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总复习全册导学案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总复习全册导学案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总复习全册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复习目标: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

用适当的工具(如:秒表、时钟、手表等)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

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如:直尺、三角板、米尺、卷尺等)测量长度。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

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m=m;

1m=dm=cm=mm=μm=nm。▲

2.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使用前,注意观察刻度尺的、和。使用时,尺要

沿着所测的直线,不利用磨损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

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通常在实验室中用_________测量时间。▲

4.机械运动:物理学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不变、沿着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

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由单位和________单位组

合而成的,写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日常生活中

速度的单位还常用km/h,1m/s=km/h。▲

6.速度的计算:从速度公式v=变形得到公式s=、t=。解题时要注意(1)公式中的v、s、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2)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要对应,如速度单位

用m/s,路程、时间单位应该分别用和。

三、体验中考:

1.(09·龙岩)北京奥运会盛况通过地球同步通信卫星

向全世界转播,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A.与赛程同步B.与电视实况转播车同步

图 1 C.与地球自转同步 D.与运动员同步

2.(05·龙岩)小说《镜花缘》中,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刮了

一阵大风,把咱家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了。”如图1,奶公选择的参照物是()

A.房屋 B.大树 C.石头路 D.篱笆墙

3.(04·龙岩)2004年4月25日,连城冠豸山到深圳航程为750km,飞行时间50min则

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若飞机以这样的平均速度飞行4s,则飞行路程为

m 。

四、课堂检测:

1.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必须选择地面上不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B.对于同一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的情况是相同的

C.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所选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的情况可能不同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节日期间从龙岩到连城冠豸山旅游,为测乘车时间采用的测量工具较恰当的是( )

A.摆钟

B.秒表

C.石英表

D.日晷仪

3.若以秒为单位,正常人心脏跳动的间隔时间约为( )

A.103

B.102

C.101

D.100

4.下列四个速度中,最大的是( )

A.750m/min

B.15m/s

C.36㎞/h

D.425㎝/s

5.如图3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木板的长度为㎝。

6.描述大海的“潮起潮落”这是以为参照物;“风儿像流水

一样在花枝中穿行” 这是以为参照物;“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以为参照物。

7.学习物理必需关注生活中的有关物理量。根据生活经验

请完成下面的填空。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教室的宽度约为m 。

8.小明同学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他记录的数据是18.35㎝,数据中准确值是㎝,估计值是㎝,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9.小宇在体育考试中,50m 跑的成绩是8.0s ,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在4×100m 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________。

10.一位同学开始跑步,在第一秒内跑了2m,在第二秒内跑了3m,在第三秒内跑了4m,那么他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11.如图4是探究小汽车在直线运动过程中任意三个过程速度的变化情况。你认为小汽车做怎样的运动?说出你的判断根据。

4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三章《声现象》、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课时)

编写人:张琼如审核人:黄燕霞班姓名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声产生和传播条件。知道乐音的三个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知道光的反射规律(三条:三线关系、两角关系)。

3.知道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四个关系。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

1.声音是由物体的发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2.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传播需要,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够传播声音,真空不能。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m/s。▲

3.乐音的三个特性:、、。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________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和距离发声体的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不同。声音的强弱以为单位。利用声音可以传递和。▲

4.减弱噪声的方法:(1)在处减弱;(2)在过程中减弱;(3)在处减弱。▲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的传播速度最大,近似等于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的速度。▲

6.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在的两侧;等于。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反射面时,入射角为,反射角为。▲

7.平面镜成像: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像,像与物体的相等,像与物体到_____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位置的连线与镜面。▲

三、体验中考:

1.(09·龙岩)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剧《共和国摇篮》在革命老区龙岩拍摄。剧中扮演老

一辈革命家的特型演员除了要模仿扮演对象的动作形态,还得模仿他说话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09·龙岩)图1中扬声器发声时小纸片上下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3.(06·龙岩)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图2中的入射光线,并注明入射角的大小。

4.(06·龙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反映的物理现象是。5.(05·龙岩)下列现象属于光反射的是()

A.人影相随

B.凿壁借光

C.镜花水月

D.手影游戏

四、课堂检测:

1.当一个人向平面镜靠近时,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图2

图4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2.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定律来解释的是( )

A.水中倒影

B.影子的形成

C.日食现象

D.小孔成像

3.下列活动中不能探究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A.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听见清脆的声音

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C.雨天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闪电传播更快

D.把一个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

4.弦乐器在试音时都可以通过调节弦的松紧程度来调节声音,这么做主要是调节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5.(04·龙岩)在演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老师先拿了一个与镜前相同的物体放在镜后,让它与镜前物体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和确定出像的位置。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填“控制变量”或“替代”)法。接着老师又拿了一个光屏放到镜后承接物体的像,结果光屏承接不到像,这是为了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6.太阳光斜射在平面镜上,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射到白纸上则不会产生光斑,这是由于光射到平面镜上会产生反射;射到白纸上会产生反射造成的。

7.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引进网里,可见是可以传播声音的;将耳朵贴在铁轨上会听到远处传来的火车运动的声音,这说明也是可以传播声音的,而且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要快。

8.上课时学生听到教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教师的声带,使空气产生再使学生的耳膜。

9.家长在客厅看电视,孩子在书房学习,家长为不影响孩子学习会调小电视的音量,这是在处减弱噪声,还会关上书房和客厅之间的门,这是在减弱噪声,孩子会戴上耳塞,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10.已知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200,则入射角为。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少到30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11.外科手术室使用的无影灯,可以避免手术时手及医疗器械由于光沿

传播而产生黑影,这种无影灯是由(填“一个”或“多个”)

发光而较大的光源组成。

12.画出图3中的反射光路。

13.在图4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所给物体的像。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二课时)

编写人:张琼如 审核人:陈建庆班 姓名

一、复习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的规律(三线的关系、两角的关系)。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图

3

的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知道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方法。4.知道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知道光的三基色、颜料的三原色。

二、基础知识及方法:

1.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在的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入射角。▲

