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防虫蛀方法概述

合集下载

中药防蛀虫的方法

中药防蛀虫的方法

中药防蛀虫的方法
中药防蛀虫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石灰埋藏法、花椒或大蒜埋藏法、谷麦糠埋藏法、酒精处理法和烘炒法。

对于易变色、虫蛀、发霉的药材,如黄芪、三七、天麻、红花、冬虫夏草等,石灰埋藏法是一种适用的方法。

花椒或大蒜埋藏法利用其挥发物质的作用,可以防虫蛀,适用于有腥味的动物类药材,如蛤蚧、鹿茸等。

对于胶类、根类药材,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人参、党参等,可以采用谷麦糠埋藏法。

不论采用哪种填埋物,都需要用双层净纸将药材包好置于容器内,填埋后密封,并置于阴凉干燥处。

此外,对于含糖量高、不易干燥的药材,如枸杞子、桂圆肉、当归、地黄、藏红花等,可以采用酒精处理法。

将少量酒精直接喷洒在药材上和容器内,然后密封容器口即可。

但对于酒精过敏者不宜用此方法。

如果药材发现虫蛀,内部破坏已经较严重,建议不要再食用。

如掰断药材后观察到虫蛀不严重,除虫后应尽快使用。

未显著霉变和虫蛀轻微的药材,经蒸煮后才可服用。

中药材的存储也需要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对于一些贵重药材容易引
起虫蛀、霉变等,需要放入密闭容器中,放置阴凉干燥处储存。

最好有专人进行保管,进行专柜存放。

中药材的存放应该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要规范的使用药物,不规范使用药物很可能会造成药物的副作用增加,使药物物发挥不到更好的效果。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如有更多关于中药材防蛀虫的问题或需要专业指导,建议咨询中医药专家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中药材防霉防蛀的的储存方法

中药材防霉防蛀的的储存方法

中药材防霉防蛀的的储存方法
中草药的储存防霉防蛀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密封法:将药材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可以有效地隔绝空气中的氧
气和水分,从而防止药材受潮、发霉、虫蛀等问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药材的储存,特别是对容易受潮、霉变和虫蛀的药材更为适用。

2.干燥法:将药材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通过降低环境湿度来防止药
材受潮、发霉和虫蛀。

可以使用石灰、木炭等吸湿剂来帮助降低环境湿度。

同时,将药材放在通风的地方也有助于保持干燥。

3.冷藏法:对于一些需要保持新鲜度的药材,如枸杞子等,可以放
在冰箱中冷藏。

冷藏可以有效地延缓药材的新鲜度流失,并防止虫蛀和霉变。

4.埋藏法:对于一些容易变色、虫蛀、发霉的药材,可以采用埋藏
法进行储存。

可以选择密封的坛子或容器作为埋藏容器,将药材放入后密封,然后将其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5.防虫法:可以使用一些天然的防虫剂,如樟脑丸、苏打粉等,将
其放入密封容器中,以防止药材被虫蛀。

总之,中草药的储存防霉防蛀方法需要根据药材的特性和储存环境来选择。

密封法、干燥法、冷藏法、埋藏法和防虫法等都是常用的储存方法,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也需要注意储存容器的清洁卫生,避免药材受到污染。

简述易虫蛀中药材如何储存与养护。

简述易虫蛀中药材如何储存与养护。

简述易虫蛀中药材如何储存与养护。

易虫蛀是一种影响中药材质量的昆虫。

为了保持中药材的质量和有效成分,需要进行储存与养护措施。

1. 环境控制:储存中药材的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和避光。

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的环境,以防止虫害和霉菌的滋生。

2. 温度控制:中药材的储存温度应在15-25摄氏度之间。

避免高温和低温环境,以防止易虫蛀和有效成分的丢失。

3. 包装措施:中药材应采用密封包装,以防止空气、虫害和湿气的进入。

可以使用塑料袋、铝箔袋等密封包装材料。

4. 定期检查:储存的中药材需要定期检查,以发现和处理有虫害和霉菌的情况。

如发现有明显虫害的草药,应立即除虫或淘汰。

5. 干燥处理:如果发现中药材潮湿,可以采取晾晒、烘干等方法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能有效杀灭虫卵和细菌,保持中药材的质量。

