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5幼苗与阳光导学案无答案首师大版.docx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配套教案全集

【首师大版】六年级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学计划分析项目具体分析本册内容分析第一单元:人体的秘密、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三单元:身边的运动、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五单元:科学考察(选学)。
本册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展对大自然、对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以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为载体,使学生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人类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初步感受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初步体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研讨、比较、分类、推断、描述、交流、解决问题等科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者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人合作的科学精神。
发展学生爱大自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本册重难点培养学生联系的观点,严谨的科学态度,探索自然的兴趣及实验能力。
人的生理特征;机械、运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
对知识进行自主研究、探讨的训练。
对“物体和运动”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实验设计证明。
本册课时安排本册共___5__ 单元(此处需写出各个单元共需多少课时)第一单元: _6____课时第二单元: ___7__课时第三单元:__7___课时第四单元: ___5__课时第五单元:(选学)_5____课时第___1_ 单元分析分析项目具体分析本单元内容分析第1课:人的性状、第2课:我们的生长发育、第3课:脑的保健、(选学)*第4课:人类的进化本单元教学目标(一)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1.发展学生关爱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保持身体健康的情感和意识。
2.了解人类的进化是在不断地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演变形成的。
3.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生物和环境》5 幼苗和阳光教案 首师大版(1)

观察洋葱的试验
讨论:过一段时间后,两个盆里的洋葱分别会长成什么样呢?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呢?
总结:洋葱的生长有向光性.
推测
观察试验结果
讨论
洋葱
三。延伸活动
自己设计一个洋葱的生长与阳光有关系的试验。
课后布置:
回家以后,按照设计方案继续实验并认真做好试验记录.
在书上画出设计图,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提意见,并改进自己的试验设计以便回家实施。
课前
准备
1.花盆、纸盒、发芽的种子、发芽的洋葱、小盘
2.挂图
3.有关幼苗生长的光盘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行为
学生认知过程
教育资源使用
教学导入
1.谈话:十天前,我们共同种植了菜豆和洋葱.同学们说一说当时是怎样种植的。
2.检查实验情况是否符合课文要球,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重新分组
回忆当时的种植过程
(四盆幼苗,书上方法种植,做好试验记录,不过把发芽的土豆改称了发芽的洋葱)
3.出示:判断投影片
二.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阳光
1.提问:植物都适合在阳光
直射的地方生长吗?
2.出示பைடு நூலகம்课件
想一想:他们各自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学生推测
填写在书上
观察试验1,将结果记录在科文中“我的发现”里
观察实验2,将结果记录在科文中“我的发现"里
思考回答
小组讨论
全班汇报
幼苗
投影
课件
教师行为
学生认知过程
5、幼苗和阳光
课题
5、幼苗和阳光
教材
理解
本课研究的是植物和阳光的关系。通过幼苗的对比观察试验,使学生了解植物需要阳光,并经过分析、归纳进一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对阳光的要求是不同的。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生物和环境》单元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目标 首师大版

《生物和环境》单元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目标
一、单元教学内容
第5课幼苗和阳光
第6课猫头鹰和农田
第7课树木和人
二、单元教学基本标准
(一)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索常见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进行环境保护,从小就树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和责任感.
3、向学生进行求真求实、尊重客观规律的教育,渗透自然界的
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二)能力科学能力
1、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开展对比实验的能力,搜集资料、辩论的能力,解
决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科学知识、技能
1、知道动植物和环境(水、阳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2、知道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3、学习一些搜集信息、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和测量的方法
三、教学仪器、材料一览表。
最新首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共37页)