2.透镜:中央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

3.近视眼矫正应配戴透镜;远视眼矫正应配戴透镜。▲

5.白光是由色光组成。色光的三基色是、

、。颜料的三原色是、、。▲

三、体验中考:

1.(09·龙岩)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剧《共和国摇篮》在革命老区龙岩拍摄。摄像机的镜头是透镜。拍摄时演员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09·龙岩)画出图1中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

3.(09·龙岩)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让一束平行光经过

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2所示),测得

凸透镜的焦距是cm 。将物体放在点(选填“A ”、“B ”、“C ”或“D ”),

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4.(08·龙岩)将一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另一侧距透镜10cm 处的

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这个透镜去观察

小蚂蚁时,蚂蚁与透镜的距离应该10cm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所成的像是正立、

的虚像。

四、课堂检测:

1.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于入射角(填“大”或“小”)。

2.在鸟语花香的季节里,漫步在湖边,观赏平静的水面下小鱼在树林倒影中游动,看到水中树林的倒影是光的现象,看到水中的鱼的像是光的现象。

3.一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当物体距透镜45 cm 时,所成的像是_____、_ __的__像。 图1 图2

水 空

图3 4.小敏是集邮爱好者,他用焦距为10cm 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10cm(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所成的是_______、___ ____的__像。

5.(04·龙岩)用一个焦距是10cm 的凸透镜观察自己的手指纹,则手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0cm

B.10cm ~20cm 之间

C.小于10cm

D.大于20cm

6.在手表的表面上滴一个小水珠,透过小水珠看表盘上的字,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看到的是什么像?小水珠起了什么作用?

7.现有下列光学器件:(A )平面镜;(B )凸透镜;(C )凹透镜。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中用到了哪种器件?请把相应的字母填入空格。牙科医生观察牙齿用的镜子;近视眼镜用;远视眼镜用。

8.请在图3中完成光路图或在方框中填上适当

类型的透镜名称。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园艺家为什么失败?

一个爱研究的园艺家想,植物叶子多数呈现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色的缘故。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绿色的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色照射植物。他认为这样必将使植物生长得更好。可是园艺家失败了,这是由于他不懂得物体的颜色构成所致。因为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植物反射的是绿光,也就是说明绿光正是植物不喜爱的(或者说恰恰是对植物生长无用的)。只是植物照绿光,植物就会因为缺少所需的其他色光而生长缓慢,甚至枯萎。

请回答:

(1)绿色植物喜欢什么颜色的光?

(2)由此分析,红花会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它喜欢什么颜色的光?

(3)文中提到,“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文章中有没有提到或暗示,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的?如果有,请在文章中用波浪号“”标出来,并概括出结论。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编写人:张琼如 审核人:廖玮杰 班 姓名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2.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3.知道重力(定义、施力物体、方向、作用点、计算公式)。知道弹力。知道滑动摩擦力与两个因素有关。知道增

1 图

2 图3

大和减少摩擦的三种方法。4.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基础知识及方法:

1.力是的作用。有力存在,必有施力物体与物体。▲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两个方面:a.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简称形变);b.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3.力的、和叫力的三要素。力的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4.力的单位是,简称___,用符号____表示。常用的测量力工具。▲

5.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弹簧测力计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6.重力:(1)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成正比。G =(g =)

要注意只有m 用Kg 做单位,G 的单位才是N 。(2)方向:。(3)作用点:在物体的上。(4)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7.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2)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②。(3)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②;③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④在互相接触的摩擦面之间加形成一层油膜,或加压缩气体形成一层气垫。▲

三、体验中考:

1.(09·龙岩)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上龙岩籍选手获得三枚金牌。其

中林丹获得羽毛球男子单打金牌。球拍击打羽毛球时两者均要形变,

说明力的作用是的;球拍击球的效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发生

了变化,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2.(09·龙岩)画出图1中小明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3.(04·龙岩)书架里书压得越紧,从中抽出一本书就越费力;

下雨天,在路面上铺上碎石或煤渣,可以防止汽车打滑。由此可以猜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4.(05·龙岩)图2实验表明重力的方向总是,

图3中物体A 的重力为N 。

四、课堂检测:

1.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举哑铃

B.在跑步机上跑步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引体向上

2.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个物体( )

A.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C.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3.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自行车轮子的直经约为1.5m

B.一棵大白菜的质量约为100g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90N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4.下列实例中,有利于减小摩擦的是( )

A.鞋底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B.矿泉水瓶盖上的竖条纹

C.在拉链上擦些石蜡

D.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刹车皮

5.某同学在斜坡上滑雪,请在图4上作出他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6.在实验室常见的滑轮、温度计、弹簧测力计、酒精灯、凸透镜、

量筒等仪器中,选出两种测量类仪器: 、 。

7.将一枝铅笔笔尖儿朝上立于桌面,用一手指压笔尖,手指会感觉

有些疼痛,这是因为;手指上压出了一个小坑,这是因为。

8.如图5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如果它的分度值是0.2N 。(1)请在图中画分它

的刻度;(2)如果物体A 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1.6N ,请在图中画出它的指

针位置;(3)用力的示意图表示物体A 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9.如图6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

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论: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六章《力与运动》

编写人:张琼如 审核人:陈艳芳班 姓名

一、复习目标:

1.知道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知道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2.理解物体的惯性。知道建立惯性定律的基本方法。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二、基础知识及方法:

1.一切物体在__________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

运动状态,这就是图 6 图

4 图5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是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的。 它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而抽象概括出来的,但由此推出的结论,经实践检验是正确的。▲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状态的性质。 我们把物体保持__________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3.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即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不受外力作用时也有惯性;运动状态改变时有惯性,不改变时也有惯性。 但惯性有__________,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易改变,它保持自己运动状态的能力大。

4.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__________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__________,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 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__________。

5.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_____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__________,即12F F F =+;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__,方向跟__________相同,即12||F F F =-。▲

6.一个物体,同时受到__________个力的作用时,保持__________或__________,那么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时的这两个力称为一对__________.▲

7.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_______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_______,方向__________,并且在__________,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即“同体、等大、反向、同线”,平衡力的合力为_________。▲