6. 分装保管:将大包装的中药材分装成小包装,以便使用时减少暴露时间。

小包装可以减少虫害和湿气的侵入,延长中药材的保质期。

总之,通过合理的储存与养护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易虫蛀对中药材的影响,保持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中药材常见变质现象的防治方法简介

中药材常见变质现象的防治方法简介

中药材常见变质现象的防治方法简介【摘要】该文总结归纳了目前防治中药材常见变质现象的各种方法,包括传统经验贮藏和现代化学防治方法等,重点阐明将药材密闭贮藏于阴凉干燥处的好处,对药材仓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药材;变质;防治中药材在贮藏保管过程中,如果养护方法不当,容易发生虫蛀、发霉、变色、走油、酸败、挥散走气、变味、风化风干、潮解、融化粘连、发酵膨胀、失鲜腐烂、自燃等变质现象,严重影响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究其原因,主要是药材储存环境不洁、高温、潮湿、长期贮存和风吹日晒等不良因素所致,我们应在平时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

1 加强药材仓库管理,保证库房清洁干燥1.1 注意控制库房的温湿度和药材含水量。

一般药材适宜的贮藏条件是:温度在20℃以下,相对湿度在60%~70%,药材含水量在10%~15%。

这里须特别注意新入库药材的干燥,保证药材的含水量在其安全水分范围之内。

1.2 先进先出,发陈贮新。

传统经验贮藏有“六陈八新”的做法,具体“六陈”是:吴茱萸、半夏、陈皮、狼毒、枳实、麻黄,“八新”是:紫苏、薄荷、菊花、桃仁、赤小豆、泽兰、款冬、槐花。

除临床需要的“陈药”外,绝大多数药材的发货必须遵守“先进先出、发陈贮新”原则。

1.3 掌握好一年之中最难保管的3个节气,分别是清明节(公历4月4日~6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和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在这3个节气前后,气温较高而多雨,药材极其容易吸潮发霉。

1.4 注意毒麻药材、贵重药材、易自燃药材的贮藏保管。

重视防火防汛防盗工作,确保消防安全、汛期安全和经济、社会安全。

2 选择适宜的药材贮藏方法2.1 尽量将药材置阴凉干燥处。

这是因为药材变质现象与温度、湿度、日光照射等外界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随着温、湿度的升高,将促使药材虫蛀、发霉等各种变质现象加剧。

例如:中药害虫、霉菌最适宜生长温度多在20℃~40℃之间。

高温可促使药材变色、走油酸败、挥散走气、风化风干、融化粘连及发酵膨胀。

中药材、中药饮片防霉、防潮、防虫措施

中药材、中药饮片防霉、防潮、防虫措施

中药材、中药饮片防霉、防潮、防虫措施(一)曝晒:选择晴朗万里无云的天气,将药材摊开在水泥地板上曝晒,温度可达45~50℃,一般可使真菌和害虫杀死。

但对某些曝晒后容易变色、走油、走味的药材不可采用此法。

(二)摊晾阴干:将药材置于通风阴凉处,借空气流动,吹去水分而干燥,此法适用于芳香性和怕变色、融化等药材。

(三)石灰干燥:凡不宜曝晒或烘干的药材,可用陶瓷缸、坛等容器,器底放生石灰。

生石灰的用量为容器高度的1/5~1/6,药材放入后,将缸口密盖即可。

(四)烘烤:凡经高温不变质的药材,可利用烘箱或烤房烘烤,温度控制在50~75℃,经30~60min高温杀虫即可,高温易变质的药材,可置真空干燥器内干燥。

(五)低温强冻:少量药材或贵细药材可放在冰箱里强冻,把虫、卵冻死即可。

低温储存药材是防霉、防潮、防虫的常用重要措施。

(六)化学药品灭虫:(1)硫黄熏蒸法:按药材重量每50吨用硫黄200~250g,或按硫黄熏蒸室容积200~300g/m3计算用量。

熏蒸时,可将硫黄总量分2~3次在1~2天内烧完;熏后,可将药材留在熏蒸室内3~7天后取出。

此法千万不能过量使用硫黄熏蒸!(2)氯化苦熏蒸法:氯化苦化学名为三氯硝基甲烷,极毒。

用量:空仓按10g/m3,实仓按30g/m3计算。

熏蒸时,操作人员带好防毒面具,乳胶手套,由里向外将药物喷撒在麻袋上或置盘内,室温最好在20℃以上,相对湿度不宜高于70%,密闭门窗48~72h;熏完后,通风散毒5天。

