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养笔记15篇精华版
小班教养笔记(通用30篇)

小班教养笔记(通用30篇)小班教养笔记篇1看着已经入园一个月的豆豆班小朋友见全神贯注的在听明教师讲故事,此刻豆豆班的小朋友可能干了。
我想到习惯的重要性。
他们刚来那会儿,对一切都很陌生。
教师不认识、小朋友不熟悉,每一天嘴里念着要妈妈,眼泪在脸上挂着。
我们班的君雅小朋友,刚来的前两天仅有她一个女孩子,她妈妈说女孩子是娇气一些,她每一天基本上都把嗓子哭哑,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此刻从门口走再也听不到前段时间的哭喊声了,让我感觉到突然他们都长大了,可是时间来过了一个月,一个月的适应期他们都习惯了。
他们习惯了每一天的各个环节,早上一到九点多的时候尤仁航就会走过来问教师:“教师,喝牛奶了!”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孩子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此刻不知不觉小朋友都能够自我提裤子了,睡午觉的时候他们也会告诉我们我自我睡,我不自我拍。
如果孩子做事总是依靠大人,那么,他们会缺乏独立性,进而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构成。
所以我们就应让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吃饭的问题上,是家长们关心的话题,都纷纷告诉教师:“他不喜欢吃饭!”“他不吃饭吃零食,他要人喂。
”可是在幼儿园,我们让幼儿自我吃,学会自我吃饭了,我们只在旁边帮忙他们,我们班的“蹦蹦”到吃饭的时候喜欢下位乱蹦,之后一到吃饭的时候我们就有一个教师陪着他吃,坐在他旁边,他就习惯了自我坐在位子上吃,教他们脱鞋子、等技能,暂时不会能够慢慢练。
天天学,天天练,教师务必有耐心,孩子也要有耐心。
小班教养笔记篇2高尔基说过:“仅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我的收获;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这天的朋友。
作为教师,应让爱与微笑永远充满自我的心田,用爱与微笑教书育人,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在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开心帽”和“生气包”》中,首先我给孩子们介绍了两位新朋友。
他们分别是“开心小姐”和“烦恼先生”。
孩子们与两位新朋友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
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实用10篇]
![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实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b6da6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4.png)
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实用10篇]1.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篇一乐乐的妈妈是一位开朗、健谈的人。
但是乐乐却是个腼腆、害羞的孩子。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乐乐躲在妈妈的后面,不敢露出头来。
她的妈妈把他推出来,对他说:“快说老师好!快说!”乐乐愣是不敢出来。
我说:“没关系,这孩子害羞,过几天熟悉了就会叫了。
”第一个星期,早上送来的时候,乐乐还是不肯开口和我问好,晚上接走的时候也不肯和我说再见。
大概持续了一星期,一天晚上妈妈来接的时候,乐乐突然和我说:“老师再见!”我很高兴,朝他招招手说:“乐乐再见!明天见!”以后的每一天早上和每一天下午,乐乐都会很开心的和我打招呼。
慢慢的,他和我的交流越来越多了,刚开始是我主动关心他,想让他多说说话,之后是他主动来和我谈话交流,会让我看他新搭的玩具,会告诉我他母亲对他说了什么。
星期三,他来到我面前,戴上他的帽子,对我说:“老师,我头上长角的。
”用的还是正宗的舟山话。
我一看笑喷了,他的帽子上长着像恐龙一样一排的角。
我捏了捏,软软的。
我笑着回答他:“真的呐,你的角还是软软的,你是个小恐龙吗?”进入午睡室,妮妮突然说想妈妈了。
乐乐坐在小床上轻轻地说:“老师把我当娃娃,我把老师当妈妈就好了。
”我心一惊,这是乐乐说出来的话,很轻,但是在我的心中震撼很大。
是啊,我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他们把我当妈妈,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原先我和我们班小朋友之间是这样的感情啊。