三、体验中考:

1.(09·龙岩)乘客之所以会在汽车突然刹车时向前倾倒,其原因是( )

A .汽车和乘客都没有惯性

B .乘客有惯性

C .汽车和乘客都有惯性

D .汽车有惯性

2.(09·龙岩)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

A .落回地球

B .飞向太阳

C .绕地球运动

D .做匀速直线运动

3.(05·龙岩)汽车突然刹车时,由于惯性,车上的人向(选填“前”或“后”)倾倒。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选填“没有”或“有”)惯性。

四、课堂检测:

1.惯性有时要利用,有时要防止其危害,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的汽车限速

D.跳远时快速助跑、

2.一个物体只受到大小均为30N 的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完全相同,则这个物体所受的合力的大小为( )

A.0

B.15N

C.30N

D.60N

3.下列说法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推力

B.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

C.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

D.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向后仰

B.骑自行车上坡前,加紧蹬几下

C.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向前摔倒

D.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继续滚动

5.一个人用50N 的水平拉力拉着一个物体在水平路面上运动,若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阻力是10N ,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阻力的合力大小是( )

A.10N

B.40N

C.50N

D.60N

6.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种情况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地球的吸引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7.建立惯性定律的基本方法是( )

A.经验总结

B.科学的推理

C.观察和实验

D.观察实验和科学推理

8.(06·龙岩)如图1所示重5N 的物体,受到10N 的水平力F 作用后,紧贴

在竖起的墙面上静止,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N 。

9.2006年端午节期间,世界客属龙舟赛在上杭县汀江举行。 船上阵阵鼓声是

由鼓面的______产生的。 参赛选手用船浆整齐地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

使船前进的力是_____对浆的力,这说明力是_____。 龙舟到达终点后,虽然停止划水,但船仍会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因为_________。 船上的人看到岸边的景物不断地向后退,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0.如图2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

体A 重为10N ,当物体B 重为2N 时,物体A 保持静止,这时A 物体受

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当物体B 重为3N 时,物体A 向右做匀速直线

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此后物体A 做______(选填“匀速”

或“加速"或"减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N 。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七章《密度与浮力》(第一课时)

编写人:郭 忠 审核人:谢茂芬班 姓名

一、复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三个有关知识(定义、单位、属性)。

2.知道托盘天平的用途和结构、会正确利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的四个有关知识(会调、会称、会读以及注意事项)。

3.理解密度的四个有关知识(定义、公式、单位、特性)。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如:鉴别、会求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和体积)。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概念有关的物理现图

2

象。4.会正确利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的六个有关知识(原理、器材、步骤、表格、数据处理、结论、评估)。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

1.叫质量。它不随着物体的、和的变化而变化。

2.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定义式为。▲

3.1t=kg ;1kg =g ;1g =mg ;1g/cm 3=kg/ m 3。▲

4.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为:(1)把天平放在台上,把放在标尺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横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使横梁平衡;(3)把被测物体放在盘里,用镊子向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重新平衡。▲

5.量筒的使用:(1)使用前要观察量筒的、和;(2)读数时,若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时,视线要与凹面的相平;(3)1L=mL=cm 3。▲

三、体验中考:

1.(09·龙岩)小明打开一瓶矿泉水,喝几口后,瓶内矿泉水的属性(或特性)发生了变化的是( )

A .密度

B .质量

C .导电性

D .比热容

2.(09·龙岩)图中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g 。

3.(09·龙岩)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的密度”实验中(1)小明在调节

天平平衡过程中,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后,发现天平指针的左右偏转情况

如图2所示,此时他应将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向调。

(2)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 A .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 1;B .在空烧

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 2;C .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

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根据以上操作可求出盐水的密度ρ=。

(3)小明在和同学交流中发现自己的实验方案有缺陷,造成测出的盐水密度误差较大。你认为其原因是。

四、课堂检测:

1.一块钢板的密度为7.8×103㎏/m3,测得它的质量为39㎏,则它的体积是m3。若将钢板截去1/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m3。

2.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 ”字样,已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 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_________kg 。

3.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于是他用天平和量杯分别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为14g 和2㎝3,并算出他的密度为________g/㎝3。小亮通过查密度表知道,铜的密度为8.9×103㎏/m 3,由此他判断该奖牌______由纯铜制成的(选填“是”或“不是”)。

4.质量为70 kg 的宇航员在月球上他的质量合t 合g 。

2

图1

5.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为50;(2)鸡蛋的密度约为_____kg /m 3。

6.工人使用氧气瓶内的氧气进行气焊的过程中,以下有关瓶内氧气的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以上都不变

7.欲称出约39g 物品的质量,应顺次往天平的右盘中添加的砝码是:( )

A.30g 、9g

B.30g 、5g 、4g

C.20g 、10g 、5g 、2g 、2g

D.20g 、10g 、5g 、4g

8.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银、水、酒精,那么容器内所盛液体的液面从低到高排列顺序依次是。[ρ水银>ρ水>ρ

酒精] 9.一只空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为400g ,装满酒精时总质量是350g ,则该空瓶的质量是g ,容积是 ml 。(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 3)

10.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____________的仪器,使用时,应把天平放在

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

横梁。有一位同学用自己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操

作情况如图3所示,其中错误的是:(1)________

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矿石的密度。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

天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

尺上的位置如图4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g ;矿石放入量筒

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5所示。矿石的体积是___cm 3,

密度是_______g/cm 3,合________kg/m 3。

12.小红打算利用家里的生活物品动手测牛奶的密度。能用得

上的器材只找到了:弹簧测力计、可乐瓶、茶杯、水、石块,

还有一些线绳。(1)请你帮助她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2)为了

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七章《密度与浮力》(第二课时)

编写人:郭 忠 审核人:邱勇信班 姓名

一、复习目标:

1.知道浮力(浮力的方向、施力物及大小的相关因素)。知道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的六个知识(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原理、器材、步骤、表格、数据处理、结论、评估)。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六个知识(器材、步骤、表格、数据处理、结论、评估)。

2.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的两个知识(上浮、下沉、悬浮和漂浮的条件及其应用)。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