(3)磷化铝熏蒸法:磷化铝为一种高效熏蒸剂,剧毒,常与氨基甲酸按压制成片。

实仓按3~6片/m3,空仓用1~3片/m3计算,选择室温在15~20℃时进行。

熏蒸前应将门窗隙缝封好,清除地面可燃物,操作人员做好防护措施,将药片均匀撒在地面,密闭门窗3~5天,通风散毒5天。

注意:使用不当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六)少量药材防虫:可在贮藏中药的密闭容器中(缸、坛),滴加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用量为1ml/m3,密封容器即可。

中药材除虫

中药材除虫

中药材仓贮害虫防治方法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易被虫蛀。

虫蛀后,有的药材形成孔洞,产生蛀粉;有的甚者被完全蛀成粉状,失去要用价值。

因此,在药材贮藏过程中搞好虫害防治是保证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

下面就中药仓贮害虫的物理、化学、生物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1、药材仓贮害虫的物理防治方法1.1 入库前严格检查仓库应彻底清扫、消毒和封严,严禁外界虫源侵入,还应注意将虫蛀或带虫卵的药材挑出处理,严禁将虫源带入仓库。

入库药材要干燥。

1.2 高温曝晒法对于一些太阳曝晒不易变色、不走油的药材可以用太阳曝晒的方法防虫。

在空气温度低的情况下,利用太阳光的高热和紫外线效能,不但可以使药材干燥,而且能将害虫晒死。

例如:药谷盗曝晒至46~47℃,只能生存8~9h;晒至50℃,3~5h即死亡。

有些害虫虽不能晒死,也会因难耐高温而逃走。

太阳曝晒法简单易行,易于操作,节约成本。

加热杀虫法还可以利用烘箱、烘房或烘干机,将已生虫的药材放入其中,是温度升高到50~60℃,经过1~2h,即可将害虫杀死。

1.3 低温冷藏法对于一些量少的贵重药材,可以利用低温将害虫或虫卵杀死,温度越低,所需时间短。

在冬季,如果库房的通风设备良好,亦可不必将药材搬出库外,选干燥天气,将库房的所有门窗打开,使空气对流,以达到冷冻目的。

1.4 干沙埋藏法干燥的沙子不易吸潮,又无营养物质,不仅能防治害虫潜伏,而且也能使霉菌无法蔓延。

此法不失为防虫防霉的简便方法。

例如:党参、淮牛膝、山药、泽泻、白芷、板蓝根等适用此法。

所用沙子不必太细但必须充分干燥,一般在水泥晒场上暴晒一天即可。

1.5 高频介质电热杀虫法是一种新的物理技术,其杀虫原理是:如果将绝缘物质放在容器的金属片间,此种物质的分子,受两个金属片间交流电场变化而摩擦产生介质电热。

电压越高,电场越强,摩擦频率就越高,产生的热能就越多,在温度50℃时只需50min,60℃时只需10min,就可以将害虫全部杀死。

此法杀虫效率较高、1.6 气调杀虫法通过充氮降氧的气调法,使容器内氧的浓度降到0.4%,则可杀死所有的害虫。

中药材常见变质现象的防治方法简介

中药材常见变质现象的防治方法简介

中药材常见变质现象的防治方法简介中药材是我国独有的宝贵资源,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疗效。

然而,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中药材常常容易发生变质现象,影响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为了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变质现象,并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

1. 蛀虫侵扰蛀虫是中药材常见的害虫之一,常常以幼虫的形式存在于药材中,对药材造成直接的损害。

蛀虫的存在不仅会导致中药材损耗,还会导致药材受到污染,影响其质量。

为了防治蛀虫的侵扰,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加强储存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存放中药材的地方,保持清洁干燥。