最新首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共37页)目录1.人的性状2.我们的生长发育3.脑的保健4.人类的进化5.幼苗和阳光6.猫头鹰和农田7.树木与人8.制作生物生存环境的模型9.植物的运动10.动物的运动11.人体的运动12.各种各样的运动13.地壳的运动14.地震和火山15.地表的变化16.变化的星空17.有趣的科学考察活动18.植物的考察19.动物的考察20.山地的考察21.河流的考察人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的很多特性是祖辈遗传下来的,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重要特性之一。
2.学生对周围人群进行调查,从众多的事实中寻找有关性状特征的共同规律。
3.进行科学资料查找.阅读,从中寻找对规律的解释。
二、教学重点知道人类的很多特性是祖辈遗传下来的。
初步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三、教学难点通过资料查找认识遗传学必要的相关知识。
四、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人的性状特征的图片.遗传方面的资料等。
(2)学生准备:自己与家庭的照片,课前的调查记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大家每天都在一起学习生活,你注意过每个同学的脸型和五官吗?你们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一样吗?人群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脸型,五官的长相也不同。
人体各式各样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叫做性状。
(二)提出问题,观察:1.提出问题:人的性状具体有什么不同?2.通过观察,你都发现人的性状有哪些不同?(三)调查11.展开调查:自己的性状和父母亲的性状有哪些不同和相同。
将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2.指导学生根据知道的各种性状特征画好调查表,并回家进行调查。
3.将你调查的结果与大家交流。
4.通过调查父母亲的性状你有什么发现?(四)调查21.看看父亲的性状有哪些和祖父母的相似。
还可以看看母亲的性状有哪些和外祖父母的相似。
2.将你这次调查的结果与大家交流。
3.通过这次调查,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五)思考:1.为什么有的性状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有,而父母亲没有?为什么有的性状父母亲都有,而自己却没有?2.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我们性状的相同和不同?(六)总结1.通过大家广泛查阅资料,我们知道了人类的性状是通过基因由父母亲传递给下一代的。
最新首师大小学科学六上教案

《人体的秘密》单元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标准一、单无数学内容第 1 课:人体的性状第 2 ·课:我们的生长发育第 3 课:脑的保健第 4 课:人类的进化二、单元教学基本标准(一)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1. 发展学生关爱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保持身体健康-的情感和意识。
2. 了解人类的进化是在不断地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过程中经进长期的演变形成的。
3. 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科学能力1. 初步具有搜集资料、加工资料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2. 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能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青少年身体发育的资料。
(三)科学知识、技能1. 知道人的性状是会遗传的。
在遗传过程中, 也会有差异。
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重要特性之一。
2. 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以及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3. 了解人的性别特征以及不同性别在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征。
4. 注意青春期的卫生保健。
认识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5. 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 关注一些和人类的进化有关的问题。
三、教学仪器、材料一览表1、人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进行科学资料查找、阅读, 从中寻找对规律的解释。
2、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知道人类的很多特性是祖辈遗传下来的, 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重要特性之一。
4、学生对周围人群进行调查, 从众多的事实中寻找有关性状特征的共同规律。
二、教学重点1、学习有关资料,寻找原因,建立认识。
2、集合调查信息,比较分析寻找共同之处。
三、教学难点遗传造成的个体共性和个性差异。
四、教学准备1、有关人的性状特征的图片、遗传方面的资料。
2、学生各级家庭的照片,课前的调查记录。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课后小结:2、我们的生长发育一、教学目标1、认识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2、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青少年身体发育的资料。
3、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以及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最新首师大小学科学六上教案

四、本册需要的教学器材如下《人体的秘密》单元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标准一、单无数学内容第 1 课:人体的性状第 2 ·课:我们的生长发育第 3 课:脑的保健第 4 课:人类的进化二、单元教学基本标准(一)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1. 发展学生关爱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保持身体健康-的情感和意识。
2. 了解人类的进化是在不断地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过程中经进长期的演变形成的。
3. 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科学能力1. 初步具有搜集资料、加工资料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2. 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能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青少年身体发育的资料。
(三)科学知识、技能1. 知道人的性状是会遗传的。
在遗传过程中, 也会有差异。
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重要特性之一。
2. 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以及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3. 了解人的性别特征以及不同性别在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征。
4. 注意青春期的卫生保健。
认识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5. 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 关注一些和人类的进化有关的问题。
三、教学仪器、材料一览表1、人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进行科学资料查找、阅读, 从中寻找对规律的解释。
2、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知道人类的很多特性是祖辈遗传下来的, 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重要特性之一。
4、学生对周围人群进行调查, 从众多的事实中寻找有关性状特征的共同规律。
二、教学重点1、学习有关资料,寻找原因,建立认识。
2、集合调查信息,比较分析寻找共同之处。
三、教学难点遗传造成的个体共性和个性差异。
四、教学准备1、有关人的性状特征的图片、遗传方面的资料。
2、学生各级家庭的照片,课前的调查记录。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课后小结:2、我们的生长发育一、教学目标1、认识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2、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青少年身体发育的资料。
3、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以及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2021年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3单元教案