我相信这句话会一向记在我的心里,我带的第一群孩子,第一次带给我这么震撼的话。
2.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篇二刚开学的时候,我们在图书架上放上许多图书,孩子们似乎也挺喜欢看的,下午点心吃完后总能看到很多孩子到那边看书。
但是过了不久我发现,每次把书放回去时,很多孩子没有正确的把书放到原先的地方,图书角那里往往是一片狼籍,虽然每次都提醒了,但效果不是很好。
我想是不是里面的书投放的太多了,反而显得乱,于是我就重新整理了一下图书架,选了一些更适合小班孩子阅读的图书,总共放书48本,这样书架也看上去整洁多了。
小班教养笔记简短30篇

小班教养笔记简短30篇1.像对待自我的孩子一样这一天中午轮到我值班,负责照顾孩子们睡午觉。
在大家都脱完衣服躺好后,有几个比较调皮的孩子还在说笑,我一个一个的帮他们整好被子,叮嘱他们不能够再发出声音,因为那样会打扰别的小朋友睡觉,如果此刻实在睡不着能够静静的躺一会。
孩子们比较听话,没有再说话,有几个睡不着的孩子在床上翻来覆去,寝室里很安静。
这时候我听见硕硕在自言自语,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在安静的环境中还是不太协调,我坐到他的床边,对他:“硕硕,活动了一上午了,你也累了吧?把眼睛闭上,小手放好,休息一下,很快会睡着的。
”但是硕硕似乎还不想睡,独自玩弄起手来,但是他不时揉眼睛,看来有困意。
我觉得他这个样貌很像我女儿睡觉前的状态。
女儿一岁两个月了,平时睡觉前也常常会闹,我总是轻轻抚摸她的头,沿着额头慢慢滑到眼睛,另一只手握着她的手,很快她就会睡着。
这些孩子每一天和我朝夕相处,他们的天真可爱每每让我想到女儿的笑脸,对我来说,他们都像是我的孩子一样。
我决定这天也用这个方法试试。
于是,我把硕硕的手叠放在一齐,把我的手放在上方,这样也能够使他不再乱动,更快入睡,另一只手很轻柔的沿着他的头顶、额头、眼睛抚摸,硕硕好像也很喜欢这种方式,没有再动,很乖的任我抚摸。
很快,他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硕硕发出轻微的鼾声,嘴角带着微笑,睡的十分安详,看来这天他会做个美梦的。
孩子的性格不一样,但是没有哪个孩子愿意只受到训斥和批评,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十分渴望妈妈的怀抱,如果老师能像对待自我的孩子一样充满耐心和爱心,相信孩子们也必须会感受得到。
期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环抱中健康成长!2.梳头发刘平是我们班的“小公主”,不仅仅长得干净漂亮,而且聪明懂事,深得老师们的喜爱,个性是有一头洋娃娃的头发,每当看到她的头发乱了我就给她梳梳,并给她扎好看的小辫,她似乎也很清楚这是老师对他的偏爱,总是跟我形影不离。
这天早上,我看到宁宁的头发乱蓬蓬的,梳也没梳,我叫过她来问:“你为什么不梳头发?”宁宁说:“老师我是故意不梳的,让你给我梳,你为什么每次只给刘平梳小辫,我也要,”一时光我竟不知说什么好了。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15篇

幼儿园教师教养笔记1、飞舞的小毛毛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正玩得起劲,“老师快看,我抓到一个小毛毛。
”随着喊声,孩子们都拥到丽洁面前。
“什么东西我看看”。
孩子们像发现了奇宝,都争抢着看。
我走到孩子们中间,丽洁把攥紧的小手松开了,原来是一颗蒲公英种子。
我问小朋友:“这是什么?” “羽绒服里的小毛毛。
“迎春花” “棉花” “小鸟身上的羽毛”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
我告诉他们这是蒲公英的种子。
同时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它的形状与颜色,孩子们认真地看着。
丽洁说:“它像小伞。
“它是白色的” “小朋友说的很好,它是由伞形的绒毛组成的,每一缕绒毛下都有一粒种子,容易被风吹” 散,随风飘落到陌生的地方生根发芽,长成新的蒲公英。
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我将这颗蒲公英种子放回空中,孩子们望着飞舞的小毛毛甭提有多高兴了。
借着户外活动的机会,孩子们认识了蒲公英,增长了知识。
作为幼儿教师应多留心观察抓住每一次教育机会,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
2、我们应该关心她平时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我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动关心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去关心他们,去帮助他们。
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但孩子们真正这样做的却很少。
