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热和能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梳理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梳理填空

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时,彼此的现象;2、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3、、、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不同;4、、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5、扩散速度与有关,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扩散;6、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叫做分子的;7、、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和是存在的;第二节内能1、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与分子的总和,叫做物体的;2、任何物体在情况下都有;3、内能的单位为(),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4、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5、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升高,增大,降低,减小;6、物体的内能增大,却不一定(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增大,而却保持);7、物体减小,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减小,而温度却);8、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越大,物体的越大。

9、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可能不同;10、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1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和;12、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和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13、热传递:能量从物体传到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部分传到部分的过程。

14、热传递的条件:存在;15、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的;第三节比热容1、比热容:单位的某种物质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2、比热容用符号表示,它的单位是,符号是;3、水的比热容c水= 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J;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5、用途: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6、、热量的计算公式:Q= ;7、写出下列字母表示的物理量及其单位:Q单位:;C单位:;m单位:;t 单位:。

最新初三物理中考考点复习热和能复习ppt28张教育课件

最新初三物理中考考点复习热和能复习ppt28张教育课件
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
(1)定义: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的运动快慢跟 温度有关。
凡 事都 是多棱 镜, 不同 的角 度会
凡 事都是 多棱 镜, 不同 的角度 会看 到不 同的 结果 。若 能把一 些事 看淡 了, 就会 有个好 心境 ,若 把很 多事 看开 了 ,就会 有个 好心 情。 让聚散 离合 犹如 月缺 月圆 那样 寻常, 让得 失利 弊犹 如花 开花谢 那样 自然 ,不 计较 ,也 不 刻意执 着; 让生 命中 各种的 喜怒 哀乐 ,就 像风 儿一 样,来 了, 不管 是清 风拂 面,还 是寒 风凛 冽, 都报 以自 然 的微笑 ,坦 然的 接受 命运的 馈赠 ,把 是非 曲折 ,都 当作是 人生 的
A 热水袋使人身体变暖 B 两手互相摩擦生热
C 用锅烧水使水温升高D 汽车发动机的散热器散热
三.比热容
1、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
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 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2、比热容的单位: J /(kg·℃) 3、水的比热较大是4.2×103 J /(kg·℃)。 4、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 特 性,它只与物质
质量 m/kg
初温 t0/℃
末温 t/℃
加热时间 t/min
吸收热量 Q/J
1
O.1
20
30
2
2
O.2
20
30
4
3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热能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热能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热能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热能热能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能量的体现。

在物理学中,热能是我们研究热现象以及能量转化的重要概念。

本文将对九年级物理学中与热能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汇总,涵盖热和温度、热传导、热膨胀、热辐射等内容。

一、热和温度1. 热:热是物体间因温度差异而发生的能量传递方式。

热是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使得后者的温度升高。

热的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辐射和对流。

2. 温度:温度是物体热平衡状态的表征,反映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大小。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或开尔文(K)。

3. 温标:摄氏温标是以水的凝固点(0℃)和沸点(100℃)作为刻度标准。

开尔文温标以绝对零度(-273.15℃)为零点,单位与摄氏度相同。

二、热传导1. 热传导:热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以分子、原子间的碰撞传递。

在固体中,热传导的速度与固体的导热性能有关。

2. 导热系数:导热系数是衡量物质导热性能的物理量,单位是热导率(W/(m·K))。

热导率越高,物质的导热性能越好。

3. 斯特莲-波尔兹曼定律:热传导速率正比于温度差和导热体的面积,反比于导热体和传热介质的距离。

可以用公式q=λA△T/δx 表示,其中λ是导热系数,A是传热面积,△T是温度差,δx是传热距离。

三、热膨胀1. 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会发生体积和长度的变化。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会发生热膨胀。

2. 线膨胀:固体材料受热时,长度会发生变化。

线膨胀系数(α)是衡量线膨胀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是摄氏度的倒数(1/℃)。

线膨胀量可以用公式ΔL=L0α△T来计算,其中ΔL是长度变化量,L0是原始长度,△T是温度变化量。

3. 面膨胀:固体表面积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面膨胀系数(β)是衡量面膨胀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是摄氏度的倒数(1/℃)。

面膨胀量可以用公式ΔS=S0β△T来计算,其中ΔS是面积变化量,S0是原始面积,△T是温度变化量。

四、热辐射1. 热辐射:热辐射是物体因温度而发射出来的电磁波。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必备复习资料:热和能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必备复习资料:热和能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必备复习资料: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 物质由分子构成;(2)全部物体的分子都永不暂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 分子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不一样物质互相接触,相互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全部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热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相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强烈。

分子间的作使劲:分子间有引力 ; 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必定的体积。

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二、内能内能:物体内部全部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相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全部物体在任何状况下都拥有内能。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达,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热传达:温度不一样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的物体温度高升,高温的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热传达。

发生热传达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添。

热量:在热传达过程中,传达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

单位: J。

2、做功: (1)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添; 物体对外做功,自己的内能会减少。