(2)使用防蛀虫的密封包装,如纸铝复合包装。

2. 霉变中药材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受到霉菌的侵扰,导致霉变现象。

霉变后的中药材往往会出现变色、异味等现象,严重影响药材的药效。

下面是一些防治霉变的方法:(1)保持药材存放环境的干燥通风,避免过度潮湿。

(2)定期检查中药材是否有霉变的迹象,及时处理受到霉变的药材。

3. 氧化褪色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容易受到光线、氧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氧化反应,导致褪色现象。

氧化褪色不仅会影响中药材的颜色和外观,还会降低其药效。

为了防止中药材氧化褪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深色的储存容器,以减少光线的照射。

(2)储存中药材时尽量减少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可以使用真空包装或氮气封存等方法。

4. 水分过多中药材含有一定的水分是正常的,但过多的水分会导致中药材发生霉变、变质等现象。

为了保持中药材的适宜水分含量,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1)在储存中药材之前,对其进行晒干或烘干处理,以减少水分含量。

(2)控制好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中药材吸湿。

总结:为了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防止常见的变质现象。

对于蛀虫侵扰,应注意提高储存环境卫生和使用防蛀虫密封包装;对于霉变现象,需要保持干燥通风的存放环境,及时检查和处理受到霉变的药材;对于氧化褪色,可以选择深色的储存容器、减少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对于水分过多,应对中药材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控制储存环境的温湿度等。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实用技巧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实用技巧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实用技巧中药材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药材资源,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疗效。

然而,由于多年以来种植条件和管理水平不同,中药材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

为了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必须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实用技巧。

一、疫病预防1.合理布局:合理布局是中药材种植的基本原则。

在不同药材的种植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药材的旋作和轮作,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2.健康种苗:种植中药材的种苗质量对疫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苗,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3.消毒处理:在播种前,可以使用适宜的药剂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这可以有效地杀灭病源和虫卵,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4.科学施肥:合理的施肥措施可以增强中药材的抗病虫害能力。

根据不同的中药材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高植物的养分供应。

二、常见病害的防治1.霜霉病:霜霉病是中药材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采取早期预防措施如药剂喷雾,定期观察植株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受病害侵袭的植株,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2.立枯病:立枯病是中药材中比较严重的病害之一。

在种植中药材前,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或者选择抗病力强的种子品种,以减少立枯病的发生。

3.蚜虫:蚜虫是中药材的主要害虫之一。

采取机械除虫或者使用适宜的农药进行喷雾,可以有效控制蚜虫的繁殖。

4.红蜘蛛:红蜘蛛是中药材种植中常见的害虫之一。

可以使用适宜的药剂进行喷雾,或者通过增加湿度等方式控制红蜘蛛的繁殖。

5.蓟马:蓟马是中药材中比较顽固的病虫害之一。

可以使用适宜的药剂进行喷雾,或者采用人工捕捉的方式进行控制。

三、注意事项1.药剂选择: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应选择对目标病虫害有特殊效果的农药,根据药物的具体使用说明进行正确的施用。

2.防治时机:病虫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因此选用适宜的防治时机非常重要。

在病虫害易发期进行预防性喷灌,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3.病虫害监测:定期对中药材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现病情,评估病虫害的严重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防虫蛀方法概述药材经虫蛀后,不但影响其外观,而且轻则使药材有效成分降低,重则完全丧失药用功能,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因此,正确选用中药材防虫蛀的方法,对保证中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中药材防治虫蛀的物理、化学、生物对抗剂方法作一概述,与同行共飨。

1 物理防虫法。

害虫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常温度在16~35℃,相对湿度在60%以上,药材含水量在11%以上,是害虫生长的有利条件。

根据药材本身性质考虑不同的防虫蛀的方法,分类保管,可防止和减少虫害。

1.1日光曝晒法。

夏季将中药材摊开在干净地面上,约厚5~15cm,让阳光充分照射,并勤翻晒,阳光具有紫外线和远红外线的高能作用,温度可达50℃以上,不仅使药材干燥而且对害虫和细菌有杀灭作用。