1.浮力的方向是。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2.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图

3

图4 图5

力。用公式表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无关。▲

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决定于它所受到的力和力的大小。当力大于力时(即物体的密度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上浮;当力大于力时(即物体的密度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当力大于力时(即物体的密度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处于悬浮状态。▲

4.物体漂浮在液面上的条件是,它与悬浮的区别是。

5.密度计是测量的工具,它是利用制成的。▲

6.潜水艇是靠改变来实现它的上浮和下潜的。▲

三、体验中考:

1.(09·龙岩)图1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

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的操作是③④,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2)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

作是(填序号)。(3)由操作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

力大小为N 。

2.(07·龙岩)如图2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

力为N ;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该物体将(选填“上浮”“悬

浮”或“下沉”)。

3.(08·龙岩)传说澡盆中水的溢出给了阿基米德启发,由此他鉴别

出了国王的王冠是否由纯金所制。在这故事中,若王冠的质量为500g ,

用弹簧测力计称浸没在水中的王冠时,读数为4.5N ,则这顶王冠在水

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 ,排开的水重______N (g 取10N/kg )。

四、课堂检测:

1.质量相等的木块和蜡块,漂浮在同一盆水中,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A.木块受浮力大

B.木块和蜡块受浮力相等

C.蜡块受浮力大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2.三国时代,诸葛亮曾放飞一种“会飞”的灯笼,后人称其为“孔明灯”,关于“孔明灯会飞”从地面开始上升时所受重力和浮力的比较:()

A.灯受的重力大于浮力

B.灯受的重力等于浮力

C.灯受的重力小于浮力

D.以上说法均可

3.关于浮力、浮沉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轮船从海里行驶到河里所受浮力减小

B.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适用于气体中的物体

1 图2

D.医学上将人的血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如果血液恰好悬浮,则说明两者密度相同

4.一体积为50cm 3的鸡蛋沉没于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

5.潜水艇充满水时,可以悬浮在海水中静止不动.此时,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_______ 力和_________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是_________。

6.将一方形木块放入盛水容器中时,木块体积的2/3浸入水中,此时木块排开水重是3N ,则木块受到的浮力是N 。

7.某农户生绿豆芽时,将绿豆倒入盛水的容器中,发现成熟饱满的绿豆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绿豆漂浮在水面上,成熟饱满的绿豆沉底的原因是:

8.某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

因素,做了如图3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对比①②说明;

(2)对比分析②③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

是:;

(3)对比分析③④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

是:;

(4)对比分析④⑤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

是:;

(5)综合分析和归纳上述实验,得到的较为完整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物块A 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N ,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N 。

9.弹簧测力计下吊着一重为1.47N 的石块,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98N 。石块受到的浮力。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八章《压强》(第一课时)

编写人:郭 忠 审核人:邱锡春班 姓名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压力的四个有关知识(大小、定义、方向、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知道压强的三个有关知识(压强定义、公式、单位)会用压强公式简单计算的三个有关知识(计算固体间的压力、压强、受力面积)。

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

1.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和有关。▲

2.物体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单位是。▲

3.增大压强的方法有:①;②;③。请举出一个生活中增大压强的实例:。▲

减小压强的实例:。

图3

4.如图1所示,将实验用的“小桌”放入砂盘中,观察陷入

砂中的深度。比较图甲与图乙的情况,可知压力作用的效果

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比较图乙与图丙的情况,可知

压力作用的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三、体验中考:

1.(08·龙岩)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在我们的教室里:一张四脚课桌重为100N ,每只桌脚的面积为10cm 2,那么桌子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Pa 。

2.(04·龙岩)一正方体橡皮泥平放在水平面上,如果任意切去一半,余下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以上情况无可能

3.(05·龙岩)水平桌面上放着相同的两个薄壁圆柱形平底玻璃杯,甲正放,乙倒扣,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 甲、p 乙,则()

A.p 甲=p 乙

B.p 甲<p 乙

C.p 甲>p 乙

D.无法判断

4.(07·龙岩)甲、乙、丙三同学进行跳绳游戏。丙同学跳绳时,对地面的压强与站立时相比较,是变大还是变小?说明判断理由。

四、课堂检测:

1.一个小孩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该采取的措施:( )

A.站立不动

B.赶快跑开,远离脚下的冰

C.马上改为单脚站立

D.立即趴在冰面上并向岸边挪动

2.将一个质量为2kg 、底面积为O.05m 2的长方体平放在某一水平桌面中央,水平桌面的面积 为O.8m 2,则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

A.2.5Pa

B.25Pa

C.40Pa

D.400 Pa

3.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动物身上的各种器官不断地完善,以适应生存的环境。我们所了解的以下事例中,有减小压强功能的是( )

A.号称“森林医生”的啄木鸟,长有细长而又坚硬的尖喙,便于啄开树皮

B.人口腔里的牙齿根据咀嚼功能的不同,分出了切牙、尖牙等

C.骆驼的体重比马的体重大不了一倍,脚掌面积却是马蹄的三倍

D.大象长有两个大大的耳朵,不仅可以发挥听觉功能,还能用于散热

图1

4.一块长方体橡皮,重为0.3N ,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它与桌面的

接触面积是1×10-3m 2,如图2所示。它对桌面的压强是Pa 。若沿ab

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填“变大”或

“变小”或“不变”),橡皮的密度(填“变大”或“变小”或“不

变”)。 5.一块重70N 的砖,用120 N 的力压在竖直的墙上,该力与墙面垂直,则墙受到的压力是________N 。

6.桌上放有一小块肥皂、有一条较宽的塑料带和一条细棉线,请你先想一想,怎样才能较容易地把肥皂块切断,说一说你的做法和你这样做的理由。

7.你有这样的体会么?睡在“席梦思”软床上比睡在硬板床上舒服得多。一个质量60kg 的人,仰躺在硬板床上和“席梦思”软床上,身体与床的接触面积分别约为0.1m 2和0.4m 2

