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3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作业

合集下载

广东省2018中考历史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课件

广东省2018中考历史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课件

地主和富农
占乡村人口不到
占有土地70—80%
A.《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综合提升
9.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C ) A.使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废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消灭了资产阶级 D.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实,新中国成立
的历史意义 2.土地改革运动 的主要内容
的历史意义
(选择题3分)
土地改革运 土地改革的 动的影响(选 意义(选择题 — 择题3分) 3分)
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考点一:开国大典的史实,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 年10月1日下午,北京 (1)史实:①__________ 天安门 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 __________ 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升国 28 响。 旗奏国歌,54门礼炮齐鸣③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 (2) 意义:开国大典标志着④___________________ 成立。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综合提升
8.(2016·茂名)如表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 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于 1950年6月颁布了( B )
10% 贫农、雇农和中农 占乡村人口90% 占有土地20—30%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鄂州)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

九年级历史教案中国近代史综合复习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

九年级历史教案中国近代史综合复习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

中国近代史综合复习提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9地点:北平内容:(1)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4)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中国革命的胜利,使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也使亚非拉美人民增强了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信心。

4、x藏和平解放:1951年x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x藏的协议,x 藏获得和平解放。

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二、最可爱的人1、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10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抗击美国侵略者。

2、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

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3、黄继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人物,在上甘岭战斗中,黄继光用身驱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壮烈牺牲。

志愿军战士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4、由于朝中人民的共同战斗,1953.7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指
D
A、科教兴国Biblioteka 路 B、共同富裕的道路 C、可持续发展之路 D、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
2009年“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右 面的老照片,纷纷推算它的年龄,准 确的是( )
A、34
B、50
C、55
D、6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保 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3)是我 国的立国之本(4)规定了人民享有 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
一、新中国成立
事件 时间 地 点
内容
新中国 成立的 意义
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 的原因
第一届 政协会议 1949.9
北 平
《共同纲领》 中央政府委员会 政府主席 国旗、国歌、 首都和公元纪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国大典 1949.10.1
天安 门 广场
54门礼炮 齐鸣28响
1.开辟了新 1.正确领导 纪元,成为 真正的独立 2.武装斗争 自主的国家,3.统一战线 人民成为国 4.马列毛指导 家主人。 2.壮大 鼓舞
二、巩固政权
抗美援朝精神 大陆统一 和平解放 是爱国主义精神、革 谈判 和平 民族大团结 西藏1951 巩 命乐观主义精神、革 抗美援朝 五战 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 中朝 打击美国,保卫朝鲜 固 1950-1953 五捷 捍卫和平,维护安全 胜利 提高威望,创造环境 政 义的概括。 上甘岭 权 彻底摧毁
私有— 公有 工作过粗 建立社会 主义制度 改变过快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五、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良好开端是:中共八大1956年 (1)国内主要矛盾:先进工业国—落后农业国; 迅速发展—不能满足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2、失误: (1)原因:缺乏经验,对国情认识不足, 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2)表现: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教训: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客观规律 3、成就:大庆油田,新兴电子、原子能 、航天工业 4、模范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3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3课时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课件岳麓版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3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3课时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课件岳麓版
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民族独立与解放是港澳回归的重要前提;“一 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港澳回归创造了条件;中英、中葡进行了艰辛
谈判与成功合作;英国、葡萄牙政府顺应潮流和民意等。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一国两制”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开辟了新的途径。
(2)海峡两岸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学术、文化、体育等交流日益增多。
现和平统一的八项建议和主张。
第13课时┃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 交成就 【图解记忆】 台湾与大陆的分离与回归:
【误区点拨】 ①香港、澳门、台湾问题虽然都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但香港、澳门问题属于殖民主义时代的遗留问题,是主权外交问题 ,而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属于内政问题。②“一国两制 ”中,行使主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是直辖于中央人 民政府的特别行政区。
第13课时 民族团结与 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 外交成就
第13课时┃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 交成就
考 点 整 合
第13课时┃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 交成就
考 点 聚 焦
考点1 民族团结
1.民族区域自治 (1)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之内,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 下,遵循宪法的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按照民族聚居的人 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地区和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利,由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 ②过程:1952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 实施。1954年,这个《纲要》的主要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198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把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2018江西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ppt 人教版