本法适合于大部分根和根茎类中药材,如玉竹晒干后其多项理化指标均未受到影响,而青蒿晒干后其青蒿素的含量还大于阴干及烘干。

但富含挥发油、糖类、脂肪油类及色素类药材不宜久晒。

如枸杞、天冬等含糖类的药材晒后变黑,细辛、荆芥、当归、木香等暴晒导致药材挥发油的挥散而导致功能下降。

1.2 高温烘烤法。

利用烘箱、烘房或干燥机,将药材摊置其中,使温度达60~70℃,使害虫体内蛋白质凝固而死亡。

对不耐热药材,应采用其它方法。

1.3低温冷藏法。

因耗资太大,仅用于少数贵重药材。

低温不宜低于0℃以下,因冰冻不仅使细胞壁及原生质受到机械损伤,而且结冰时原生质脱水,蛋白质及其它胶体发生不可逆的凝固作用,而影响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

1.4 混合石灰河沙埋藏法。

在容器底部铺一层混合石灰沙(漂洗干净极细河沙晒干均匀掺入10%~35%的干燥石灰粉剂)2cm厚,石灰沙上铺5层纱布,纱布上放干燥药材,再在上面铺5层纱布及石灰沙,此法防虫取得较满意效果。

因为洁净的细河沙微生物污染极少,散热快,密闭性好,可隔绝空气,石灰还可防虫,而与空气接触的一层石灰沙的石灰吸收水分。

本法适用于贵重中药材:西洋参、红参、生晒参、鹿茸、天麻、冬虫夏草、灵芝等;也可用于枸杞、生地、大枣、胖大海、酸枣仁、当归、沙参等。

1.5 特殊光波杀虫法如利用远红外线、微波、γ射线辐射,不仅能杀灭害虫,还能干燥药材。

2 化学防虫法。

利用化学药剂进行熏蒸灭虫的方法,大量药材的杀虫可在密闭的房间进行,小量的药材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用于杀虫的药剂必须挥发性强,有强烈的渗透性,作用迅速,杀虫后能自动挥散,并且毒性小。

2.1酒精混合防虫法。

此法利用乙醇对的亲和力,破坏蛋白胶粒的水化膜,使虫体蛋白质变性而达到防治害虫。

2.1.1大枣等含糖类、粘液质等成份易受虫蛀,而又不宜晒,在枣囤中放入一瓶酒,打开瓶盖,上盖纱布,再将囤顶盖严,利用酒的挥发蒸汽来防止霉虫的发生。

此法也可用于枸杞、生地、熟地、胖大海、酸枣仁、沙参等。

2.1.2 如柏子仁贮存传统用明矾与柏子仁,控制虫蛀不理想,而采用柏子仁加入5%~10%的无水酒精(将95%的酒精装入500~1000ml磨口瓶内,投入适量石灰块吸净酒精中水分)充分拌匀,用聚乙烯塑料膜袋封好,避光贮存,防虫效果好。

用时应提前撤封,摊晾至酒精完全挥发方可用。

2.2 较常用而效果好的熏蒸剂有硫磺、氯化苦和磷化铝,适用于根及根茎类、动物类、全草类。

但富含色素、易变色的药材不宜用硫磺熏蒸,如枸杞、大黄、甘草、款冬药等。

2.3 中药材防虫还可利用粮食防虫保护剂粮保、利保防虫,本法采用缓释技术作用时间长,无毒、无害、无残留。

取粮保或利保5g置于箱内饮片中,药材多者可达50kg的色味未发生变化。

2.4 DMF(富马酸二甲酯)对中药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和防虫效果,并且安全可靠。

10g中药材与10mg DMF(装入无纺布袋中)用聚乙烯袋密封储存。

3 中药对抗剂防虫法。

利用中药材本身的性质,以防治虫蛀。

3.1 将市售的昆布或海藻放入2~3层纱布袋内封口,平置药材的中心总位即可,1kg昆布或海藻可置于20~50kg的药材中,如地龙20kg,金银药30kg,薏仁40kg,肉苁蓉20kg,对比未用昆布、海藻前虫蛀减少55%~75%。