。请你通过计算压强来比较一下为什么睡在“席梦思”软床上更舒服。

8.华南虎是世界上最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是中国独有的虎种。据估计,现在世界上野生华南虎数量不超过20只,比大熊猫的数量还要少得多。如果一只雄性华南虎质量为200kg ,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5×10-3m 2。求此华南虎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八章《压强》(第二课时)

编写人:郭 忠 审核人:陈玉春班 姓名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六个有关知识(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原理、器材、步骤、表格、数据处理、结论、评估)。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深度计算、液体对物体水平面的压力和压强计算)和液体压强的应用例子。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和大气压强的应用例子。

2.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从而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应用例子。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

1.液体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内部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有关。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计算公式是。▲

2.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在。

图2

3.船闸是利用的原理工作的。液压机是利用原理工作的。

4.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的值是,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mmHg产生的压强,相当于Pa。▲

5.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测量大气压的仪器是。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气压增大时。▲

6.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三、体验中考:

1.(09·龙岩)如图1所示,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

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则乒乓球()

A.下落,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

B.下落,因为用力对它吹气

C.不下落,

因为它上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D.不下落,因为它上方气体流速小,压强小

2.(09·龙岩)潜艇从海面开始下潜,直至完全浸没。这一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

A.压强和浮力都不变

B.压强和浮力都增大

C.压强和浮力都减小

D.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3.(09·龙岩)小明取两个挂东西的小吸盘,按图2①对接,

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然后拉开吸盘。拉开吸盘需要用较大的

力,这说明了的存在。小明由此联想到:把吸盘吸在固定的光

滑平面上(如图2②所示)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他需要测量

的物理量有。

4.(05·龙岩)在酒店,我们难以看到活的深水鱼,这是因为深水区的鱼受到的海水压强较,到了浅水区受到海水的压强变,所以不易存活。

四、课堂检测:

1.第一位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A.托里拆利

B.牛顿

C.伽利略

D.焦耳

2.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玻璃管中留有小量残余空气,则()

A.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同

B. 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某容器内水面上方的气压为1.2个标准大气压,则容器内水的沸点_________10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4.使用吸盘式塑料挂物钩时,要用力将塑料挂物钩的吸盘向很平的墙面上压,排出里面的空气,吸盘才会紧贴在墙面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

5.铁道部门禁止行人在铁道边黄线内行走,这是为了避免快速行驶的列车使得周围的空气流速,压强,发生行人被卷入列车车轮底下的事故。

6.如图3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玻璃杯,水面距杯底10cm

,水

1

光滑

图2

的质量是0.13kg ,玻璃杯重0.5N ,玻璃杯的底面积是10cm 2,则水对杯底部的压强是____Pa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Pa 。(取g =10N /kg )

7.下表是小莉同学用如图4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 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

(1)分析表中序号为1、2、3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比较表中序号为3、4两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___________有关。

(2)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他们应控制的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要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

(3)小莉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g =10N/kg ),得出金属盒在30mm 深处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Pa ,而从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__________Pa ,由此她发现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答:。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九章《机械与人》(第一课时)

编写人:郭 忠 审核人:谢国发班 姓名

一、复习目标:

1.知道杠杆的三个有关知识(杠杆的五要素、平衡条件的实验及应用和分类)、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使用特点和应用。

2.结合实例知道功和功率的概念的三个有关知识(做功的两个因素、比较做功的快慢、功和功率的区别);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的实例。

3.能用机械功和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达为_____________。▲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将杠杆分为三类:▲

省力杠杆: 12l l > F 1F 2 ;特点是:。

等臂杠杆: 12l l =F 1F 2 ;特点是:。

费力杠杆: 12l l

图4

3.定滑轮:不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特点:不_____,但能______.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特点:省________,不能__________.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5.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股绳子承担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_____。▲

6.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用字母表示为________.功的单位是焦耳(J )。▲

8.功率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物体__________叫功率,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上,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____。▲

三、体验中考: 1.(07年·龙岩)如图1所示拧松生锈的螺帽时,常在扳手手柄上套一段水管,目的是为了增长(选填“动力臂”或“阻力臂”),

从而更。

2.(06年·龙岩)生活中许多地方都在使

用杠杆,图2中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3.(07年·龙岩)甲、乙、丙三同学进行

跳绳游戏。若丙同学重400N ,1min 跳绳120次,每次离地约0.05m (设每次离地高度和时间都相同)。(1)丙同学跳绳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是多少?(2)丙同学1min 的锻炼中,克服重力所做功的功率多大?

四、课堂检测:

1.小林同学在农村老家发现一种“舂米对”的古代简单机械,

其示意图如图3所示。 使用这个装置时,人在A 端用力把它踩

下后立即松脚,B 端就会立即下落,打在石臼内的谷物上,从而

把谷物打碎。 你认为它属于____________杠杆。 (填“费力”

或“省力”),并请你在图中画出G 的力臂。

2.图4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瓶盖起子

B 道钉撬

C 筷子

D 钢丝钳

3.(07·龙岩)如图5所示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质量

3

4 图

1 图2

为12kg的物体。请在图中画出一种绕绳方法,如不计摩擦和滑轮绳子重,按你的绕绳方法,拉力F=N。(g取10N/kg)

4.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1)请将下列步骤填完整:

a.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__位置平衡;b.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c.调节____________的大小,使杠杆重新平衡。

(2)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分析下表,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5

资料”

(1

1.7m,

(2)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九章《机械与人》、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二课时)

编写人:郭忠审核人:章乐音班姓名

一、复习目标:

1.理解机械效率的六个有关知识(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机械效率的定义、

公式及计算);实验探究机械效率的大小和影响机械效率的大小因素。2.能用实例说明物

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3.知道物

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4.知道分子动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热现象。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

1.工作时,人们需要的并对我们有用的功叫做_________,对我们无用的而又不得不做的

功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之和叫总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效率,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

3.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4.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___________和