2018江西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ppt 人教版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一 届中 国人 民政 治协 1949 商会 年9 议召 月21 开 日
中华 人民 共和 国成 立 1949 年10 月1日 开国 大典
土地改革
1950年6月 《中华人 民共和国 土地改革 法》颁布 1950年10月 中国人民志 愿军开赴朝 鲜前线 1952年 底土地 改革完 成 抗美援朝 1953年7月 签订《朝鲜 停战协定》
时间 开国 大典 概况 新 中 国 的 成 立 ( 201 3.8 B)
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 上, 毛泽东 宣 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升国旗、奏《义勇军进 行曲》、 54 门礼炮齐鸣 28 响→毛泽东宣读 中央 人民政府 公告→举行盛 大的阅兵式、群众 游行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 门城楼
(1)国内意义: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 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 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②中国成为一个人 历史 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今天成立了! ,成为国家的主人, 意义 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③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性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2)国际意义: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壮大了世界和平 、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 争取解放的斗争
【中外对比】
中国 世界 鼓舞,推 立 成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 动 印度共和国成立,埃及 立) 土地改革,摧毁封建土地制度,农民 独立 苏联开始进行突 巩 翻了身 破斯大林模式的 抗美援朝,提高国际威望,创建和平 固 改革尝试 外交环境

初中历史_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历史_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教案【单元概述】这一单元主要阐述了建国后头三年的历史。

内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为标志,表明新中国在建国后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的基本任务,巩固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成果,巩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

这一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新民主主义在全国范围胜利的重要时期,做好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准备。

【课标解读】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复习目标】1.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关情况,开国大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熟练掌握巩固政权的三件事名称、时间、人物、意义等。

3、构建本单元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概括能力;4.通过知识梳理和精讲精练,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归纳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历史知识的表象分析掌握历史的本质的能力。

5、学会学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所包含的民族精神。

2.体会志愿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3.了解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是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调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竞赛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预设学习重点】:记忆课本基础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预设学习难点】:学习感悟。

【复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本单元图片引入:请看图片,它们是历史的见证,你能说一下它们记录的史实吗?如果把这些事件归纳为一个主题,你认为这一主题是什么?(课件显示单元主题)本册书展现的是中国现代史部分,了解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江西中考历史总复习——第13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江西中考历史总复习——第13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D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解析] 20世纪50年代初,土地改革没有在少数民族地区
开展,因而①不符合题意。
时间轴 考点梳理 课内练习
课内练习
第13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土地改革的意义及评价 (1)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 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 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化建设
准备了条件,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评价:土地改革一方面是在落实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即“平均地权”,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又是在继续完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因此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改革性 质。但土地改革后建立的土地制度依然还是一种农村土地私
灵终于魂归故里。下列史实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C ) A.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B.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 C.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D.《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解析]根据题干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可知
这指的是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A、B、D符合题
意。C项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课内练习
第13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角度二 巩固政权 巩固政权一 抗美援朝(1950—1953)
1.抗美援朝基本史实 (1)原因: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
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美军飞机入侵中国
领空;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其行为已严重威胁中 国安全。 (2)目的:保家卫国。(透过原因去理解目的的正义性) (3)性质:维护世界和平,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下列各项,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C. 西藏和平解放D. 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2.下列图片共同体现的时代主题是()A. 反抗外来侵略B. 进行三大改造 C. 发展国民经济 D. 巩固新政权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

抗美援朝的根本目的是()A. 保家卫国B. 为解放台湾做准备 C. 解放朝鲜 D. 打倒帝国主义4.2016年3月21日,搭载着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从韩国飞抵沈阳,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魂归故里。

下列史实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的是()A.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B. 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C. 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D.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5.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的标志是()A. 抗美援朝的胜利B. 土地改革的胜利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6.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7.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

”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 西藏的和平解放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8.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①朝鲜爆发内战②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③美国出兵侵略朝鲜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A. ①②③④B. 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9.五星红旗胜利飘扬在雪域高原,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距今年(2016年)有()A. 60周年B. 64周年 C. 65周年 D. 66周年10.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议()A.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B.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C. 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D. 采用公元纪年1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主要含义是()A. 取消鞠躬、跪拜礼,人们可以站起来走路B. 人民不在受地主、资本家剥削,完全按劳分配C. 国家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的主人D. 人民获得所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成为主人12.“我们长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练习(十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
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

( )
2.1950年10月,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

( )
3.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
二、综合题
4.2016年,电视剧《三八线》在各地电视台热播,以下是电视剧中的两个画面:
画面一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战火一直烧到鸭绿江边,我国东北边境城市遭到轰炸扫射。

(1)画面一中美国的武装干涉对新中国造成哪些危害?面对美国的行径,我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画面二在上甘岭三九一高地的反击战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动意图,也为了500多战友的生命安全及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严守潜伏纪律,在烈火烧身时,不惊慌,不呼救,坚定地趴在地上,忍着剧痛,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岿然不动。

在烈火持续燃烧中,他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中国历史故事网》
(2)画面二中的“他”是谁?在以他为代表的英雄群体身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民族精神?
5.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反映的事件是在哪一法律文献的指导下进行的?这件事有何意义?
(2)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
1.(T)
2.(T)
3.(F) 封建制度改成封建土地制度
4.(1)造成我国边境城市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威胁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应对措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效果:取得了抗美援朝反侵略战争的胜利;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邱少云。

体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舍家为国、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大无畏精神。

5.(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土地改革为“一五计划”准备了条件。

(或土地改革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