温室效应:太阳把能量辐射到地表,地表受热也会产生辐射,向外传达热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阻挡这类辐射,地表的温度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固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

大批使用化石燃料、砍伐丛林,加剧了温室效应。

全部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三、比热容比热容 (c )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高升( 或降低 )1 ℃,汲取 ( 或放出 ) 的热量叫做这类物质的比热。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地点、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需物质种类和状态同样,比热就同样。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o ℃ ) ,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分子、内能 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分子、内能 知识点整理

分子、内能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知识点概念比较多,同学们要反复阅读理解。

我们要明白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内能的概念我们要清楚,改变内能的两个方法要理解,是常考点。

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1、分子(1)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的直径约为 10-10米。

(2)分子的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现象: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①扩散现象可在气体间产生,如:炒菜时,我们闻到了菜的香味。

②扩散现象可在液体间产生,如:一滴红墨水滴入水杯中,整杯水变红了③扩散现象可在固体间产生,如:一堆煤堆在墙角,时间久了,墙体变黑注:扩散现象表明:①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间有间隙。

(4)、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

例: 铁丝很难拉断,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铁块同时又很硬难以压缩,证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于铁丝中。

2、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单位:J 注:分子间由于存在相互的作用力,从而具有的与其相对位置有关的能,称为分子势能。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无论何时,引力与斥力都是同时存在的。

(2)、大小: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注:对于同种物质, 质量相同时, 温度越高, 内能越大;温度相同时, 质量越大, 内能越大;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例如:烧开水;②做功,例如:不停地弯折铁丝,铁丝的弯折处变热做功和热专递这两种方法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注:①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②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③温度升高同时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④温度升高但是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3、热传递现象(1)定义:使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

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热和能

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热和能

中考总复习-热和能知识网络重、难点聚焦1、内能、热量、改变内能的途径;2、比热容及其应用;3、热机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过程;4、燃料的热值及热机效率。

知识要点回扣1、分子动理论中常考察扩散现象。

扩散是指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它是分子间的一种自发行为,是分子热运动的表现。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它们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例如固体很难被压缩。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例如掰开物体感到费力。

3、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从内能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内能的大小与分子个数的多少,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的大小都有关,所以宏观上就表现为物体的内能受质量、温度、体积的影响。

4、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即温度改变内能就改变。

反之,内能改变了,温度不一定改变。

例如,冰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

5、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

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A、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B、做功的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转化。

C、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之间转移。

6、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它是一个过程量。

一般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而不能说“具有”或“含有”。

7、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与物质的温度及温度变化无关;与物体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无关;与物质的状态有关,物质的状态改变,其比热容改变。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水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十三章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扩散现象说明:做分子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4.内能的改变: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向低温部分传递。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三、比热容2.定义式:c=Q/(m·△T)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7.比热容表响很大。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8.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t0)(或Q吸=cm△t )Q放=cm(t0-t)(或Q放=cm△t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一、热机2.内燃机:①冲程: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③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汽油机:气缸顶有火花塞、吸入空气和汽油混合、点燃式、效率低。

柴油机:气缸顶有喷油嘴、吸入空气、压燃式、效率较高。

二、热机的效率1.燃料的热值用“q”表示。

②定义式:q=Q放/m(Q表示热量(J),q表示热值(J/kg ),m表示固体燃料的质量(kg))若燃料是气体燃料q=Q放/v (Q表示热量(J),q表示热值(J/kg ),V 表示气体燃料的体积(m³))燃料放热公式:Q=mqA、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

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

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B、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比热容、热机 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比热容、热机 知识点整理

比热容、热机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知识点不多,但是很难理解,尤其是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和表示的意义。

本节中我们要多思考,观察热机的四个运行冲程,要多做练习题。

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1、热量(Q)(1)定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单位:J(2)计算公式:吸热时:Q 吸=C m △t = C m (t-t0)放热时:Q 放=C m △t = C m (t0-t)2、比热容:C(1)物理意义: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和热量.(3)单位:J/(kg.℃), 读作:焦儿每千克摄氏度(4)性质: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它的大小与质量和温度都没有关系(5)记住水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表示质量是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3、燃料的热值(又叫燃烧值)(1)定义: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J/kg 读作:焦耳每千克3.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 Q = m q4、热机(1)、定义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蒸汽机(2)、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3)、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

汽油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其中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汽车获得动力.5、热机的效率:(1)定义: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2)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提高燃料的利用率):A、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B、减小热损失6、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能量”的概念: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

总结: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

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⑴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⑵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⑶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
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大。

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内能、热量、比热容
⑴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⑵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⑶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⑷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⑸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⑹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⑺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⑻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⑼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⑽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⑾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⑿水的比热容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⒀热量的计算:①Q吸= =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
②Q放=cm(t0-t)=cm△t降
⒁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3、内能与热机
⑴热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焦耳/千克。

⑵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有时候气体的热值可以用Q放=qV计算(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 是热值,单位是:焦/立方米;V是体积,单位是:立方米。

)
⑶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⑷热机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飞轮转2周。

⑸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⑹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