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运动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 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 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 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 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 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 乙汽车没动② 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 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 : 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 S, 13.7 S,13.9 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s s, s = v t 计算公式: v= t变形t = v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 km/h两单位中 m/s 单位大。 换算: 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 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 1 秒中运动 1.1m S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匀速运动的物体速 度v 是个恒量与路 程 S 时间 t 没关系Ⅱ 变速运动:t 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公式归纳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公式归纳 1 (1)路程(S )的单位及其换算:==dm m 101210=cm 310=mm m μ610=9 10nm ; (2)时间(t )的单位及其换算:=h 160min ;=min 160s ; =h 13600s ; (3)速度(v )的单位及其换算:=s m 1 3.6h km ; = h km 16 .31 s m ; 2(知一求一) (1)重力常数:g=Kg N 8.9;题目有说明g 取Kg N 10才能取。 (2)质量(m )的单位及其换算:1t =3 10kg =6 10g =9 10mg ;1公斤=1kg ;1斤=500g ; (3)重力(G )的单位:N ; 注意:应用此公式计算时质量(m )的单位必须是Kg ,这点很多同学容易出错,切记!! 3(1)体积(v )的单位及其换算:1m 3 =310dm 3 =610cm 3 =310L = 6 10mL ; (2)密度(ρ)的单位及其换算:=31cm g 10003m kg ; =31m kg 1000 1 3cm g ; 2、阿基米德原理 推导公式:g F v 液浮 排ρ= 5、压强的计算:注意根据题目合理选择压强的计算公式 (1)固体压强的计算:(都是选下面这个公式) 图2

①压力(F ):当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F G=mg; ②受力面积(s )的单位及其换算:1m 2 =2 10dm 2 =4 10cm 2 ; 注意:应用此公式计算时受力面积(s )的单位必须是m 2 ,这点很多同学容易出错,切记!! (2)液体压强的计算:(基本上是选gh p ρ=,有时须选用F p = 配合解题) ①重力常数:g=Kg N 8.9;题目有说明g 取Kg N 10才能取。 6 (1)距离(S )的单位必须用m ,这点很多同学容易出错,切记!! (2)机械功(W )的单位:J ; 7(1)时间(t )的单位必须用秒(s ),这点很多同学容易出错,切记!! (2)机械功率(p )的单位:瓦(w ); 1Kw=1000w ; 8、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

沪科版 八年级 物理 全册 知识点

第一、二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μm nm. (2)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 (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1m/s=3.6km/h 4、公式:v=s/t,变形公式s=vt,t=s/v。 5、直线运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用v=s/t计算。 (4)相对速度:两个都在运动的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时,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速度。 ①方向相同时,相对速度v=v1-v2;②方向相反时,相对速度v=v1+ v2。 6、测量速度的方法:(1)根据v=s/t(2)借助光电计时器(3)速度仪 四、速度变化的科学探究 1、实验程序: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2、探究内容:小球沿斜面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完整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米),比m大的有km(千米),比m小的有dm(分米)、cm(厘米)、mm(毫米)、um(微米)、nm(纳米)。 2)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秒),比s大的有h(小时)、min(分钟)。比s小的有ms(毫秒)、μs(微秒)。 2)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全套】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称为静止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 m dm ㎝ mm μm nm 换算:1km=1000m、 1m= 10 dm = 10 2㎝ = 103mm= 106 μm= 109nm 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 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 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测量操场的跑道 5、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微秒 h min s ms μm 换算:1h=60min=3600s 1s= 103 ms= 106μm 6、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产生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 减小方法: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7、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百米竞赛) ②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观众看跑步比赛) ③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 8、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沪科版初中物理目录八年级+九年级

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一节走进神奇 第二节探索之路 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动与静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三节快与慢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第三章声的世界 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节乐音与噪音 第三节超声与意次声 第四章多彩的光 第一节光的传播 第二节光的反射 第三节光的折射 第四节光的色散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 第七节神奇的“眼睛”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力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 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 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 第六章力与运动 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力的合成 第三节力的平衡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第一节质量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第四节阿基米德原理 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 第八章压强 第一节压强 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第三节空气的“力量”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九章机械与人 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二节滑轮的应用 第三节做功了吗 第四节做功的快慢 第五节提高机械的效率 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 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一节走进微观 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 第三节探索宇宙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第四节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温度与内能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三节内燃机 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第十三章了解电路 第一节电是什么 第二节让电灯发光 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第五节测量电压 第十四章探究电路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三节家庭用电 第十五章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 第一节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 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第一节磁是什么 第二节电流的磁场 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第十七章电从哪里来 第一节电能的产生 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第三节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 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感受信息 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 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 第十九章材料世界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材料 第二节半导体 第三节探索新材料 第二十章能量和能源 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二节能源与社会 第三节开发新能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 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2.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 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它们关系是: 1km=1000m=103m;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um=10-6m;1nm=10-9m。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不要用磨损 ..的零刻度线);(3).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尺的位置要放正;(4).读数时视线要与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5).在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在实验室里常用量筒、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它们常用毫升做单位,1毫升=1厘米3;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形底部(或凸形顶部)相平。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 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 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3) 平移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7.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2.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 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 t s v=,速 度的主单位是:米/秒。1米/秒=3.6千米/小时13.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是变化的直线运动。 14.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 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 t s v=; 15.根据 t s v=可求路程:vt s=和时间: v s t= 第三章声的世界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总 总 vt S s 2 1 2 1 = =

2018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2.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学会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 2.认识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推理得到的,感受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即“实验+推理”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验探究活动的参与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并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及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实验研究的方法及过程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节物理课,希望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探究,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看航天员在太空吃食物时的场景。 播放视频: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的DV 思考:为什么手与食物脱离后仍然会运动呢?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让学们一起来学习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板书:8.1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预习案 1.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做实验得出吗? 3.如果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物体会处于什么状态? 4.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物体会处于什么状态? 5.什么是惯性?惯性与什么有关?静止的物体有惯性吗?