有这么一件小事,却让我改变了对孩子们的看法。
一天,我正在打扫院子,忽然听到“呜呜”的哭声,我顺着哭声望去,让我看到了这样一幕:xxx小朋友一边走着一边在哭,李xx在轻轻扶着她走,走在旁边的张x说:“哎呀,那么娇气呀!李xx气呼呼的说:“她病了,你怎么能那样呢!我们应该关心她的,老师让我们要互相关心的。
你病了,没人关心你,你高兴吗?”听了孩子们的对话,我很高兴,马上跑过去,询问了xx哭的原因,原来xx来到幼儿园后,突然觉得肚子疼,就哭了起来。
我马上送她到卫生室看了看,医生说她喘岔气了,一会儿就好了。
送她回来后,孩子们马上围了过来,纷纷问:“老师,xx 怎么了?xx怎么了?”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子,我说:“孩子们,xx没事了,她喘岔气了。
小班教育笔记(短篇50篇)

小班教育笔记(短篇50篇)你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小班教养笔记:教师,我真的饱了在平时孩子进餐当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
比如:有些孩子比较挑食,如果饭菜不合他的心意,他就开始闹着不吃饭;有些孩子吃了一半就感觉饱了,开始坐在位子上发呆……无论遇到哪种状况,我们教师会采取怎样样的措施呢?一次午餐的过程中,我巡视着孩子们的就餐状况。
这时,我发现坐在桌子边的遥遥低着头,手里拿着勺子也一动不动。
我看到她的餐盘中还有三分之一的饭。
于是我摸摸她的头鼓励说:遥遥,加油哦你快吃完了。
这时遥遥抬起头,眼泪汪汪地看着我,小声地说:教师,我吃饱了。
我真的饱了。
原以为我想遥遥是不爱吃这些蔬菜所以想找借口倒掉。
可是我看着她那楚楚可怜的样貌,我相信她是不会撒谎的,又不忍心让她再吃下去。
于是我对她说:遥遥乖,那你再吃五口就把饭倒掉了吧。
)当遥遥吃完五口饭后,她慢吞吞地走到倒饭处,她边倒时边留意翼翼地看着我。
我回应她的是一个安心的微笑。
倒完饭后,她开心地来到我的身边,然后开心地对我说:张教师,你真好。
这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件,但从中我也能感悟出许多教育的价值。
遥遥是一个性格温和,又胆小的女孩子。
她每次遇到什么事不会事先和你说,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才会跟你讲。
从这件事件中,我们能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就要时刻观察每一位孩子的一举一动,去揣摩孩子内心世界的想法。
小班下学期的孩子,他们逐渐地构成了自我的思维,有了许多自我的想法。
他们就应明白自我能吃多少饭,当孩子不愿吃时,作为教师我们就应尊重他们的意愿,不要再逼孩子超量地进食,否则,不但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其对教师和幼儿园生活的态度,甚至还会影响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
美国的心理学家多拉德和米勒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饥饿需要得到满足的条件会被泛化,进而影响细幼儿将来的人格。
如果幼儿常处在主动状态下进食,那么,他们的将来会有可能成为用心主动的人;如果幼儿常常在被动状态下进食,那么,他们将来可能成为被动的人。
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15篇)

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15篇)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1小班宝宝穿鞋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们三位老师都要帮他们检查鞋子穿的对不对,每一天都有小朋友穿反鞋子,而且有的叫他们换过来之后依旧反的,这让我们三位老师非常烦恼。
因此我想到了一首往常小朋友学过的儿歌《鞋宝宝》,我觉得儿歌的资料非常好,对小朋友是否穿对鞋子帮忙非常大,因此我把这首儿歌运用到了生活中,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就叫他们一边把小足并拢,一边念儿歌:“两只鞋宝宝,一对好朋友,穿对了,快乐头碰头,穿反了,生气背对背。
”我让小朋友相互检查,看一看鞋宝宝是生气了依旧快乐了,我看见小朋友都认真的检查起来,嘴里还讲着:“快乐了”“生气了”,我对平常经常穿错鞋子的小朋友会单独讲解,教他们如何样检查自己的鞋子,如何样让鞋宝宝快乐起来,小朋友看起来都非常乐意。
慢慢的.,我让小朋友当起了小老师,让小老师带着小朋友边念儿歌边检查鞋子,个性是让平常常穿错鞋子的小朋友来检查,过了一段时刻,我觉得穿错鞋子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让我们三位老师非常惊喜。
我们明白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后还需我们老师正确的引导。
