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食物中毒食品安全五大要点.doc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技术措施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技术措施在餐饮行业和日常生活中,食物中毒是一个常见而严重的问题。
食物中毒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健康,还会给企业的声誉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采取预防食物中毒的安全技术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预防食物中毒的安全技术措施。
1. 做好食品加工环境的清洁与消毒:食品加工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首要措施。
工作人员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厨房设备、工作台面、切菜板等工作区域。
使用适当的清洗剂和消毒剂,并确保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时间进行清洁和消毒。
2. 合理存储食品:正确的食品存储也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食品应分门别类存放,避免不同种类的食品交叉污染。
生鲜食材应储存在低温环境中,避免细菌的繁殖。
同时,食品应该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环境导致霉菌的滋生。
3. 保持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问题容易导致食物中毒的发生。
从食材的准备、烹饪到出菜的全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洗手、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口罩,并严格遵守食品加工的卫生要求。
4. 清洗生鲜食材:在食材的清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使用清洗剂清洗生鲜食材。
蔬菜水果应用流动的水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农药残留。
同时,应注意避免使用过量的清洗剂,以免清洗剂残留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5. 确保食品储存温度安全:食品存放的温度是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冷藏食品的温度应保持在4°C以下,冷冻食品的温度应保持在-18°C以下。
及时检查冰箱和冷冻柜的温度,避免食品由于温度不合适而滋生细菌或变质。
6.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加工辅助物质,但如果使用不当或使用过量,会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遵循规定的用量和使用方法,同时注意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
7. 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对于参与食品加工的工作人员来说,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是必要的。
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卫生知识、食品中毒的防范措施、个人卫生习惯等。
中小学生食品安全

中小学生食品安全中学校生食品平安怎样预防食物中毒1.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
不喝生水或不干净的水。
最好是喝白开水。
2.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
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肯定要妥当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3.尽量不吃剩饭菜。
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
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育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
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
比方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
5.选择新奇和平安的食品。
购置食品时,要留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
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迷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答应证号(QS号)等标识。
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
否则,一旦消失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6.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生吃瓜果要洗净。
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假如不清洗洁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
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7.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8.不到没有卫生答应证的小摊贩处购置食物。
9.提倡体育熬炼,增添机体免疫力,抵挡细菌的侵袭。
中学校食品平安基本学问一、什么是食品质量平安?食品质量平安是指食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平安的保证程度。
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食品的污染导致的质量平安问题。
例: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等。
二是食品工业技术进展所带来的质量平安问题。
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配剂、介质以及辐射食品、转基因食品等。
三是滥用食品标识。
例:伪造食品标识、缺少警示说明、虚假标注食品功能或成分、缺少中文食品标识(进口食品)等。
二、食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需真实,并符合以下要求:①有食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②有中文标明的食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③有中文标明的食品规格、重量、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供应有关资料;④在显著位置清楚地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⑤实行食品质量平安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还必需加贴食品质量平安市场准入标志。
预防食物中毒十大要点