6.请举出生活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危害的实例。 (三)课内探案 自主探究一:牛顿第一定律 1、提出问题:维持运动需要力吗? 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的解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科学家伽利略却通过理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伽利略认为: 对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观点进行评价,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对同一种现象,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都有其理由。到底哪个说法正确,仅仅靠思辨不能回答,让我们自己动手、动脑来探究论证吧。 2、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阅读“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先完整地看一遍实验内容。 (2)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①此实验过程中,控制哪些条件保持不变?用什么方法控制?(为什么小车要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 ②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种变化?(用什么方法改变物体受到的阻力大小?) ③在实验中要观察哪些现象?记录哪些数据?观察: 记录: (3)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 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科学探究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例: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不是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选取被研究物自身,一旦选定就认为参照物静止,一般选地面(大地)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长度 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分米(dm)、厘米(㎝)、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单位换算:1km=103m 1m= 10 dm = 102㎝= 103mm= 106 μm= 109nm 3、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常见的刻度尺:米尺,卷尺,游标卡尺 使用前三看:量程(测量范围)、分度值(精确度,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磨损了要重新选择零刻度线)测量的五会: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量程和分度值 会放: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单位组成) 测量的转化:①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②化曲为直:测弯曲的钢丝,可用细棉线③化直为曲:测量操场的跑道4、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说明: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误差只能减小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加精密的仪器②改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时间 1、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它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毫秒(ms)、微秒(μs) 2、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s=103 ms= 106μs 3、测量时间工具:秒表或机械停表 4、时间点:表示某个时刻,如:现在几点钟。时间段:表示两个时间点的差值,如:还有多久下课 四、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相同路程,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书上说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通俗意思就是质量决定惯性的大小) 3. (1)方向与两力相同。 (2)方向与大力F1相同 4.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牢记一、等、反、一) 随堂练习 1.(2016?钦州)一小车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撤去拉力F后,小车将() A.继续做加速运动 B.加速一段时间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C.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

D.做匀速直线运动 2.(2016?河北)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中的宇航员不具有惯性 B.物体运动时具有惯性,静止时不具有惯性 C.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D.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提高成绩 3.(2016?乐山)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 A.撞击锤柄下端,可以使锤头紧套在锤柄 B.小型客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C.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 D.标枪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掷标枪前需要助跑 4.(2016?盐城)下列交通提示语中,不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车辆起步,站稳扶好B.系安全带,平安出行 C.珍爱生命,远离酒驾D.保持车距,安全驾驶 5.(2016?广西)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B.公路上禁止汽车“超速”行驶 C.汽车超载时,要卸下部分货物 D.驾驶员和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 6.(2016?平南县一模)某同学用250牛顿的力竖直向上提起一个重200牛顿的水桶时,桶受到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450牛顿,向上B.450牛顿,向下C.50牛顿,向下D.50牛顿,向上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进行实 验与数据收集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 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称为静止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 m dm ㎝ mm μm nm 1km=1000m、 1m= 10 dm = 10 ㎝ = 10mm= 10μm= 10nm 236 9换算: 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 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 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测量操场的跑道 5、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微秒 h min s ms μm 1h=60min=3600s 1s= 10ms= 10 μm 3 6换算: 6、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产生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 减小方法: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7、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百米竞赛) ②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观众看跑步比赛) ③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 8、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最新沪科版初中物理目录大全

沪科版初中物理 第一节走进神奇 第二节探索之路 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动与静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三节快与慢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第三章声的世界 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第三节超声与次声 第四章多彩的光 第一节光的反射 第二节平面镜成像 第三节光的折射 第四节光的色散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六节神奇的"眼睛"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质量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第四节密度知的应用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力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 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 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 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力的合成 第三节力的平衡 第八章压强 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 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 强 第三节空气的"力量"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 关系 第九章密度与浮力 第一节认识浮力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第三节物体的浮与沉 第十章机械与人 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 衡条件 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 第三节做功了吗 第四节做功的快慢 第五节机械的效率 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 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一节走进微观 第二节看不见运动 第三节探索宇宙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第四节升华与凝华 第五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 危机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 热容 第三节内燃机 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 护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 第一节电是什么 第二节让电灯发光 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 联电路 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 联电路的电流 第五节测量电压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 第四节电阴的串联和并联 第五节家庭用电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第一节电流做功 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 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 效应 第一节磁是什么 第二节电流的磁场 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 什么会转动 第十八章电从哪里来 第一节电能的产生 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 感应电流 第三节电能的输送 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感受信息 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 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 第十二章能源、材料与社会 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二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三节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2017-2018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教案

2017-2018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 上册全册全套教案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教学目标 1.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激发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 2.了解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和探究活动。 3.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2)知道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几个主要环节。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难点 (1)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3)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课时划分 第一节走进神奇 l课时 第二节探索之路 l课时 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课时 第一节走进神奇 教学目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自然界让人惊叹的神奇。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人类智慧结晶的神奇。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知识,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4.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让学生体验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2)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难点

(1)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2)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3)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演示法、讨论法、科学探究法、提问题教学法。 教具准备 饮料罐、玻璃杯、钻子、筷子、装有水的碗、拉链、圆珠笔、烧杯、冰棒、茶壶、实物投影仪、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大自然的神奇 师:清同学们观看媒体动画。(动画中配有配乐朗诵:浩潮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当天公“发怒”时,狂风暴雨常伴随电闪雷鸣,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流淌的江河,为何既能输运航船、灌溉良田,也会奔腾咆哮、冲垮河堤、摧毁房屋?巍巍雪山,高耸人云,为何甚至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雪崩?变幻莫测的龙卷风,为何平地而起,直冲云霄,来势汹汹?) 师:看了刚刚播放的媒体动画,你有什么感受? 生:大自然很神奇,惊心动魄,令人震惊。 师:看了刚刚播放的媒体动画,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甲:我最想知道天上的星星从哪里来? 生乙:我最想知道雷鸣与闪电是怎样产生的?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 生丙:我最想知道龙卷风是怎么产生的? …… 师:以上大家提问题提得很好,希望今后再接再励,学会善于提问题。 教师简要回答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如天上的星星是宇宙大爆炸形成的;闪电是云层和云层或云层与地面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而放电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雷鸣,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因为闪电传播速度是3 108m/s,而雷声传播速度约340m/s,所以,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师:你还知道大自然哪些神奇? 生甲:海市蜃楼。 生乙:沙尘暴、泥石流。 生丙:极光。 师:看来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了解自然现象,我还知道大自然中的一个神奇与大家交流。 多媒体字幕打出: 大漠里的故事 2001年1月7日,《北京晚报》第12版“中国新闻”栏目刊登了下面的消息。推测一下,这可能是一种什么现象? 新疆消息:近日在罗布沙漠中发生的奇怪的天气现象,令科考队中的专家不得其解。