透过这件事,我觉得老师要明白得学以致用,事实上平常老师周围有很多的儿歌、歌曲、故事等,假如能把他们正确的运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师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效果要好的多,如此既有利于小孩们掌握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行为习惯,一举两得。
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2小班区域活动中的建构区:晨晨、超超和新焱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数字火车的拼搭。
晨晨和新焱一起拼,而超超则自己拼搭。
很快,超超的作品完成了,用没有轮胎的一节节小车厢拼成了一座高高的长筒状楼房。
超超问新焱:“你们拼的是什么?”新焱傲慢地说:“火车呀!你看我们的火车多长呀。
”超超问:“你们的火车有多少车厢呀?”新焱和晨晨都茫然的'摇了摇头,超超说:“我帮你们数数吧?”新焱点点头,超超开头数数:“1、2、3、4、7、9、10(后面虽然数的不对,但前面却是手口全都点数的),哎,不对,这两个有车轮的车厢怎么能在摞在一起呢?”晨晨同意的点点头,然后开头动手拆装,但拆的手法不对,小车厢不但没有拆下来,整列火车都变得歪歪扭扭了,“你别动了,再动火车都被你弄坏了。
幼儿园教师小班教养笔记15篇

前些日子,天气变化大,班里有很多孩子感冒了,一个个鼻涕、咳嗽不停。
“阿婆,我流鼻涕了!”小宇跑到阿婆面前,指着自己的鼻子想要寻求帮助。
阿婆赶紧拿出纸巾给小宇擦鼻涕,擦完鼻涕小宇又开心地去玩了。
不到一分钟,顾浩宇匆匆走过来:“阿婆,我的鼻涕!”阿婆又赶紧给他擦鼻涕……一会儿时间,前前后后有好几个小朋友来寻求帮助:擦鼻涕。
在我看来,擦鼻涕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这么多小朋友需要寻求帮助呢?虽然第一次带小班,对小班孩子的方方面面还不是很了解,但是我想,现在已经是小班第二学期了,孩子们应该完全可以自己擦鼻涕了。
于是我与阿婆商量好,从现在开始,让孩子们自己练习擦鼻涕。
这不,张朱子益又来找阿婆了:“阿婆,我的鼻涕。
”我从阿婆手上拿出一张纸巾:“宝宝,你也拿一张纸巾,我们一起来擦鼻涕。
”于是,张朱子益模仿我的动作自己擦鼻涕,尽管第一次学习擦得不是很干净,但是宝宝很乐意自己尝试,并且一次比一次擦得干净。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尽管我的耳边依旧会常常听到这句话:“阿婆,我有鼻涕。
”但是,无论在户外活动、游戏还是吃饭的时候,每一次我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宝宝,你长大一岁了,可以自己擦的。
”刚开始有的小朋友在自己擦完一次后,第二次还是会跑来寻求帮助。
但是我会坚持告诉他自己可以做的。
渐渐的,跑来说这句话的孩子少了,有了鼻涕自己解决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数的孩子逐渐开始不来寻求帮助了,有了鼻涕自己抽一张纸巾独立完成。
这不,户外活动结束了,匆忙之中阿婆看见小宇流鼻涕了,拿出纸巾正欲帮忙,岂料小宇头一偏:“阿婆,让我自己来吧!”看到这里,我和阿婆会心地笑了。
反思“擦鼻涕”这个过程,我想孩子们一开始之所以会跑来说他有鼻涕,是因为在家里,甚至在幼儿园的前一阶段,他们习惯了这样的行为,知道在说完这句话后,家长或者阿婆便会帮他们拿来纸巾,帮他们擦干净。
孩子们独立做事的机会就在这一次次“我有鼻涕”之后被忽视了。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们不愿意或者不会做,而是我们忽视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没有给予孩子们练习的机会,甚至觉得“他不行”,或者滋生了“他还小,我来包办”的想法,导致他们连简单的“擦鼻涕”都需要帮忙。
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50篇

《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1):和孩子共成长一颗小树苗,能够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等等。
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快乐与幸福,在这简单的幸福里,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孩子会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模仿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不能够因一次的失误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