3.2 张昌权等用韭菜子烟熏法可直接杀灭米象和防止中药饮片在贮藏保管中生虫,且不影响中药饮片的颜色、气味、性状的变化,但含糖质较多的枸杞子等不易用此法。

3.3 张昌权等用苦参200g,百部200g,鱼腥草100g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浓缩浸膏混合制成颗粒,低温干燥得中药对抗剂。

实验室表明对抗剂具有防止中药材生霉、生虫、延长保管时间的效果,但对已生虫的中药材无直接杀虫作用。

3.4 有些中药材放在一起贮藏,防止夏季药物生虫、霉变,效果较干燥养护、化学药剂养护好,如吴茱萸、花椒可防止乌梢蛇、金钱白花蛇生虫,大蒜防止全蝎、僵蚕、壁虎、土鳖虫生虫。

4 讨论。

在中药材的储藏保管中,防止虫蛀要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对库房常清扫,定期消毒,控制库内温湿度,加强对购进中药材的害虫检查和验收工作,对含水量高或包装受潮,有虫害或虫卵应拒绝入库。

发现在库药材有虫害或虫卵应立即搬出库外处理,以免交叉感染,防治虫蛀的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采用化学防治法时,必须在保证药材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化学药物的残留,保证药效。

贵重的中药材的储存方法1.人参:有红参与白参(糖参)之分。

高丽参,含水量降到14%以下,真空包装,常温下保存期为10年。

人参受潮后可用石灰干燥法或木炭干燥法处理。

石灰干燥法:将人参包好后置石灰箱、石灰缸中或石灰吸潮袋上面,所放石灰约占石灰缸容量高度的1/6~1/5。

木炭干燥法:先将木炭烘干或暴晒,然后用牛皮纸包好,夹在受潮的药材中。

木炭一般每一个月暴晒或烘干一次,之后可继续使用。

2.西洋参:少量西洋参,可放在宽口玻璃瓶内,盖严,置冰箱冷藏,随用随取;量稍多、需存放较长时间的,可装于保鲜盒内,置冰箱冷冻室内存放。

3.田七:易生虫发霉,贮藏过程中要勤检查,发现受潮,应取出在太阳下晾晒,及时将虫蛀部分剔除干净,装入布袋置木盒内,或装入纸袋、纸盒内,置石灰缸中密封,阴凉处贮存。

4.鹿茸:将鹿茸置干燥处密封保存,严防潮湿和虫蛀,与花椒同贮,可以在三五年内保存鹿茸的药效。

5.冬虫夏草:易虫蛀、发霉、变色,用纸袋或塑料袋包装,再装入木箱内,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在装箱时放入一些牡丹皮碎片,不易虫蛀。

6.燕窝:干燥后的燕窝可放入冰箱,优质干身的燕窝应放在阴凉及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需贮存于干燥处,防止压碎。

保存燕窝最好不超过一年。

7. 蛤蚧油:易虫蛀、发霉、泛油,密闭,置冰箱中冷藏或冷冻保存,现用现取。

8.牛黄:用保鲜膜包好,或装入干燥的玻璃瓶中,应置阴凉干燥处,避光,密闭保存,防潮,防压。

9.熊胆:装瓶或小盒内,置石灰缸内,防黏结生霉或置阴凉干燥处。

10.麝香: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避光,防潮防蛀。

最常见的保存方法就是把它们晒干后,分别用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密封,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储存。

11.蛤蚧:易虫蛀、发霉、泛油,用铁盒或木箱严密封装。

箱内放花椒拌存防虫蛀。

应置阴凉干燥处保存,少量药材可放于石灰缸内保存。

12.海龙、海马:极易虫蛀,用纸包好,包内放一些花椒防虫蛀,然后放木箱或纸箱内,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13.胶类:(阿胶、鹿角胶、龟板胶):受热、受潮容易软化。

可将其用油纸包好,埋入谷糠内可防止软化或碎裂。

也可装入双层塑料袋内封口,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夏季最好存放于密封的生石灰缸中。