预防食物中毒十大要点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但可预防的健康问题。
为了确保食物的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以下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十大要点:1. 保持清洁卫生:在处理食物之前,务必洗净双手和工作表面。
使用温水和肥皂彻底清洁双手,确保工作表面干净无菌。
2. 分开储存:将生肉、家禽、海鲜和其他易腐食品与其他食物分开储存,以防止交叉污染。
使用密封袋或密封容器储存食物,以防止细菌传播。
3. 适当储存温度:食物在储存时需要适当的温度。
冷藏食品的温度应保持在4摄氏度以下,冷冻食品的温度应保持在-18摄氏度以下。
4. 充分烹饪:确保食物充分烹饪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
使用食品温度计来检查肉类、家禽和海鲜的内部温度是否达到安全温度。
对于不同类型的食物,安全温度有所不同。
5. 注意交叉污染:避免在不同食物之间传播细菌。
使用不同的切菜板和刀具来处理生肉、家禽、海鲜和其他食物。
在处理生食和熟食时,务必清洁切菜板和刀具。
6. 及时食用:食物在室温下只能放置一段时间,超过此时间可能会滋生细菌。
尽量在短时间内食用剩余的食物,避免长时间放置。
7. 注意食品包装:购买食品时,注意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避免购买已经过期或有异常气味的食品。
8. 避免生食:生食如生肉、生蛋、生海鲜等容易携带细菌。
避免食用生食,尤其是对于孕妇、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
9. 注意食品来源:选择可靠的食品供应商和餐馆。
确保食品来源安全可靠,避免购买或食用不合格的食品。
10. 健康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预防食物中毒的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推广正确的食品处理和储存方法。
通过遵循以上十大要点,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食物中毒。
保持清洁卫生、分开储存、适当储存温度、充分烹饪、注意交叉污染、及时食用、注意食品包装、避免生食、注意食品来源和健康教育都是确保食物安全的关键步骤。
预防食物中毒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只有保持高度的警惕和遵循正确的食品处理和储存方法,我们才能享受安全和健康的饮食。
餐饮企业食品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一、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方法:(一)预防细■性食物中毒应按照防止食品受到病原菌污染、控制病原菌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项基本原则,采取下列主要措施:1 .避免污染.主要指避免熟制后的食品受到病原菌污染。
如避免熟制后的食品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从业人员经常清洗手部,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还应在清洗手部后进行手部消毒;保持餐饮服务场所、设施'设备、加工制作台面、容器、工具等清洁;消灭鼠类'虫害等有害生物,避免其接触食品;2 .控制温度.采取适当的温度控制措施,杀灭食品中的病原菌或控制病原菌生长繁殖。
如熟制食品时,使食品的中心温度达到0°C以上;贮存熟制食品时,将食品的中心温度保持在60C以上热藏或在8°C以下冷藏(或冷冻);3 .控制时间。
尽量缩短食品的存放时间。
如当餐加工制作食品后当餐食用完;尽快使用完食品原料、半成品;4 .清洗和消毒.如清洗所有接触食品的物品;清洗消毒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等物品;清洗消毒生吃的蔬菜、水果;5 .控制加工制作食品加工制作量应与加工制作条件相吻合。
食品加工制作量超过加工制作场所、设施设备和从业人员的承受能力时,加工制作行为较难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易使食品受到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二)预防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措施:1 .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
使用流水反复涮洗蔬菜(油菜等叶菜类蔬菜应掰开后逐片涮洗),次数不少于3次,且先洗后切。
接触农药的容器、工具等做到物品专用,有醒目的区分标识,避免与接触食品的容器、工具等混用;2 .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禁止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避免误作食盐使用。
(三)颈防常见真・性食物中毒的指旅:严把采购关,防止霉变食品入库;控制存放库房温度、温度,尽量缩短贮存时间,定期通风防止食的在贮存过程中需变;定期检查食品,及时清除零变食品;加工制作前,认真检查食品的感官性状,不得加工制作霉变食品。
大班幼儿防止食物中毒的健康指导

大班幼儿防止食物中毒的健康指导引言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对于大班幼儿来说。
为了保护幼儿的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本文将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健康指导,帮助大班幼儿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食物安全措施1. 清洁卫生:在处理食物之前,务必彻底洗净双手和工作台。
同时,保持食物储存区域的清洁,定期清理冰箱和食物容器。
2. 生熟分开:将生食和熟食分开储存和加工,避免交叉污染。
使用不同的切菜板和刀具,以防止细菌传播。
3. 食材新鲜:购买新鲜的食材,并确保及时食用或正确储存。
注意检查食物的保质期和外观,避免食用变质或有异味的食物。
4. 充分烹饪:将食物彻底煮熟,确保内部温度达到安全程度。
使用食品温度计测量食物的温度,特别是肉类和家禽。
5. 食物储存:将熟食和剩余食物储存在适当的温度下。
冷藏食物应存放在冰箱中,而冷冻食物则应存放在冷冻室中。
食物中毒症状和处理方法1. 腹泻和呕吐:如果幼儿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应立即暂停进食,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 发烧和腹痛:如果幼儿出现发烧和腹痛等症状,应及时测量体温,并观察症状是否加重。
必要时,及时就医。
3. 脱水:食物中毒可能导致脱水,因此需要确保幼儿充足地补充水分。
饮用清洁的水和其他补液剂,以预防或缓解脱水症状。
4.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幼儿出现严重的食物中毒症状,如持续呕吐、高烧、昏迷等,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幼儿可能遭受了食物中毒。
结论幼儿的健康非常重要,预防食物中毒是我们的责任。
通过遵循食物安全措施,及时处理食物中毒症状,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大班幼儿食物中毒的风险。
请务必将这些健康指导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安全五要点