所以老师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启蒙老师,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
孩子与老师在一齐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
在我们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在我们传授孩子知识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教学方法;在我们给予孩子快乐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孩子也在回报我们。
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孩子共成长。
所以,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变的更开心、更活泼,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而更加努力向上!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2):小班教养笔记:嘘,请安静!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总会发现有几个孩子会走神,或者做出令人烦恼的事。
此时,老师如果停下教学来进行教育,这不仅仅打断了孩子们的思路,而且效果不必须很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教养笔记》小班教养笔记(一):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孩子是镜子这天,在午睡室,小朋友起床时,大家都挤在小床的走廊里,幼儿有的在穿鞋,有的在聊天。
我急着帮一些动作慢的小朋友,就从小朋友的身边跨了过去。
没想到,身体没把握好平衡,打了个趔趄。
就听宁宁说了一句:沈老师,你要留意呀,走路的时候要看好,别摔跤!看着孩子半是责备,半是担心的样貌,不禁心头一动。
这些幼儿在班级虽然才一个学期,有时还会不肯来上学,有时还会哭哭闹闹,但他们已经与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
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他们关心我们,就像我们关爱他们一样。
孩子说的这句话,不就跟我们平时教育、嘱咐孩子差不多吗?模仿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
有些孩子对于我们班级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
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
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请父母都来学学。
学学我们的发型、衣服,甚至举止言行等。
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都是好的。
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
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
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孩子们就会关心我们,我们对孩子粗暴,孩子也会不友善。
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我们。
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在孩子面前我们要学习三思而行!小班教养笔记(二):小班教养笔记:给小调皮多一点的关爱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
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
李俊谊是我们小班个性活泼可爱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看上去很讨人喜欢。
可他又是典型的调皮大王,捣乱鬼。
在与小朋友的游戏时个性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交往。
在我的观察中,李俊谊其实个性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与他们一齐游戏。
每次在区域活动中,他都用心的参加,表现自己,总期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