粮食防蛀鉴别食品有无黄曲霉素。

大米、花生等如有黄曲霉素,吃了会致癌。

抓一把放到验钞机下,看是否发光。

发光的就有黄曲霉素。

一、大米1、无氧保存法:先将要存放的大米放在通风处摊开晾吹(注意不宜在阳光下曝晒)干透,然后将大米装入透气性较小的无毒(食品用)塑料口袋内(宜装满),扎紧袋口,放在阴凉干燥处,这样大米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2、花椒防虫保存法:花椒是一种自然抗氧化物,具有特殊的香味,有驱虫作用。

具体方法是将20至30粒花椒放在锅内,加适量水(以能湿透盛米口袋为宜)置炉火上煮出花椒香味后端锅离火,将盛米口袋放入花椒水中湿透后取出晾干,然后将大米倒入口袋内。

另用纱布包几小包花椒,分放在米袋的上、中、底部,扎紧袋口,将米袋放在阴凉通风处,即可防止大米生虫。

3、海带防虫保存法:干海带具有很强的吸湿能力并具有杀虫和抑制霉菌的作用。

保存大米时,大米和海带以100比1的比例混装,经10天左右取出海带晾干吹干透,然后再放回米中,这样反复几次后即可防止米霉变和生虫。

4、大米生虫子了,可将生虫大米放在阴凉通风处,让虫子慢慢爬出,然后再过筛。

5、大蒜防由法在装粮的容再内,每百公斤粮放7~10头大蒜,粮食就不会生虫了。

6、把粮食(不只是大米,其他粮食也行)放进塑料袋里,用沙布包一些花椒放在粮食袋里的粮食上把粮食袋口匝上,这样就不会长虫了。

7、按120:1的比例取花椒,包成若干纱布包,混放在米缸内,加盖密封。

8、按100:1的比例取大葱,包成若干纱布包,一层大米放2-3包,加盖密封。

9、花椒、生姜、大蒜和简香等植物体及果实均含有挥发油,其有杀曳或驭虫作用。

因此,把粮袋怪入花椒水中处理后再使用,装粮后再投入用纱布包好的花椒、茵香,扎紧袋口,堆在阴凉通风处就不会生虫。

10、取新鲜杨树叶或袖子叶、山茶子叶,放于粮食表层,再用三层报纸把容器口糊住,密闭3~刁天,即可杀死虫卵。

11、将粮食装入便于密封的铁桶、缸等容器内,再把一个内装50克白酒的酒瓶埋在粮食表层,瓶口高出粮食贮面,瓶口敞开。

然后密封贮粮的容器,用挥发出的酒精来灭菌、杀虫。

12、烟叶防虫法在小麦、水稻、玉米、谷子、高梁等粮食表面铺上二层旧报纸,纸上放些晒干的烟叶,加益密闭,可防粮食生虫。

13、为防止储存的粮食受到虫害,可用中草药制作粮食防虫片。

中草药的配比(%)为:薄荷36-40,花椒8-12,大料8-12,小茴香6-10,陈皮5-7,孜然3-5,冰片0.8-1.2,薄荷脑0.8-1.2,酒曲12-25。

制作时,先将薄荷、花椒、大料、小茴香、陈皮混合粉碎、过筛,再于压片前将冰片、孜然、薄荷脑、酒曲加入,并混合均匀,用压片机压成片状,最后,装入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包装。

这种粮食防虫片使用简单,只需将其混入粮食中,每100g粮食4-5片,即可起到防虫效果,旦对粮食无污染,对人畜无害。

存储粮食,防治害虫。

14、艾草防虫。

只要有气味的艾草都可用来防虫。

每15厘米粮层放一层晒干的艾草,叠放3层,每一层以盖严粮食为标准。

也可用具有杀虫驱虫作用的中草药代替艾草,如山苍子、樟树叶、防虫菊、菖蒲等。

15、橘皮、红辣椒、生姜防虫。

将3种物质晒干粉碎,可等量或不等量混合,用纱布每袋50克包装,500千克粮食分3层共投放10袋,塑料薄膜密封储存。

有条件的地区可用山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等芳香植物代替其中之一。

16、烟茎防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