2021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5.生物的遗传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遗传,遗传指的是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似的特征。
2.观察子女与父母外貌上的相似之处,体会人类的遗传。
3.通过为小动物找家人活动,描述动物与家人之间的相似之处,体会动物的遗传。
4.通过为植物寻亲活动,体会植物的遗传性,懂得动植物、人类都存在遗传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子代和亲代,体会什么是遗传,知道动物、植物、人类都具有遗传性。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动植物和人类的子代和亲代,体会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的遗传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等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13页的一首小诗:有人说,我长得像爸爸,也有人说,我长得像妈妈。
可我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觉得自己,跟谁都不一样。
2.学生读一读这首小诗,想一想,为什么孩子长得又像爸爸又像妈妈呢?那是因为遗传。
3.为什么细细的看,孩子长得既不像妈妈又不像爸爸呢?那是因为变异。
4.什么是遗传和变异呢?遗传和变异又有哪些特点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5.在农村里,有经验的农民在播种前,他一定会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来播种,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预设:农民播种前挑选饱满的、没有受损的种子,叫选种。
种子饱满,其子叶肥厚或胚乳多,营养物质多,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就健壮。
6.饲养员在留种鸡的时候,为什么要选择体格匀称健壮的鸡?预设:饲养员选择匀称健壮的鸡做种鸡,以保证产出的鸡蛋合格率高,孵出的小鸡成活率高。
4.教师引导:农民选种、饲养员挑选种鸡,所遵循的都是生物的遗传性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生物的遗传性。
8.板书课题:5.生物的遗传二、学习新课活动一:人类的遗传(一)为照片中的同学找父母1.教师引导:有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有些特征长得像爸爸,也有一些地方长得像妈妈。
首师大小学科学六上《5.幼苗与阳光》PPT课件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李媛良
林老师编辑整理
1
阳光对绿豆苗生长的影响记录表
用纸盒罩住的幼苗
没有用纸盒罩住的幼苗
推测:
一周后豆苗的生长情况
观察:
一周后豆苗的生长情况
生长良好 生长的不好 死亡
死亡
生长良好 生长的不好 死亡
生长良好
结论:没有阳光的豆苗停止生长,有阳光的生长良好。 说明绿豆苗的生长离不开阳光。
林老师编辑整理
8
动植物名称
鱼 长颈鹿 老虎 企鹅 荷花 仙人掌
动物生活环境调查表 生活环境
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中。
生活在非洲热带、亚热带干旱而开阔的稀树草 原地带。 在野外生活于森林、山地山林和丘陵及灌木丛、 野草稠密的地方。 它们全分布在南半球,在零下60度的冰天雪地 中,仍然能够自在生活。 整个生长期都离不开水。根茎横生于水底泥中。
林老师编辑整理
2
绿豆苗的生长与阳光的关系记录表
用侧面带孔纸盒罩住的幼苗 没有用纸盒罩住的幼 苗
推测:
一周后豆苗的生长情况
观察:
一周后豆苗的生长情况
生长良好 生长较好 生长的不好 死亡 茎和叶向光生长
生长良好 生长较好 生长的不好 死亡 茎和叶向光生长
生长较好,茎 和叶向光生长
生长良好
结论:用侧面带孔纸盒罩住的幼苗生长较好,茎
林老师编辑整理
5
方法步骤(可以配合插图说明)
• 10个小杯子都同时种上黄豆种子,每天浇 同样多且适量的水,放到有阳光有玻璃隔 开的窗台上,观察4周。
玻璃窗
林老师编辑整理
6
实验现象:
• 10个小杯子黄豆苗的茎和叶都向玻璃窗方 向倾斜,很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苗与阳光
【学习目标】
1.科学概念
知道植物对阳光的反映,初步建立植物生长有向光性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会运用观察、比较、对比、分析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植物对阳光的反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外能积极收集植物生长的资料,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有关植物生长的信息。
【学习重难点】
重点:建立植物生长有向光性的概念。
难点:掌握用观察、比较、对比、分析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植物生长与阳光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思考导入
绿豆苗在生长过程中是否需要阳光?植物的生长和阳光有什么关系?
二、合作探究
1.探究新知(活动一)
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
2.探究新知(活动二)
讨论:为什么要准备两盆生长情况基本相同的绿豆苗?
为什么一盆用纸盒罩住?另一盆不用纸盒罩住?
推想一下,两盆绿豆苗有什么不同?
三、展示研讨
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阳光,不同的植物需要的光照是不同的。
四、延伸拓展
课后思考题:请你自己再设计一个实验,研究一下植物生长还可能与什么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