但他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经常让小朋友给打小报告。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李俊谊免不了要被小朋友告状:看书的时候,他总是不断的下座位,和别的小朋友抢图书,而在抢图书的时候不留意又碰到了旁边的小朋友,所以,我听到的就是:老师,李俊谊抢我的图书了老师,他碰到我了。
针对这种状况,我就有意识的去接近他,多关注他,摸一下他的头,给他一个会意的微笑,与他交谈在与小朋友玩时,遇到状况怎样办,鼓励他与小伙伴要搞好团结,互相谦让,有玩具大家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
李俊谊小朋友的绘画比较有创意,在活动时,我有意拿着他的作品向小朋友进行展示,进行表扬,引导孩子们向他学习。
慢慢的,庞豪小朋友的笑声多了,小朋友们都爱跟他玩了。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喜欢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是我们的教育宗旨,爱是我们的教育手段,让我们多一点爱心,多一些赏识,多关爱一下调皮的孩子吧!你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小班教养笔记(三):小班教养笔记:老师,我真的饱了在平时孩子进餐当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
比如:有些孩子比较挑食,如果饭菜不合他的心意,他就开始闹着不吃饭;有些孩子吃了一半就感觉饱了,开始坐在位子上发呆无论遇到哪种状况,我们老师会采取怎样样的措施呢?一次午餐的过程中,我巡视着孩子们的就餐状况。
这时,我发现坐在桌子边的遥遥低着头,手里拿着勺子也一动不动。
我看到她的餐盘中还有三分之一的饭。
于是我摸摸她的头鼓励说:遥遥,加油哦!你快吃完了。
这时遥遥抬起头,眼泪汪汪地看着我,小声地说:老师,我吃饱了。
我真的饱了。
原以为我想遥遥是不爱吃这些蔬菜所以想找借口倒掉。
但是我看着她那楚楚可怜的样貌,我相信她是不会撒谎的,又不忍心让她再吃下去。
于是我对她说:遥遥乖,那你再吃五口就把饭倒掉了吧。
)当遥遥吃完五口饭后,她慢吞吞地走到倒饭处,她边倒时边留意翼翼地看着我。
我回应她的是一个安心的微笑。
倒完饭后,她开心地来到我的身边,然后开心地对我说:张老师,你真好。
这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件,但从中我也能感悟出许多教育的价值。
遥遥是一个性格温和,又胆小的女孩子。
她每次遇到什么事不会事先和你说,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才会跟你讲。
从这件事件中,我们能体会到:作为老师,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就要时刻观察每一位孩子的一举一动,去揣摩孩子内心世界的想法。
小班下学期的孩子,他们逐渐地构成了自我的思维,有了许多自己的想法。
他们就应明白自己能吃多少饭,当孩子不愿吃时,作为老师我们就应尊重他们的意愿,不要再逼孩子超量地进食,否则,不但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其对教师和幼儿园生活的态度,甚至还会影响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
美国的心理学家多拉德和米勒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饥饿需要得到满足的条件会被泛化,进而影响细幼儿将来的人格。
如果幼儿常处在主动状态下进食,那么,他们的将来会有可能成为用心主动的人;如果幼儿常常在被动状态下进食,那么,他们将来可能成为被动的人。
所以,对于进餐问题,教师就应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尤其重要的是想方设法让幼儿有饥饿的感觉,在有食欲的前提下进食,这种主动进食的态度,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一个小小的进餐问题,也有着大大的学问,这种细微之处就要靠老师的用心发现。
小班教养笔记(四):幼儿园小班教育笔记:爱是相互的爱是相互的,在我的工作中我感受到了这一点。
我对孩子的爱,能够变成家长对我的信任,因为我和家长都把爱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班里的孩子不来幼儿园时我会主动打电话询问一下,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
让家长能够感受到我对孩子的爱,我也能够准确的明白孩子没来幼儿园的原因,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我的一句询问,让家长明白孩子在老师的心中很重要。
我这样做也是在悄悄地告诉家长:把孩子交给我请放心,因为我爱他。
此刻只要孩子不来,家长就会主动电话告诉我。
因为我爱孩子所以家长很愿意和我交流,孩子有点什么事都愿意和我们说说。
好像我们有神奇的魔法能够让调皮淘气的孩子变得听话懂事。