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安全五要点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食品安全五大要点》】一、保持清洁:餐前便后要洗水,洗净双手再下厨,饮食用具勤清洗,昆虫老鼠要驱除。
二、生熟分开:生熟食品定要分,切莫混杂共保存,刀砧容器各归各,避免污染惹病生。
三、安全煮熟:肉禽蛋品要煮熟,贪吃生鲜是糊涂,虫卵病菌需杀尽,再度加热也要足。
四、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熟食常温难久藏,食毕及时进冰箱,食前仍需加温煮,冰箱不是保险箱。
五、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饮食用水要达标,菜果新鲜仔细挑,保质期过不再吃,莫为省钱把病招。
预防食物中毒健康安全教育知识

预防食物中毒健康安全教育知识第一篇:预防食物中毒健康安全教育知识预防食物中毒健康安全教育知识凡是吃了被细菌(如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等)和它的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是进食了含有毒性的化学物质的食品,或是食物本身含有自然毒素,这些原因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都叫食物中毒。
如河豚鱼中毒、有毒贝类中毒、亚硝酸盐类中毒、毒蘑菇、霉变甘蔗、未加热透的豆浆、菜豆和发芽的土豆等。
一、食物中毒的特点:(1)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
(2)中毒病人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
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发病与食物有关。
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
(4)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有传染性。
二、症状:食物中毒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其它季节也有集体中毒发生(如发生在食堂及宴会上)。
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
三、急救措施: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泄、腹痛等食物中毒,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三点应急措施:1、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一至二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
立即取食盐二十克,加开水二百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
如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
亦可用鲜生姜一百克,捣碎取汁用二百毫升温水冲服。
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迅速呕吐。
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2、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时间超过二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一般用大黄三十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二十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
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十五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亦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预防食物中毒的五大原则

预防食物中毒的五大原则
1、避免污染。
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污染。
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还应消毒手部、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2、控制温度。
即控制适当的温度以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
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时冷藏,把温度控制在8℃以下。
3、控制时间。
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
熟食品应尽快食用;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4、清洗和消毒,这是防止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
对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
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
5、控制加工量。
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
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食物中毒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保持清洁
拿食品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经常还要洗手。
便后洗手。
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
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为什么?
多数微生物不会引起疾病,但泥土和水中以及动物和人体身上常常可找到许多危险的微生物。
手上、抹布和尤其是切肉板等用具上可携带这些微生物,稍经接触即可污染食物并造成食源性疾病。
生熟分开
生的肉、禽和海产食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
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
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
为什么?
生的食物,尤其是肉、禽和海产食品及其汁水,可含有危险的微生物,在准备和储存食物时可能会污染其他食物。
做熟
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
汤、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到70℃。
肉类和禽类的汁
水要变
清,而不能是淡红色的。
最好使用温度计。
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为什么?
适当烹调可杀死几乎所有危险的微生物。
研究表明,烹调食物达到70℃的温度可有助于确保安全食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食物包括肉馅、烤肉、大块的肉和整只禽类。
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
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
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温度(60℃以上)。
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
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
为什么?
如果以室温储存食品,微生物可迅速繁殖。
当温度保持在5℃以下或60℃以上,可使微生物生长速度减慢或停止。
有些危险的微生物在5℃以下仍能生长。
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使用安全的水或进行处理以保安全。
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
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品,例如经过低热消毒的牛奶。
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如果要生食。
不吃超过保存期的食物。
为什么?
原材料,包括水和冰,可被危险的微生物和化学品污染。
受损和霉变的食物中可形成有毒化学物质。
谨慎地选择原材料并采取简单的措施如清洗去皮,可减少危险。
食物中毒有什么特征?
来势凶猛,发病集中。
常常是发病突然,发病人数多,少则几人,几十人,多则数百人、上千人。
潜伏期根据中毒种类的不同可从数分钟到数十小时,大多数食物中毒的病人在进食后经2~24小时内发病,通常化学性食物中毒潜伏期较短,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较长。
病人的症状表现类似。
大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人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但根据进食有毒物质的多少及中毒者的体质强弱,症状的轻重会有所不同。
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停止进食有毒食品,发病很快停止。
中毒患者有共同的饮食就餐史,病人往往均进食了同一种有毒食品而发病,未进食者不发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季节性较明显,上海地区5~10月份气温较高,适宜细菌生长繁殖,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时期。
大部分的化学性食物中毒和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季节性不明显。