感受到什么?2、小组合作画诗歌:面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举起了手中的照相机,拍下了四幅美丽的春景照片。

把诗句与插图上的照片对应,小组同学轮把每幅照片的内容讲一讲。

再选择其中共同喜欢的一幅照片,小组同学把它画下来。

四、精读品味,理解诗歌1、展示图画,再读诗歌。

小组代表展示图画,朗读诗句,讲解图画的内容。

把学生的图画按顺序贴在黑板上。

2、集体讨论,诗人的视线是怎样转移的,你最喜欢哪张照片,从这四幅照片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3、学生讲最喜欢的照片的内容。

重点指导讲“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

4、小结诗歌特点。

5、学生独自读,齐读全诗,发现诗歌在词语方面有什么特点没有?自由读全诗,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五、拓展活动,启发想象1、把这首诗歌默写下来。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想象画面,把想到的内容画下来。

古诗两首:绝句、白发白帝城(人教版第七册)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绝句、白发白帝城(人教版第七册)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绝句、鹤发白帝城(人教版第七册)教课方案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8 个生字。

正确读写“白鹭、西岭、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诵、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形,感觉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课要点理解诗中要点词句,感觉诗的境界美。

教课准备中国地图课时安排2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自学。

提出自学要求:1.自由朗诵这首诗,要读得正确、流畅。

2.利用说明和插图,理解这首诗描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查阅词典待工具书或讨教他人。

三、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提出学习内容:1.将方才自学的状况在小组内报告。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

沟通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并联合这些资料一起解决问题。

四、报告学习状况。

1.报告朗诵和生字掌握状况。

(1)指名朗诵,看看能否能读得正确、流畅。

(2)“鹭、含、岭”这三个字的读音和字形好记吗?(3)集体朗诵。

2.这首诗描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的粗心。

(2)指导朗诵,注意停留。

(3)用自己的话谈谈这两行诗句的意思。

(4)你能谈谈三、四两行诗句的意思吗?(5)这两行诗句中,你感觉哪些词用得好?(6)大家再仔细读读古诗,想想,诗人在描绘这些光景时,是依据如何的次序表达的。

3.你以为诗人杜甫在写这首诗时,心情如何?从哪些地方表现出了诗人愉悦的心情?(1)学生沟通。

(2)有感情地朗诵。

(3)指导背诵。

五、感觉诗的对仗工整。

1.这首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是数目对数目,“黄鹂”对“白鹭”是鸟对鸟名。

诗人将它们对得多么工整啊!这首诗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对子,你能试着将它们找出来吗?2.注意这些地方,再把古诗有感情地朗诵一遍。

六、总结。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看到的春季漂亮的风景,画面有板有眼,充满活力,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七、部署作业。

背诵第二课时一、报告课后自学的古诗《绝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古诗两首早发白帝城 绝句_语文S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古诗两首早发白帝城 绝句_语文S版

教学要求1.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古诗的内容。

3.背诵课文,默写《早发白帝城》,提高理解古诗的能力。

重点难点1.理解古诗的内容。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1早发白帝(dì)城2[①本句交代了辞别的哪些要素?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图画?]3[②将“千里”与“一日”安排在一起意在说明什么?]4[③本句写了途中见闻,暗含着什么内容?][④“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绝句6[①这两句写了几种颜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知识点详解☜2①交代了辞别的时间、地点,描绘了白帝城的绚丽景象。

3②旅程长与时间短构成对比,夸张中显出了水流之急,小船顺激流直下。

4③巧妙地用猿啼不住隐写了舟行的快速。

,又暗写诗人心情轻快。

5知识点详解☜6①四种颜色:“黄”“绿”“白”“青”。

色彩鲜明,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7[②本句是从哪里看到的景色?]8[③本句是诗人在哪里观察到的景色?]1.理解古诗《早发白帝城》,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

2.学会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生字卡片,与白帝城相关的课件。

一导入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歌。

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他被后人誉为“诗仙”。

你知道他是谁吗?(李白)你知道他写了哪些诗吗?你能背诵吗?请同学背诵《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二揭题释题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早发白帝城》也是李白的名篇。

2.齐读课文题目,学生质疑。

“早发白帝城”是什么意思?“白帝城”在哪里?3.释题。

边播放《早发白帝城》的课件,老师边解释:一大早,诗人李白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

白帝城山峻城高,从白帝城到江陵要经过地势险要的三峡,这首诗描写的就是三峡的景象。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吧!三指导学生自学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了解生字在古诗中的意思。

2.读准诗中的多音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发白帝城》和《绝句》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课安排了两首古诗,分别是《早发白帝城》和《绝句》。

《早发白帝城》一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诗中描绘了从白帝城乘船到江陵途中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流放遇赦后轻松、喜悦的心情。

“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唐朝诗人杜甫写成了朗朗上口、流传千古的古诗《绝句》。

诗中描写了他的住处——成都城外浣花溪草堂前那明媚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草堂的喜爱。

综合分析,两首诗均为七言诗,诗的重点是通过景色的描绘来表达欢快的心情。

以此为基调,在古诗教学伊始将通过师生共同梳理,确定中心问题;接着抓住重点字词,通过字理识字、扩词、寻找词句特点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感悟诗人心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心境。

2.指导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3.会认“辞、陵、含、岭”4个生字;会写“诗、帝、岸、鸣、含、岭、泊、吴”8个生字。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会认“辞、陵、含、岭”4 个生字;会写“诗、帝、岸、鸣、含、岭、
泊、吴”8 个生字。

2.指导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人心境。

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长江三峡的图片;收集关于李白、杜甫的资料;
2.收集描写祖国山河秀丽景色的古诗词;
3.多媒体课件;
4.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学习收获呈现出来,师生评价。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以画画、用自己的话描述、唱颂、列提纲等形式汇报收获)
2.师:你对这首诗还有什么疑问?
3.师生共同梳理:诗句通过描绘美景,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找出诗词特点,深入感悟情感。

1.同桌合作学习:找出诗中表颜色、数量、方位、事物名称的词语,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找出诗词特点,练习背诵。

2.指名背诵后,闭目想象诗句图画,指名汇报,师生补充评价。

3.自主编动作诵读诗句,尽量把诗人愉悦的心情表现出来。

4.集体背诵。

(五)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多种形式抽读字卡中的字。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鸣、含、岭、泊、吴”。

三、课后拓展
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祖国山河秀丽景色的古诗词?
背给大家听,看谁背得好。

板书设计:
绝句
黄鹂翠柳
景物白鹭青天喜爱美景
西岭千秋雪
东吴万里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