我的付出这就是回报:家长对我们的信任。
此刻每一天早上我都会巡视每一桌的孩子,看看是不是有谁没来。
爱是相互的,在我和孩子的相处当中我更真切的这样认为。
上个星期欣蕊没来,我给欣蕊的爸爸打了电话明白孩子病了,需要在家里休息几天。
妈妈带着欣蕊去医院输液,我们的宝宝输完液还要来幼儿园看看。
妈妈告诉我们说孩子想幼儿园想老师啦。
我听了心里暖暖的,我对孩子付出的爱,在欣蕊的身上我真切的看到了孩子对我的爱。
这个星期欣蕊还没有完全好,就要来幼儿园上学。
妈妈拗但是孩子就送我们的欣蕊来上学了,但是每一天放学后还是要去医院输液的。
孩子不愿在家里享受妈妈的爱,要来幼儿园和小朋友、老师在一齐。
这证明了孩子爱幼儿园、爱幼儿园里的老师,才愿意来幼儿园。
欣蕊好多天没来了,我把她抱在自己的怀里,问一问这些天做些什么、想点什么。
孩子很高兴地和我交谈,她快乐我也快乐。
不明白怎样才能准确的表达我的情绪,高兴、幸福、快乐。
我爱孩子们,我爱我的工作。
小班教养笔记(五):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老师,我不明白【细节描述】语言活动时,老师想请小朋友上台进行故事表演,大家争先恐后地举起高高的手,待老师的视线停到A身上时,小不点低下了头,看得出,宝贝是在躲避老师的视线,不愿意在群众面前表现。
在老师组织群众活动时,A几乎很少主动举手发言,似乎自己是一个旁观者,当老师点到宝贝回答问题时,A有时会满脸通红,沉默不语或是说我不明白。
但是老师透过对A平时的观察,明白A并不是一个一味沉默不语、内向的孩子,宝贝也有开朗的一面。
在群众自由游戏过程中,老师发现A能够跟自己喜欢的朋友玩得哈哈大笑,满头大汗。
在进行音乐情境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试图想帮忙A克服害羞、畏缩的心理,于是设计了小朋友打电话邀请好朋友来家做客这一环节。
大家都想上来打一打真正的台式电话机,看到A那双充满新奇与兴奋的大眼睛,我特地请到个别语言发展较好的孩子先上台示范,之后便邀请到A。
这回A没有拒绝,只是步履缓慢地挪到了电话机旁,拿起话机,脸红红地迟疑片刻后问我:老师,我要怎样说啊!我不会!老师提醒道:你就说你好,我是谁谁谁,你有空吗?谁知小家伙之后立刻说:哦!她说我是谁谁谁,你有没有空啊?【细节透视】从宝贝平时的表现能够看出,A并不是一个不喜欢参加群众活动、不合群沉默不语的孩子。
相反,他喜欢搞笑的事物,喜欢与自己喜欢的同伴进行游戏,甚至有时还会主动向老师告状,揭发某些同伴的不良行为。
所以能够排除A是因为性格方面的原因而导致上述问题。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出现退缩、害羞,思考被动,不能很好地在群众面前回答问题或是大胆表现呢?教师又就应如何恰当地引导和教育呢?《纲要》指导我们: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用心支持、帮忙家长提高教育的潜力。
就这样,在与A的爸爸交流过后,老师发现宝贝平时在家喜欢看电视,在时间上也有些长。
再加上隔代抚养等原因,爷爷奶奶都对A照顾有加,包办替代的现象在所难免,长期下来就构成了孩子依靠心理,主要就表此刻我不会做,你帮我。
自然,最省力的无非就是获得成人的帮忙,这样既简单又不会出错,长期下来,在问题面前孩子不是自己思考,取而代之地将目光抛向成人。
上述A就是没有自己思考,把依靠的绳索抛向了老师。
经过反复思考,我把孩子问题的成因与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总结如下:1、思考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习惯。
都说规律的生活、良好的卫生、健康饮食是孩子在学龄前需要着重培养的习惯,其实,自主思考也是一种难能可贵且需要成人用心引导培养的习惯。
在问题面前,是将答案直接告诉孩子,还是抓住孩子兴趣所在,有方向、有重点、有策略地引导,让他们自己找寻发现问题的答案,这都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就应反思的。
2、坚持原则,建立权威型教养关系。
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帮忙孩子良好性格以及问题行为的解决的主力军。
过度保护、见不得孩子哭而事事依着孩子、包办替代、在家宝宝说了算,不给孩子自主活动的机会等等,都是造成当今独生子女社会问题行为孩子的主要原因。
这些孩子往往过度地依靠成人,吃饭、做事,甚至就应是孩子主导的游戏都需要有成人的帮忙才能顺利地完成。
那么怎样的教养方式才是最恰当的呢?权威型(与孩子地位平等,尊重孩子自主意愿的同时也不失原则地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这样做)3、在家活动单一,缺乏自主思维性活动。
看电视的过程是被动思维的过程,它不需要孩子思考,只需要静静在电视机前理解,我认为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过长,2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