2017-2018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物理全套教案

2017-2018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全册物理全套教案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教学目标 1.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激发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 2.了解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和探究活动。 3.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2)知道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几个主要环节。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难点 (1)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3)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课时划分 第一节走进神奇l课时 第二节探索之路l课时 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1课时 第一节走进神奇 教学目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自然界让人惊叹的神奇。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人类智慧结晶的神奇。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知识,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4.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让学生体验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2)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难点 (1)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2)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3)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演示法、讨论法、科学探究法、提问题教学法。 教具准备 饮料罐、玻璃杯、钻子、筷子、装有水的碗、拉链、圆珠笔、烧杯、冰棒、茶壶、实物投影仪、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大自然的神奇 师:清同学们观看媒体动画。(动画中配有配乐朗诵:浩潮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当天公“发怒”时,狂风暴雨常伴随电闪雷鸣,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流淌的江河,为何既能输运航船、灌溉良田,也会奔腾咆哮、冲垮河堤、摧毁房屋?巍巍雪山,高耸人云,为何甚至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雪崩?变幻莫测的龙卷风,为何平地而起,直冲云霄,来势汹汹?) 师:看了刚刚播放的媒体动画,你有什么感受? 生:大自然很神奇,惊心动魄,令人震惊。 师:看了刚刚播放的媒体动画,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甲:我最想知道天上的星星从哪里来? 生乙:我最想知道雷鸣与闪电是怎样产生的?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著名科学家及其事迹 哥白尼——日心说——《天体运行论》 伽利略——实验物理学先驱——发明望远镜——在比萨斜塔上亲自实验 牛顿——经典物理学奠基人——牛顿三定律——发现万有引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爱因斯坦——相对论 玻尔——量子力学奠基人 居里夫人——两次获诺贝尔奖——镭的发现者 2、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3、科学探究七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 快与慢 第一节 动与静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 (1)研究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不动。 (3)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4)静止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 (5)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米(m ) ②常用单位:千米(k m)、分米(d 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③换算关系:m 101km 3 =,nm 10=μm 10=mm 10=100cm =10dm =1m 963 2、时间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秒(s) ②常用单位:时(h),分(min ),毫秒(ms),微秒(μs )。 ③换算关系:1h=60min,1mi n=60s ,μs 10ms 101s 6 3 ==。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使有刻度面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④读取数据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⑤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 ??位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录无意义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 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时间的测量: (1)用停表或手表测量一段时间。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公式大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公式大全 一、速度() 1.概念: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做速度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s-路程,t-时间,v-速度) 变形式: 4.单位:s-m,t-s,v-m/s或s-km,t-h,v-km/h 1m/s=3.6km/h 二、密度() 1.概念:把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物理意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3.公式: (m-质量,ρ-密度,V-体积) 变形式:m=ρV或V 4.单位:m-kg,V-m3,ρ-kg/m3或m-g,V-c m3,ρ-g/cm3 1.0×103 kg/m3= 1.0 g/cm3 三、重力(G) 1.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公式:G=mg (m-质量,g-比例系数,无特殊说明时为9.8N/kg;G-重力) 3.单位:G-N,m-kg ,g-N/kg 4.方向:竖直向下 5.作用点:重心 四、压强(p) (一)压强 1.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压强 2.物理意义: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表示单位面积上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 3.公式: (p-压强,F-压力,S-受力面积) 变形式:或 4.单位:p-Pa,F-N ,S-m2 (二)液体压强 1.公式:gh (p-压强,ρ-液体密度,h-深度) 该公式同样适用于气体内部的压强:p=ρ气gh 柱状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ρgh (p-压强,ρ-固体密度,h-高度)

2.单位:-Pa,ρ-kg/m3,g-N/kg ,h-m 五、浮力(F浮) 1.概念: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上 3.计算方法: (1)受力分析法: F浮= G (漂浮或悬浮) F浮= G –F拉(上拉) F浮= G + F拉(下拉) (2)阿基米德原理法: 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公式:F浮= G排= m排g= ρ液gV排 (3)压力差法: F浮=F向上-F向下 六、杠杠的平衡原理 1.内容: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2.公式:F1L1=F2L2 七、滑轮 (一)定滑轮:(轴固定不动) 竖直:F绳= G物(不计绳重与摩擦) s绳 =h物 v绳 =v物 水平:F绳= f(不计绳重与摩擦)f指水平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s绳 =s物 v绳 =v物 (二)动滑轮:(轴固定不动) 竖直:F 绳=(G物+ G动) (不计绳重与摩擦) s绳 =2h物 v绳 =2v物 水平:F 绳= f(不计绳重与摩擦) s绳 =2s物 v绳 =v物 (三)滑轮组:(n指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 竖直:F绳=(G物+ G动) (不计绳重与摩擦) s绳 =nh物 v绳 =nv物

沪教版初中物理目录大全

第一节走进神奇 第二节探索之路 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动与静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三节快与慢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第三章声的世界 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第三节超声与次声 第四章多彩的光 第一节光的反射 第二节平面镜成像 第三节光的折射 第四节光的色散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六节神奇的"眼睛"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质量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第四节密度知的应用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力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 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 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

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力的合成 第三节力的平衡 第八章压强 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 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第三节空气的"力量"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九章密度与浮力 第一节认识浮力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第三节物体的浮与沉 第十章机械与人 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 第三节做功了吗 第四节做功的快慢 第五节机械的效率 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 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一节走进微观 第二节看不见运动 第三节探索宇宙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第四节升华与凝华 第五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三节内燃机 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 第一节电是什么 第二节让电灯发光 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第五节测量电压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 第四节电阴的串联和并联 第五节家庭用电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第一节电流做功 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 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